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武直10要公开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7:39:51
新闻上公开报道陆航试飞员试飞新武直事迹,根据以往的惯例,是不是武直10要公开了?不是说下马了吗?新闻上公开报道陆航试飞员试飞新武直事迹,根据以往的惯例,是不是武直10要公开了?不是说下马了吗?
说下马的是贵宾和他们的手下吧,他们又不能代表国家,军队
消息混乱啊,谁能知道真假。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啊,看Z10自己努不努力了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下马? 胡说! :@
大运年底真能上媒体吗?P神
BKC们宣扬他们看过的内部文件说,哪个中国研制出的新武器没有下马过?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可能吗?下马卖md毛子的?
笑话。
这个“新武直”不会又是某直九改型吧……
日那些口飞飞的贵宾的嘴巴{:3_77:}
直10+1:D
围观群众,不明真相
早晨听广播说了,迷迷糊糊的也没听清楚。
hawkee 发表于 2009-12-16 09:14
如果只是改型的话,MS不用做这声势吧。
专用武装直升机
z10的原来的方案有了比较大的调整,但不会下马的!
前段时间不是试飞的照片都有泄漏出来了么
10的消息太混乱了,已经不关心了
让时间检验真理把,反正PLA贵宾的名字我算是记住了,
围观围观!等待消息
据说是发动机被卡后, 搞了个减重阉割版出来, 不打算大量装备
真到假时真亦假   假到真时假亦真
八月的航母 发表于 2009-12-16 10:22
----------
又一个BKC据说!!你怎么不据说是发动机被卡后, 歼10下马了!!!
现在的BKC,先是造谣没有研制,有了研制造谣又下马,下马被揭穿后又造谣不大量装备!哈哈!

依据就是两字"据说"!可是他们永远不会据说西方国家研制的武器悲剧了!!
zao shang zai sohu kan dao de,bu zhi dao zhen jia ,za bu neng da zhong wen le ne ?
http://club.mil.news.sohu.com/r-shilin-2661414-0-2-900.html


PLA 发表于 2009-11-25 20:06

不是贵宾,是斑竹

{:3_97:}
留给时间来证明


城管开始造势了,江西 宋义 武直 世界领先
新华网南昌12月15日电题:低空英雄——记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特级试飞员宋义

    新华社记者黎云、周敬波

    见过喷气式战斗机“筋斗横滚”的人很多,见过直升机“筋斗横滚”的人却很少。

    知道著名试飞英雄李中华的人很多,知道宋义的人却很少。

    其实,与李中华一样,宋义在军内也是一名响当当的特级试飞员。不同的是,李中华飞在万米高空,宋义的人生舞台,在一树之高的低空、超低空——他飞的是号称“低空杀手”“超低空狩猎者”的直升机。

    宋义,不但是我军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试飞第一人,也是我国直升机飞出世界最难特技“筋斗横滚”第一人。

    挑战极限

    2000年9月,我军陆军航空兵第一个试飞大队成立,时任陆航某飞行训练团副团长的宋义成为首任大队长。

    “从低空掠过,看那闪动波光的湖泊,和那悠闲漫步的耕牛,这样的美,只有我们试飞员才能知道。”宋义毫不掩饰他对试飞行业的痴爱,“我喜欢第一个去飞,喜欢挑战极限的感觉。”

    “要是把他调到其他岗位,他真不知道去干什么。”妻子陈志君评价宋义。大队长干了9年,宋义仍是一名执著于每天在低空盘旋的试飞员。

    其实,试飞员驾驭的是不成熟的飞行器,目的就是要知道飞行器各项指标的极限。“试飞员就是这样,条件越不好越要飞,越要挑战飞行器的极限。”宋义说。

    一年冬天,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宋义奉命执行某型直升机高寒条件下的一类风险试飞任务。这个课目要求试飞员超过直升机设计的最大速度1.1倍。

    10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当银色大地扑面而来,噪声如铁皮撕裂般强烈刺耳。“直升机剧烈地抖动着,每一刻我都感到,即将失去控制。”宋义回忆,但他仍然成功地飞出了这型直升机高寒飞行的最高极限。“当直升机落地后,我站都站不起来。”

    直升机“筋斗横滚”,是检验直升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迄今为止直升机飞行最高难度的动作。为了这个完美的“筋斗横滚”,世界上以身殉职的飞行员有数十位,而全世界目前只有10多名试飞员可以完成这一动作。

    宋义被选派出国学习试飞,“筋斗横滚”是选学内容。“来都来了,我还不学会了回去?”宋义说,以旋翼为动力的直升机很难进行横滚,要做“筋斗横滚”动作比战斗机困难得多。

    两个月后,宋义为了梦想登机。他将前一天晚上写给妻子的信郑重交给一起学习的战友张志强:“万一出现差错,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

    在异国天空中,宋义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位飞出直升机“筋斗横滚”动作的试飞员。飞行学校还把他的“筋斗横滚”特技飞行录像制成教学片。

    “我们搞试飞的多挑战一些极限,部队就少一分牺牲。”宋义说。

    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宋义和战友们飞出了我军某新型武装直升机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力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大仰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和最小飞行速度,为我国将要列装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死神对阵,他冷静得像一碗冰水

    “航校毕业的每一届飞行学员,都有牺牲在飞行中的。”但在宋义看来,试飞的危险,远不及试飞的快乐。

    2003年3月20日,宋义像往常一样钻进机舱,对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进行发动机运行和地面共振试验。

    当测试直升机发动机在极限条件下工作时,宋义的耳机里传来指挥员的声音:“发动机起火!紧急关车!紧急关车!”

    宋义一看,浓烟和火苗正从尾喷管喷出,直升机巨大的旋翼还在高速运转,像一把大风扇一样助长着火势。“很快座舱里就烟雾弥漫了,油箱中还存有大量余油。”宋义回忆。

    大火面前,宋义没有选择逃离,冷静地紧急关车,启动发动机灭火装置。数秒钟后,由于发动机灭火装置及时启动,火情几乎是在爆炸的临界点上被冷却下来了,承载着宝贵科研数据的科研样机保全下来。

    宋义说:“一场意外的事故,反而检验了直升机灭火系统的可靠性。”

    2006年11月7日,宋义和试飞员张勇驾驶某型直升机在离地面3米的空中进行悬停检查,直升机突然剧烈飘摆起来。

    “左右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大,摆动时翼尖离地越来越近,旋桨马上就可能打到地上。”张勇回忆说。

    宋义当机立断,就在直升机左右飘摆经过水平位置的一刹那,操纵直升机垂直落地。

    3米的高度,庞大的直升机体“轰”的一声猛然砸在地上,尾桨断裂触地,碎片飞出20多米。

    回想这一幕,这型直升机副总设计师吴承发至今心有余悸:“倘若宋义错过这一次飘摆过水平位置的瞬间,那么下一个飘摆,直升机旋翼必将触地坠落。”

    试飞大队成立9年来,宋义带领他的团队,先后试飞900余架次,其中高等级风险课目47架次,成功处置41起空中重大险情,包括可能造成直升机空中解体的罕见特情。

  铁汉侠情,打造一个英雄的团队

    宋义是我军唯一一个直升机试飞大队的大队长。每一种新型和改进型的直升机,都要经过宋义和战友的试飞,才能装备部队。

    在试飞大队,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大堆宋义的故事。在他们的眼中,宋义是兄长,是专家,也是一个黑脸判官。

    一次,地面检查一切正常以后,特级试飞员李平准备升空试飞,宋义又走过来反复叮嘱:“动作一定要柔和,起飞时尽可能把高度放低点。”

    “正是这看似多余的提醒,使我成功处置了一起机毁人亡的重大险情。”李平回忆起这次试飞不禁感慨万千。当这款新型直升机刚刚离地,便急剧向左偏转,幸亏他的动作非常柔和,起飞高度也尽可能压低,才避免了旋翼打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样机尾桨操纵机构装反了。”李平说。

    在试飞大队,宋义对试飞员提出的要求是“胆大心细”,试飞前的试飞准备会,大队从未间断过。从下达任务、研究方案,到知识测问、航医查体等程序一个都不会走过场。

    一位试飞员在例行体检中被查出血压偏高。一问才知道,他因给女儿过生日喝了两杯啤酒。宋义坚决取消了他的飞行计划。

    在宋义看来,试飞员的肩上,扛的是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人民的血汗钱,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时间。目前,大队试飞员中绝大部分是特级飞行员和一级飞行员,人人都曾立功受奖,人人都有科研成果。

    试飞大队副大队长陈军谈起我军第一部《陆军航空兵试飞员训练大纲》的编写经过时,对当初宋义坚持将特情训练写入大纲的情形记忆犹新。

    “他给大纲编写组打了好多次电话,主张一定要把特情训练写进去,要把试飞员特情训练课目设置难度比部队大、时间比部队长。”陈军说,宋义是要把每个试飞员都锻成一块真金。

    在试飞大队,宋义爱学习、肯钻研、善琢磨是出了名的。宋义撰写的10余篇学术论文在《直升机》《中国航空》等航空工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主持编写直升机《飞行手册》《驾驶手册》被广泛应用,多篇研究文章为总部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飞大队提出的80多项建议被直升机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采纳。

    “我最大的梦想,是等到有一天,能第一个飞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大型国产直升机。”宋义说。

城管开始造势了,江西 宋义 武直 世界领先
新华网南昌12月15日电题:低空英雄——记陆军航空兵直升机特级试飞员宋义

    新华社记者黎云、周敬波

    见过喷气式战斗机“筋斗横滚”的人很多,见过直升机“筋斗横滚”的人却很少。

    知道著名试飞英雄李中华的人很多,知道宋义的人却很少。

    其实,与李中华一样,宋义在军内也是一名响当当的特级试飞员。不同的是,李中华飞在万米高空,宋义的人生舞台,在一树之高的低空、超低空——他飞的是号称“低空杀手”“超低空狩猎者”的直升机。

    宋义,不但是我军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试飞第一人,也是我国直升机飞出世界最难特技“筋斗横滚”第一人。

    挑战极限

    2000年9月,我军陆军航空兵第一个试飞大队成立,时任陆航某飞行训练团副团长的宋义成为首任大队长。

    “从低空掠过,看那闪动波光的湖泊,和那悠闲漫步的耕牛,这样的美,只有我们试飞员才能知道。”宋义毫不掩饰他对试飞行业的痴爱,“我喜欢第一个去飞,喜欢挑战极限的感觉。”

    “要是把他调到其他岗位,他真不知道去干什么。”妻子陈志君评价宋义。大队长干了9年,宋义仍是一名执著于每天在低空盘旋的试飞员。

    其实,试飞员驾驭的是不成熟的飞行器,目的就是要知道飞行器各项指标的极限。“试飞员就是这样,条件越不好越要飞,越要挑战飞行器的极限。”宋义说。

    一年冬天,白雪皑皑的大兴安岭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宋义奉命执行某型直升机高寒条件下的一类风险试飞任务。这个课目要求试飞员超过直升机设计的最大速度1.1倍。

    100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当银色大地扑面而来,噪声如铁皮撕裂般强烈刺耳。“直升机剧烈地抖动着,每一刻我都感到,即将失去控制。”宋义回忆,但他仍然成功地飞出了这型直升机高寒飞行的最高极限。“当直升机落地后,我站都站不起来。”

    直升机“筋斗横滚”,是检验直升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迄今为止直升机飞行最高难度的动作。为了这个完美的“筋斗横滚”,世界上以身殉职的飞行员有数十位,而全世界目前只有10多名试飞员可以完成这一动作。

    宋义被选派出国学习试飞,“筋斗横滚”是选学内容。“来都来了,我还不学会了回去?”宋义说,以旋翼为动力的直升机很难进行横滚,要做“筋斗横滚”动作比战斗机困难得多。

    两个月后,宋义为了梦想登机。他将前一天晚上写给妻子的信郑重交给一起学习的战友张志强:“万一出现差错,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

    在异国天空中,宋义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位飞出直升机“筋斗横滚”动作的试飞员。飞行学校还把他的“筋斗横滚”特技飞行录像制成教学片。

    “我们搞试飞的多挑战一些极限,部队就少一分牺牲。”宋义说。

    正是凭着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宋义和战友们飞出了我军某新型武装直升机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力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大仰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和最小飞行速度,为我国将要列装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死神对阵,他冷静得像一碗冰水

    “航校毕业的每一届飞行学员,都有牺牲在飞行中的。”但在宋义看来,试飞的危险,远不及试飞的快乐。

    2003年3月20日,宋义像往常一样钻进机舱,对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进行发动机运行和地面共振试验。

    当测试直升机发动机在极限条件下工作时,宋义的耳机里传来指挥员的声音:“发动机起火!紧急关车!紧急关车!”

    宋义一看,浓烟和火苗正从尾喷管喷出,直升机巨大的旋翼还在高速运转,像一把大风扇一样助长着火势。“很快座舱里就烟雾弥漫了,油箱中还存有大量余油。”宋义回忆。

    大火面前,宋义没有选择逃离,冷静地紧急关车,启动发动机灭火装置。数秒钟后,由于发动机灭火装置及时启动,火情几乎是在爆炸的临界点上被冷却下来了,承载着宝贵科研数据的科研样机保全下来。

    宋义说:“一场意外的事故,反而检验了直升机灭火系统的可靠性。”

    2006年11月7日,宋义和试飞员张勇驾驶某型直升机在离地面3米的空中进行悬停检查,直升机突然剧烈飘摆起来。

    “左右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大,摆动时翼尖离地越来越近,旋桨马上就可能打到地上。”张勇回忆说。

    宋义当机立断,就在直升机左右飘摆经过水平位置的一刹那,操纵直升机垂直落地。

    3米的高度,庞大的直升机体“轰”的一声猛然砸在地上,尾桨断裂触地,碎片飞出20多米。

    回想这一幕,这型直升机副总设计师吴承发至今心有余悸:“倘若宋义错过这一次飘摆过水平位置的瞬间,那么下一个飘摆,直升机旋翼必将触地坠落。”

    试飞大队成立9年来,宋义带领他的团队,先后试飞900余架次,其中高等级风险课目47架次,成功处置41起空中重大险情,包括可能造成直升机空中解体的罕见特情。

  铁汉侠情,打造一个英雄的团队

    宋义是我军唯一一个直升机试飞大队的大队长。每一种新型和改进型的直升机,都要经过宋义和战友的试飞,才能装备部队。

    在试飞大队,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大堆宋义的故事。在他们的眼中,宋义是兄长,是专家,也是一个黑脸判官。

    一次,地面检查一切正常以后,特级试飞员李平准备升空试飞,宋义又走过来反复叮嘱:“动作一定要柔和,起飞时尽可能把高度放低点。”

    “正是这看似多余的提醒,使我成功处置了一起机毁人亡的重大险情。”李平回忆起这次试飞不禁感慨万千。当这款新型直升机刚刚离地,便急剧向左偏转,幸亏他的动作非常柔和,起飞高度也尽可能压低,才避免了旋翼打地。“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样机尾桨操纵机构装反了。”李平说。

    在试飞大队,宋义对试飞员提出的要求是“胆大心细”,试飞前的试飞准备会,大队从未间断过。从下达任务、研究方案,到知识测问、航医查体等程序一个都不会走过场。

    一位试飞员在例行体检中被查出血压偏高。一问才知道,他因给女儿过生日喝了两杯啤酒。宋义坚决取消了他的飞行计划。

    在宋义看来,试飞员的肩上,扛的是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人民的血汗钱,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时间。目前,大队试飞员中绝大部分是特级飞行员和一级飞行员,人人都曾立功受奖,人人都有科研成果。

    试飞大队副大队长陈军谈起我军第一部《陆军航空兵试飞员训练大纲》的编写经过时,对当初宋义坚持将特情训练写入大纲的情形记忆犹新。

    “他给大纲编写组打了好多次电话,主张一定要把特情训练写进去,要把试飞员特情训练课目设置难度比部队大、时间比部队长。”陈军说,宋义是要把每个试飞员都锻成一块真金。

    在试飞大队,宋义爱学习、肯钻研、善琢磨是出了名的。宋义撰写的10余篇学术论文在《直升机》《中国航空》等航空工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主持编写直升机《飞行手册》《驾驶手册》被广泛应用,多篇研究文章为总部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飞大队提出的80多项建议被直升机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采纳。

    “我最大的梦想,是等到有一天,能第一个飞我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大型国产直升机。”宋义说。
我只是贴个据说就要被批斗.......
何苦呢, 那么激动
消息太乱了,就以P神为准吧。
我觉得是前期造势
地上有hkc99,天上赶紧放个新wz吧,
不管是不是wz10.
{:2_63:}
这东西根本不会轻易下马的
公开不公开都一样,审美疲劳了
如果有人急忙下批量订单,会把WZ10安排在什么位置呢?有什么地方非急着用它?
“将要列装的某新型武装直升机”这句话很重要。
hawkee 发表于 2009-12-16 09:14

我也是这个疑问,,八股文的 新,新的太不彻底,

不过 武直肯定不会下马的,TG 汶川地震受了大刺激了,肯定会很快出成绩的,
麻木了 要出来就赶紧出来
要是公开定型了的话,我出来道歉,收回“已经下马”的言论~
PLA 发表于 2009-12-16 12:00

换完发,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