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奸商霉橙打蜡整容变毒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2:42:43
<P>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4-06-21)
<P>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
<P>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站在水果摊前,真不知道身处哪个季节,因为现在在同一个季节里可以买到很多不同季节的水果,这些水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今天我们的“记者调查”中也会相继出现几种不同季节的水果,对于橙子、哈密瓜、桃,大家是太熟悉了,但有时候它们也会变得让人不熟悉,因为它们的味道和我们平常吃到的不一样。
<P>  这是位于福州市南郊红星农场里的一个水果储存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成箱的橙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
<P>  记者:这么重的霉味!
<P>  几名工人把一箱箱的橙子去掉保鲜袋。
<P>  记者:这是干吗?
<P>  工人:这脏了,要换袋子。
<P>  记者发现不少拆出来的橙子都长出了霉斑。这些已经发霉的橙子用来做什么呢?
<P>  记者:这剥了干吗?
<P>  工人:剥了以后,打扮一下。打扮一下。
<P>  老板先把这些长有霉斑的橙子倒进一个大桶里,然后开动机器进行清洗,机器洗不掉的霉斑还要用刷子来洗刷。霉斑刷掉后,这些橙子被放在一旁晾干
<P>  老板则拿出一个小药瓶挑出一些红色粉末,倒进一盆无色油状液体里进行调和。盆里的油状物很快就变成了深红色,这种深红色的油状物被涂抹在盆子里的海绵上。随后,晾干了的橙子被放进了盆里。
<P>  据老板介绍这么做是为了给橙子打蜡上色。这种红色的粉末是一种色素,而这种油状物则是石蜡。
<P>  记者:这是什么,这个?
<P>  老板:这就是(石)蜡。
<P>  为了增强打蜡上色的效果,老板还往石蜡里添加了一些洗涤精。
<P>  老板:加一点进去洗涤精,加一点点放进去。
<P>  经过洗刷、晾干、打蜡、上色,不到半个小时,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就改头换面了,变得又红又亮。
<P>  老板接着又拿出一些标签,一个一个地给橙子贴上。记者发现,这些标签竟然都是进口水果的标签。
<P>  记者:贴上洋商标有什么用?
<P>  老板:好卖一点。
<P>  记者:好卖一点。
<P>  老板:对。
<P>  老板最后承认,这个简易仓库里的橙子都是本地产的,由于卖不出去,存放久了就发霉,只好想出打蜡上色这种办法来处理,再贴上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
<P>  记者:看得出来吗,是本地的果子?
<P>  老板:看得出,就不用搞了,天天都有搞的。
<P>  这些由发了霉的橙子加工的假冒进口橙子,重新装箱后便被整车整车地运走了。
<P>  记者跟踪这辆运送橙子的货车,来到了福州市最大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福州市果品批发市场。
<P>  在不少批发摊点,我们都见到了贴着英文标签、色泽鲜亮的橙子。
<P>  记者:看得出来是假的进口水果?
<P>  批发商:哪里能看出来,商标一贴一样的,就是拿去吃的时候,剖开的时候才会知道。
<P>  很好卖,我今天整车全部都人家订光了,都拉走了,现在就剩下这几件了。很好卖。
<P>  市场里,假洋水果标签和假洋水果一样畅销。这家杂货店里的假水果标签就有十多种。
<P>  老板:市场上的人都在贴,都是使用国产的那个果子贴进去,这边说是进口的,(零)卖的人也是这样子,有的人买回去,到我这里买一下(洋商标)贴上去,拿出去卖呀。
<P>  在这家批发市场里,记者发现,冒牌水果还不止橙子一个品种。这些包装上标着“新疆特产”的哈密瓜,根本就不是新疆出产的。
<P>  批发商:不是新疆的(哈密瓜),现在的(哈密)瓜是海南和山西那边的。
<P>  记者:这个瓜是上了一点色的吧?
<P>  批发商:这(上的)黄色。
<P>  记者:上了一点色吧,人工上了一点色吧?
<P>  批发商:没错!
<P>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除了给橙子、哈密瓜染色冒充名牌水果以外,商贩们在水果上做手脚还有别的花样。批发市场外,卖桃子的小商贩的生意很是红火。
<P>  摊主(1):你吃我这个,吃一串,试一下,肯定不一样的味道。
<P>  这样的桃子,看上去新鲜诱人,咬一口清脆香甜。然而记者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商贩一边卖桃子,一边时不时给桃子浇上一种液体。
<P>  同期:
<P>  摊主(1):盐巴水洗一下。
<P>  记者:浇的是什么东西,这个?
<P>  摊主(2):是盐水。
<P>  记者:浇的是什么东西,这个?
<P>  摊主(3):是盐水。浇了以后这个桃子很甜的。
<P>  我们从商贩这里了解到,桃子在浇过那种所谓的“盐水”后,看相和口感就会变好,而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是从宁德市传过来的,于是我们决定去宁德市继续调查。
<P>  在宁德市的小东门一带,卖桃子的摊点一个挨一个。记者同样看到,不少小商贩也不断地往桃子上浇一种液体。
<P>  这名摊主把一种液体倒进了装桃子的盆里。
<P>  随后,我们目睹了这种特殊液体的配制过程。
<P>  摊主:这是盐巴,大致搞一斤的样子,我这个手大致就是三两多;这是味精,一小调羹;甜蜜素,大概也一调羹。我这个用了有估计,大概手会准;酒,大概酒半两,差不多半两。
<P>  这些东西加完了,他又取来一些白色粉末,撒进桶里。这种粉末是加工桃子的关键所在。
<P>  摊主:这个就是这个,这个会保持(桃子)的青度。
<P>  这种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呢?记者跟踪这名摊主来到附近的一家化工店,他又买了一袋同样的白色粉末。
<P>  店老板:明矾,人家去做桃子。
<P>  记者:加工桃子在你这儿买明矾的多不多?
<P>  店老板:都在我这里卖,什么多不多。
<P>  回到这家水果摊点,摊主承认用来给桃子美容的就是明矾。
<P>  摊主:明矾,加进去(做桃子),就是保持(桃子的)青度。
<P>  据介绍,加了明矾就能使甜蜜素、味精、酒精、水分等快速渗入到桃子果肉里,既能增加重量,又能使还没成熟、味道酸涩的桃子变得清脆香甜。
<P>  据了解,这种桃子大都是小商贩们从宁德市水果批发市场买来后自己加工的。在宁德市水果批发市场,记者发现,经过特殊加工后,这种桃子的身价涨了七八倍。
<P>  记者:这桃子怎么都不熟啊?这是毛桃,是吧?
<P>  批发商:这个都是拿去做咸桃的。就是这样子拿去做咸桃的。人家这个,几毛钱买去,一加工,卖两三块钱。
<P>  这名摊主则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正是由于用这种办法加工桃子利润可观,她做这一行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P>  记者:像你这样,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P>  摊主:像我这样,两个月赚几万块钱。
<P>  记者:这么好啊,
<P>  摊主:人家吃过的人都来这里买。
<P>  记者:你做了多久?
<P>  摊贩:二十几年了。
<P>  记者:二十几年都是用这个方法做。
<P>  摊主:对。 </P><P>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4-06-21)
<P>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
<P>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站在水果摊前,真不知道身处哪个季节,因为现在在同一个季节里可以买到很多不同季节的水果,这些水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今天我们的“记者调查”中也会相继出现几种不同季节的水果,对于橙子、哈密瓜、桃,大家是太熟悉了,但有时候它们也会变得让人不熟悉,因为它们的味道和我们平常吃到的不一样。
<P>  这是位于福州市南郊红星农场里的一个水果储存仓库,仓库里堆满了成箱的橙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
<P>  记者:这么重的霉味!
<P>  几名工人把一箱箱的橙子去掉保鲜袋。
<P>  记者:这是干吗?
<P>  工人:这脏了,要换袋子。
<P>  记者发现不少拆出来的橙子都长出了霉斑。这些已经发霉的橙子用来做什么呢?
<P>  记者:这剥了干吗?
<P>  工人:剥了以后,打扮一下。打扮一下。
<P>  老板先把这些长有霉斑的橙子倒进一个大桶里,然后开动机器进行清洗,机器洗不掉的霉斑还要用刷子来洗刷。霉斑刷掉后,这些橙子被放在一旁晾干
<P>  老板则拿出一个小药瓶挑出一些红色粉末,倒进一盆无色油状液体里进行调和。盆里的油状物很快就变成了深红色,这种深红色的油状物被涂抹在盆子里的海绵上。随后,晾干了的橙子被放进了盆里。
<P>  据老板介绍这么做是为了给橙子打蜡上色。这种红色的粉末是一种色素,而这种油状物则是石蜡。
<P>  记者:这是什么,这个?
<P>  老板:这就是(石)蜡。
<P>  为了增强打蜡上色的效果,老板还往石蜡里添加了一些洗涤精。
<P>  老板:加一点进去洗涤精,加一点点放进去。
<P>  经过洗刷、晾干、打蜡、上色,不到半个小时,原本长了霉斑、灰头土脸的橙子转眼间就改头换面了,变得又红又亮。
<P>  老板接着又拿出一些标签,一个一个地给橙子贴上。记者发现,这些标签竟然都是进口水果的标签。
<P>  记者:贴上洋商标有什么用?
<P>  老板:好卖一点。
<P>  记者:好卖一点。
<P>  老板:对。
<P>  老板最后承认,这个简易仓库里的橙子都是本地产的,由于卖不出去,存放久了就发霉,只好想出打蜡上色这种办法来处理,再贴上进口水果的标签,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
<P>  记者:看得出来吗,是本地的果子?
<P>  老板:看得出,就不用搞了,天天都有搞的。
<P>  这些由发了霉的橙子加工的假冒进口橙子,重新装箱后便被整车整车地运走了。
<P>  记者跟踪这辆运送橙子的货车,来到了福州市最大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福州市果品批发市场。
<P>  在不少批发摊点,我们都见到了贴着英文标签、色泽鲜亮的橙子。
<P>  记者:看得出来是假的进口水果?
<P>  批发商:哪里能看出来,商标一贴一样的,就是拿去吃的时候,剖开的时候才会知道。
<P>  很好卖,我今天整车全部都人家订光了,都拉走了,现在就剩下这几件了。很好卖。
<P>  市场里,假洋水果标签和假洋水果一样畅销。这家杂货店里的假水果标签就有十多种。
<P>  老板:市场上的人都在贴,都是使用国产的那个果子贴进去,这边说是进口的,(零)卖的人也是这样子,有的人买回去,到我这里买一下(洋商标)贴上去,拿出去卖呀。
<P>  在这家批发市场里,记者发现,冒牌水果还不止橙子一个品种。这些包装上标着“新疆特产”的哈密瓜,根本就不是新疆出产的。
<P>  批发商:不是新疆的(哈密瓜),现在的(哈密)瓜是海南和山西那边的。
<P>  记者:这个瓜是上了一点色的吧?
<P>  批发商:这(上的)黄色。
<P>  记者:上了一点色吧,人工上了一点色吧?
<P>  批发商:没错!
<P>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除了给橙子、哈密瓜染色冒充名牌水果以外,商贩们在水果上做手脚还有别的花样。批发市场外,卖桃子的小商贩的生意很是红火。
<P>  摊主(1):你吃我这个,吃一串,试一下,肯定不一样的味道。
<P>  这样的桃子,看上去新鲜诱人,咬一口清脆香甜。然而记者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商贩一边卖桃子,一边时不时给桃子浇上一种液体。
<P>  同期:
<P>  摊主(1):盐巴水洗一下。
<P>  记者:浇的是什么东西,这个?
<P>  摊主(2):是盐水。
<P>  记者:浇的是什么东西,这个?
<P>  摊主(3):是盐水。浇了以后这个桃子很甜的。
<P>  我们从商贩这里了解到,桃子在浇过那种所谓的“盐水”后,看相和口感就会变好,而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是从宁德市传过来的,于是我们决定去宁德市继续调查。
<P>  在宁德市的小东门一带,卖桃子的摊点一个挨一个。记者同样看到,不少小商贩也不断地往桃子上浇一种液体。
<P>  这名摊主把一种液体倒进了装桃子的盆里。
<P>  随后,我们目睹了这种特殊液体的配制过程。
<P>  摊主:这是盐巴,大致搞一斤的样子,我这个手大致就是三两多;这是味精,一小调羹;甜蜜素,大概也一调羹。我这个用了有估计,大概手会准;酒,大概酒半两,差不多半两。
<P>  这些东西加完了,他又取来一些白色粉末,撒进桶里。这种粉末是加工桃子的关键所在。
<P>  摊主:这个就是这个,这个会保持(桃子)的青度。
<P>  这种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呢?记者跟踪这名摊主来到附近的一家化工店,他又买了一袋同样的白色粉末。
<P>  店老板:明矾,人家去做桃子。
<P>  记者:加工桃子在你这儿买明矾的多不多?
<P>  店老板:都在我这里卖,什么多不多。
<P>  回到这家水果摊点,摊主承认用来给桃子美容的就是明矾。
<P>  摊主:明矾,加进去(做桃子),就是保持(桃子的)青度。
<P>  据介绍,加了明矾就能使甜蜜素、味精、酒精、水分等快速渗入到桃子果肉里,既能增加重量,又能使还没成熟、味道酸涩的桃子变得清脆香甜。
<P>  据了解,这种桃子大都是小商贩们从宁德市水果批发市场买来后自己加工的。在宁德市水果批发市场,记者发现,经过特殊加工后,这种桃子的身价涨了七八倍。
<P>  记者:这桃子怎么都不熟啊?这是毛桃,是吧?
<P>  批发商:这个都是拿去做咸桃的。就是这样子拿去做咸桃的。人家这个,几毛钱买去,一加工,卖两三块钱。
<P>  这名摊主则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正是由于用这种办法加工桃子利润可观,她做这一行已经有不少年头了。
<P>  记者:像你这样,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P>  摊主:像我这样,两个月赚几万块钱。
<P>  记者:这么好啊,
<P>  摊主:人家吃过的人都来这里买。
<P>  记者:你做了多久?
<P>  摊贩:二十几年了。
<P>  记者:二十几年都是用这个方法做。
<P>  摊主:对。 </P>
无商不奸,无奸不商!
<P>现在这样不奇怪</P>
不买,不吃,不就没事了,关键嘴馋的人多多
<P>靠~福建怎么老是这样</P><P>我也是福建的</P>
现在还有什么能吃的啊?
[em14][em14]我只记得两湖的稀硫酸荔子
<P>奸商阿奸商!!</P><P>我也是福建的阿。晕阿</P>
<P>还是农民好,吃的都是自己种的</P>
什么都要自己耕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