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色列特种部队的谣言与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9:48:25
以色列军队的军语里原本没有“特种部队”这个词,所有执行特种作战和侦察任务的部队都统称为“萨耶雷特”(Sayeret)。在希伯莱文中,Sayeret有侦察队或巡逻队的意思。在以色列军队里,这个词泛指一切从事侦察、巡逻、搜索等任务的部队,而且已经具有“经过选拔的精锐部队”的引申含义了。由于以色列人向来有选拔精兵编组精锐部队的传统,所以大大小小的Sayeret充斥全军。有些叫Sayeret的部队任务性质离“侦察”也实在远了点,即使对以色列人自己来说,这些部队到底是特种兵、侦察兵、巡逻队还是突击队,编制到底是营、连还是排,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一头雾水。
     所以,一般行内人士就笼统称之为“侦察队”。




以色列陆军特种部队和分队按兵种划分的序列如下:
    步兵队属侦察兵——以军步兵的特种分队是4个旅属远程侦察连。即戈兰旅侦察连(Sayeret Golany,正式番号为第95侦察连)、吉瓦提旅侦察连(Sayeret Givaty,第435侦察连)、纳哈尔旅侦察连(Sayeret Nahal,第374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Sayeret T’zanhanim,正式番号不详)。这四个连并不是单纯的步兵侦察分队,而是更接近于美陆军别动队或轻步兵的精锐突击队。这四个连都接受过反恐怖作战训练,可以用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其中戈兰旅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在历史上就多次执行过特种作战任务。
    装甲兵队属侦察兵——以军装甲兵尽管是陆军中最大的兵种,但仅有两个旅属侦察连,即第7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7)和第500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500)。这两个连是纯粹的远程侦察分队,不接受反恐怖作战训练,也不担负特种作战任务。
    炮兵特种部队——以色列炮兵有两支兵种直属特种反坦克导弹部队,即荚蒾部队(Unit Moran)和琴弦部队(Unit Meitar)。这两支部队被以军视为特种部队,其训练中也包括空降、越野驾驶等一部分特种部队训练的内容,但与通常所指的特种部队还是有相当区别的。
    战斗工兵特种部队——以军的战斗工兵设有工兵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两支接受过远程侦察训练的工兵特种部队,即精于工兵爆破的雅埃尔侦察队(Sayeret Yael)——现翻译为“山羊”侦察队和负责爆炸物排除的“雅赫萨普”部队(Unit Yachsap,Yachsap为希伯莱语“爆炸物排除部队”的缩写)。
    情报部队——情报部队是以军的一个兵种,隶属总参情报部,这个兵种共有3支特种侦察部队,即总参侦察营(Sayeret Matkal,番号为262部队)、目标情报部队(简称YACHMAM)和特种侦察队(简称T'ZASAM)。其中总参侦察营是以军最主要的特种部队,其使命包括特种侦察、非常规作战和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三大任务。目标情报部队驻戈兰高地,平时担负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的边境观察任务,战时配属给以军炮兵作为兵种远程侦察部队,负责在敌后为炮兵部队搜索目标。特种侦察队是以军边境目视观察部队中一支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分队,专门用于对敌后目标进行抵近目视侦察。1999年,这3支部队转隶新设立的野战侦察司令部。



以色列陆军另外还有几支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部队,分别是:胡桃侦察营(Sayeret Egoz,以军在南黎巴嫩的反游击战部队,隶属戈兰旅)、樱桃侦察队(Sayeret Duvedevan,番号为217部队,部署于中部军区的反恐怖突击队)、朱鹭侦察队(Sayeret Maglan,番号为212部队,是一支接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独立反坦克导弹部队)、棘刺部队(Unit Oket'z,番号为7142部队,是一支特种军犬部队)、高山部队(Unit Alpinistim,部署于北部军区的预备役高寒山地部队)、金雀花部队(Unit Rotem,部署于以色列南部以埃边境的一支预备役特种边境巡逻部队)、100部队(负责防止在押恐怖分子等危险犯人暴乱的宪兵特种部队)。除胡桃侦察营以外,其他几支均为独立部队,由以军总部直接指挥。

以色列人选拔精兵编组精锐突击队的传统大概是从希伯莱人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据圣经记载,三千多年前,希伯莱人从埃及回到当时称为伽南的巴勒斯坦后,曾有一位名叫基甸的领袖,从二万人中精选出三百名勇士,夜袭敌方兵营,击败了十余万敌人。基甸的三百勇士,就是以色列人传说中最早的突击队。后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几经沉浮,多次面临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命运。到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终于被罗马人彻底赶出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远祖那种骠悍的气概从此便被埋没在商场的蝇营狗苟和书塾的青灯黄卷之中,一晃便是两千年。
十九世纪末,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中兴起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潮。一些犹太思想家认为,两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遭受歧视迫害,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只有返回故土,兴复故国,才能使整个民族最终摆脱受压迫的命运。一些犹太人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回到巴勒斯坦定居。当时的巴勒斯坦贫瘠破败,当地的阿拉伯人也并不欢迎这些不速之客。这群满怀理想的移民为了与故国的土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操起了在本民族中已经失传两千年的行业——务农。在艰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磨练下,祖先强悍的天性渐渐在这些移民身上复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觉醒,要求兴复故国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和要求在自己的土地上当家作主的阿拉伯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走向激化。为了保护犹太人免遭阿拉伯人的袭击,巴勒斯坦犹太社区在1920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地下武装自卫组织,名为“希伯莱全国自卫组织”,简称“哈加纳”,这就是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英国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在阿犹双方的冲突中逐渐偏向阿拉伯人,禁止犹太人公开建立武装组织,也不准犹太人携带武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意军队在中东战场节节胜利,逐步向埃及和巴勒斯坦推进,巴勒斯坦的英国统治当局放松了对犹太人的压制。1941年,“哈加纳”在英国统治当局的默许下建立了一支共有9个连的“帕尔马赫”突击队(PALMACH,希伯莱语“突击连”一词的缩写),准备在德军占领巴勒斯坦后开展游击战争。“帕尔马赫” 是“哈加纳”建立的第一支脱产接受军事训练的部队,也可以说是“哈加纳”的特种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尔马赫”一度转入地下,官兵隐蔽在农村,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劳动。在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中,“帕尔马赫”部队成了以色列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中坚力量。这支部队在全盛时期曾发展到3个旅5000人。虽然“帕尔马赫”部队在1949年军队整编中被解散,但它所倡导的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建军思想和坚韧顽强、勇于进攻的战斗精神对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以至特种部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3年,“帕尔马赫”突击队还建立了一支“海上连”(PALYAM)。海上连主要是一支进行水下破坏和海上作战的地下武装。1948年,当以色列国防军建军时,“海上连”发展成了以色列海军突击队——海军第13中队。



1948年5月底,所有的犹太地下抵抗组织统一整编为以色列国防军。1948年2月在以色列北部组建的“哈加纳”戈兰旅在整编中被授予国防军第一旅的番号。当编入国防军时,戈兰旅建立了旅属特种侦察排。戈兰旅特种侦察排基本上是一支远程侦察巡逻队,但与各营已经建立的侦察排不同,旅侦察排可以作为突击队使用,负责拔掉关键的敌人据点,并执行破坏和情报搜集等更复杂的任务。戈兰旅特种侦察排(以后发展为旅侦察连)可以算是以色列国防军第一支正式的队属特种分队。
以色列独立战争结束后,以军在1949年进行了整编,仅保留了三个旅和若干独立营连作为常备军。在五十年代早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以色列军队的建设也跌入低谷。当时以军部队的战备水平非常低,难以应付当时愈演愈烈的阿拉伯人越界袭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以军开始产生了以特种小分队对付阿拉伯人越界袭击的设想。
    1951年,以色列南部军区建立了一支名为30部队的特种部队。30部队是一支人数仅有30人的远程侦察巡逻队,任务是在从埃拉特到加沙地带漫长的边界线上进行巡逻。当时以军还没有真正产生建立和使用特种部队的明确观念,30部队缺乏足够的训练,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到1952年便解散了。虽然30部队很快便被人淡忘了,但这却是以色列军队建立独立特种部队的第一次尝试。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书籍常常提到所谓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其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以色列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支代号的特种部队,这个错误的称号到底指的是哪一支特种部队?——根据这些书籍和文章里提到的相关战例,所谓“野小子”最大的可能是“总参侦察营(262部队)”,但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敌人,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他们。正常行文就更没有了。
    更不是俗称,而是80年代从日本航空自卫队退役少将土井宽日文版本《世界的特种部队》中的错误翻译得来的,而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序列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有一支叫做“野小子”的特种部队。而国内懂得希伯来语言的至今不过寥寥几十人,当时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Sayeret MATKAL (Unit 262)
       Sayeret Matkal 是国防军第262营的名称,字面意思是“总参侦察队”,但是实际上就是总参侦察营。
    总参侦察营是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恐怖作战、敌后侦察和特种作战。在贝鲁特、在恩德培、在突尼斯……那些如神兵天降,来去无踪的以色列士兵就出自这支部队。
    总参侦察营建立于1957年底,首任部队长是亚伯拉罕·阿尔侬少校,不过在当时,它还不是262营,而只是“262部队”。


1968年12月28日,以军步伞兵司令拉菲尔·艾坦准将指挥伞兵旅和总参侦察营的联合突击队突袭了贝鲁特国际机场。60多名突击队员乘直升机潜入,在29分钟内,炸毁了停放在机场的13架阿拉伯国家客机。由于以军突击队动作太快,黎巴嫩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以军突击队已经返回了。行动总指挥艾坦还从容地踱入贝鲁特机场候机室,喝了一杯咖啡。
1969-1971年埃以消耗战期间,总参侦察营曾参加了数十次在苏伊士运河沿岸进行的敌后特种作战活动,并在战斗中逐渐转变为一支精锐突击队。

1971年,埃胡德·巴拉克出任总参侦察营营长。巴拉克在任职期间曾指挥过3次非常著名的行动。第一次是1972年5月8日,一架比利时“萨贝纳”航空公司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降落在以色列卢德国际机场。
   巴拉克指挥17名化装成机场地勤人员的突击队员,对飞机发起突袭,仅用90秒钟便制服了4名恐怖分子,救出了机上的80多名人质。
    第二次是同年6月21日,总参侦察营的小分队在黎以边境地区设伏,绑架了5名正在黎以边境视察的叙军高级军官,用以交换3名被俘的以军飞行员。
    第三次是1973年4月,总参侦察营在其他部队配合下突袭设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巴解组织总部,打死3名巴解领导人,并彻底摧毁了巴解的分支“黑九月”恐怖组织。
    上述的三次行动仅是巴拉克任职期间总参侦察营众多行动中的很少一部分,巴拉克任营长期间指挥的其他行动至今尚未解密。

1974年5月14日,三名巴解“民阵”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潜入以色列,一路开枪杀人,并于次日占领以色列北部村庄马阿洛特的一座学校,扣押了100多名学生作为人质。总参侦察营赶到现场后,开始进行人质营救行动。当时总参侦察营是全军最有反恐怖作战经验的部队,但却没有进行过人质营救的训练。
    由于缺乏有关训练和作战预案,营救行动出现了一连串失误。首先是未受过人质营救训练的狙击手没有瞄准恐怖分子的头部,而是瞄准胸部,只击伤了一名恐怖分子;接着,准备从窗口攀登的小组被恐怖分子投出的手榴弹阻挡住;从主要入口突击的攻坚小组又耽误了时间。恐怖分子立刻向拥挤在教室里的学生开枪和投掷手榴弹,造成20余名人质死亡,50余人受伤的惨剧。这一惨案震动了以色列全国。随后以色列特种部队开始进行营救人质的训练。

1975年3月5日,特拉维夫海滨的萨沃伊饭店被恐怖分子占据,总参侦察营奉命进行营救。突击小队用两分钟时间,击毙了全部8名恐怖分子,但一名恐怖分子在被突击小队击毙前引爆了炸药,炸死了8名人质。曾经担任过侦察营第4任营长的乌齐·雅埃尔上校也在营救行动中殉职
    1976年,法航139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往非洲中部的乌干达,航班上的所有犹太人被恐怖分子作为人质扣留在恩德培国际机场的旧候机楼。以总参侦察营为首的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往返奔袭9000公里,突袭恩德培机场,解救了被恐怖分子扣押的103名人质。后来,为了纪念在行动中牺牲的总参侦察营第8任营长约尼·内坦尼亚胡中校,这次行动被重新命名为“约拿单行动”(注:约尼为约拿单的简称)。约拿单行动是总参侦察营和以色列国防军战史上最为大胆和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并为世界反恐怖作战和特种作战的历史创造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战例。

1980年4月7日凌晨,5名属于“阿拉伯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越境,渗入以色列北部村庄米斯加法姆(Misgav Am),占据了村庄的托儿所,将十几名幼童扣为人质。戈兰旅侦察连迅速赶到现场,但第一次营救失败,侦察连的一名中尉在突击时被恐怖分子打死,五人重伤。当天上午,总参侦察营的营救小队赶到现场,并在上午10时开始突击。一部分队员与恐怖分子交火,另一部分队员以身体掩护人质,并将人质迅速转移。仅用60秒钟,营救小队击毙了全部恐怖分子。一名两岁的幼童和一名托儿所工作人员被打死,大约10名突击队员受伤,其中包括率领突击队的总参侦察营第11任营长乌齐·达扬中校(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的侄子)。
    1984年4月12日,4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沿海平原劫持了一辆300路公共汽车。以色列边防警察的“雅曼”特警队迅速赶到现场,准备采取行动。
    但稍后,军方强行命令特警队撤出,改由总参侦察营执行营救任务。13日凌晨4时43分,侦察营营救小队开始行动,狙击手击毙一名恐怖分子,突击队员打死另一人,活捉两人。但突击队员也误伤了一名人质。

1994年10月14日,总参侦察营营救被绑架的士兵瓦克斯曼失败。当年10月9日,以军下士纳赫肖恩·瓦克斯曼在探家期间误搭了一辆化装成犹太人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驾驶的汽车,被绑架后偷运到被占领土的拉马拉。恐怖分子宣称如果以色列政府在一周内不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就要杀死人质。以色列安全总局的特工在恐怖分子设定的期限之前找到了关押人质的地点。总参侦察营被选为进行人质营救行动的部队。
    以军“樱桃”侦察队和反恐怖学校的人员封锁了行动地区,并担任战斗掩护。特种军犬营反恐怖连的军犬和训犬员也应召进行支援。营救行动一开始还比较顺利,总参侦察营的突击组和反恐怖连训犬员到了大门外仍然没有被查觉,在被占领土的阿拉伯城市能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但是随后就出现了致命的错误。随后的战斗过程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在特警队流传的一种说法,总参侦察营用来炸开房门的炸药块剂量太小,房门没有炸开。站在门边的突击队员只好安放第二块炸药。第二块炸药炸开了门,但是已经太晚了。在这被耽误的几分钟里,看守人质的三名恐怖分子已经采取了行动。一名恐怖分子向人质头部打了几枪,杀死了人质,另两人占据了有利位置。第一个冲进门的突击组长尼尔·波拉兹上尉立即被乱枪打倒,第二名队员挨了两枪,仍支撑着打倒了一名恐怖分子。其他队员一拥而进,结束了战斗,三名恐怖分子全被打死,但是人质瓦克斯曼和突击组长波拉兹上尉也都死了。
    根据特警的说法,两名以色列人的死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行动的准备过程中,一名特警队的爆破专家曾告诉总参侦察营的队员他们准备的炸药块太小。但是总参侦察营的队员们过于自信,坚持认为他们的计算是正确的,没有理会特警爆破专家的建议。还在突击组冲进屋子之前,他们就听到了枪声,已经知道人质完了。在这种情况下,突击组犯了第二个错误,没有等军犬先解除恐怖分子的武装,而是和军犬同时冲进了屋子。这就给了恐怖分子使用武器的机会,造成突击组一死一伤。
Sayeret MATKAL (Unit 262)以色列总参侦察营的训练
    以军大多数特种部队的新兵训练要持续一年零八个月,总参侦察营也不应该例外。因为以军特种部队的士兵是仅服役三年的义务兵,如果新兵训练阶段过长,就会影响部队执行任务。但是总参侦察营和其他部队相比有一项特权,就是可以在征兵阶段要求新兵提前签署6个月的超期服役合同,以补偿对士兵的长期训练。按照以色列的有关法令和军队的规定,超过三年义务兵役期限的士兵要按职业军人的标准发给工资。以军的义务兵每月仅有约合150至200美元的津贴费——按照以色列的物价,这笔钱还不够一名女兵每月吃冰淇淋的消费。合同兵的月工资通常合1500至1700美元。一般的特种部队或侦察分队根本拿不出这笔经费。在整个以色列国防军中,也只有被称为13中队的海军突击队对于新兵有类似的超期服役要求,只不过13中队的海军突击队员超期服役时间更长,必须在完成三年义务兵役后超期服役一年半。
     总参侦察营和以军其他侦察分队一样,最为重视野外识图训练。以军侦察兵的野外识图训练实际上是一种长途、多点的定向越野训练,这是侦察兵的基本功。这种训练通常选择的是沙漠和荒漠丘陵地形,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要求士兵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地图上标定的数十个坐标地物,并留下记号。一次野外识图训练通常要持续几天,行程上百公里,对于体能和识图技能的要求都很高。1991年,总参侦察营就有两名新兵在内格夫沙漠进行野外识图训练时,因脱水干渴而死。尽管如此,总参侦察营和其他以军特种部队仍不放松对野外识图的训练。为了尽可能使新兵适应这种高强度训练,总参侦察营的训练体制是以“训练系列”为基础交叉进行的,每一个训练系列大致持续一个星期。新兵进行一个系列的野外识图训练之后,再进行一个系列其他训练(野外战斗、情报搜集等),紧接着又进行一个系列的野外识图训练,以此类推。这种训练方式的目的是使士兵能获得尽可能多的野外识图经验,而在同时又不会对识图训练产生厌烦。而且这种训练方式还有助于缓解由于高强度的长途越野训练给新兵带来的体力负担和精神紧张。
    总参侦察营的第二个训练重点是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的反恐怖作战大纲中规定,总参侦察营是一支负责人质营救的“内圈”任务部队。尽管总参侦察营中专责担负人质营救任务的分队是269部队,但其他分队也要根据大纲规定进行相应的训练。在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中,反恐怖和人质营救训练进行得相当普遍。有些在反恐怖作战大纲中没有被赋予任务的部队也主动进行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训练,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士兵具备高度的使命感,使部队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另一方面,这种训练要求掌握特殊的武器使用技巧,确实有助于提高部队在短距离交战和城市近战方面的战斗水平。
     以军特种部队训练的开始阶段是相同的,即4个月的步兵基础训练和两个半月的高级步兵训练。这两个阶段都是在以军的亚当特种训练基地进行的。但是特种部队的步兵高级训练内容和步兵旅的高级训练内容有所不同,包括连规模战斗、近距离巷战、野外识图常识和直升机机降渗透基础。在这两个阶段完成后,士兵才回到本部队开始为时一年多的特种训练。特种训练的主要内容有:
    1、跳伞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内容包括大高度高开伞(正常跳伞)和大高度低开伞(自由降落、手动开伞)。
    跳伞训练在特尔诺夫空军基地附近的以军伞兵学校进行。以色列伞兵学校除为空降步兵35旅(即通常所说的伞兵旅)的训练服务外,还面向全军开放。
    跳伞训练是以军所有特种部队和侦察分队的共同科目,也是以空军飞行学校的必修科目。此外,以军其他军兵种的军官也都可以按需要或个人志愿参加跳伞训练。
    特种部队班长指挥培训。为时一到两个月,以色列特种部队一般没有班的编制,这一训练是借用了步兵班长指挥培训的名称,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地形识别和特种部队小分队的野战指挥原则。
    2、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基础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怖学校(707部队)进行。
    3、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高级训练。为时五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怖学校(707部队)进行。完成在707部队的训练后还要在本部队内部继续进行八个星期训练,由本部队的教员执教。
    4、全天候全地形野外识图训练。具体时间按各部队的需要确定,总参侦察营虽然重视野外识图训练,其训练内容也多于其他部队,但在这方面的训练时间还不是全军最长的。据说以军最好的野外识图分队是装甲兵的两个侦察连。
   5、狙击手训练。以军的狙击手是班排层次的“个人炮兵”,用于压制敌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尽管特种部队有专门的狙击手,但大部分队员还是要参加狙击手训练。这一训练持续六周,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国防军狙击学校进行的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期三周,主要训练野战条件下的远距离狙击。
     另外三周是707部队举办的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狙击手训练,主要训练150米范围内的近距离精确狙击。
    参加第二阶段训练的只有在反恐怖作战大纲中被赋予任务的特种部队。特种部队中每个小队的狙击手编制和训练内容的不同说明部队任务性质的不同。不担负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任务的以军特种部队每一小队有至少两名狙击手,而担负人质营救任务的部队每小队至少需要4名。值得一提的还有第一阶段的步兵狙击手训练,标准的以军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时一个月,而专为特种部队举办的训练虽然内容相同,但仅为三周。这是因为特种部队的时间有限,而且参加训练的人员素质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
    6、单兵特种技能训练。包括工兵爆破、越野驾驶、徒手格斗等内容。
    7、情报搜集训练。侦察专业训练主要是培训观察、侦察技能和熟练使用通信器材。以军情报和侦察学校为特种侦察部队举办基本侦察训练和高级侦察训练两种训练课程。此外,总参侦察营还为队员举办阿拉伯语培训。尽管总参侦察营原则上希望所有队员都通晓阿拉伯语,但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侦察兵都有语言才能,所以总参侦察营只能退而求其次,满足于有尽可能多的队员掌握阿拉伯语。
    8、渗透训练。渗透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侦察兵要学习在昼间、夜间、各种气候条件下,从地面,空中,海上渗透到敌后的技能。渗透训练常常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进行。为了能在各种条件下成功渗透到敌后,侦察兵要向以军高山部队学习滑雪和极度严寒气候下的野外生存技能,在以色列海军战斗潜水学校进行潜水训练,在温盖特军事体育学院的攀登、索降和营救学校(TAGACH)学习攀登和索降的专门技术。总参侦察营甚至还将队员送到南部沙漠中的贝都因部落,向贝都因牧民学习阿拉伯风俗习惯和沙漠生存技能。

    穆基·贝策尔对总参侦察营训练的描述更为简练和形象:
     “从驾驶到射击,从游泳到攀登,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各种技能。这个训练过程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是最难的,有很多人根本不能完成全部训练过程。”
    “熟悉以军的所有武器,无论是以色列本国制造的,还是从世界军火市场上购买的,或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这是总参侦察营的基本要求。”
    “侦察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报告。总参侦察营的士兵需要学习使用以军能提供的所有观察和通信器材,必须精通夜视仪、照相机、望远镜,还有各种型号的电台。”
    “侦察兵还必须学会使用和精确地绘制地图,能像读一份报纸那样熟练地进行航空照片判读。他们要学习在所有地形上运动和隐蔽。在小小的以色列,从北部的赫尔蒙雪山到南部的内格夫沙漠旱谷,总参侦察营的士兵无论在哪里都要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熟悉。”
    “侦察兵还必须学习伪装渗透技巧,当敌人走在他们头顶时仍保持冷静。对侦察兵来说,冷静和理智与战斗精神一样重要。”
     “在最后一次训练的最后一天夜晚,新兵们在离马萨达山不远的地方停下。在短暂的实弹演习之后,冲上山顶的平地。在这里,两千年前,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人宁愿自尽也不愿被罗马人俘虏。在这里,仅有星光和他们的战友作证,他们将部队的徽章秘密地别在衣领下面,就像这支部队一样不能为人所知。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仪式。从这个夜晚开始,他们就是这支部队——国防军总参谋部最精锐的侦察部队——总参侦察营的战士了。”以色列军队的军语里原本没有“特种部队”这个词,所有执行特种作战和侦察任务的部队都统称为“萨耶雷特”(Sayeret)。在希伯莱文中,Sayeret有侦察队或巡逻队的意思。在以色列军队里,这个词泛指一切从事侦察、巡逻、搜索等任务的部队,而且已经具有“经过选拔的精锐部队”的引申含义了。由于以色列人向来有选拔精兵编组精锐部队的传统,所以大大小小的Sayeret充斥全军。有些叫Sayeret的部队任务性质离“侦察”也实在远了点,即使对以色列人自己来说,这些部队到底是特种兵、侦察兵、巡逻队还是突击队,编制到底是营、连还是排,单从字面上看也是一头雾水。
     所以,一般行内人士就笼统称之为“侦察队”。




以色列陆军特种部队和分队按兵种划分的序列如下:
    步兵队属侦察兵——以军步兵的特种分队是4个旅属远程侦察连。即戈兰旅侦察连(Sayeret Golany,正式番号为第95侦察连)、吉瓦提旅侦察连(Sayeret Givaty,第435侦察连)、纳哈尔旅侦察连(Sayeret Nahal,第374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Sayeret T’zanhanim,正式番号不详)。这四个连并不是单纯的步兵侦察分队,而是更接近于美陆军别动队或轻步兵的精锐突击队。这四个连都接受过反恐怖作战训练,可以用于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其中戈兰旅侦察连和伞兵旅侦察连在历史上就多次执行过特种作战任务。
    装甲兵队属侦察兵——以军装甲兵尽管是陆军中最大的兵种,但仅有两个旅属侦察连,即第7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7)和第500旅侦察连(Sayeret Shirion 500)。这两个连是纯粹的远程侦察分队,不接受反恐怖作战训练,也不担负特种作战任务。
    炮兵特种部队——以色列炮兵有两支兵种直属特种反坦克导弹部队,即荚蒾部队(Unit Moran)和琴弦部队(Unit Meitar)。这两支部队被以军视为特种部队,其训练中也包括空降、越野驾驶等一部分特种部队训练的内容,但与通常所指的特种部队还是有相当区别的。
    战斗工兵特种部队——以军的战斗工兵设有工兵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两支接受过远程侦察训练的工兵特种部队,即精于工兵爆破的雅埃尔侦察队(Sayeret Yael)——现翻译为“山羊”侦察队和负责爆炸物排除的“雅赫萨普”部队(Unit Yachsap,Yachsap为希伯莱语“爆炸物排除部队”的缩写)。
    情报部队——情报部队是以军的一个兵种,隶属总参情报部,这个兵种共有3支特种侦察部队,即总参侦察营(Sayeret Matkal,番号为262部队)、目标情报部队(简称YACHMAM)和特种侦察队(简称T'ZASAM)。其中总参侦察营是以军最主要的特种部队,其使命包括特种侦察、非常规作战和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三大任务。目标情报部队驻戈兰高地,平时担负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的边境观察任务,战时配属给以军炮兵作为兵种远程侦察部队,负责在敌后为炮兵部队搜索目标。特种侦察队是以军边境目视观察部队中一支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分队,专门用于对敌后目标进行抵近目视侦察。1999年,这3支部队转隶新设立的野战侦察司令部。



以色列陆军另外还有几支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特种部队,分别是:胡桃侦察营(Sayeret Egoz,以军在南黎巴嫩的反游击战部队,隶属戈兰旅)、樱桃侦察队(Sayeret Duvedevan,番号为217部队,部署于中部军区的反恐怖突击队)、朱鹭侦察队(Sayeret Maglan,番号为212部队,是一支接受过特种作战训练的独立反坦克导弹部队)、棘刺部队(Unit Oket'z,番号为7142部队,是一支特种军犬部队)、高山部队(Unit Alpinistim,部署于北部军区的预备役高寒山地部队)、金雀花部队(Unit Rotem,部署于以色列南部以埃边境的一支预备役特种边境巡逻部队)、100部队(负责防止在押恐怖分子等危险犯人暴乱的宪兵特种部队)。除胡桃侦察营以外,其他几支均为独立部队,由以军总部直接指挥。

以色列人选拔精兵编组精锐突击队的传统大概是从希伯莱人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据圣经记载,三千多年前,希伯莱人从埃及回到当时称为伽南的巴勒斯坦后,曾有一位名叫基甸的领袖,从二万人中精选出三百名勇士,夜袭敌方兵营,击败了十余万敌人。基甸的三百勇士,就是以色列人传说中最早的突击队。后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几经沉浮,多次面临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命运。到公元一世纪,犹太人终于被罗马人彻底赶出巴勒斯坦,流散到世界各地,远祖那种骠悍的气概从此便被埋没在商场的蝇营狗苟和书塾的青灯黄卷之中,一晃便是两千年。
十九世纪末,散居欧洲的犹太人中兴起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潮。一些犹太思想家认为,两千年来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遭受歧视迫害,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只有返回故土,兴复故国,才能使整个民族最终摆脱受压迫的命运。一些犹太人在这种思想的感召下,回到巴勒斯坦定居。当时的巴勒斯坦贫瘠破败,当地的阿拉伯人也并不欢迎这些不速之客。这群满怀理想的移民为了与故国的土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克服重重困难,重新操起了在本民族中已经失传两千年的行业——务农。在艰苦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磨练下,祖先强悍的天性渐渐在这些移民身上复活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觉醒,要求兴复故国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和要求在自己的土地上当家作主的阿拉伯人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冲突也越来越走向激化。为了保护犹太人免遭阿拉伯人的袭击,巴勒斯坦犹太社区在1920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地下武装自卫组织,名为“希伯莱全国自卫组织”,简称“哈加纳”,这就是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英国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在阿犹双方的冲突中逐渐偏向阿拉伯人,禁止犹太人公开建立武装组织,也不准犹太人携带武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意军队在中东战场节节胜利,逐步向埃及和巴勒斯坦推进,巴勒斯坦的英国统治当局放松了对犹太人的压制。1941年,“哈加纳”在英国统治当局的默许下建立了一支共有9个连的“帕尔马赫”突击队(PALMACH,希伯莱语“突击连”一词的缩写),准备在德军占领巴勒斯坦后开展游击战争。“帕尔马赫” 是“哈加纳”建立的第一支脱产接受军事训练的部队,也可以说是“哈加纳”的特种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尔马赫”一度转入地下,官兵隐蔽在农村,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劳动。在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中,“帕尔马赫”部队成了以色列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中坚力量。这支部队在全盛时期曾发展到3个旅5000人。虽然“帕尔马赫”部队在1949年军队整编中被解散,但它所倡导的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建军思想和坚韧顽强、勇于进攻的战斗精神对后来的以色列国防军以至特种部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3年,“帕尔马赫”突击队还建立了一支“海上连”(PALYAM)。海上连主要是一支进行水下破坏和海上作战的地下武装。1948年,当以色列国防军建军时,“海上连”发展成了以色列海军突击队——海军第13中队。



1948年5月底,所有的犹太地下抵抗组织统一整编为以色列国防军。1948年2月在以色列北部组建的“哈加纳”戈兰旅在整编中被授予国防军第一旅的番号。当编入国防军时,戈兰旅建立了旅属特种侦察排。戈兰旅特种侦察排基本上是一支远程侦察巡逻队,但与各营已经建立的侦察排不同,旅侦察排可以作为突击队使用,负责拔掉关键的敌人据点,并执行破坏和情报搜集等更复杂的任务。戈兰旅特种侦察排(以后发展为旅侦察连)可以算是以色列国防军第一支正式的队属特种分队。
以色列独立战争结束后,以军在1949年进行了整编,仅保留了三个旅和若干独立营连作为常备军。在五十年代早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以色列军队的建设也跌入低谷。当时以军部队的战备水平非常低,难以应付当时愈演愈烈的阿拉伯人越界袭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以军开始产生了以特种小分队对付阿拉伯人越界袭击的设想。
    1951年,以色列南部军区建立了一支名为30部队的特种部队。30部队是一支人数仅有30人的远程侦察巡逻队,任务是在从埃拉特到加沙地带漫长的边界线上进行巡逻。当时以军还没有真正产生建立和使用特种部队的明确观念,30部队缺乏足够的训练,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到1952年便解散了。虽然30部队很快便被人淡忘了,但这却是以色列军队建立独立特种部队的第一次尝试。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8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书籍常常提到所谓的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其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以色列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支代号的特种部队,这个错误的称号到底指的是哪一支特种部队?——根据这些书籍和文章里提到的相关战例,所谓“野小子”最大的可能是“总参侦察营(262部队)”,但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敌人,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他们。正常行文就更没有了。
    更不是俗称,而是80年代从日本航空自卫队退役少将土井宽日文版本《世界的特种部队》中的错误翻译得来的,而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序列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有一支叫做“野小子”的特种部队。而国内懂得希伯来语言的至今不过寥寥几十人,当时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Sayeret MATKAL (Unit 262)
       Sayeret Matkal 是国防军第262营的名称,字面意思是“总参侦察队”,但是实际上就是总参侦察营。
    总参侦察营是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反恐怖作战、敌后侦察和特种作战。在贝鲁特、在恩德培、在突尼斯……那些如神兵天降,来去无踪的以色列士兵就出自这支部队。
    总参侦察营建立于1957年底,首任部队长是亚伯拉罕·阿尔侬少校,不过在当时,它还不是262营,而只是“262部队”。


1968年12月28日,以军步伞兵司令拉菲尔·艾坦准将指挥伞兵旅和总参侦察营的联合突击队突袭了贝鲁特国际机场。60多名突击队员乘直升机潜入,在29分钟内,炸毁了停放在机场的13架阿拉伯国家客机。由于以军突击队动作太快,黎巴嫩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以军突击队已经返回了。行动总指挥艾坦还从容地踱入贝鲁特机场候机室,喝了一杯咖啡。
1969-1971年埃以消耗战期间,总参侦察营曾参加了数十次在苏伊士运河沿岸进行的敌后特种作战活动,并在战斗中逐渐转变为一支精锐突击队。

1971年,埃胡德·巴拉克出任总参侦察营营长。巴拉克在任职期间曾指挥过3次非常著名的行动。第一次是1972年5月8日,一架比利时“萨贝纳”航空公司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降落在以色列卢德国际机场。
   巴拉克指挥17名化装成机场地勤人员的突击队员,对飞机发起突袭,仅用90秒钟便制服了4名恐怖分子,救出了机上的80多名人质。
    第二次是同年6月21日,总参侦察营的小分队在黎以边境地区设伏,绑架了5名正在黎以边境视察的叙军高级军官,用以交换3名被俘的以军飞行员。
    第三次是1973年4月,总参侦察营在其他部队配合下突袭设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巴解组织总部,打死3名巴解领导人,并彻底摧毁了巴解的分支“黑九月”恐怖组织。
    上述的三次行动仅是巴拉克任职期间总参侦察营众多行动中的很少一部分,巴拉克任营长期间指挥的其他行动至今尚未解密。

1974年5月14日,三名巴解“民阵”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潜入以色列,一路开枪杀人,并于次日占领以色列北部村庄马阿洛特的一座学校,扣押了100多名学生作为人质。总参侦察营赶到现场后,开始进行人质营救行动。当时总参侦察营是全军最有反恐怖作战经验的部队,但却没有进行过人质营救的训练。
    由于缺乏有关训练和作战预案,营救行动出现了一连串失误。首先是未受过人质营救训练的狙击手没有瞄准恐怖分子的头部,而是瞄准胸部,只击伤了一名恐怖分子;接着,准备从窗口攀登的小组被恐怖分子投出的手榴弹阻挡住;从主要入口突击的攻坚小组又耽误了时间。恐怖分子立刻向拥挤在教室里的学生开枪和投掷手榴弹,造成20余名人质死亡,50余人受伤的惨剧。这一惨案震动了以色列全国。随后以色列特种部队开始进行营救人质的训练。

1975年3月5日,特拉维夫海滨的萨沃伊饭店被恐怖分子占据,总参侦察营奉命进行营救。突击小队用两分钟时间,击毙了全部8名恐怖分子,但一名恐怖分子在被突击小队击毙前引爆了炸药,炸死了8名人质。曾经担任过侦察营第4任营长的乌齐·雅埃尔上校也在营救行动中殉职
    1976年,法航139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往非洲中部的乌干达,航班上的所有犹太人被恐怖分子作为人质扣留在恩德培国际机场的旧候机楼。以总参侦察营为首的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往返奔袭9000公里,突袭恩德培机场,解救了被恐怖分子扣押的103名人质。后来,为了纪念在行动中牺牲的总参侦察营第8任营长约尼·内坦尼亚胡中校,这次行动被重新命名为“约拿单行动”(注:约尼为约拿单的简称)。约拿单行动是总参侦察营和以色列国防军战史上最为大胆和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并为世界反恐怖作战和特种作战的历史创造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战例。

1980年4月7日凌晨,5名属于“阿拉伯解放阵线”的恐怖分子从黎巴嫩越境,渗入以色列北部村庄米斯加法姆(Misgav Am),占据了村庄的托儿所,将十几名幼童扣为人质。戈兰旅侦察连迅速赶到现场,但第一次营救失败,侦察连的一名中尉在突击时被恐怖分子打死,五人重伤。当天上午,总参侦察营的营救小队赶到现场,并在上午10时开始突击。一部分队员与恐怖分子交火,另一部分队员以身体掩护人质,并将人质迅速转移。仅用60秒钟,营救小队击毙了全部恐怖分子。一名两岁的幼童和一名托儿所工作人员被打死,大约10名突击队员受伤,其中包括率领突击队的总参侦察营第11任营长乌齐·达扬中校(前国防部长摩西·达扬的侄子)。
    1984年4月12日,4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沿海平原劫持了一辆300路公共汽车。以色列边防警察的“雅曼”特警队迅速赶到现场,准备采取行动。
    但稍后,军方强行命令特警队撤出,改由总参侦察营执行营救任务。13日凌晨4时43分,侦察营营救小队开始行动,狙击手击毙一名恐怖分子,突击队员打死另一人,活捉两人。但突击队员也误伤了一名人质。

1994年10月14日,总参侦察营营救被绑架的士兵瓦克斯曼失败。当年10月9日,以军下士纳赫肖恩·瓦克斯曼在探家期间误搭了一辆化装成犹太人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驾驶的汽车,被绑架后偷运到被占领土的拉马拉。恐怖分子宣称如果以色列政府在一周内不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就要杀死人质。以色列安全总局的特工在恐怖分子设定的期限之前找到了关押人质的地点。总参侦察营被选为进行人质营救行动的部队。
    以军“樱桃”侦察队和反恐怖学校的人员封锁了行动地区,并担任战斗掩护。特种军犬营反恐怖连的军犬和训犬员也应召进行支援。营救行动一开始还比较顺利,总参侦察营的突击组和反恐怖连训犬员到了大门外仍然没有被查觉,在被占领土的阿拉伯城市能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但是随后就出现了致命的错误。随后的战斗过程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在特警队流传的一种说法,总参侦察营用来炸开房门的炸药块剂量太小,房门没有炸开。站在门边的突击队员只好安放第二块炸药。第二块炸药炸开了门,但是已经太晚了。在这被耽误的几分钟里,看守人质的三名恐怖分子已经采取了行动。一名恐怖分子向人质头部打了几枪,杀死了人质,另两人占据了有利位置。第一个冲进门的突击组长尼尔·波拉兹上尉立即被乱枪打倒,第二名队员挨了两枪,仍支撑着打倒了一名恐怖分子。其他队员一拥而进,结束了战斗,三名恐怖分子全被打死,但是人质瓦克斯曼和突击组长波拉兹上尉也都死了。
    根据特警的说法,两名以色列人的死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行动的准备过程中,一名特警队的爆破专家曾告诉总参侦察营的队员他们准备的炸药块太小。但是总参侦察营的队员们过于自信,坚持认为他们的计算是正确的,没有理会特警爆破专家的建议。还在突击组冲进屋子之前,他们就听到了枪声,已经知道人质完了。在这种情况下,突击组犯了第二个错误,没有等军犬先解除恐怖分子的武装,而是和军犬同时冲进了屋子。这就给了恐怖分子使用武器的机会,造成突击组一死一伤。
Sayeret MATKAL (Unit 262)以色列总参侦察营的训练
    以军大多数特种部队的新兵训练要持续一年零八个月,总参侦察营也不应该例外。因为以军特种部队的士兵是仅服役三年的义务兵,如果新兵训练阶段过长,就会影响部队执行任务。但是总参侦察营和其他部队相比有一项特权,就是可以在征兵阶段要求新兵提前签署6个月的超期服役合同,以补偿对士兵的长期训练。按照以色列的有关法令和军队的规定,超过三年义务兵役期限的士兵要按职业军人的标准发给工资。以军的义务兵每月仅有约合150至200美元的津贴费——按照以色列的物价,这笔钱还不够一名女兵每月吃冰淇淋的消费。合同兵的月工资通常合1500至1700美元。一般的特种部队或侦察分队根本拿不出这笔经费。在整个以色列国防军中,也只有被称为13中队的海军突击队对于新兵有类似的超期服役要求,只不过13中队的海军突击队员超期服役时间更长,必须在完成三年义务兵役后超期服役一年半。
     总参侦察营和以军其他侦察分队一样,最为重视野外识图训练。以军侦察兵的野外识图训练实际上是一种长途、多点的定向越野训练,这是侦察兵的基本功。这种训练通常选择的是沙漠和荒漠丘陵地形,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要求士兵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地图上标定的数十个坐标地物,并留下记号。一次野外识图训练通常要持续几天,行程上百公里,对于体能和识图技能的要求都很高。1991年,总参侦察营就有两名新兵在内格夫沙漠进行野外识图训练时,因脱水干渴而死。尽管如此,总参侦察营和其他以军特种部队仍不放松对野外识图的训练。为了尽可能使新兵适应这种高强度训练,总参侦察营的训练体制是以“训练系列”为基础交叉进行的,每一个训练系列大致持续一个星期。新兵进行一个系列的野外识图训练之后,再进行一个系列其他训练(野外战斗、情报搜集等),紧接着又进行一个系列的野外识图训练,以此类推。这种训练方式的目的是使士兵能获得尽可能多的野外识图经验,而在同时又不会对识图训练产生厌烦。而且这种训练方式还有助于缓解由于高强度的长途越野训练给新兵带来的体力负担和精神紧张。
    总参侦察营的第二个训练重点是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这主要是因为以色列的反恐怖作战大纲中规定,总参侦察营是一支负责人质营救的“内圈”任务部队。尽管总参侦察营中专责担负人质营救任务的分队是269部队,但其他分队也要根据大纲规定进行相应的训练。在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中,反恐怖和人质营救训练进行得相当普遍。有些在反恐怖作战大纲中没有被赋予任务的部队也主动进行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训练,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士兵具备高度的使命感,使部队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另一方面,这种训练要求掌握特殊的武器使用技巧,确实有助于提高部队在短距离交战和城市近战方面的战斗水平。
     以军特种部队训练的开始阶段是相同的,即4个月的步兵基础训练和两个半月的高级步兵训练。这两个阶段都是在以军的亚当特种训练基地进行的。但是特种部队的步兵高级训练内容和步兵旅的高级训练内容有所不同,包括连规模战斗、近距离巷战、野外识图常识和直升机机降渗透基础。在这两个阶段完成后,士兵才回到本部队开始为时一年多的特种训练。特种训练的主要内容有:
    1、跳伞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内容包括大高度高开伞(正常跳伞)和大高度低开伞(自由降落、手动开伞)。
    跳伞训练在特尔诺夫空军基地附近的以军伞兵学校进行。以色列伞兵学校除为空降步兵35旅(即通常所说的伞兵旅)的训练服务外,还面向全军开放。
    跳伞训练是以军所有特种部队和侦察分队的共同科目,也是以空军飞行学校的必修科目。此外,以军其他军兵种的军官也都可以按需要或个人志愿参加跳伞训练。
    特种部队班长指挥培训。为时一到两个月,以色列特种部队一般没有班的编制,这一训练是借用了步兵班长指挥培训的名称,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地形识别和特种部队小分队的野战指挥原则。
    2、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基础训练。为时三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怖学校(707部队)进行。
    3、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高级训练。为时五个星期,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的国防军反恐怖学校(707部队)进行。完成在707部队的训练后还要在本部队内部继续进行八个星期训练,由本部队的教员执教。
    4、全天候全地形野外识图训练。具体时间按各部队的需要确定,总参侦察营虽然重视野外识图训练,其训练内容也多于其他部队,但在这方面的训练时间还不是全军最长的。据说以军最好的野外识图分队是装甲兵的两个侦察连。
   5、狙击手训练。以军的狙击手是班排层次的“个人炮兵”,用于压制敌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尽管特种部队有专门的狙击手,但大部分队员还是要参加狙击手训练。这一训练持续六周,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在亚当特种训练基地国防军狙击学校进行的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期三周,主要训练野战条件下的远距离狙击。
     另外三周是707部队举办的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狙击手训练,主要训练150米范围内的近距离精确狙击。
    参加第二阶段训练的只有在反恐怖作战大纲中被赋予任务的特种部队。特种部队中每个小队的狙击手编制和训练内容的不同说明部队任务性质的不同。不担负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任务的以军特种部队每一小队有至少两名狙击手,而担负人质营救任务的部队每小队至少需要4名。值得一提的还有第一阶段的步兵狙击手训练,标准的以军步兵狙击手训练为时一个月,而专为特种部队举办的训练虽然内容相同,但仅为三周。这是因为特种部队的时间有限,而且参加训练的人员素质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
    6、单兵特种技能训练。包括工兵爆破、越野驾驶、徒手格斗等内容。
    7、情报搜集训练。侦察专业训练主要是培训观察、侦察技能和熟练使用通信器材。以军情报和侦察学校为特种侦察部队举办基本侦察训练和高级侦察训练两种训练课程。此外,总参侦察营还为队员举办阿拉伯语培训。尽管总参侦察营原则上希望所有队员都通晓阿拉伯语,但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侦察兵都有语言才能,所以总参侦察营只能退而求其次,满足于有尽可能多的队员掌握阿拉伯语。
    8、渗透训练。渗透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侦察兵要学习在昼间、夜间、各种气候条件下,从地面,空中,海上渗透到敌后的技能。渗透训练常常和野外生存训练结合进行。为了能在各种条件下成功渗透到敌后,侦察兵要向以军高山部队学习滑雪和极度严寒气候下的野外生存技能,在以色列海军战斗潜水学校进行潜水训练,在温盖特军事体育学院的攀登、索降和营救学校(TAGACH)学习攀登和索降的专门技术。总参侦察营甚至还将队员送到南部沙漠中的贝都因部落,向贝都因牧民学习阿拉伯风俗习惯和沙漠生存技能。

    穆基·贝策尔对总参侦察营训练的描述更为简练和形象:
     “从驾驶到射击,从游泳到攀登,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各种技能。这个训练过程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是最难的,有很多人根本不能完成全部训练过程。”
    “熟悉以军的所有武器,无论是以色列本国制造的,还是从世界军火市场上购买的,或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这是总参侦察营的基本要求。”
    “侦察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报告。总参侦察营的士兵需要学习使用以军能提供的所有观察和通信器材,必须精通夜视仪、照相机、望远镜,还有各种型号的电台。”
    “侦察兵还必须学会使用和精确地绘制地图,能像读一份报纸那样熟练地进行航空照片判读。他们要学习在所有地形上运动和隐蔽。在小小的以色列,从北部的赫尔蒙雪山到南部的内格夫沙漠旱谷,总参侦察营的士兵无论在哪里都要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熟悉。”
    “侦察兵还必须学习伪装渗透技巧,当敌人走在他们头顶时仍保持冷静。对侦察兵来说,冷静和理智与战斗精神一样重要。”
     “在最后一次训练的最后一天夜晚,新兵们在离马萨达山不远的地方停下。在短暂的实弹演习之后,冲上山顶的平地。在这里,两千年前,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人宁愿自尽也不愿被罗马人俘虏。在这里,仅有星光和他们的战友作证,他们将部队的徽章秘密地别在衣领下面,就像这支部队一样不能为人所知。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仪式。从这个夜晚开始,他们就是这支部队——国防军总参谋部最精锐的侦察部队——总参侦察营的战士了。”
以色列特种部队使用由以制“乌齐”式冲锋枪改进而成的“微型乌齐”。这种枪比大口径手枪略小,便于携带,射速为每分钟1500发。近年来,西方各国特种部队普遍使用德制MP5系列冲锋枪,这种枪几乎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微型乌齐”。但以军特种部队仍独一无二地坚持使用“乌齐”,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预算问题——MP5系列极为昂贵。
  对于从事人质营救作战的特种部队来说,手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20世纪70年代,总参侦察营主要使用意大利制造的0.22英寸“贝雷塔”小口径手枪。主要是因为这种枪威力小,即使误伤人质也不易致命。但在1973的“少年之春”和1976年的恩德培行动中,小口径手枪的缺点暴露了出来:突击队用装了消音器的“贝雷塔”手枪向哨兵射击,两次均未能一枪致命,从而使哨兵来得及发出警报。从此以后,以军特种部队基本不再使用这种手枪。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瑞士与德国合资制造的9毫米西格P226手枪和比利时FN“勃朗宁”手枪。
  狙击步枪也是特种部队的重要武器,侦察营对于这一点尤为重视——根据以色列反恐怖作战大纲,侦察营担负反恐怖作战任务,因此,其每个小队中都配有4名狙击手,是一般特种部队的2倍。根据作战距离和要求的不同,各狙击手分别配备“毛瑟”SR86型、美制7.62毫米M24型和12.7毫米“巴雷特”M82A1等型号的狙击步枪。有独立预算的总参侦察营还拥有其他部队想都不敢想的名贵武器——德制HK PSG1半自动狙击步枪,每支单价在15000美元以上。
  总参侦察营和其他两支担任人质营救值班任务的部队(海军13中队和警方的“雅曼”特警队)都有三套武器装备:第一套是日常训练和作战的标准装备,称为“蓝色装备”,由队员随身携带。另外两套是在进行人质营救作战时使用的装备,一套存放在值班直升机内,称为“红色装备”,另一套存放在值班机动车里,称为“黄色装备”。在进行人质营救时,首先考虑用直升机赶往现场,在不能使用直升机时则乘车前往。
  总参侦察营当前的驻地是以色列中部的希尔金基地,总参侦察营的实力一直是对这支部队感兴趣的人们关心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猜测和说法是有现实依据的。下面所说的也仅是一个推测:
  以色列特种部队的编制以小队为基础。但各支部队的小队人数差别很大,通常为10~15人,近似一个班的规模。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特种部队里,小队以上还有近似连级分队的建制,可称之为“连”。
  1973年“赎罪日战争”时,侦察营下辖4~5个连,每连下辖几个小队,全营实力约200~250人(其中半数为预备役),接近正规步兵营的规模。
  次年的马阿洛特事件后,总参授权侦察营增招40名人员,组建专门的人质营救分队——269部队。至此,侦察营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现在应该已超过300人。
  侦察营营长为中校,营部设有作战、情报、通信、后勤、军械等部门。营下设连,连长为上尉。连下辖小队,小队长为少尉或中尉,每个小队约14人,其中10名是侦察兵,4人是狙击手。
以色列特种部队是世界上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也是我军特种部队所学习的主要对象,我军特种兵快速奔袭后急停射击、步枪和手枪速射、乃至CBQ训练等射击技巧和战术训练都是向以色列学习的,这些训练方法都是在以色列留学的军官带回来的。
    对比一下中国特种部队的训练和以色列特种部队,简直如出一辙。
和以色列其他步兵部队的观点一样,直到最近直到最近个人的迷彩在以色列特种部队内部还是一个严重被忽略的观点。连战场上的狙击手都没有很好的迷彩设施,这个局面一直延续90年代初期。
    目前以色列步兵旅也没有制式的迷彩BDU的装备,一律都是单色调的作战服。现在装备迷彩服的单位仅仅是特种部队和步兵旅中的狙击手、侦察兵、反坦克手等,还有就是预备役部队的老兵的个人装备——自己花钱买的。
    和西方军队不同,迷彩BDU是在以色列特种部队比较罕见的一种装备。他们通用的BDU就是干涩的橄榄绿颜色的统一BDU,但是,几个特殊的单位还是有迷彩BDU的。
    目前他们比较常用的迷彩BDU就是美国沙漠BDU和一种适合于中东地区的低矮灌木的丛林BDU。在以色列特种部队中,只有极其少数的精英特战分队在执行不被政府承认的任务的时候穿着过迷彩的BDU。仍然没有见到部队的正式装备。
    以色列军队根本就没有制式的迷彩服,他们的个人迷彩伪装设施是不到位的,特种部队的迷彩服就属于特战装备了。和有钱没钱是两码事---中国的军迷自费购买外军原装军服的都大有人在,以色列当然不缺这点钱---是战术思想的问题,他们不重视这个。
重点介绍过了以色列总参侦察营之后,再回过头来逐个介绍以色列的其他陆军特种部队。
    1953年7月,以军中部军区奉总参谋部命令建立了一支全新的特种部队——101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对阿拉伯人的越界袭击进行越界报复作战,部队指挥官是阿里尔·沙龙少校。当年10月,101部队在执行越界报复作战任务时,在约旦的基比亚村打死了60多名无辜平民。以色列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1954年1月解散了101部队。但解散这支部队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做法,101部队的人员被并入伞兵部队(890营),沙龙担任了合并后的伞兵部队指挥官。尽管101部队仅存在了5个月,人员从未超过50人,但这支部队的建立却是以色列特种部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1部队所确立的小部队作战、活动和渗透的战术直到今天还在以色列军队中应用。可以说101部队是对以色列特种部队建设乃至步兵建设都有过重要影响的部队。
    除了在战术上的革新之外,101部队还在两个方面具有开创性:
    第一、101部队是以军第一次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一支全新的特种部队,它的成功为今后的特种部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并对后来的特种部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101部队是以军第一次建立一支由以军统帅部直接指挥、执行高度敏感任务的独立特种部队。它的巨大影响使以军对于特种部队的作用有了比以往更清楚的认识,并使以军高层初步了解了特种部队的作战和使用原则,这就为以后建立其他特种部队铺平了道路。
    但是当101部队并入伞兵之初,以军还没有建立其他特种部队的迫切需要。沙龙和101部队的大多数队员加入伞兵之后,很快将伞兵改造成了一支可以和101部队媲美的精锐部队。在此后的两年中,伞兵部队包揽了全军所有的越界作战任务,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到1956年西奈战役时,伞兵部队已经从1个营发展成了辖3个营的202部队。尽管202部队的实力在当时已经强于以军其他任何一个旅,但它仍不是正式的建制旅。直到西奈战役过后,以军才正式组建伞兵旅。随着部队编制的扩大,伞兵也逐渐失去了特种部队的性质,成为一支单纯的精锐步兵部队。伞兵的远程侦察分队——伞兵侦察连则继承了101部队的传统,成了一支可以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精锐分队。
     1957年,以军总参情报部的亚伯拉罕·阿尔侬少校建立了262部队,这是一支直接隶属于总参情报部的特种侦察部队。这支部队被称为Sayeret Matkal(总参侦察队),也就是今天在以色列国防军中居于首位的精锐特种部队——总参侦察营。
    在五十年代晚期,特别是在六十年代,以军特种部队建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以军的三个军区先后建立了直属军区的独立侦察营。这些部队分别是:沙凯德侦察营(南部军区)、角豆侦察营(中部军区)和胡桃侦察营(北部军区)。军区侦察营是接受过特种训练的远程侦察巡逻部队,以吉普车为机动工具。虽然规模不大,但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机动能力。军区侦察营的日常任务是负责边界巡逻和边境反渗透,并按军区命令执行敏感的情报搜集任务。六十年代末,军区侦察营在边境反渗透作战中取得过相当大的战绩,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以色列的边界防御措施不断完善,建立了更为有效和正规的边防体制,军区侦察营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进行军队整编时先后解散。在三个军区侦察营中,仅有南部军区侦察营在几经周折之后改编为机械化步兵营,并于1983年并入新成立的吉瓦提步兵旅。
    1969年至1971年埃及和以色列沿苏伊士运河进行消耗战期间,以总参侦察营和伞兵旅侦察连为代表的以色列特种部队积极活动,创造过不少传奇式的战例,如突袭尼罗河谷纳贾·哈马迪变电站和在苏伊士湾劫夺苏制P12型雷达这两次行动,已经成了世界特种作战的经典战例。在此期间,以色列海军突击队也完成了任务转型,从原先的水下破坏队转变成精锐的两栖突击队,跨入了精锐特种部队的行列。
    1968年,1架以色列航空公司班机被劫持到阿尔及利亚。以色列从此开始面对国际恐怖活动这个新的挑战。在七十年代初,以色列的各支特种部队都投入了反恐怖作战这一新的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出色的战绩。如总参侦察营1972年5月9日进行的卢德机场反劫机行动,和总参侦察营、海军13中队、伞兵旅侦察连在1973年4月联合进行的突袭贝鲁特行动,都是世界反恐怖作战的典型战例。
     虽然以军特种部队早在1972年就成功地进行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次反劫机行动,并救出了机上被恐怖分子挟持的人质。但实际上,当时以总参侦察营为代表的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反恐怖作战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完全没有能力进行高度复杂的人质营救行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军的特种部队主要是精锐的步兵侦察部队,部队训练集中在其基本任务,即远程步兵侦察和野外步兵战斗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相应的经费,以军特种部队基本上不进行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的训练。
    1972-1973年间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反恐怖作战方面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掩盖了存在的问题,接踵而来的又是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和战后的军队重组。以色列特种部队疲于应付这两次重大事件。无论是以色列的军队领导还是特种部队自身都没有及时认识到反恐怖作战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当针对以色列境内目标的恐怖活动在1974年上半年达到高峰时,以色列特种部队应变乏术。最终在1974年5月的马阿洛特人质营救行动中,由于行动失误,造成20余名被扣为人质的学生死亡,50余人受伤的惨剧。
    直到马阿洛特惨案之后,以色列政府和国防军总参谋部才真正将注意力转向反恐怖作战方面,并决定由以色列警方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反恐怖人质营救特警部队,负责以色列国内的反恐怖人质营救行动。与此同时,以总参侦察营和海军13中队为首的以色列国防军特种部队都要接受高级反恐怖作战和人质营救作战的训练。
    此后,以色列的各支特种部队分头开始了广泛和深入的反恐怖作战训练。并很快取得了初步成果。1976年,以总参侦察营为首的以军特种部队往返奔袭9000多公里,从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救出103名被恐怖分子扣为人质的法航139航班旅客和机组人员,为世界特种作战创造了新的范例。通过严格的专门训练和逐步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到八十年代,总参侦察营和海军13中队已经完全精通了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的艺术,其他部队的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能力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此期间,以色列警方的“雅曼”特警队也在组织和训练方面另辟蹊径,成了以色列各支特种部队中人质营救作战水平最高的部队。
与反恐怖作战能力逐步提高这一进程同步,以色列特种部队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进行了改革和重组。以总参侦察营为首的陆军特种部队进行了部队结构和职能的调整,海军特种部队加强了陆上特种作战的训练,以色列空军也建立了自己的特种部队。1982年黎巴嫩战争之后,以军为应对未来战争的需要、应付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起义和黎巴嫩南部的低强度冲突,又相继组建了一批新型的特种作战部队,基本上奠定了特种部队延续至今的作战序列。

    1985年,以军建成了全军特种训练基地——亚当基地(7208基地),这个综合训练基地中包括了反恐怖作战学校(707部队)和狙击手学校等单位,使全军特种部队的训练由各部队单独负责走向系统化和有组织的统一训练,象征着以军在特种部队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0年,以色列又制定了名为“天军”的反恐怖作战大纲,明确规定了各部队在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中的地位和任务。1999年,以军又根据“跨越2000”军队改革计划,设立了野战侦察司令部。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以军特种部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特殊的兵种,对以色列的国防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使命主要有以下几项:反恐怖作战、非常规作战、特种侦察、直接参战、战场搜索与营救。
1,反恐怖作战
    以色列是较早认识到恐怖活动危害的国家,也是较早有系统地开展反恐怖行动的国家。以色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将反恐怖行动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攻击行动,即在恐怖活动的计划和训练阶段使用军事手段对其进行打击。2、防御行动,即在恐怖活动实施阶段,恐怖分子还在前往目标的途中时以相应手段阻止其造成损害。3、惩罚措施,即采取法律手段对恐怖活动的计划者、实施者及恐怖分子的支持者进行惩罚。以色列反恐怖行动的目的是:1、使恐怖活动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害减到最小。2、消灭实施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小组。3、消灭恐怖分子领导人和恐怖活动的计划者。4、打击恐怖活动的基层组织。5、打击恐怖分子的士气。
     在以色列反恐怖行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采取攻击行动是最有效的一环,因为只有主动的攻击行动才可以从根本上打击恐怖组织的活动能力,并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达到反恐怖行动的各项目的。攻击行动包括空中打击、陆地袭击、海上行动和针对恐怖组织领导人的打击等四种选择。除第一种选择外,其他三种选择都或多或少与特种部队的使用相关。在反恐怖行动中,人质营救是最后一道闸门,而特种部队的使用在这一环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惩罚措施是对以上两个组成部分的必要补充,特种部队在协助执法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到特种部队来说,反恐怖作战中的人质营救作战无论在装备还是技能上的要求都与其他类型的反恐怖作战大相径庭。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实践中也明确区分了人质营救作战与其他类型的反恐怖作战。如果抽去人质营救作战,其他类型的反恐怖特种作战实质上与低强度冲突中的非常规作战没有本质的差别。
2,非常规作战
    这里所说的非常规作战,是指将特种作战部队经过特殊编组,携带特种武器装备,利用夜暗、复杂气象和地形等有利条件,秘密潜入敌后,以爆破、袭击或暗杀、捕俘为主要手段,袭击敌人的作战行动。它包括了低强度冲突中的敌后破坏作战、反游击战和除人质营救之外的大部分反恐怖作战行动。它选择的目标主要是敌方的重要人物、指挥中心、通信体系、技术兵器、兵力驻地、补给设施等重要目标。作战的目的是瘫痪敌组织系统和作战体系,并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
    非常规作战是以军特种部队的主要作战样式。以军特种部队在五十年代进行的越界报复袭击,六十年代末埃以“消耗战”中的历次突袭作战,七十年代初针对巴解特别是“人阵”、“民阵”、“黑九月”等组织的行动,以及八十年代以来在南黎巴嫩的小分队作战等,都属于非常规作战的范畴。以军在这方面的出色战例也比较多,其中最主要和典型的战例有“消耗战”中的突袭格林岛和纳贾·哈马迪变电站、劫取埃军P—12型雷达、以及1973年4月突袭贝鲁特的“少年之春”行动、1988年暗杀巴解领导人阿布·杰哈德的行动等。
3,特种侦察
    特种侦察是指派遣特种部队深入敌后,运用目视观察或其他方法对敌进行直接的监视,以获取、证实有关敌军战斗实力、作战意图和行动等情报而进行的侦察活动。由特种部队实施的特种侦察行动可分为两大类:战场侦察、监视和秘密情报搜集。主要方法是预先潜入,从空中、地面或海上秘密渗透,进入敌后进行窃听、照相、捕俘或混迹当地群众探听消息。
   高技术条件下,尽管空地一体化侦察系统能够近实时地进行侦察监视,但敌后侦察具有技术侦察所不可比拟的特点,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情报来源。因此特种侦察是以色列特种部队平时和战时的一项重要任务,总参侦察营即是一支专业的特种侦察部队。现在以军的特种侦察任务一般由情报部队所属的特种部队担负,但由于大多数以军特种部队都具有步兵远程侦察部队的性质,其他军兵种的特种部队也可不同程度地担负情报侦察任务。
4,直接参战
    特种部队直接参战是整个作战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在战术武器射程或常规作战部队纵深作战地区之外进行的。其主要作战手段有:突袭或伏击;布雷或爆破;为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末端制导;从空中、地面或海上平台实施远程火力打击;进行独立的破坏活动等。
   特种部队在遂行直接作战任务时,可压制或摧毁指定的敌关键目标,也可重点打击某些目标的关键部位,如破袭敌交通枢纽、后方补给系统、技术兵器系统、指挥通信系统、基地和工程设施等重要目标,从而达到迟滞、牵制敌人,瘫痪敌作战体系的目的。也可实施战役战斗佯动,调动敌方部队,为己方部队创造有利战机。除队属侦察兵以外,以军大部分独立特种部队在战争中都有特定任务,如空军的“翠鸟”侦察队、炮兵的“荚蒾”和“琴弦”部队等。但对以军主要特种部队,如总参侦察营和海军13中队来说,在战争中如何直接参战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些部队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根据本部队的特长,预先选择战争中的打击目标和进行针对性训练,有关研究成果往往直接转化为作战条令和作战预案,因此外界是无从得知的。
5,战场搜索与营救
    即使用特种部队在战场上查明、营救在敌控制区跳伞的己方飞行员及陷入敌后的其他人员的作战行动。由于以军有严禁丢弃伤员和阵亡官兵遗体的军事传统,因此对于战场搜索与营救十分重视,大部分特种部队在战时都可能被临时赋予战场搜索与营救任务。但在以军的各支特种部队中,仅有空军的669部队是唯一一支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战场搜索营救部队。669部队在战时的任务是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但在平时的低强度冲突和特种作战行动中,669部队也负有进行支援和营救的任务。
以色列特种部队曾经为世界特种作战的历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典型的成功战例,它的取胜之道究竟是什么?应该说,以色列特种部队能够在中东的战争环境中长盛不衰并非偶然,这和以色列在长期战争中形成的计划方面周密大胆、训练方面从难从严、战备方面常备不懈的军事传统密不可分。在人员选拔和装备方面得到了重点倾斜的以军特种部队只是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军事传统。
    以色列因为人力资源有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军队结构是以常备军为骨干、预备役为主体。长期以来严酷的安全环境使全社会形成了牢固的爱国意识,这就保障了以色列军队始终具有高昂的士气。以色列军队基本上是一支民兵式的军队,没有西方职业军队强烈的等级观念,也没有西方国家的长期军事传统,而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就形成了军队中鼓励创新的风气。此外,以色列又是一个缺乏战略防御纵深的小国,从军事角度看不利于采取防御性战略。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以色列军队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逐步形成了灵活多变、大胆进攻的战斗风格。具体到特种作战上,以军特种部队非常强调突然性因素在计划和行动中的作用,在选择目标和行动手法方面有一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往往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计划、训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这种强调突然性的特点使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很多典型战例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有人将其形容为“攻击—消灭—脱离”。比如,1969年,以色列伞兵突袭苏伊士湾畔的埃及雷达站,并将埃军装备的新型苏制雷达吊运回以色列,就是一个戏剧性相当强的战例。而1976年,以军特种部队往返奔袭9000公里,突袭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营救人质的战例,更是曾两次被搬上银幕,并产生过很大反响。
    但是在大胆设想的同时,以色列特种部队在作战计划方面又极为周密严格。以色列特种作战的计划程序基本上是分四个阶段:
第一,情况分析。这一阶段要综合分析四个要素,即地形和社会情况分析、已知和潜在敌情分析、我方实力分析、任务程序分析。
第二,初步计划。这一阶段要根据第一阶段的分析结果大致确定战斗计划,临战训练,武器使用、设施安排等内容
第三,计划交流。这一阶段是安排临战侦察,进行初步训练,与联合作战部队进行计划交流。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和联合作战的要求对初步计划进行补充完善。
第四,具体计划。这一阶段要根据第三阶段的成果,具体制订完善的作战行动计划。如果情况许可,还要根据可能的情况变化制订一套以上备用应急方案。
    以军特种部队在计划完成之后都要进行严格的临战训练,并使每一个参加行动的官兵都明了计划的细节和自己在行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军特种部队还有严格的战后讲评制度,特种部队在完成任务之后都要进行内部讲评,所有参加行动的官兵都必须发言,回忆自己在执行任务时的行动与计划有何差距,并分析原因何在,从而使每一名官兵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1976年突袭恩德培的行动结束后,总参侦察营在回到驻地的当天没有举行任何庆祝仪式,而是立即召集全体官兵召开讲评会,对行动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分析总结。正是由于这一整套严格科学的程序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以色列特种部队才得以避免使自己的大胆进取发展为盲目乐观,从根本上保证了作战行动的成功。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使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以色列军队在数量上与阿拉伯世界无法匹敌,因此一直强调在战争中以质胜量。以色列军队所说的质,一是指人员的素质,二是指装备的质量。而在以上这两点因素中,以军又认为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为了提高人员的素质,以军对于训练极为重视,并形成了自己训练为实战服务的独到特点。以色列军队在训练中不搞花架子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人们一般不会想到以军在这方面的做法已经到了有些极端化的程度。举例来说,军姿和队列训练是军队训练基本内容,但以军却从来不抽时间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所有的训练时间都用于进行贴近实战的战术训练。一名普通的以色列步兵从入伍到开始作战值勤需要五个半月。在用两周左右时间进行体能训练并掌握基本射击要领之后,立即开始进行战术训练。以后的五个月,这名士兵都是在学习野外作战,在逼真的战场环境下学习如何利用地形地物,如何使用手中的武器击中目标,如何与同班、同排、同连的战友配合成一个整体。他所学习的所有战术和技术动作,都是历代以色列士兵在长期战争中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才形成的。在野战训练之外,这名士兵又要经受频繁的长途行军和奔袭的磨练,全副武装徒步奔袭数十公里,是以色列步兵训练中的家常便饭。因此,在战场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敢于轻视只进行过五个半月训练的以色列步兵。
   而一名以军特种部队的新兵从入伍到完成训练需要18到20个月,其中步兵基础训练阶段是以四个月完成普通步兵五个半月的训练内容。在这种快节奏的训练方式下,特种兵的训练代表着成倍的汗水和辛劳,18到20个月的训练周期更意味着难以想象的丰富训练内容。以色列特种部队的训练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一开始报名加入特种部队的100名应征青年中,只有20-25人能够通过部队的预选,其中又只有10-12人左右能够完成历时18-20个月的训练,正式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特种部队严格的训练体制和严格的淘汰制度使得加入这一群体的只能是最优秀的士兵,由这些优秀士兵组成的特种部队更是一支无可争辩的军中精锐。
由于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周边安全环境又十分严酷,以军一直保持着高度战备状态。士兵一入伍,便从部队得到一支步枪和一本《圣经》,此后的三年他都枪不离身,即使是休假和探家也不例外。在以色列的城市和乡村,正在休假的士兵荷枪实弹走过大街小巷,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只有在以色列才能看到的景象。以色列主要的特种部队,特别是担负反恐怖人质营救作战任务的部队官兵更随身携带着寻呼机,随时可以应召赶回部队。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平时即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了预先想定,并准备了各种应急作战预案,进行过相应的针对性训练。无论在任何时候,以色列主要特种部队中都有一个小队处于24小时值班待命的状态,可以在几分钟内出发,随时对各种突发事件作出反应。
我军特种部队每年都派优秀的青年干部到以色列特种部队留学。
http://www.youtube.com/v/GsGPI_t-wko&rel=1 我军特种部队骨干曾经受训过的地方与同一个教官。注意手枪、步枪出枪速射、步枪手枪互换射击、快速跑动干扰战术射击,这是基本常规战术速射。注意小碎步,跑动当中分开身体,小碎步获得稳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sGPI_t-wko
常规部队估计听都没听说过。
同志们自己听听,这是单发战斗速射,射速是不是接近连发?
视频上这些是来受训没多久的新人,老兵打的比他们快多了,漂亮多了。注意步枪和手枪射击完成后,向左侧看弹舱的动作,如何出枪,如何收枪。换弹匣同时高喊“换弹匣”(希伯莱语),提醒身边队员注意火力延续。这
个视频提供的只是基本训练,更高级的战斗速射比这个复杂的多,看个意思就可。
我军特种部队训练与此如出一辙,区别就在于一个喊得口令是希伯来语,一个是汉语。
最早去以色列特训的时候,中国特种部队确实丢了人。那时候特种部队的训练都模糊不清,还是传统的战术动作,右手提着步枪快速跑,然后刷地飞出去卧倒,然后出枪射击。
现在很多部队还这么练,所以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对于特种部队,这样的训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这是一个例子而已:以色列老教官,50开外,独眼龙,手持一把打大号BB弹的电狗,守住一个屋子,让八个中国特种兵进攻。结果无论门口还是窗户,都被独眼龙老教官打的鸡飞狗跳,满身伤痕。特种兵难道能戴护具么?开玩笑!当然是几乎裸攻了。
回去以后,参谋长不满,他妈的丢人!明天我上。
结果参谋长的伤痕最明显,下巴。
灰溜溜回来也,中国特种部队那天开始学习CQB。
其实中国特种部队的各种战术速射,房屋突入,都系以色列的真传。
前段时间网上放出来一些中国陆军特种部队的训练视频,主要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大队的CQB射击片段,还有陈国韬表演的手枪射击及快速换弹匣、单臂射击(很漂亮)。
大家可以到youtube上找找以色列特种部队的训练视频对比一下,从射击动作到场地设置完全一样,区别在于一个口令是希伯来语一个是汉语。
犹太国侦察部队的构成如下:
总参直属侦察营  精锐当中的精锐,人数较少,出过多名以色列总理
伞兵旅侦察队    沙龙的101部队改编而成,伞兵旅番号202旅,来自于1+1=2。伞兵侦察队是以色列使用频率最高的侦察部队,执行多次重大任务。
戈兰旅侦察队    以上三支部队都参加了乌干达慈航行动
装甲旅侦察队
海军13侦察队    类似于美军海豹的海军特种部队
空军翠鸟侦察队
以上侦察队都有为数甚多的预备役连队编制,甚至总参侦察营营长一度都是预备役(被他尼亚湖,在美国上大学时期是预备役,兼任总参侦察营营长)。在以色列,预备役的概念与国内完全不同,常规部队通常是顶住,预备役部队是真正获得胜利的部队。
这样一个没有战略纵深,人口稀少的国家,采取预备役加强战略是必须的。
此外,还有城市特警部队、专门执行暗杀的阿拉伯犹太人组成的樱桃侦察队等等。
1、这些东西似曾相识的感觉………………前几楼出自一个中国驻以色列武官的一本书,还有部分貌似出自一个米帝的特种部队介绍的书

2、视频需要翻墙……………………
受精,楼主辛苦了
太长,挑了一些战例看看
另外我不相信《圣经》,因此第1楼里说《圣经》中记载的犹太人第一支突击队,我就觉很可笑;甚至有人谈起巴以冲突时经常引用《圣经》说什么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亲兄弟,我就感到奇怪:棒子把神话当历史,中国人也把西方人写的魔幻小说当做历史?
犹太民族确实强悍
说白了,是美国人养大了以色列,是战争强大了以色列.
文死谏 发表于 2009-12-17 09:43 PM
你不知道耶稣是YSL的先知么?
文死谏 发表于 2009-12-17 21:43
就算不引用《圣经》,从民族学、文化学来说,希伯来人与阿拉伯人依然是亲兄弟,祖先都在也门,都是闪族的分支,有着相似的语言和风俗。
我看了,手枪射击的动作陈国涛表演的动作和以色列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拔出来之后有一个拉套筒的动作。。
江城孤舟 发表于 2009-12-18 12:07
看来《圣经》里说的某些历史是事实。有些事情,一旦《圣经》里也提到,或者干脆就是出自《圣经》,即使这些事情我原先是接受的,也会马上对此产生质疑。看来《圣经》是在某些真实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完成的魔幻小说
国际展望曾经详细的介绍过以色列的特种部队
江城孤舟 发表于 2009-12-18 12:07


    这个是正解
常规和特种部队战术动作还有区别?这就是土鳖军的体制问题也太严重了吧,一方面装备更新了,战术动作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美军的战术动作分两套?
ppkshock 发表于 2009-12-18 21:15


    很多东西常规部队没有练习过
国际展望曾经详细的介绍过以色列的特种部队
那一期呀。
犹太民族确实强悍:victory:
尾流直射 发表于 2009-12-18 12:09
这个动作算不算是TG的特色?
文死谏 发表于 2009-12-17 21:43
嗯,亲兄弟不假,可是有大老婆生的和小老婆生的之别。
其实关键是这点。
犹太人是大老婆生的,其实他们是想强调这点。
;P ;P ;P ;P ;P ;P
江城孤舟 发表于 2009-12-18 12:07
这倒是不假,不过要是大家都从非洲开始算呢......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09-12-19 11:50
----------那么……除了韩国人,大家都是亲兄弟。
以色列的特种部队还是有一套的,向他学一学也没有什么坏处
大黄蜂 发表于 2009-12-19 13:31


    怎么学?"孩子们,让领导先走!!!"?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09-12-19 12:40


:D人家是造物主,创造了宇宙
从YSL说到高丽XX。。。歪风邪气歪风邪气:D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09-12-19 12:40


    那么北棒子和我国东北的朝鲜族呢?
文死谏 发表于 2009-12-17 21:43


    只能证明你自己的无知了。圣经中的确记载了犹太国历史上第一支尖兵突击队的,好像叫“基甸突击队”什么的,战绩不错,可谓是以军突击队的鼻祖。
另外,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米特民族,本来就有一定的亲缘与血缘关系(虽然他们现在是水火不容)。要知道,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同供奉亚伯拉罕是自己的祖先(亚伯拉罕的阿拉伯语叫法是“易卜拉辛”)。
奥尔洛夫 发表于 2009-12-23 14:49


    如果这也算的话,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历史上第一支摩托化部队(两到四马力的)了。

当然了,寒国淫会说,全世界的第一支特种部队都是他们的。

常规和特种部队战术动作还有区别?这就是土鳖军的体制问题也太严重了吧,一方面装备更新了,战术动作却还停 ...
ppkshock 发表于 2009-12-18 21:15



    野战和巷战是绝对不一样滴,针对性不同,就像前面有人说的,我军是右手提枪快速跑,之后卧倒出枪射击,特种部队是一直据枪小碎步,野战时候面对敌方机枪压制,你跑个小碎步看看,只能说,我军以前没有巷战尤其是反恐作战的经验,相应的训练自然也欠缺,可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回,前面文章里以色列特种部队初期的行动不也暴露出极大不足了么?
常规和特种部队战术动作还有区别?这就是土鳖军的体制问题也太严重了吧,一方面装备更新了,战术动作却还停 ...
ppkshock 发表于 2009-12-18 21:15



    野战和巷战是绝对不一样滴,针对性不同,就像前面有人说的,我军是右手提枪快速跑,之后卧倒出枪射击,特种部队是一直据枪小碎步,野战时候面对敌方机枪压制,你跑个小碎步看看,只能说,我军以前没有巷战尤其是反恐作战的经验,相应的训练自然也欠缺,可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回,前面文章里以色列特种部队初期的行动不也暴露出极大不足了么?
dboy 发表于 2009-12-23 17:09
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种部队”是指的哪一只呀?摩托化部队不是只要有车就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