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8:53:48
当今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成了普遍性难题,由于"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或空白状态,在教育、生活、发展等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做好"留守学生"的在校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校外教育管理工作。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范县农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几万余人,其中,夫妻一方在外务工和夫妻共同在外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无力或从经济角度考虑而未将其子女带入城市生活、上学读书,从而导致"留守学生"现象的形成和问题的产生。部分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的乡镇中小学校,"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生源的主体,交通便利、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学生"数相对较少。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留守学生"中,由祖辈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70%,由亲友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25%,长期无人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5%;从学习成绩上看,优秀的占21%左右,较好的占34%左右,中等偏下的占45%左右;从行为习惯上看,优秀的占24%左右,较好的26%左右,一般的占30%左右,差的占20%左右;多数"留守学生"希望父母在身边,但也有部分对父母在不在身边持无所谓态度。根据调查,我县"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只重物质给予,忽视精神慰藉。家长外出打工,一般一年回家1至2次。在家时,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对他们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而忽视对孩子的精神慰藉特别是思想引领。有些外出务工者还有"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的想法。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于是校规、校纪,学生的守则,与家长的溺爱发生强烈的碰撞,以致学校教育难,正面引导效果不好。

二是缺乏管理监护,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其主要监护人是祖辈,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

三是隔代教育管理,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学生"的主要监护人是祖辈,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比较滞后,他们把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忽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往往出现极端溺爱与极端粗暴这两个极端。前者占大多数,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留守学生"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无人管,家庭教育成了真空地带。特别是忽视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造成了"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四是管理容易脱节,成长出现偏差。从目前对"留守学生"管理的现状来看,学校管理主要在校时的管理,很难及时发现学生校外存在的问题。家校管理出现脱节,社会(社区)管理没有形成气氛,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和必须的硬件设施,农村适合"留守学生"的公益性健康、娱乐、体育场所几乎没有,节假日期间"留守学生"或封闭在家,或封闭在校,或沉溺于电子游戏室、网吧,或行迹村(街)头,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孩子的不良习气在管理脱节中形成,往往会出现成长偏差。

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全社会应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当今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成了普遍性难题,由于"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或空白状态,在教育、生活、发展等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做好"留守学生"的在校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校外教育管理工作。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范县农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几万余人,其中,夫妻一方在外务工和夫妻共同在外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无力或从经济角度考虑而未将其子女带入城市生活、上学读书,从而导致"留守学生"现象的形成和问题的产生。部分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的乡镇中小学校,"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生源的主体,交通便利、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学生"数相对较少。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留守学生"中,由祖辈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70%,由亲友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25%,长期无人监护的约占总人数的5%;从学习成绩上看,优秀的占21%左右,较好的占34%左右,中等偏下的占45%左右;从行为习惯上看,优秀的占24%左右,较好的26%左右,一般的占30%左右,差的占20%左右;多数"留守学生"希望父母在身边,但也有部分对父母在不在身边持无所谓态度。根据调查,我县"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只重物质给予,忽视精神慰藉。家长外出打工,一般一年回家1至2次。在家时,孩子要钱给钱,要物买物,对他们百依百顺,甚至是溺爱放纵,而忽视对孩子的精神慰藉特别是思想引领。有些外出务工者还有"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的想法。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的思想。于是校规、校纪,学生的守则,与家长的溺爱发生强烈的碰撞,以致学校教育难,正面引导效果不好。

二是缺乏管理监护,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其主要监护人是祖辈,缺乏家庭管护,他们年纪尚幼,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往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

三是隔代教育管理,行为习惯较差。"留守学生"的主要监护人是祖辈,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比较滞后,他们把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忽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往往出现极端溺爱与极端粗暴这两个极端。前者占大多数,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留守学生"在校有老师管,在家无人管,家庭教育成了真空地带。特别是忽视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造成了"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四是管理容易脱节,成长出现偏差。从目前对"留守学生"管理的现状来看,学校管理主要在校时的管理,很难及时发现学生校外存在的问题。家校管理出现脱节,社会(社区)管理没有形成气氛,也没有明确的制度和必须的硬件设施,农村适合"留守学生"的公益性健康、娱乐、体育场所几乎没有,节假日期间"留守学生"或封闭在家,或封闭在校,或沉溺于电子游戏室、网吧,或行迹村(街)头,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孩子的不良习气在管理脱节中形成,往往会出现成长偏差。

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全社会应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楼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