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昨天央视世界地理频道晚上放了《黑戈壁.黑喇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8:19:03


里面说黑喇嘛当时没死。

里面说黑喇嘛当时没死。
http://news.sohu.com/20091214/n268942136.shtml

论文]电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评析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7:07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原题:“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电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评析

  [摘 要]本文对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进行了评析,认为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情景再现”手法运用、叙事方式选取、画面设计和后期编辑等多层面实现了“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纪录片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纪录片;情景再现;叙事方式

  由甘肃酒泉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于2008年12月3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名栏目《探索·发现》中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片荣获“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的“十佳纪录片奖”,并被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选中,已于2009年4月13日—16日在卡塔尔多哈参加“第五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竞赛。另外,片子播出不久,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主办“民国历史与内陆亚洲:《黑戈壁·黑喇嘛》作品研讨会”,这是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创办五年以来,第一次由一部纪录片做主讲,也是第一次把研讨主题从东亚转移到内陆亚洲①。从片子的成功播出、获国内大奖、参加国际纪录片竞赛,到掀起一股研究民国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热潮,无疑,作为一部历史纪录片,不论从史料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来说,《黑戈壁·黑喇嘛》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片编导是甘肃酒泉电视台秦川,此前他编导的纪录片《大河西流》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后也引起了不小反响。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地市级电视台,能拍摄出如此宏大的片子,在国内实属一个创举。《黑戈壁·黑喇嘛》的成功播出,对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乃至全国文化软实力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岳晓勇会见《黑戈壁·黑喇嘛》编导秦川时指出:“这几年国内加强了影视节目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纪录片的形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对于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增进中国和阿拉伯人民之间的了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①。

  那么,《黑戈壁·黑喇嘛》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这样一部成功的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践和理论上的启迪?这是我们搞电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那么“艺术”就是纪录片的灵魂,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是“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不论是“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还是叙事方式选取,不论是前期拍摄中的画面设计,还是后期编辑中的画面处理和音响运用,都做到了“真实”和“艺术”的巧妙结合,这也是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下面,本文就从“情景再现”、叙事方式、画面设计和后期剪辑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情景再现”的成功应用——探求“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点

  所谓历史纪录片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体现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念②。我们知道,历史纪录片的素材一般是一些枯燥的文字,档案,遗址,照片等。所以,如何用仅有的这些材料“结构”出一个生动的故事?如何“艺术”地处理好审美和知识性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性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大量运用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尽管目前不少学者专家反对“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但从该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景再现”的运用大大增强了片子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片子的“男一号”——黑喇嘛丹毕加参,仅有的资料就是八十多年前的历史照片和外国探险家著作中的真实纪录,这些虽然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只用静态的历史照片和遗迹来讲故事会很乏味,于是,编导在片中巧妙地应用了“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法,特型演员扮演的黑喇嘛以及演员扮演的黑喇嘛部队,艺术地再现了用文字和图片无法表述的逃亡、追杀、潜伏、远征、劫掠、密谋、刺探、斩首等引人入胜的情节,再加上在后期编辑中对静止历史图片的运动处理,历史照片和现存遗址影像的叠化等特技处理,留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不让演员露出清晰面容,对演员扮演部分的虚化处理的方法,而是采用了特型演员扮演,通过前期的逆光拍摄、后期对声音和画面时蒙太奇剪辑。“艺术”地“再现”了茫茫戈壁上那段神秘的历史。在不失真实的前提下对纪录片的审美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找到了纪录片“艺术”和“真实”的巧妙结合点。

  叙事方式——“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有这么一种说法:“一部好的纪录片胜过千万字”。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纪录片是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真诚面对现实,真实展现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所谓“与现实完全一致”,只是在尊重事实、纪实基础上给观众在视觉心理上的一种感觉。为了叙事、表意的需要,创作者所采用的每一个处理手法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让你感到时间、空间中人物的确定无疑的关系,他只是不忘给出真实性的依据。只要不忽略这一点,作品的“真实感”就能够建立起来。

  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整部片子由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第一条线索: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镰教授的考察过程。无疑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没有杨镰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探寻黑喇嘛城堡和黑戈壁历史的过程,整部片子就缺少基本的“骨架”。第二条线索:就是黑喇嘛丹毕加参的合理出现,通过历史照片和“情景再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而片子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现实中的被寻访对象:知道黑喇嘛传说的牧人、做过相关研究和调查的学者、侥幸逃过大屠杀的黑喇嘛部下以及与黑喇嘛有过接触的王公贵族的后人。

  在片子的叙事方式上,《黑戈壁·黑喇嘛》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交错进行,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普遍存在的只见史料不见人,只见遗迹不见人的弊病,获得了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的巨大自由空间,成功地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巧妙叙事优势,片子的“真实感”建立起来了,并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画面设计与后期剪辑——寻求“真实”与“艺术”的平衡点

  “真实”未必就一定“美”,既要“真实”,又要“美”,就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探求有机的平衡点,离开真实的前提,没有“真实”为基础的“艺术”是做秀,是虚假;仅有真实,缺乏荧屏表现的“艺术”,就会弄真成假,产生不了艺术魅力,也就谈不上美的产生。要真,要好看,就要“真实”、“艺术”结合,具体到创作方法也是如此③。

  《黑戈壁·黑喇嘛》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与华丽。它没有像时下很多新锐派创作者那样,故意把画面处理得粗糙与模糊,也没有刻意地摇晃镜头。《黑戈壁·黑喇嘛》中“情景再现”部分大量采用固定机位逆光拍摄,影像华丽,充满凝重的质感。比如片中对大漠上黑喇嘛部队的拍摄(情景再现)大量采用逆光,以及对戈壁荒漠上风景的拍摄,后期采用加速处理,让人们感受到白云飘过的戈壁,日出日落的荒漠,凸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情特色,画面非常华丽漂亮,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

  在后期剪辑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借鉴电影大片的手法,始终围绕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做文章。黑喇嘛的发迹和覆灭、杨增新的运筹帷幄、奥其尔的离奇出逃和最后下落,故事进展环环紧扣,场景转换悬念丛生。段落之间不断地设问,不断地卖关子。为强化神秘效果,后期剪辑时配上一些惊栗、神秘、刺激的音乐,在音乐达到最高潮时,画面骤然中断,给观众留下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制造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每一集的结尾都留下一个大疑团,吸引观众欣赏下一集。

  另外,后期剪辑时在节奏的处理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做到有起有伏,张弛有度。在激烈火爆的段落之间,穿插一些相对轻松的环节,比如到牧民家里寒暄,钻红柳包,探访边防哨所,找寻马鞍子等等,这些看似游离主题,但其实形散神不散,通过巧妙的渲染和铺垫,还是回到故事主脉络上来了。通过这样的处理,大戈壁上那段传奇的故事被表现的有血有肉,丰满动人。找到了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最佳平衡点。

  正如编导秦川所说:“大自然只给了他们一片空空荡荡的戈壁,而他们还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传奇”。

  【 参考文献】

  ① 酒泉市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信息网络:http://www.gsjqtv.com

  ②《电视节目类型学》,徐舫州、徐帆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58页

  ③《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胡智锋,《今传媒》,2006年2月:10-12页

  (作者简介:杨晓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李燕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bjyouth.ynet.com/view.jsp?oid=6011814&pageno=1

戈壁滩惊现黑喇嘛城堡

 传说中神出鬼没的丝路大盗确有其人———

  黑戈壁,曾经是中国西部广袤的无人定居区,也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在几十年前,这里却出现了一个令旅客闻风丧胆的大盗“黑喇嘛”,他的影响如此巨大,甚至成为丝路改道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个人物却在势力达到顶点时离奇消失了。直到中国学者杨镰率领考察团,重新走上这条“被遗忘的古道”,才揭开这个世纪之谜。

  黑戈壁中伫立迷宫巢穴

  2005年春天,杨镰再次登上甘肃酒泉马鬃山镇附近神秘的“碉堡山”。

  2003年10月的一天,如同用刀斧铭刻在杨镰的记忆中———当他踏着黑戈壁,一步一步靠近静止不动的“城池一样的遗址”时,他全身的血液几乎凝固了。这一刻,与斯文·赫定初见楼兰古城,斯坦因目击尼雅的精绝,毫无区别。

  他眼前出现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军事要塞,在几平方公里的地方,分布着密集的岗楼、碉堡、战壕。在西部瓦蓝天宇的映衬下,一片金色的城堡似乎是天外飞来的海市蜃楼。

  这座巨大城池具有高度的防御性,可以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易守难攻。整个主体建筑由一条壕堑环绕,想见曾经有着宽阔的护城河,在这片戈壁上,建立或攻克这个要塞,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黑戈壁,是什么人?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一个这样坚不可摧的城堡?

  远处,山梁每一个向外伸出的触角,终端都有一个岗楼,岗楼与中央建筑之间有战壕相连,至今战壕仍然清晰可见。战壕宽不到1米,深1—2米,许多地方用黑色砾石做过精心修整。山上,隔不多远就是一个精致的圆形掩体,大小和设置完全符合军事要求,火力点布局合理,防卫森严。

  城堡占据的山体中暗道纵横交错,机关密布,如同四通八达的网络。里面黑洞洞的,让人望而生畏,那里究竟是城堡主人的密室?还是进行坑道战的藏兵洞?或者是藏宝的地点?

  没有相当专业的军事素养,根本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军事要塞。可谁是要塞的设计者?谁又是它的建造者?

  黑戈壁的风非常大,几乎让人站立不稳,而且奇冷无比。被这样的风抽打了几十年,这座要塞已经没有一处完整的建筑,但坚实的建材比比皆是。细细看来,你依然可以看出当年宏伟的气魄,甚至能感受到一股冷冷的杀机。

  按照当地牧民的说法,这个要塞出现在几十年前,当时整个马鬃山丘陵地区连一棵成材的树木都没有,这些坚固的建材又是从何而来?以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支撑这样的建筑工程要出动多少人马,花费多少金钱,谁能有这样的大手笔?

  在附近,杨镰还发现了形制不同的纪念碑,一处用当地特有的黑色砾石镶嵌出的“敦煌天杰”四个字,横躺在天空之下,反映着日光,似乎等待着杨镰新的注解。这又是什么人所为?

  更重要的是,人呢?城堡几乎没有被战火摧毁的痕迹,也没有出现疾病瘟疫的证明,那些曾经叱咤风云、雄霸一方的人就这样突然消失了,消失得如此彻底,如此迅速,似乎根本不曾出现过。

  大盗“黑喇嘛”截断古老丝路

  尽管有这么多的不解之谜,但杨镰仍然感到一阵狂喜,难道自己已经找到了曾经称霸丝绸之路的大盗“黑喇嘛”的巢穴,那座谁也难以抵达的“碉堡山”?

  现在地图上标出的丝绸之路,严格意义上讲是一条汽车与火车走的路,并不是古代商旅用骆驼、马匹甚至双脚走出的真正的丝绸之路。那条道路,要更为艰辛和曲折,从酒泉启程后,必然要穿越“黑戈壁”,然后沿天山北麓前往乌鲁木齐。
“黑戈壁”曾经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无人定居区,东起额济纳河,北抵中蒙界山,南临河西走廊西段,西依天山东段,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比一些省份的地域还大。因为布满了黑色的砾石,因此有“黑戈壁”之称。它尽管荒凉枯寂,但却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只是随着中国西部公路铁路的发展,随着骆驼和马匹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替代,七八十年来,它已经被人们遗忘。


  但是,除了西部开发等原因,丝绸之路的改道与一个神秘的人物有着直接关系,他就是“黑喇嘛”———黑戈壁上最神秘莫测的传说都与他有关。

  从1919年起,在新疆、甘肃、内蒙的交界处,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称“黑喇嘛”或“假喇嘛”的强盗。他在黑戈壁占山为王,手下的人马多达千人,装备精良,超过了当地王公贵族与军阀的力量。他截断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交通线,专门抢劫大商队和政府官员,甚至自立关卡,向来往商旅收税。

  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胫而走,有人说他残暴可怕,有人说他劫富济贫,有的外国冒险家甚至把他叫做“丝路罗宾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由于这个人的出现,丝绸之路这个路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才会南移,使不屈不挠的经行者们又开辟了由柳园,经尾亚、烟墩,到“天山第一城”哈密这条前人未曾涉足的路线。

  在这么一个敏感的地区,出现了这么一个敏感的人物,使民国政府、外蒙古、俄罗斯等各个政权如坐针毡,纷纷派出大批特工潜入黑戈壁,想要查出那个“黑喇嘛”的来历与企图。据说,当时出玉门关的商旅突然增多,其中有一半都是冲着黑戈壁和黑喇嘛去的特工。

  怪异的是,到了1923年,这个风云一时的人物突然销声匿迹,谁也说不清他的下落,他的大批人马、积聚的巨大财富也随之消失。

  有人说,他会法术,有四条命,曾经有一群俄罗斯特工把他包围,一起向他射击,黑喇嘛不慌不忙,将手一挥,把子弹轻松挡开,毫发无伤。这些像《黑客帝国》镜头般的“超能力”听似荒谬,却在草原上一直流传下去。

  杨镰曾经说过,且不管这丹宾喇嘛到底是什么身份,他的出现与覆没已经成为丝绸之路历史的一部分。他对丝绸之路的截断与破坏,则将由历史的发展予以补偿。

  特工演绎“智取碉堡山”

  究竟黑喇嘛是何许人也呢?

  数十年来,关注丝绸之路的杨镰不懈地在文献里寻找黑喇嘛的蛛丝马迹,通过对西域探险史的长期研究,他敏感地发现,“黑喇嘛”从出现起,就活跃在西方探险家的著作里。

  当时最著名的一批探险家,如美国人欧文·拉铁摩尔、俄国人奥勃鲁切夫和科兹洛夫、瑞典人斯文·赫定、丹麦人哈  士纶等人,不约而同地把黑喇嘛丹宾写进了自己的著作。

  顺着探险家们的目光,杨镰为黑喇嘛画了一张若隐若现的图像——他其实是个卡尔梅克人,即乾隆年间土尔扈特东归后留在俄国的卫拉特蒙古人。他很有能力和野心,在动乱时局中想要一展抱负,但总是认错方向。可以说,他的特点是反对一切权威———除了他自己。

  在俄国沙皇统治下,他占山为王,因而住过监狱,被长期流放。辛亥革命后,他利用满洲宗主的倾覆,揭竿而起,率众攻占了位于外蒙古的要塞科布多。从一开始,他就投身于反对革命的一方,当蒙古人民革命党在红军的有力支持下站住了脚后,他便成了丧家之犬。虽然据说他本人法力无边,但他的嗜血与残暴不仅使敌人闻风丧胆,就连盟友见到他也如同背生芒刺。很快他就被左右两种势力夹击而“出局”,不得不逃亡到中国境内,在三不管的黑戈壁明水栖身
  马鬃山隐秘的荒滩有个小小的绿洲,全靠清泉滋养。丹宾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巴音布鲁克”,并修建了一座迷宫一样的巢穴,并筑起工事,设立关卡,一举阻断了丝绸之路。

  由于黑喇嘛势力越来越大,蒙古及前苏联政府决定消灭这股大盗。1923年,外蒙古红色政权派出的一支专门追杀黑喇嘛的、有600名精兵的分队,越界接近了他在马鬃山的巢穴。特遣队决定,由著名的肃反英雄———特工巴勒丹道尔吉,伪装成土匪打入城堡内部。


  巴勒丹道尔吉很快成为丹宾的亲信。但丹宾相当谨慎,又孔武有力,外人行刺根本不可能得逞。他只能孤注一掷,装出快要病死了,丹宾来诀别时,趁其俯身相就时突然杀了他,没等部下反应过来,立即砍下他的头颅。巴勒丹道尔吉面对一片对准他的枪口说:“我吃了黑喇嘛的心,继承了黑喇嘛的法力!”听到这话,没有人敢开枪。巴勒丹道尔吉连威胁带哄骗,制服了丹宾的党羽,带着他们回到了外蒙古。

  杨镰说:“20世纪20年代,苏联永久保存了两个人的遗体,一个是列宁,另一个是黑喇嘛(仅有头颅)。至今,黑喇嘛的头颅完好地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座彼得大帝时期的建筑物里,是编号为3394的珍藏品。”

  无论怎么说,当地的老百姓都不相信那个曾在牧区示众的头颅就是黑喇嘛的,他们坚信没有人能杀死黑喇嘛。巴勒丹道尔吉又到碉堡山去寻找就地掩埋的黑喇嘛的遗体,但是离奇的事情又发生了,尸体居然不翼而飞。因此,黑喇嘛没有死的传说一直在内外蒙古牧区流传,甚至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镰在新疆插队的时候,居然还有牧民传说亲眼看见了“黑喇嘛”,引起当地一阵恐慌。遗址的发现不能解释一切

  随着黑喇嘛尸体的消失,消失的还有那座城堡。因为故事过于传奇化,1980年蒙古国曾经以此为背景拍了一部电影,反而更使人认为,“黑喇嘛”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只是探险家、政治家们杜撰出来的神话故事。

  但杨镰并不这么认为,这位研究文学文献的学者,没有埋在故纸堆中,而是将古代文献、外国探险家的成果和亲身实地考察结合在一起,亲赴黑戈壁,寻找黑喇嘛往日活动的遗迹。

  但是,隐藏在时间背后的一切,是不会轻易浮出水面的。2003年10月,杨镰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人无意中提到,酒泉附近的马鬃山有一处城池一样的遗址。随意的倾听使杨镰的眼睛为之一亮,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很有可能与黑喇嘛丹宾有关。

  当他站在碉堡山前那一瞬间,他的眼睛穿越了时空———1934年,著名学者斯文·赫定在《丝绸之路》一书中记载了此处,并拍下照片,面前的一切,与70年前几乎毫无二致。毫无疑问,中国学者终于再次发现了“黑喇嘛”丹宾的大本营。

  原来,历史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在记载中,“黑喇嘛”碉堡山所在地叫做“明水”,而最出名的“明水”古镇位于天山脚下,于是大家全跑去那里寻找。而实际上,仅马鬃山黑戈壁一带就有7处叫“明水”的地方,而现在发现的碉堡山就位于其中的“七道明水”!

  至此,这个流传了几十年的神话似乎拉下了帷幕,但是,更多的疑问随之而来。

  黑喇嘛众多的手下哪里去了?

  据当地的老百姓传说,附近还有一个叫“红石谷”的地方,黑喇嘛的部下走到半路想要逃跑,结果被大批杀害,血把石头染成了红色,因此而得名。可是,那些山中秘道纵横,究竟通到哪里?是不是有人在堡垒失陷时从那里逃跑?难道是这些人的后代在戈壁上写了“敦煌天杰”来纪念黑喇嘛?

  黑喇嘛的财富又到哪里去了呢?当时的肃反分队有没有能力拿走那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是不是还秘密保存在什么地方?而后来一再秘密重返到此地的人,目的是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事呢?杨镰之所以在两年前没有公布这个重大的发现,正是担心会引起挖宝,破坏他们的考察。

风沙中的历史仍然有很多页,等待有心人去翻开。

  专家简介

  杨镰,1947年出生,辽宁辽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三四十次前往新疆与河西走廊作探险考察,始终关注西部的环境与人类文明。出版有长篇探险纪实《黑戈壁》、《最后的罗布人》、《荒漠独行》等。
该杀了他
谁?谁该杀?
回复 7# 昊昊

黑喇嘛
有机会的话,一定去俄罗斯人种学博物馆观赏观赏这家伙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