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美对德轰炸-->点水族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3:27:34
二战前空军作战理论中争论最多的是“空中战争论”,这一理论有两大核心:一是建立独立空军,二是实
施战略轰炸—前者已为各国所接受,后者则长期有争沦:杜黑等空军理论先驱认为单凭战略轰炸就能赢得战争
胜利,尽管这种理论有许多人怀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军事领导人相信它是制胜的法宝。
    无论什么样的观点或理论,都必须经过战争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许多次战略轰炸,几乎
所有战场上全都实施过战略轰炸。但是具有“空中战争”性质的规模巨大的战略轰炸只有三次,也就是不列颠
之战、对德战略轰炸、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其中尤以盟军对德国的轰炸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轰炸(1940-1945
年),而且是杜黑“空中战争论”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实践,无论是对地面军队登陆作战,还是对打败德国都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
    一、对德轰炸是对战略轰炸思想的检验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扩军备战中,空军学术思想得到了空前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各国不同的流派。德
国、日本、苏联属于强调战场支援的一派,主张空军主要用于战区支援陆、海军作战。英、美属于强调战略轰
炸的一派,主张以战略轰炸为主,摧毁敌国战争潜力,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就是典型的“空军制胜论”。
英国皇家空军参谋长(1940—1946年)波特尔认为如果能炸死德国200万人,并使2500万人无家可归,即可取得胜
利。美国空军上将斯帕茨认为盟军反攻时,只要在西欧占领滩头阵地,固守这些阵地,等空军把德国工业全部
破坏,陆军就可轻易地推进,直捣柏林。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英、美两国在二次大战中一直重视和坚持空军的战略使用。对德战略轰炸始于1940
年1月,但规模较小。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则始于1940年5月15日,99架英机轰炸了莱茵河以东的地
区,史学家把这一天作为对德轰炸的开始日。1942年8月,美国加入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但因出动兵力不大,轰
炸效果并不明显。1943年1月,英、美虽然加大了轰炸规模,但由于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未能夺取制空权,遭
到德国防空力量的抗击,轰炸机损失很多,轰炸效果不大,德国的军工生产仍在上升。从1944年2月起,由于远
程战斗机护航,才逐渐夺取丁德国上空的制空权,扩大了轰炸效果,并有力的保障了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实
施。此后,轰炸规模日益扩大,给德国造成巨大破坏。英美对德国石油工业大规模轰炸是1944年5月开始的,轰
炸开始后,德国的石油供应情况便急剧恶化。5月-8月,  合成汽油产量下降57.7%,9月—12月,进一步下降
85%,到1945年3月,已损失了96.4%。这就是说,德国的石油工业基本上被炸跨了。而在1944年9月,英美开
始轰炸德国本土的铁路运输系统,到12月,铁路运输量就下降了48.5%,到1945年3月,下降到了93.7%。这
就是说,其铁路运输系统已基本上瘫痪了。结果是使德国的原料、部件和半成品的交换与分配发生混乱,它们
无法正常地进人生产线,从而造成生产停顿。可见,从1944年下半年起,德国工业生产迅速下降,经济濒于崩
溃。到1945年4月16日美国驻欧战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对德轰炸结束时,此次行动共历时5年多。英美联合
进行了44.4万次轰炸,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歼击机268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德国人被炸死炸伤100余万
人,无家可归者750万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空中浩劫。
    从英、美对德国的大规模战略轰炸的结果来看,虽然战略轰炸需要巨大的航空力量,掌握制空权,经较长
时间才能奏效,但它能给敌方的战争潜力以严重的打击.创造最后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德轰炸的实践检验,各国的战略轰炸思想互相吸收,并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对德轰炸也是对
杜黑的学术思想的一次扬弃。尽管最后战胜德国不是由于空中进攻而是依靠地面军队的进攻,不是杜黑设想的
空中先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地面军队收拾残局、占领敌国的那种空中战争,但是经过这次战略轰炸,人们从另一
方面真正认识到杜黑曾极力倡导的建立一支独立空军的战略价值。
    二、对德轰炸的经验教训
    纵观英美对德轰炸的全过程,其中有不少值得人们重视的经验教训。
    第一,制空权的夺取和保持是空中进攻作战的前提条件。
    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战略轰炸证明,战略轰炸既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又必须以制空
权为前提条件。从1944年起,英美轰炸机之所以在德国本土扩大了轰炸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英美空军逐
渐夺取了德国上空的制空权。对德轰炸伊始,由于对德国及其占领区的轰炸主要是由英国单独进行的,而且英
美轰炸机没有可以全程护航的战斗机掩护,未掌握制空权,所以轰炸的战果较小,而本身的损失则较大。如
1943年10月14日291架B—17空袭施魏因富特轴承厂,被击落60架,击伤138架,400多名飞行员丧生或被俘,战
损率达21%。美国空军无法承受这种战损率,被迫停止对轴承工业的轰炸。直到1944年春季,美国P—51“野
马”远程战斗机到达欧洲战场、投入作战后,制空权才逐渐转到英美空军手里,他们可以放心地卸下轰炸机上
的枪炮和弹药,而装以更多的炸弹,从而使轰炸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对德战略轰炸的窘境这才得以转变。
    第二,战略轰炸的效果如何对地面军队的作战影响重大。
    盟国地面军队之所以能够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对德国、法国和比利时铁路系统的战略性轰炸是重要因
素之一。如果德军能够依靠铁路系统将其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到美英登陆地点,那么盟国所采取的隐蔽欺骗措施
和突然性的作用就会大大下降,登陆作战的损失就会增大,这势必会严重的影响到陆上作战的进程和结局。
    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配合,是诺曼底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战略轰炸不仅在与地面军队联合作战
中,能够对地面军队作战产生重大影响,就是空军独立进行的战略轰炸,其效果同样可以影响地面军队的作
战。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开始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是由美英战略航空兵独立进行
的。虽然这一轰炸的直接目的是摧毁德国的战时经济,但其效果对地面作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年12月,在
阿登战役中,德国为组织这次战役,装甲部队正常的油料需用量为5个基数;但因油料短缺,只能提供约1.5个
基数,这只是正常需要量的30%。由于美英对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德军运输力量极度紧张。仅能提供的
1.5个基数的油料也因运输困难,常常不能如数供应到装甲部队手中。由于缺少油料,进攻开始后,几乎一半
火炮无法跟进,只能留在进攻开始的阵地上。这样,在进攻巴斯托尼作战中,炮兵火力严重不足;加上油料短
缺,严重妨碍了装甲部队的行动,结果始终没能攻下巴斯托尼,致使盟军取得了防御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美英的战略轰炸,使德国在苏德战场作战中也感到油料短缺。1945年2月到3月,德军由于油料短缺,严重
地妨碍了其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战活动,这加速了苏军在西里西亚的胜利。为此,斯大林曾评价说,美英对
德国石油工业的轰炸,对加速苏军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战略轰炸作战的经验不足导致战略轰炸很晚才发挥作用。
    首先,在装备上缺乏经验。战前,美国战略航空兵对杜黑的“轰炸机永远能够战胜较快的驱逐机”这一理
论深信不疑,战争中,他们为这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美国的歼击机航程太短,不能深入到德国境内
为轰炸机护航。1943年,美国航空队曾因轰炸机孤军深入使战损率达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从而不得不几度暂
时停止了战略轰炸。战争实践表明,轰炸机没有歼击机的保护,无法深入到敌国纵深完成任务,否则损失是无
法承受的。而在1944年以前,由于美国缺少有效的装备,从而影响了战略轰炸的效果。
    其次,在目标选择上缺乏经验。战争中,美英对突击什么目标能够对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始终没有取得
一致意见。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盟国空军的两大任务,一是摧毁德国军工和经济系统,二是打击民
心士气(即轰炸城市)。对目标的优先顺序为:(1)潜艇工业;(2)航空工业;(3)交通运输;(4)石油工业;(5)其
他军事目标。按照这个计划,空中进攻的目的还是为了未来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但是在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中,
英国仍坚持轰炸城市,而美国对航空工业的轰炸亦收效不大,德国空军第一线歼击机仍在快速增长。由于美国
轰炸德国航空工业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德生产歼击机,以配合登陆和夺取制空权的斗争,因此这时不得不重新安
排优先顺序,把打击德航空工业放在第一位。终于在诺曼底登陆前夺取了制空权。英美战略航空兵在长时间的
摸索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一直到1944年中期才正确地认识到,对德国来说,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这两个系统
才是致德国于死地的关键目标系统。战争实践表明,正是对德国的这两个关键目标系统的集中反复轰炸,才使
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
    第四,在作战使用上缺乏经验。
    战略轰炸从战争一开始就显示出其巨大威力。在战争中,各方面都想让战略轰炸这个“空中大棒”来配合
自己的作战。美国陆军航空兵从战争一开始就担心把战略航空兵分配到世界各地去满足各处的特殊需要,会妨
碍战略航空兵集中兵力去完成战略性任务。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认为,空中战争能否成功,取决于“能
否不断运用大量航空部队去突击重要目标”。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其后两年中,美国战略航空兵先是支
援“火炬行动”,后又去参加大西洋反潜战,最后是配合“霸王行动”。由于美英战略航空兵经常被用于支援
性作战,从而使战略航空兵一直没有进行独立空中战争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略轰炸效果的及早取
得,以及这一效果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
    三、对德轰炸的作用问题的评价
    对德轰炸,美英都动用了庞大的兵力,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力。根据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当时英国军工
生产的40—50%用于空军,美国则占35%。
    对德战略轰炸,在摸索经验的过程中,确实是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不少人员。但是如果完全取消战略
轰炸,对战争的进程无疑也会造成重大影响。斯帕茨在分析希特勒失败的原因时,曾说过如下的话:“我们真
幸运,希特勒和德国最高统帅部不明白空中力量的战略使用思想,也不了解战略空中进攻的基本目的。”斯帕
茨认为,德国在战略轰炸方面的力量不足和战术错误,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个观点还可以由德国战犯的
供词中得到证实,证明战略轰炸即使是配合陆上作战也是十分必要的。战争资源中空军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军事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德战略轰炸结束后,美国派出1150人的调查团,经过6个月的调查,询问了包括德国军政要员在内的数千
名德国人,查阅了德国档案,并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其中,对德国的战
略轰炸总的结论是:“在西欧的战争中,盟国的空中力量是决定性力量。难免会有一些事后诸葛亮建议可以用
其他的方法来使用空中力量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办法。但无论如何,空中力量是决定性的。在空中战场,
空中力量的胜利是全面的。在海上战场,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结合,使敌人给我方最大的海上威胁——潜艇的
威胁宣告结束。在陆地战场,它帮助扭转战局,使盟国地面军队取得压倒的优势”。过去很多人,特别是苏联
学者认为美英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影响很小,并以德国飞机产量在战争期间持续上升为例。不错,在战
争中,尽管美英对德国的飞机工业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但由于德国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飞机生产没有造成多大
的影响。但是由于航空汽油的极度缺乏,从1944年秋季起,德国的歼击机对美英的轰炸机已无法进行普遍的迎
击。他们必须按兵不动,积蓄油料,过几天才能再实施一次集中抗击。所以,尽管1944年德国飞机产量上升到
4万多架,达到整个战争期间的最高峰,但由于油料极度缺乏,飞机生产的再多也没多大意义了。坦克的情况也
是如此。
    综上所述,可见,通过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这次检验,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得到了证实:
    1、战略轰炸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对打赢战争能起重大作用。
    2、战略轰炸是受诸多条件限制的。战争并不像杜黑说的那样仅靠空军的战略轰炸就能赢得胜利。
    3,战略轰炸要达到预期目的,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作战才能取得效果。翻阅战前所有军事理论家
的著作,没有一个人曾多少估计到这种情况。杜黑和米切尔都认为战略轰炸很快就能使战争结束,而事实做出
了相反的回答。英美的对德轰炸共持续了5年之久,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不少人员。二战前空军作战理论中争论最多的是“空中战争论”,这一理论有两大核心:一是建立独立空军,二是实
施战略轰炸—前者已为各国所接受,后者则长期有争沦:杜黑等空军理论先驱认为单凭战略轰炸就能赢得战争
胜利,尽管这种理论有许多人怀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多军事领导人相信它是制胜的法宝。
    无论什么样的观点或理论,都必须经过战争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许多次战略轰炸,几乎
所有战场上全都实施过战略轰炸。但是具有“空中战争”性质的规模巨大的战略轰炸只有三次,也就是不列颠
之战、对德战略轰炸、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其中尤以盟军对德国的轰炸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轰炸(1940-1945
年),而且是杜黑“空中战争论”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实践,无论是对地面军队登陆作战,还是对打败德国都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
    一、对德轰炸是对战略轰炸思想的检验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扩军备战中,空军学术思想得到了空前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各国不同的流派。德
国、日本、苏联属于强调战场支援的一派,主张空军主要用于战区支援陆、海军作战。英、美属于强调战略轰
炸的一派,主张以战略轰炸为主,摧毁敌国战争潜力,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就是典型的“空军制胜论”。
英国皇家空军参谋长(1940—1946年)波特尔认为如果能炸死德国200万人,并使2500万人无家可归,即可取得胜
利。美国空军上将斯帕茨认为盟军反攻时,只要在西欧占领滩头阵地,固守这些阵地,等空军把德国工业全部
破坏,陆军就可轻易地推进,直捣柏林。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英、美两国在二次大战中一直重视和坚持空军的战略使用。对德战略轰炸始于1940
年1月,但规模较小。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则始于1940年5月15日,99架英机轰炸了莱茵河以东的地
区,史学家把这一天作为对德轰炸的开始日。1942年8月,美国加入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但因出动兵力不大,轰
炸效果并不明显。1943年1月,英、美虽然加大了轰炸规模,但由于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未能夺取制空权,遭
到德国防空力量的抗击,轰炸机损失很多,轰炸效果不大,德国的军工生产仍在上升。从1944年2月起,由于远
程战斗机护航,才逐渐夺取丁德国上空的制空权,扩大了轰炸效果,并有力的保障了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实
施。此后,轰炸规模日益扩大,给德国造成巨大破坏。英美对德国石油工业大规模轰炸是1944年5月开始的,轰
炸开始后,德国的石油供应情况便急剧恶化。5月-8月,  合成汽油产量下降57.7%,9月—12月,进一步下降
85%,到1945年3月,已损失了96.4%。这就是说,德国的石油工业基本上被炸跨了。而在1944年9月,英美开
始轰炸德国本土的铁路运输系统,到12月,铁路运输量就下降了48.5%,到1945年3月,下降到了93.7%。这
就是说,其铁路运输系统已基本上瘫痪了。结果是使德国的原料、部件和半成品的交换与分配发生混乱,它们
无法正常地进人生产线,从而造成生产停顿。可见,从1944年下半年起,德国工业生产迅速下降,经济濒于崩
溃。到1945年4月16日美国驻欧战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对德轰炸结束时,此次行动共历时5年多。英美联合
进行了44.4万次轰炸,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歼击机268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德国人被炸死炸伤100余万
人,无家可归者750万人,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空中浩劫。
    从英、美对德国的大规模战略轰炸的结果来看,虽然战略轰炸需要巨大的航空力量,掌握制空权,经较长
时间才能奏效,但它能给敌方的战争潜力以严重的打击.创造最后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德轰炸的实践检验,各国的战略轰炸思想互相吸收,并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对德轰炸也是对
杜黑的学术思想的一次扬弃。尽管最后战胜德国不是由于空中进攻而是依靠地面军队的进攻,不是杜黑设想的
空中先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地面军队收拾残局、占领敌国的那种空中战争,但是经过这次战略轰炸,人们从另一
方面真正认识到杜黑曾极力倡导的建立一支独立空军的战略价值。
    二、对德轰炸的经验教训
    纵观英美对德轰炸的全过程,其中有不少值得人们重视的经验教训。
    第一,制空权的夺取和保持是空中进攻作战的前提条件。
    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战略轰炸证明,战略轰炸既是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又必须以制空
权为前提条件。从1944年起,英美轰炸机之所以在德国本土扩大了轰炸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英美空军逐
渐夺取了德国上空的制空权。对德轰炸伊始,由于对德国及其占领区的轰炸主要是由英国单独进行的,而且英
美轰炸机没有可以全程护航的战斗机掩护,未掌握制空权,所以轰炸的战果较小,而本身的损失则较大。如
1943年10月14日291架B—17空袭施魏因富特轴承厂,被击落60架,击伤138架,400多名飞行员丧生或被俘,战
损率达21%。美国空军无法承受这种战损率,被迫停止对轴承工业的轰炸。直到1944年春季,美国P—51“野
马”远程战斗机到达欧洲战场、投入作战后,制空权才逐渐转到英美空军手里,他们可以放心地卸下轰炸机上
的枪炮和弹药,而装以更多的炸弹,从而使轰炸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对德战略轰炸的窘境这才得以转变。
    第二,战略轰炸的效果如何对地面军队的作战影响重大。
    盟国地面军队之所以能够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对德国、法国和比利时铁路系统的战略性轰炸是重要因
素之一。如果德军能够依靠铁路系统将其装甲部队快速机动到美英登陆地点,那么盟国所采取的隐蔽欺骗措施
和突然性的作用就会大大下降,登陆作战的损失就会增大,这势必会严重的影响到陆上作战的进程和结局。
    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作战紧密配合,是诺曼底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战略轰炸不仅在与地面军队联合作战
中,能够对地面军队作战产生重大影响,就是空军独立进行的战略轰炸,其效果同样可以影响地面军队的作
战。分别于1944年5月和9月开始的对德国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是由美英战略航空兵独立进行
的。虽然这一轰炸的直接目的是摧毁德国的战时经济,但其效果对地面作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年12月,在
阿登战役中,德国为组织这次战役,装甲部队正常的油料需用量为5个基数;但因油料短缺,只能提供约1.5个
基数,这只是正常需要量的30%。由于美英对运输系统的战略轰炸,使德军运输力量极度紧张。仅能提供的
1.5个基数的油料也因运输困难,常常不能如数供应到装甲部队手中。由于缺少油料,进攻开始后,几乎一半
火炮无法跟进,只能留在进攻开始的阵地上。这样,在进攻巴斯托尼作战中,炮兵火力严重不足;加上油料短
缺,严重妨碍了装甲部队的行动,结果始终没能攻下巴斯托尼,致使盟军取得了防御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美英的战略轰炸,使德国在苏德战场作战中也感到油料短缺。1945年2月到3月,德军由于油料短缺,严重
地妨碍了其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战活动,这加速了苏军在西里西亚的胜利。为此,斯大林曾评价说,美英对
德国石油工业的轰炸,对加速苏军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战略轰炸作战的经验不足导致战略轰炸很晚才发挥作用。
    首先,在装备上缺乏经验。战前,美国战略航空兵对杜黑的“轰炸机永远能够战胜较快的驱逐机”这一理
论深信不疑,战争中,他们为这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美国的歼击机航程太短,不能深入到德国境内
为轰炸机护航。1943年,美国航空队曾因轰炸机孤军深入使战损率达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从而不得不几度暂
时停止了战略轰炸。战争实践表明,轰炸机没有歼击机的保护,无法深入到敌国纵深完成任务,否则损失是无
法承受的。而在1944年以前,由于美国缺少有效的装备,从而影响了战略轰炸的效果。
    其次,在目标选择上缺乏经验。战争中,美英对突击什么目标能够对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始终没有取得
一致意见。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盟国空军的两大任务,一是摧毁德国军工和经济系统,二是打击民
心士气(即轰炸城市)。对目标的优先顺序为:(1)潜艇工业;(2)航空工业;(3)交通运输;(4)石油工业;(5)其
他军事目标。按照这个计划,空中进攻的目的还是为了未来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但是在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中,
英国仍坚持轰炸城市,而美国对航空工业的轰炸亦收效不大,德国空军第一线歼击机仍在快速增长。由于美国
轰炸德国航空工业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德生产歼击机,以配合登陆和夺取制空权的斗争,因此这时不得不重新安
排优先顺序,把打击德航空工业放在第一位。终于在诺曼底登陆前夺取了制空权。英美战略航空兵在长时间的
摸索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一直到1944年中期才正确地认识到,对德国来说,石油工业和铁路运输这两个系统
才是致德国于死地的关键目标系统。战争实践表明,正是对德国的这两个关键目标系统的集中反复轰炸,才使
德国的经济濒于崩溃。
    第四,在作战使用上缺乏经验。
    战略轰炸从战争一开始就显示出其巨大威力。在战争中,各方面都想让战略轰炸这个“空中大棒”来配合
自己的作战。美国陆军航空兵从战争一开始就担心把战略航空兵分配到世界各地去满足各处的特殊需要,会妨
碍战略航空兵集中兵力去完成战略性任务。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认为,空中战争能否成功,取决于“能
否不断运用大量航空部队去突击重要目标”。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其后两年中,美国战略航空兵先是支
援“火炬行动”,后又去参加大西洋反潜战,最后是配合“霸王行动”。由于美英战略航空兵经常被用于支援
性作战,从而使战略航空兵一直没有进行独立空中战争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略轰炸效果的及早取
得,以及这一效果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
    三、对德轰炸的作用问题的评价
    对德轰炸,美英都动用了庞大的兵力,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和财力。根据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当时英国军工
生产的40—50%用于空军,美国则占35%。
    对德战略轰炸,在摸索经验的过程中,确实是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不少人员。但是如果完全取消战略
轰炸,对战争的进程无疑也会造成重大影响。斯帕茨在分析希特勒失败的原因时,曾说过如下的话:“我们真
幸运,希特勒和德国最高统帅部不明白空中力量的战略使用思想,也不了解战略空中进攻的基本目的。”斯帕
茨认为,德国在战略轰炸方面的力量不足和战术错误,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个观点还可以由德国战犯的
供词中得到证实,证明战略轰炸即使是配合陆上作战也是十分必要的。战争资源中空军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军事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德战略轰炸结束后,美国派出1150人的调查团,经过6个月的调查,询问了包括德国军政要员在内的数千
名德国人,查阅了德国档案,并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写出了著名的《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其中,对德国的战
略轰炸总的结论是:“在西欧的战争中,盟国的空中力量是决定性力量。难免会有一些事后诸葛亮建议可以用
其他的方法来使用空中力量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办法。但无论如何,空中力量是决定性的。在空中战场,
空中力量的胜利是全面的。在海上战场,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结合,使敌人给我方最大的海上威胁——潜艇的
威胁宣告结束。在陆地战场,它帮助扭转战局,使盟国地面军队取得压倒的优势”。过去很多人,特别是苏联
学者认为美英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影响很小,并以德国飞机产量在战争期间持续上升为例。不错,在战
争中,尽管美英对德国的飞机工业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但由于德国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飞机生产没有造成多大
的影响。但是由于航空汽油的极度缺乏,从1944年秋季起,德国的歼击机对美英的轰炸机已无法进行普遍的迎
击。他们必须按兵不动,积蓄油料,过几天才能再实施一次集中抗击。所以,尽管1944年德国飞机产量上升到
4万多架,达到整个战争期间的最高峰,但由于油料极度缺乏,飞机生产的再多也没多大意义了。坦克的情况也
是如此。
    综上所述,可见,通过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这次检验,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得到了证实:
    1、战略轰炸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对打赢战争能起重大作用。
    2、战略轰炸是受诸多条件限制的。战争并不像杜黑说的那样仅靠空军的战略轰炸就能赢得胜利。
    3,战略轰炸要达到预期目的,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作战才能取得效果。翻阅战前所有军事理论家
的著作,没有一个人曾多少估计到这种情况。杜黑和米切尔都认为战略轰炸很快就能使战争结束,而事实做出
了相反的回答。英美的对德轰炸共持续了5年之久,消耗了大量资源,牺牲了不少人员。
如果没有美英的轰炸,德国能搞定老毛
哈里斯说的:我们将从帝国的这一端炸到另一端.你们无处可藏.
空中打击是第一位的!
<P>德国缺乏能大规模报复的战略轰炸机,因此英美才如此猖狂!</P>
即使有也造不了那么多。一样白搭。
德国没那么多飞行员。
国家实力啊国家实力。。。
战略轰炸才是二战后期改变双方力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