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各位高人给说明一下,关于鲁迅与汉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8:27:25
据传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之类的妄言,是不属实呢?
若属实的话,他指的“汉字不灭”具体是什么意思,是简体字改革还是彻底的更替文字?

另外也有网文说有几位伟人也讲过“汉字”:

不少人认为汉字复杂落后,一个字一个模样,实在难写、难记,于是乎大造汉字的反,把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一切落后、腐朽的东西都归咎于汉字这个“王八蛋”,且举几例: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吕叔湘:“现在通行的老宋体实在丑得可以,倒是外国印书的a,b,c,d,有时候还倒真有很美的字体呢。”

毛泽东:“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中国语文学界的宗师们:“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那么,就算按照当时的环境来看简体字改革还没施行,繁杂的“正体字”难以学习,导致当时中国的文盲率高,但是汉字改革已几十年的今天,国内文盲率还是在国际领先水平,而一直使用繁体字的其它地区(香港、台湾),文盲率好像也没有大陆高。

是不是鲁迅先生一时头脑发热啦?据传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之类的妄言,是不属实呢?
若属实的话,他指的“汉字不灭”具体是什么意思,是简体字改革还是彻底的更替文字?

另外也有网文说有几位伟人也讲过“汉字”:

不少人认为汉字复杂落后,一个字一个模样,实在难写、难记,于是乎大造汉字的反,把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一切落后、腐朽的东西都归咎于汉字这个“王八蛋”,且举几例:

蔡元培:“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吕叔湘:“现在通行的老宋体实在丑得可以,倒是外国印书的a,b,c,d,有时候还倒真有很美的字体呢。”

毛泽东:“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中国语文学界的宗师们:“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那么,就算按照当时的环境来看简体字改革还没施行,繁杂的“正体字”难以学习,导致当时中国的文盲率高,但是汉字改革已几十年的今天,国内文盲率还是在国际领先水平,而一直使用繁体字的其它地区(香港、台湾),文盲率好像也没有大陆高。

是不是鲁迅先生一时头脑发热啦?
据查,简体改革早在满清时代已经有学者提出过,民国时期政府也考虑过
因为其时中国的文盲率实在太高,旧文化与白话文为代表的新文化还存在着比较尖锐的斗争,并且组织者也缺乏缺乏经验,因而左联在汉字拉丁化问题上确实有些冒进的主张,鲁迅当时也确实被忽悠过。

至于识字率这个问题,最好不要往繁简之争上牵扯。
鲁迅先生对传统戏曲文化也持有相当蔑视的态度吧,更不用说他对中医学的蔑视,哈
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单独谈这个没意义
至于这一点,目前也有学者在强调:
中国语文学界的宗师们:“电子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估计是些不懂电脑的学者摆出来的胡乱主张
鲁迅还说过,在中国要搞成事是很难的,光说改革,根本没人听你的。他的比喻是有人说这房子通风不好,该修个窗子,是根本不会有人理你的。必得有人大声嚷嚷憋死了,要把这屋子拆了。这时候才会有折衷的人出来调停,说还是修个窗子吧。
鲁迅举例就是说改白话文顺利得很,是因为当时有极端派的钱玄同提倡废汉字,结果被群起攻之,反而废文言改白话成了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了。
哈哈,有意思

是不是鲁迅先生一时头脑发热啦?

chunkk 发表于 2009-9-18 17:05

主要是时代背景的原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求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那真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现在没了那种站在悬崖边上的危机感,当年的某些说法和行动看起来就显得奇怪了。其实两者都没错,因为时势不同了嘛。
是不是鲁迅先生一时头脑发热啦?

chunkk 发表于 2009-9-18 17:05

主要是时代背景的原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求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那真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现在没了那种站在悬崖边上的危机感,当年的某些说法和行动看起来就显得奇怪了。其实两者都没错,因为时势不同了嘛。
这话不是鲁迅说的,是谁我一时还真想不起那人名
我理解这话要结合当时情况吧。。。。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引自芬君:《鲁迅先生访问记》,《救亡情报》第四期(1936年5月30日出版)。
钱玄同就完全接受了这个设想,还推波助澜,提出著名的语言革命的口号:“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 《惘然集》 : 郜元宝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4  第:93页
“有一篇论文《由宣布‘汉字落后论时代结束’引出的思考》说:“至于三十年代,鲁迅说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是愤激的话,并不是科学的论证,在当时条件下,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传统势力的冲击。这正如鲁迅主张青少年少看以至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一样。而且、这种看法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赞成,现在我们也不赞成,认为它带有片面性。还要看到,这只是他个人的文化主张并不能代表政府的观点。”我们认为上述观点的主要失误处在于不尽符合历交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我们研究问题不能从主观的框框和想当然出发,而只能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从占据全面的历史资料出发。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废除汉字论和汉字落后论不是哪个人的个人主张,而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股理论思潮,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或—个历史阶段。”——: 《昭雪汉字百年冤案:安子介汉字科学体系》 : 李敏生 李涛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4.07 第:282页
说这句话之后,没几天鲁老就掛了
读鲁迅先生的《门外文谈》吧,很不错的文章,非常生动。
谁没当过几天愤青?!况乎愤王!
的确如鲁迅说的,在中国你不提出些激进的主张,既得利益者就连温和的改革都不愿意接受
老宋体真的是丑到爆了
新宋也不怎么样
我看当今最漂亮的字体是小女孩字体……
唉……
汉字音形意三不达 语法于字形上没有变化
总的来说 拼音化还是大势所趋 不过离我们还是很远的
个人觉得。汉字为根。拼音为辅,配以中式英语,应该是将来的方向。
拼音化还是大势所趋?

语言这种东西哪有什么大势所趋...
语言无所谓先进不先进,要说科学性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最科学,可是世界语流行起来了吗?

语言这种东西完全与国家强盛与否有关,古代中国千年以来一直为东亚宗主,所以汉语是当时东亚各国的通用语言。大英帝国全球称霸上百年,所以英语才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最近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所以汉语又逐渐开始流行...........
语言无所谓先进不先进 文字有先进和不先进之分
文字向来是由低级向高级 由具象向抽象 由不规范向规范 由杂乱向规律发展
从近代以来 抛弃本语言原来使用的文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实例可不少
原有的一些没有文字的语言 如壮族所使用的语言 新造的文字也是拼音文字
拼音化由楼上负责,剩下的人继续方块化.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9-19 16:35
那希伯来语怎么解释?死亡近2000年最终在20世纪才成功复活
文字的发展其实是围绕好用,易用,能快速传递消息使用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到隶书,就说明了一切。

文字拼音化的优势是扫盲快捷,考虑到现在中国小学生入学率高达99。95%,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缺点是,因为方言,导致“天书”到处出现,各地交流不一定方便。

所以,汉字拼音化曾经是宠儿,现在是弃妇。
希伯来语使用的文字还不是拼音字母
先搞清楚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字
碧落黄泉 发表于 2009-9-19 16:09
同意,现在还谈论汉字拼音化的,脑子少根筋
有些人无论何时何地脑子都少根筋
一谈到要改变以前的东西 就如丧考妣像被掘了祖坟
不过话说回来
上班的时候会无聊 下课了也会无聊 不上网来喷一些没营养的废话怎么打发时间啊

从近代以来 抛弃本语言原来使用的文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实例可不少
原有的一些没有文字的语言 如壮族所使用的语言 新造的文字也是拼音文字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9-19 16:38

越南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法国传教士造的拼音文字,把汉字给取代了!天涯网友指出,这造成泡越南妞难度加大,十分不便!群众很生气。

历史上,古埃及文字,丁字文统统都被拼音文字取代!主要是古代教育不发达,人民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学习文字,让文字与发音有关显然存在明显优势。所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字拼音化浪潮。

但是,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文盲逐渐消除,现代国家推行文字拼音化的动力已经不大了。
从近代以来 抛弃本语言原来使用的文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实例可不少
原有的一些没有文字的语言 如壮族所使用的语言 新造的文字也是拼音文字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9-19 16:38

越南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法国传教士造的拼音文字,把汉字给取代了!天涯网友指出,这造成泡越南妞难度加大,十分不便!群众很生气。

历史上,古埃及文字,丁字文统统都被拼音文字取代!主要是古代教育不发达,人民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学习文字,让文字与发音有关显然存在明显优势。所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字拼音化浪潮。

但是,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文盲逐渐消除,现代国家推行文字拼音化的动力已经不大了。
我们的非拼音文字也存在优势,比如稳定性高。与发音无关,自然就独立成为一体。

据说二战日本鬼子,打中国,打东南亚,基本都写方块字,让当地人认的。

杨振宁指出,中国能成为一个国家,让广东人,跟上海人,北京人没有发生交流困难,从而导致隔阂。原因可能就是方块字。写出来就能交流。否则,欧洲大陆,法,德,英分裂的例子在那里放着呢!
只要是临过几天颜柳赵王等几位老大碑帖的同志都会觉得汉字是全世界形态最优美的文字!
想起《施仕食狮史》

继续简化可以理解,但不要像前段时间好端端的就改个提变横之类的无聊东西就好了
但拼音化绝对不可行,真要拼音化,不如直接号召大家学习英文好了。
你最好还是区分一下拼音化和字母化,汉字从最初象形、指事字起步,逐渐发展出会意和形声字,形声字将 音 融入了字体,大大强化了汉语的造字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规律。 现代汉语常用字90%左右都是形声字。
形声字本身就是一种拼音化的方式,只不过拉丁语系、日耳曼语系是用26个字母作 音母,我们是用几百个偏旁部首(常用的只有几十个)作 音母,再加上形旁作补充。 意和音同时具备是汉字形声字的最大特征。  古代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国家创立的文字很多都受到了汉字形声字的影响,像西夏文、契丹文、朝鲜语、越南喃字、日本假名,基本上都是拼音文字,表音为主,书写出来依然和汉字一样是方块字。
构成还是不同 汉字属于表意字 发音和字形虽然有一些规律 但是没有普遍规律 字形和含义虽然有一些规律 但是也没有普遍规律
日语的假名是音素文字 和拼音文字也还是不同
世界上使用范围较广的文字中 只有汉字和日文不是拼音文字
DDJSWS 发表于 2009-9-19 17:40 [/quote
反正汉语拼音化离我们是很遥远了 但是拼音化肯定是趋势 但也许将来用统一规范的交流形式取代各种语言也说不定

我们的非拼音文字也存在优势,比如稳定性高。与发音无关,自然就独立成为一体。

据说二战日本鬼子,打中国,打东南亚,基本都写方块字,让当地人认的。

杨振宁指出,中国能成为一个国家,让广东人,跟上海人, ...
DDJSWS 发表于 2009-9-19 17:49

汉字的稳定性恰恰不高……
因为音形意分离 在缺乏足够记录手段的时代 语言文字的音形意就靠人传人 音形意严格分离 文字形态变化大的语言文字就很容易变形
比如建国以来历次简化汉字就是证明 历来汉字写法难规范也是证明
我们的非拼音文字也存在优势,比如稳定性高。与发音无关,自然就独立成为一体。

据说二战日本鬼子,打中国,打东南亚,基本都写方块字,让当地人认的。

杨振宁指出,中国能成为一个国家,让广东人,跟上海人, ...
DDJSWS 发表于 2009-9-19 17:49

汉字的稳定性恰恰不高……
因为音形意分离 在缺乏足够记录手段的时代 语言文字的音形意就靠人传人 音形意严格分离 文字形态变化大的语言文字就很容易变形
比如建国以来历次简化汉字就是证明 历来汉字写法难规范也是证明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9-19 19:31
建国以来简化字采用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的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简化字都在历史上自发形成,不是建国后独创人造的。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9-19 19:30

以前可以说拼音化是趋势,现在这样认为的人不多了。。。。。
汉字简化和字源

                                          一、

    海外有人把简化汉字当成共产党的专利,未免太抬举了共产党。实际上,汉字简化运动在共产党当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即使是国民党政府,当初也试图推行简化字,只是由于没有后来共产党政府的号召力而半途而废。至于后来国民党出于“凡共产党支持的我们就反对”的政治目的,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反对、攻击、毁谤简体字,在台湾及海外遗毒至今,甚至于两年前《世界日报》还长篇登载《简化字就是红卫兵》这种贻笑大方的文章,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共产党对汉字简化的主要功绩,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于知识界和民间的汉字简化运动转化为国家政策,积极推行,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目前大陆使用的简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的,以后虽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为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在报刊上试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宣布废除。至今台湾、海外一些攻击简化字的文章,所举的例子往往都是这个方案的,他们以为它还在大陆通行,其对简化字之无知,由此可见。最可笑的,莫过于香港导演李翰祥曾在《世界日报》上登文说,汉字简化后,他的名字就成了“李汗祥”,不由让他汗涔涔下。“翰”何时又曾简化为“汗”来着?李导大概把某位大陆人写的错别字也当成简化字,白出了一身汗。建议简化字的反对者都先去学学简体字,再来发表高论。否则,支持简体字的人大体都懂繁体字,而反对的人却对简体字一窍不通,这架还怎么打?

    反对汉字简化的一个理由,是繁体字符合汉字造字规则,虽然难写,却要比简体字容易认。其实汉字演变到楷书,不管繁、简,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个字的由来,至少也必须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而教儿童认字的小学教师,哪会有这样的功力?即使有水平高超的小学老师,能把某个字为何这么写讲得头头是道,又岂是小学生能领会得了的?用繁体字的各位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当初认字时有多少字是通过了解字源才记下的?恐怕绝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记硬背记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记硬背,当然是笔划较简单的简体字好记好认好写。

    有一些简体字,本来是古字,比繁体字更符合造字规则,我举两个例子。

    先说“众”字。简体的写法是三个人叠一块,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写法,甲骨文就已经这么写了,就是《周语》所谓:“人三为众。”非常地好认好解释。可是繁体字的“众”字,有多少人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写?原来它的下部,实际上也是三个“人”,只不过变了样了,不说还不容易看出来;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写错了,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横着的“目”,《说文》解释说:“目,众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这个“目”应该是“纲举目张”的“目”,也就是网孔。网孔密密麻麻的,确实是“众意”。既然“三人,众意”,“目”也是“众意”,未免重复累赘,去掉这个含义不明显而且写错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吗?

    再来看“从”字。简体的写法是两个“人”字并在一起,这也是“从”的最古老写法,也见于甲骨文,取“两人相从”之意。繁体的“从”可就不太好解释了,它的右上角,是两个“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写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们对照小篆,才发现这个字也是写错了,它的双人旁和右下角应该合在一块,成为一个表示行走的偏旁,这大概是在小篆的时候才添上去的,楷书再把它割成两半,可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类似这样的简体字还不少,比如“尘”、“礼”、“云”、“电”、“胡”、“须”、“处”等等,不一一解释了。

                                          二、

    有反对汉字简化的台湾人声称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胡写出来的,比如“国”字。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国”字写法的演变。

    商金文上的“国”字写作“口戈”,左边的“口”四四方方表示土地,右边的“戈”是武器,也就是说,“国”字的意思是用武器保卫下的土地。甲骨文的写法颠倒过来,成“戈口”。到了周金文,在“口”下面加了一横,成为“或”字了。这一横是什么意思呢?许慎说是“以守一,一地也”,与“口”重复,不太可能,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横表示住在土地上的人。后来在“或”的左边加了波状的一竖,表示“戈”的柄,到后来这一竖向两边扩展,成了“匚”,“或”的最后被完全包围,成为繁体的“国”〔□或〕已是很晚的事了,大概是在李斯制造小篆的时候。

    但是这不等于说繁体的“国”是正宗,因为“国”字还有另外一条演变路线。非常早的时候,商金文的“口戈”写法,右边的“戈”就被省略,光用“□”代表“国”了,所以作废的第二批简化字把“国”写作“□”,也是古已有之。但“□”的写法毕竟不容易辨认,所以就往里面填,这就有了“□八土”“□王”“□玉”。如果我们到历史博物馆去,看到太平天国的旗帜,就会发现他们把“太平天国”的“国”写成“□王”,那可绝不是郭沫若之流伪造的文物。武则天造字,也在“国”字上作文章,先是“□武”,后来觉得有自己给困在里面的意思,不吉,改成“□八方”〔上八下方〕。

    “国”字可能是汉字中写法最多的一个字,据统计有四十一种之多,最奇怪的一种写法是三个“秦”垒一块,大概是汉初的一种写法,取“三秦”之意。

    简化的“国”字绝对不是郭沫若等人的胡诌,而是非常早就在民间通行了,是最通行的写法,而且还流传到了国外,日本、韩国也都这么写,难怪大陆会把它当成标准字。

    简化字从来不是某几个人的自创,文字改革委员会在确定简化字时,遵循一条总原则:“述而不作”,即只整理古来或民间的写法,不自创。

                                    
                                      汉字简化常识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种“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的笑谈,不过是国民党的宣传。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有几个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龟”字,繁体近二十笔,简直是一笔一画在画一只龟,难写(我至今不知其正确笔顺、笔画),难记(经常阅读繁体字书籍的我尚且认得写不得,何况小学生),简化后保留其轮廓,仅剩七笔。“忧郁”的“郁”,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极其复杂,也很难记(据说有一次汉学会议上有人靠写出这个字赢得一片掌声),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吁”繁体字多达三十一笔,也极难记住写法,简化后改为“口”形“于”声的形声字,好记得很,且不过六笔。“衅”的繁体字二十六笔,写法也相当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记得其写法,简化后仅十一笔。这些都是人人必须记得的常用字,想当初学繁体字的小学生光记这几个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简体字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记住,难怪有人对简体字大为不满--他当初的心血简直是白费了。繁体字动则十几、二十几笔,而简体字平均七、八笔,不仅书写快速,对于计算机用字也极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几笔的字一个个都塞进十六针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现在大家使用的免费字体,简体是漂亮的宋体,而繁体却什么体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来的。

    以后有兴趣再回答“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简体字丑陋”、“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简体字使中国人变笨”、“简体字不能提高学字速度”等等这类极其可笑而居然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的指责。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击简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为他们那么有历史使命感,要来保护连他们也不大了然的中华文化(比如那些宣扬“繁体字比简化字符合造字规则”的人,我敢说他们其实对字源一窍不通)?我看其实是一种“吃亏了”的心理在作怪,却拼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


                                     再谈简化字


    有个台胞去了趟大陆,看到有用繁体字写的招牌,便欣然叹道:“大陆人民正在抛弃简体字。”有位港胞接到中国新闻社新设的万维网,发现用的是繁体字,也赞叹主持人心胸好宽广。他们都不知道,在大陆,凡是与港澳台同胞有关的场合,为了让他们不至于成为文盲,使用繁体字是个沿用了十几、二十年的惯例,《人民日报》海外版不也发行了好几年的繁体版后来因为大陆留学生去提意见才改成简体的吗?这是跟“抛弃简体字”、“心胸好宽广”毫无关系的,倒可以说反映了简体字使用者的自信,该用繁体时就用繁体,不害怕被繁体取代。反观台湾,可曾有过这样的自信?可曾在与大陆同胞有关的场合用过简体字?从前我捡到的从金门漂过来的宣传品,也都是用繁体字写的呢。

    这也可以说明在大陆并不强迫使用简体字。华国锋当主席后曾经推行试用第二套简体字方案,也仅仅是试行,并非强行。这一套方案也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有许多字从前和现在都在民间流行,民意基础是有的,但试行了几个月后就收回了,原因无非是:一、第一套方案已在大陆通行二十年,大家已经习惯,再创新不容易;二、简得太厉害,的确会造成识别上的混乱,如一个方框写小了是“口”,写大了是“国”,印刷体还好,手写可就不容易分辨了,想把常用的几千个汉字全简化成六笔以下是不实际的。这套方案的失败反衬了第一套方案(即今天大陆的用字标准)的合理,它的被收回也证明了简化字的推行从来不是强制的。

    有台胞说,他不反对简化字,但是反对共产党“裁剪”简化字。我不知道他所谓的“裁剪”是什么意思。本来一个字可能有几种简化写法,共产党组织专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确定一种写法为标准在全国通行,如果这就是“裁剪”的话,我支持这样的裁剪,因为为了便于阅读,文字必须有一个通用标准,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在制定词法、句法的标准,在大陆这个机构就是“文字改革委员会”,它不仅简化汉字,而且废除异体字,从而使中国大陆有了用字标准。常用汉字不过五六千,但以前几乎每个字都有两种以上的写法(比如大家熟知的“回”有四种写法),有的写法差别极大,相当于要记几万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常用汉字,徒然增加识字负担。我看台湾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委员会。台胞说台湾民间也用简体字,但是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制定简化标准,学校又不统一教,必然是各写各的,各行其是,那才叫混乱。有人说“让市场来决定一切”,需知市场并非万能的,在文字上更是如此,一个字有几种写法,有时很难使所有的人都逐渐采用同一种写法,因此标准是不可能自然而然形成的,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更需要有权威的整理。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汉字字体,共产党简化汉字、消灭异体字,统一了汉字写法,这种“统一”都必须靠强有力的专制政权来完成,也都是造福后代子孙的功德无量的大事。

    还有的台胞说,现在电脑普及了,使用简体繁体对于电脑都一样了。且不说现在中文打字速度仍然赶不上手写,即使有一天赶上了,电脑也是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写的。英文打字可谓迅速,美国的笔记型电脑也可谓普及,但我还没见过有谁是用电脑作笔记的。难道为了保存繁体字,就必须剥夺汉字的手写功能?

    还有的说,简体字破坏中华文化,因为古籍没法简化,用简体字就看不了古文了。这种论调,反映了某些繁体字使用者的无知的狂妄自大。古籍是可以转成简体字出版的,而且一般不会引起阅读上的困难。中国大陆用简体字出版了大量的古籍,中学语文课本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古文,也用简体字印刷,并没有因此就看不懂、没法教学了。更不必说为了保存古籍原貌,大陆还有一些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类的出版社专门出版繁体字版古籍,而会简化字的人,几乎都无师自通看得懂繁体字。


                                    简体字引起混乱吗?



    简化字在大陆通行了三十多年,并没有人觉得引起了阅读上的混乱,却总有不用简化字的人来替我们担心,说是把“以后”的“后”和“皇后”的“后”并成一字就会乱套,在我指出这是杞人忧天之后,还有人举例说明的确引起混乱,但是他举的这些例子,只要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就不会有歧义。脱离了句子,许多词组,不管是写成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可以有多重意思。

    “立皇后”,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这种说法都是指“册立皇后”,没有人会把它读成“站在皇帝的后面”,古文中极少用“皇”表示“皇帝”,一般用“上”、“帝”,习惯的表达法应是“立于上后”、“立上之后”。

    “后生”,毫无疑问只能是“晚辈”的意思,在现代文和古文中都不会用这两个字表示“皇后所生”或“皇后生产”。

    “后爹”、“后娘”,也绝不会有“皇后的爹”、“皇后的娘”的意思,后一种意思的表达法是“后之父”、“后之母”。

    至于“面条”的“面”和“面孔”的“面”合并,也不会引起混乱,不赘述。

    简化字反对者挖空心思想出的例子是如此不济,所以我才敢说这纯属杞人忧天。如果有谁能想出一个繁体字和简体字能读出不同意思的合乎习惯用法的现代文句子来,我愿意收回我的话。

    用简体字写现代文是不会引起混乱的,写古文一般也不会混乱。“新语丝文库”中的古文甚至古诗词都是以简体字为标准的,难道就跟繁体字版的读起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