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不遇,四百年一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09:14
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

最近北方奇热,南方大涝,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诸省区,大雨袭来,河水暴涨,

造成了洪灾。广西梧州大水漫过河堤,进入城市,繁华的街道上,大水涨到三层楼高,来往都要行船。上班时还是走着来的,下班就要坐船回家了。对比数家电视台的报道,我以为以中央二台“第一时间”最好,许多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当地平民百姓互相帮助的情景,很感动人,但又不落俗套。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许多报道的画外音中都有这是“百年不遇”甚至是“四百年一遇”的大雨的判断。这种报道不仅落俗套,而且令人生疑。我不知这样写的记者调查了没有,是不是真的“百年不遇”“四百年一遇”?前些日子黑龙江宁安县沙兰镇小学伤亡事件媒体就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后来又说当时雨并不大,只是学校建筑的位置不对。到底哪个对呢?我宁愿相信后者。再后来气象部门证实了后者。

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大跃进时不必说了。那时(1958年9月18日)报上登载的粮食最高产量是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试验田亩产中稻130434斤10两3钱,一直精确到“钱”,现在不用我说,谁也不会相信了;上世纪90年代统计绿化成绩时有人就说过有些省市,把它们历年统计的绿化面积加起来可以覆盖该省市若干次了。这样统计有什么价值?而且长此以往,媒体会失去公信力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过去有政治因素,上面提倡什么,下面就爱跟风,顺情说好话,免得犯错误。现在,这个因素正在逐渐消失。还有一个因素是当事者推卸责任,把过失推给老天爷,沙兰镇小学事件可以说是个典型。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数字不太认真,往往是凭感觉信口一说。有位记者采访我所在单位一位好读书和藏书的同志。记者问他,您家藏多少书。这位先生随口一说,大约100万册吧。不久,这个数字就写在报纸上。后来我们见面与他开玩笑说,老兄你知道100万册书要装多少书架吗?他回答,我有40多个书架,而且都是两米多高的,装得满满的。我说100万册至少要装2500个书架,你有那么多房子吗?我俩都笑了。他说我是搞文的嘛,对数字你就别太认真了。

又如,某位学者说《四库全书》他常读,读过好几遍了。且不说《四库全书》有没有必要全读,就算您有此雅兴要全读,全书共75854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影印“文渊阁本”,到现在20年,共7000多天,就是读一遍也要每天读10卷以上。实际上他也是随便一说,可能查过《四库全书》,不能认真对待。

这种随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中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种思路成为传统,小则害己,大则祸国。他想用此警戒国人,我想没有过时。

再说说这“百年不遇”和“四百年一遇”。我想问该地区是否保留有百年或四百年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如果有,那么作为“小知识”在媒体上为大家介绍介绍;如果没有,只是凭着感觉或印象,就这样写,起码是不严肃的。作为媒体记者,不要因为是学文的遇到数字就含而糊之,大而化之;如果别人如此向你讲述,你也不要随便落笔,要追问、要调查,改变我们“差不多”的传统。

作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5/000023.htm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

最近北方奇热,南方大涝,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诸省区,大雨袭来,河水暴涨,

造成了洪灾。广西梧州大水漫过河堤,进入城市,繁华的街道上,大水涨到三层楼高,来往都要行船。上班时还是走着来的,下班就要坐船回家了。对比数家电视台的报道,我以为以中央二台“第一时间”最好,许多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当地平民百姓互相帮助的情景,很感动人,但又不落俗套。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许多报道的画外音中都有这是“百年不遇”甚至是“四百年一遇”的大雨的判断。这种报道不仅落俗套,而且令人生疑。我不知这样写的记者调查了没有,是不是真的“百年不遇”“四百年一遇”?前些日子黑龙江宁安县沙兰镇小学伤亡事件媒体就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后来又说当时雨并不大,只是学校建筑的位置不对。到底哪个对呢?我宁愿相信后者。再后来气象部门证实了后者。

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大跃进时不必说了。那时(1958年9月18日)报上登载的粮食最高产量是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试验田亩产中稻130434斤10两3钱,一直精确到“钱”,现在不用我说,谁也不会相信了;上世纪90年代统计绿化成绩时有人就说过有些省市,把它们历年统计的绿化面积加起来可以覆盖该省市若干次了。这样统计有什么价值?而且长此以往,媒体会失去公信力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过去有政治因素,上面提倡什么,下面就爱跟风,顺情说好话,免得犯错误。现在,这个因素正在逐渐消失。还有一个因素是当事者推卸责任,把过失推给老天爷,沙兰镇小学事件可以说是个典型。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数字不太认真,往往是凭感觉信口一说。有位记者采访我所在单位一位好读书和藏书的同志。记者问他,您家藏多少书。这位先生随口一说,大约100万册吧。不久,这个数字就写在报纸上。后来我们见面与他开玩笑说,老兄你知道100万册书要装多少书架吗?他回答,我有40多个书架,而且都是两米多高的,装得满满的。我说100万册至少要装2500个书架,你有那么多房子吗?我俩都笑了。他说我是搞文的嘛,对数字你就别太认真了。

又如,某位学者说《四库全书》他常读,读过好几遍了。且不说《四库全书》有没有必要全读,就算您有此雅兴要全读,全书共75854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影印“文渊阁本”,到现在20年,共7000多天,就是读一遍也要每天读10卷以上。实际上他也是随便一说,可能查过《四库全书》,不能认真对待。

这种随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中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种思路成为传统,小则害己,大则祸国。他想用此警戒国人,我想没有过时。

再说说这“百年不遇”和“四百年一遇”。我想问该地区是否保留有百年或四百年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如果有,那么作为“小知识”在媒体上为大家介绍介绍;如果没有,只是凭着感觉或印象,就这样写,起码是不严肃的。作为媒体记者,不要因为是学文的遇到数字就含而糊之,大而化之;如果别人如此向你讲述,你也不要随便落笔,要追问、要调查,改变我们“差不多”的传统。

作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5/000023.htm
年复一年的“百年不遇” 使人祸得以震撼地凸显
还记得1998年中国全流域大洪灾中的三个片断:一是当时的国 家 总 理 朱 镕 基在九江痛斥“王八蛋工程”。二是一个年幼的女孩独自死死抱住一株小树几十个小时,躲过滔天洪水,奇迹般生还,后来人们得知她家乡的树几乎被砍光了,她还是个“超生”没户口的“黑孩子”。三是在那场大洪水之后,有人竟说,这场大洪水也可以坏事变成好事——可以拉动“内需”!

今天有多少人还能描述那年号称“百年不遇”的全流域的洪水?想必很少很少,但那场洪水中的这类细节却令许多人难忘。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因为它是所有的人都最容易感知的。

“百年难遇”的说辞无法消解这些片断的震撼力量。正相反也可悲的是,年复一年的“天灾”,都会使人祸得以震撼地凸显。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105名学生惨死于山洪。悲剧发生之初,一个熟悉的解释如期而来:黑龙江省水文局局长董淑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在洪灾发生前,沙兰河上游在40分钟内,降雨量达到150毫米-200毫米,属200年一遇的强降雨,山洪无法预知。

200年一遇的强降雨?这105条年幼的生命,是可以用“200年一遇”一笔勾销的吗?

2005年中国的洪灾以沙兰中心小学的悲剧开始,它还会留下什么震撼的片断无从预知。但看看这些不同地区的新闻——“水情报告”,怎么都如此酷爱“百年一遇”说,这是不是意味深长?

《20年一遇洪水急灌西江》、《闽江干流发生35年一遇大洪水》、《百年一遇洪峰今抵佛山》、《浙江丽水遭50到100年一遇强降雨》、《百年一遇西江洪灾顺利通过广东肇庆》、《广西梧州市遭遇百年不遇洪灾》、《珠江水位创90年新高》、《广东西江发生百年一遇洪水》、《珠江干流西江洪峰流量已达百年一遇》、《400年一遇强降雨挑战广东》

在下一次与天斗的时候,中国的新闻报道中,是否会出现“五百年一遇”的字眼,甚至出现“千年一遇”的攀比?我真不敢想象。

所有的滔天洪水都会退去的,包括2005年的大洪水。如果说与以往相比,2005年的抗洪中,多少还有些令人欣慰的变化的话,那就是沙兰遇难的学生名单被媒体公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所有的死难者都有名字,而不是抽象的阿拉伯数字。“以人为本”,让我们从尊重每一个死者的名字开始。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6/000007.htm
“百年不遇”难掩人的责任

最近,湖南和黑龙江等地都遭遇了洪灾,造成了惨痛地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沙兰小学那些孩子遭遇的不幸,令人痛心。媒体报道的原因是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我看到一个媒体说,黑龙江宁安洪灾原因初步确定是200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泥石流山洪。权且相信,当地的水利局是有水文地质资料可查的,人家查到了200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灾害,200年以后的今天又一次降临了。但是,我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说,红岩村一位村民认为,发生泥石流的原因是沙兰河上游植被被破坏,“树早就被砍光了,山上已无被护土”。我认为,这位村民找出的原因比当地政府找出的原因更有说服力。按照那位农民的说法,几十年前,这里的山上是有植被的,后来被砍光了,如果不被砍光的话,即使天降暴雨,也不会发生那么严重的泥石流。

如今,凡是发生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洪涝灾害,地方和媒体都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我想不通,为什么这些年来百年不遇频频发生。如果把灾害的原因归结为百年不遇,那么责任就要由老天爷承担了。那样,老天爷就太不地道了,频频在新世纪把百年不遇的天灾降临到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的中国人头上。那么,天灾难防,我们只有听之任之了。

我却以为,就算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如果山上的植被保存得很好,也不一定会发生那么严重的泥石流;如果没有那么严重的泥石流,也就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再说,平时都说,要未雨绸缪,要防患与未来,防洪防灾的水利工程要能够经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的考验等等,为什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不采取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呢?还有水土和环境保护问题,难道能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算到老天爷头上吗?显然不能!

所以我认为,就算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强降雨,咱们管不住老天爷,也不能把巨大的损失都算在老天爷头上。因为,我们起码可以把山林管护好,把环境治理好,如果我们未雨绸缪做得不好,我们对山林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我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忽视和滞后,我们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千万不能以百年不遇为借口,忽视了人类自己的责任。在自然灾害的损失面前,我们所能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找自己的责任,从主观上努力。 http://view.news.qq.com/a/20100406/000008.htm
旱灾真是百年不遇吗?


西南大旱,举国关注。

这场秋、冬、春连旱,从一开始的“多年不遇”,发展到“50年不遇”、“60年不遇”、“80年不遇”,一直到现在的“百年不遇”。



“N年不遇”,经常出现在报道各类灾害的新闻标题中,是我国媒体的高频用词之一,也是受灾地政府通报灾情时的惯用语。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N年不遇”接连不断的出现,我们不禁要问,真的有这么多“N年不遇”吗
http://view.news.qq.com/zt/2010/bnby/index.htm
前段还说西南大旱会漫延到广东。。。。。
天灾和人祸往往密不可分
2012快到了
求学霸科普:这个“X百年不遇”是怎么计算出来?难道俺国自上古时代来一直有这方面的记录?
N年不遇的意思,实际上是强调,相关部门都是按一般标准准备的,所以现在出了这事又发现准备不足,或者无法应对,那是人品不好,不是相关部门的错。

可惜最近老百姓突然发现自己人品一直不好……

本来天灾人祸,正常人也都能理解。可恶心的却是相关媒体的腔调,一贯的那么贴心,那么谄媚,那么观点鲜明……类似的新闻用语,包括“情绪稳定”等等。
听说好象是这样的,一般水灾啥的有个标准,各地区不尽相同,单都是划分了的,平常发生一般的水灾水位线标准是X米,10年一遇的是Y米,百年一遇的是Z米,只要到了Y米或者Z米,不管隔了多少年,就是算十年一遇或者百年一遇。
不过楼主转的文章中那些灾,应该说是一些天灾人祸,有人祸的成分,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的公信力不是复数吗?
反正前半辈子没遇到的现在都遇到了
这种XX一遇的说法是基于概率统计的,老美的很多土建灾害方面的规范都这样用
关键是管他多少年一遇,遇上了就遇上了还是要量化的好
“N年不遇”倒是次要,是成了推脱之词就是关键了,某的公信力不知道是多少年不遇呢?
m_sy 发表于 2010-4-6 18:57

嗯,纯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