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之役中日双方伤亡人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26:13
万历朝鲜之役中日双方伤亡人数统计。怎么找都找不到,急急!请说说!万历朝鲜之役中日双方伤亡人数统计。怎么找都找不到,急急!请说说!
古代有详细的伤亡数字统计吗?
还真的啊真没有很精确的统计地
朝鲜死亡100万?忘记谁说的 了,回头找出处 我记得当时全国人口300万

日军的伤亡应该在明军5倍(因为兵力是五倍:L)

日军的伤亡应该主要来自明军火炮和骑兵的攻击

我对当时日军火绳枪的战斗力表示严重怀疑……
这个还真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yi:}
中国古代统计数字鄙人一直持不同意见,很多数据都是笼统乃至夸张的。
anjingyupinghe 发表于 2010-3-1 02:19
杀伤力小于30米,穿透力可以忽略(如果你穿了棉甲)。
不管是官方和民间对万历朝鲜之役都讨论的很少,尤其是官方主流媒体。难道是为了和谐?
cd能开个讨论贴吗?
左派马甲 发表于 2010-3-1 18:10


    以前有过专贴,你不妨搜一下。
左派马甲 发表于 2010-3-1 18:10

用《明朝那些事》 中的说法,是因为这场战争对当时的明朝来说压根不算个事:D
那又是胡说了,明朝为了这场战争南南北被到处调兵,影响非常大。
k374 发表于 2010-3-2 12:44


    有专家认为这场战争导致明后来无力剿灭后金!
砖家,起码在萨尔浒之前,明朝对努尔哈赤的反叛坚持的是剿灭政策

那又是胡说了,明朝为了这场战争南南北被到处调兵,影响非常大。
瓦良格 发表于 2010-3-2 17:25



    影响大个屁,明朝从全国调的都是地方团练等杂牌军,而且武备不齐,入朝作战的5万多军队中仅有不到1万人是边军卫所里抽调出来的精锐,明朝的正规军精锐主力主要防备鞑靼和瓦剌,在大明看来,侵朝那点倭奴算个屁事。
   邓子龙和李如松在明军的武官系统中只是排不上号的中下游角色,一对上倭奴就成了倭奴难以战胜的强敌。至于努尔哈赤,晚些时候还在给李大将军当干儿子呢。

    明军抽调不出抵抗满清鞑子的兵力是因为国内连年天灾导致饥荒引发的流民暴乱,当时只要守住山海关,调集边军精锐一鼓作气扫平流民暴乱,然后将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全面推广,同事把朝中的党争抚平,大明之中兴未可知也。
   
    大明之亡不在外,在内也。党争、天灾、饥荒、流民暴乱、吴三桂卖国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才导致了大明的灭亡,才导致了汉文明进入了最黑暗腐朽堕落和衰退的300年,这300年的黑暗时代比之教廷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和愚昧。
    满清?要不是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卖国满清算个屁,别想踏进中原一步。
那又是胡说了,明朝为了这场战争南南北被到处调兵,影响非常大。
瓦良格 发表于 2010-3-2 17:25



    影响大个屁,明朝从全国调的都是地方团练等杂牌军,而且武备不齐,入朝作战的5万多军队中仅有不到1万人是边军卫所里抽调出来的精锐,明朝的正规军精锐主力主要防备鞑靼和瓦剌,在大明看来,侵朝那点倭奴算个屁事。
   邓子龙和李如松在明军的武官系统中只是排不上号的中下游角色,一对上倭奴就成了倭奴难以战胜的强敌。至于努尔哈赤,晚些时候还在给李大将军当干儿子呢。

    明军抽调不出抵抗满清鞑子的兵力是因为国内连年天灾导致饥荒引发的流民暴乱,当时只要守住山海关,调集边军精锐一鼓作气扫平流民暴乱,然后将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全面推广,同事把朝中的党争抚平,大明之中兴未可知也。
   
    大明之亡不在外,在内也。党争、天灾、饥荒、流民暴乱、吴三桂卖国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才导致了大明的灭亡,才导致了汉文明进入了最黑暗腐朽堕落和衰退的300年,这300年的黑暗时代比之教廷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和愚昧。
    满清?要不是吴三桂开了山海关卖国满清算个屁,别想踏进中原一步。
左派马甲 发表于 2010-3-2 19:47


    狗屎的砖家。充其量不过是5万杂牌武装,对明军根本没什么实际影响。
丰臣秀吉那只猴子以为在那屁的几个岛上赢了几次大规模械斗就能叫板大明了,结果被大明的少数边军+地方团练和卫所老弱组成的杂牌武装给灭了。

可见倭奴成天满嘴吹的“战国时代”“战国名将”是些什么玩意儿。

丰臣秀吉那只猴子以为在那屁的几个岛上赢了几次大规模械斗就能叫板大明了,结果被大明的少数边军+地方团练和 ...
blackboyaaaa 发表于 2010-3-3 12:24

没错,现在我越来越相信明朝时的倭寇其实大部分是汉人海盗,雇佣了少量倭奴。对比朝鲜战场的倭奴正规军,这些海盗的战斗力要高很多,难道日本的浪人、海贼、渔民比正规军还强?而且明朝时倭奴的航海能力还没这么强,能够从山东打到广东。
丰臣秀吉那只猴子以为在那屁的几个岛上赢了几次大规模械斗就能叫板大明了,结果被大明的少数边军+地方团练和 ...
blackboyaaaa 发表于 2010-3-3 12:24

没错,现在我越来越相信明朝时的倭寇其实大部分是汉人海盗,雇佣了少量倭奴。对比朝鲜战场的倭奴正规军,这些海盗的战斗力要高很多,难道日本的浪人、海贼、渔民比正规军还强?而且明朝时倭奴的航海能力还没这么强,能够从山东打到广东。
美名扬 发表于 2010-3-3 13:18


    所谓倭寇,最大的3股倭寇首领都是汉族大海商,当倭寇也是被大明的市舶司垄断海外贸易逼的没办法,在组成海盗武装走私。

   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汪直,这家伙其实也不是那么愿意做海盗,也给官方垄断海外贸易给逼的,不然以他当时的实力和在日本形同割据地位等同大名的情形,不会胡宗宪一招安他就乖乖来了,结果又被朝内党争,严党要招安,李党不干,最后出尔反尔把他给砍了。
   原本招安之后逐步宁静的海疆在汪直被杀后倭患愈炽。

   其实倭寇根本就是个以讹传讹的叫法,真倭在倭寇中的总数大概就2~3成,而且身份最多也就是某条船的老大,真正掌握绝对权利的都是汉族东南沿海一带地主富商豪门家的人。

   如果当初大明能象英国利用德雷克等海盗一样重用汪直等人,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史。

   直到吴三桂卖国,满狗入关之前,大汉从来不缺海洋人才也从来不缺造船和航海技术。
朝鲜之役中日双方伤亡人数!不要谈别的
美名扬 发表于 2010-3-3 13:18
是啊,看史书,那些倭寇战斗力不弱啊,动不动就几百击败个几千人,浪人有那么强大么?都到了攻城的地步?但如果全是中国海盗,也不至于那么强大的战斗力。求解。
苍狼之舞 发表于 2010-3-4 18:42


    正是因为以中国本土海盗为主战力才强大,沿海地区卫所武备废弛,多为老弱,而海盗们有走私的财政供养,同西方的贸易又能得到精良的武器,海盗首领们舍得下血本在用在培养麾下海盗的战力上。
   而作为汉人的身份,又是沿海居民,对地理环境一样熟悉,卫所在面对他们的 时候完全被牵着鼻子走。
有道理,史书里也说过倭寇里由中国人。
苍狼之舞 发表于 2010-3-4 18:42
这帮海盗不是一般的蟊贼,后台很硬,都是当时的大海商,富可敌国。可以参考一下后来郑成功的实力,攻城掠地不在话下,再NB一点可以逐鹿中原了,郑家就是这样的海盗出身。
回复 23# 美名扬
郑芝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军阀了,郑家也算当时海盗里的最强之列吧。
左派马甲 发表于 2010-3-2 19:47

万历三大征确实消耗了大量国力,不能说只是这一场导致的。无力剿灭后金也不仅是国力的问题,明晚期自身内部各方面因素太多了,可能也只是用那句话来说吧,明朝气数已尽了。
另外,头一回看到楼上有人说李如松是中下游角色啊,这个说法真的是极端不靠谱啊;P
flynow 发表于 2010-3-5 10:26


    本来想回一下,看到人家连发几贴就明白了,不用费劲了:D
楼上2位可以自己去查下 明史,李如松在征伐倭奴的时候在大明武将系统里确实只是中流角色,真正成为一流大将是后来总镇辽东开始,征伐倭奴的时候,真正一流的统兵大将都在北部备边防备鞑靼和瓦拉等蒙古遗孽,否则李如松出征朝鲜连精锐边兵都带不到1万,大部都是以地方团练等杂牌为主么?
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仅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烧杀溺毙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平壤之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可以说平壤大捷超过其父李成梁在辽东任何一次战役,奠定了李如松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

这之后李如松才被称为一流名将。
在此之前,李如松的品秩在大明武将体系中也就是中流。
美名扬 发表于 2010-3-3 13:18


http://bbs.cjdby.net/thread-870580-1-3.html



明代东南亚的制海权,多是被明军和海商们控制的~~~

真倭难留名呵呵
苍狼之舞 发表于 2010-3-4 18:42


中国海盗的规模和战斗力,
那是连葡萄牙荷兰也都能揍的,
陈祖义 张琏 林凤什么的还在海外立国了~~


我来贴一个数据
1598年 11月17日,岛津义弘率500多艘战舰及万余军队,从海路来解顺天守将小西行长之危。
途中被明、朝联合水师得到情报,在露梁展开空前激烈的歼灭战。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日本500多艘战舰几乎被全部击毁击沉,一万多人死亡。中朝方李舜臣、及明朝老将邓子龙也阵亡,无数无名英雄牺牲。
经过这一次最后的海上惨烈决战之后,日本人终于元气大伤,狼狈地逃回了老巢。

我来贴一个数据
1598年 11月17日,岛津义弘率500多艘战舰及万余军队,从海路来解顺天守将小西行长之危。
途中被明、朝联合水师得到情报,在露梁展开空前激烈的歼灭战。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日本500多艘战舰几乎被全部击毁击沉,一万多人死亡。中朝方李舜臣、及明朝老将邓子龙也阵亡,无数无名英雄牺牲。
经过这一次最后的海上惨烈决战之后,日本人终于元气大伤,狼狈地逃回了老巢。
通古斯獾 发表于 2010-3-3 11:18

剿灭?  太离谱了吧
万历亲自册封的那个龙虎大将军是谁Y?
朝鲜之战,建州还派兵助李家父子作战,
此期间暗中对明军实战的火器、方阵、骑兵等战术洞悉得清楚得很啦
blackboyaaaa 发表于 2010-3-3 12:19


    按照商务印书馆李景温的《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的说法,这场战争中日双方的调军规模都不是小数字.
1592年4月,猴子就任命小西\黑田统率17万陆军,九鬼嘉隆统率4万海军\700只战舰在釜山登陆,其后兵分三路猛扑朝鲜各大城市.
  1592年7月,明朝祖承训派5000人增援朝鲜,而后感到兵力严重不足,1592年11月又遣李如松派四万大军进入朝鲜,1593年4月前,明朝陆陆续续的增援人数到达10万,因而形成1593.4~1597.1的和平阶段,第一次援朝实际人数到了10万.
   1597.2猴子借谈判破裂,再次征调14万陆军\数万水师五百战舰猛攻全罗道地区,朝鲜再次请求神宗皇帝派兵援助,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内,明朝陆续派出的兵力也达到了10万.
  两次援朝战争,明朝出兵人数都到达了10万以上,但并不是一次投入战场,而是感到兵力不足再追加的;日本方面第一次17万陆军4万水师,第二次14万陆军数万水师,
两次的规模中日双方的兵力加起来,几乎四倍于萨尔浒对后金之战明朝投入的兵力,可以想象这场战争规模之大,耗资之重. 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之中,不能不说就是拜这场战争所赐.
blackboyaaaa 发表于 2010-3-3 12:19
在吴某投清之前人家已经攻进长城劫掠若干次了……
在吴某投清之前人家已经攻进长城劫掠若干次了……
-----------------------------------------------------------------------------------------
   劫掠跟入主是两个概念。在明末巨变之前,满鞑的最大愿望不过是大明承认其满洲独立罢了, 劫掠的目的之一也是以打促和,在吴三桂献山海关之前,压根就不敢有入主中原的奢望。
  可叹!崇祯和李自成这两个蠢货。
blackboyaaaa 发表于 2010-3-3 12:19

汉文明自宋以后就开始阳痿了。

对比和明朝同时期生机勃勃的欧洲,你就知道你这话有多么可笑了。
愤愤们再怎么意淫,现代的工业文明是1500年后在欧洲萌发的。

再怎么意淫宋朝明朝也没用。:D
平衡德鲁伊 发表于 2010-3-8 07:20




现代工业文明是18世纪开始的

关宋明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