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鸦片到人权海洛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8:33:06
转帖联合早报网主编郑维写的一篇文章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1/forum_editorswords091230.shtml

《大炮鸦片到人权海洛因》

声明,本人及本文完全不涉及任何专家式的法律问题讨论,如果您想认真看法律问题,请直接关闭本视窗。

中国人,对于英文名字的翻译,是非常微妙的。

一般上,中国人对一些嘴上不说、但心里向往的英文名字,是能给出很好的字眼的,美国英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这几天,最红火的一个洋名不太好听,叫阿克毛。其实从读音上看,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从中东语言用音译成英文字母,Akmal Shaikh。然后再翻译成中文,于是用字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个洋人是个大毒贩,中国人自然不能把好字眼给了他,给他个阿克毛,已经便宜他了。

毕竟,据说有精神病的他,当中国公安透明,在被捕的时候身上直接随身带着4公斤的海洛因,够让好几十万毒虫过上一轮飘飘欲仙的瘾,或者干脆直接让两万条毒虫在高潮中见上帝。

为了一个毒贩,英国“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胡乱地表达了他们的愤慨,英国的高官政客们则都抓紧这个机会捞点政治资本,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找中国上下交涉,要求免死。

昨天上午,新闻出街,阿克毛被中国政府处决,自己先见了上帝。

然后,标榜人权的欧盟国家炸了窝。英国首相布朗表示“震惊和失望”;欧盟也声声谴责;原本就跟中国心结颇深的法国也急忙跟进吐口水。

一个名字都傻了吧唧的毒贩之死,还能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风波,让无数各国网民大打口水仗。

阿克毛之死,可以算是物有所值了。

重申一句,本文不谈被扭曲得早就变形了的法律,这样我们可以用比较有趣而正常的角度来看看阿克毛事件。

从接受了数十年爱国教育的中国人的角度来说,关键词“英国人”+“毒品”,马上就能搜出“鸦片战争”的词条。那是中国饱受欺凌的近代开端。

善忘的英国人,忘记了从1840年开始,他们的老祖宗就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有切肤之痛的中国人却无时不刻地记得。1997年收回香港后,中国人还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凭吊着自己百余年的屈辱,提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

大炮加鸦片的组合,在新兴世界强权面前不会奏效。于是英国人就换了套人权的招数,对一个毒贩人渣大谈人权,全然忘记了自己才是个毒品泛滥的社会。

这样低能的伪善,无需太高的智商就能戳破。

于是,中国网民的情绪很容易理解。“英国人,现在从鸦片升级到了海洛因了嘛。虎门硝烟后,这口气还没出过呢!”

这是最直接的情感上的反弹和抒发。

当然一旦把非洲黑人冲击广州派出所的事情联系起来想的话,另外一个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旅游或者居住在中国。如果现在因英国反对而赦免这条毒虫,此例一开,一旦外国人违法不受和中国人同等的惩处或者不违法必究,只会纵容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倾向。

中国放走了一个“精神病国际友人”,在中国坐牢的外国人估计马上都会闻风而动,全部都得上精神病跑路。

我们再把话题扯远点。

中国一向和欧美大国反着来。英美这些传统强国,一贯讲究“外霸内王”;而中国经常是倒过来操作,“外王而内霸”。

这次处死一个英国毒贩,一下子就创下50年来首个欧盟成员国公民在中国被处决的历史纪录,不能不说,中国对外的心态已经有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种潜移默化的心态上的改变,就在一个星期前,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上,已经悄悄地显现出来。作为世界上新兴的主要力量,不再“韬光养晦”的中国,左批欧盟,右扫美国,第一次在世界外交场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硬气。

再联想一下气候峰会后,以英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对中国做出“骑劫峰会”的严厉指责,再看看阿克毛被处死的时机,有心人也难免猜测,这早就该死的毒贩,临死前还成了一张外交牌,不禁让人佩服有关各方废物利用的功力。

不再走“外王”路线后,其实中国也有不少声音,反思着自己的“内霸”。

看到英国首相为一个自己的人渣国民奔走营救,在G20峰会上还向胡 锦 涛提及此事,不免让中国人也有点感慨,就算是拉拢民心的花招也好,一国首脑能做出如此关心国民的姿态,体现出的是政府对国民的关怀,还是难免让人羡慕。

英国政府这种民众公关的实力,值得参考。转帖联合早报网主编郑维写的一篇文章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1/forum_editorswords091230.shtml

《大炮鸦片到人权海洛因》

声明,本人及本文完全不涉及任何专家式的法律问题讨论,如果您想认真看法律问题,请直接关闭本视窗。

中国人,对于英文名字的翻译,是非常微妙的。

一般上,中国人对一些嘴上不说、但心里向往的英文名字,是能给出很好的字眼的,美国英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这几天,最红火的一个洋名不太好听,叫阿克毛。其实从读音上看,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从中东语言用音译成英文字母,Akmal Shaikh。然后再翻译成中文,于是用字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个洋人是个大毒贩,中国人自然不能把好字眼给了他,给他个阿克毛,已经便宜他了。

毕竟,据说有精神病的他,当中国公安透明,在被捕的时候身上直接随身带着4公斤的海洛因,够让好几十万毒虫过上一轮飘飘欲仙的瘾,或者干脆直接让两万条毒虫在高潮中见上帝。

为了一个毒贩,英国“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胡乱地表达了他们的愤慨,英国的高官政客们则都抓紧这个机会捞点政治资本,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找中国上下交涉,要求免死。

昨天上午,新闻出街,阿克毛被中国政府处决,自己先见了上帝。

然后,标榜人权的欧盟国家炸了窝。英国首相布朗表示“震惊和失望”;欧盟也声声谴责;原本就跟中国心结颇深的法国也急忙跟进吐口水。

一个名字都傻了吧唧的毒贩之死,还能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外交风波,让无数各国网民大打口水仗。

阿克毛之死,可以算是物有所值了。

重申一句,本文不谈被扭曲得早就变形了的法律,这样我们可以用比较有趣而正常的角度来看看阿克毛事件。

从接受了数十年爱国教育的中国人的角度来说,关键词“英国人”+“毒品”,马上就能搜出“鸦片战争”的词条。那是中国饱受欺凌的近代开端。

善忘的英国人,忘记了从1840年开始,他们的老祖宗就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有切肤之痛的中国人却无时不刻地记得。1997年收回香港后,中国人还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凭吊着自己百余年的屈辱,提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

大炮加鸦片的组合,在新兴世界强权面前不会奏效。于是英国人就换了套人权的招数,对一个毒贩人渣大谈人权,全然忘记了自己才是个毒品泛滥的社会。

这样低能的伪善,无需太高的智商就能戳破。

于是,中国网民的情绪很容易理解。“英国人,现在从鸦片升级到了海洛因了嘛。虎门硝烟后,这口气还没出过呢!”

这是最直接的情感上的反弹和抒发。

当然一旦把非洲黑人冲击广州派出所的事情联系起来想的话,另外一个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旅游或者居住在中国。如果现在因英国反对而赦免这条毒虫,此例一开,一旦外国人违法不受和中国人同等的惩处或者不违法必究,只会纵容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倾向。

中国放走了一个“精神病国际友人”,在中国坐牢的外国人估计马上都会闻风而动,全部都得上精神病跑路。

我们再把话题扯远点。

中国一向和欧美大国反着来。英美这些传统强国,一贯讲究“外霸内王”;而中国经常是倒过来操作,“外王而内霸”。

这次处死一个英国毒贩,一下子就创下50年来首个欧盟成员国公民在中国被处决的历史纪录,不能不说,中国对外的心态已经有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种潜移默化的心态上的改变,就在一个星期前,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上,已经悄悄地显现出来。作为世界上新兴的主要力量,不再“韬光养晦”的中国,左批欧盟,右扫美国,第一次在世界外交场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硬气。

再联想一下气候峰会后,以英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对中国做出“骑劫峰会”的严厉指责,再看看阿克毛被处死的时机,有心人也难免猜测,这早就该死的毒贩,临死前还成了一张外交牌,不禁让人佩服有关各方废物利用的功力。

不再走“外王”路线后,其实中国也有不少声音,反思着自己的“内霸”。

看到英国首相为一个自己的人渣国民奔走营救,在G20峰会上还向胡 锦 涛提及此事,不免让中国人也有点感慨,就算是拉拢民心的花招也好,一国首脑能做出如此关心国民的姿态,体现出的是政府对国民的关怀,还是难免让人羡慕。

英国政府这种民众公关的实力,值得参考。
羡慕个头, 我们以前抗议得少吗? 用得着羡慕他们?
哈哈,这个主编真能骂人,一个脏字都没有。
请英国人的神经病们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中国。
这早就该死的毒贩,临死前还成了一张外交牌,不禁让人佩服有关各方废物利用的功力{:3_87:}
让英国佬团成一团,慢慢的移动出去
4楼的兄弟不会是上海人吧-----小弟不坏好意的揣测一下
0912301453985d38923cbb3ffe.jpg
写的不错。。绕着弯骂人真的看功底。。。
鸦片+炮舰=海洛因+人权
历史似乎又在重演!
哥本哈根本来就是各国利益阶层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的一场闹剧

而各国政要显然对此都是心照不宣,好好演了一出大戏。

当然不排除那个几个岛国是真心实意的。
回复 11# Hed


    岛国的泪水是真实的,小国的利益是没人会真的在意也是真实的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09-12-31 18:24

我们幸运的投胎在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呵呵。
有传闻,几个岛国代表,拿的是欧洲护照,来回机票什么的,欧洲出。。。。。。。。
Akmal Shaikh 是到天堂享受72个处女了,不是见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