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5:02:37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本刊记者/关军(发自上海)

长期以来,上海在作为奇迹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被当作笑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觉得,她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一直陷于角色错位。

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些去过“大上海”的国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像搬运工一样扛回大大小小的日用品,顺便捎回的,是对上海人的矜持、排外、自以为是的抱怨。

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她一直不明白,“上海人负担着全国1/6的税额,然后人均只住着两个平方(米),为何外地人对上海人心存偏见?”

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而上海人对此却极其不买账,因为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就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就叫王沪生。

若干年后,《渴望》的制作人郑晓龙接受采访,说起这部电视剧的创作缘起——当年跟王朔等几个朋友呆在一块儿“捏故事”,在王朔的主导下,刘慧芳这个人物出现了,集中国妇女所有传统美德于一身,女主角得有男的陪衬吧,于是宋大成这个好人和王沪生这个坏人就出现了。起名字的时候,大家说,“这坏人可不能是北京人”,于是,就叫王沪生了。

扮演王沪生的演员孙松说,自己演完这个角色后一度处境很尴尬。“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在火车上都会被阿姨边打边骂。当年我在上海演出时,偌大的体育馆没有人为我鼓掌。”

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曾以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为例,其中一个情节是行动队队长马奎的上海太太给客人吃发霉的点心。他觉得这也属于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他的观点很快被媒体以“学者指《潜伏》丑化上海人”一类的火辣标题刊发,引起新一轮的热议。

发生在上海青年刘翔身上的故事值得玩味。当刘翔横空出世,并成功塑造出一个偶像形象,公众不觉得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反而认为他是“异类”;当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黯然退赛,被许多人视为“怯懦的逃兵”,一种很有市场的评价又风行起来:到底是上海人啊。

上海不高兴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大多一笑置之,只是某些时候的某些人群,会有烦躁和不理性突然爆发出来,并多次激化成网络热点事件。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教授援引有关调查数据,认为上海人素质偏低,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不符,部分市民排外现象严重。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发言在网络上引发一些上海人的愤慨,声讨甚至谩骂滔滔袭来。

无妄之灾也降临到上海文化商人李大伟的头顶。他不断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基本就没停过”,其中绝大多数开口就是谩骂。李大伟有点晕头转向,后来才搞明白,《新民晚报》社区版重新刊发了他四年前的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如下一段话激怒了一些上海人:“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有人致电报社和宣传部门抗议,有人直接在网络上回击,《新民晚报》所属的论坛也曾遭受恶意攻击,而当事作者和编辑更是被“人肉搜索”。

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李大伟有点诧异,他没有想到骂他的人大多数不是老上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许多人的上海话也说得并不地道。

那篇文章被缩编到报纸上,又被摘取到网络上,不断被断章取义,最后直接称了一句“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这让某些人心中积郁的怨气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年轻人一看到那句被放大的话,立即热血沸腾,有的没有搞清前因后果,就开口大骂。”

李大伟经营着一家很有名的茶馆,“上海话事件”中,他很担心发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上门闹事。但事实表明,他多虑了,那些谩骂者不过只是躲在暗处发泄一下。“上海话”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发生在当值见习编辑周小姐身上,因为某些官员也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怒,致使周小姐被调离原来的岗位。

一位网友的评论对此现象感到诧异,开埠以来海纳百川的上海,怎么连一句调侃都承担不起?他觉得“上海话赢了,上海输了”。

最近的一次关于“歧视上海”与“上海歧视”的著名公共事件,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早晨,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调侃。一名听众发来短信称“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回应:“??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地域歧视背后的社会心理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地域间的歧视、丑化?

文化学者易中天把地域歧视看作经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他举例说,北方人请客,摆一桌子,不把你灌醉不罢休,这在南方人看来是虚伪和摆谱儿。相反,在上海吃饭,北方人觉得就那么一点点菜,觉得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大家都认为自己很实在,对方很虚伪。

易中天的观点是,不同区域的人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古训,客观、冷静、理智、平和地对待地域文化问题。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把地域歧视的主因归结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地区性歧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不植根于知识分子容易想到的文化‘基因’或‘国民性’问题,而是植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这一弱点的起伏消长,是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主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试图在此层面寻找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歧视本身是带有自卑感的,一个对自己没信心的人,才更容易在潜意识里寻找、放大、嘲弄别人的“弱点”,以此体现“优越感”,获得某种心理补偿。“请注意,在心理学上,自卑的反义词不是自傲,而是平和。”

学者余秋雨也认为,上海人的自傲是弱者心态。“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歧视他人的人,之所以眼中满是别人的缺点,恰恰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需要借此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这也符合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

张结海说,在中国,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公然的歧视已经涉嫌违法。在美国,白人对其他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至今仍有偏见,但是,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针对某一族群的攻击,因为这就要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并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的情况就很可怕了,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不仅充满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张结海对此的评价是,中国人“不但歧视,而且敢于歧视”。 ★(张鹭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news.qq.com/a/20100225/000806_1.htm被“妖魔化”的上海人

世博会是传播中国的契机,也是改善上海形象的良机。上海人正在悄然改变,而外界对上海人的印象却几乎原地踏步。当下中国,最著名、最持久的地域歧视,不是针对河南人、北京人、广东人或东北人,而是针对上海人

本刊记者/关军(发自上海)

长期以来,上海在作为奇迹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被当作笑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王昊青觉得,她从小生活的这座城市一直陷于角色错位。

早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些去过“大上海”的国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像搬运工一样扛回大大小小的日用品,顺便捎回的,是对上海人的矜持、排外、自以为是的抱怨。

海派女作家程乃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她一直不明白,“上海人负担着全国1/6的税额,然后人均只住着两个平方(米),为何外地人对上海人心存偏见?”

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全国尤其北中国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热度,而上海人对此却极其不买账,因为剧中唯一一个反面人物,就是以上海男人的形象塑造的,而且名字就叫王沪生。

若干年后,《渴望》的制作人郑晓龙接受采访,说起这部电视剧的创作缘起——当年跟王朔等几个朋友呆在一块儿“捏故事”,在王朔的主导下,刘慧芳这个人物出现了,集中国妇女所有传统美德于一身,女主角得有男的陪衬吧,于是宋大成这个好人和王沪生这个坏人就出现了。起名字的时候,大家说,“这坏人可不能是北京人”,于是,就叫王沪生了。

扮演王沪生的演员孙松说,自己演完这个角色后一度处境很尴尬。“走到哪都有人指指点点,在火车上都会被阿姨边打边骂。当年我在上海演出时,偌大的体育馆没有人为我鼓掌。”

自《渴望》之后,影视剧、春晚小品等场合出现的上海人形象,也多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一类的典型。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曾以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为例,其中一个情节是行动队队长马奎的上海太太给客人吃发霉的点心。他觉得这也属于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他的观点很快被媒体以“学者指《潜伏》丑化上海人”一类的火辣标题刊发,引起新一轮的热议。

发生在上海青年刘翔身上的故事值得玩味。当刘翔横空出世,并成功塑造出一个偶像形象,公众不觉得他是典型的上海人,反而认为他是“异类”;当北京奥运会上刘翔黯然退赛,被许多人视为“怯懦的逃兵”,一种很有市场的评价又风行起来:到底是上海人啊。

上海不高兴

被“妖魔化”的上海人,大多一笑置之,只是某些时候的某些人群,会有烦躁和不理性突然爆发出来,并多次激化成网络热点事件。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教授援引有关调查数据,认为上海人素质偏低,与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不符,部分市民排外现象严重。他不曾想到,自己的发言在网络上引发一些上海人的愤慨,声讨甚至谩骂滔滔袭来。

无妄之灾也降临到上海文化商人李大伟的头顶。他不断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基本就没停过”,其中绝大多数开口就是谩骂。李大伟有点晕头转向,后来才搞明白,《新民晚报》社区版重新刊发了他四年前的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如下一段话激怒了一些上海人:“新上海人,浦东密集度最高,办公大楼里最多。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有点像美国土著红种人。”

有人致电报社和宣传部门抗议,有人直接在网络上回击,《新民晚报》所属的论坛也曾遭受恶意攻击,而当事作者和编辑更是被“人肉搜索”。

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李大伟有点诧异,他没有想到骂他的人大多数不是老上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许多人的上海话也说得并不地道。

那篇文章被缩编到报纸上,又被摘取到网络上,不断被断章取义,最后直接称了一句“说上海话是没文化的表现”,这让某些人心中积郁的怨气找到了发泄的出口。“年轻人一看到那句被放大的话,立即热血沸腾,有的没有搞清前因后果,就开口大骂。”

李大伟经营着一家很有名的茶馆,“上海话事件”中,他很担心发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上门闹事。但事实表明,他多虑了,那些谩骂者不过只是躲在暗处发泄一下。“上海话”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发生在当值见习编辑周小姐身上,因为某些官员也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怒,致使周小姐被调离原来的岗位。

一位网友的评论对此现象感到诧异,开埠以来海纳百川的上海,怎么连一句调侃都承担不起?他觉得“上海话赢了,上海输了”。

最近的一次关于“歧视上海”与“上海歧视”的著名公共事件,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早晨,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直播中,主持人晓君和小畅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调侃。一名听众发来短信称“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晓君在节目中回应:“??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地域歧视背后的社会心理

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地域间的歧视、丑化?

文化学者易中天把地域歧视看作经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他举例说,北方人请客,摆一桌子,不把你灌醉不罢休,这在南方人看来是虚伪和摆谱儿。相反,在上海吃饭,北方人觉得就那么一点点菜,觉得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大家都认为自己很实在,对方很虚伪。

易中天的观点是,不同区域的人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古训,客观、冷静、理智、平和地对待地域文化问题。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把地域歧视的主因归结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地区性歧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不植根于知识分子容易想到的文化‘基因’或‘国民性’问题,而是植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这一弱点的起伏消长,是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主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张结海试图在此层面寻找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歧视本身是带有自卑感的,一个对自己没信心的人,才更容易在潜意识里寻找、放大、嘲弄别人的“弱点”,以此体现“优越感”,获得某种心理补偿。“请注意,在心理学上,自卑的反义词不是自傲,而是平和。”

学者余秋雨也认为,上海人的自傲是弱者心态。“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歧视他人的人,之所以眼中满是别人的缺点,恰恰是因为他在潜意识里需要借此求得自己的心理平衡。这也符合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想看到的。

张结海说,在中国,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公然的歧视已经涉嫌违法。在美国,白人对其他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至今仍有偏见,但是,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表达针对某一族群的攻击,因为这就要被贴上种族歧视的标签,并要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的情况就很可怕了,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不仅充满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张结海对此的评价是,中国人“不但歧视,而且敢于歧视”。 ★(张鹭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news.qq.com/a/20100225/000806_1.htm
呵呵,大因有容
去趟KDS就知道此文纯属XX
[:a11:]去年被上海的二道房东赖了800块房租押金和2/3个月的房租。
我的总结就是:如果你不让某些上海人维持他们对你的优越感,那你就是在歧视他们了。
所谓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税收,是建立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基础上的。上海只是这种收入的中转站,没什么好自豪的。
现在也是,增值税实质是在流通环节征收的消费税,最终负担者是消费者,中间环节只是税收的中转,并非最终承担者。
上海人还用妖魔化?
呵呵,普通百姓怎么评判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影响到执政者的判断。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0-2-26 02:14


   

上海话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我们将海纳百川,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和以前的传统文化说再见。
还可以吧,KDS那种上海人专属的地方,作为外地人就不要去参合了,大学时也就只看到上海学生上去。
无非是觉得自己家乡比别人的好,有些话极端些而已,用得着上纲上线吗?大都市的人来着四面八方,各种地域习惯有点摩擦很正常,动不动就上升到民族国家的层次只能说明这样的人无知。
[:a6:]上海人不用别人特意丑化


子不嫌母丑,作为一方水土养育的儿女,难道要憎恶自己的故乡?
无理由的优越感不可取,同样胡闹的人群间的歧视就有道理了么。
不知道是CD现在的群体要找个发泄的渠道,还是现在上网的都是缺乏阅历的年轻人了?

子不嫌母丑,作为一方水土养育的儿女,难道要憎恶自己的故乡?
无理由的优越感不可取,同样胡闹的人群间的歧视就有道理了么。
不知道是CD现在的群体要找个发泄的渠道,还是现在上网的都是缺乏阅历的年轻人了?
作为中国最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会上海人对外来人有优越感很正常,其实国内任何一个大型城市的居民都会对外乡人有或多或少的优越感,这点很正常。
不喜欢听上海话。。有点刺耳
HYpnus 发表于 2010-2-26 18:39

从各种反应现象来看
这二者因素皆有吧~~~~~~
MOMI 发表于 2010-2-26 17:43


同情你一下
做人的道理要自己去探寻,父母师长只是为我们推开第一扇门,步入社会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全部。
心静下来,再去回看很多事很多人,有自己有他人,有愤怒又悲伤,但是还是明白了宽容和中庸确实是种做人的上品。
俺作为一个河南人,在上海3年了,咋就没有觉得谁对俺进行了歧视泥?俺觉得俺的上海同事们还是蛮好的阿。

刚来上海的时候确实有些不太适应这里的天气和语言,也曾经担心过所谓的“歧视”,不过慢慢的就觉得这“歧视”貌似只听说过,到还真就没有碰到过。
上海物价高,居不易,难免那种精打细算,比较小气的人比例会多一些,毕竟人人都要生活啊。我认识的几个老家上海的朋友自己都说上海亲戚小气,不过他们在外长大就看不出来。
flyfighter 发表于 2010-2-27 13:43

:handshake
flyfighter 发表于 2010-2-27 13:43
其实上海同事去北京和香港出差都有说过自己被歧视了。
口音一听就不是京片子,还有不懂粤语,一下就被看出是外地来的。
风♂心灵の息 发表于 2010-2-27 16:52

嘿嘿,不是说不兴那啥的纯表情帖么?

再说句好话:上海小姑娘,好!嘿嘿,可美啦。
弹剑 发表于 2010-2-26 19:42


   你该看看本港台这样的香港台,广东话在那里不是刺耳,是炸耳,正常说话经常就象是在吵架
flyfighter 发表于 2010-2-27 13:43
有本事的人不会被歧视,也不会歧视别人,爱在人后翻白眼的人本身就————————
世界妖魔化中国
中国妖魔化上海
为什么呢
flyfighter 发表于 2010-2-27 17:57

只是对那个老兄的话表示同感罢了,不算恶意灌水吧
ajian1234 发表于 2010-2-27 20:39


偶沉思中~~~
所以说,为什么不逃离上海呢,为什么一定要死守上海呢。上海的消费是给老外定的,是给山西煤矿老板定的,是给富二代定的,作为平民是要思考的。有的人一直要拿一线城市有某种独一无二的优势来做借口,可惜这种优势,不是给谁都可以享受的,但高消费和高房价确实针对全民的。
上海所谓的“海派”文化,就是“买办”文化,“殖民地”文化!
mwvplayer 发表于 2010-2-28 07:54

这是本贴最有喜感的,在有狗那年开始就永远有喜感的一句话
呵呵路过看看,本贴还是比较温和的哦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0-2-27 19:36
广东话和广东话也不一样,即使同属广府话或称广东白话,各地差别也很大,就像上海话和同是吴语的苏州话、宁波话大不一样。总的来说香港话较为温和,语调平缓,听惯了是不会觉得刺耳的。其实我认为香港话和上海话属于同一个类型,它们都是移民们在原来的土著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小市民的语言。
我总喜欢比较遗传基因在地区人口性格差别所起的作用,虽然上海这个能说~
李大伟经营着一家很有名的茶馆,“上海话事件”中,他很担心发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上门闹事。但事实表明,他多虑了,那些谩骂者不过只是躲在暗处发泄一下。“


这句话是亮点啊。
有啥好担心的,那是以小人心度君子腹;

以牙还牙以眼花还眼
呵呵茶馆又不是料理店,闹了才算是排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