胡德平回忆父亲胡 耀 邦:改革为藏富于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9:26:26
既然远逝的历史,还有回忆的价值,那么我就借清明之机,谈谈父亲——胡耀邦同志给我印象深刻的二、三事。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现作一文,也可说是“追思追远语纷纷”。



1953年9月毛主席(左)、罗 瑞 卿(右)、胡 耀 邦(中)在北京西郊合影。(图片为作者提供)

清明时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传统日子,中国文化讲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以纪念故去的亲人前辈,现又扩至纪念一切有功于祖国和民族的先烈和英模人物。既然远逝的历史,还有回忆的价值,那么我就借清明之机,谈谈父亲——胡耀邦同志给我印象深刻的二、三事。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现作一文,也可说是“追思追远语纷纷”。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父亲总把解放初在川北行署工作的两年半时间,作为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回忆。那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建设新中国的起步阶段,整个中国一片红火,人民群众扬眉吐气。作为红四方面军的老 革 命 根 据 地和 朱 德 总司令的故乡,川北人民更是欢呼雀跃投入生产建设事业之中。怎么治国?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人民为革命流血牺牲,不就是要换来一个越来越富足、美好、幸福的生活吗?父亲也坚信富民为始这个道理,如果背离这一方向,那么革命的目的又何在呢?

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很早以前,父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很明确的:“藏富于民,让人民富起来。”一直以来,他既不认可苏联和东欧那种加重群众负担的高积累模式,也不赞成高度竞争追求高额利润的资本主义模式,而是希望中国走出一条以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推动农、轻、重生产为序的社会主义新模式。记得1982年5月19日,父亲召集了一次研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对消费问题的意见虽不能完全一致,但已引起党内高层的注意,并产生积极影响。

父亲主张在新形势下,既要刺激消费,又要引导消费,这是改革开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他不主张城乡居民的收入过分集中在储蓄方面,不同意过分地强调积累。他请大家研究一个问题,“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积累基金,另一部分是消费基金。……个人储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如何起到这种作用?”他说了自己的意见:要研究一下,这两方面的比例关系怎样处理比较适当。如果处理不当,也不利于我们发展生产。

我们当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过分地采取节衣缩食的办法来储蓄,这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否合适?我们不提高消费的口号,但是要适当地注意刺激人民的消费,引导人民正确地消费。

父亲提倡消费,同时也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反对不合乎生产力水平和豪华奢侈的高消费,他更痛心疾首地反对生产领域中的浪费。对浪费资源、盲目投资、不计成本、没有效益、不惜民力、长官意志的经济增长模式,他有着一种天然的恶感,并把它归之于体制问题。碰到一些反反复复、劳民伤财的胡子工程,他总爱说一句话:“张书记挖,李书记埋,王书记上台又重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拉动内需的今天,对消费和浪费认真做一区分界定尤其重要。

父亲也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他希望真正的 共 产 党 员 能为人民的事业立德、立功、立言。他说:“我们 共 产 党 员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只要人民富裕起来,我们就有办法了。决不能把人民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对立起来,国家的利益离开了人民的利益,就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试想,离开了人民,还有什么国家?”

1983年12月22日,父亲主持中 央 书 记 处 会议,讨论审议《中 共 中 央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时,提到管子讲:“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后来司马迁的《史记》把这句话改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对此,他做了认真比较,他认为这种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

他说,苏联为什么几十年富不起来?就是苏联领导脑子里没有老百姓,光搞钢铁,扩充 军 备,争 霸 世 界。他认为,要想办法使人民用智慧和劳动的双手富裕起来,国家就强大了,就能抵御一切风浪,立于不败之地。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对父亲充满思念的人,他是黑龙江农垦局的局长,一位当年支援北大荒的知青,叫隋凤富。他很激动地告诉我说,“现在黑龙江农垦区已经种植水稻1000万亩,而韩国全国的稻田才700万亩,我们产的全部粮食可以供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还有西北几省吃几年。我们当年从来没有想到会这样啊!”

原来在1984年8月,我曾经陪同父亲休假,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垦区。虽然垦区的群众辛勤奋斗几十年了,但与内地的生活差别依然很大。父亲对当时遇到困难的垦区人说,“你们必须要自负盈亏,要有盈亏的思想;这么大的面积和资源,你们要能一统天下;现在遇到了困难,旱路不通走水路嘛,可以种稻米”。隋凤富说,胡耀邦的这几句话对他们的发展帮助很大,影响也很大。

父亲走到哪里,都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帮助,因为,他对当地人民的心愿有了解。父亲说过,“到下面去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呼声,第三步要研究群众的经验,同群众一道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川西北,父亲给马尔康人出主意:“林区的人民要富起来,只有四条出路:一是营林;二是加工;三是采矿;四是修建。什么修公路、建水电站,都让老百姓去搞。还有商业、运输、旅馆、饭店,也让群众去办。总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在云南省中缅边境的德宏,他和傣族、景颇族人合计:“群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可以种些木瓜、香蕉、菠萝、芒果等热带作物”;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当自治州州长说由于当地搞不了大的工业,所以人均收入还不到240元时,他说:“不要老是盯着大工业,哪里来那么多的投资?要搞乡镇工业,特别是家庭工业,联户工业,几户人家联合起来搞,来得最快。”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父亲对于大量出现的自谋出路、自主创业、乡镇企业、长途贩运、私营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一直很赞赏、很爱护,并把它称为“光彩事业”而大力倡导。

让老百姓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结合的过程中如何让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是需要我们来动脑筋解决的复杂问题。

父亲曾经说过“党的富国富民政策,是最大的群众观点,不领导群众勤劳致富,是最没有群众观点的。什么怕失控、失灵呀,根本的问题是有些同志,就是抓住瞎指挥权不放,或者是抓住谋私的权不放。因为一办起家庭农场,他就不能瞎指挥了,也就没有谋私的权了……目前,办家庭农场,群众说是‘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个顶门杠’。就是怕有顶门杠,你们有中梗阻没有?你们的顶门杠拿掉了没有?不行的就是要调开,拿下来。”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正是改革的目的。父亲当年的这一观念十分牢固。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富民政策”宣传得最得力,几乎绝大部分省都打出了兴省富民的口号。

父亲说他一生有两大遗憾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1987年,他不再担任中央的重要工作以后,经常向我讲: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他说他自己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不懂外语,二是不会中国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他选择了古诗文的习作。一类诗词是他送给他的老战友、老同志、老朋友的诗,如他在读完萧克将军《浴血罗霄》小说以后,给萧克将军写下这样一首诗:

寂寞沙场百战身,

青史盛留李广名。

夜度将军罗霄曲,

清香伴我到天明。

井冈山时期,毛 主席赞萧克同志为“白袍小将”。文革中,萧克致信毛 主 席说,那时 红 军 队伍每多一个人,毛主席都说好呀,我们队伍又多了一个人。信中意思是希望毛 主 席团结大多数人。我问,为何把飞将军李广和萧克伯伯相提呢?父亲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按萧克同志的资历、条件、贡献来说,本应尽享大将名誉的,但革命队伍中有些事儿也说不清啊。

一类是给他的老熟人、老部下写的,如给魏巍同志的诗:

禹域乾坤变,人间爪鸿新。

樑音千百啭,此曲最牵情!

魏巍写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他曾在父亲所在的华北野战军三纵队工作过。改革开放以来,他的思想变化很大,火气也很大,虽然他的观点我反对,但我也曾为他写过一封信反映情况,不赞成对他那种批评的方式。

当然也有些初次见面的朋友,相处一段时间,他也给别人题诗,因为人家恳请,赠送新朋友的。但有时也有个别情况是他不写的。一位山东干部告诉我,他曾恳请父亲给他写诗或题字,请求好几次。最后我父亲给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可以给你写字,但我不能写,为什么?因为你还年轻,还有前途”。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他还写过一些诗词,赠送的却是他一面未识的同志,如甘肃作家姜安同志。姜安同志是一位坚强与疾病顽症做抗争的女作家。她写过一篇文章,记述我的二弟刘湖出生不久,就因父母要上前线,无奈将他送给延安的劳动模范刘世昌同志的故事。

1988年,她又来信问候我父亲的身体,父亲有感提笔而做,并且连作三首诗,最后一诗是这样写的:

沧桑变化寻常事,

人间悲欢最牵魂。

谁能偷得蟠桃果,

怜取卿卿锦绣文。

第一句似乎是指他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变化。第二句则是指人间的悲欢离合,大概也包括他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在战争年代,父母亲把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送与他人,即便是相熟的同志,毕竟心情也不会是那么平静的,怎不牵肠挂肚?母亲送来亲生的儿子并多次探望刘家,嘱咐刘家:一,一定要给孩子讲卫生,二,要到上学年龄时一定让他上学。一一嘱咐妥当,才随父亲奔赴前线。后两句则是夸奖姜安同志的文章写得好,把文章比喻为从天上偷取下来的锦绣文章。

当然父亲的诗词,也有对当时不良风气,腐朽意识的批评,他认为不好的事情绝不同流合污。1988年8月,他在烟台休息,我带着两个孩子去看他,他乐呵呵地拿出李白的一首诗,给我们诵读,边读边笑,边称赞,以后他作了一首《饮酒歌》,前四句就是引李白的原诗: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酒价年年涨,酒瘾月月添。

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

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

父亲不是反对喝酒,他平日兴致好些,也喝一点。他反对的就是那种浪费公款,假公济私,不办实事,个人利益、帮派利益至上的,对人民事业又毫无作为的人。父亲对内部同志的宴请,非常提倡四菜一汤。当他在1980年左右知道全国全年的公款宴请竟达到二百亿元时,他既痛心公款浪费,更忧虑一些同志究竟把多少心思用于发展经济,用于体制的创新。为何他提倡四菜一汤呢?若有人愿做一番考证,我倒有一则史料。


1981年5月2日,父亲给我讲了一则逸事:“1953年9月的一天,我出国访问回来。主席在丰泽园的颐年堂(请我)吃饭,(主席平常是)三菜一汤。叶子龙同志说,主席的习惯是三菜一汤,这次请你是四菜一汤。下午两点半吃的。主席临时请来罗瑞卿同志。吃完饭以后,我们共同乘车到现在的八一湖一转。天快黑时回来。”他提倡四菜一汤,是否缘于此,待考。现在宴请是否也不必拘泥于此,但如今吃喝得热闹不堪,又有何必要呢?

今天,我想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一生挚爱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是他毕生的追求。在清明之夜,父亲可能又点燃一支烟,有微笑,也有沉思吧!

写于2010年清明节

http://news.163.com/10/0407/09/63LJCK1B00012Q9L.html既然远逝的历史,还有回忆的价值,那么我就借清明之机,谈谈父亲——胡耀邦同志给我印象深刻的二、三事。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现作一文,也可说是“追思追远语纷纷”。



1953年9月毛主席(左)、罗 瑞 卿(右)、胡 耀 邦(中)在北京西郊合影。(图片为作者提供)

清明时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传统日子,中国文化讲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以纪念故去的亲人前辈,现又扩至纪念一切有功于祖国和民族的先烈和英模人物。既然远逝的历史,还有回忆的价值,那么我就借清明之机,谈谈父亲——胡耀邦同志给我印象深刻的二、三事。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现作一文,也可说是“追思追远语纷纷”。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父亲总把解放初在川北行署工作的两年半时间,作为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回忆。那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建设新中国的起步阶段,整个中国一片红火,人民群众扬眉吐气。作为红四方面军的老 革 命 根 据 地和 朱 德 总司令的故乡,川北人民更是欢呼雀跃投入生产建设事业之中。怎么治国?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人民为革命流血牺牲,不就是要换来一个越来越富足、美好、幸福的生活吗?父亲也坚信富民为始这个道理,如果背离这一方向,那么革命的目的又何在呢?

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很早以前,父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很明确的:“藏富于民,让人民富起来。”一直以来,他既不认可苏联和东欧那种加重群众负担的高积累模式,也不赞成高度竞争追求高额利润的资本主义模式,而是希望中国走出一条以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推动农、轻、重生产为序的社会主义新模式。记得1982年5月19日,父亲召集了一次研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对消费问题的意见虽不能完全一致,但已引起党内高层的注意,并产生积极影响。

父亲主张在新形势下,既要刺激消费,又要引导消费,这是改革开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他不主张城乡居民的收入过分集中在储蓄方面,不同意过分地强调积累。他请大家研究一个问题,“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积累基金,另一部分是消费基金。……个人储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如何起到这种作用?”他说了自己的意见:要研究一下,这两方面的比例关系怎样处理比较适当。如果处理不当,也不利于我们发展生产。

我们当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过分地采取节衣缩食的办法来储蓄,这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否合适?我们不提高消费的口号,但是要适当地注意刺激人民的消费,引导人民正确地消费。

父亲提倡消费,同时也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他反对不合乎生产力水平和豪华奢侈的高消费,他更痛心疾首地反对生产领域中的浪费。对浪费资源、盲目投资、不计成本、没有效益、不惜民力、长官意志的经济增长模式,他有着一种天然的恶感,并把它归之于体制问题。碰到一些反反复复、劳民伤财的胡子工程,他总爱说一句话:“张书记挖,李书记埋,王书记上台又重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拉动内需的今天,对消费和浪费认真做一区分界定尤其重要。

父亲也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立德、立功、立言”的思想,他希望真正的 共 产 党 员 能为人民的事业立德、立功、立言。他说:“我们 共 产 党 员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只要人民富裕起来,我们就有办法了。决不能把人民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对立起来,国家的利益离开了人民的利益,就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试想,离开了人民,还有什么国家?”

1983年12月22日,父亲主持中 央 书 记 处 会议,讨论审议《中 共 中 央 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时,提到管子讲:“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后来司马迁的《史记》把这句话改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对此,他做了认真比较,他认为这种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

他说,苏联为什么几十年富不起来?就是苏联领导脑子里没有老百姓,光搞钢铁,扩充 军 备,争 霸 世 界。他认为,要想办法使人民用智慧和劳动的双手富裕起来,国家就强大了,就能抵御一切风浪,立于不败之地。

不久前,我遇到一个对父亲充满思念的人,他是黑龙江农垦局的局长,一位当年支援北大荒的知青,叫隋凤富。他很激动地告诉我说,“现在黑龙江农垦区已经种植水稻1000万亩,而韩国全国的稻田才700万亩,我们产的全部粮食可以供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还有西北几省吃几年。我们当年从来没有想到会这样啊!”

原来在1984年8月,我曾经陪同父亲休假,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垦区。虽然垦区的群众辛勤奋斗几十年了,但与内地的生活差别依然很大。父亲对当时遇到困难的垦区人说,“你们必须要自负盈亏,要有盈亏的思想;这么大的面积和资源,你们要能一统天下;现在遇到了困难,旱路不通走水路嘛,可以种稻米”。隋凤富说,胡耀邦的这几句话对他们的发展帮助很大,影响也很大。

父亲走到哪里,都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帮助,因为,他对当地人民的心愿有了解。父亲说过,“到下面去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呼声,第三步要研究群众的经验,同群众一道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川西北,父亲给马尔康人出主意:“林区的人民要富起来,只有四条出路:一是营林;二是加工;三是采矿;四是修建。什么修公路、建水电站,都让老百姓去搞。还有商业、运输、旅馆、饭店,也让群众去办。总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在云南省中缅边境的德宏,他和傣族、景颇族人合计:“群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可以种些木瓜、香蕉、菠萝、芒果等热带作物”;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当自治州州长说由于当地搞不了大的工业,所以人均收入还不到240元时,他说:“不要老是盯着大工业,哪里来那么多的投资?要搞乡镇工业,特别是家庭工业,联户工业,几户人家联合起来搞,来得最快。”在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父亲对于大量出现的自谋出路、自主创业、乡镇企业、长途贩运、私营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一直很赞赏、很爱护,并把它称为“光彩事业”而大力倡导。

让老百姓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结合的过程中如何让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是需要我们来动脑筋解决的复杂问题。

父亲曾经说过“党的富国富民政策,是最大的群众观点,不领导群众勤劳致富,是最没有群众观点的。什么怕失控、失灵呀,根本的问题是有些同志,就是抓住瞎指挥权不放,或者是抓住谋私的权不放。因为一办起家庭农场,他就不能瞎指挥了,也就没有谋私的权了……目前,办家庭农场,群众说是‘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个顶门杠’。就是怕有顶门杠,你们有中梗阻没有?你们的顶门杠拿掉了没有?不行的就是要调开,拿下来。”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正是改革的目的。父亲当年的这一观念十分牢固。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富民政策”宣传得最得力,几乎绝大部分省都打出了兴省富民的口号。

父亲说他一生有两大遗憾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1987年,他不再担任中央的重要工作以后,经常向我讲: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他说他自己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不懂外语,二是不会中国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他选择了古诗文的习作。一类诗词是他送给他的老战友、老同志、老朋友的诗,如他在读完萧克将军《浴血罗霄》小说以后,给萧克将军写下这样一首诗:

寂寞沙场百战身,

青史盛留李广名。

夜度将军罗霄曲,

清香伴我到天明。

井冈山时期,毛 主席赞萧克同志为“白袍小将”。文革中,萧克致信毛 主 席说,那时 红 军 队伍每多一个人,毛主席都说好呀,我们队伍又多了一个人。信中意思是希望毛 主 席团结大多数人。我问,为何把飞将军李广和萧克伯伯相提呢?父亲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按萧克同志的资历、条件、贡献来说,本应尽享大将名誉的,但革命队伍中有些事儿也说不清啊。

一类是给他的老熟人、老部下写的,如给魏巍同志的诗:

禹域乾坤变,人间爪鸿新。

樑音千百啭,此曲最牵情!

魏巍写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他曾在父亲所在的华北野战军三纵队工作过。改革开放以来,他的思想变化很大,火气也很大,虽然他的观点我反对,但我也曾为他写过一封信反映情况,不赞成对他那种批评的方式。

当然也有些初次见面的朋友,相处一段时间,他也给别人题诗,因为人家恳请,赠送新朋友的。但有时也有个别情况是他不写的。一位山东干部告诉我,他曾恳请父亲给他写诗或题字,请求好几次。最后我父亲给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可以给你写字,但我不能写,为什么?因为你还年轻,还有前途”。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他还写过一些诗词,赠送的却是他一面未识的同志,如甘肃作家姜安同志。姜安同志是一位坚强与疾病顽症做抗争的女作家。她写过一篇文章,记述我的二弟刘湖出生不久,就因父母要上前线,无奈将他送给延安的劳动模范刘世昌同志的故事。

1988年,她又来信问候我父亲的身体,父亲有感提笔而做,并且连作三首诗,最后一诗是这样写的:

沧桑变化寻常事,

人间悲欢最牵魂。

谁能偷得蟠桃果,

怜取卿卿锦绣文。

第一句似乎是指他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变化。第二句则是指人间的悲欢离合,大概也包括他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在战争年代,父母亲把自己刚刚生下的孩子送与他人,即便是相熟的同志,毕竟心情也不会是那么平静的,怎不牵肠挂肚?母亲送来亲生的儿子并多次探望刘家,嘱咐刘家:一,一定要给孩子讲卫生,二,要到上学年龄时一定让他上学。一一嘱咐妥当,才随父亲奔赴前线。后两句则是夸奖姜安同志的文章写得好,把文章比喻为从天上偷取下来的锦绣文章。

当然父亲的诗词,也有对当时不良风气,腐朽意识的批评,他认为不好的事情绝不同流合污。1988年8月,他在烟台休息,我带着两个孩子去看他,他乐呵呵地拿出李白的一首诗,给我们诵读,边读边笑,边称赞,以后他作了一首《饮酒歌》,前四句就是引李白的原诗: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酒价年年涨,酒瘾月月添。

量小非君子,醉昏才算仙。

滚他妈的蛋,为政在清廉。

父亲不是反对喝酒,他平日兴致好些,也喝一点。他反对的就是那种浪费公款,假公济私,不办实事,个人利益、帮派利益至上的,对人民事业又毫无作为的人。父亲对内部同志的宴请,非常提倡四菜一汤。当他在1980年左右知道全国全年的公款宴请竟达到二百亿元时,他既痛心公款浪费,更忧虑一些同志究竟把多少心思用于发展经济,用于体制的创新。为何他提倡四菜一汤呢?若有人愿做一番考证,我倒有一则史料。


1981年5月2日,父亲给我讲了一则逸事:“1953年9月的一天,我出国访问回来。主席在丰泽园的颐年堂(请我)吃饭,(主席平常是)三菜一汤。叶子龙同志说,主席的习惯是三菜一汤,这次请你是四菜一汤。下午两点半吃的。主席临时请来罗瑞卿同志。吃完饭以后,我们共同乘车到现在的八一湖一转。天快黑时回来。”他提倡四菜一汤,是否缘于此,待考。现在宴请是否也不必拘泥于此,但如今吃喝得热闹不堪,又有何必要呢?

今天,我想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一生挚爱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是他毕生的追求。在清明之夜,父亲可能又点燃一支烟,有微笑,也有沉思吧!

写于2010年清明节

http://news.163.com/10/0407/09/63LJCK1B00012Q9L.html
{:3_80:}藏富于民?。。。。现在貌似是国进民退吧?

怎么说的和郎咸平一样呢?
163.com真猛
happywar 发表于 2010-4-7 23:04


    163的文章来源是: 人民网
藏富于热比娅?:D
祸国殃民胡乱邦!
胡耀邦传就出了第一部就没有后文了,也不知道到底为了个啥。实话说,以胡耀邦的能力,当个团中央书记到天了。什么良心呀,这呀那呀,你没能力,呆在那个位置上,良心再好对国家都是祸害。
祸国殃民胡乱邦
这个文章让人反感,倒不是胡而是其子~

藏富于热比娅?
zlczqy_168 发表于 2010-4-7 23:22

就是。胡乱邦{:3_77:}
藏富于热比娅?
zlczqy_168 发表于 2010-4-7 23:22

就是。胡乱邦{:3_77:}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0-4-7 22:50


    要继续国退民进,有些人会利用关系或现有资金将国有资产低价转移,会造就更多的大富翁,而普通老百姓却享受不到这些财富.我想国家是基于这样考虑的.
真敢往自家脸上贴金
得了吧,接着忽悠,

国进民退,就说国家与民争利了。靠之,那个“民”,是一般的“民”吗。我可不觉得我是国进民退中的“民”。

凭啥一群“民”,拿着国家的资源获取暴利。

至于某个同志,还是永贵同志说得好啊
XJ,XZ,原本经历文革啥的,宗教势力几乎完蛋了,是谁让原本平稳的局势差点反了天
胡乱邦
乱国乱邦,还有脸吹?
藏富于暴民,掏空于良民。
热B亚发家应该是胡死以后若干年的事吧。
那是把疆独。藏独那些人是藏富了,以至今日之麻烦
著名的“两少一宽”发来贺电
藏富于民?也对,新疆首富热那个比雅呵呵
祸国殃民胡乱邦
拨乱反正的时候楼上的愤愤们死哪里去了?某人身为国家一把手不是只有民族政策的。某些人因为某个到现在还说不得的事件就竭力把老胡抹黑,胡在任上做出的成绩等等似乎都给无视了。右粪骂邓公“残暴、嗜血”,左粪骂耀邦“祸国殃民”,极端的言论和理念之所以流行,无非是因为可以不用动脑,喷就好啦。世界上没有政治家能一生不出错的,也没有政治决策是没有后遗症的,有些事情需要结合当时的状况来看。
两少一宽
tulipe 发表于 2010-4-8 10:41

说别人愤愤之前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先学会说人话再来显摆你的大局观!我呸!

说别人愤愤之前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先学会说人话再来显摆你的大局观!我呸!
radial 发表于 2010-4-8 11:33

果然是用喷射的方式作为结尾。
光会说些空话营造气势有个毛用?不过愤愤也就这点水准了。
说别人愤愤之前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先学会说人话再来显摆你的大局观!我呸!
radial 发表于 2010-4-8 11:33

果然是用喷射的方式作为结尾。
光会说些空话营造气势有个毛用?不过愤愤也就这点水准了。
回复 26# tulipe


    您关于毒饺子事件的评论相当精彩!大赞!
这个事件,在超大的话语权这会倒是“夺过来”了。。。。。
我觉得不应该片面解读日本媒体的报道。这件事情,我们处理的并不算理想,日本方面有连篇累牍的追踪报道,而我们这里却遮遮掩掩疲于应付。同时,生产厂家和质检总局在媒体面前总是摆出一幅“事不关己”要退卸责任的态度来。这一套在国内或许行得通,在国外却不尽然。特别是日本这样的国家,本来对食品问题就极度敏感,即便是对他们自己国内的厂商,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都会有激烈的反应。(以前的“雪印乳品”事件就是一例)。而我们的出口企业却对自己重要市场的消费者心理缺乏充分了解。在事件发生之后没有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作为企业,事件初期出现这样的表现很不应该,而作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的政府机构,事件发生后也没有给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指导也属于失职。
而我们的媒体和部分网友的行为也让人匪夷所思。我们的报道里总是在那里喊冤,或许最终调查出来不是中国的农药残留(这点似乎已经澄清)也不是中国有人投毒,而是万恶的日本鬼子有人陷害好了。即便这样,这个市场,天洋食品厂不想要了?日本有过一个案子,就是有人往日本某公司生产的食品投毒,投完了报警,告诉说某处店家的某某食品被我投毒了,你们不要吃,我要勒索多少多少钱。面对这样的案件,该公司的销量都大受打击也出现了下架的现象。日本的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就是这样的态度。你可以任为人家BT,但是,你要从BT口袋里赚钱,就要摸清BT们的路数,这不是发民族主义怒火的地方和时候。怎样保护我国企业的最大利益,减小盛誉上的损失才是第一要务。而现在,我们在国内媒体上能看到的只有沉默、逃避和推脱。作为食品的生产者,安全问题极度重要。就算你什么都没做错,就算有坏人针对你,但是,消费者是无辜的吧?消费者是厂商的衣食父母吧?现在人家吃你的产品吃得进了医院。不管错在不在你,你表示一下歉意、慰问一下总是应该的吧?但是,当人家拭目以待的时候,我们却在遮遮掩掩,你让人家消费者怎么想?
媒体和部分网友还影射日本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不够“和谐”不够“友好”。我们整天在说不要把这个事情政治化,自己的媒体却引导着舆论把这件事情政治化。似乎日本媒体的报道是为了抹黑中国、日本消费者是因为良心大大地坏了才不买我们的账。没有人来反思我们自己的责任。我知道中国企业不容易,但是,你要走出国门要得到别人的接受和尊敬就是要做得比别人好。市场是冷酷的,消费者是短视的,事实上日本商场的中国食品质检通过比率甚至高于美欧等国的产品(这点日本媒体也有报道)。但是,有了这件事我们的问题被凸现出来了,冤吗?单就陷害而言,我们冤。但是不要忘了,消费者不是奶妈,不是你哭着喊个冤人家就原谅你的。
楼主贴的某些国内的报道甚至有误导舆论的问题。比如那个把感冒当中毒的报道。没错,这是事实,但是,一个事实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机磷中毒案时切切实实存在的。这不是感冒能够吓出来的。要不然,中国警方也不是弱智,不会参与到调查之中了。而我们的片面报道却影射人家是神经过敏。说难听点,这就体现了态度上的问题。我们的某些报道和相关的处理方式,给人家的感觉就是你们没有把人命放在第一位。
这种什么事情都往政治上靠,对我们的企业我们中国制造的盛誉并没有什么好处。鸵鸟心态可以休矣!
364isfuxk 发表于 2010-4-8 11:44
友情提醒,您这段好像和主帖无关。
大汉奸就是它把
回复 28# tulipe


    其实很有关系,有些事该面对就要面对,不能一辈子当鸵鸟,饺子如此,他也如此。人民永远会记得他的好!
tulipe 发表于 2010-4-8 11:41

切,你就众人皆醉我独醒去吧。
胡这种高级领导人,岂是几个老百姓说说就能抹黑的。我看是公道自在人心更多一些。

你那个所谓的功劳,到底是“拨乱反正”还是“政变夺权”,过些年再看吧。

无论如何,他犯得那些错误,现在造成的后果,送他一个“胡乱邦”一点也不冤枉。至于这个是不是盖棺定论,时间来证明。
364isfuxk 发表于 2010-4-8 13:07
现在不少人正在把这事给忘了,更多的人还是容易接受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比如楼上某位)。说起来,台上的几位,当年隐性封杀他多少年不也是希望年轻一代尽快把他这个人给忘了嘛。
radial 发表于 2010-4-8 13:16
那你把老邓带进去一起骂好了,老邓自己也说了大方向、方针他来定,胡、赵搞具体实施。还是四人帮、华主席最好,钦定正统、下手永远够狠。
胡乱邦,祸国殃民
哎,某些人太可笑了。
壮圆郎 发表于 2010-4-8 09:23

:handshake
tulipe 发表于 2010-4-8 10:41
支持这位兄弟
radial 发表于 2010-4-8 11:33
你才应该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胡总书记是革命老前辈,文革之后拔乱反正居功至伟,就算他后来做了一些错误的决策,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吧
胡公子好象有些不太靠谱
taizuofeng 发表于 2010-4-8 19:51

下山摘桃子谁都会,十年内乱人心思定,大势所趋,胡还想继续搞2个凡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