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捞月-“小神盾”防空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6:56:50
近日,看到一则“旧闻”,提到台湾地区海军准备从美国引进8艘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并准备采用先进防空系统-ACS,制成台湾“小神盾”防空舰。

之所以说这个是旧闻,是因为ACS和“小神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也就是所谓的田单级防空护卫舰。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下马。这次属于冷饭重炒。


提到先进防空系统-ACS,可能读者觉得陌生,说到“神盾“系统可能就比较熟悉,ACS实际上就是后者的缩小版,我们知道台湾地区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力舰艇以美国淘汰、退役装备为主,如阳字舰就是美国海军退役的基林级,随着大陆海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台湾地区海军认为现有的舰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向美国提出采购新一代舰艇,不过当时美国考虑到当时”联华抗苏“的政策,不愿意向台湾地区出口新型舰艇,但出于维持两岸分治的战略,当时的里根政府采用一种迂回的政策,就是向台湾地区提供技术,由后者”自行“建造舰艇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装备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台湾地区所谓”自制“的武器装备无一例外是美国人这种政策下的产物。)。


台湾地区新舰建造计划被称为“光华“计划,光华计划有两个;光华一号,建造8艘4000吨级佩里级护卫舰(台湾称成功级)代现有的阳字号驱逐舰,光华二号引进6艘法国”拉裴特“(台湾地区称康定级)3000吨级护卫舰,替代现有的山字号护卫舰。这两级舰构成了台湾海军所谓的”二代舰“。因此这两个计划也被称为光华二代舰计划,考虑到大陆海空战力的持续增长,尤其当时已经研制成功鹰击-6、8等型空舰导弹,因此台湾地区海军认为在战时可能台湾地区空军忙于维持空优,难以为其提供空中排斥,因此需要建造一型防空型护卫舰为其海上机动作战编队提供海上防空屏障,由于该级舰比光华计划建造的舰艇性能有较大提高,所以台湾地区将其称之为光华二代二级舰。


光华二代二级舰的核心是采用美国通用电气的ADAR-2N相控阵三座标多功能防空雷达,该雷达是神盾系统的AN/SPY-1相控阵雷达的缩小型,其天线位于上层建筑上的塔形结构内,ADAR-2N的天线阵元只有1056个,只相当于SPY-1的1/4,因此在探测距离等指标上比后者要低,(相控阵雷达利用天线阵元发射功率在空间实现合成和叠加,从而实现较大的探测距离),根据通用电气的说法配合ADAN-2N与ACS相配合,可以同时搜索300个空中目标,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且同时向10个目标发起攻击,尽管性能要低于神盾,但对于一艘4000吨级的护卫舰来说是极致了,在武器方面,将舰首的MK13导弹发射架拆除,更换为一座32单元的MK41导弹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可以发射SM-2MR中远程舰空导弹。同时将OTO76舰炮移至舰首。不过台湾地区海军在对这个方案评估后认为其防空火力不足,因此在将方案修改为舰首导弹容量增加到40枚,主炮更换为MK45型127毫米舰炮,考虑到二级舰以防空为主,因此将舰尾的直升机库去掉一个,空出来的空间安装发射海麻雀近程舰空导弹的MK48型垂直发射系统。尽管从指标来看有“小神盾“之称的光华二代二级舰作战性能是非常优异的,比其当时大陆海军新型舰艇也有较大的优势。当时的台湾地区媒体甚至有”傲啸台海的海上蛟龙“美誉,按照原计划首艘田单应该在1996年建造,1999年服役,但是台湾地区海军却在1995年宣布取消了光华二代二级舰建造计划,而田单号也回归光华二代一级舰也就是成功级的配备,在2002年下水,2004年服役。


台湾地区海军为何要取消了如此“先进“光华二代二级舰的建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小马拉大车,将原本由8000以上吨级舰艇配备的”神盾“系统装备在4000吨级的护卫舰上,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舰体能不能容纳的问题,我们知道神盾系统是一个包括雷达、武器控制系统、导弹火控系统等在内的庞然大物,仅一个天线的重量就超过5吨重,而整个雷达的重量接近60吨,以至于连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无法配备完整版的SPY-1,其采用的SPY-1D去掉了一个发射机以降低重量,而光华二代二级由于吨位远小于伯克级,因此其采用的系统要更加轻型化,如天线阵元的更少,因此尺寸和重量显然也更小,但代价是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辩精度,即使这样在狭窄的舰体中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仍旧不容易,象伯克线那相整合到上层建设中,那么雷达天线离海面位置就会过低,低空探测能力特别是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能力不足,并且海浪及盐雾会对天线及电子系统造成腐蚀,从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所以光华二代二级舰把雷达放在上层建筑顶的塔形结构中(这也是小神盾舰的标准形式),这样的好处就是离海面较远,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提供雷达的水天线距离,但衍生的问题就是雷达重心升高,稳定性下降。


导弹容纳能力有限,即使光华二代二级舰勉强装备ADAR-2N和ACS系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导弹容纳问题,由于神盾系统具备的远程能力、自动化拦截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因此只有搭配远程舰空导弹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作战威力,而远程舰空导弹一般都较长、较重,二代二级舰计划配备的美国的SM-2舰空导弹其长度也超过了4米,重量超过600公斤,再加上MK41垂直发射系统,这样让其载弹量还比不上一级舰,因此在抗击饱和攻击能力下降,尽管后来修改设计,将导弹增加到40枚,但也出现了舰艇重心前移的问题,不得不让舰身加长,这样其吨位增加到5000吨左右。而雷达及导弹数量的增加以及舰艇自身重量的增加,又能增加了舰艇主机、发电机的负担,而想增加主机和发电机的功率势必又要增加排水量,从而进一步推动舰艇成本的上涨,根据台湾地区的资料;光华二代二级舰建造成本高达每艘14亿美元,几乎是一级舰的两倍,这还不包括因为设计和建造问题而进行修改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陆歼轰-7等新作战飞机的入役,台湾地区海军对于光华二代二级舰失去了信心,认为即使勉强将其建造出来,也难以抵挡大陆海军战机的多方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光华二代二级舰在即将开始建造被叫停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光华二代二级舰的停建并不是偶然,其实这小神盾舰的通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马拉大车,我们知道神盾舰一般是各国海军机动编队的核心,担负着远程对空警戒及防御的重任,这样各国海军自然希望自己的神盾舰探测距离越远、舰空导弹射程越远,攻击目标越多越好,这样可以为编队内舰艇的内层防御系统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降低内层防御系统的压力,而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取决于其天线阵元的多少,而这又取决于天线面积,天线面积越大,阵元越多,探测距离自然就越多,那么重量自然就不会低,即使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的APAR雷达,其每个阵面的重量仍旧高达2吨,整个雷达重量超过20吨,因此要想降低雷达系统的重量势必要在雷达天线尺寸及阵元数量上做出妥协,结果就是雷达性能的降低,显然这有悖于神盾舰做为编队骨干探测系统的初衷。另外的问题就是载弹,神盾舰强大的探测能力需要远程的舰空导弹的支持,以便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实际的作战能力,可以说神盾舰和远程舰空导弹的结合基本上封住了对方中高空攻击的路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舰空导弹开始采用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具备了跨越水平线攻击目标的能力,而相控阵预警机及协同交战系统的引入,又解决了载舰跨越地平线目标探测与指示能力的瓶颈,让神盾舰对于低空目标的拦截能力扩展到60公里以上,由于反舰导弹在这个距离基本上处于弹道呆板的自控段,因此让神盾舰的拦截成功率大大提高,随着探测能力的飞跃及协同交战系统的引入,制约神盾舰作战能力就是载弹量,由于是编队防空体系的骨干,神盾需要最大限度的拦截来袭的空中目标,以降低编队其他舰艇的防御压力,同时其也是对方重点攻击目标,因此多目标攻击及持续作战能力就成为神盾舰一个重要的指标,而这很大程度又取决于本舰的载弹量,所以神盾舰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拥有较在的载弹量,象提康德罗加级的备弹超过100枚,而伯克级也超过90枚,与这些导弹配套的垂直发射系统让其具备快速、全向攻击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抗对方饱和攻击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神盾舰的精髓在于其强大的探测与远程攻击能力,从而为机动作战编队提供最大限度的防空屏障,也就是说在探测与武器技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神盾舰的吨位实际上很难降下来,而实际上各国的神盾舰呈现越造越大的趋势,如日本的爱宕级、韩国的KDX-3的排水量都超过了1万吨大关,较大的舰体为神盾系统及备弹提供充裕的空间及动力支持,也降低了设计及建造的难度,因为不需要象小神盾那样在较小的舰体中见缝插针式的安放各种设备,虽然本世纪也有几型舰以“小神盾”为名,比如西班牙的F-100护卫舰,尽管其设计指标在5000吨左右,但是下水、服役时的吨位已经差不多6000吨级了,而其改进型澳大利亚的防空舰的吨位则直逼7000吨级,即使是号称最小神盾舰的挪威南森级其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5200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神盾舰吨位的降低都是以载弹量减少为代价的,如F-100型护卫舰其只配备有6组8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配备48枚SM-2MRBLOCK4远程舰空导弹,只相当于伯克级的90枚的一半左右。为了保持本舰队的火力F-100的通常的配置是装备40枚SM-2,另外1组MK41以1*4的方式装备32枚ESSM中近程舰空导弹系统,而南森级则只有一组MK41,装备32枚ESSM,不具备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尽管有资料指南森级预留了增设MK41系统的空间,但是其存在着动力及发电机无法支持4块相控阵天线同时开机工作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只能采用轮流供电的方式来雷达天线轮流工作,显然这些并“小”的小神盾舰在作战能力比伯克级这样的神盾舰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同时攻击目标数量和持续作战能力方面,这降低了其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小神盾舰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方案,其以削弱系统整体作战能力来代价来降低舰艇的吨位和成本,但实际上情况来看,应该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小神盾舰只不过是神盾舰一个低水平重复的产品,而不是后者有效的补充。这就是各国的神盾舰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利用二手佩里舰来发展小神盾舰只不过一厢情愿罢了,当年光华二代二级舰以5000吨级的舰体都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以4000吨级的舰体就能做到么?况且还有一个备弹量的问题,然后是如何在将这些设备与武器安装到舰艇中去.所以这个所谓的"小神盾"计划纯粹是一个"水中捞月"之举近日,看到一则“旧闻”,提到台湾地区海军准备从美国引进8艘退役的“佩里级”护卫舰,并准备采用先进防空系统-ACS,制成台湾“小神盾”防空舰。

之所以说这个是旧闻,是因为ACS和“小神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也就是所谓的田单级防空护卫舰。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下马。这次属于冷饭重炒。


提到先进防空系统-ACS,可能读者觉得陌生,说到“神盾“系统可能就比较熟悉,ACS实际上就是后者的缩小版,我们知道台湾地区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力舰艇以美国淘汰、退役装备为主,如阳字舰就是美国海军退役的基林级,随着大陆海军作战能力的提高,台湾地区海军认为现有的舰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向美国提出采购新一代舰艇,不过当时美国考虑到当时”联华抗苏“的政策,不愿意向台湾地区出口新型舰艇,但出于维持两岸分治的战略,当时的里根政府采用一种迂回的政策,就是向台湾地区提供技术,由后者”自行“建造舰艇的方法。(实际上这种方式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装备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台湾地区所谓”自制“的武器装备无一例外是美国人这种政策下的产物。)。


台湾地区新舰建造计划被称为“光华“计划,光华计划有两个;光华一号,建造8艘4000吨级佩里级护卫舰(台湾称成功级)代现有的阳字号驱逐舰,光华二号引进6艘法国”拉裴特“(台湾地区称康定级)3000吨级护卫舰,替代现有的山字号护卫舰。这两级舰构成了台湾海军所谓的”二代舰“。因此这两个计划也被称为光华二代舰计划,考虑到大陆海空战力的持续增长,尤其当时已经研制成功鹰击-6、8等型空舰导弹,因此台湾地区海军认为在战时可能台湾地区空军忙于维持空优,难以为其提供空中排斥,因此需要建造一型防空型护卫舰为其海上机动作战编队提供海上防空屏障,由于该级舰比光华计划建造的舰艇性能有较大提高,所以台湾地区将其称之为光华二代二级舰。


光华二代二级舰的核心是采用美国通用电气的ADAR-2N相控阵三座标多功能防空雷达,该雷达是神盾系统的AN/SPY-1相控阵雷达的缩小型,其天线位于上层建筑上的塔形结构内,ADAR-2N的天线阵元只有1056个,只相当于SPY-1的1/4,因此在探测距离等指标上比后者要低,(相控阵雷达利用天线阵元发射功率在空间实现合成和叠加,从而实现较大的探测距离),根据通用电气的说法配合ADAN-2N与ACS相配合,可以同时搜索300个空中目标,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且同时向10个目标发起攻击,尽管性能要低于神盾,但对于一艘4000吨级的护卫舰来说是极致了,在武器方面,将舰首的MK13导弹发射架拆除,更换为一座32单元的MK41导弹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可以发射SM-2MR中远程舰空导弹。同时将OTO76舰炮移至舰首。不过台湾地区海军在对这个方案评估后认为其防空火力不足,因此在将方案修改为舰首导弹容量增加到40枚,主炮更换为MK45型127毫米舰炮,考虑到二级舰以防空为主,因此将舰尾的直升机库去掉一个,空出来的空间安装发射海麻雀近程舰空导弹的MK48型垂直发射系统。尽管从指标来看有“小神盾“之称的光华二代二级舰作战性能是非常优异的,比其当时大陆海军新型舰艇也有较大的优势。当时的台湾地区媒体甚至有”傲啸台海的海上蛟龙“美誉,按照原计划首艘田单应该在1996年建造,1999年服役,但是台湾地区海军却在1995年宣布取消了光华二代二级舰建造计划,而田单号也回归光华二代一级舰也就是成功级的配备,在2002年下水,2004年服役。


台湾地区海军为何要取消了如此“先进“光华二代二级舰的建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小马拉大车,将原本由8000以上吨级舰艇配备的”神盾“系统装备在4000吨级的护卫舰上,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舰体能不能容纳的问题,我们知道神盾系统是一个包括雷达、武器控制系统、导弹火控系统等在内的庞然大物,仅一个天线的重量就超过5吨重,而整个雷达的重量接近60吨,以至于连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都无法配备完整版的SPY-1,其采用的SPY-1D去掉了一个发射机以降低重量,而光华二代二级由于吨位远小于伯克级,因此其采用的系统要更加轻型化,如天线阵元的更少,因此尺寸和重量显然也更小,但代价是降低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辩精度,即使这样在狭窄的舰体中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仍旧不容易,象伯克线那相整合到上层建设中,那么雷达天线离海面位置就会过低,低空探测能力特别是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能力不足,并且海浪及盐雾会对天线及电子系统造成腐蚀,从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所以光华二代二级舰把雷达放在上层建筑顶的塔形结构中(这也是小神盾舰的标准形式),这样的好处就是离海面较远,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同时提供雷达的水天线距离,但衍生的问题就是雷达重心升高,稳定性下降。


导弹容纳能力有限,即使光华二代二级舰勉强装备ADAR-2N和ACS系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导弹容纳问题,由于神盾系统具备的远程能力、自动化拦截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因此只有搭配远程舰空导弹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作战威力,而远程舰空导弹一般都较长、较重,二代二级舰计划配备的美国的SM-2舰空导弹其长度也超过了4米,重量超过600公斤,再加上MK41垂直发射系统,这样让其载弹量还比不上一级舰,因此在抗击饱和攻击能力下降,尽管后来修改设计,将导弹增加到40枚,但也出现了舰艇重心前移的问题,不得不让舰身加长,这样其吨位增加到5000吨左右。而雷达及导弹数量的增加以及舰艇自身重量的增加,又能增加了舰艇主机、发电机的负担,而想增加主机和发电机的功率势必又要增加排水量,从而进一步推动舰艇成本的上涨,根据台湾地区的资料;光华二代二级舰建造成本高达每艘14亿美元,几乎是一级舰的两倍,这还不包括因为设计和建造问题而进行修改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陆歼轰-7等新作战飞机的入役,台湾地区海军对于光华二代二级舰失去了信心,认为即使勉强将其建造出来,也难以抵挡大陆海军战机的多方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光华二代二级舰在即将开始建造被叫停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光华二代二级舰的停建并不是偶然,其实这小神盾舰的通病,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马拉大车,我们知道神盾舰一般是各国海军机动编队的核心,担负着远程对空警戒及防御的重任,这样各国海军自然希望自己的神盾舰探测距离越远、舰空导弹射程越远,攻击目标越多越好,这样可以为编队内舰艇的内层防御系统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降低内层防御系统的压力,而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取决于其天线阵元的多少,而这又取决于天线面积,天线面积越大,阵元越多,探测距离自然就越多,那么重量自然就不会低,即使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的APAR雷达,其每个阵面的重量仍旧高达2吨,整个雷达重量超过20吨,因此要想降低雷达系统的重量势必要在雷达天线尺寸及阵元数量上做出妥协,结果就是雷达性能的降低,显然这有悖于神盾舰做为编队骨干探测系统的初衷。另外的问题就是载弹,神盾舰强大的探测能力需要远程的舰空导弹的支持,以便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实际的作战能力,可以说神盾舰和远程舰空导弹的结合基本上封住了对方中高空攻击的路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舰空导弹开始采用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具备了跨越水平线攻击目标的能力,而相控阵预警机及协同交战系统的引入,又解决了载舰跨越地平线目标探测与指示能力的瓶颈,让神盾舰对于低空目标的拦截能力扩展到60公里以上,由于反舰导弹在这个距离基本上处于弹道呆板的自控段,因此让神盾舰的拦截成功率大大提高,随着探测能力的飞跃及协同交战系统的引入,制约神盾舰作战能力就是载弹量,由于是编队防空体系的骨干,神盾需要最大限度的拦截来袭的空中目标,以降低编队其他舰艇的防御压力,同时其也是对方重点攻击目标,因此多目标攻击及持续作战能力就成为神盾舰一个重要的指标,而这很大程度又取决于本舰的载弹量,所以神盾舰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拥有较在的载弹量,象提康德罗加级的备弹超过100枚,而伯克级也超过90枚,与这些导弹配套的垂直发射系统让其具备快速、全向攻击能力,从而提高了对抗对方饱和攻击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神盾舰的精髓在于其强大的探测与远程攻击能力,从而为机动作战编队提供最大限度的防空屏障,也就是说在探测与武器技术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神盾舰的吨位实际上很难降下来,而实际上各国的神盾舰呈现越造越大的趋势,如日本的爱宕级、韩国的KDX-3的排水量都超过了1万吨大关,较大的舰体为神盾系统及备弹提供充裕的空间及动力支持,也降低了设计及建造的难度,因为不需要象小神盾那样在较小的舰体中见缝插针式的安放各种设备,虽然本世纪也有几型舰以“小神盾”为名,比如西班牙的F-100护卫舰,尽管其设计指标在5000吨左右,但是下水、服役时的吨位已经差不多6000吨级了,而其改进型澳大利亚的防空舰的吨位则直逼7000吨级,即使是号称最小神盾舰的挪威南森级其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5200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神盾舰吨位的降低都是以载弹量减少为代价的,如F-100型护卫舰其只配备有6组8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以配备48枚SM-2MRBLOCK4远程舰空导弹,只相当于伯克级的90枚的一半左右。为了保持本舰队的火力F-100的通常的配置是装备40枚SM-2,另外1组MK41以1*4的方式装备32枚ESSM中近程舰空导弹系统,而南森级则只有一组MK41,装备32枚ESSM,不具备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尽管有资料指南森级预留了增设MK41系统的空间,但是其存在着动力及发电机无法支持4块相控阵天线同时开机工作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只能采用轮流供电的方式来雷达天线轮流工作,显然这些并“小”的小神盾舰在作战能力比伯克级这样的神盾舰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同时攻击目标数量和持续作战能力方面,这降低了其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小神盾舰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很美”的方案,其以削弱系统整体作战能力来代价来降低舰艇的吨位和成本,但实际上情况来看,应该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小神盾舰只不过是神盾舰一个低水平重复的产品,而不是后者有效的补充。这就是各国的神盾舰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利用二手佩里舰来发展小神盾舰只不过一厢情愿罢了,当年光华二代二级舰以5000吨级的舰体都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以4000吨级的舰体就能做到么?况且还有一个备弹量的问题,然后是如何在将这些设备与武器安装到舰艇中去.所以这个所谓的"小神盾"计划纯粹是一个"水中捞月"之举
还是过几年再去淘几艘退役的伯克、提子吧……
湾湾还是想一想怎么把二手伯克弄回来吧
我们也有的。。。以后配轻护、、
台湾要是有这闲功夫,还不如直接上基德舰冽
那个改进要省劲的多。
估计佩里级可能会上SPY-5,配合ESSM,提高末段的反导能力
顶飞猪大虾好贴!
另,WW仍然准备上这个杯具么?
就佩里那八单元MK41都压得慌的小身板儿?还不如改改基德……
猪老大,晚上好
基德更有潜力
斯普鲁恩斯级当年就加过MK41
基德级如果能够装上ACS和MK41,倒是一个不错的过渡
飞猪老大~~~是否~小白兔在航母编队中神盾驱逐舰~不足的情况下~由航母作为~编队~防空中心的可能?


以前WW一直想买二手的提子.
从CVN-72上看CG-53.jpg

以前WW一直想买二手的提子.
从CVN-72上看CG-53.jpg
onlymax 发表于 2010-1-28 20:56
个人感觉不可能。
航母的作战威力体现在舰载机上面
如果吨位确定下来的话,装过多的防空武器就会占据舰载机的空间
得不偿失。
楼主的名词叙述与过程不太精确,小神盾是小神盾,二代二级舰是二代二级舰。
个人是反对将过多的东东放在航母上面的,航母上面的导弹再多也没有舰载机的投放能力强,也没有舰载机那么灵活,
湾湾海军最该改装的就是拉斐特上面的“小懈树”,太制约战斗力了
飞猪大侠的贴子 很有营养
小飞猪评论员,你把网易上的博客转到CD来了?
还要我再贴一遍我的看法?
365赌王 发表于 2010-1-28 20:57

WW用提康德罗加不配啊。
solitary 发表于 2010-1-28 21:21
有何指教?
其实~小白兔的防空~盾舰~也还是任重道远啊~~其实和WW的处境也很相似~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再好的雷达~还是杯具。
我们自己的170、171的蛋蛋数量也弱啊。。。动力啊动力。。。土鳖最大的杯具。。。
技术的进步已经让不可能逐步变成了可能

首先是雷达,现在基于AESA的四面阵方案很多,重量也不大,当然也可以上SPY-1F,不过效能太差而已。

其次是导弹,以前计划安装的是SM-2,这才出现的重量太大和数量不足的问题,可是佩里要改装的话,前部取消MK13,可以装16单元MK41,足以携带64枚ESSM,配合小型AESA四面阵,对于台湾未来可能面临的中小规模武装冲突(主要指与日本的擦枪走火)足够了,台湾现在的对手(考虑海峡两岸形势缓和,暂不考虑中国大陆)中,能突破2-3艘携带64枚ESSM防空舰的确实不多,日本就算考虑X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要突破都不敢说100%把握。
当然,改型佩里面对大陆的全美系空地打击手段是不行的,JH-7A不用携带反舰导弹,光是和天翅以及高新一号配合,在ESSM的射程之外投掷SDB“海”足以淹没佩里改的防空通道。
回复 20# 小飞猪


    主要内容已经贴了,就是网易上那些,呵呵。
学习之
从二代二级舰, 到所谓中型舰, 再到这次的小神盾, 台湾海军的计划一变再变, 离最早的计划也越来越远

这次的佩里小神盾, 会不会是又一次放风, 为海军最希望得到的正牌神盾造势?
我覺得倒不如搞個6~7千噸級的小神盾
垂發裝MK41來個56或64管左右, 2/3裝SM-2等級防空飛彈
1/3裝海麻雀ESSM, 若是56管, 40管裝中長程的SM-2, 16管裝ESSM
總計能有104枚防空導彈, 若是裝48枚SM-2, 其餘8管裝ESSM, 總共也有80枚防空導彈

基本上我是覺得專職防空艦, ESSM不用裝太多, 16~32枚就夠, 應以中長程為主
其餘就交給其他艦隊中的友艦負責, 當然前提是友艦也裝有essm
飞猪好帖,记号之。
佩里那小身板真是叫杯水车薪,还是基德和提子比较合适上盾。
5000吨的舰体,上小神盾,战力都不被看好。。。
新青年4000余的小体格,用顶板的战力?~~~囧。。。


海军随便提提,主要是空军要买F-16和爱国者-3,陆军要买黑鹰和阿帕奇,海军的潜艇基本戏不大,4000吨级水面舰确实有些老旧需要更换了,找个名目,至于内容为何无所谓。

要换AGEIS,肯定在基德上好,不过改装费用不菲,那一笔钱多换些F-16和爱国者-3对海军其实更好,就是放4艘宙斯盾舰在那里,没有制空权一样生存时间短暂,不过是理论上能比SPS-48+MK26多挺一会儿。

鉴于台湾本身就是“不沉的航母”,几艘宙斯盾舰环绕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考虑反导),宙斯盾舰本身也只起在内圈为航母护航的任务。

在主要军事采购项目中,无论大盾小盾,在台湾的军事防卫角度看,优先级可能不比坦克高多少,除非台湾海军要往远洋发展,在近海,有限的防空能力就够了(没有制空权的话再强的单舰防空能力也无用)。

海军随便提提,主要是空军要买F-16和爱国者-3,陆军要买黑鹰和阿帕奇,海军的潜艇基本戏不大,4000吨级水面舰确实有些老旧需要更换了,找个名目,至于内容为何无所谓。

要换AGEIS,肯定在基德上好,不过改装费用不菲,那一笔钱多换些F-16和爱国者-3对海军其实更好,就是放4艘宙斯盾舰在那里,没有制空权一样生存时间短暂,不过是理论上能比SPS-48+MK26多挺一会儿。

鉴于台湾本身就是“不沉的航母”,几艘宙斯盾舰环绕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考虑反导),宙斯盾舰本身也只起在内圈为航母护航的任务。

在主要军事采购项目中,无论大盾小盾,在台湾的军事防卫角度看,优先级可能不比坦克高多少,除非台湾海军要往远洋发展,在近海,有限的防空能力就够了(没有制空权的话再强的单舰防空能力也无用)。
没用的,只有部署在东边才能相对安全,但是基本处于观众的位置!
airbear 发表于 2010-1-28 22:09


这位是台胞吧?SM-2的话理论上台湾取得不会太困难,不过如果对手是大陆的话,其实意义和ESSM差不多,仍然不能实现超地平线防空,还是只能拦弹药而不是载机,SM-2block4好像是停止发展了吧,用SM-6取代,如果是block3的话,只不过逼迫大陆把攻击手段从SDB换成了山寨的KH-15、YJ-83K、YJ-62和俱乐部而已,当然,未来如果有反舰版本的山寨JASSM,也将加入战团。

不过对于日本来说意义比较大,基本上可以把XASM-3的载机拦截在外面,因为我相信XASM-3高空射程也就160-180KM而已。
邦德 发表于 2010-1-28 22:25


基德老了,提康美国人不卖
我也觉得,想办法搞到二手伯克对他们来说更划算点。


把拉菲特“裸奔”问题解决好,其实要比小盾实在,就眼下而言,不过由于军购弊案,从上到下避之唯恐不及。

把拉菲特“裸奔”问题解决好,其实要比小盾实在,就眼下而言,不过由于军购弊案,从上到下避之唯恐不及。
佩里和安扎克排水量差多少?
上安扎克那种AESA再配MK41嘛. 重量小多了.
solitary 发表于 2010-1-28 21:42

成功这类东东一般活动于台湾南北两翼答侧,以阻滞我方潜艇进入台海东部及太平洋区域,且不谈制空权争夺的事情,你还得先比较下基德上是SM-2ER的射程......
偶记得170下水时,有WW很不屑:假如偶们的小神盾搞成了,你的170算毛啊:D
在积德上直接改装就是了,何必费那事,是看54A眼热了,54A1----6号舰都服役了,7、8正在栖装,WW郁闷了,想跟PLA较劲呢,再说他的8条诺克斯也的确太差了,该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