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此帖,怀念钢铁战车德意志,为一位我生命中特殊的女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7:22:46
转自天涯球迷一家,原标题《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

第四章 铁甲军团
  
  
  球队:1980-1990年的西德
  主帅:前德瓦尔 后贝肯鲍尔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更确切地说,是东德被西德统一)。
  
  
  当现在所有的媒体都用“德国队”一词来代指当年的“西德队”时,我有点不适。
  
  对于我们那一代球迷来说,“西德队”这三个字远远不是一个词那么简单,它是雄浑的乐章,它是坚毅的目光和刚健的脚步,它是百折不挠、永不放弃这些品质的最好诠释,它是
  
  所有对手的噩梦。
  
  
  
  (一) 欧洲之王
  
  78年世界杯,西德未进入前四,一代传奇绍恩从主帅位置离去。
  
  
  绍恩有多传奇?
  
  他一上任就拿到了66年世界杯的亚军,因为输给了东道主一个似乎并不存在的进球。
  
  70年世界杯他拿到了季军,在半决赛的加时赛里3-4输给了意大利——那场疯狂的对决。
  
  72年和74年,他连续拿到了欧洲杯冠军和世界杯冠军,76年的欧洲杯决赛点球6-7失利,屈居亚军。
  
  
  在中国人轰轰烈烈闹温格的十年里(66年-76年),绍恩拿了世界杯冠、亚、季军各一个,欧洲杯冠、亚军各一个,如此彪悍的战绩,没法不给后来人带来压力,好在继任者德瓦尔已经在球队中当了8年的助教,此番扶正,一开始的成绩单还是蛮漂亮的。
  
  
  德瓦尔的第一个战役就是80年的欧洲杯得胜而归,更出彩的是赛后对诸多奖项的包揽,最佳球员舒斯特尔,最佳射手阿洛夫斯,最佳阵容11人中西德占据6席,分别为后卫线上的布里格尔、卡尔福斯特,前卫线上的汉斯穆勒、舒斯特尔,前锋赫鲁贝施、鲁梅尼格。
  
  最佳射手都被自己的同胞挤出最佳阵容,可见当年西德人才的雄厚。
  
  
  可惜啊,当时央视还没有转播欧洲杯,后来我所在的地方电视台倒是播出了冠亚军决赛的录像,结果播出当天恰逢雷雨交加,荧光屏上的重影和雪花已经让人找不到球在哪里了。
  
  这场比赛的最大亮点来自最后一分钟,当时比分是1-1,马上就要进入加时,此时西德队获得角球, 鲁梅尼格准备主罚的时候对旁边的摄影记者说:“准备好拍照了吗?要进球了!”果然,球被赫鲁贝施顶入,西德队2-1绝杀对手。
  
  也许当时的鲁梅尼格只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不料却蒙上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大的西德人当时很放松、很自信。
  
  
  虽然在这里无法详细描述80年西德群雄的风采,但好在其大部分主力阵容我们还可以在82世界杯里再次看到时慢慢谈。
  
  除了舒斯特尔。
  
  
  这位当时年仅20岁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这支名将如云球队里的中场核心;本届大赛后,舒斯特尔以其精彩的演出获得了最佳球员的称号并入选最佳阵容,只是在年底的金球奖评选中屈居另一位西德名将鲁梅尼格之后,获得第二名。
  
  
  1981年尽管没有国家级赛事,但西德众星在各自的俱乐部里依然抢眼,鲁梅尼格、布莱特纳、舒斯特尔包揽该年度金球奖前三,在金球奖5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由一个国家的球员包揽前三的情况只出现过三次,一次是72年,同样来自强盛的西德,另一次则是88年的荷兰三剑客了。
  
  
  这样的一支球队自然在82世界杯开幕前成为了夺标的大热门,另一大热门就是——巴西,不管这段时间西德获得了多少国家和个人的荣誉,都只是来自欧洲(南美球员当时不参选金球奖),并不太被心高气傲的桑巴军团所看重,不过由于本届世界杯是在欧洲举行,是巴西破除世界杯地域魔咒重演1958、还是西德队维持秩序再现1974就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看点。
  
  大家都知道有个世界杯地域魔咒,那就是凡是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必然是欧洲队捧杯,在欧洲以外举行必定南美队夺魁,已经举办的18届世界杯有17届遵从了这个规律,只有1958年的巴西打破了这个魔咒。
  
  同时由于西德队在赢得1972年的欧洲杯后原班人马顺势又夺得了1974年的世界杯,因此也有很多人看好这届世界杯上的西德队能重演1974年的辉煌并保持住世界杯地域魔咒。
  
  总而言之,巴西、西德是当时最热门的两大球队,而且当时众多的国外媒体研究了赛程后都得出了他们两家最终将相会于决赛的结论。
  
  果然,西德进入了决赛。
  
  但出人意料的是,意大利队里禁赛两年刚刚复出、世界杯前4场1球未进的罗西突然在与巴西的比赛时状态大勇连下三城,最终替代巴西人来与挑战西德了。
  
  哪怕罗西不是上演帽子戏法而只是梅开二度的话,出线的都会是巴西人。
  
  当然了,巴西人就算出线了半决赛也还要过波兰人一关,不过应该问题不大(意大利后来在半决赛里2-0战胜波兰,同时巴西队后来在86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上与波兰队上演了迟到4年的对决,结果博涅克领衔的波兰队还是被巴西4-0血洗)。
  
  由于82年巴西人的大意失荆州,害得他们要到20年后的2002年才能来赴与德国人的约会(很离奇的是,这样两支在世界杯历史上总成绩排名前两名的球队却总是在比赛中擦肩而过,直到2002年才互相献出彼此的第一次)。
  
  可惜,2002年时的德国人已经今非昔比,队中的头号球星巴拉克决赛时又停赛,因此这次对决并没有什么销魂的味道。
  
  
  这场比赛要是发生在1982年该多么巅峰啊!
  
  
  
  好了,那支巴西队我们下一章说,我们说82年的西德队。
  
  
  
  
   (二)遍插茱萸少一人
  
  80欧洲杯后不久,年仅21岁的舒斯特尔宣布永远退出西德国家队,震惊世界。
  
  关于他退出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因为德瓦尔以友谊赛为由拒绝放他回家迎接孩子出生,舒斯特尔一怒之下愤然离去并再也没有回来。
  
  就算此事当真,我觉得它也只是个导火索,在此之前这将帅两人一定就有裂痕,否则不应该闹到这一步。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舒斯特尔出身于科隆,在那个年代科隆与拜仁水火不容,科隆帮的舒马赫、利特巴尔斯基、阿洛夫斯等人与拜仁帮在场下甚至彼此不说话(不是我八卦,都是舒马赫自传《开场哨》里披露的)。
  
  不管原因为何,舒斯特尔从此远离国家队,也就等于远离了世界杯、欧洲杯所有这些大赛,甚至德瓦尔下课、贝肯鲍尔接手后曾试图说服他回心转意都遭到了婉拒。
  
  他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是让我现在无法描述他的球技,我拼命回忆,但能想起的只有他三十五六岁时回勒沃库森养老时的情景,挺着大肚子踢个半小时,偶尔的一两脚的传球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但远不是鼎盛时期笑傲西甲三大豪门的时候了。
  
  
  因为没有看过舒斯特尔更多的比赛,所以我也不能断言他的退出对西德队的损失有多大,但有一个事实是:整个80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西德队就没有再出过中场核心,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虽然脚法细腻但都更适合偏安一隅,马加特、马特乌斯这二马都勇猛有余灵性不足,马特乌斯是在国家队当了多年的“马克莱莱、马斯切拉诺”后才被贝肯鲍尔开发出进攻方面的能力!
  
  
  尽管马特乌斯90年那阵子拿到了一堆个人荣誉,我还是认为:他是很出色,但说起对球队攻防的梳理,布雷默的价值决不在他之下。
  
  
  德国人是直到埃芬博格的出现才又迎来了一位真正的中场核心,可惜,这家伙的脾气也太像舒斯特尔了,他一生中的世界杯之旅也就只能是3场小组赛了。
  
  
  
  
  说回82的西德队,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布莱特纳回归了。
  
  这位既可以打后卫又可以打后腰的爆炸头不到21岁时就作为绝对主力拿到了72年的欧洲杯,74年的世界杯上,未满23岁的他是队内的第一点球手,冠亚军决赛时就是他的一记点球和穆勒的一个进球令一代宗师克鲁伊夫扼腕终身。
  
  然后,这个人年纪轻轻的由于与教练闹矛盾也退出国家队了(德国和荷兰这两个邻国的球星都太有个性了吧),直到82世界杯之前,他的好友鲁梅尼格苦劝,布莱特纳才没有像后来的舒斯特尔那样决绝,总算就坡下驴重归国家队。
  
  
  说一下82年西德的阵容吧,值得一提的是,从82到90三届世界杯,西德的阵型始终坚持352(或者叫532),基本框架非常稳定,只不过每届都会根据不同球员的不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微调。
  
  82年的门将是舒马赫,3个中卫里施蒂利克居中打清道夫,这位小胡子其实也是一个相当重量级的人物,曾经与福格茨(96欧洲杯冠军德国队主帅)、海因克斯(98欧冠冠军皇马主帅,目前率勒沃库森德甲积分第一)携手率领门兴推翻了拜仁的统治,获得了德甲75-77年的三连冠;之后转会皇马又拿到了西甲三连冠(78-80年),他与后来因车祸早逝的华尼托并称为老主席伯纳乌留给皇马最后的两大礼物(伯纳乌去世前1年签下了这两个人)。
  
  施蒂利克据说也是因为场外原因未能入选78年的西德队,但80年的欧洲杯时他终于成为了那支冠军队的绝对主力。
  
  此外,这支西德队的另外两个中卫同样有来历,他们是亲兄弟,左中卫卡尔福斯特、右中卫伯恩德福斯特。
  
  福斯特兄弟四人都是球员,其中老二伯恩德福斯特、老三卡尔福斯特最为成功,双双入选国家队;而老三卡尔福斯特更突出,在80欧洲杯时就担当主力并入选最佳阵容,老二伯恩德福斯特更多时是替补,直到本届大赛的复赛阶段才坐稳了主力位置,与弟弟携手作战。
  
  左路的布里格尔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是个妖人,他本来是十项全能运动员,后来改练足球的,身体素质太牛了,虽然脚法不算出众,但有他在场上,西德队永远显得比对手人多,他同样入选了80欧洲杯的最佳阵容。
  
  右路的卡尔茨在国际足坛貌似名气不大,但在西德国内也是一员大将。
  
  
  再说中场,74世界杯英雄布莱特纳坐镇后腰,另外两人是德雷姆勒和利特巴尔斯基,从站位上利特巴尔斯基喜欢活动在两个边路,左路多一点,主要负责突破,更像个边锋;德雷姆勒稍偏一点右,攻守兼顾型。
  
  这里还要提一下中场的“二马”这两个人,作为攻击型中场,马加特在这届大赛上的小组赛里已经打上了主力,和利特巴尔斯基共同组织进攻,德雷姆勒打后腰,布莱特纳打后卫。
  
  进入复赛后德瓦尔考虑变阵,一方面更注重中场的防守功能,另一方面大概相比于利特巴尔斯基的出彩,马加特的表现也就是平平,因此德瓦尔拿掉了马加特,将布莱特纳推到中场,间接成全了后卫上的福斯特兄弟。
  
  不过马加特还是有出场机会,因为队内老大鲁梅尼格一直带伤出战,在他不能出场时利特巴尔斯基会被推上锋线,空出的位置则由马加特顶上。
  
  另一马就是马特乌斯了,其实两年前刚刚19岁的他就已经是那支欧洲冠军队的成员了,当然了,肯定是替补,本次大赛他同样是替补,在小组赛里偶尔出场一下。
  
  该说前锋线了,小前锋就是鲁梅尼格,中锋在小组赛时还是80欧洲杯时的英雄赫鲁贝施(冠亚军决赛包办2球),他和马加特一样在复赛阶段开始失去主力位置,被菲舍尔取代,欧洲杯最佳射手阿洛夫斯一直在坐板凳,直到4年后的86世界杯才成为主力。
  
  
  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80欧洲杯上入选最佳阵容的6人分别为后卫线上的布里格尔、卡尔福斯特,前卫线上的汉斯穆勒、舒斯特尔,前锋赫鲁贝施、鲁梅尼格,结果偏偏只有前卫线上的那两员大将不见了,舒斯特尔是负气出走,另一个中场核心、一直身背10号的汉斯穆勒虽入选大名单但是一直坐板凳(是状态原因还是伤病就不得而知了),而新的中场里,马加特发挥一般,布莱特纳、德雷姆勒都是偏重防守,利特巴尔斯基是唯一亮点。
  
  问题是利特巴尔斯基毕竟是个边路突击手,并不擅长中场组织,伤病缠身的鲁梅尼格只能多次回撤拿球,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更令中锋位置的赫鲁贝施或费舍尔势单力薄,从这个角度来看,舒斯特尔的缺阵影响太大了。
  
  
  
  
  
   (三)史上RP最差亚军
  
  雄心勃勃的西德队小组第一轮就遭遇下马威,被阿尔及利亚2-1击败,这场比赛当时和1950年美国胜英格兰、1966年北朝鲜胜意大利一起被称作世界杯历史上的三大冷门。(到现在我还记得阿尔及利亚的那两个进球,马杰尔、贝卢米的一个脚弓推射、一个外脚背弹射,这支北非之狐在连续进军82、86两届世界杯后沉寂了24年,明年又可以看到他们了——齐达内的老乡们。)
  
  
  第二轮比赛西德队终于发威, 4-1大胜智利队,鲁梅尼格上演帽子戏法,其中有一个看似平淡的外脚背射门被球王贝利赞不绝口(那会儿的贝利评球专栏每天都会登载在中国体育报上)。
  
  那个年代小组赛的最后一轮都不是同时开球,结果阿尔及利亚打完全部比赛后积了4分,净胜球为0,西德与奥地利还没比赛前奥地利积4分、净胜球为3,西德积2分、净胜球为2,此战如果西德不能战胜奥地利将被淘汰,不过如果它赢了奥地利3个球以上奥地利也会出局,结果可想而知,西德1-0小胜,两队携手出线(三队同积4分,比较净胜球,西德第一、奥地利第二,阿尔及利亚回家)。
  
  有人会问:奥地利为了拿小组第一也应该拼一下呀,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两队如果都拼命了,西德赢三个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其次,小组第一对后面的比赛意义不大,西德拿到小组第一后复赛与英格兰、西班牙同组,奥地利则与法国、北爱尔兰同组,哪组更难打?
  
  
  不过西德、奥地利两家虽然都出线了,但那场1-0的比赛却令两队的名誉严重受损,后面的比赛这两队无论与谁交手观众都会为对手加油,送给他们的都是嘘声。
  
  复赛第一轮西德遭遇到布莱恩罗布森领衔的英格兰队打成0-0,第二轮凭借利特巴尔斯基和菲舍尔的进球2-1力挫东道主西班牙队,之后他们就要来等待西班牙与英格兰之战对自己的判决了。
  
  此刻的西班牙很尴尬,它其实已经被淘汰了(最后一轮它就算赢了也只有2分,而西德队已经3分了),但又无法送顺水人情给英格兰,一来西德与奥地利之战已经让舆论沸沸扬扬,二来毕竟西班牙是东道主,也不想在伯纳乌球场以失败来告别家乡父老,于是它依然主力尽出死拼英格兰,最终两队打成0-0。
  
  郁闷的英格兰人以不败之身被淘汰出局,西德人进入了半决赛。
  
  一支小组赛里打默契球出线的球队,最终却又靠别人的公平竞争精神进入前四,尽管我们现在看来这都是赛制设计的缺陷,但在当时西德人可成为了众矢之的。
  
  接着是半决赛,我在法国篇里写过了:
  
  “加时赛里两球领先的法国队大意失荆州被西德追平,最终在第六轮点球决战中失利。
  
  而更具争议的是:法国队替补出场的巴蒂斯通曾获得一个单刀的机会可惜踢偏,问题是巴蒂斯通已经把球踢出后出击的西德门将舒马赫仍然高高跳起并在空中侧身用自己的右跨和右肘撞向巴蒂斯通的头部,可怜的巴蒂斯通一声没吭就倒下了——他掉了几颗牙,这不算什么,更大的问题是:他的颈椎骨折了,被送到医院抢救才捡了条命。
  
  裁判并未作出任何判罚,这个球可以不判点球,因为舒马赫犯规时球已经出界了,但完全应该追加一张红牌啊!”
  
  
  
  西德虽然险胜对手闯入决赛,但那会儿恐怕全世界的人都在为意大利加油,当然,最后的结果也让大家满意了。
  
  
   对于那会儿的西德队来说,一个世界杯亚军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球队的形象这么差令整个西德上上下下都非常不满,德瓦尔两年前称霸欧洲杯时积攒下的RP荡然无存,这也为他两年后的下课埋下伏笔——其实循规蹈矩的德国人最不喜欢主教练的更迭太快,德瓦尔的前任绍恩一干就是15年,绍恩的前任赫尔伯格干了27年!
  
  
  84年的欧洲杯,西班牙终于复仇成功,他们在小组赛1-0力克西德,同时另一牙葡萄牙也逼平了德国人,尽管西德队战胜了罗马尼亚队,但最终只获得了小组第三未能杀入前四,德瓦尔时代结束,贝肯鲍尔时代到来。
  
  
  
  转自天涯球迷一家,原标题《情还剩了一襟晚照——细数三十年来国际足坛十大国家队及十大俱乐部队 》

第四章 铁甲军团
  
  
  球队:1980-1990年的西德
  主帅:前德瓦尔 后贝肯鲍尔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更确切地说,是东德被西德统一)。
  
  
  当现在所有的媒体都用“德国队”一词来代指当年的“西德队”时,我有点不适。
  
  对于我们那一代球迷来说,“西德队”这三个字远远不是一个词那么简单,它是雄浑的乐章,它是坚毅的目光和刚健的脚步,它是百折不挠、永不放弃这些品质的最好诠释,它是
  
  所有对手的噩梦。
  
  
  
  (一) 欧洲之王
  
  78年世界杯,西德未进入前四,一代传奇绍恩从主帅位置离去。
  
  
  绍恩有多传奇?
  
  他一上任就拿到了66年世界杯的亚军,因为输给了东道主一个似乎并不存在的进球。
  
  70年世界杯他拿到了季军,在半决赛的加时赛里3-4输给了意大利——那场疯狂的对决。
  
  72年和74年,他连续拿到了欧洲杯冠军和世界杯冠军,76年的欧洲杯决赛点球6-7失利,屈居亚军。
  
  
  在中国人轰轰烈烈闹温格的十年里(66年-76年),绍恩拿了世界杯冠、亚、季军各一个,欧洲杯冠、亚军各一个,如此彪悍的战绩,没法不给后来人带来压力,好在继任者德瓦尔已经在球队中当了8年的助教,此番扶正,一开始的成绩单还是蛮漂亮的。
  
  
  德瓦尔的第一个战役就是80年的欧洲杯得胜而归,更出彩的是赛后对诸多奖项的包揽,最佳球员舒斯特尔,最佳射手阿洛夫斯,最佳阵容11人中西德占据6席,分别为后卫线上的布里格尔、卡尔福斯特,前卫线上的汉斯穆勒、舒斯特尔,前锋赫鲁贝施、鲁梅尼格。
  
  最佳射手都被自己的同胞挤出最佳阵容,可见当年西德人才的雄厚。
  
  
  可惜啊,当时央视还没有转播欧洲杯,后来我所在的地方电视台倒是播出了冠亚军决赛的录像,结果播出当天恰逢雷雨交加,荧光屏上的重影和雪花已经让人找不到球在哪里了。
  
  这场比赛的最大亮点来自最后一分钟,当时比分是1-1,马上就要进入加时,此时西德队获得角球, 鲁梅尼格准备主罚的时候对旁边的摄影记者说:“准备好拍照了吗?要进球了!”果然,球被赫鲁贝施顶入,西德队2-1绝杀对手。
  
  也许当时的鲁梅尼格只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不料却蒙上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大的西德人当时很放松、很自信。
  
  
  虽然在这里无法详细描述80年西德群雄的风采,但好在其大部分主力阵容我们还可以在82世界杯里再次看到时慢慢谈。
  
  除了舒斯特尔。
  
  
  这位当时年仅20岁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这支名将如云球队里的中场核心;本届大赛后,舒斯特尔以其精彩的演出获得了最佳球员的称号并入选最佳阵容,只是在年底的金球奖评选中屈居另一位西德名将鲁梅尼格之后,获得第二名。
  
  
  1981年尽管没有国家级赛事,但西德众星在各自的俱乐部里依然抢眼,鲁梅尼格、布莱特纳、舒斯特尔包揽该年度金球奖前三,在金球奖5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由一个国家的球员包揽前三的情况只出现过三次,一次是72年,同样来自强盛的西德,另一次则是88年的荷兰三剑客了。
  
  
  这样的一支球队自然在82世界杯开幕前成为了夺标的大热门,另一大热门就是——巴西,不管这段时间西德获得了多少国家和个人的荣誉,都只是来自欧洲(南美球员当时不参选金球奖),并不太被心高气傲的桑巴军团所看重,不过由于本届世界杯是在欧洲举行,是巴西破除世界杯地域魔咒重演1958、还是西德队维持秩序再现1974就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看点。
  
  大家都知道有个世界杯地域魔咒,那就是凡是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必然是欧洲队捧杯,在欧洲以外举行必定南美队夺魁,已经举办的18届世界杯有17届遵从了这个规律,只有1958年的巴西打破了这个魔咒。
  
  同时由于西德队在赢得1972年的欧洲杯后原班人马顺势又夺得了1974年的世界杯,因此也有很多人看好这届世界杯上的西德队能重演1974年的辉煌并保持住世界杯地域魔咒。
  
  总而言之,巴西、西德是当时最热门的两大球队,而且当时众多的国外媒体研究了赛程后都得出了他们两家最终将相会于决赛的结论。
  
  果然,西德进入了决赛。
  
  但出人意料的是,意大利队里禁赛两年刚刚复出、世界杯前4场1球未进的罗西突然在与巴西的比赛时状态大勇连下三城,最终替代巴西人来与挑战西德了。
  
  哪怕罗西不是上演帽子戏法而只是梅开二度的话,出线的都会是巴西人。
  
  当然了,巴西人就算出线了半决赛也还要过波兰人一关,不过应该问题不大(意大利后来在半决赛里2-0战胜波兰,同时巴西队后来在86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上与波兰队上演了迟到4年的对决,结果博涅克领衔的波兰队还是被巴西4-0血洗)。
  
  由于82年巴西人的大意失荆州,害得他们要到20年后的2002年才能来赴与德国人的约会(很离奇的是,这样两支在世界杯历史上总成绩排名前两名的球队却总是在比赛中擦肩而过,直到2002年才互相献出彼此的第一次)。
  
  可惜,2002年时的德国人已经今非昔比,队中的头号球星巴拉克决赛时又停赛,因此这次对决并没有什么销魂的味道。
  
  
  这场比赛要是发生在1982年该多么巅峰啊!
  
  
  
  好了,那支巴西队我们下一章说,我们说82年的西德队。
  
  
  
  
   (二)遍插茱萸少一人
  
  80欧洲杯后不久,年仅21岁的舒斯特尔宣布永远退出西德国家队,震惊世界。
  
  关于他退出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因为德瓦尔以友谊赛为由拒绝放他回家迎接孩子出生,舒斯特尔一怒之下愤然离去并再也没有回来。
  
  就算此事当真,我觉得它也只是个导火索,在此之前这将帅两人一定就有裂痕,否则不应该闹到这一步。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舒斯特尔出身于科隆,在那个年代科隆与拜仁水火不容,科隆帮的舒马赫、利特巴尔斯基、阿洛夫斯等人与拜仁帮在场下甚至彼此不说话(不是我八卦,都是舒马赫自传《开场哨》里披露的)。
  
  不管原因为何,舒斯特尔从此远离国家队,也就等于远离了世界杯、欧洲杯所有这些大赛,甚至德瓦尔下课、贝肯鲍尔接手后曾试图说服他回心转意都遭到了婉拒。
  
  他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是让我现在无法描述他的球技,我拼命回忆,但能想起的只有他三十五六岁时回勒沃库森养老时的情景,挺着大肚子踢个半小时,偶尔的一两脚的传球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但远不是鼎盛时期笑傲西甲三大豪门的时候了。
  
  
  因为没有看过舒斯特尔更多的比赛,所以我也不能断言他的退出对西德队的损失有多大,但有一个事实是:整个80年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西德队就没有再出过中场核心,利特巴尔斯基、哈斯勒虽然脚法细腻但都更适合偏安一隅,马加特、马特乌斯这二马都勇猛有余灵性不足,马特乌斯是在国家队当了多年的“马克莱莱、马斯切拉诺”后才被贝肯鲍尔开发出进攻方面的能力!
  
  
  尽管马特乌斯90年那阵子拿到了一堆个人荣誉,我还是认为:他是很出色,但说起对球队攻防的梳理,布雷默的价值决不在他之下。
  
  
  德国人是直到埃芬博格的出现才又迎来了一位真正的中场核心,可惜,这家伙的脾气也太像舒斯特尔了,他一生中的世界杯之旅也就只能是3场小组赛了。
  
  
  
  
  说回82的西德队,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布莱特纳回归了。
  
  这位既可以打后卫又可以打后腰的爆炸头不到21岁时就作为绝对主力拿到了72年的欧洲杯,74年的世界杯上,未满23岁的他是队内的第一点球手,冠亚军决赛时就是他的一记点球和穆勒的一个进球令一代宗师克鲁伊夫扼腕终身。
  
  然后,这个人年纪轻轻的由于与教练闹矛盾也退出国家队了(德国和荷兰这两个邻国的球星都太有个性了吧),直到82世界杯之前,他的好友鲁梅尼格苦劝,布莱特纳才没有像后来的舒斯特尔那样决绝,总算就坡下驴重归国家队。
  
  
  说一下82年西德的阵容吧,值得一提的是,从82到90三届世界杯,西德的阵型始终坚持352(或者叫532),基本框架非常稳定,只不过每届都会根据不同球员的不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微调。
  
  82年的门将是舒马赫,3个中卫里施蒂利克居中打清道夫,这位小胡子其实也是一个相当重量级的人物,曾经与福格茨(96欧洲杯冠军德国队主帅)、海因克斯(98欧冠冠军皇马主帅,目前率勒沃库森德甲积分第一)携手率领门兴推翻了拜仁的统治,获得了德甲75-77年的三连冠;之后转会皇马又拿到了西甲三连冠(78-80年),他与后来因车祸早逝的华尼托并称为老主席伯纳乌留给皇马最后的两大礼物(伯纳乌去世前1年签下了这两个人)。
  
  施蒂利克据说也是因为场外原因未能入选78年的西德队,但80年的欧洲杯时他终于成为了那支冠军队的绝对主力。
  
  此外,这支西德队的另外两个中卫同样有来历,他们是亲兄弟,左中卫卡尔福斯特、右中卫伯恩德福斯特。
  
  福斯特兄弟四人都是球员,其中老二伯恩德福斯特、老三卡尔福斯特最为成功,双双入选国家队;而老三卡尔福斯特更突出,在80欧洲杯时就担当主力并入选最佳阵容,老二伯恩德福斯特更多时是替补,直到本届大赛的复赛阶段才坐稳了主力位置,与弟弟携手作战。
  
  左路的布里格尔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是个妖人,他本来是十项全能运动员,后来改练足球的,身体素质太牛了,虽然脚法不算出众,但有他在场上,西德队永远显得比对手人多,他同样入选了80欧洲杯的最佳阵容。
  
  右路的卡尔茨在国际足坛貌似名气不大,但在西德国内也是一员大将。
  
  
  再说中场,74世界杯英雄布莱特纳坐镇后腰,另外两人是德雷姆勒和利特巴尔斯基,从站位上利特巴尔斯基喜欢活动在两个边路,左路多一点,主要负责突破,更像个边锋;德雷姆勒稍偏一点右,攻守兼顾型。
  
  这里还要提一下中场的“二马”这两个人,作为攻击型中场,马加特在这届大赛上的小组赛里已经打上了主力,和利特巴尔斯基共同组织进攻,德雷姆勒打后腰,布莱特纳打后卫。
  
  进入复赛后德瓦尔考虑变阵,一方面更注重中场的防守功能,另一方面大概相比于利特巴尔斯基的出彩,马加特的表现也就是平平,因此德瓦尔拿掉了马加特,将布莱特纳推到中场,间接成全了后卫上的福斯特兄弟。
  
  不过马加特还是有出场机会,因为队内老大鲁梅尼格一直带伤出战,在他不能出场时利特巴尔斯基会被推上锋线,空出的位置则由马加特顶上。
  
  另一马就是马特乌斯了,其实两年前刚刚19岁的他就已经是那支欧洲冠军队的成员了,当然了,肯定是替补,本次大赛他同样是替补,在小组赛里偶尔出场一下。
  
  该说前锋线了,小前锋就是鲁梅尼格,中锋在小组赛时还是80欧洲杯时的英雄赫鲁贝施(冠亚军决赛包办2球),他和马加特一样在复赛阶段开始失去主力位置,被菲舍尔取代,欧洲杯最佳射手阿洛夫斯一直在坐板凳,直到4年后的86世界杯才成为主力。
  
  
  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80欧洲杯上入选最佳阵容的6人分别为后卫线上的布里格尔、卡尔福斯特,前卫线上的汉斯穆勒、舒斯特尔,前锋赫鲁贝施、鲁梅尼格,结果偏偏只有前卫线上的那两员大将不见了,舒斯特尔是负气出走,另一个中场核心、一直身背10号的汉斯穆勒虽入选大名单但是一直坐板凳(是状态原因还是伤病就不得而知了),而新的中场里,马加特发挥一般,布莱特纳、德雷姆勒都是偏重防守,利特巴尔斯基是唯一亮点。
  
  问题是利特巴尔斯基毕竟是个边路突击手,并不擅长中场组织,伤病缠身的鲁梅尼格只能多次回撤拿球,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更令中锋位置的赫鲁贝施或费舍尔势单力薄,从这个角度来看,舒斯特尔的缺阵影响太大了。
  
  
  
  
  
   (三)史上RP最差亚军
  
  雄心勃勃的西德队小组第一轮就遭遇下马威,被阿尔及利亚2-1击败,这场比赛当时和1950年美国胜英格兰、1966年北朝鲜胜意大利一起被称作世界杯历史上的三大冷门。(到现在我还记得阿尔及利亚的那两个进球,马杰尔、贝卢米的一个脚弓推射、一个外脚背弹射,这支北非之狐在连续进军82、86两届世界杯后沉寂了24年,明年又可以看到他们了——齐达内的老乡们。)
  
  
  第二轮比赛西德队终于发威, 4-1大胜智利队,鲁梅尼格上演帽子戏法,其中有一个看似平淡的外脚背射门被球王贝利赞不绝口(那会儿的贝利评球专栏每天都会登载在中国体育报上)。
  
  那个年代小组赛的最后一轮都不是同时开球,结果阿尔及利亚打完全部比赛后积了4分,净胜球为0,西德与奥地利还没比赛前奥地利积4分、净胜球为3,西德积2分、净胜球为2,此战如果西德不能战胜奥地利将被淘汰,不过如果它赢了奥地利3个球以上奥地利也会出局,结果可想而知,西德1-0小胜,两队携手出线(三队同积4分,比较净胜球,西德第一、奥地利第二,阿尔及利亚回家)。
  
  有人会问:奥地利为了拿小组第一也应该拼一下呀,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两队如果都拼命了,西德赢三个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其次,小组第一对后面的比赛意义不大,西德拿到小组第一后复赛与英格兰、西班牙同组,奥地利则与法国、北爱尔兰同组,哪组更难打?
  
  
  不过西德、奥地利两家虽然都出线了,但那场1-0的比赛却令两队的名誉严重受损,后面的比赛这两队无论与谁交手观众都会为对手加油,送给他们的都是嘘声。
  
  复赛第一轮西德遭遇到布莱恩罗布森领衔的英格兰队打成0-0,第二轮凭借利特巴尔斯基和菲舍尔的进球2-1力挫东道主西班牙队,之后他们就要来等待西班牙与英格兰之战对自己的判决了。
  
  此刻的西班牙很尴尬,它其实已经被淘汰了(最后一轮它就算赢了也只有2分,而西德队已经3分了),但又无法送顺水人情给英格兰,一来西德与奥地利之战已经让舆论沸沸扬扬,二来毕竟西班牙是东道主,也不想在伯纳乌球场以失败来告别家乡父老,于是它依然主力尽出死拼英格兰,最终两队打成0-0。
  
  郁闷的英格兰人以不败之身被淘汰出局,西德人进入了半决赛。
  
  一支小组赛里打默契球出线的球队,最终却又靠别人的公平竞争精神进入前四,尽管我们现在看来这都是赛制设计的缺陷,但在当时西德人可成为了众矢之的。
  
  接着是半决赛,我在法国篇里写过了:
  
  “加时赛里两球领先的法国队大意失荆州被西德追平,最终在第六轮点球决战中失利。
  
  而更具争议的是:法国队替补出场的巴蒂斯通曾获得一个单刀的机会可惜踢偏,问题是巴蒂斯通已经把球踢出后出击的西德门将舒马赫仍然高高跳起并在空中侧身用自己的右跨和右肘撞向巴蒂斯通的头部,可怜的巴蒂斯通一声没吭就倒下了——他掉了几颗牙,这不算什么,更大的问题是:他的颈椎骨折了,被送到医院抢救才捡了条命。
  
  裁判并未作出任何判罚,这个球可以不判点球,因为舒马赫犯规时球已经出界了,但完全应该追加一张红牌啊!”
  
  
  
  西德虽然险胜对手闯入决赛,但那会儿恐怕全世界的人都在为意大利加油,当然,最后的结果也让大家满意了。
  
  
   对于那会儿的西德队来说,一个世界杯亚军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球队的形象这么差令整个西德上上下下都非常不满,德瓦尔两年前称霸欧洲杯时积攒下的RP荡然无存,这也为他两年后的下课埋下伏笔——其实循规蹈矩的德国人最不喜欢主教练的更迭太快,德瓦尔的前任绍恩一干就是15年,绍恩的前任赫尔伯格干了27年!
  
  
  84年的欧洲杯,西班牙终于复仇成功,他们在小组赛1-0力克西德,同时另一牙葡萄牙也逼平了德国人,尽管西德队战胜了罗马尼亚队,但最终只获得了小组第三未能杀入前四,德瓦尔时代结束,贝肯鲍尔时代到来。
  
  
  
(四)承上启下
  
  贝肯鲍尔的第一战就是86世界杯,在这支队中,马特乌斯终于熬成了主力,但贝肯鲍尔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布雷默,由于他的全能,球队可以在532与442之间巧妙转换,打法丰富多了。
  
  门将还是舒马赫,左中卫还是卡尔福斯特,中间则是来自汉堡的铁卫雅各布斯,但他的打法并不是清道夫,更像是与卡尔福斯特搭档双中卫——因为打右中卫的布雷默才是个真正的自由人,一旦球队由守转攻,他几乎就是个前卫。
  
  左路还是铁人布里格尔,右路则换成了贝特霍尔德。
  
  马特乌斯担当后腰,马加特的正选位置较4年前稳固,而且穿上了10号球衣,还是打他习惯的中路偏左,埃德尔(82年的巴西队也有一名同名球员埃德尔,比这个西德的埃德尔名气大)打中路偏右,82年大出风头的利特巴尔斯基只能替补出场。
  
  前锋线阿洛夫斯多年媳妇熬成婆,当时的新秀沃勒尔一开始占据了另一个位置,鲁梅尼格由于年龄和伤病的原因更多的是替补出场,不过进入淘汰赛后,沃勒尔还是要把首发让给老大。
  
  和4年前一样,这支球队保持了心理素质稳定、体力充足、遵守战术纪律等德国人的传统优势,同时,打法单调、进攻创意不足的问题也还是涛声依旧, 82年至少还出了个利特巴尔斯基呢。
  
  在本届的中场里,埃德尔和上届的德雷姆勒一样,勤劳认真但没有想象力;马加特还是4年前的老毛病,虽然在俱乐部呼风唤雨(海瑟尔惨案之前的8年里,英甲球队拿了7个欧冠,唯一一次打破垄断的,就是以马加特为中场核心的汉堡队),但一进入国家队就发挥不出来;至于4年后大红大紫的马特乌斯在这届大赛中主要还是个防守型,专门负责抢截和补位,参与进攻不多;而有伤在身的前锋鲁梅尼格打满全场都困难,不能再指望他回撤组织;阿洛夫斯与沃勒尔则都是纯粹的射手,缺乏前戏技巧。
  
  更多的组织任务,落在了后卫线上的布雷默身上,他的助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球队由守转攻时他从中卫的位置稍微向前一些,与马特乌斯形成双后腰,布雷默负责支配球,马特乌斯来协助;另一种情况就是球队落后了或者比赛到了下半场西德人更渴望进球时会干脆变阵为442,布雷默去司职左前卫(左后卫布里格尔毕竟三十多了,而且传球脚法一般,撤回来安心防守),马加特则顶的更靠前,像一个前腰。
  
  攻击手里面经常替补出场的除了利特巴尔斯基外就是小赫内斯,拜仁经理大赫内斯的弟弟,现在柏林赫塔的经理。
  
  客观的说,这些人对进攻创造力的帮助都有限,而这样一支主要靠后卫组织进攻的球队,在场面和内容上也表现平平,他们在小组赛里0-2输给了丹麦,被乌拉圭1-1逼平,2-1小胜苏格兰,以小组第二出线,小组第一则是大劳德鲁普和埃尔克耶尔领衔的三战全胜、净胜8球的丹麦队(结果丹麦淘汰赛第一轮就被秃鹫布特拉格诺连下四城最终5-1横扫)。
  
  进入八分之一决赛后,西德遇到的是摩洛哥,闷战将近90分钟快完场时,很少助攻的马特乌斯突然前插并以其后来标志性的一记远射令非洲新军饮恨。
  
  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是墨西哥,0-0顶住了东道主的攻势,西德队成功地把比赛拖入点球决胜,拥有钢铁神经的德国人四罚全中,紧张的东道主在罚失两记点球后甚至没有机会罚第四轮。
  
  半决赛面对大热门法国队,没有人看好西德,无论小组赛还是前两轮淘汰赛,德国人的表现都不怎样;而对手则是新科的欧洲之王,中场四大天王当时名震天下,领衔的普拉蒂尼已经破纪录地蝉联三届金球,特别是他们先后将卫冕冠军意大利和另一大热门巴西队淘汰后,全世界都相信他们会与另一半区的阿根廷相会于决赛,而普拉蒂尼与马拉多纳的直接对话更将谱写出一篇名垂青史的恢弘画卷。
  
  然而,德国人并不甘于只担当配角,开场后不久,布雷默就利用任意球得分了,大举反攻的法国人总是找不到得分的感觉,帕潘、罗什托两大中锋呆坐替补席(具体的原因大家去看前面的法国篇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心理因素,四年前的阴影令法国人患得患失,总是无法表现出面对意大利和巴西时的从容洒脱。
  
  终场前2分钟大举压上的法国队又被沃勒尔利用快速反击再下一城,彻底回天无术。
  
  
  
  
  谁是本届大赛上最出色的西德队员——门将舒马赫,他的神勇多次拯救了摇摇欲坠的德国战车,这也让他力压埃尔克耶尔、普拉蒂尼、莱因克尔、布特拉格诺等诸多名将获得了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的银球奖,仅次于最终登基球王的马拉多纳。
  
  
  然而决赛中,舒马赫在防守任意球时出击不当,被阿根廷的中卫布朗顶了个空门,被迫压出去打的德国人开始被阿根廷人频频快速反击了。
  
  
  呵呵,大家想想02年的卡恩,几乎从头到尾都是被舒马赫灵魂附体,一路神奇的表演助球队杀入决赛,最终却出现失误送出争夺冠军的可能。
  
  
  客观评价86年贝肯鲍尔的这支国家队,其实不比德瓦尔时期有多少进步,但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利用这个亚军稳定了军心,也稳固了自己的位置,同时布雷默、马特乌斯这两位新人(或准新人)的表演也会让他眼前一亮、心有所动吧。
  
  
  
  
   (五)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墨西哥归来之后,贝肯鲍尔的最大任务就是迎接在西德本土举办的88欧洲杯,也正是在这届比赛上,虽然东道主在半决赛里被重新崛起的荷兰人复仇,但凯撒大帝已经成功地建立起来了自己的班底,也为两年后的问鼎世界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说88年的西德阵容。
  
  门将位置上,世界杯功臣舒马赫本来就一直与贝肯鲍尔关系不佳,世界杯后他又出版了那本名为《开场哨》的自传,引发轩然大波,当然在国家队也呆不下去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伊梅尔得以出头,这位年少成名的门将1980年还未满20岁时就入选国家队了,每次大赛都是舒马赫的替补,在二十七八岁的当打之年总算熬出来了。
  
  问题是他在88欧洲杯上的表现实在是平平,同时科普克、伊尔格纳等人开始快速崛起,伊梅尔成为了西德门将史上最短的流星。
  
  在中卫人选上,球队已经全部换血,两大铁汉科勒尔、布赫瓦尔德(后半程因伤被博罗夫卡代替)各自占据了一个位置、老替补队员33岁的赫格特打上了主力担任清道夫。
  
  左路的布里格尔已经退出,由布雷默来打;右路本来已经有了86世界杯的主力贝特霍尔德(后来的90世界杯正选也是他),但在本次欧洲杯上,身体健康的他只打了第一场,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看过90世界杯的朋友应该看出,2年后夺得世界杯的那条后防线基本成型(90意大利之夏唯一的变动就是奥根塔勒代替赫格特)。
  
  
  在中场,一开始马特乌斯还是后腰,马加特已经挂靴,托恩穿上了他的10号球衣,与再次被重用的利特巴尔斯基担当攻击型的前卫,双前锋则是沃勒尔与克林斯曼。
  
  
  首场被意大利1-1逼平后,贝肯鲍尔果断变阵,拿掉了贝特霍尔德,换上了罗尔夫,但这并非是贝特霍尔德表现不佳,而是因为凯撒大帝有更冒险、更激情的计划。
  
  罗尔夫是个防守型的后腰,他上场后马特乌斯得到解放,与托恩组成一个类似双前腰的阵型,而利特巴尔斯基则专门司职边路,与布雷默左右呼应(有意思的是更多的时候是布雷默改打右路,利特巴尔斯基以左路为主)。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变动,布雷默虽然助攻很凶猛,但毕竟后卫出身的他还会回去防守,利特巴尔斯基可是绝对的进攻球员啊,此阵法一出,西德队可就是再不是82、86两届那种保守稳健型的了,火辣的很啊!
  
  一般来说大多的352其实也都可以看成是532,防守时还会有5个后卫,只不过两个边后卫助攻的比较猛罢了,但像这次贝肯鲍尔这样直接弄一个边锋负责一条边路的,还真是有魄力。
  
  大概由于82、86两次亚军拿的都不是特别的服众,整个七十年代的那种强盛势头已经荡然无存,堂堂西德队不能总是靠死磨硬泡晋级呀?尤其这届欧洲杯又是在自己家门口举办,凯撒大帝必须拿出些能提升德国足球形象的招式来。
  
  必须承认,贝肯鲍尔还是很有办法的,这个新阵型不仅彻底打通了边路进攻的任督二脉,同时也激活了马特乌斯,本来此次大赛前贝肯鲍尔是想打造托恩为新核心的,老马的职责还是防守加辅助,但托恩和前任10号马加特一样,同样无法把俱乐部里的风范带到国家队(莫非因为他们都指挥不动拜仁帮?托恩成名于沙尔克04,88欧洲杯后转会拜仁,在拜仁效力6个赛季后又回到沙尔克04,为母队再效力8个赛季后退役),本次大赛之后,10号球衣又该易主了。
  
  变阵后的西德顺风顺水,连续两个2-0击败丹麦、西班牙,以小组第一出线进军半决赛,同时也实现了两次复仇,因为两年前的世界杯上丹麦曾经在小组赛2-0击败了西德,而西班牙更是在4年前的欧洲杯小组赛最后一轮用一个1-0令西德未能出线,直接导致了德瓦尔的下课。
  
  西德队半决赛的对手是荷兰,虽然荷兰人最终夺魁了,但其实它在小组赛里困难重重,直到最后一场比赛的最后一刻才惊险万分地拿到了小组第二得以杀入半决赛(详情第六章再慢慢说)。
  
  但足球就是如此,一进入淘汰赛大家就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之前的一切只是虚空罢了。你西德队不也是经常上演小组赛勉强出线、淘汰赛却一路亨通的好戏吗?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而且既然丹麦、西班牙已经还过了,该西德队还了。
  
  于是这场半决赛完全成为了14年前世界杯决赛的重演,只不过角色正好易位。
  
  74年那场比赛是荷兰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东道主西德同样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穆勒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这场比赛是东道主西德先打进1个点球领先,随后荷兰用点球扳平,再由传奇中锋巴斯滕打入制胜一球逆转。
  
  宿命啊!
  
  
  
  虽然我一直喜欢橙衣军团,但客观的说,那届欧洲杯上的西德很出色,这场比赛的场面其实是在西德人的控制下的,他们并没输给荷兰人,他们只是输给了巴斯滕,全场比赛巴斯滕的机会并不多,但他两次单挑科勒尔取得完胜,一次造成科勒尔犯规、一次在科勒尔逼抢下将球打入,对于当时还未满23岁的科勒尔来说,教训惨痛啊。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为科勒尔说句公道话,那届大赛西德的中卫线十分不幸,小组赛里布赫瓦尔德就伤了,而在这场关键的半决赛的上半场,担任清道夫的老将赫尔格特同样因伤离场,三名主力中卫里面两人先后倒下,只剩科勒尔苦苦支撑,也够难为他了,他和亚当斯、达萨耶夫、希尔顿等人一样,成了88年巴斯滕神奇表演的牺牲品——那届巴斯滕剑下不死无名之鬼,斩落的都是一代名将。
  
  这场比赛还有一点要说一下,大概是进入半决赛了吧,贝肯鲍尔又有些求稳,他还是觉得利特巴尔斯基过于攻强守弱了,于是没有让他首发,代之以回防更积极的弗兰克米尔,但后者在攻击力上显然无法比肩利特巴尔斯基,直到荷兰人在将近80分钟时把比分扳平后,贝肯鲍尔才赶快换上利特巴尔斯基,结果利特巴尔斯基还没摸着几次球呐,巴斯滕就锁定胜局了,不知那时的贝肯鲍尔可否有几分悔意?
  
  
  
  虽然在家门口痛失夺冠的机会,但当时的西德上下对贝肯鲍尔和这支国家队还是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甚至超过了82、86那两支世界杯亚军队,贝肯鲍尔也对球队的阵容和打法成竹在胸,面对着刚刚击败自己的荷兰,还有两年前让自己梦碎的阿根廷,贝肯鲍尔心里发狠:
  
  “两年后见,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六) 钢铁(德)意志
  
   1990年夏,意大利,米兰,梅阿查球场(AC米兰的球迷别生气,在举办世界杯这种国家队赛事的时候它就叫梅阿查)
  
   大概是上帝的眷顾,作为种子队的西德队如愿以偿的抽到了D组,小组赛全部在这个球场举行,也由于他们赢得了小组第一,又在这里连打了两轮淘汰赛,总共有5场比赛是在这里踢,爽翻了。
  
  为什么?因为队内的三大核心马特乌斯、布雷默、克林斯曼就是这里的主人,西德队几乎等同拥有主场之利。
  
  除了与荷兰队比赛时。
  
  
  
  
  说说本届西德队的阵容。
  
  门将上,年仅23岁的伊尔格纳担当主力,比他大4岁的科普克成为了替补,有意思的是 94世界杯后,才刚刚27岁的伊尔格纳退出国家队,三十多岁的科普克终于熬出头并一举成名于96欧洲杯。
  
  后防线上,奥根塔勒担任清道夫,布赫瓦尔德是铁定的一名中卫,但两年前犯错的科勒尔并没有在小组赛出场,顶替他位置的是既可以打右后卫又可以打中卫的贝特霍尔德。
  
  左路还是布雷默的天下,右路则是罗伊特。
  
  前卫线上,马特乌斯回到后腰,他的前面放上了两个新人,一个是脚法出色的新星哈斯勒,另一个则是工兵型的乌韦贝因,利特巴尔斯基和托恩则成为板凳。
  
  不过后面的比赛利特巴尔斯基还有机会,但托恩在交出10号球衣改穿20号后就基本沦为看客(但还是在关键的半决赛顶替乌韦贝因出场了一次)。
  
  锋线上沃勒尔配搭克林斯曼的组合自然被保留,里德尔成为了主要替补。
  
  从这套阵容里我们不难看出,一旦到了世界杯上,贝肯鲍尔还是要在稳妥之中再求进取。
  
  应该说这套阵容运转良好,首战南斯拉夫就以4-1大胜,接着5-1轻取阿联酋(如果没有89年的黑色3分钟,这个位置很可能是中国队),稳获出线权后1-1打平哥伦比亚确保了小组第一。
  
  
  拿到了小组第一,可以留在梅阿查,但问题是,上门来挑战的另一个小组第二却是——荷兰人。
  
  这场八分之一决赛的详情以后荷兰篇里面再细说,这里只说一个情节:在这场比赛里贝肯鲍尔重新启用了两个人,一个是小组赛偶尔替补出场的利特巴尔斯基,另一个则是小组赛一直枯坐板凳的科勒尔,科勒尔的任务呢?——去盯两年前让他颜面尽失的巴斯滕。
  
   ……
  这场比赛后,颗粒无收的巴斯滕无奈地说:“科勒尔是我最不想遇到的后卫,在他面前进球是很难的工作。”
  
  走出阴影的科勒尔也从此成为了九十年代最优秀的中卫,我印象最深的就是97年欧冠他率领多特蒙德淘汰曼联之战,两回合都没让红魔进球(主客场两个1-0双杀),曼联多次疾风暴雨般的进攻都难奈科勒尔领衔的后防,坎通纳又摇头又叹气郁闷之极。
  
  
  说回西德队,就凭科勒尔这步棋,贝肯鲍尔的魄力和眼光也值得一赞。
  
  与荷兰队比赛后,科勒尔坐稳了主力中卫,贝特霍尔德回到了右路,罗伊特又成为了板凳。
  
  前卫线上,利特巴尔斯基则开始与哈斯勒轮换首发,贝肯鲍尔似乎不太愿意他们两人同时出场导致前卫线重攻轻守。(直到决赛他们才得以并肩作战,大概贝肯鲍尔觉得四名队员停赛的阿根廷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吧。)
  
  
  接着说四分之一比赛,西德队凭借一个点球波澜不惊地淘汰掉捷克进入了半决赛,大家相信吗,这是从82年开始连续三届世界杯里西德人得到的第一个点球(但他们被判罚过至少4个点球)。
  
  
  接下来就是英德的半决赛大战,那是我个人认为90世界杯里全部52场比赛里最精彩的一场,西德众将我已经介绍了,英格兰的加斯科因、莱因克尔、瓦德尔、比尔兹利、普拉特、皮尔斯、希尔顿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啊,连板凳上坐的都是布莱恩罗布森、巴恩斯、大卫西曼……
  
  印象最深就是两个队打得激情四射、拼抢十分凶猛,但是又惺惺相惜、对球不对人,十分有那种欧洲古典骑士的风度。
  
  英格兰点球失利后,加斯科因和老马一样,哭得像个孩子,其实他们两人挺像的,既拥有让人叹为观止的足球天赋,又始终是个长不大的顽劣恶童。
  
  
  连续三届世界杯,西德都是在半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点球淘汰对手,除了82年对法国是6罚5中,86年和90年都是4罚4中甚至不需要罚第五轮,同时这三届世界杯里德国人先后16次站在12码点上(点球决胜时14次、正常比赛中2次),其中15次准确命中只有1次罚丢——钢铁(德)意志啊!
  
  决赛不多说了,前面阿根廷篇讲过了,谈一个趣事,这已经是西德人连续第三次杀入世界杯决赛了,队伍中只有马特乌斯和利特巴尔斯基是三朝元老,但老马在82年时还是去感受气氛的板凳队员,利特巴尔斯基才是绝对主力,问题是86年时贝肯鲍尔不重用利特巴尔斯基(据说也是因为他和舒马赫走得太近、与拜仁帮水火不容),因此虽然90年决赛时这位边路奇才得以出场,但很遗憾地错过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都出场参加世界杯决赛的球员的称号。
  
  
  4年后的洛杉矶玫瑰碗,冠亚军决赛中巴西队首发出场的约金霍意外受伤中途下场,卡福得以替补出战,谁料由于巴西人又连续进军98、02两届决赛,约金霍的受伤成全卡福夺走了夲可以属于利特巴尔斯基的这一纪录。
  
  卡福的记录恐怕要保留一段时间了,现在还有哪支球队能连续三届世界杯都进入决赛?说不定还是巴西,起码2010年、2014年都有希望。
  
  
  
  
  
   (七)尾声
  
   在整个八十年代(80-90),由于舒斯特尔的自我放逐,西德足球的代表人物无疑是下面两个,前鲁梅尼格、后马特乌斯,但我还是偏执地欣赏着布雷默。
  
  这位全能战士在中卫、左后卫、右后卫、后腰、边前卫的位置上都应对自如,其左右脚技术的均衡难得一见,作为一名右脚将,他可以非常娴熟地用左脚下底传中,更为神奇地是,他用左脚主罚任意球、角球的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右脚,因此西德队所有的前场定位球、角球无论位置在哪里都由他一个人的两只脚包办(在其主罚前对手根本无法预判他会用哪只脚来罚,球会向内旋还是外旋),这是我看球30年来没有在其他任何一支球队里看到过的。
  
  除了轮番用两只脚为队友们提供炮弹,这位后卫队员还拥有很强的得分能力——而且都是关键球,86、90两届世界杯半决赛,西德战胜法国也好,能与英格兰打到点球决胜也好,都来自于他的进球。
  
  马特乌斯在其大出风头的90世界杯里共打入4个球,其中3个来自小组赛里对南斯拉夫与阿联酋的大比分;布雷默共打入3个球,全部在淘汰赛,分别是2-1淘汰宿敌荷兰的第二球、半决赛1-1打平英格兰的唯一进球(后点球4-3取胜)、决赛1-0战胜阿根廷的唯一进球。
  
  说到对阿根廷的那个点球,本来球队的点球手是马特乌斯,但他拒绝主罚,自称球靴断了颗钉子,怕踢不好。
  
  有人说老马怕承担责任,我觉得没必要把人想得那么坏,我宁愿认为这是上帝的成全,成全布雷默享受那份光荣!
  
  
  
  
  ……
  后来德国统一了。
  
  没有西德队,只有德国队了。
  
  表面看来,大量东德足球人才的涌入应该会让已经很强大的西德队如虎添翼,但不知为何,德国足球在一点一点退步,更诡异的是,前东德球员们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命运多舛。
  
  多尔和基尔斯滕总是无法融入国家队,好不容易有一个冒出来的萨默尔,结果不到30岁就因伤黯然挂靴。
  
  新世纪的球员里,巴拉克是著名的万年老二,02年在四条战线冲击冠军全部失利(德甲、德国杯、欧冠、世界杯),后来总算在拜仁拿到了德甲冠军,结果转会切尔西后又连续收获英超亚军、欧冠亚军、国家队里的欧洲杯亚军,直到今天夏天才总算收获了一个足总杯。
  
  还有令人痛惜的恩克……
  
  
  
  说到国家队,在欧洲杯赛场,德国人还拿过一次冠军、两次亚军,不过另外两次倒在了小组赛里,要知道,现在可是16队的小组赛。
  
  在世界杯上,他们拿了一个亚军、一个前四、两个前八。
  
  他们也许还算是一支强队,但也仅仅只是一支强队而已。
  
  
  
  除了96欧洲杯那支球队。
  
  因为那不仅仅是一支球队,那是一支铁血的军团,已经伤病累累到了连替补门将都要随时上场去打后卫或前锋的地步,但他们在绝境中迸发的血性和战斗力会令所有的对手胆寒!
  
  
  
  96年之后,世上再无“德国队”。
  
  
  (本章完)
千里挑一的女性既仪卿,超大无几人识之!

在21那种最不应该是此类人出现的地方认识的一位最没21特色的御姐,今年三十了。

不要说在21,就是在整个世界中,亦当之无愧千里挑一,别不说,光其以小学教师成功考取公务员,已是千里挑一了。更不说其他相貌气质涵养与贤淑等女性必备品质了。


女生球迷,喜欢英格兰意大利等帅哥多的球迷不足为怪,喜欢巴西西班牙也不足为怪,他们就算无帅哥也有技术与能力。但喜欢日耳曼战车,既不如意英帅更无巴西的华丽技术,能够看懂其钢铁般意志,足见其女是懂内涵的非一般之姝也。
永远的德意志球迷!
话说当年金色轰炸机~尤尔根.克林斯曼,那是迷倒了无数的女性大学生。。。
回赌王,当年确实迷倒了不少人,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九十年代,那时候,英格兰,小贝,曼联等让女同声疯狂的偶像意义或多或少大于竞技意义的球队球员还不知道在哪呢。

如果是换成九十年代末以后看足球的,嘿嘿,像德国三驾马车,荷兰三剑客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其大名。当初古利特与小贝一起访华,不少记者就热捧小贝而冷落了辫帅,没有人会知道,当年辫帅也是红极一代的偶像。

回赌王,当年确实迷倒了不少人,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九十年代,那时候,英格兰,小贝,曼联等让女同声 ...
飘风流云 发表于 2009-12-13 16:28


小贝再风光也比不了,老克脖子上可挂有世界杯和欧洲杯双料冠军的金牌!:victory:
至于德甲和意甲冠军头衔,就算不了什么喽。。。
回赌王,当年确实迷倒了不少人,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九十年代,那时候,英格兰,小贝,曼联等让女同声 ...
飘风流云 发表于 2009-12-13 16:28


小贝再风光也比不了,老克脖子上可挂有世界杯和欧洲杯双料冠军的金牌!:victory:
至于德甲和意甲冠军头衔,就算不了什么喽。。。
当然了,小贝那脚唯一可称道的任意球,也不是世界最好的,小儒,卡洛斯,米哈等人不在他之下,他的黄金右脚更应该送给老费。

老克最差的世界杯成绩恰好就是小贝最好的世界杯成绩。
金色轰炸机进棒子的那个,绝世好球{:2_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