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来的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1:11:12
<B>“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来的呢?</B>
老兵真言
与502创作室同志谈苏中战役


<P>严振衡 遗作 周彼惠 整理
编者按:502创作室同志,为创作历史的影视的文学长卷《粟裕百战图》(暂名),访问了原装甲兵参谋长严振衡同志。他着重谈了苏中战役和豫东战役的重大意义。严振衡同志病逝后,夫人周彼惠同志将这次谈话录音整理成文。现摘录其中谈苏中战役部分。(原载《粟裕研究文萃》第三期)</P>
<P>解放战争初期,“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来的呢?
现在有许多同志写文章、作报告,常常一上来就是我军在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战略防御、内线歼敌”正确方针领导下,进行了什么什么顽强的战斗,取得了什么什么胜利。这带来一个问号,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毛主席什么时候曾明确向全党全军提出过战略防御方针的?我当时是华中野战军作战科长,后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我调任侦察科长。我所看到的文件,听到的传达,都没有这个战略防御方针。
中央最初的方针,是打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外线作战方针,为的是争取和平。全面内战爆发以前,1946年6月19日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共中央在1946年6月22、26日电报中提出的战略计划,是令刘伯承、邓小平率太行主力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开封;令陈毅、舒同率山东主力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徐州;如形势有利,可考虑以太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令粟裕、谭震林率华中主力到淮南,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中共中央指出,“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这就是南线的外线作战计划。
对这个作战计划,南线三个战略区其他领导人都赞成,而粟裕则提出,在苏中打两仗后再转到淮南作战。为什么要先在内线打两仗呢?他在《苏中战役》回忆文章里讲了。他认为蒋介石有四百三十万军队。日本投降后给了他一百多万军队的装备,美国给了他几十个师的美械装备,他的力量可以说达到历史的顶峰。又是处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局之下,国际上他是几个大国的几大领袖之一,比法国的戴高乐还吃香。中国再也没有一个军阀敢于起来武装反蒋。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粟裕认为,就是我们能消灭他几十万,也不过是个零头。他能停下来和我们搞联合政府吗?可能停下来,也可能停不下来。我们部队如果一上来就打到外线去,离开根据地,发挥不了优势。要打徐州,粟裕更不赞成。鬼子占领徐州八年,修了八年工事;国民党占领一年,也积极修工事。国民党在徐州驻了两三个军,八九万人。而我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加起来也不过八九人,和人家有坚强工事的八九万人打,我们攻坚手段又差,行吗?
再说华中野战军一开始就在淮南作战,那是什么样的形势呢?从敌情方面看,在浦口、浦镇有五军,七十四军一个师驻六合,军部带两师驻镇江;黄百韬二十五军(三战区的主力)一个师已到扬州,军部带个两师继续北进;整编八十三师即原一百军已到泰州;合肥、蚌埠一线是广西的七军;蚌埠、灵壁一线是广西的八十四军。第一线就有六个军。五军、七十四军都是机械化部队,其他几个军也都装备精良,平均一个军三万人,六个军就有十八万,真可以说是“强敌环伺”。
从地形上看,淮南地区狭小,总人口三百多万,解放区才一百几十万,粮食不仅够当地军民食用。淮南大部分是丘陵地,交通很不方便。东面是运河、邵泊河、高邮湖,南面是长江,西面是巢湖,北面是淮河、洪泽湖。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黄河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改向东南,一泻千里,夺淮入运河,下长江,邵伯至江都、扬州、六圩以东地区的几条大河,水势很急,河面加宽。华中野战军要从苏中取决陆路去淮南,不打下扬州地区一些城镇,是很难通过的。绕道高邮、邵伯地区,数万大军要乘船,这么大的一支船队,敌人不可能不发觉。扬州、六合之敌,就很有可能提前出来拦击;而浦口及浦蚌线之敌,也必加紧东开,寻我主力交战。
所以,粟裕认为,如果在战争初期,就把主力摆在这样的险境,即使一开始采取突然袭击,可能打一些胜仗。但是,敌人一旦发现,集中飞机轰炸,舰艇封锁江河湖泊,地面坦克、大炮,强敌四面围攻,我们又无力决战,后果就很难说了。
粟裕同志常对我们讲,“跟蒋介石和不和得下来,这是中央掌握的。我们作为军人,要准备打。不仅要准备小打,还要准备大打;不仅要准备短期打,还要准备长期打;甚至一直打下去,打出个新中国。”所以,战争初期,他不赞成脱离根据地,打到外线去。
在苏中根据地打仗,我们有很多优势,有九百万人民支援,运粮到处有小河,一条船能运几十担,粮食供应没有问题。而在淮南,如果要准备六七万人吃的粮食(苏中部队三万多,当地有五旅、六旅、独立旅,再加当地党政机关),要准备三个月,要多少粮食呀,大多要从苏中运去。在淮南一个伤兵至少得三个人护送,两个人抬,一个人替换。而在苏中,除人抬以外,还可用船,一条船睡十几个伤兵,一篙子就撑走了。特别是苏中地区一直战斗频繁,人民久经锻炼。
我们的部队从解放区前沿打起,逐步转向纵深。经过一个个歼灭战,指挥艺术提高了,装备改善了,战斗力增强了,兵力越打越多越集中,越来越能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敌人占领的城镇越多,留下来守备城镇和维护交通线的兵力也越多,能和我们交战的机动部队就越少,被我们歼灭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粟裕的这些想法,不好直截了当地向中央提出,只是要求先在苏中打两仗看看。
粟裕准备打大仗的思想,还表现在对待精简整编问题上。1946年3月6日,中央致华东局、晋冀鲁豫局、华中分局的电报中指出:“无论将来情况如何,我们均须精兵简政,减轻民负,方有利于解放区之巩固与坚持。你们三处兵额最大,负担极重,如何实行精简,应速决定方针。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粟裕拿到这个电报发愁。华中野战军一共不到五万人,如果两期精简,还剩一万多。当时徐州周围敌人六七个军,新(浦)海(州)连(云港)两个军。蒋介石一变脸,向我军发动进攻,我这一万人怎么办?精简的实际情况是,解放区的总兵力,从一百三十八万减为一百二十七万。华中部队只减了一千零十七名老弱病残到地方去工作。相反,随着华中周围敌情越来越严重,内战危险越来越紧迫,粟裕向中央报告并取得批准后,将陶勇、王必成两个纵队改为第一师、第六师,原来每个纵队五个团,扩编为六个团。原每团只有一千几百人,每连约百余人。考虑到以后将以大兵团运动战为主,一个战役需进行若干次连续战斗,需将每个连编至一百四五十人,一个战斗伤亡二三十人,三仗打下来还有百把人、七八十人。战役结束后,补充新兵、伤员归队、补俘虏兵,全连又是一百四五十人。而且经验增长了,装备改善了,战斗骨干和优良战斗作风都保持下来了,又可举行下一个战役和战斗了。粟裕又将第七、第九纵队,从原来四个团,各增编为五个团,还将盐阜区的地方主力集中一批,编成第十纵队。许多地方部队上升野战军,但不是连根拔,留下一部分作为县、区骨干,又组织新的县团、区大队、乡中队和民兵基干武装。整编结束,即加紧进行提高警惕、准备粉碎蒋军进攻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苏中前线的战场准备和战勤工作,也都作了部署。
这样,华中地区在当时的和平声浪中,在短期内就迅速加强了作战体制和准备,在敌人向我发动全面进攻时,毛主席批准粟裕的建议,让他打两仗看看,摸摸敌人的情况。两仗一打,一周内歼来敌人两个半旅。毛主席问粟裕,一个月内能否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以后又问粟裕,是西移还是再在苏中打?粟裕向中央建议,趁有利形势,继续在苏中发展胜利,立即得到中央批准。粟裕灵活地机动转用兵力,形成战斗中对敌的绝对优势,又接连三次打了漂亮的歼灭战。两次守备战以少胜多,也很出色。
这就是有名的“七战七捷”。我以三万余人,对敌十二万余人,一个半月内歼敌五万三千多人,俘虏敌将军十三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七战七捷”是1946年8月29日延安总部发言人说的:“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7月13日至8月27日七战七捷,前后消灭汤〔恩伯〕军七个整旅(即七个师)之多……”。这是苏中战役被称作“七战七捷”的由来。本来是清楚明白的事。可是到了1958年对粟裕进行错误批判时,有的同志不顾事实妄加指责。有的甚至说,这个战役,在战役上是胜利的,在战略上是错误的。个别同志还说,粟裕不坚决执行毛主席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而是坚持在苏中内线打,反映了他的地方主义和闹独立性。这些都是不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
“七战七捷”以后,打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直到孟良崮战役,仗越打越大,越打越好。莱芜战役打完以后,1947年3月6日毛主席指出,现在不要考虑外线作战问题,要以歼敌为原则,哪里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出来的了。应该说,这个方针在中央指示的文字和讲话里是没有的。这个方针是在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前方作战经验的基础上慢慢概括、上升而形成的。而粟裕对这个方针的形成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我讲以上这些,完全不是贬低毛主席,而恰恰说明毛主席的伟大。在众多将领都拥护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听取采纳粟裕的意见。我也完全没有贬低其他将领的意思,他们的功绩永垂千古,我都是拥护的。我只是认为对待历史要严肃,要公正,要讲真话,要实事求是。
</P><B>“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来的呢?</B>
老兵真言
与502创作室同志谈苏中战役


<P>严振衡 遗作 周彼惠 整理
编者按:502创作室同志,为创作历史的影视的文学长卷《粟裕百战图》(暂名),访问了原装甲兵参谋长严振衡同志。他着重谈了苏中战役和豫东战役的重大意义。严振衡同志病逝后,夫人周彼惠同志将这次谈话录音整理成文。现摘录其中谈苏中战役部分。(原载《粟裕研究文萃》第三期)</P>
<P>解放战争初期,“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来的呢?
现在有许多同志写文章、作报告,常常一上来就是我军在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战略防御、内线歼敌”正确方针领导下,进行了什么什么顽强的战斗,取得了什么什么胜利。这带来一个问号,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毛主席什么时候曾明确向全党全军提出过战略防御方针的?我当时是华中野战军作战科长,后来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我调任侦察科长。我所看到的文件,听到的传达,都没有这个战略防御方针。
中央最初的方针,是打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外线作战方针,为的是争取和平。全面内战爆发以前,1946年6月19日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共中央在1946年6月22、26日电报中提出的战略计划,是令刘伯承、邓小平率太行主力以豫东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开封;令陈毅、舒同率山东主力以徐州地区为主要作战方向,相机占领徐州;如形势有利,可考虑以太行、山东两区主力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之线前进。令粟裕、谭震林率华中主力到淮南,与陈舒配合,一举占领蚌埠浦口间铁路线。中共中央指出,“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精神着重向北相反。”这就是南线的外线作战计划。
对这个作战计划,南线三个战略区其他领导人都赞成,而粟裕则提出,在苏中打两仗后再转到淮南作战。为什么要先在内线打两仗呢?他在《苏中战役》回忆文章里讲了。他认为蒋介石有四百三十万军队。日本投降后给了他一百多万军队的装备,美国给了他几十个师的美械装备,他的力量可以说达到历史的顶峰。又是处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局之下,国际上他是几个大国的几大领袖之一,比法国的戴高乐还吃香。中国再也没有一个军阀敢于起来武装反蒋。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粟裕认为,就是我们能消灭他几十万,也不过是个零头。他能停下来和我们搞联合政府吗?可能停下来,也可能停不下来。我们部队如果一上来就打到外线去,离开根据地,发挥不了优势。要打徐州,粟裕更不赞成。鬼子占领徐州八年,修了八年工事;国民党占领一年,也积极修工事。国民党在徐州驻了两三个军,八九万人。而我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加起来也不过八九人,和人家有坚强工事的八九万人打,我们攻坚手段又差,行吗?
再说华中野战军一开始就在淮南作战,那是什么样的形势呢?从敌情方面看,在浦口、浦镇有五军,七十四军一个师驻六合,军部带两师驻镇江;黄百韬二十五军(三战区的主力)一个师已到扬州,军部带个两师继续北进;整编八十三师即原一百军已到泰州;合肥、蚌埠一线是广西的七军;蚌埠、灵壁一线是广西的八十四军。第一线就有六个军。五军、七十四军都是机械化部队,其他几个军也都装备精良,平均一个军三万人,六个军就有十八万,真可以说是“强敌环伺”。
从地形上看,淮南地区狭小,总人口三百多万,解放区才一百几十万,粮食不仅够当地军民食用。淮南大部分是丘陵地,交通很不方便。东面是运河、邵泊河、高邮湖,南面是长江,西面是巢湖,北面是淮河、洪泽湖。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黄河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改向东南,一泻千里,夺淮入运河,下长江,邵伯至江都、扬州、六圩以东地区的几条大河,水势很急,河面加宽。华中野战军要从苏中取决陆路去淮南,不打下扬州地区一些城镇,是很难通过的。绕道高邮、邵伯地区,数万大军要乘船,这么大的一支船队,敌人不可能不发觉。扬州、六合之敌,就很有可能提前出来拦击;而浦口及浦蚌线之敌,也必加紧东开,寻我主力交战。
所以,粟裕认为,如果在战争初期,就把主力摆在这样的险境,即使一开始采取突然袭击,可能打一些胜仗。但是,敌人一旦发现,集中飞机轰炸,舰艇封锁江河湖泊,地面坦克、大炮,强敌四面围攻,我们又无力决战,后果就很难说了。
粟裕同志常对我们讲,“跟蒋介石和不和得下来,这是中央掌握的。我们作为军人,要准备打。不仅要准备小打,还要准备大打;不仅要准备短期打,还要准备长期打;甚至一直打下去,打出个新中国。”所以,战争初期,他不赞成脱离根据地,打到外线去。
在苏中根据地打仗,我们有很多优势,有九百万人民支援,运粮到处有小河,一条船能运几十担,粮食供应没有问题。而在淮南,如果要准备六七万人吃的粮食(苏中部队三万多,当地有五旅、六旅、独立旅,再加当地党政机关),要准备三个月,要多少粮食呀,大多要从苏中运去。在淮南一个伤兵至少得三个人护送,两个人抬,一个人替换。而在苏中,除人抬以外,还可用船,一条船睡十几个伤兵,一篙子就撑走了。特别是苏中地区一直战斗频繁,人民久经锻炼。
我们的部队从解放区前沿打起,逐步转向纵深。经过一个个歼灭战,指挥艺术提高了,装备改善了,战斗力增强了,兵力越打越多越集中,越来越能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敌人占领的城镇越多,留下来守备城镇和维护交通线的兵力也越多,能和我们交战的机动部队就越少,被我们歼灭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粟裕的这些想法,不好直截了当地向中央提出,只是要求先在苏中打两仗看看。
粟裕准备打大仗的思想,还表现在对待精简整编问题上。1946年3月6日,中央致华东局、晋冀鲁豫局、华中分局的电报中指出:“无论将来情况如何,我们均须精兵简政,减轻民负,方有利于解放区之巩固与坚持。你们三处兵额最大,负担极重,如何实行精简,应速决定方针。我们意见,第一期精简三分之一,并于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期完成后,取得经验,第二期再精简三分之一。”粟裕拿到这个电报发愁。华中野战军一共不到五万人,如果两期精简,还剩一万多。当时徐州周围敌人六七个军,新(浦)海(州)连(云港)两个军。蒋介石一变脸,向我军发动进攻,我这一万人怎么办?精简的实际情况是,解放区的总兵力,从一百三十八万减为一百二十七万。华中部队只减了一千零十七名老弱病残到地方去工作。相反,随着华中周围敌情越来越严重,内战危险越来越紧迫,粟裕向中央报告并取得批准后,将陶勇、王必成两个纵队改为第一师、第六师,原来每个纵队五个团,扩编为六个团。原每团只有一千几百人,每连约百余人。考虑到以后将以大兵团运动战为主,一个战役需进行若干次连续战斗,需将每个连编至一百四五十人,一个战斗伤亡二三十人,三仗打下来还有百把人、七八十人。战役结束后,补充新兵、伤员归队、补俘虏兵,全连又是一百四五十人。而且经验增长了,装备改善了,战斗骨干和优良战斗作风都保持下来了,又可举行下一个战役和战斗了。粟裕又将第七、第九纵队,从原来四个团,各增编为五个团,还将盐阜区的地方主力集中一批,编成第十纵队。许多地方部队上升野战军,但不是连根拔,留下一部分作为县、区骨干,又组织新的县团、区大队、乡中队和民兵基干武装。整编结束,即加紧进行提高警惕、准备粉碎蒋军进攻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苏中前线的战场准备和战勤工作,也都作了部署。
这样,华中地区在当时的和平声浪中,在短期内就迅速加强了作战体制和准备,在敌人向我发动全面进攻时,毛主席批准粟裕的建议,让他打两仗看看,摸摸敌人的情况。两仗一打,一周内歼来敌人两个半旅。毛主席问粟裕,一个月内能否在苏中再歼敌两个旅。以后又问粟裕,是西移还是再在苏中打?粟裕向中央建议,趁有利形势,继续在苏中发展胜利,立即得到中央批准。粟裕灵活地机动转用兵力,形成战斗中对敌的绝对优势,又接连三次打了漂亮的歼灭战。两次守备战以少胜多,也很出色。
这就是有名的“七战七捷”。我以三万余人,对敌十二万余人,一个半月内歼敌五万三千多人,俘虏敌将军十三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七战七捷”是1946年8月29日延安总部发言人说的:“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7月13日至8月27日七战七捷,前后消灭汤〔恩伯〕军七个整旅(即七个师)之多……”。这是苏中战役被称作“七战七捷”的由来。本来是清楚明白的事。可是到了1958年对粟裕进行错误批判时,有的同志不顾事实妄加指责。有的甚至说,这个战役,在战役上是胜利的,在战略上是错误的。个别同志还说,粟裕不坚决执行毛主席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而是坚持在苏中内线打,反映了他的地方主义和闹独立性。这些都是不顾历史事实的无稽之谈。
“七战七捷”以后,打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直到孟良崮战役,仗越打越大,越打越好。莱芜战役打完以后,1947年3月6日毛主席指出,现在不要考虑外线作战问题,要以歼敌为原则,哪里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
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战略防御,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是怎样出来的了。应该说,这个方针在中央指示的文字和讲话里是没有的。这个方针是在战争实践中,不断总结前方作战经验的基础上慢慢概括、上升而形成的。而粟裕对这个方针的形成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我讲以上这些,完全不是贬低毛主席,而恰恰说明毛主席的伟大。在众多将领都拥护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听取采纳粟裕的意见。我也完全没有贬低其他将领的意思,他们的功绩永垂千古,我都是拥护的。我只是认为对待历史要严肃,要公正,要讲真话,要实事求是。
</P>
其实原先是陈毅负责指挥的  粟裕与陈毅意见不和 粟裕连续越级向中央报告 粟裕才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