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教育需要“均贫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8:28:22
从去年起,河南郑州新郑市市区的中招录取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学生不用再填报志愿,而是按高低分平均分配到三所市区高中。与此同时,平均分配三所高中的教师资源,在硬件设施上也同步前进。从而形成了三所高中“三足鼎立”的局面,互相竞争。对学生带来的好处是,家长再也不用托关系、找门路为孩子能上所好高中而“头痛”了,对孩子择校没有更多的想法。这种“平分生”制度为当地绝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并促使各高中竞争产生了“齐头并进”的效果。

  这个“均贫富”就指的是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它实际上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设施,二是教师,三是生源。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设施有好坏之分,教师有高下之别,生源也有优差之异。那么,如果谁在这三方面均占据优势,谁就能在教育质量上遥遥领先。如果把学校比喻成生产线,那么谁拥有一流的“生产装置”——教育设施,一流的“生产工人”——教师,和一流的“原料”——学生,再辅之以严格的管理,那么,在这条“生产线”上经过“改造”的学生,其质量当然不是其他“二、三流生产线”可同日可语的。“均贫富”就是对决定教育质量的三种要素:设施、教师、学生进行平均分配,从而使不同的学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实力基本相同,需要努力竞争才能分出高下来。我以为,这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学校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也是解决择校难题的唯一办法。

  家长为什么要择校?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上一个好一些的“重点的”学校,那里有良好的设施、优秀的教师、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从而使孩子能受到好一些的教育,其考上更高一级好学校的概率会高些。有人说,进了重点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进了大学校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实际上,重点学校是靠垄断优质教育资源来保证自己的优势地位的,教育行政机关对重点学校“偏吃偏喝”,在资金、教师和生源上予以“倾斜”。与此相反的是,其他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由于随时受到重点学校“抽血”的威胁,不但投入得不到保证,好容易培养出的优秀教师常被“点名”调走,学生呢,也是重点学校“挑剩”的。如此一来,这些学校如何提得高教育质量?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重点学校越强、而差校越弱的恶性循环,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应该具有在一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内,相对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这就需要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一碗水端平”,在学校间分配投入、教师以及在初中、高中招生时平均分配生源,对学校实行“均贫富”,缩小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真正使学校成为大众公平享受的福祉,而不是让重点学校成为少数学生享受的福利。从去年起,河南郑州新郑市市区的中招录取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学生不用再填报志愿,而是按高低分平均分配到三所市区高中。与此同时,平均分配三所高中的教师资源,在硬件设施上也同步前进。从而形成了三所高中“三足鼎立”的局面,互相竞争。对学生带来的好处是,家长再也不用托关系、找门路为孩子能上所好高中而“头痛”了,对孩子择校没有更多的想法。这种“平分生”制度为当地绝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并促使各高中竞争产生了“齐头并进”的效果。

  这个“均贫富”就指的是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它实际上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设施,二是教师,三是生源。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设施有好坏之分,教师有高下之别,生源也有优差之异。那么,如果谁在这三方面均占据优势,谁就能在教育质量上遥遥领先。如果把学校比喻成生产线,那么谁拥有一流的“生产装置”——教育设施,一流的“生产工人”——教师,和一流的“原料”——学生,再辅之以严格的管理,那么,在这条“生产线”上经过“改造”的学生,其质量当然不是其他“二、三流生产线”可同日可语的。“均贫富”就是对决定教育质量的三种要素:设施、教师、学生进行平均分配,从而使不同的学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实力基本相同,需要努力竞争才能分出高下来。我以为,这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学校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也是解决择校难题的唯一办法。

  家长为什么要择校?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上一个好一些的“重点的”学校,那里有良好的设施、优秀的教师、刻苦学习的同学,有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从而使孩子能受到好一些的教育,其考上更高一级好学校的概率会高些。有人说,进了重点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进了大学校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实际上,重点学校是靠垄断优质教育资源来保证自己的优势地位的,教育行政机关对重点学校“偏吃偏喝”,在资金、教师和生源上予以“倾斜”。与此相反的是,其他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由于随时受到重点学校“抽血”的威胁,不但投入得不到保证,好容易培养出的优秀教师常被“点名”调走,学生呢,也是重点学校“挑剩”的。如此一来,这些学校如何提得高教育质量?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重点学校越强、而差校越弱的恶性循环,学校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应该具有在一定的可选择的范围内,相对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这就需要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一碗水端平”,在学校间分配投入、教师以及在初中、高中招生时平均分配生源,对学校实行“均贫富”,缩小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真正使学校成为大众公平享受的福祉,而不是让重点学校成为少数学生享受的福利。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他的能力的发挥是不一样的,每个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也是不一样的,绝对的均贫富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