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坚老先生当年到底是怎么想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23:55:07
CD上关于豹子的讨论简直成了月经贴,而且每次都口水不断,楼堆的老高,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CD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陈老先生将飞豹设计成这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因为这涉及飞机设计师对未来战轰作战模式的判断(至少未来20-30年)。
陈老的水平到底多高,我不清楚,但是至少有两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1 飞豹设计的年代(70年代末)我国的航空理论水平还是非常低的,而且对未来空战及对地轰炸的模式,连空军自己都是一头雾水。2 飞豹的改型豹A在我们目前的作战序列中成为了中流砥柱,成为了我们对地精确打击的重要平台,应该是非常成功的。这到底是陈院士20年前就预料到的呢还是运气使然?
在以数据为王的一些CD贵宾眼里,豹子的性能丝毫没有出彩之处,但是为何不将其设计成F-111,Su-24那样性能牛逼得机子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可变后掠翼技术吗?
其实从陈老曾经提到的,飞豹的一种风洞模型是和Su-27非常相似,我们基本可以得到答案,那就是陈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他压根儿就不想把飞豹设计成F-111那样的机子,相反更倾向于Su-27或者F-15那样具有高机动性的战轰。
话已至此,飞豹该和什么机子比,是杰作还是劣作大家也该有个成熟的认识了。CD上关于豹子的讨论简直成了月经贴,而且每次都口水不断,楼堆的老高,最后还是不了了之,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CD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陈老先生将飞豹设计成这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因为这涉及飞机设计师对未来战轰作战模式的判断(至少未来20-30年)。
陈老的水平到底多高,我不清楚,但是至少有两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1 飞豹设计的年代(70年代末)我国的航空理论水平还是非常低的,而且对未来空战及对地轰炸的模式,连空军自己都是一头雾水。2 飞豹的改型豹A在我们目前的作战序列中成为了中流砥柱,成为了我们对地精确打击的重要平台,应该是非常成功的。这到底是陈院士20年前就预料到的呢还是运气使然?
在以数据为王的一些CD贵宾眼里,豹子的性能丝毫没有出彩之处,但是为何不将其设计成F-111,Su-24那样性能牛逼得机子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可变后掠翼技术吗?
其实从陈老曾经提到的,飞豹的一种风洞模型是和Su-27非常相似,我们基本可以得到答案,那就是陈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他压根儿就不想把飞豹设计成F-111那样的机子,相反更倾向于Su-27或者F-15那样具有高机动性的战轰。
话已至此,飞豹该和什么机子比,是杰作还是劣作大家也该有个成熟的认识了。
不要想那么多……飞豹只是在我国航空工业还不怎么样的时候,选择了比较简单可靠的方案,而简单可靠本身就是很大的优点,在升级到飞豹A进一步优化之后,那就更好了。
当然,跟FB-111、Su-24比起来飞豹推比好得多,只是推比过高又是老式发动机,其结果就是比较费油,也影响了弹程指数。
由此可见改进余地还是很大的。
换上太行,翼型上再做点改进可以明显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实现带12吨挂载起飞不难;或者换9500kg的某发减轻机身质量,同样可以提高一定数量的挂载能力但不如前一个方案,但是因为推力小省油,相比前一个方案提高了内油航程,总的弹程指数应该不会差于前一个方案。
至于隐改什么的,那就改太大没什么意思了。
问题在于可变后掠翼飞机根本不是很好的一种更设计,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虽然在平衡飞机高速和低速飞行能力上作用很大,但是因为复杂的机械结构造成飞机结构死重大大增加,造成飞机机动能力下降。所以看看就知道了,可变后掠翼飞机全部都是对地攻击机或者截击机甚至是大型战略轰炸机,米格23拜可变后掠翼所赐成为最肉的米格。而且在空气动力学研究进一步发展之后,可变后掠翼与固定翼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小,可是结构死重等问题依然无法大幅度解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淘汰掉。你看飞豹虽然尺寸和F111差不多,可是空机重量居然比飞豹还重。可见可变机翼的结构重量有多重。


而且可变后掠翼至少要雄猫那种电脑控制的吧。话说当年的水平咱只能和米格23一样使用手动调整?所以就变后掠翼的劣势就比优势明显。
咱设计强六的时候,就有越南缴获的F111和埃及给的米格23实机作参考。陆总选了23不是么?

而且可变后掠翼至少要雄猫那种电脑控制的吧。话说当年的水平咱只能和米格23一样使用手动调整?所以就变后掠翼的劣势就比优势明显。
咱设计强六的时候,就有越南缴获的F111和埃及给的米格23实机作参考。陆总选了23不是么?
8托,那个年代是领导的指标决定一切滴。陈一坚已经尽他所能了。。。用能得到的发动机造了一架能顶用的飞机。非常OK了。。。。这可是TG有史以来头一架自主版权的双发。。。
还是比较欣赏豹A的,可变翼的缺点太明显了而且没有改进的余地
飞豹不错,适用,实用!
我是008 发表于 2010-2-21 00:50
“他压根儿就不想把飞豹设计成F-111那样的机子,相反更倾向于Su-27或者F-15那样具有高机动性的战轰。”
--------当年只是想设计一架能够替代轰-5的轻型轰炸机而已。
    另外变后掠翼飞机我们也想搞,但没有成功,后来经过努力终于弄的大致清楚了也发现此技术已经日薄西山,没搞头了。:b
咱手里是有架MIG-23的吧,ms扑扑的那啥里讲过
都是一点点发展的,不管怎么说,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很简单,当年我们设计飞豹的时候,国家的航空水平还没有达到美帝设计F111时候的水平
他说了,在当时的条件下,目前这种布局是最稳当的,也最能在当时工业条件下实现得好的
做性价比最高的飞机
当时的想法是 当着大量MiG-29/MiG-29M的面强行冲进防区里,对着苏军坦克群扔完弹就跑.

换成F-111估计就死定了
Q-5也是这么个设计思路
其实分析一下当年豹子出来时的历史条件,就应该很清楚了,当时的军队急需一种对地强大攻击力又有一定空战能力类似F15的机子,但咱家工业基础薄弱,航空理论,空军的指导思想作战理论都是空白,豹子的出现应该说是把当时的理论和科技发挥到极致的一个作品,实用,便宜,填补空白无疑是豹子存在的最好保证。但用今天的眼光看显得有些落伍,修修补补是咱们的传统,充分挖掘潜力,用最新的科技补充不足就是新豹子的特点。等到了没有潜力挖掘的时候就是开发新一代机型的时候了
疯子舞 发表于 2010-2-21 10:08
别说设计F111的时候,就是设计F-4、甚至F-105时的设计、实验手段,70年代的中国也有很多缺门。
没感觉豹子性价比高,一直以为豹子是看着倭国舰队的,我说完了……
飞豹菊花本来就小 用太行强行爆菊后果很严重的
豹子好像没有迎角限制器,我很怀疑到底是不是三轴四余度电传。
可变后掠翼的强-6后来放弃了而已
远南侯 发表于 2010-2-21 10:07


    从埃及换来的。
为了保卫南海资源而设计的,这才是初衷
飞豹谁说不好了,现在的A型已经很不错了,今后的改进方向主要还是在航电设备,火控设备,以及投送武器的品种上,机身本身已没有必要进行大概了,换发也不是那么迫切。
武器终归还是要部队去用的,不是给某些专家排在桌子上比数据的。
我很安静 发表于 2010-2-21 12:36 说得好
飞豹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在那个年代。
别把眼光放那么远了,当初设计的就是一款轻型轰炸机,要不为啥空军非要并列双座
兄弟,谈对地攻击就是,非要给FBC-1搞什么高机动,你会被口水淹死的
毒辣 发表于 2010-2-21 08:58
Q-5泪流满面...........
yankee 发表于 2010-2-21 16:38

陆孝彭都自言Q5是在J6基础上来的。。。。。。。。

设计者的任务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实现尽可能好的集成达到最大化的性能,而不是非得超越时代。。。。。
空军对豹子的态度转变说明了很多东西。
豹子是个好机机,
立足国情和需要的一个典范,
对于大改和新设计都是一个不错的基础。
貌似su24那个变后掠翼也是固定角度的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节目,就是陈老和大学生见面对话的事情,陈老是这么说的:为了配合斯贝发动机,所以设计成了上单翼,进气口也设计成了类似美洲虎那样的。说到底,飞机的气动外形是围绕着发动机而设计的!是斯贝决定了飞豹的外形。
其实这些口水都源自于某些BKC时不时喜欢嘲笑TG的欲望,本来F111就和豹A不是一类机,非要拿来一起比。
我也听过陈总的讲座,按他的说法,约翰牛把他领进一间档案室,里面是西方的飞机设计标准,非常详尽,比毛子的强多了。
当时条件下已经做到最优了
真正的原因,是不会说的.量力而为
青之六 发表于 2010-2-21 17:59


    好像不是约翰牛,而是德国汉斯

空军对豹子的态度转变说明了很多东西。
豹子是个好机机,
立足国情和需要的一个典范,
对于大改和新设计 ...
远南侯 发表于 2010-2-21 17:34


……空军对JH7的转变是Q5需要被替代,J8显然承担不了这个责任,J7更是想都不要想,MKK太贵又不让继续买,自己生产的还没有影子,相当时间力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只有7A这个型号。

……当时H7设计的时候还真就是类似SU24那样的要求(不过在H7上没有考虑过变后掠翼),只是当时我们自己干不出那个标准的东西,而且护航战斗机掩护H7也不那么靠谱,到JH7时代H7走的实际上是Q6的路子。
空军对豹子的态度转变说明了很多东西。
豹子是个好机机,
立足国情和需要的一个典范,
对于大改和新设计 ...
远南侯 发表于 2010-2-21 17:34


……空军对JH7的转变是Q5需要被替代,J8显然承担不了这个责任,J7更是想都不要想,MKK太贵又不让继续买,自己生产的还没有影子,相当时间力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只有7A这个型号。

……当时H7设计的时候还真就是类似SU24那样的要求(不过在H7上没有考虑过变后掠翼),只是当时我们自己干不出那个标准的东西,而且护航战斗机掩护H7也不那么靠谱,到JH7时代H7走的实际上是Q6的路子。
erwinhans 发表于 2010-2-21 10:19
嗯,我感觉似乎就是捡了半截J-6做个两侧进气,外加弹仓,反正就是要超音速强击机,像Su-7那样的,究竟咋用,估计也未必想得明白,当年似乎武器研发的论证跟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苏绣美娣要有的咱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