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10万征赋 谁应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7:12:09
敦煌10万征赋 谁应征?
2010年03月16日    来源:北京晨报   姜葳 刘婷






    昨天,新国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联合敦煌市委在北京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敦煌赋》的活动全面展开。要求以骈赋为主,字数在200至500字之间,设特等奖一名,奖金达到10万元。而据了解,当日应征者寥寥。

    ■新闻背景

    为何征集“赋”这一对普通大众已比较陌生的文体,主办方表示,回顾历史,从兴盛到衰落,敦煌与赋的命运极其相似,赋这种文体比较厚重大气,能够包容敦煌“盛大辉煌”的寓意。并称相信全球十几亿华人中必然有词赋高手存在,大赛也不会出现特等奖内定和空缺的情况,“10万元大奖一定是送出的”。

    征赋多难题 才子未现身

    如今各类文学比赛、评奖层出不穷,但“赋”属于两汉时代主要文学形式,对当今的大众来说已比较陌生。

    谈及为何举办“征赋”比赛,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表示,回顾历史,从兴盛到衰落,敦煌与赋的命运都极其相似,这是开展《敦煌赋》全球征集活动的原因之一。赋这种文体比较厚重大气,能够包容敦煌“盛大辉煌”的寓意,也能够展现敦煌在几千年中华历史中的地位。但“征赋”也确实面临着困难和矛盾。据主办方介绍,其实这次比赛已经于去年年底启动,对赋的要求,是语言精练,声律和谐,偏对工整,章法严谨,体现敦煌的内涵精神,写出新意,但数月来一直没有“真才子”现身。该比赛聘请了文怀沙作为评选最后一关的把关者,但至今文怀沙几乎没看到参赛作品。

    青年诗人、此次征文活动的评委之一赵缺对此表示:“稿子都被我截住了,质量不够,整体感觉我个人非常不满。”赵缺称,当前中国还没有比较专业、成熟的词赋界,一些所谓的名家在他眼中也根本没入门,当前文坛,一些人学位高学识未必高。于是主办方延长比赛时间至今年6月5日,还扩大了宣传规模,希望吸引民间高手,“全球十几亿华人中必然存在真正的词赋高手。”

    ■征集反应

    标准难循应征者寥寥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天涯社区成为活动官方网络平台,并为此开设了投稿论坛“敦煌求赋”。据该论坛网友反映,去年底敦煌曾面向全球“十万金求赋”三个月,组委会征集到了1000多篇稿件,其中以50岁以上的参与者较多。

    对于该活动延期三个月继续征稿,网友“小原诗”调侃道:“千金买赋造就了一个大文人,十万元人民币便宜了一点”,并认为主办方有以“新经典”建设“新景点”的炒作之嫌。网友“一个大人物”则直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征募者和应征者心态有问题”。即使是文学诗歌爱好者专门论坛的网友也纷纷表示,作诗填词尚可,而对“赋”这种古雅文体,实在不知如何下手。

    截至昨天,该论坛已有两位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应征作品,不过应征者寥寥。有人感叹,“写古文歌赋的人现在很少啊,今人写赋应怎样写,更没有标准。”

    去年刚从敦煌旅游回来的申卓听说此事,第一反应就是:敦煌是甘肃省欠发达城市,此番“豪斥”10万元求赋,是不是有些“打肿脸充胖子”。她觉得10万元征赋意义不是很大,顶多是鼓励现代人写骈赋,有一丁点追思传统文化的意思。“其实敦煌景点现在问题挺多的,比如月牙泉在不断缩小,感觉这些是更需要关注和投入巨资的问题。永久碑文什么的,放在敦煌博物馆纯粹是占地儿,个人最反感‘新造文物’,有这10万块钱,还不如多多资助敦煌学研究呢。”

    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生郑泉则对记者表示,自己读研期间仅接受过诗词创作方面的专业培养和尝试,“对‘赋’的研读不多,更谈不上写赋。”

    评奖多弊端 高手伤了心

    对于“民间词赋高手”必然存在的估计是否过于乐观?对此赵缺表示:“我写赋只写了几年,但写诗写了20多年。我以前没上网时觉得天下无人写诗,后来上天涯之类的网站,看到很多诗歌高手,现实中其实也存在。但凡律诗写的好,写赋也会比较得心应手,不会困难。全球十几亿华人,找出十几个高手应该不难。”

    此外,赵缺还表示,以前各类文学评选中存在“内定”的弊病,很多高手伤了心,不愿意参加评选,这也是征集优秀作品困难的原因之一。“现在一些文学评选,奖金比较高的,大奖得主存在着内定问题。比如有的人一边当评委,一边投票给自己,最后自己领奖。还有一些以作品质量不高为名,大奖空缺,这也是内定的一种方式,奖金省下来,最终发给了组委会主任自己。我相信我们组委会不会做这种事,我们要尽量征集优秀作品,如果实在不尽如人意,只好矬子里拔将军。”

    诗界多忧虑 难觅写赋人

    著名诗人西川昨日在细听记者讲述该活动的“征赋”要求后表示,感觉现在“很少有人有能力写赋”,他说:“汉赋对‘字’的要求很高,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曾说,汉朝人孔武有力,汉赋是特有劲的人玩的,后来的人,没那么大劲了,现在的人,很多连汉赋中的那些字都认不全。”

    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诗歌生态中,赋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没理由歧视或排斥。现在诗歌界写旧体诗的人还有,虽然并不多。“这个酒厂、那个城市在征集城市纪录时,有时也邀请名人写赋,比如我所知魏明伦就写过好几个赋。一些写新体诗的人,很多手法也从汉赋中获得影响。旧体诗对一些诗人仍有吸引力,比如聂绀弩、邵燕祥等,但这是出于个人习惯,顺手。旧体诗能不能和我们这个时代结合,关键是看原动力是什么,诗意不能降低,不能是那种浮皮潦草的东西,要看当代人的思想和情感究竟有没有通过旧体诗有效表达,这难度很大。”

    【赋】

    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http://www.ce.cn/culture/worldheritage/201003/16/t20100316_21125118.shtml

敦煌10万征赋 谁应征?
2010年03月16日    来源:北京晨报   姜葳 刘婷






    昨天,新国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联合敦煌市委在北京宣布,面向全球征集《敦煌赋》的活动全面展开。要求以骈赋为主,字数在200至500字之间,设特等奖一名,奖金达到10万元。而据了解,当日应征者寥寥。

    ■新闻背景

    为何征集“赋”这一对普通大众已比较陌生的文体,主办方表示,回顾历史,从兴盛到衰落,敦煌与赋的命运极其相似,赋这种文体比较厚重大气,能够包容敦煌“盛大辉煌”的寓意。并称相信全球十几亿华人中必然有词赋高手存在,大赛也不会出现特等奖内定和空缺的情况,“10万元大奖一定是送出的”。

    征赋多难题 才子未现身

    如今各类文学比赛、评奖层出不穷,但“赋”属于两汉时代主要文学形式,对当今的大众来说已比较陌生。

    谈及为何举办“征赋”比赛,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表示,回顾历史,从兴盛到衰落,敦煌与赋的命运都极其相似,这是开展《敦煌赋》全球征集活动的原因之一。赋这种文体比较厚重大气,能够包容敦煌“盛大辉煌”的寓意,也能够展现敦煌在几千年中华历史中的地位。但“征赋”也确实面临着困难和矛盾。据主办方介绍,其实这次比赛已经于去年年底启动,对赋的要求,是语言精练,声律和谐,偏对工整,章法严谨,体现敦煌的内涵精神,写出新意,但数月来一直没有“真才子”现身。该比赛聘请了文怀沙作为评选最后一关的把关者,但至今文怀沙几乎没看到参赛作品。

    青年诗人、此次征文活动的评委之一赵缺对此表示:“稿子都被我截住了,质量不够,整体感觉我个人非常不满。”赵缺称,当前中国还没有比较专业、成熟的词赋界,一些所谓的名家在他眼中也根本没入门,当前文坛,一些人学位高学识未必高。于是主办方延长比赛时间至今年6月5日,还扩大了宣传规模,希望吸引民间高手,“全球十几亿华人中必然存在真正的词赋高手。”

    ■征集反应

    标准难循应征者寥寥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天涯社区成为活动官方网络平台,并为此开设了投稿论坛“敦煌求赋”。据该论坛网友反映,去年底敦煌曾面向全球“十万金求赋”三个月,组委会征集到了1000多篇稿件,其中以50岁以上的参与者较多。

    对于该活动延期三个月继续征稿,网友“小原诗”调侃道:“千金买赋造就了一个大文人,十万元人民币便宜了一点”,并认为主办方有以“新经典”建设“新景点”的炒作之嫌。网友“一个大人物”则直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征募者和应征者心态有问题”。即使是文学诗歌爱好者专门论坛的网友也纷纷表示,作诗填词尚可,而对“赋”这种古雅文体,实在不知如何下手。

    截至昨天,该论坛已有两位网友晒出了自己的应征作品,不过应征者寥寥。有人感叹,“写古文歌赋的人现在很少啊,今人写赋应怎样写,更没有标准。”

    去年刚从敦煌旅游回来的申卓听说此事,第一反应就是:敦煌是甘肃省欠发达城市,此番“豪斥”10万元求赋,是不是有些“打肿脸充胖子”。她觉得10万元征赋意义不是很大,顶多是鼓励现代人写骈赋,有一丁点追思传统文化的意思。“其实敦煌景点现在问题挺多的,比如月牙泉在不断缩小,感觉这些是更需要关注和投入巨资的问题。永久碑文什么的,放在敦煌博物馆纯粹是占地儿,个人最反感‘新造文物’,有这10万块钱,还不如多多资助敦煌学研究呢。”

    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生郑泉则对记者表示,自己读研期间仅接受过诗词创作方面的专业培养和尝试,“对‘赋’的研读不多,更谈不上写赋。”

    评奖多弊端 高手伤了心

    对于“民间词赋高手”必然存在的估计是否过于乐观?对此赵缺表示:“我写赋只写了几年,但写诗写了20多年。我以前没上网时觉得天下无人写诗,后来上天涯之类的网站,看到很多诗歌高手,现实中其实也存在。但凡律诗写的好,写赋也会比较得心应手,不会困难。全球十几亿华人,找出十几个高手应该不难。”

    此外,赵缺还表示,以前各类文学评选中存在“内定”的弊病,很多高手伤了心,不愿意参加评选,这也是征集优秀作品困难的原因之一。“现在一些文学评选,奖金比较高的,大奖得主存在着内定问题。比如有的人一边当评委,一边投票给自己,最后自己领奖。还有一些以作品质量不高为名,大奖空缺,这也是内定的一种方式,奖金省下来,最终发给了组委会主任自己。我相信我们组委会不会做这种事,我们要尽量征集优秀作品,如果实在不尽如人意,只好矬子里拔将军。”

    诗界多忧虑 难觅写赋人

    著名诗人西川昨日在细听记者讲述该活动的“征赋”要求后表示,感觉现在“很少有人有能力写赋”,他说:“汉赋对‘字’的要求很高,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曾说,汉朝人孔武有力,汉赋是特有劲的人玩的,后来的人,没那么大劲了,现在的人,很多连汉赋中的那些字都认不全。”

    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诗歌生态中,赋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没理由歧视或排斥。现在诗歌界写旧体诗的人还有,虽然并不多。“这个酒厂、那个城市在征集城市纪录时,有时也邀请名人写赋,比如我所知魏明伦就写过好几个赋。一些写新体诗的人,很多手法也从汉赋中获得影响。旧体诗对一些诗人仍有吸引力,比如聂绀弩、邵燕祥等,但这是出于个人习惯,顺手。旧体诗能不能和我们这个时代结合,关键是看原动力是什么,诗意不能降低,不能是那种浮皮潦草的东西,要看当代人的思想和情感究竟有没有通过旧体诗有效表达,这难度很大。”

    【赋】

    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http://www.ce.cn/culture/worldheritage/201003/16/t20100316_211251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