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守的一点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7:12:29
回复 23# 饕餮天吃星

随意肌从动作速率和性质上看分三种:慢肌、快(有氧)、快(无氧)
我们通常说的肌肉能力分四种: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绝对力量

格斗需要的肌肉能力从重要程度上看...依次是爆发力、速度力量和耐力....绝对力量(慢肌)这种东西...练太多了就是浪费...对格斗选手来说..一次300kg的深蹲不如做一组5次120kg的快速起蹲....爆发力和速度力量都是通过高速小负重来练习的、绝对力量和肌肉体积是通过慢速来练习的....
所以说呢....拿格斗选手和健美练习者相比是无意义的....两者的追求完全不同、训练方式差异也非常大...格斗选手打健美练习者纯粹是在欺负人...

肌肉的确能在承受打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但是用肌肉硬扛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肌肉块也是有天然的缺陷的...因为肌肉块再硬那也是柔软组织的液压体...在遭到打击(碰撞)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形变的...这种形变除了肌肉束内的血液流动还包括了肌肉束的位移...血液流动可以快速复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肌肉束位移却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在带拳套的擂台格斗中这点是不明显的...很容易遭到忽略...

一般来说...我们对抗对手的攻击是从距离、时间开始的...但是距离和时间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东西而且会随着不同的对手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练习格挡和抗击打能力...格挡的就是要让对方的有效攻击范围偏离我方的重点区域、抗击打能力呢就是要对重点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并充分使用身体整体的协调来对抗对方的攻击...

单纯碰撞的情况下....拳套、拳头、肘、掌缘、掌根、指节与身体的接触面积是不同的...同样的冲量下、接触压强也是不同的...接触压强的不同往往是造成伤害最根本的原因...就好比手掌捏鸡蛋和手指掐鸡蛋...必然是手指掐容易使鸡蛋破损...结合人的肌肉结构...接触点越小、接触压强越大就越容易造成肌肉束的位移并形成破坏性的伤害...这种伤害可以迅速消除对方的抵抗能力...
在接触点带有旋转的情况下这种伤害更为明显....因为此时肌肉需要对抗的动量带有速度方向上的变化...这种旋转会在肌肉结构中产生扭转效应、增加对方肌肉束的位移、从而增加破坏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出拳到点的时候拳面要带一点旋转的原因...

那应该如何来对抗打击呢?首先是利用骨骼...骨骼是人体上刚性最好的结构(空心轴)、在轴向的拉伸挤压特性上非常好...但是对径向的冲击承受能力不强...所以要针对性的展开练习、利用沃夫法则来加强骨骼能力...但是呢、这是有极限的....因为从成分和结构上来看骨骼的受力特性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肌肉和身体的协调来对抗打击....前面分析过肌肉的抗冲击原理和伤害特性...那么我们就要针对性地利用和避免...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骤松骤紧、点紧面松”
我们知道...格斗的打击形式都是通过动量、冲量来造成伤害的....既然是动量必然关系到速度和质量...肌肉的松紧就是利用质量的变化和不同质量群的运动来达到把攻击冲量削减到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们的骨骼肌都是随意肌...是可以通过意志来控制的、某些动作的持续强化练习可以使这种有意识控制变成我们的肌肉记忆从而提高反映速度....这就是针对性训练的要点

大家都应该作过引靶练习...以拳靶为例...若我们喂靶时肩、肘、腕的关节都放松...在遭到拳击时依旧保持放松...则拳靶会被击出一个较大的位移、复位慢、影响练习的连贯性和节奏...所以我们喂靶的时候必然要有一个对抗动作...就是收紧肘、肩、腕的相关肌肉、固定关节、使得上背部和整条手臂的质量都能用来对抗拳击的动量...但这个动作是瞬时性的、也就是在接触的瞬间发动的、发动之后马上消除的...这也就是抗击打的基本原理...“骤紧骤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的身体不是刚体、人体的关节在自然状态下是活动的...各个肢体部分之间的质量联系很差...动量要到一个部分的运动极限之后才会经由韧带、肌腱、骨骼的传导影响到关联肢体部分...这种运动极限一般来说幅度都很大、不适合在高速对抗中使用...所以...我们要运用肌肉来控制、固定关节...有意识的调整质量分布来达到改变所受冲量引起的速度变化
骤紧之后必须要放松...道理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棉花...你打棉花袋的时候会感到有力无处使的感觉...骤紧是为了让身体的其他部位受冲击之后联动、通过质量变化来达到减小速度的目的、而骤松就是要把接触部位变成棉花...顺应对手的攻击动作来自然的运动、使得肌肉和骨骼不会遭到对抗性的伤害...

在承受冲击时、把整个身体都绷紧形成一个类刚体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因为人的躯体运动形式不仅仅是直线的...肢体的主要运动方式是围绕关节进行的圆周运动、这也是传统技法中化劲的物理原理...就是利用部分躯体质量的变化围绕着放松的关节进行转动、通过把攻击冲量转化为身体部分转动惯量的方式来化解攻击、减小伤害....
人体的内部运动转动中心是腰...准确的说应该是骨盆和脊柱的结合部...由这个位置向上依次是脊柱(背、颈)、肩、肘、腕;向下依次是髋、膝、踝、趾....这些关节和相关的肌肉群的控制就是化解攻击冲量的关键...这些关节就是一个一个质量连接点、也是转轴...所谓的“点紧面松”就是要按照离攻击接触部位最近的关节到腰的顺序逐次的收紧和放松肌肉、使得动量逐次传导并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减缓速度、减小可能造成的伤害(其他与传递动量无关的关节、肌肉要放松)...松腰坐胯、为什么要松腰的道理就在于此...

这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因为在攻击练习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肌肉收紧顺序与防守中是相反的...不仔细揣摩、并长时间的练习...是很难领悟其中的要领的...明白了肌肉关节的收放要领再配合步法的练习、防守能力就会大幅度的提升了....回复 23# 饕餮天吃星

随意肌从动作速率和性质上看分三种:慢肌、快(有氧)、快(无氧)
我们通常说的肌肉能力分四种:爆发力、速度力量、耐力、绝对力量

格斗需要的肌肉能力从重要程度上看...依次是爆发力、速度力量和耐力....绝对力量(慢肌)这种东西...练太多了就是浪费...对格斗选手来说..一次300kg的深蹲不如做一组5次120kg的快速起蹲....爆发力和速度力量都是通过高速小负重来练习的、绝对力量和肌肉体积是通过慢速来练习的....
所以说呢....拿格斗选手和健美练习者相比是无意义的....两者的追求完全不同、训练方式差异也非常大...格斗选手打健美练习者纯粹是在欺负人...

肌肉的确能在承受打击时起到缓冲作用...但是用肌肉硬扛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肌肉块也是有天然的缺陷的...因为肌肉块再硬那也是柔软组织的液压体...在遭到打击(碰撞)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形变的...这种形变除了肌肉束内的血液流动还包括了肌肉束的位移...血液流动可以快速复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肌肉束位移却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在带拳套的擂台格斗中这点是不明显的...很容易遭到忽略...

一般来说...我们对抗对手的攻击是从距离、时间开始的...但是距离和时间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东西而且会随着不同的对手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练习格挡和抗击打能力...格挡的就是要让对方的有效攻击范围偏离我方的重点区域、抗击打能力呢就是要对重点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并充分使用身体整体的协调来对抗对方的攻击...

单纯碰撞的情况下....拳套、拳头、肘、掌缘、掌根、指节与身体的接触面积是不同的...同样的冲量下、接触压强也是不同的...接触压强的不同往往是造成伤害最根本的原因...就好比手掌捏鸡蛋和手指掐鸡蛋...必然是手指掐容易使鸡蛋破损...结合人的肌肉结构...接触点越小、接触压强越大就越容易造成肌肉束的位移并形成破坏性的伤害...这种伤害可以迅速消除对方的抵抗能力...
在接触点带有旋转的情况下这种伤害更为明显....因为此时肌肉需要对抗的动量带有速度方向上的变化...这种旋转会在肌肉结构中产生扭转效应、增加对方肌肉束的位移、从而增加破坏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出拳到点的时候拳面要带一点旋转的原因...

那应该如何来对抗打击呢?首先是利用骨骼...骨骼是人体上刚性最好的结构(空心轴)、在轴向的拉伸挤压特性上非常好...但是对径向的冲击承受能力不强...所以要针对性的展开练习、利用沃夫法则来加强骨骼能力...但是呢、这是有极限的....因为从成分和结构上来看骨骼的受力特性是不可能无限增加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肌肉和身体的协调来对抗打击....前面分析过肌肉的抗冲击原理和伤害特性...那么我们就要针对性地利用和避免...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骤松骤紧、点紧面松”
我们知道...格斗的打击形式都是通过动量、冲量来造成伤害的....既然是动量必然关系到速度和质量...肌肉的松紧就是利用质量的变化和不同质量群的运动来达到把攻击冲量削减到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我们的骨骼肌都是随意肌...是可以通过意志来控制的、某些动作的持续强化练习可以使这种有意识控制变成我们的肌肉记忆从而提高反映速度....这就是针对性训练的要点

大家都应该作过引靶练习...以拳靶为例...若我们喂靶时肩、肘、腕的关节都放松...在遭到拳击时依旧保持放松...则拳靶会被击出一个较大的位移、复位慢、影响练习的连贯性和节奏...所以我们喂靶的时候必然要有一个对抗动作...就是收紧肘、肩、腕的相关肌肉、固定关节、使得上背部和整条手臂的质量都能用来对抗拳击的动量...但这个动作是瞬时性的、也就是在接触的瞬间发动的、发动之后马上消除的...这也就是抗击打的基本原理...“骤紧骤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的身体不是刚体、人体的关节在自然状态下是活动的...各个肢体部分之间的质量联系很差...动量要到一个部分的运动极限之后才会经由韧带、肌腱、骨骼的传导影响到关联肢体部分...这种运动极限一般来说幅度都很大、不适合在高速对抗中使用...所以...我们要运用肌肉来控制、固定关节...有意识的调整质量分布来达到改变所受冲量引起的速度变化
骤紧之后必须要放松...道理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棉花...你打棉花袋的时候会感到有力无处使的感觉...骤紧是为了让身体的其他部位受冲击之后联动、通过质量变化来达到减小速度的目的、而骤松就是要把接触部位变成棉花...顺应对手的攻击动作来自然的运动、使得肌肉和骨骼不会遭到对抗性的伤害...

在承受冲击时、把整个身体都绷紧形成一个类刚体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因为人的躯体运动形式不仅仅是直线的...肢体的主要运动方式是围绕关节进行的圆周运动、这也是传统技法中化劲的物理原理...就是利用部分躯体质量的变化围绕着放松的关节进行转动、通过把攻击冲量转化为身体部分转动惯量的方式来化解攻击、减小伤害....
人体的内部运动转动中心是腰...准确的说应该是骨盆和脊柱的结合部...由这个位置向上依次是脊柱(背、颈)、肩、肘、腕;向下依次是髋、膝、踝、趾....这些关节和相关的肌肉群的控制就是化解攻击冲量的关键...这些关节就是一个一个质量连接点、也是转轴...所谓的“点紧面松”就是要按照离攻击接触部位最近的关节到腰的顺序逐次的收紧和放松肌肉、使得动量逐次传导并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减缓速度、减小可能造成的伤害(其他与传递动量无关的关节、肌肉要放松)...松腰坐胯、为什么要松腰的道理就在于此...

这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因为在攻击练习中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肌肉收紧顺序与防守中是相反的...不仔细揣摩、并长时间的练习...是很难领悟其中的要领的...明白了肌肉关节的收放要领再配合步法的练习、防守能力就会大幅度的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