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79老枪不老,性能优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9:04:44
 提起79式冲锋枪,很多枪迷都不会陌生,我们在路上经常见到的运钞车上,押运人员使用的都是79式冲锋枪。很多执勤的公安、武警的身上,背的也是79式冲锋枪。如今,79式冲锋枪在部队已经逐渐被替代或撤装,但在警用方面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国产79微型冲锋枪

  79式冲锋枪尽管通过了定型试验,但是也对其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全枪寿命较低,射击可靠性差,理论射速高,工艺结构复杂,容弹量低等,专家们将这些问题归结为:“战术技术指标未经充分论证,指标存在问题”。加之79式冲锋枪在投产初期的质量控制做得不好,导致连续两年没有生产出合格产品。种种问题的汇集决定了79式冲锋枪注定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因此就在79式冲锋枪定型后不久,我国又开始了第二代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并在4年后定型了85式轻型冲锋枪及微声冲锋枪。
  尽管79式冲锋枪在部队中并未被大规模装备,但是由于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闭锁,这种自动原理和结构在同类轻型冲锋枪中少见,而且其精度好,符合警用,加之生产定型后,由于改进了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质量,使质量得到了保证。最终79式冲锋枪得到了公安、武警的青睐,成为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的主要装备。
  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79式冲锋枪的精度和可靠性很好,受到广泛欢迎。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除少量装备部队试用外,大部分被公安、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79式冲锋枪除346厂生产外,还被上海仿制和生产过,并被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好在数量较少,并没有造成多大危害。

结构解析
  79式冲锋枪的内部结构类似于56式冲锋枪,当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推弹丸向前运动,经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气体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活塞撞击枪机框使其向后运动。枪机框带动机心依次完成开锁、抽壳、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抛壳等动作。后坐到位后,在复进簧的推动下,枪机框向前复进,完成推弹入膛、闭锁、解脱到位保险并复进到位。
  79式冲锋枪的闭锁系统由机心、枪机框、节套、枪管等零件组成。机心前部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闭锁突笋。击发后,导气活塞推动枪机框后退,在其上的开锁斜面的驱使下,机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枪机框走完开锁行程时,机心旋转约30°,此时左、右两闭锁突笋脱离节套闭锁支承面,枪机框继续后退,通过定型突笋的圆弧面带动枪机后退,完成抽壳开锁动作。开锁后,因机心右闭锁突笋与枪机框相应的凸台有一重叠面,这就是枪机框与机心复进时的带动面。枪机框带动机心复进,衬铁上预转斜面与枪机的预转面互相作用,迫使机心沿顺时针方向预转,从而使机心从枪机框的带动面上解脱。接着枪机框复进,其定形突起与机心的闭锁斜面互相作用,使机心上的左右闭锁突笋旋入节套上闭锁槽而完成闭锁。此后,枪机框在复进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并复进到位。
  由于开闭锁定型槽设在机心上,并使机心与枪机框共用一个导轨,从而简化了结构,减小了自动机的高度与横向尺寸,枪膛与复进簧孔的中心距只有16.5毫米,使活动件质心更接近枪膛轴线。这样,不但减轻了武器的重量,也利于点射精度的提高。
  79式冲锋枪的击发发射机构与保险机构主要由单发阻铁、阻铁簧、扳机、到位保险、到位保险簧、快慢机及击发机构轴等组成。扳机上方有两个一体的挂钩,充当阻铁的作用,击发方式为击锤回转式。击锤簧采用由三股弹簧钢丝拧成钢索而绕制的弹簧。其左右腿分别搭在扳机左右两侧,以便扳机复位。
  当快慢机置于机匣上位置“1”时为单发射击。由于快慢机下方突出部位让开单发阻铁后端突出部,扣压扳机时,单发阻铁随击锤一同向前旋转。击发完成后,枪机框后坐压倒击锤,此时单发阻铁扣住击锤的单发面,使其不能向前击发。当松开扳机时,在簧力的作用下,扳机复位,同时单发阻铁也随同旋转复位,解脱与击锤的扣合,击锤前转后与扳机上的击发阻铁啮合,处于待发状态。当再次扣压扳机,才能形成击发。
  当快慢机置于位置“2”时为连发射击动作。因单发阻铁后端突出部被压住,使之不能与击锤啮合。扣压扳机,解脱击锤与扳机上钩的啮合而击发。如扣住扳机不放,因扳机上方的阻铁这时不能与压倒的击锤啮合,只有不到位保险能进入击锤待击齿下,并与之啮合。当枪机框复进到位,其下部解脱到位保险与击锤的扣合后就能形成击发。如扣住扳机不放,直至弹匣内枪弹射尽为止。在射击过程中,如松开扳机,因其扳机上的阻铁与击锤再次扣合而使枪停射。
  快慢机扳动至最上位是为保险位置,其下部顶住阻铁和扳机后突出部,故扣不动扳机。当击锤处于击发位,枪机框被击锤和扳机限制住。同时快慢机封闭了机匣盖的机柄缺口,使枪机框不能后退,即不能装填。
  79式冲锋枪设置了不到位保险,在机心与节套未完全闭锁前,由于不到位保险未解脱与击锤的啮合,即使扣扳机也不能形成击发。只有当闭锁完成后,枪机框继续复进距最前位2~4毫米时,才压倒到位保险,解脱与击锤的啮合。此后再扣压扳机,就能形成击发。
  79式冲锋枪采用直弹匣供弹,弹匣容量20发。弹匣由弹匣本身、托弹板、托弹簧、托弹簧板与弹匣盖组成。弹匣本身由左右两弹匣片点焊而成。左右片上与枪弹第一锥体的对应部向内压有两条导弹突筋。弹板用来自动补偿枪弹锥角的积累。左片上开有容纳弹匣扣的缺口,以定位弹匣。
  79式冲锋枪的枪托可向上折叠。设置了缓冲机构,由缓冲垫座及橡胶垫组成,缓冲机构的作用是缓冲和吸收自动机后坐到位时一部分多余的能量。机械瞄具为柱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准星直径2毫米,照门为圆柱形回转式,有1、2两个位置,瞄准距离分别为100米和200米。
  79式冲锋枪发射51式手枪弹,在200米距离上,侵彻均匀松木板的厚度可达130毫米。
  如今,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79式冲锋枪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近几年举办的警用装备展上,很多单位根据79式冲锋枪进行量体裁衣,出现了许多改装套件,还有的为其增加了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从而使其可以加装战术强光灯、激光照准器、光学瞄准镜等附件,扩展了其功能范围。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的特警部队中,79式冲锋枪也是其主要武器。可以说79式冲锋枪已经成了国内特警的战斗利器提起79式冲锋枪,很多枪迷都不会陌生,我们在路上经常见到的运钞车上,押运人员使用的都是79式冲锋枪。很多执勤的公安、武警的身上,背的也是79式冲锋枪。如今,79式冲锋枪在部队已经逐渐被替代或撤装,但在警用方面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国产79微型冲锋枪

  79式冲锋枪尽管通过了定型试验,但是也对其提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全枪寿命较低,射击可靠性差,理论射速高,工艺结构复杂,容弹量低等,专家们将这些问题归结为:“战术技术指标未经充分论证,指标存在问题”。加之79式冲锋枪在投产初期的质量控制做得不好,导致连续两年没有生产出合格产品。种种问题的汇集决定了79式冲锋枪注定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因此就在79式冲锋枪定型后不久,我国又开始了第二代冲锋枪的研制工作,并在4年后定型了85式轻型冲锋枪及微声冲锋枪。
  尽管79式冲锋枪在部队中并未被大规模装备,但是由于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闭锁,这种自动原理和结构在同类轻型冲锋枪中少见,而且其精度好,符合警用,加之生产定型后,由于改进了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质量,使质量得到了保证。最终79式冲锋枪得到了公安、武警的青睐,成为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的主要装备。
  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79式冲锋枪的精度和可靠性很好,受到广泛欢迎。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除少量装备部队试用外,大部分被公安、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79式冲锋枪除346厂生产外,还被上海仿制和生产过,并被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好在数量较少,并没有造成多大危害。

结构解析
  79式冲锋枪的内部结构类似于56式冲锋枪,当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推弹丸向前运动,经导气孔时,一部分火药气体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活塞撞击枪机框使其向后运动。枪机框带动机心依次完成开锁、抽壳、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抛壳等动作。后坐到位后,在复进簧的推动下,枪机框向前复进,完成推弹入膛、闭锁、解脱到位保险并复进到位。
  79式冲锋枪的闭锁系统由机心、枪机框、节套、枪管等零件组成。机心前部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闭锁突笋。击发后,导气活塞推动枪机框后退,在其上的开锁斜面的驱使下,机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枪机框走完开锁行程时,机心旋转约30°,此时左、右两闭锁突笋脱离节套闭锁支承面,枪机框继续后退,通过定型突笋的圆弧面带动枪机后退,完成抽壳开锁动作。开锁后,因机心右闭锁突笋与枪机框相应的凸台有一重叠面,这就是枪机框与机心复进时的带动面。枪机框带动机心复进,衬铁上预转斜面与枪机的预转面互相作用,迫使机心沿顺时针方向预转,从而使机心从枪机框的带动面上解脱。接着枪机框复进,其定形突起与机心的闭锁斜面互相作用,使机心上的左右闭锁突笋旋入节套上闭锁槽而完成闭锁。此后,枪机框在复进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并复进到位。
  由于开闭锁定型槽设在机心上,并使机心与枪机框共用一个导轨,从而简化了结构,减小了自动机的高度与横向尺寸,枪膛与复进簧孔的中心距只有16.5毫米,使活动件质心更接近枪膛轴线。这样,不但减轻了武器的重量,也利于点射精度的提高。
  79式冲锋枪的击发发射机构与保险机构主要由单发阻铁、阻铁簧、扳机、到位保险、到位保险簧、快慢机及击发机构轴等组成。扳机上方有两个一体的挂钩,充当阻铁的作用,击发方式为击锤回转式。击锤簧采用由三股弹簧钢丝拧成钢索而绕制的弹簧。其左右腿分别搭在扳机左右两侧,以便扳机复位。
  当快慢机置于机匣上位置“1”时为单发射击。由于快慢机下方突出部位让开单发阻铁后端突出部,扣压扳机时,单发阻铁随击锤一同向前旋转。击发完成后,枪机框后坐压倒击锤,此时单发阻铁扣住击锤的单发面,使其不能向前击发。当松开扳机时,在簧力的作用下,扳机复位,同时单发阻铁也随同旋转复位,解脱与击锤的扣合,击锤前转后与扳机上的击发阻铁啮合,处于待发状态。当再次扣压扳机,才能形成击发。
  当快慢机置于位置“2”时为连发射击动作。因单发阻铁后端突出部被压住,使之不能与击锤啮合。扣压扳机,解脱击锤与扳机上钩的啮合而击发。如扣住扳机不放,因扳机上方的阻铁这时不能与压倒的击锤啮合,只有不到位保险能进入击锤待击齿下,并与之啮合。当枪机框复进到位,其下部解脱到位保险与击锤的扣合后就能形成击发。如扣住扳机不放,直至弹匣内枪弹射尽为止。在射击过程中,如松开扳机,因其扳机上的阻铁与击锤再次扣合而使枪停射。
  快慢机扳动至最上位是为保险位置,其下部顶住阻铁和扳机后突出部,故扣不动扳机。当击锤处于击发位,枪机框被击锤和扳机限制住。同时快慢机封闭了机匣盖的机柄缺口,使枪机框不能后退,即不能装填。
  79式冲锋枪设置了不到位保险,在机心与节套未完全闭锁前,由于不到位保险未解脱与击锤的啮合,即使扣扳机也不能形成击发。只有当闭锁完成后,枪机框继续复进距最前位2~4毫米时,才压倒到位保险,解脱与击锤的啮合。此后再扣压扳机,就能形成击发。
  79式冲锋枪采用直弹匣供弹,弹匣容量20发。弹匣由弹匣本身、托弹板、托弹簧、托弹簧板与弹匣盖组成。弹匣本身由左右两弹匣片点焊而成。左右片上与枪弹第一锥体的对应部向内压有两条导弹突筋。弹板用来自动补偿枪弹锥角的积累。左片上开有容纳弹匣扣的缺口,以定位弹匣。
  79式冲锋枪的枪托可向上折叠。设置了缓冲机构,由缓冲垫座及橡胶垫组成,缓冲机构的作用是缓冲和吸收自动机后坐到位时一部分多余的能量。机械瞄具为柱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准星直径2毫米,照门为圆柱形回转式,有1、2两个位置,瞄准距离分别为100米和200米。
  79式冲锋枪发射51式手枪弹,在200米距离上,侵彻均匀松木板的厚度可达130毫米。
  如今,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79式冲锋枪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近几年举办的警用装备展上,很多单位根据79式冲锋枪进行量体裁衣,出现了许多改装套件,还有的为其增加了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从而使其可以加装战术强光灯、激光照准器、光学瞄准镜等附件,扩展了其功能范围。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的特警部队中,79式冲锋枪也是其主要武器。可以说79式冲锋枪已经成了国内特警的战斗利器
子曰:“太阳!”
豹哥您好,豹哥再见
楼主英明!建议楼主下一篇作品写“歼六万岁”。


围观LZ,不像是豹哥的新马甲………………

围观LZ,不像是豹哥的新马甲………………
楼主堪称超大国宝级会员,建议为其取名“笑笑”。
我只想问一下楼主,你用过79没有。另外我最讨厌79还有一个原因,这枪维护太烦人,打完一次就要上油,基本上是叫油泡起在。要用的时候,油还在滴,没人愿意拿那玩意。即使有人拿,我们也离他很远,怕走火哈。
吹点风 发表于 2010-1-5 23:48


    你这样问楼主,说明你out了。楼主原先的角色是“战争豹”,你还不赶紧去膜拜一下他的其他的文章?
加沙的天空 发表于 2010-1-5 23:50
哈哈估计是教徒不是教主本人
c.a.t.f 发表于 2010-1-5 23:53


    嘿嘿嘿,原来是拜上帝教的教徒。豹主威猛,文韬武略,一统江湖。
超大的人很无聊啊,我说的都是事实啊
请不要乱扣帽子
呵呵,不知道LZ到底亲自打过79式吗?
网络自古多英豪,
超大惊现转帖教。
闲文八股何所有?
百度人民武警报。

初小肄业未深造,
理不正来学无道,
孜孜不倦把盲扫,
烧饼教主叉叉豹。
豹哥生来学问高,
超大论坛逞英豪。
爱母屁五似废柴,
腰横七九枪不老。
79要是好的话,就不会有现在85 。
现在的79就没有一支是付合军队要求的,有的是军队装备过一段时间的,有的是压根就没有进过军队的,而且79的生产年代大都是文革时期,质量能可靠吗?
豹哥还是去豹房吧。
pcmark2004 发表于 2010-1-6 00:25
这个俺要说一句。。。79是81开始生产的,这位大哥不会不知道文革是啥时候结束的吧。。。。{:3_80:}
回复 17# c.a.t.f
大名顶顶的造反派冲锋枪,你说是啥时候开始生产的。
  我们说79式冲锋枪不适于反恐作战不仅仅是因为该枪在城镇屡遭失利,在真正的丛林地带作战,也因其性能落后而有不少失利的战例。1998年9月19日凌晨,云南省镇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3名民警在中缅边境的丛林地带与3名武装毒贩遭遇,双方展开射击后,民警携带的两支79式冲锋枪一支卡壳,另一支因射速过高,几个点射就打光了携带的子弹。此时一名毒贩欲投手榴弹,3名民警靠着不怕牺牲的精神,一起抓起地上的石块砸向毒犯,将其砸得昏死过去才没挨炸。可见79式“丛林冲锋枪”在丛林战中,也存在问题。  
  李:79式冲锋枪为什么这么容易出故障呢?  

  王:我第一次接触79式冲锋枪是在1984年,当时我在唐山市公安局防暴队当内勤。这年冬天,我赴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公安厅领取配发的催泪弹。当我在河北省武警总队门口看到哨兵胸挎79式冲锋枪时,心情非常激动。看惯了苏式轻武器的我,见到外型“别致”的新型冲锋枪,内心激动也是自然的。因当时除了56式、81式枪械,尚无新型冲锋枪问世。酷爱新枪的我当晚便找到装备79式冲锋枪的武警中队,凭着警察一家的情分,请武警将79式冲锋枪分解,观其构造。当枪分解完毕后,我失望极了,这哪里是什么新枪啊!整个一个56式冲锋枪的缩小版。接触了十几年56式冲锋枪的我,对其构造、原理、性能、特点都烂熟于心,好不容易看到一种新枪还是仿造。以前我们常常责怪国外有些轻武器专家说中国的枪一亮相就能在国外找到原型,其实,仿造的枪,自己人一看也明白。这就是我现在推崇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创新设计的原因。因为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是我国真正具有国际创新设计的优秀冲锋枪。  

  至于79式冲锋枪容易产生故障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设计、构造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56式冲锋枪和79式冲锋枪的对照图。请看图4,两支枪的外型大致相同;图5-1是两枪分解机匣盖后的对比;图5-2是两枪取出复进机簧之后的对比;图5-3是两枪取出枪机组件后的对比。可见二者构造相同。再看图6,是两枪枪机的对比,拉壳钩,左、右闭锁突笋,弹底巢也极为相似。  

  李:我国的56式冲锋枪是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仿造型,而AK47突击步枪的可靠、耐用是全世界公认的。仿56式冲锋枪的79式冲锋枪,为何仿出许多故障呢?  

  王:问题出在“我国自行设计上”。设计者不敢全盘模仿,就必须有所改变,为此79式冲锋枪将导气孔在枪管上的位置作了很大改动。如此一来,就把AK47突击步枪的优势给改没了,弄巧成拙。前苏联对AK47步枪也有缩小版,即AK74U短突击步枪(见图7上),该枪体积、重量如冲锋枪,使用5.45毫米尖头小口径步枪弹,导气孔严格仿AK47设计在枪管膛压曲线的低压区,依然保持着AK47步枪600发/分的适中射速及其他可靠性性能。1988年,我国研制的56C式7.62毫米短自动步枪(见图7下)也是AK47步枪成功的缩小版。枪的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但仍保持这AK47的可靠性能。  

  李:为何79式冲锋枪不严格按AK47步枪尺寸设计导气孔和使用钝头手枪弹就会屡出故障呢?  

  王:79式冲锋枪的研制定型在“文革”后期,正是我国与前苏联关系紧张时期,设计者如严格按AK47步枪尺寸设计就会有模仿“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嫌疑,设计人员都避之惟恐不及。  

  我们试用枪管膛压曲线示意图与56式冲锋枪和79式冲锋枪剖视图作个对比分析,图8的56式冲锋枪的导气孔开在枪管前部的低压区,气体推活塞的气压适中,使用装药达1.6克的步枪弹获得了600发/分的理想射速。而图9的79式冲锋枪,为“创新”将导气孔后移,开在枪管后部的高压区,使推活塞的气压过高,用的是装药仅为0.6克的手枪弹,又采取了活塞与枪机分离、增加缓冲垫等措施,射速仍高达1000发/分。本来高射速若有限制点射机构对提高点射命中率有益处,如俄罗斯AN-94尼卡诺夫突击步枪的射击调速装置,可分为单发、两发点射、连发3种射击方式,当实施两发点射时,其射速调至1800发/分,第2发弹头几乎跟着第1发发射出去,命中率极高;当需要连发时射速又可调至600发/分,其射速适中,射手易于控制长、短点射,并能提高连发命中率。  

  然而79式冲锋枪没有射击调速装置,其1000/分的最高冲锋枪连发射速与最少的20发弹匣容弹量极不匹配,射手连发射击时不一留神便会将匣内20发子弹打光。有的知情射手使用单发快速射击,该枪又极易发生保险定在单发,而打出连发的情况,这种“单打连”状况发生在容弹量高的枪上影响还不大,可该枪20发容弹量一个“单打连”就会耗去大半,这诸多的故障让射手在射击时时刻都要加小心。  

  79式冲锋枪采用枪机回转式开、闭锁方式,为发生卡壳、卡弹故障埋下了隐患。因其所采用的51式手枪弹的底缘厚度不均,对于85式这类自由枪机式惯性闭锁的冲锋枪来说,弹壳可在火药燃烧气作用下自动退出弹膛、自动抛壳。但对79式冲锋枪这种导气式武器,拉壳、抛壳却颇为困难,由于拉壳钩抱不紧弹壳底缘,致使在高加速度开锁、后坐撞击震动过程中,易将弹壳震掉,产生卡壳故障。  

  卡弹故障是由于79式冲锋枪采用机头前端回转闭锁结构,机头闭锁齿回转占据了枪管尾端后面的一大部分空间,迫使弹匣位置向下、向后,枪弹的钝头入膛需要走一段“爬坡”路程。夜长梦多,在半路上易被卡住(见图10右),而56式冲锋枪使用尖头弹则可顺利过关(见图10左)。这就是前苏联AK74U短突击步枪和我国56C式短自动步枪缩小体积后坚持采用尖头步枪弹的原因。而79式作为轻型冲锋枪枪全重必须在2公斤以下,依靠当时的技术、材料难以减重,只得采用钝头手枪弹。  

  因79式冲锋枪射速高,拉机柄在复进,后坐到位时受惯性力很大,如果机柄做得较大,易在射击过程中折断,因此,被设计为内大外小光滑而尖锐的结构。不过这种结构虽然保证了它的不易断裂,却使战士在拉机柄时易被机匣盖抛壳窗的夹角划伤手指,在训练时也易因用力过猛而被机柄尖部刺伤。1994年武警福建总队的一名战士被机柄尖刺伤手心,缝合了3针。  

  为了创新,79式冲锋枪没有沿用56式冲锋枪人机工效性好的弹匣卡笋(见图11),而是将弹匣卡笋放在机匣右侧,这就迫使射手在换装弹匣时用扣扳机的右手去按卡笋换弹匣。但是近战中不允许用扣扳机的右手去做其他战斗动作是各国特警约定俗成的规则,甚至连投弹时右手都不能离开扳机(见图12)。为此,我们只得在左手上做文章,研究出翻枪面用左手按卡笋换弹匣的动作(见图13)。  

  79式冲锋枪按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20世纪40年代的设计,将拉机柄放在枪身右侧与德国MP-5冲锋枪(见图14),意大利伯莱塔冲锋枪(见图15)、以色列乌齐冲锋枪(见图16)枪身左前部、顶部的拉机柄设计相形见绌。为此我国特警研究出翻枪面左手拉枪机上膛的方法(见图17),这比俄罗斯空降兵采用右手拉机柄上膛的做法(见图18)要节省时间,能较快持续火力。  

  79式冲锋枪的直形弹匣设计得也很蹩脚,如图19所示,其弹匣正反面相像,射手在紧张的状态下不易识别,训练中竟有人将弹匣反装进弹匣巢内,而反装容易,退出较难,此情若发生在近战中将非常危险。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向射手强调换弹匣时要看一眼子弹头的方向再装,夜间换弹匣时手一定摸准弹匣体上的“限制突起”,确定方向后再装弹匣。因此射手们都说使用79式冲锋枪近战顾这又要顾那,真累!  

  李:是什么原因使79式冲锋枪设计成了这种样子呢?  

  王:刘铭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国兵工第二○八所所长,目睹了79式冲锋枪研制的全过程,先生曾感慨地说:“当时(1965年)的研制条件极端艰苦,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制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79式冲锋枪立项后,1966年5月,“文革”开始,研制工作被停;1967年恢复,1969再次下马;1970年重新恢复研制至1979年9月25日定型,该枪经历了“文革”的全过程,说它是“文革产品”决不夸张,经历过“文革”的人对此应不足为奇。  

  我们谈了79式冲锋枪的许多过失,它的贡献也不能否认。性能较为可靠的85式冲锋枪和9毫米70发容弹量新型冲锋枪,都是在吸取79式冲锋枪教训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据专家计算79式冲锋枪从定型到停产,以近30万支的数量装备了我国民警、武警,为维护社会安定、制止犯罪,立下了很大功劳,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国产新型冲锋枪问世后,尽快淘汰陈旧枪型,对提高我国警察反恐作战能力是有现实意义的。
pcmark2004 发表于 2010-1-6 00:34

79确实是文革开始研制的,初衷是为军队研制的丛林冲锋枪,据说当时是林彪团伙主导的研发工作。
不过这与造反派可不挨着,造反派可用不起当时的“神器”。
alex182 发表于 2010-1-6 00:38
上海的造反派当时已经开始生产这种冲锋枪了。
pcmark2004 发表于 2010-1-6 00:40
这个听说的不多,是定型前的试制产品吧?
加沙的天空 发表于 2010-1-5 23:41
已写,请在空版阅读
是从208所调去研制图纸复制后私造的{:3_84:}



。。。。。。。。。 1971 年12月~1972年1月,新型冲锋枪的样枪第一次在国家靶场试验,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改进后在1974年第二次进国家靶场,但仍未顺利通过试验。到1975年9月,第三次进入靶场试验,武器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项目组在工厂试制了100支冲锋枪,先后到济南、沈阳、兰州、昆明等地进行部队试用,并分别进行高温、泥沙使用试验,得到部队认可。




  由于第三次国家靶场试验仍遗留一些问题,在部队试用后,1978年4~5月,新型冲锋枪第四次前往国家靶场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这一次终于顺利通过。1979年9月25日,这支冲锋枪被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主设计师刘质桐在接受《轻兵器》的访问时曾提到,在研制阶段的79式冲锋枪曾经历过两次政变。

  由于79式冲锋枪是为空降兵等特业分队研制的,所以,研制中与空军部队有协作关系。1971年,空军部队曾向单位索要当时还被称为“丛林冲锋枪”的设计图纸和两支样枪,之后,将图纸还回。当项目组拿回图纸时,发现图纸上带有圆规孔,且图纸被磨毛,显然已被抄袭。事后得知,图纸与样枪到了林彪反党集团手中。9 月13日,林彪出逃时机毁人亡,事后在清查时发现上海藏有私造7.62毫米冲锋枪上百支,就是仿制“丛林冲锋枪”的。冲锋枪研制的项目组因此而受到牵连,幸好研究所保存了调取图纸的全部手续,完全符合组织程序,才免于被审查。

  另一次是在1976年。当年2月,国防工办邀请有关人土召开会议,定下一个耐人琢磨的基调:上海方面以208所冲锋枪图纸为基础,对其进行改动并试制。后来我们才知道,上海方面试制出的冲锋枪实际上落入了王洪文反党集团手中,粉碎“四人帮”后,这些枪交由208所。上海试制的冲锋枪,主要机构沿袭厂79式冲锋枪,但对机匣盖进行了改动,增加了散热孔,弹匣仓和拉机柄也做了改动,不过,这些改动不太适用,而且武器射击精度也较差。

(原文刊登于《现代世界警察》杂志)  
本期枪屋的客人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 ...
ddw 发表于 2010-1-6 00:35



    本来用微冲VS突击就十分不公平,再说这两人死的和79有个鸡毛关系啊?
一个自已瞎打,打光了弹药,反倒说79射速快了,难道自己就不懂省着点,非要像M16那样强制去掉连射功能?训练和战术的问题远远大于79的问题。再说没人掩护他在那投手榴弹干嘛?

另一个连自己都没掩护好还去掩护战友,敌情不明瞎叫唤啥?难道给MP5他就不用死了?
17 VS 1 打成这样指挥和训练至少要为这俩的死负9成以上的责任,而远平的问题更是政策的彻底失败,对MSL野蛮人软弱放任,打得缩手缩脚,甚至对大毒枭的家人体现什么狗屁仁慈,这不是简单的把责任推到79头上就能完事的。

那个石头比79管用的例子更是让人怀疑这些人平时到底训练过没有?
(原文刊登于《现代世界警察》杂志)  
本期枪屋的客人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 ...
ddw 发表于 2010-1-6 00:35



    本来用微冲VS突击就十分不公平,再说这两人死的和79有个鸡毛关系啊?
一个自已瞎打,打光了弹药,反倒说79射速快了,难道自己就不懂省着点,非要像M16那样强制去掉连射功能?训练和战术的问题远远大于79的问题。再说没人掩护他在那投手榴弹干嘛?

另一个连自己都没掩护好还去掩护战友,敌情不明瞎叫唤啥?难道给MP5他就不用死了?
17 VS 1 打成这样指挥和训练至少要为这俩的死负9成以上的责任,而远平的问题更是政策的彻底失败,对MSL野蛮人软弱放任,打得缩手缩脚,甚至对大毒枭的家人体现什么狗屁仁慈,这不是简单的把责任推到79头上就能完事的。

那个石头比79管用的例子更是让人怀疑这些人平时到底训练过没有?
e,顶楼上~~
我能咋办呢。。。只能以无限景仰的表情来瞻仰教主了。。。
雄鸡一唱天下白
无敌教主科普开
没有原创只会扯
芙蓉慕名上床来
pcmark2004 发表于 2010-1-6 00:34
那些造反派冲锋枪和现在列装的79完全是两回事,而且那些冲锋枪都已经作废。正式列装的79都是81年后生产的.何来“79的生产年代大都是文革时期”之说?



上海造冲锋枪~这些根本没有正式列装过

反动派与79。
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1981年试生产。
之前那些反动派冲锋枪根本没有列装。
xu3313 发表于 2010-1-6 00:14


    报告,教徒我打过79.

很郁闷,花了5颗子弹的钱,只击发4次
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79式冲锋枪”,是在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最高生产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

转自枪炮
看到教主这么多贴,真的想骂娘了,太阳!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swat-team 发表于 2010-1-6 09:29
看你怎样理解。
当年实弹射击时(56冲),教官明确宣布:每人10发子弹,(最多)5次击发!:D
山人256g 发表于 2010-1-6 10:49


    调单发点射,本想慢慢玩,其中一次,一次击发,射出2蛋。郁闷哦......
swat-team 发表于 2010-1-6 10:54
恭喜你!开发出了79冲锋枪的“2发点射”功能。
山人256g 发表于 2010-1-6 10:56

坏人,竟然鄙视我,当时旁边陪同的吓了一跳........我都没反应过来
swat-team 发表于 2010-1-6 10:58
呵呵,79式我见过实物,但是没用实弹射击过,不过据我当武警退伍后的同学说这个枪的故障率很高,如果平时维护不仔细的话,关键要用的时候,那什么样子的问题都能跑出来{: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