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幽请进!从网上找的关于《祖国》的照片希望对新一期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3:56:51



“假想”与“现实”的对照

书中假想中的新柏林

“如果国家是你最大的敌人”

本书作者,罗伯特.哈里斯

祖国中的名言
关于《祖国》的一部分照片,是我花了很大的力气从网上找到的,希望老阎能够用上,如果能用上,我太高兴了!


“假想”与“现实”的对照

书中假想中的新柏林

“如果国家是你最大的敌人”

本书作者,罗伯特.哈里斯

祖国中的名言
关于《祖国》的一部分照片,是我花了很大的力气从网上找到的,希望老阎能够用上,如果能用上,我太高兴了!
台湾繁体版《祖国》的文宣材料吧

话说台巴子的那个封面有些土气……:o
对了,我这里倒是有一大批日耳曼尼亚和大林茨的图片

难为楼主帮我费心找图,和你分享一下吧:D
日耳曼尼亚的建筑
戈林的帝国元帅府
帝国元帅府
帝国元帅府平面图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中央党校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中央党校
军人会堂
帝国人民大会堂
帝国人民大会堂、元首宫、阿道夫·希特勒广场、最高统帅部建筑群
帝国总理府
帝国总理府
帝国总理府,希特勒办公室
帝国总理府,花园,橘厅,卫戍部队驻地
大林茨城市规划
元首城大林茨 (Führer-Stadt Linz) 城市规划
希特勒的审美观实在是强大而邪恶。
德国佬的建筑感觉显得都很厚重,古板,肃穆。到底是大气呢还是缺乏艺术的想象力,难道纯粹就是斯佩尔和老希两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老鬼素材真不少阿


其实发这么多图,主要是觉得台湾那本祖国的文宣材料做得太土,文字太媚俗

其实发这么多图,主要是觉得台湾那本祖国的文宣材料做得太土,文字太媚俗

德国佬的建筑感觉显得都很厚重,古板,肃穆。到底是大气呢还是缺乏艺术的想象力,难道纯粹就是斯佩尔和老希两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yanxiaoli 发表于 2009-10-9 17:41


新古典主义加上一点工业时代art deco的简洁风格

斯大林也喜欢这调调的东西

十月革命之后的几年里,俄国文化出现了一股新的爆发式繁荣,出现了夏加尔、康定斯基等划时代的艺术家,堪比20世纪初俄国的“白银时代”

但是从20年代中期起就转向保守了

斯大林和希特勒同样憎恨现代派艺术,斥之为“颓废”,而都喜好高大、健壮、肌肉发达、面孔坚毅、且有显著雅利安人特点的雕塑。比如德国的亚马逊风格的裸体武士和裸体女战神(苏联则是穿着衣服的男工人和集体农庄农妇:D)

  
苏联的


苏联的


苏联的





下面是纳粹的
德国佬的建筑感觉显得都很厚重,古板,肃穆。到底是大气呢还是缺乏艺术的想象力,难道纯粹就是斯佩尔和老希两个人脑子里的东西!!!
yanxiaoli 发表于 2009-10-9 17:41


新古典主义加上一点工业时代art deco的简洁风格

斯大林也喜欢这调调的东西

十月革命之后的几年里,俄国文化出现了一股新的爆发式繁荣,出现了夏加尔、康定斯基等划时代的艺术家,堪比20世纪初俄国的“白银时代”

但是从20年代中期起就转向保守了

斯大林和希特勒同样憎恨现代派艺术,斥之为“颓废”,而都喜好高大、健壮、肌肉发达、面孔坚毅、且有显著雅利安人特点的雕塑。比如德国的亚马逊风格的裸体武士和裸体女战神(苏联则是穿着衣服的男工人和集体农庄农妇:D)

  
苏联的


苏联的


苏联的





下面是纳粹的


两人对建筑的口味也基本相同


二战后修建的斯大林式建筑

可以与上面日耳曼尼亚的建筑比较一下

(尤其是那个纳粹党中央党校的建筑风格)

当然,由于斯大林的复古癖在二战当中加重(包括为了激发俄国人爱国感情而重新唤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彼得大帝、苏沃洛夫这类人的死魂灵,并复活俄国东正教会的职能和仪式),因此这些战后的大楼比起三十年代的斯大林式建筑来,增加了一些哥特式、尤其是火焰哥特式的元素



斯大林式建筑,莫斯科某公寓楼






著名的“莫斯科七姐妹”:


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大学)


乌克兰饭店(莫斯科)


苏联外交部大楼


艺术家公寓大楼


莫斯科列宁格勒饭店


重工业部大楼


文艺家公寓


因斯大林死亡和贝利亚倒台而停建的第八座大楼,原准备用作政府办公楼。其地基后来用来修建俄罗斯饭店

两人对建筑的口味也基本相同


二战后修建的斯大林式建筑

可以与上面日耳曼尼亚的建筑比较一下

(尤其是那个纳粹党中央党校的建筑风格)

当然,由于斯大林的复古癖在二战当中加重(包括为了激发俄国人爱国感情而重新唤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彼得大帝、苏沃洛夫这类人的死魂灵,并复活俄国东正教会的职能和仪式),因此这些战后的大楼比起三十年代的斯大林式建筑来,增加了一些哥特式、尤其是火焰哥特式的元素



斯大林式建筑,莫斯科某公寓楼






著名的“莫斯科七姐妹”:


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大学)


乌克兰饭店(莫斯科)


苏联外交部大楼


艺术家公寓大楼


莫斯科列宁格勒饭店


重工业部大楼


文艺家公寓


因斯大林死亡和贝利亚倒台而停建的第八座大楼,原准备用作政府办公楼。其地基后来用来修建俄罗斯饭店


三十年代的更疯狂的构想,“苏维埃宫”

这个是最终方案
  
算上楼顶的巨大列宁像,高达415米,比加上楼顶天线高度的纽约帝国大厦还要高出30多米








其他备选方案









被否决的苏维埃宫方案,由犹太设计师金斯堡设计,和今日的柏林国会大厦玻璃圆顶颇为想像



另一个被否决的方案,以威尼斯总督宫为蓝本


三十年代的更疯狂的构想,“苏维埃宫”

这个是最终方案
  
算上楼顶的巨大列宁像,高达415米,比加上楼顶天线高度的纽约帝国大厦还要高出30多米








其他备选方案









被否决的苏维埃宫方案,由犹太设计师金斯堡设计,和今日的柏林国会大厦玻璃圆顶颇为想像



另一个被否决的方案,以威尼斯总督宫为蓝本


苏联和纳粹德国公共纪念建筑的共同点在于对建筑的使用者——人的蔑视,用一种非人的、超乎想象、超越理性的巨大建筑尺度、以及巨大的广场空间和巨大的公共雕塑,创造出一种压倒性的气魄,反衬出个人的渺小,以及国家力量的伟大。苏维埃宫和帝国人民大会堂是两个登峰造极之作

这种蔑视人的毛病主要承袭自欧洲的宗教建筑

刚才看帖子,猛然发觉那个苏维埃宫的内部空间效果,和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何其相像!

  

苏联和纳粹德国公共纪念建筑的共同点在于对建筑的使用者——人的蔑视,用一种非人的、超乎想象、超越理性的巨大建筑尺度、以及巨大的广场空间和巨大的公共雕塑,创造出一种压倒性的气魄,反衬出个人的渺小,以及国家力量的伟大。苏维埃宫和帝国人民大会堂是两个登峰造极之作

这种蔑视人的毛病主要承袭自欧洲的宗教建筑

刚才看帖子,猛然发觉那个苏维埃宫的内部空间效果,和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何其相像!

  
震撼呀!我无话可说了,纯粹是班门弄斧呀!自愧不如!
ash48 发表于 2009-10-9 21:10

什么什么呀

互通有无而已

老兄这么热心地帮我找图,还没多谢呢:P
老鬼加油,早日出31,造福大家[:a15:]
老鬼是搞建筑艺术出身?刨来这许多些东东干脆都用作烧32期的素材吧,真个是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P
建筑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美欧的现代建筑,其实也是其国家意志的表征。
老鬼懂得真不少阿
早就发现灵灵对建筑很感兴趣,但是从他对建筑风格的描述上来看,不象是建筑学专业出身,那么是自学的吗?
用宏伟营造压倒性的气势,在庄严中掺杂神秘。
歌剧院幽灵 发表于 2009-10-9 21:25
呵呵就当我是抛砖引玉了!
我也是对日耳曼尼亚这个概念产物很感兴趣,刚托朋友从汉堡买了本纳粹建筑的书回来。材料确实完全没法和鬼比啊。前一段时间自己从明镜网站翻了一些日耳曼尼亚遗迹的图片过来,蛮有意思的。真是睹物思情啊。
http://heinzmorgen.spaces.live.c ... 82CADF4E!2560.entry
http://heinzmorgen.spaces.live.c ... 82CADF4E!2565.entry
35# heinzmorgen


看了你那个空间

图不错

补充几点

一,胜利圆柱以前的位置在国会大厦西边,广场正中央。再往西是克罗尔歌剧院,就是国会纵火案后召开国会的地方。并不是把胜利柱移到国会大厦旁边,而是从国会大厦旁边移走

也就是移到东西轴心大街上,现在的位置

当时还遭到一些官员(主要是军方)的反对,因为夏洛滕堡林荫道/东西轴心大街本可作为战时临时起降机场用的

二,6月17日大街在冷战时期是属于西柏林的

三,日耳曼尼亚的华丽版全称是Welthauptstadt Germania,“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亚”
柏林的全称是Reichshauptstadt Berlin
纽伦堡在第三帝国时期全称是Nuernberg, stadt der Reichsparteitage
慕尼黑的全称是Muenchen, Hauptstadt der Bewegung
汉堡的传统名称是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 汉萨自由市汉堡
很有趣的是,马丁·路德最初贴出九十五点纲领的城市维腾堡,在民主德国时期的全称也依然是Lutherstadt Wittenberg:D

四,Landwehrkanal 似乎翻译为陆军运河更妥?

五,斯潘道的那一片工人住宅地区是否是在西门子施塔特?
另,战败国是没有权利拆除战胜国在其领土上修建的战争纪念碑、军人墓地及纪念建筑的
哈哈。佩服版主看得那么细。。终于明白大星星是从哪里搬到哪里了。之前看得糊里糊涂的。。。
四,Landwehr, or Landeswehr, is a German language term used in referring to certain national armies, or militias found in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urope. In different context it refers to large scale, low strength fortifications. In German, the word means "defence of the country"; 所以这个词翻译成陆军是没问题,但是我当时觉得不要突出兵种,泛泛的说国防。。。。呵

五,确实是有给西门子工作的劳工住那里,但我不确定那里是不是就叫西门子stadt. 毕竟是斯潘道,干嘛区下面有stadt?

战败国不能拆除纪念碑,但是中国拆除俄国留在中国的。。。这个很有意思,因为中国算第三国?难怪中国没有把大连日本鬼子的那个白玉山给拆了。。哈哈。 这两天看欧洲战后史,因为红军纪念碑在西德区,每天红军都会过去站岗,真是可爱啊。红军看来早有预谋啊
如果你知道那纪念碑是用帝国总理府残存的大理石和花岗岩修的……;P

Siemensstadt是很有名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最早贯彻了俾斯麦式的社会福利思想。十九世纪末西门子-哈尔斯克工厂在那里为工人修了差不多整个欧洲也算是第一批的福利住房。二战英军对德国的“雷霆战役”,西门子施塔特也是重点轰炸地区





另,1920年大柏林法令之前,西门子施塔特是独立的市镇

连之前普鲁士王国时代的柏林市,也是由柏林、科恩、腓特烈施塔特、多萝西恩施塔特和韦尔德五个市镇合并而成的

受教了。。研究看来还是要广的开来啊。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