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海战役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6:02:31
1、七兵团司令黄焕然到底应该叫黄百韬,还是黄伯韬。看一些铅印版的书中都称其为“黄百韬”,但现网上看到的似乎“黄伯韬”更多一些。有网友说,他又名黄伯韬,但我并没有找到此说的出处。
2、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史料都提到,当时守两淮、扬州的一绥区有五个军(也有说四个的);守青岛的还有两个,为什么一个也没有动用?反而要从华中调两个军增援。
3、吴化文叛变后,西北军旧部已不值得信任,但为什么却还让三绥区冯治安部去守临城、台儿庄,那可是徐州的北大门呀!1、七兵团司令黄焕然到底应该叫黄百韬,还是黄伯韬。看一些铅印版的书中都称其为“黄百韬”,但现网上看到的似乎“黄伯韬”更多一些。有网友说,他又名黄伯韬,但我并没有找到此说的出处。
2、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史料都提到,当时守两淮、扬州的一绥区有五个军(也有说四个的);守青岛的还有两个,为什么一个也没有动用?反而要从华中调两个军增援。
3、吴化文叛变后,西北军旧部已不值得信任,但为什么却还让三绥区冯治安部去守临城、台儿庄,那可是徐州的北大门呀!
第3点有些马后炮鸟,要那样,何基沣、张克侠投共后,刘汝明应该马上拉出去枪毙。
我觉得刘汝明当时已不受信任,要不然不会从开封调蚌埠(目的就是让他远离战场)。从蚌埠北援时还将他的主力68军拨给李延年的六兵团。我认为这也是他后来出卖孙良诚的原因(他想以此向蒋表忠心)。
黄百韬似乎在老的书籍里是那么记的
一绥区的都是豆腐渣军,我记得当时一绥区所属三个军中,4军在镇江、扬州一带,卫戍南京,只有2师六团。
21军在如皋、南通一线。51军更糟糕,好像只有两师4团。
一绥区原本还有个107军,淮海战役前划归七兵团了。结局是向徐州开进途中军长孙良诚率军部和一个师向解放军投诚,另一个师独自向徐州靠拢途中被消灭。

一绥区这三个军实指望不上的,一则各有防地,离前线也较远。二则空有军的番号,实力很差,比如第四军只有12门日式山炮。让他们去打,只有为解放军添兵的作用。
黄百韬还是伯韬,在当时的历史资料里面2种叫法都有
后来专门调查过,最后找到了黄的私章,才确定叫黄百韬
还是有点从后来的观点看古代的事情,这个问题不是信任不信任西北军的问题上,还是你先查查国军和tg在掌控杂牌部队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处,

1、七兵团司令黄焕然到底应该叫黄百韬,还是黄伯韬。看一些铅印版的书中都称其为“黄百韬”,但现网上看到的似乎“黄伯韬”更多一些。有网友说,他又名黄伯韬,但我并没有找到此说的出处。
2、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史 ...
sbshgu 发表于 2009-10-9 22:03

2.青岛驻军要动的话,要考虑美国第七舰队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好像是1948年底才撤离青岛。不管美国人安全?常申凯还不敢

两淮和扬州基本上已经是战区了。解放军在两淮好像也有部队的,对峙上了

3.常申凯是准备让冯治安部队打头阵,在前面被消耗掉。保存嫡系,消耗杂牌,这是老做法

原先杜聿明部署是十字形部署,以邱兵团和黄伯韬兵团为两翼,徐州放置主力,冯治安部在徐州正前面,这样是不怕出问题的,徐州部队可以解决他们。

但是问题出在杜聿明去东北后,刘峙未作调整。黄伯韬兵团西撤,刘峙也未做掩护和防备,酿成粟裕战机
1、七兵团司令黄焕然到底应该叫黄百韬,还是黄伯韬。看一些铅印版的书中都称其为“黄百韬”,但现网上看到的似乎“黄伯韬”更多一些。有网友说,他又名黄伯韬,但我并没有找到此说的出处。
2、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史 ...
sbshgu 发表于 2009-10-9 22:03

2.青岛驻军要动的话,要考虑美国第七舰队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好像是1948年底才撤离青岛。不管美国人安全?常申凯还不敢

两淮和扬州基本上已经是战区了。解放军在两淮好像也有部队的,对峙上了

3.常申凯是准备让冯治安部队打头阵,在前面被消耗掉。保存嫡系,消耗杂牌,这是老做法

原先杜聿明部署是十字形部署,以邱兵团和黄伯韬兵团为两翼,徐州放置主力,冯治安部在徐州正前面,这样是不怕出问题的,徐州部队可以解决他们。

但是问题出在杜聿明去东北后,刘峙未作调整。黄伯韬兵团西撤,刘峙也未做掩护和防备,酿成粟裕战机
请问常申凯是什么意思?常常假报凯旋?
应该叫常凯申,蒋介石的原来的拼音的翻译,楼上叫错顺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