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和:用生命熔铸航空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08:47
                                                   生命熔铸航空动力
                                          发表日期:2009-8-14     
                                                                 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张恩和

  在吴老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与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紧紧相连,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从起步、发展到壮大的历史性跨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成就的伟业,将永远载入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 它要在高温状态下,连续长时间空中工作,它要以最轻的体重产生最大的推力,以获得最大的载重,它必须有重复使用1万小时的可靠寿命,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航空要发展,动力要先行。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导弹、核武器的国家有20多个,但是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早在30多年前,周总理就把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比喻为飞机得了“心脏病”。吴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空工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关键在于研制出先进的发动机,根治飞机的“心脏病”。吴老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 这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1961年8月,吴老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任六○六所副所长,挑起了研究所技术工作的大梁。吴老审时度势,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建立独立自主的设计研究体系,建成设计、试验和试制“三位一体”的研究所。
  新建的研究所就像一张白纸,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办公室借用黎明公司的装配厂房,没有办公桌就用图板代替,没有椅子就借用食堂的长凳。100多人的队伍,大多数没见过航空发动机,更谈不上开展研制,但他们心中充满了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吴老带领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术练兵”,摸透发动机技术,努力增加技术储备。
  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制的关键。吴老常说,发动机是设计出来的,但更是试验出来的……当时,他向上级提议:研究所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国家批准后,吴老日夜为试验基地建设操劳,一面抓试验设备的设计工作;一面抓基础工程建设,边设计、边施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建起了试验器、试车台、气源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1965年,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终于建成了!
  现在,每当我们这些与吴老在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谈论起当年建所的经历,都深感吴老的远见卓识。
  航空工业建立初期,吴老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一定要为新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喷气发动机!
  万事开头难,到底怎样设计发动机?他苦苦思索,决定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从教练机起步。1957年3月,喷发1A发动机开始研制,调人手、找资料、建设备……众多难题,错综复杂,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研制必须进行零部件和整机试验。为了设计制造试验设备,便于测试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吴老把他从美国带回的6个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拆装练习。他带领试制人员亲自动手制作试验器,解决了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经过吴老和广大科研人员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发动机于当年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装了喷发1A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新生的“中国心”开始了跳动!8月5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亲临沈阳出席了万人庆功大会。1958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一年后,红旗2发动机配装高空高速歼击机东风107开车成功,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吴老和他的战友们勇于开拓,艰难前行,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研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空心气冷涡轮叶片是国际尖端技术,它保证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点以上温度还能可靠工作。谁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研制先进发动机的“金钥匙”。当时国外刚刚开始应用这种叶片,而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和基础。吴老和中航工业六二一所的老专家荣科下定了决心,要在研制的涡喷7甲发动机上,采用这一新技术。在协调会上,两位老专家互相激将。吴老说,“设计难点很多,但我还是怕加工不出来!” 荣科激动地说:“如果你设计出来了,我们造不出来,就把我荣科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吴老爽朗地笑了,拍案而起回应道:“如果我们设计不出来的话,就把我吴大观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关键时刻两位专家的坚定决心,使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热血沸腾,我们就是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1966年4月,装上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的涡喷7甲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车,当时,全体参试人员既兴奋又紧张,试车现场鸦雀无声,静得大家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随着开车令下,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起动成功了!发动机的性能一次达到设计指标!现场一片欢腾!吴老就是这样带领我们不断向世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高峰攀登。
  经过18年的研制,涡喷7甲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发动机从仿制到改进改型的成功跨越。涡喷7甲发动机同歼八飞机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仅大量装备我国空军,还出口到国外,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1964年,当世界上第一台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刚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他就带领科研人员追踪这项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吴老下定决心,要干就要干最先进的。但我们的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多,国内的材料、工艺水平不高。
  吴老常常要求我们这些设计员:“大家一定要多计算、多分析比较,认真论证,选一个既先进又能落实的方案。”在方案论证过程中,性能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我们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全靠拉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工作量非常大,几个星期才完成一个方案的计算。在论证的关键时刻,吴老主持召开所技术委员会会议,在30多种方案中选择确定了一种方案。为确保研制方案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吴老派出两个调研组赴空军部队调研,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确立了最佳设计方案。
  “文革”开始,吴老被迫中断了他心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他被“解放”出来后,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身体疗伤,就立即投入到涡扇6发动机的试验工作之中。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我们的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到距离市区近30公里的试验基地做试验,虽然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却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的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1993年,太行发动机研制的一项重要试验一次性达标,吴老在北京听到消息后,激动地说:“这是最好听、最好听的消息呀!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这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太行发动机大有希望!”
  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2006年初,我到北京出差看望吴老,把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吴老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久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第三代发动机了……  几十年来,在吴老的带领下,我国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研制体系,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5、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及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编制了发动机通用规范,吴老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航空事业薪火相传,吴老精神光泽后人。让我们沿着吴老的光辉足迹继续前行,不断夺取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的新胜利!                                                   生命熔铸航空动力
                                          发表日期:2009-8-14     
                                                                 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张恩和

  在吴老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与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紧紧相连,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从起步、发展到壮大的历史性跨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成就的伟业,将永远载入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 它要在高温状态下,连续长时间空中工作,它要以最轻的体重产生最大的推力,以获得最大的载重,它必须有重复使用1万小时的可靠寿命,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航空要发展,动力要先行。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导弹、核武器的国家有20多个,但是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早在30多年前,周总理就把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比喻为飞机得了“心脏病”。吴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空工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关键在于研制出先进的发动机,根治飞机的“心脏病”。吴老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 这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1961年8月,吴老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任六○六所副所长,挑起了研究所技术工作的大梁。吴老审时度势,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建立独立自主的设计研究体系,建成设计、试验和试制“三位一体”的研究所。
  新建的研究所就像一张白纸,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办公室借用黎明公司的装配厂房,没有办公桌就用图板代替,没有椅子就借用食堂的长凳。100多人的队伍,大多数没见过航空发动机,更谈不上开展研制,但他们心中充满了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吴老带领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术练兵”,摸透发动机技术,努力增加技术储备。
  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制的关键。吴老常说,发动机是设计出来的,但更是试验出来的……当时,他向上级提议:研究所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国家批准后,吴老日夜为试验基地建设操劳,一面抓试验设备的设计工作;一面抓基础工程建设,边设计、边施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建起了试验器、试车台、气源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1965年,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终于建成了!
  现在,每当我们这些与吴老在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谈论起当年建所的经历,都深感吴老的远见卓识。
  航空工业建立初期,吴老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一定要为新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喷气发动机!
  万事开头难,到底怎样设计发动机?他苦苦思索,决定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从教练机起步。1957年3月,喷发1A发动机开始研制,调人手、找资料、建设备……众多难题,错综复杂,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研制必须进行零部件和整机试验。为了设计制造试验设备,便于测试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吴老把他从美国带回的6个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拆装练习。他带领试制人员亲自动手制作试验器,解决了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经过吴老和广大科研人员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发动机于当年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装了喷发1A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新生的“中国心”开始了跳动!8月5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亲临沈阳出席了万人庆功大会。1958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一年后,红旗2发动机配装高空高速歼击机东风107开车成功,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吴老和他的战友们勇于开拓,艰难前行,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研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空心气冷涡轮叶片是国际尖端技术,它保证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点以上温度还能可靠工作。谁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研制先进发动机的“金钥匙”。当时国外刚刚开始应用这种叶片,而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和基础。吴老和中航工业六二一所的老专家荣科下定了决心,要在研制的涡喷7甲发动机上,采用这一新技术。在协调会上,两位老专家互相激将。吴老说,“设计难点很多,但我还是怕加工不出来!” 荣科激动地说:“如果你设计出来了,我们造不出来,就把我荣科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吴老爽朗地笑了,拍案而起回应道:“如果我们设计不出来的话,就把我吴大观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关键时刻两位专家的坚定决心,使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热血沸腾,我们就是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1966年4月,装上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的涡喷7甲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车,当时,全体参试人员既兴奋又紧张,试车现场鸦雀无声,静得大家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随着开车令下,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起动成功了!发动机的性能一次达到设计指标!现场一片欢腾!吴老就是这样带领我们不断向世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高峰攀登。
  经过18年的研制,涡喷7甲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发动机从仿制到改进改型的成功跨越。涡喷7甲发动机同歼八飞机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仅大量装备我国空军,还出口到国外,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1964年,当世界上第一台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刚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他就带领科研人员追踪这项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吴老下定决心,要干就要干最先进的。但我们的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多,国内的材料、工艺水平不高。
  吴老常常要求我们这些设计员:“大家一定要多计算、多分析比较,认真论证,选一个既先进又能落实的方案。”在方案论证过程中,性能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我们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全靠拉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工作量非常大,几个星期才完成一个方案的计算。在论证的关键时刻,吴老主持召开所技术委员会会议,在30多种方案中选择确定了一种方案。为确保研制方案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吴老派出两个调研组赴空军部队调研,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确立了最佳设计方案。
  “文革”开始,吴老被迫中断了他心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他被“解放”出来后,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身体疗伤,就立即投入到涡扇6发动机的试验工作之中。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我们的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到距离市区近30公里的试验基地做试验,虽然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却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的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1993年,太行发动机研制的一项重要试验一次性达标,吴老在北京听到消息后,激动地说:“这是最好听、最好听的消息呀!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这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太行发动机大有希望!”
  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2006年初,我到北京出差看望吴老,把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吴老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久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第三代发动机了……  几十年来,在吴老的带领下,我国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研制体系,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5、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及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编制了发动机通用规范,吴老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航空事业薪火相传,吴老精神光泽后人。让我们沿着吴老的光辉足迹继续前行,不断夺取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的新胜利!
只能希望TH早日成才
friend20942 发表于 2009-8-16 21:48 从张恩和最近的“状况”来看,本人推测,太行发动机如今存在的问题应主要是生产工艺问题。。。。。。{:3_94:}
别吹了,先把太行整利索了再吹也不迟
到底是设计的问题还是生产的问题?
shiny1225 发表于 2009-8-16 22:21
估计都有问题。但大家都在推委。/
建议给张发一枚与发动机推力一样大的奖章!
希望咱们的心脏病问题早日解决
benshan 发表于 2009-8-16 22:34

不管咋样,慢慢熬了...
用谁的生命?
CJDBYER 发表于 2009-8-16 22:46


这个倒真要考证一下,貌似没怎么听说有装TH的飞机摔了后死飞飞的。

有没有知道的大哥来爆爆料?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家属,强调要:弘扬吴大观精神 为党旗添彩
                          发表日期:2009-8-14     
  8月12日,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中航工业共同主办的首场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接见了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的家属,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对吴大观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吴大观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和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习近平强调,要把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与全国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他说,前不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举办吴大观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进一步宣传吴大观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吴大观先进事迹的宣传,将引导党员干部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结合起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创新争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会见。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中组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会见时在座。  会见中,吴大观的夫人华国老人紧紧握住习近平的手连声说谢谢,感谢党和人民给予吴大观的崇高荣誉。习近平亲切地称华国为“阿姨”,嘱咐她保重身体。
  上午9时30分,首场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始,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主持报告会,中组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高建设出席会议。
 欧阳淞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吴大观一生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是国人的丰碑,民族的骄傲,是响当当的时代先锋,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楷模。”报告会上,欧阳淞代表中组部向吴大观同志颁发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和奖章,由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代领。中航工业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等5位报告人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述了吴大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吴大观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短短90分钟的报告会,响起30多次热烈掌声,很多听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干部代表、在京中央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在京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中航工业员工代表与社会各界代表、驻京部队代表约7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家属,强调要:弘扬吴大观精神 为党旗添彩
                          发表日期:2009-8-14     
  8月12日,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中航工业共同主办的首场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接见了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的家属,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对吴大观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吴大观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和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习近平强调,要把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与全国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他说,前不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举办吴大观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进一步宣传吴大观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吴大观先进事迹的宣传,将引导党员干部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结合起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创新争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会见。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中组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会见时在座。  会见中,吴大观的夫人华国老人紧紧握住习近平的手连声说谢谢,感谢党和人民给予吴大观的崇高荣誉。习近平亲切地称华国为“阿姨”,嘱咐她保重身体。
  上午9时30分,首场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始,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主持报告会,中组部副部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高建设出席会议。
 欧阳淞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吴大观一生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是国人的丰碑,民族的骄傲,是响当当的时代先锋,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楷模。”报告会上,欧阳淞代表中组部向吴大观同志颁发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和奖章,由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代领。中航工业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等5位报告人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讲述了吴大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吴大观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短短90分钟的报告会,响起30多次热烈掌声,很多听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干部代表、在京中央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在京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中航工业员工代表与社会各界代表、驻京部队代表约7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家属,强调要:弘扬吴大观精神 为党旗添彩
                          发表日期:2009-8-14     
  8月 ...
战机NO1 发表于 2009-8-17 00:18
看上面的红体字,张恩和在习主席面前讲述了吴老感人事迹,展示吴老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这说明老张自身的品质和精神也没有问题的,不可能老林让一个品行有问题的人上台向中央领导介绍英雄事迹的。除非是老林和老张共同糊弄习主席?{:3_89:}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报告团成员及吴大观家属,强调要:弘扬吴大观精神 为党旗添彩
                          发表日期:2009-8-14     
  8月 ...
战机NO1 发表于 2009-8-17 00:18
看上面的红体字,张恩和在习主席面前讲述了吴老感人事迹,展示吴老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这说明老张自身的品质和精神也没有问题的,不可能老林让一个品行有问题的人上台向中央领导介绍英雄事迹的。除非是老林和老张共同糊弄习主席?{:3_89:}
11# riselai
试飞团。。。
快把太行发动机做稳定、大修时间延长,近几年也就不指望TG单引擎战机能用。
歼11B/BS/BJ、和L15估计是国产是发动机主力。(因为他俩是双发)那也成啊~!
垃圾!我说的决不是吴老!
super_hero 发表于 2009-8-17 14:54
垃圾?我看叫不务正业!该做的做不好,写八股、献媚倒有一套。
TH不行,TG三代数量上不来。
战机NO1 发表于 2009-8-17 00:18
2006年初说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是标准定的比较低.:L
2009-8-14 嘛......应该好了不少.:lol
具体的细节嘛......不能明言,当然更不能白说.[:a4:]
说的不错,是用生命熔铸,关键是谁的生命,是飞行员的生命吧,一天都玩就知道吹,学术腐败。
:D八股就不要写了,决心也不要表了,口号也不要喊了.有些事情不是表表决心,发挥发挥精神力量就能搞定的,还是踏实低调的做事为好.什么鸟毛的生命熔铸,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没有捷径的,我想还是多泼泼冷水的为好
是不是就那句:不成功便成仁   的意思吗?
不错啊,这八股写得真不错……
先学好三老死严,再谈用生命熔铸。
……先弄出个用得放心的发动机再吹牛好不好。


只能说搞发动机的太行了;

只能说搞发动机的太行了;
who is this guy??????????
just let him go
哎…………现在高校机械专业是冷门,没几个好学生,有也都去MD移民了
干将用生命来熔铸件天下无双的产品,
张生用生命来熔铸件七痨八伤的产品。
不管怎么说,还是全指望太行了......
等到太行,WS15大批量装备,中国就会是GDP全球第一的超级大国了。

TX们,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想一步登天,就只会摔大跟头。

这方面,我们自己的教训很多。
太行还是不太行。
确实,还得继续努力啊
28# 斯图卡的沉默
倒也未必,哈工大的机械专业录取分数在我们那里一直比提档线高三十分以上~~
大陸工業水平實際上已能生產第三代渦扇發動机,估計是設計問題,試驗型號少,研發經驗不足,技術儲備低,甚至對

核心机或別的系統原理還摸不清,局部問題仍然未克服,便仿照AL-31部件設計併湊太行,以至整體性能下降,距正式

大批量生產還很遠,搞不成可能從頭開始研製零部件,使困擾多年的欠缺国產發動机問題持續下去
2009-8-14 嘛......不能明言,当然更不能白说
做人要厚道{:3_77:}
支持一下!
真的佩服老一代科学家,正是他们的努力才带出来了现在的科技人员。
战机NO1 发表于 2009-8-17 00:19


难说哦?
39# LORY 2006年12月14日, 张恩和告诉记者,由于年龄的问题,他考虑退出重要工作岗位。“那就意味着您可以将航空发动机的事放下了吧?”记者问。“我们的‘太行’发动机本身确实是高水平的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发动机研制水平已经达到极致,我们与美、俄的研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航空发动机是我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事业。”张恩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