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H7A的双腹鳍的疑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52:12
<P>      随着CCTV及网友的努力,不少的JH7A的影像、照片公开了,7A与原来的老飞豹外观上的最大区别,恐怕就是去除了翼刀以及双腹鳍,翼刀没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根据近来的照片、影像观察7A的双腹鳍,可以发现每片腹鳍的大小并不比原有的腹鳍小多少,而且是垂直安装的,并没有象一些机型(J10、JJ7之类)那样是稍为外张的,根据官方的报导,双腹鳍是使得负载“分布更为合理”,由一点(线)受力变为两点(线)当然分布均匀多了,但从照片估计,就算是考虑到远近和透视因素,面积恐怕也增大不少(粗略估算可能有50~70%),作为以低空突防为主,最大M数1.70的飞豹,有必要增加这么大面积的腹鳍吗?增加面积意味着增加重量、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垂直安装,与平尾正好形成角反射器),值得吗?要知道,Su27改Su32/34后都取消了腹鳍(降低了最大速度)!
    当然,我们这样的老百姓能够想到的问题,7A的设计师绝对不会想不到,所以估计他们增加腹鳍面积的原因可能是JH7A的最大M数略有增大(但进气道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改动),或者其它原因(飞豹较大的前机身投影面积的确需要大面积的尾翼和腹鳍来稳定,采用增大腹鳍面积的方法的效果最好,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Su32/34的机头改成鸭嘴兽形状后,同时降低了最大速度,腹鳍都不要了),其它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必要了。至于解决重量和雷达反射面积增加的问题的手段,应该就是采用复合材料,(根本就是透波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没有增加反射面积),7A的腹鳍真可以让我们好好推敲一下!</P><P>      随着CCTV及网友的努力,不少的JH7A的影像、照片公开了,7A与原来的老飞豹外观上的最大区别,恐怕就是去除了翼刀以及双腹鳍,翼刀没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根据近来的照片、影像观察7A的双腹鳍,可以发现每片腹鳍的大小并不比原有的腹鳍小多少,而且是垂直安装的,并没有象一些机型(J10、JJ7之类)那样是稍为外张的,根据官方的报导,双腹鳍是使得负载“分布更为合理”,由一点(线)受力变为两点(线)当然分布均匀多了,但从照片估计,就算是考虑到远近和透视因素,面积恐怕也增大不少(粗略估算可能有50~70%),作为以低空突防为主,最大M数1.70的飞豹,有必要增加这么大面积的腹鳍吗?增加面积意味着增加重量、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垂直安装,与平尾正好形成角反射器),值得吗?要知道,Su27改Su32/34后都取消了腹鳍(降低了最大速度)!
    当然,我们这样的老百姓能够想到的问题,7A的设计师绝对不会想不到,所以估计他们增加腹鳍面积的原因可能是JH7A的最大M数略有增大(但进气道看不出有什么大的改动),或者其它原因(飞豹较大的前机身投影面积的确需要大面积的尾翼和腹鳍来稳定,采用增大腹鳍面积的方法的效果最好,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Su32/34的机头改成鸭嘴兽形状后,同时降低了最大速度,腹鳍都不要了),其它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必要了。至于解决重量和雷达反射面积增加的问题的手段,应该就是采用复合材料,(根本就是透波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没有增加反射面积),7A的腹鳍真可以让我们好好推敲一下!</P>
腹鳍也称鳍翼或鳍片,是机身后腹部顺气流固定安装的刀状薄翼面。用来辅助垂尾起增强飞机方向安定性或抵消方向舵偏转后带来的滚转力矩的作用。
</P>引用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六二五所) 副所长 王亚军在2002年《航空制造技术专刊》中发表的“预先研究硕果累累 型号研制保驾护航”一文的第二章第四小节之相关描述:<p></p></P><P>(4)在某型飞机改型研制中,我所承担了结构两大改(水平尾翼由金属改为复合材料,铝合金单腹鳍改为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钛合金双腹鳍)的研制任务。这两个飞机部位采用新结构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对飞机减重、提高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经过与主机厂所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苦干加巧干,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满足了首飞的要求。</P><P> 别的不便多说,敬请乐观其成!</P>
<P>以下引用驻沪海军航空兵6师网友所提供的资料:</P><P>    总的来说,歼轰-7性能表现只能满足海航部队的燃眉之急,无法满足海航全部战术和未来战场环境的需求,西飞在广征意见后已于1995年著手进行改良型的设计工作。歼轰-7的改良型可能称为歼轰-7A,主要作战目的集中为打击大型舰艇。据称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俄制发动机,以AL-31SM发动机取代歼轰-7现用的斯贝(SPEY)Mk202发动机(编号涡扇9/涡扇-9)。AL-31SM是歼-11(Su-27SMK)的心脏(国产编号涡扇12/WS-12),它是苏-27的AL-31F推力增强型发动机,单具的最大推力可使歼轰-7A的空战推重比接近1.1,使其载弹量倍增至10吨左右。但同时涡扇-9的全面国产化并没有停止,2001年前后该项工作获得重大突破,结合以往的情况,涡扇-9应该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因此上述关于发动机的说法哪个真实,还很难说。A型另一个重点是将飞行控制系统和火控系统互联综合,这在国内是首创,空军对此也深感兴趣。此外歼轰-7A将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在机体结构、气动外形方面也作了改进。采用了复合材料平尾,简化了平尾的工艺难度和成本,对平尾翼尖配重形式进行优化,改善平尾的颤振特性;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和颤振临界速度,减低振动效应,原来减重20%的目标提高到24%。改用整体圆弧风档。钛合金超塑成型双腹鳍,调整飞机的稳定性和载荷分布。垂尾前缘改用芳纶复合材料。经过以上改进之后,A型减重500千克,且隐身能力增强、航程增加。提高了可靠性和维护性。局部涂敷隐身涂料。 </P>
<P>我想改进的关键还是电子设备</P>
<B>以下是引用<I>ccv</I>在2004-6-11 6:55:00的发言:</B>

<P>我想改进的关键还是电子设备</P>

<P>没错</P>
<P>“据称最大的改变是换装俄制发动机,以AL-31SM发动机取代歼轰-7现用的斯贝(SPEY)Mk202发动机(编号涡扇9/涡扇-9)。AL-31SM是歼-11(Su-27SMK)的心脏(国产编号涡扇12/WS-12),它是苏-27的AL-31F推力增强型发动机,单具的最大推力可使歼轰-7A的空战推重比接近1.1”</P><P>更换发动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何况AL-31与斯贝无论是外形尺寸、推力大小都相差不小,从外观看,新旧飞豹的进气道并无大的改变,要改进气道工作量就很大了!7A改AL-31的可能性很小。双腹鳍的出现,只能一定程度上说老飞豹的稳定性和结构设计还有改进余地,如ccv所言:“改进的关键还是电子设备”,然后顺道完善一下结构设计和消除使用中发现的一些性能问题,恐怕就是7A的设计目标。</P>
应该说改发的可能性是较小的
<P>气动布局的改进空间实在是太小了。。</P><P>重点应该是内部电子设备。</P>
<B>以下是引用<I>陈亚</I>在2004-6-11 13:19:00的发言:</B>

<P>气动布局的改进空间实在是太小了。。</P>
<P>重点应该是内部电子设备。</P>

<P>改进空间倒也不小,不过飞豹现在这个样子用于歼击轰炸机也应该够了,如果要改进,恐怕就在于改进外形以提高隐身性能方面,但是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恐怕就要大改了!改电子设备是最紧迫而又有效的,不用涉及气动外形的改动,风险小很多,就像J8II一样,这么多个型号,也就是加了对翼刀,连风档玻璃都没变,不知道沈飞认为是不必改还是守旧。</P>
不太明白
可以,例如F4G比B强太多了
发动机没有换成AL-31!
<P>机身不重新设计,换发动机基本不可能。</P>
楼主,你真是我的知音呀!我也在公布这张照片的那个帖子里谈了这个问题!在当时我认为,由于这个双腹鱼双腹鳍过大,而且安装方式不妥,导致飞豹A的起飞角度会受到严重限制。除了你我已经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我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原来老飞豹的腹鳍不仅面积小(也许不小,但因为是长条型的,并不那么突出,也不会影响飞机的起飞),而且因为是在两个发动机舱中间,恰好可以起到整流的作用,而如果没有安在这个位置的话,这个地方就会产生严重的乱流现象!说实话,真的搞不懂那些设计师怎么搞的,他们一天到晚究竟在干什么?
同志们,看看我的jh-7a有点像米格-?。
[em08][em08][em08]
我认为,原先的单腹鳍不利于充分利用机腹空间。
我认为换发动机不太可能。
发动机没有换,最多就是原装“斯贝”变成了国产“秦岭”。
<B>以下是引用<I>Ghost007a</I>在2004-6-11 18:31:00的发言:</B>
我认为,原先的单腹鳍不利于充分利用机腹空间。

<P>不会挂东西到这么靠后吧?不过倒是可以加一个钩钩!!</P>[em07]
如果没改发动机,等于没改!斯贝可是英国50年代的东东!!!
那倒未必,如此说来,成飞从J7II到J7E岂不是基本等于没改??!
敢情英国人和美国人又笨了。朝鲜战场硝烟未散,英国人就把自己都还没用上的斯贝送到了中国人手里,工党的1952白皮书怕是功劳大大的。美国人也是死要面子,赶早把斯贝装上F86,哪还会有米格走廊这种蹩脚名词。
<B>以下是引用<I>xlc</I>在2004-6-11 16:08:00的发言:</B>
楼主,你真是我的知音呀!我也在公布这张照片的那个帖子里谈了这个问题!在当时我认为,由于这个双腹鱼双腹鳍过大,而且安装方式不妥,导致飞豹A的起飞角度会受到严重限制。除了你我已经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一些我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原来老飞豹的腹鳍不仅面积小(也许不小,但因为是长条型的,并不那么突出,也不会影响飞机的起飞),而且因为是在两个发动机舱中间,恰好可以起到整流的作用,而如果没有安在这个位置的话,这个地方就会产生严重的乱流现象!说实话,真的搞不懂那些设计师怎么搞的,他们一天到晚究竟在干什么?

<P>??????</P>
<P>XLC:“而如果没有安在这个位置的话,这个地方就会产生严重的乱流现象!”</P><P>愿闻高见。</P><P>肥豹其实还是不错的,够大!有充足的改进空间,希望今后会有更好的改型出现。</P><P>提到发动机,假如FC1装备PLAAF,把他的发动机用到肥豹上如何?不知是否能够装上?回去查查先..</P>
希望有更先进的出先,不过目前只能如此了
AL-31能在飞豹上装下吗???两台并装???
<P>AL31应该不行,但RD93难说,哪位有RD93的外形尺寸及性能数据啊?</P><P>今天只找到斯贝的:</P><P>直径:1093.32毫米</P><P>最大长度:5205毫米(喷口全张开)</P><P>最大加力推力:9305千克力</P><P>最大军用推力:5557千克力</P><P>中间状态推力:4692千克力</P><P>最大连续推力:4692千克力</P><P>最大军用耗油率:0.684千克力/千克/小时</P><P>最大加力耗油率:2.0千克/千克力/小时</P><P>推重比:5.05</P><P>空气流量:92.5千克/秒</P><P>涵道比:0.62</P><P>总增压比:20</P><P>涡轮前温度:1167摄氏度</P>
提高战斗力的关键在于电子设备和武器。[em05]
主要改的还是航电系统,比jh-7有了很大进步,西飞设计研究所全靠它养活着所里的人那[em08]
换RD-93总推力将下降2吨左右
看了官方的那篇报道(关于第一集团的),第一感觉是ws9的推力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因为报道中列举了很多改进,唯独没提推力。
<P>推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作为发动机而言,自身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同样的推力,推比8的应该比推比7的要好,那篇报道是否提到了减重方面的情况呢?</P><P>======</P><P>牧童:</P><P>从结构方面来说,象两台发动机并置这种布局,其中间相交部分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气流流经此处会骤然改变方向,形成一些涡流,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就会产生很大的诱导阻力,大致的原理就是这样!更具体的就请高手来解答吧,呵呵!</P>
过两天去阎良看看
<B>以下是引用<I>xlc</I>在2004-6-15 12:47:00的发言:</B>

<P>推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作为发动机而言,自身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同样的推力,推比8的应该比推比7的要好,那篇报道是否提到了减重方面的情况呢?</P>
<P>======</P>
<P>牧童:</P>
<P>从结构方面来说,象两台发动机并置这种布局,其中间相交部分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气流流经此处会骤然改变方向,形成一些涡流,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就会产生很大的诱导阻力,大致的原理就是这样!更具体的就请高手来解答吧,呵呵!</P>

<P>话说回来,新一代战斗机大部分都取消了腹鳍,无论单双发,例如F22、F35、阵风、EF2000,S-37,JAS-39等等,7A改估计也是无奈之举了。</P>
新一代战机大量取消腹鳍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乱流”,而是为了降低RCS。
<B>以下是引用<I>Ghost007a</I>在2004-6-15 17:51:00的发言:</B>
新一代战机大量取消腹鳍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乱流”,而是为了降低RCS。

<P>正确。</P>
<B>以下是引用<I>xlc</I>在2004-6-15 12:47:00的发言:</B>

<P>推力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作为发动机而言,自身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同样的推力,推比8的应该比推比7的要好,那篇报道是否提到了减重方面的情况呢?</P>
<P>======</P>
<P>牧童:</P>
<P>从结构方面来说,象两台发动机并置这种布局,其中间相交部分是一个很大的缺口,气流流经此处会骤然改变方向,形成一些涡流,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就会产生很大的诱导阻力,大致的原理就是这样!更具体的就请高手来解答吧,呵呵!</P>


两台发动机之间的整流一般似乎都是靠发动机之间的整流体解决的,而且发动机紧靠并列的小间距布局底部阻力是比较小的,RD-93似乎并没有比RD-33轻很多,而RD-33按交付状态质量推重比不到7,并不见得好,而且寿命和可靠性的口碑都比较差
<P>根据测算,垂尾在侧面的总RCS中可以占到70%(对翼身融合体结构来说),所以有那么一个受人诟病已久的大垂尾,增加点儿腹鳍面积算什么。F15原先也是有腹鳍的,后来增大垂尾安定面面积就取消了,所以应该更多的从气动方面入手。</P><P>陈应明说把阻力伞舱移到垂尾根部部就是为了填豁</P><P>国外高推用7~8级压气机能做到的,斯贝用十几级才成,推力不如人燃烧室还更长------------------国外典型三代心脏基本都是60年代立项核心燃气机计划,10年解决高温核心部件这才工程发展。国内现在仿制尚且吃力,哪有改进的那个技术储备。</P>
<B>以下是引用<I>fallout</I>在2004-6-15 22:54:00的发言:</B>

<P>根据测算,垂尾在侧面的总RCS中可以占到70%(对翼身融合体结构来说),所以有那么一个受人诟病已久的大垂尾,增加点儿腹鳍面积算什么。F15原先也是有腹鳍的,后来增大垂尾安定面面积就取消了,所以应该更多的从气动方面入手。</P>

<P>关于腹鳍:腹鳍对于隐身性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果可以不要,绝对不会留下。要知道对于稳定性的影响增加腹鳍面积效果比增加垂尾面积好。而且现代隐身飞机着重于高空突防,所以机腹的RCS面积显得就重要了,不然为什么美国的多种无人机的进气口都在背面?甚至提出起降时用背面朝下,航行中再反过来?就是为了减少机腹的RCS面积!!如果可以不要一对腹鳍,绝对不会设计上去!(何况还是钛合金!!!)所以增加一点腹鳍在新一代隐身战斗机设计时是必须考虑的。
<P>      至于为什么肥豹会不考虑机腹隐身问题,关键至于肥豹是着重于低空突防的!!!看看它的机载,老早就说装备了自动地形跟随飞行装置(具体名称可能略有不同),腹鳍对隐身性能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P>关于发动机:怪我没有说清楚。
<P>其实说更换为RD93只是一个表面的说法,肥豹换发基于两个前提:
<P>1、PLA装备FC-1,
<P>2、RD33国产化。
<P>这样肥豹与FC-1的发动机可以通用,当然有利于后勤保障,至于推力、可靠性等问题,国产化的过程中可以解决。
<P>正如众多DX所言,肥豹的改进应该着重于机载设备上,肥豹更加有意义的改型还可以有电子战改型、伙伴空中加油改型等等,这些就更令人期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