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10:59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一)

本文刊载于《军事世界画刊》

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中国的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反扫荡。其实在其他国家被法西斯占领的土地上,各国人民都不同程度地展开过游击战。

说起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大家想到的往往是茫茫雪野,飞机轰鸣,战车驰骋,双方机械化部队的钢铁碰撞。想起的是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十次突击。很少有人关注苏德战场上的敌后游击战争。

一、        苏联游击战概览

苏联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有开展游击战的有利条件。俄国有着悠久的游击战争的光荣历史。在拿破仑1812年入侵俄国的灾难性战役中,多股农民武装袭击过他的大军。在国内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在许多地方同白匪军英勇作战,游击战是俄国军事传统的一部分。但苏军在卫国战争前,只是一般地承认游击战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形成开展游击战争完整的理论,缺乏在部分国土沦陷后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思想准备,更谈不上组织实施游击战战役。加上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国内战争时期许多著名的游击队指挥员被清洗了。因此当德国1941年入侵时,苏联并无开展游击战的计划。

卫国战争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苏军损失惨重,西部大片领土沦为敌占区。联共(布)中央根据战争初期急剧变化的形势,制订了游击运动的明确目的和组织性质。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1941年6月29日训令要求:“在敌占区建立游击队和破袭组,以便同敌军竞争,遍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烽火,炸毁桥梁、道路,破坏电话和电报联络,焚毁仓库等”。

1941年7月18日,联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组织敌后斗争的决定》,斯大林号召“遍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烽火”,在敌占区建立游击队和破坏小组,炸毁桥梁道路、破坏通信设施,焚毁仓库和辎重,造成德寇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

因战前没有重视,也没有准备,所以战争初期敌后游击战沦陷区的游击战缺乏统一组织,物资准备也不足,丧失了不少良好的战机,敌后游击运动开展缓慢,规模很小。许多沦陷区的仅有一些小股游击队在活动敌后。游击战是自发的,零散的和缺乏有效组织的。。这些游击队有的是自动组织起来的,有的是溃散的部队因来不及后撤而留在敌后打游击的,有的则是从大后方空投到敌后的破坏小组。到1941年底,广大沦陷区的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仅发展到2000多个,9万余人,远不符合战争形势的需要。

战争初期苏联的游击战除规模小,发展慢以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游击队同正规军配合不好,没有把敌后武装斗争同前线正规兵团的作战紧密协调和结合起来。三是一些大城市陷落后,未利用已有的条件组织游击战。四是战前苏联军事思想忽视游击战争,战前还撤销了30年代初对游击干部的训练。结果在战争初期,绝大多数地下工作者没有秘密活动的经验,不了解游击战的原则。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战争初期的敌后游击战既没有给德军造成威胁,对战局也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联共中央在总结卫国战争第1年游击战的经验教训时认为,1941年敌后游击战的主要问题是党的高级领导机关同地下党组织、游击队缺乏密切的联系,无法把敌后爱国者的行动联合组成组织严密、集中统一的力量。

1942年5月30日在大本营下成立了“游击运动总司令部”,任命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波诺马连科为游击运动总司令部参谋长。下设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游击运动司令部,与此同时,在列宁格勒、加里宁、布良斯克等6个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分别成立游击司令部,在各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设立游击作战组,向游击队派出干部,输送武器,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这才为以后的游击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指挥保证。

1942年8月底,苏联国防委员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有各游击兵团指挥员和政委参加的重要会议,总结全国游击运动的经验和制订基本方针。斯大林在会上作了《关于游击运动的任务》的重要讲话,着重指出:“战争史告诉我们,要战胜侵略者,往往不仅要依靠正规军的斗争,同时还要依靠有利于彻底消灭侵略者的人民游击运动。例如,1812年的卫国战争,当时拿破仑一心想征服我国,但到头来被俄军击败了,因为俄军得到了在敌后坚决开展游击战争的武装人民的支援。拿破仑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还是葬身于俄国了,这是因为奋起保卫祖国的除了俄国正规军外,还有一个强大的人民游击运动。国内战争年代也是如此。由于全民在敌军后方组织了游击运动,开展了武装斗争,红军才得以在各条战线上粉碎了干涉者军队,保卫了处于危亡中的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现在,正当红军在各条战线全力以赴地捍卫国家的自由和独立的时候,在被德国占领军暂时夺去的我领土上开展的人民游击运动,必将成为战胜敌人的决定性的条件之一”。

斯大林在讲话中还规定了游击运动基本方针:巩固和发展游击队,在所有城乡建立地下游击预备队;游击行动的基本目标是破坏敌后方交通线;加强游击队同正规军的配合;游击队广泛出击,游击兵团向敌后实施深远奔袭;加强敌占区居民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加斗争。

  这次会议后,斯大林任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为游击运动总司令,加强对游击运动的领导。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斗争形势要求对领导游击队武装斗争的机关进行部分改组。1943年3月初,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解散,游击队的作战行动改由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州委员会领导。1943年4月,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重新恢复,但此时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不再直属于它,而直接归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管辖,并在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中派有自己的代表。这种组织上的变动为更灵活地协调各游击队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1944年1月13日,鉴于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已经完成了建立游击运动的指挥系统和巩固其组织的任务,国防委员会决定将其撤消。此后,敌后斗争完全由各加盟共和国、各州的党委和游击运动司令部负责领导。


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战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年发展壮大。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动员的游击队和地下活动组总计共6200多个,100多万人。民兵歼击营40万人,歼击营支援小组30多万人,动员民兵400多万人。这些游击队、民兵和民兵歼击营广泛分散于敌后,破袭交通,袭击敌补给基地和指挥所,牵制和消耗了德军兵力,支援和掩护了正面战争主要方向上的作战,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据统计,战争期间游击队共颠覆德军列2万余列,炸毁装甲列车58列,毁坏机车1万余台,车厢11万余节,炸毁铁路和公路桥梁12000座,击毁敌汽车5万余辆,毙伤俘敌官兵、文职人员150万人。在战争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仅遂行规定任务即有100多个大游击组织参加40多次袭击。1944年,有7个游击兵团、26个大型独立支队在波兰作战20个游击兵团和支队在捷克斯洛伐克作战。

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游击战不同的是,苏联敌后游击队在实施大规模的游击作战之前,作战物资几乎全靠后方空运补给。

苏联国防委员会根据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的申请,仅1942年末至1943年初,就用飞机把700人和大约1000吨的物资空投到敌后,把1500名游击队的伤病员空运回后方。

随着苏联物质条件日趋改善,游击队对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的需要已可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1943年5月至1944年1月中旬,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拨给游击队步枪和卡宾枪32867支,各种手枪5710支,冲锋枪17357支,机枪2608挺,反坦克枪590支,迫击炮737门,子弹约4600万发,手榴弹219000枚。

莫斯科一些工厂组织了专用地雷爆破装置的大规模生产。从1943年5月至年底,游击队获得车轮开闭器和新式地雷143500个,铝热剂球和热熔管5381个,以及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特研室研制的4664件其他武器。

苏军空军对游击队的物质技术保障起了很大作用。同1942年相比,1943年飞往游击区的架次增加了两倍半。根据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游击运动司令部的统计,仅向该两共和国境内各游击队所作的飞行即达2600架次,运来了1915吨武器弹药、药品、邮件、粮食和其他物资。返航时运回的伤病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5710名。

1943年8月,敌后游击战役“铁道战”发起之前一个半月,空军就开始给游击队空投作战物资,半个月内空投炸药150吨,导火线18万米,雷管60万只,以及其它大量作战器材。

  1944年上半年,给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游击队空运物资1400多吨。民用航空独立第13团自1944年1月12日至7月13日共出动飞机919架次,给加里宁州的游击队运送各类物资145吨,其中包括18吨炸药,6000多枚手榴弹、1328支步枪、381支冲锋枪、146挺机枪,以及药品、食盐和服装。返航时,该团先后运回游击队的伤病员470人。在1月12、13日的两个夜间,飞机空运给列宁格勒州各游击旅的物资有步枪446支、卡宾枪120支、冲锋枪200支、迫击炮6门、反坦克枪3支、炸药2800公斤、手榴弹约500枚、地雷240,雷管10630个,还有许多成套的无线电台供电设备、短皮大衣、药品、粮食和其他物资。

随着苏军反攻的节节胜利,敌后游击队和苏军会师后,常被编入正规部队。43年9-10月,有15180名在隶属于西方游击运动司令部的奥廖尔和斯摩棱斯克游击队员到达苏军后方,其中有13533人补充进了苏军部队。43年12月10日明斯克州党委作出决议,把1万余名游击队员和后备人员输送给第65集团军。

在苏联领土从德军手中获得解放之后,在摩尔曼斯克州、卡累利阿州、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加里宁州、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活动的游击部队,将其大部分人员编入苏军正规部队。通过民兵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00万人,通过歼击营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5万人,此外还有36个民兵师编入作战部队。

(未完,待续)

(续二)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一)

本文刊载于《军事世界画刊》

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大家最为熟悉的是中国的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反扫荡。其实在其他国家被法西斯占领的土地上,各国人民都不同程度地展开过游击战。

说起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大家想到的往往是茫茫雪野,飞机轰鸣,战车驰骋,双方机械化部队的钢铁碰撞。想起的是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十次突击。很少有人关注苏德战场上的敌后游击战争。

一、        苏联游击战概览

苏联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有开展游击战的有利条件。俄国有着悠久的游击战争的光荣历史。在拿破仑1812年入侵俄国的灾难性战役中,多股农民武装袭击过他的大军。在国内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在许多地方同白匪军英勇作战,游击战是俄国军事传统的一部分。但苏军在卫国战争前,只是一般地承认游击战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形成开展游击战争完整的理论,缺乏在部分国土沦陷后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思想准备,更谈不上组织实施游击战战役。加上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国内战争时期许多著名的游击队指挥员被清洗了。因此当德国1941年入侵时,苏联并无开展游击战的计划。

卫国战争开始,由于种种原因,苏军损失惨重,西部大片领土沦为敌占区。联共(布)中央根据战争初期急剧变化的形势,制订了游击运动的明确目的和组织性质。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委员会1941年6月29日训令要求:“在敌占区建立游击队和破袭组,以便同敌军竞争,遍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烽火,炸毁桥梁、道路,破坏电话和电报联络,焚毁仓库等”。

1941年7月18日,联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组织敌后斗争的决定》,斯大林号召“遍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烽火”,在敌占区建立游击队和破坏小组,炸毁桥梁道路、破坏通信设施,焚毁仓库和辎重,造成德寇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

因战前没有重视,也没有准备,所以战争初期敌后游击战沦陷区的游击战缺乏统一组织,物资准备也不足,丧失了不少良好的战机,敌后游击运动开展缓慢,规模很小。许多沦陷区的仅有一些小股游击队在活动敌后。游击战是自发的,零散的和缺乏有效组织的。。这些游击队有的是自动组织起来的,有的是溃散的部队因来不及后撤而留在敌后打游击的,有的则是从大后方空投到敌后的破坏小组。到1941年底,广大沦陷区的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仅发展到2000多个,9万余人,远不符合战争形势的需要。

战争初期苏联的游击战除规模小,发展慢以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二是游击队同正规军配合不好,没有把敌后武装斗争同前线正规兵团的作战紧密协调和结合起来。三是一些大城市陷落后,未利用已有的条件组织游击战。四是战前苏联军事思想忽视游击战争,战前还撤销了30年代初对游击干部的训练。结果在战争初期,绝大多数地下工作者没有秘密活动的经验,不了解游击战的原则。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战争初期的敌后游击战既没有给德军造成威胁,对战局也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联共中央在总结卫国战争第1年游击战的经验教训时认为,1941年敌后游击战的主要问题是党的高级领导机关同地下党组织、游击队缺乏密切的联系,无法把敌后爱国者的行动联合组成组织严密、集中统一的力量。

1942年5月30日在大本营下成立了“游击运动总司令部”,任命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波诺马连科为游击运动总司令部参谋长。下设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游击运动司令部,与此同时,在列宁格勒、加里宁、布良斯克等6个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分别成立游击司令部,在各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设立游击作战组,向游击队派出干部,输送武器,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这才为以后的游击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指挥保证。

1942年8月底,苏联国防委员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有各游击兵团指挥员和政委参加的重要会议,总结全国游击运动的经验和制订基本方针。斯大林在会上作了《关于游击运动的任务》的重要讲话,着重指出:“战争史告诉我们,要战胜侵略者,往往不仅要依靠正规军的斗争,同时还要依靠有利于彻底消灭侵略者的人民游击运动。例如,1812年的卫国战争,当时拿破仑一心想征服我国,但到头来被俄军击败了,因为俄军得到了在敌后坚决开展游击战争的武装人民的支援。拿破仑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还是葬身于俄国了,这是因为奋起保卫祖国的除了俄国正规军外,还有一个强大的人民游击运动。国内战争年代也是如此。由于全民在敌军后方组织了游击运动,开展了武装斗争,红军才得以在各条战线上粉碎了干涉者军队,保卫了处于危亡中的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现在,正当红军在各条战线全力以赴地捍卫国家的自由和独立的时候,在被德国占领军暂时夺去的我领土上开展的人民游击运动,必将成为战胜敌人的决定性的条件之一”。

斯大林在讲话中还规定了游击运动基本方针:巩固和发展游击队,在所有城乡建立地下游击预备队;游击行动的基本目标是破坏敌后方交通线;加强游击队同正规军的配合;游击队广泛出击,游击兵团向敌后实施深远奔袭;加强敌占区居民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加斗争。

  这次会议后,斯大林任命伏罗希洛夫元帅为游击运动总司令,加强对游击运动的领导。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斗争形势要求对领导游击队武装斗争的机关进行部分改组。1943年3月初,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解散,游击队的作战行动改由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联共(布)州委员会领导。1943年4月,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重新恢复,但此时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不再直属于它,而直接归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管辖,并在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中派有自己的代表。这种组织上的变动为更灵活地协调各游击队的活动提供了方便。

1944年1月13日,鉴于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已经完成了建立游击运动的指挥系统和巩固其组织的任务,国防委员会决定将其撤消。此后,敌后斗争完全由各加盟共和国、各州的党委和游击运动司令部负责领导。


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战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年发展壮大。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动员的游击队和地下活动组总计共6200多个,100多万人。民兵歼击营40万人,歼击营支援小组30多万人,动员民兵400多万人。这些游击队、民兵和民兵歼击营广泛分散于敌后,破袭交通,袭击敌补给基地和指挥所,牵制和消耗了德军兵力,支援和掩护了正面战争主要方向上的作战,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据统计,战争期间游击队共颠覆德军列2万余列,炸毁装甲列车58列,毁坏机车1万余台,车厢11万余节,炸毁铁路和公路桥梁12000座,击毁敌汽车5万余辆,毙伤俘敌官兵、文职人员150万人。在战争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仅遂行规定任务即有100多个大游击组织参加40多次袭击。1944年,有7个游击兵团、26个大型独立支队在波兰作战20个游击兵团和支队在捷克斯洛伐克作战。

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游击战不同的是,苏联敌后游击队在实施大规模的游击作战之前,作战物资几乎全靠后方空运补给。

苏联国防委员会根据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的申请,仅1942年末至1943年初,就用飞机把700人和大约1000吨的物资空投到敌后,把1500名游击队的伤病员空运回后方。

随着苏联物质条件日趋改善,游击队对武器、弹药、粮食和药品的需要已可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1943年5月至1944年1月中旬,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拨给游击队步枪和卡宾枪32867支,各种手枪5710支,冲锋枪17357支,机枪2608挺,反坦克枪590支,迫击炮737门,子弹约4600万发,手榴弹219000枚。

莫斯科一些工厂组织了专用地雷爆破装置的大规模生产。从1943年5月至年底,游击队获得车轮开闭器和新式地雷143500个,铝热剂球和热熔管5381个,以及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特研室研制的4664件其他武器。

苏军空军对游击队的物质技术保障起了很大作用。同1942年相比,1943年飞往游击区的架次增加了两倍半。根据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游击运动司令部的统计,仅向该两共和国境内各游击队所作的飞行即达2600架次,运来了1915吨武器弹药、药品、邮件、粮食和其他物资。返航时运回的伤病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5710名。

1943年8月,敌后游击战役“铁道战”发起之前一个半月,空军就开始给游击队空投作战物资,半个月内空投炸药150吨,导火线18万米,雷管60万只,以及其它大量作战器材。

  1944年上半年,给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游击队空运物资1400多吨。民用航空独立第13团自1944年1月12日至7月13日共出动飞机919架次,给加里宁州的游击队运送各类物资145吨,其中包括18吨炸药,6000多枚手榴弹、1328支步枪、381支冲锋枪、146挺机枪,以及药品、食盐和服装。返航时,该团先后运回游击队的伤病员470人。在1月12、13日的两个夜间,飞机空运给列宁格勒州各游击旅的物资有步枪446支、卡宾枪120支、冲锋枪200支、迫击炮6门、反坦克枪3支、炸药2800公斤、手榴弹约500枚、地雷240,雷管10630个,还有许多成套的无线电台供电设备、短皮大衣、药品、粮食和其他物资。

随着苏军反攻的节节胜利,敌后游击队和苏军会师后,常被编入正规部队。43年9-10月,有15180名在隶属于西方游击运动司令部的奥廖尔和斯摩棱斯克游击队员到达苏军后方,其中有13533人补充进了苏军部队。43年12月10日明斯克州党委作出决议,把1万余名游击队员和后备人员输送给第65集团军。

在苏联领土从德军手中获得解放之后,在摩尔曼斯克州、卡累利阿州、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加里宁州、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活动的游击部队,将其大部分人员编入苏军正规部队。通过民兵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00万人,通过歼击营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5万人,此外还有36个民兵师编入作战部队。

(未完,待续)

(续二)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二)

(续一)

二、        在战火中成长

敌后游击战争的艰苦和残酷,要求游击队的指挥员素质必须适应进行游击战战役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游击战战术,学会对各种条件下游击战斗的组织与指挥,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头脑和战役素质,学会用全局的观点分析和对待战役和战斗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专门培训游击武装指挥员。

为了加强对敌后游击战争的领导,在敌战区开辟反法西斯的“第二战场”,1941年下半年,苏联当局共派遣了3万名党员和共青团员穿越战线,徒步渗透或空投到敌后游击区,加强游击队的领导,增加骨干力量。

随着敌后游击战争的篷勃发展,游击队对有经验的领导干部、爆破专家、侦察员和无线电发报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培训游击骨干,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州委以及方面军和集团军军事委员会,都曾举办了一些训练班或训练所。由于培训规模不能满足需要,1942年夏,中央司令部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4个专业学校和其它司令部附设的一些学校,某些游击队组织的训练班也抓紧培训。仅1942年夏秋,接受这种训练后被派往敌后的各种专业人员总数就达13000人以上。

 1943年4月26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批准了乌克兰游击队1943年春夏季作战计划。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科罗特钦科带领工作小组飞往敌后,稍后又有一个以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领导人斯特罗卡奇将军为首的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领导干部组抵达敌后,就地给各游击支队规定明确具体的作战任务。

至1943年5月1日,列入统计的新编游击队87%都同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保持有无线电通信联络。1943年3至10月,游击队中无线电台的数量几乎增加了80%。至年底,各游击兵团和独立支队都与自己的司令部保持有无线电通信联络。这就大大提高了游击队的作战效果。

各游击运动司令部经常设法提高游击部队的战斗力。非常重视为新建的游击支队、游击旅充实领导干部,把那些在战斗中经受考验的人提拔到指挥岗位上。

苏联正规军人在加强游击队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战争初期被打散,未能返回已方战线而被迫留在敌后的苏军官兵帮助游击队整顿了组织,建立了秩序,传授战斗技能,为游击队迅速提高组织性和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至1941年底,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仅发展到2000多个,9万余人。然而到了1943年春,敌后约有13万游击队员,另有50余万非武装的游击队后备力量,还有数万名地下工作者在城市和居民点开展斗争。

早在1941年夏,就有大约12000名白俄罗斯游击队员参与了反抗德国占领者的军事行动。当时,游击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从德军包围圈或集中营中逃出来的红军战士。到1943年1月1日,白俄罗斯已有了448个游击小队和64个牵制小组。他们总共有大约5万8千名战士。

游击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若干个战斗组编成的支队。大部分支队又合编为团和旅。至1943年底,在敌后的游击支队已达1019个,其中大多数分属193个游击兵团。为顺利战争形势需要,1943年在克里木、加里宁州各新建了5个旅,在列宁格勒建立了8个旅,在乌克兰建立了27个旅,在白俄罗斯新建了81个旅,使敌后游击队员总数增加到了25万人。

   1944年初,在摩尔曼斯克州和卡累利阿活动的有18支游击队,共1500多人。在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后方作战的有13个游击旅和几个列宁格勒独立游击支队,加里宁游击旅的部分兵力以及在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活动的游击队,总人数在43000人以上。

最大的一个游击队集团在德中央集团军群后方的加里宁州南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共15万余人。这个集团中的15个游击旅和1个团(共17000人)在苏联英雄洛巴诺克的统一指挥下,战斗在维贴布斯克州西北部3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控制有1220个居民点,8万居民。苏联英雄马丘利斯基统一领导下的几个游击旅,控制了明斯克州东部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白俄罗斯游击队则控制了莫吉廖夫州、明斯克州南部、波列斯克州、平斯克州、巴拉诺维济州和布列斯特州的许多地区。

1944年初,在乌克兰被占领地区,摩尔达维亚和克里木,有5万名游击队员在德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后方战斗。乌克兰游击队控制了日托米尔州北部的大片地区。

1944上半年,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敌占区,约有95000人加入游击队,新组建了19个旅、260个支队和小组。1944年拉脱维亚游击队的人数增加2倍,爱沙尼亚增加了4倍。

1944年夏,在敌占区活动的游击支队和游击小组有1100多个,总人数超过18万人。其中近15万人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12600人在乌克兰西部各州,1万余人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以及加里宁州西部各区。在卡累利阿和摩尔曼斯克州的游击队约有1600人,在摩尔达维亚的有1200多人。

1944年4月20日,爱沙尼亚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决定培训一大批共产党员,派往敌后充实和加强游击队。根据爱沙尼亚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爱沙尼亚游击运动司令部自44年4月11日至9月13日在专门学校里培训了24个侦察组派往敌占区。根据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决定,1944年5、6月间向利沃夫和外喀尔巴阡地区空投了十个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的游击小组。

  1944年6月1日至7月2日,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指挥部在乌克兰游击运动司令部协助下,自,向摩尔达维亚敌占区派遣了7个由经验丰富的游击运动组织者组成的小组,每组7至11人。这些小组得到当地居民的补充,很快发展成为游击支队,人数从40至145人不等。

随着苏德战场上形势逐渐逆转,使得德国的仆从国及其军队内部的反法西斯情绪更加高涨起来。沦陷区的各地党委和其他地下组织不断扩大敌军的宣传,并将具有反法西斯情绪的士兵吸收到反纳粹的斗争中来。

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仅从斯洛伐克军队投向游击队方面的就有1250名官兵。在1943年9月6日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日志中有如下记载:“对德军指挥部来说,东线的几个斯洛伐克师与其说是来增援,不如说是带来危险”。克里木游击队中罗马尼亚人的数量日益增加。科夫帕克兵团中也有罗马尼亚人参加作战。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游击队吸收的匈牙利反法西斯战士在700人以上。萨布罗夫游击兵团内有一个捷克斯洛伐克支队,其指挥员纳利普卡大尉由于作战英勇果敢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游击队和苏联游击队员共同作战的有350名南斯拉夫人。

苏联游击队中的外藉反法西斯战士中,以波兰人为最多。

1943年春夏,在萨布罗夫、希托夫和塔拉图托指挥的几个游击兵团中,都有人数众多的波兰游击支队。1943年8月15日,在罗夫诺州建立了第一个由3个支队组成的独立的波兰兵团。1943年底,又在科斯久什科夫支队基础上扩建了一个新的名“波兰不会灭亡”的波兰游击兵团。至1944年5月,该兵团已有9个游击支队,共计866人。

1944年,苏联游击队中不仅有来自波兰,还有来自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法国等国家的外藉游击战士。有将近300名斯洛伐克士兵,反戈一击,投奔到敖德萨各游击支队中来。在鲁吉奇任队长的游击支队里有许多南斯拉夫人。在波列西耶,同游击队一起战斗的有一个匈牙利小组,该组编入以苏沃洛夫命名的游击支队。

(未完,待续)

(续三)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三)
(续二)

三、        苏联游击队的主要作战样式

  苏联游击队通常的作战任务是:破坏敌军交通,解放敌后国土,夺取和扼守交通要道,保障主力部队机动,实施敌后侦察和后方突击,配合正规兵团进攻。实施战斗的基本战术是袭击,并根据任务、敌情、地形等分别采用突袭、破袭、伏击等方式。

苏联游击队当其为支队、战斗小组的规模时,通常采取袭击敌指挥所和后方军事要地,破坏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炸毁敌弹药库、给养库、油库等作战方式。当其规模发展为游击兵团时,其作战方法袭击敌守备部队、破坏交通线,扼守重要目标和地区,保证正规兵团和主要方向的作战。

1、        交通破袭战

由于德军兵力不足,其占领的交通运输线警卫力量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以破袭敌交通运输线为目标的游击战役,往往使德军部队的机动和物资的运输陷于困境,从而不得不从其正面战场抽调部分兵力加强对交通运输线的警卫。这就大大有利于正面战场苏军的行动。

1943年4月至6月,仅在乌克兰地区,游击队就炸毁德军列车1700列,“中央”集团军群后方地域司令申肯道夫将军于5月9日向集团军群司令官克鲁格报告说,遭到破坏的有“44座铁路桥梁,298台机车,1223节车皮,游击队先后746次迫使某些铁路区段运行中断,其中有588次中断12小时以上,114次达24小时,44次达到1昼夜以上”。要想保护3300公里铁路和公路线,以及大量的军事和工业目标免遭游击队破坏,他现有的59个警备营和警察营显然是不够的。

1943年8月3日至9月15日,苏联白俄罗斯、加里宁州、列宁格勒州、奥廖尔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的167支游击队,约96000名游击队员,实施了代号为“铁道战”的游击战战役,共破坏钢轨214705根,破坏敌铁路运输和后勤供给,阻止敌预备队机动,对苏军取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此后,苏联游击队又进行了代号为“音乐会”的游击战役,由5个州,193支游击队,共约12万人在规定时间内大规模破袭德军交通线,破坏钢轨148557根,有效地配合了苏军夺取第聂伯河会战的胜利。两战役累计破坏钢轨363262根,折合成单轨铁路2270公里。

游击队对敌人的水上交通线也进行了袭击。白俄罗斯第聂伯河-布格河运河因六道闸门遭到破坏而航运中断。1943年,乌克兰游击队和地下工作者在第聂伯河、杰斯纳河和普里皮亚特河共击沉和击毁90艘轮船、驳船、快艇和摩托艇。

  由于游击队对交通线的袭击增强,德军大本营1943年8月份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将未直接参加前线作战的全部兵力,包括教导团、预备队兵团和航空兵非飞行人员均用来保卫铁路。

1944年1月14日至25日,列宁格勒游击队共炸毁铁路桥梁34座,破坏铁轨22000多根,毁坏路基30公里,摧毁车站和会让站11个。在袭击这些目标时,还消灭了德军警卫部队大量官兵。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战役期间,游击队共消灭了德军21500余人,炸毁铁轨58500余根,炸毁桥梁300余座,颠覆德军用列车136次,破坏电话电报通信线路500余公里,烧毁汽车1620辆和仓库28个。

乌克兰游击队仅在1944年1月份内就颠覆德军用列车45次,2月份为156次,3月份达179次。由于游击队的破坏,上半年德军用列车共翻车863次,其中不少是发生在一些重要的交通线上。

白俄罗斯游击队在1944年1月份炸毁敌军用列车670多次。他们经袭击铁路,1至5月份,游击队在各铁路破坏德军的军用列车,在明斯克-布列斯特区段共达757次,明斯克-博鲁伊斯克区段391次,巴拉诺维济-利达区段236次,布列斯特-科韦耳区段116次。

据不完全统计,游击队在44年上斗年共炸毁、颠覆德军用列车4800多次。白俄罗斯的铁路通过能力仅为原来的12%至40%,

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前夕,游击队于1944年6月19日一夜破坏铁路4000多处,制造爆炸事件15000多起,在关键时刻德军后方瘫痪,补给线中断24小时,为苏军成功地实施白俄罗斯战役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交通线的袭击不仅局限于铁路,游击队在公路上对敌人辎重、行军纵队以及单个汽车和马车进行了有效的袭击。在1944年冬、春两季,仅白俄罗斯游击队平均每月就炸毁100多座桥梁,近1000辆汽车。德军几千公里的电话电报通信线路被破坏。

从1941年6月到1944年7月,白俄罗斯被占领土上的游击队员和地下抵抗力量的战士总共击毙或俘虏了50万纳粹分子。在驶往东线的11128列德国列车中,有34列装甲列车被白俄罗斯游击队炸毁或弄出轨。29座火车站、948个军事指挥所、18700辆轿车和卡车、819条铁路和4710座公路桥被白俄罗斯游击队破坏了。白俄罗斯游击队员和地下抵抗力量成员在二战期间获得了14万枚战斗勋章和奖章。其中88人以他们的英雄事迹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

2、        消灭德军有生力量

同正规战相比,游击战兵力较少,行动分散,流动性大,这既是游击战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是其优点之一。单位兵力较小,便于灵活机动,行动分散,便于隐蔽自己和牵制敌人。流动性大便于捕捉战机,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和破袭,从而造成敌心理上的压力、人员上的消耗和物质上的损失。这些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对正规战场的有力配合。

1943年,在格里申、科夫帕克、麦克尼克、纳乌莫夫、萨穆京、塔拉年科、费奥多罗夫等人指挥下的游击队,根据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的指示,以各解放区为基地进行了多持续时间很长的奔袭,以扩大游击队作战地区,并对敌人的重要目标实施突击。3至6月,费奥多罗夫指挥的一个庞大的乌克兰游击兵团从契尔尼哥夫州地区战至沃伦、科夫帕克兵团进行了喀尔巴纤山奔袭。这次奔袭的路线总长2000公里,予敌以重创,击毙敌官兵5000余人,颠覆列车12列,击溃守备队17个,击毁汽车170辆。在喀尔巴纤山区破坏了敌人32座石油钻井井架,2个炼油厂和其他许多设施。

1944年1月初,马利科夫指挥的游击兵团约4500人击溃德军在乌克兰罗夫诺州科斯托波耳市的守备部队。经5天激战,游击队打死、打伤德军500余人,炸毁坦克5辆,装甲3辆,汽车30辆,弹药库1个,并缴获大批战利品。1月20日,列宁格勒游击队第1旅击溃了卡腊梅舍沃和普斯科夫两站间克比河大桥的德国守军。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一直发展到白刃格斗,游击队歼敌250余人,炸毁了大桥,破坏铁轨2000余根,切断了电话电报通信线路。1月23日,列宁格勒游击队第8旅大胆偷袭勃良恰诺沃车站的德军。当时德国警卫部队有250人,还有准备上火车的一个炮兵营近300官兵。经过短促而激烈的战斗,游击队杀伤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缴获和炸毁重炮5门,消灭满载弹药的马车50辆,机车1台,车皮7节。1至5月份,乌克兰游击队消灭了德军42支守备队。白俄罗斯游击队平均每月与德守备部队作战50余次。整个春季,在明斯克、波里索夫、奥西波维契三角地带活动的各游击旅,共消灭德军驻扎在那一带的70支守备队中的26支。在巴拉诺维奇州,由契尔内谢夫指挥的游击兵团歼灭德军守备队30余支。

游击队不仅在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和战役地幅内,而且还在德军深远的后方实施突击。这些奔袭都是按预先制订的,并经游击运动司令部批准的计划实施的。担任奔袭的各游击兵团和游击支队,不顾疲劳,艰苦奋战,经常在德军优势兵力的威胁下行动。例如,科夫帕克游击师在乌克兰的罗夫诺州、沃沦州和利沃夫州,波兰的卢布林省和华沙省,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州、平斯克州和波列斯克州穿插运动。3个月内,在敌后行进1100公里,和敌人作战139次。纳乌莫夫领导的乌克兰骑兵游击兵团在45天的奔袭中,足迹遍及乌克兰的罗夫诺州、沃伦州、利沃夫州和德罗戈贝奇州以及波兰的卢布林省,合计35个地区。在袭击过程中,游击队除了重创敌人和破坏其后方外,还在当地居民中进行了大量的群众性政治工作,从而使这些地区人民的对敌斗争更加活跃,游击队员的人数日益增加。

总之,在敌后活动的苏联游击队,为苏军1944年下半年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连续不地出击,使敌人难以利用铁路、公路和土路进行运输,阻挠德军退往新的地区,同时破坏敌军指挥系统和通信联络。1944年下半年,德军在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游击队作战结果,伤亡约53000名官兵,损失约600台机车,4900余节车皮、平车和油罐车,186辆坦克和装甲汽车,15600余辆汽车以及其他许多技术兵器和军用物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游击队还俘虏敌官兵170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

(未完,待续)

(续四)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四)

(续三)

3、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

在苏德正面战场采取战略行动或进行重大战役时,必然要求坚持敌后斗争的武装力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组织一系列的战斗,打击德军后方的重要目标,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在库尔斯克会战胜利结束后,苏军彻底掌握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从此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战略进攻。此时,敌后游击力量和正面战场正规部队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苏军指挥部下达的任务,正规部队进攻期间,游击队用自身的兵力占领敌后的居民点、道路交叉点和江河渡口,一直扼守到苏军到来,这有助于苏军顺利地向前推进。有时,游击队和正规部队一道参加解放城市和居民点的战斗,抗击敌人的反冲击。

例如,1943年11月17日,萨布罗夫的游击兵团经过20小时的顽强战斗,歼灭了日托米尔州奥鲁奇市的德军,在尔后的3天中,他们一直扼守着这座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直至苏军部队抵达。在日托米尔附近抗击德军反突击期间,萨布罗夫、萨拉伊马利科夫的庞大游击兵团还掩护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的第60集团军暴露的右翼。

1944年初,列宁格勒第9旅的一个游击支队同列宁格勒方面军第42集团军的部队一起参加了攻占格多夫的战斗。1944年2月3日至16日,第2游击旅配合第42集团军的部队围歼了在普柳萨车站地域的德军步兵第58师。

   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大将在评价乌克兰游击队对于击败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占领者方面所起的作用时说:“苏军在作战中不论过去或现在,都感觉得到游击兵团的直接支援。游击兵团在敌后给希特勒匪徒多次沉重打击,在消灭大的防御枢纽、夺取城市、粉碎筑垒地区之敌的各次战斗中,出色地协同我军作战”。

1944年下半年敌后游击战争的特点是,比以前更加紧密地配合苏军实施进攻战役。游击部队受领的任务是:夺取重要居民点、道路枢纽、江河渡口和桥梁,并坚守这些地点直至正规部队到达;保护工厂设备、历史古迹和文物,不让德军挤压和破坏。

在苏军实施进攻时期,苏联游击队通常破坏那些不需太长时间、不费大量人力物力就可以修复的设施。这样做,一方面给敌人后方工作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也不会给苏军向西前进带来麻烦。

在巴格拉季扬战役发起前,白俄罗斯游击队实施了大规模破坏铁路路轨的战役。战役计划于6月6日经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波诺马连科批准。两天后,参加该战役的700个游击旅和游击支队,通过无线电受领了任务。6月19日夜,各游击队开始执行任务,在同一时间对白俄罗斯的铁路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共破坏了40775根路轨。中央集团军群军事交通部部长特斯克上校称:“那天夜里游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大规模战役,使通往突破地域的所有重要交通线上的铁路运行完全中断。游击队与红军密切配合行动,从而使德军兵团不能利用铁路进行调动,去阻止红军的进攻”。整个6月,共颠覆了230列军用列车。从6月至8月,乌克兰游击队颠覆了323列军用列车。

游击队越来越频繁地袭击沿公路机动的敌军纵队、居民点和火车站守备队、、司令部、机场、仓库和基地。1944年7月15日,在奥波奇卡-莫祖利公路上,由库兹涅佐夫指挥的加里宁第3游击旅经过激战,击溃了从奥波奇卡媛的一支德军纵队。敌军200余人被击毙,16人被俘,损失约100辆马车,大量汽车,若干门加农炮和几部电台。

游击队与实施进攻的苏军正规部队进行了广泛协同,在白俄罗斯战役期间相互配合得万为密切,成效卓然,在这次进攻过程中,游击队给予苏军部队以巨大的帮助。在明斯克州东部地区作战的由斯克利亚连科指挥的“热列兹尼雅克”游击旅,于6月27日进抵别烈津纳河,占领了渡口,并多次粉碎了德军退却部队妄想渡河突围的尝试,坚守住了登陆场,直至阿斯拉诺夫少将的坦克第35旅开到。坦克通过游击队架设的两座桥梁渡河,继续进攻。

由勃洛欣指挥的“达努卡洛夫”游击旅在6月29日至7月1日期间与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先头部队紧密配合,击溃德第201警卫师的1个团,歼敌400余名。由库克索夫指挥的南明斯克游击兵团给予敌步兵第23师和航空后104团的后方分队以重大杀伤,摧毁了步兵第36师司令部,占领了朴提奇河各渡口并一直坚守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28集团军部队的到来。在这几场战斗中他们消灭德军154名,俘虏40人。

  立陶宛11个游击支队,总数约2000人,编为2个旅,积极参加了解放维尔纽斯的战斗。

4、实施敌后侦察,为苏军进攻提供情报

1943年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制订了夏秋作战计划,此时迫切需要加强侦察,尤其是游击队的侦察活动。然而,游击队开展侦察活动的范围往往不够深远,其侦察机关有时也不善于综合获得的情报。根据国防人民委员部1943年4月19日“关于改进游击队中的侦察工作”的命令,任命了一批在苏联后方受过训练的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担任游击部队和兵团负责侦察工作的副指挥员。各游击运动司令部对改进谍报侦察也极为重视。由于敌军司令部大多驻在各个城市,因此游击队侦察活动逐渐转向敌战区的城市和交通枢纽。

从43年4月至年底,苏联游击队先后查明了德军165个师、177个团和135个独立营的集结地点,其中有66次查明了敌军的组织编制、建制人数和指挥官姓名。

游击队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和侦察,判明敌军调动情况,了解到敌军司令部驻地指挥官姓名。1943年12月,在苏军准备向德北方集团军群发动进攻时,游击队向指挥部报告了德军将有生力量从列宁格勒附近调往波洛次克、维贴布斯克、博勃鲁伊斯克和文尼察的情秘。同时,白俄罗斯游击队也报告了德军部队从莫吉廖夫调往维贴布斯克以北地区,又从那里调往科韦耳地区的情况。他们还查明,德军1个步兵师已开到伊德里察地区,以及步兵第252师和391教导师从预备队中调往第一线。游击队还报告了德军从意大利和西欧调往苏德战场的情报,有关匈牙利占领军几个师变更驻地的情况,也是游击队提供的。

1944年,仅乌克兰的游击队就向上级提供了德军在某地集中的情报61次,变更部署的225次,关于敌军司令部驻地,城镇驻军人数的情报374次。白俄罗斯游击队在44年上半年,查明通过的军用列车21397次,不仅查明列车运输方向,了解到运送物资的情况及调动部队的人数和兵种。德军经公路和铁路调动的有坦克1360辆,装甲汽车315辆,以及大量的载重汽车和小汽车。

44年下半年,游击队的侦察活动非常活跃且富有成效。他们经常搜集到有关德军的编成、防御区域及其工程构筑,运输工作和所运物资,基地内舰艇分布等方面的重要情报。爱沙尼亚游击队所获得的关于德军在纳尔瓦河的防御地区,塔林停泊场舰艇数量,停泊和活动情况,德军在爱沙尼亚境内的部署等方面的详细情报,对于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顺利进攻起了重要作用。拉脱维亚游击队在这段时期查明了敌方26个机场和降落场,搜集到有关敌军许多部队的人数及番号的情报。

在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准备时期,白俄罗斯游击队向苏军指挥部提供了德军部署、防御地区情况及机场、降落场和其他重要军事目标分布情况。查明了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进攻地带内德军战役预备队的情况。为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一步核实了空中侦察得到的关于莫吉廖夫西南敌军坦克、炮兵和生动力量集结的情报。并帮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正面德第9集团军的编成。

这些敌后情报以及其他侦察渠道所得到的情况相互映证,相互补充,为苏军的进攻计划提供了依据。正如德国最高统帅部情报和反间谍部第三处处长施马尔施勒格尔所说的那样,苏军侦察工作之所获得出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击队的侦察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未完,待续)

(续五)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五)

(续四)

四、        征战国外

    随着苏军进抵本国边境,苏联游击兵团面临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在即将从德军占领下解放的外国领土上组织游击活动。1944年春,有7个苏联游击兵团和26个独立支队进入波兰领土,与当地抵抗力量取得联系,加强当地游击队的力量,积极配合苏军正规兵团的正面进攻。苏联政府在组织上和物质上加强了支援外国领土上的游击活动。

1944年,许多苏联游击队不仅开进了波兰,还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在波兰活动的是维尔希戈拉指挥的乌克兰第1游击师,以及巴诺夫、别伦什廷、卡拉谢夫、科瓦廖夫、纳杰林、佩利赫、普罗科皮万尢克、桑科夫、切皮加、尚金、雅科夫列夫和其他人指挥的兵团。他们同波兰爱国者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并共同打击德军,共有12000名苏联游击队员在波兰的土地上战斗。

沃梁斯基、维利奇利、叶戈罗夫、叶麦利亚诺夫、克维京斯基、舒卡耶夫等人领导的游击部队在斯洛伐克领土上的活动很有成效。仅一个夏季,从苏联派到这里来的就有24个领导小组,总人数在400人以上。他们对斯伐克的反法西斯斗争提供了巨大援助。

随着这些小组的到来和苏联游击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该国的游击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国反法西斯运动大大加强。1944年8月27日,苏联英雄叶戈罗夫指挥的游击旅与斯洛伐克起义者一起占领了鲁让贝罗克市及其周围的若干居民点。

苏联政府不仅向东欧各国游击队提供各种军用物资,还帮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组建游击运动的领导机构。1944年,苏联还接受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的爱国者到专门学校中进行培训。这些人毕业后则由有关国家的反法西斯组织编入游击运动组织领导小组,并派往德军后方。一些有经验的苏联游击队员也编入这些小组担任指挥员、参谋、教官、爆破手和医务人员。

(未完,待续)

(续六)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游击战(六)

(续五)

五、        德军对苏联游击队的围剿

由于苏联游击队积极作战,不断消灭德军的有生力量,击毁其技术装备,破坏敌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推行的各种措施,使其军队无法按计划补充兵员和弹药。

由于德军侵占了大片苏联领土,为了维持占领军的运作,特别组织了一批拥有两个团的师。这种师虽然兵力不少,但人员绝大多数是二流的老弱残兵,因此被划分为三级步兵师,也称保安师〔Sicherungs-Division〕。 德国保安师直属于前线的集团军司令部,主要负责保护占领区后方铁路、补给基地和工厂等设施,主要与游击队作战。曾经在1942至1943年在白俄罗斯展开大规模清剿游击队的行动。

1942年2月18日,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第46号训令,要求在东方占领区加强和游击队的斗争,“集中从国防军各军种、党卫军和警察中抽调的合适兵力,迅速严厉、主动地打击游击队”。为了执行这个命令。德国人投入了相当庞大的力量。其中包括正规野战军地后方警卫部队、军事警察宪兵分队、各种内务警察部队,匈牙利军队的几个师和所谓的“当地部队”,以及德占苏联地区的所有其他德国人。他们主要负责警戒陆军后方的交通线、基地仓库、指挥所等等。另外,德军在后方的后勤和辅助人员,有时甚至还包括空军机场人员,也经常被用于反游击战。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负责统一指挥正规军战区的反游击行动。截至1942年4月,陆军作战地区已经为反游击战投入了8万人。野战军之外,根据鲁道夫赫斯的指示。从1942年4月开始,5个后备师(1942年5月前,东线实际部署了4个)和约5万人地后备陆军人员,也被送往德占东部地区。这些后备部队。一方面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为前线野战军提供补充。而在平时,则负责对付游击队。

党卫军以及警察头子莱因哈特海德里希和阿图尔奈比所管辖的普通党卫军和德国警察,也向东线派出了强大力量。在里加、明斯克和基辅,德国人分别设置了“东部及俄国北部”、“俄国中部”、“俄国南部(后来改为乌克兰)”党卫军和警察高级领袖,并以德国治安警察所属的部队为主干。这些部队不属于军队序列,却身着绿色军服,配备精良武器,以团营为编制单位,甚至还拥有装甲连。按照编制,1个警察团拥有3个营(每营约500人),有些还下属3个炮兵连或1个装甲连。在反游击战中,警察部队担负主动进攻清剿的任务。

据统计,仅1942年秋,德军就被迫抽调出15个野战师、10个保安师、27个警察团和144个警察营的兵力来对付苏联游击队。从1942年夏季起,苏联游击队牵制了苏德战场上德陆军兵力的10%左右。

1943年4月,为了彻底消除苏联游击队的威胁,给即将到来的东线春季会战创造一个稳固的后方,德军决定利用前线平静的有利时机,将一些野战部队暂时撤下来,加强反游击战的力量。这样,连同原有的警卫师在内,德国正规军用来对付游击队的兵力增加到了25个师。5月中旬,中央集团军群大规模反游击行动拉开了序幕,清剿的重点是布良斯克西南部。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第47装甲军、第55军,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实施了代号“吉普赛男爵”、“魔弹射手”、“五月雷暴”和“友邻支援1、2、3”的行动。此次清剿,德军投入的部队除了2个警卫师以及大量后方警卫部队外,还包括从匈牙利步兵第102师,德国步兵第6、7、292、102、707师,第4、5、18装甲师、第4、5、10、18摩托化师。

德军在5月25日宣布的战果为击毙23152名游击队员,俘虏5269人。但这次大规模的东线反游击行动,取得的成效却并不理想。参与围剿的匈牙利步兵第102师在战后总结中承认,动用大兵团清剿游击队的效果不明显。匈牙利在战斗中付出了战死800人的很大的代价仍然没有完全的清除那里的俄国反抗力量。清剿行动在5月下旬候戛然而止。而就在这个月,德国的统计却显示,苏联游击队袭击铁路设施仍然高达292次,摧毁或破坏机车109辆,可见清剿效果的微弱。而根据苏方统计,在4-5月,游击队一共炸毁德军列车1700列。

至1943年底,白俄罗斯游击队已控制了共和国相当大的地区,在1943年到1944年间,游击运动的蓬勃发展使苏维埃制度在德国占领区内都能得到广泛地推行。功能齐全的游击队集体农庄依靠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来支援游击队。游击队开办的学校培训了大批军事人才。有些地区的游击队甚至宣布成立“游击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乌克兰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解放区。1944年初,列宁格勒州的游击队解放了该州几乎整个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在这片土地上有2000个居民点,约35万居民。加里宁州和白俄罗斯 游击队在白俄罗斯和加里宁州交界处建立的解放区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达80至90公里。总计算起来,至1943年秋季,苏联游击队控制的解放区已达20万平方公里以上。

在各解放区,恢复了苏维埃政权机关,开办了为居民和游击队服务的小工厂和小型工业企业,开展了组建和训练后备部队的活动,以及为伤病员进行治疗。解放区的居民向游击队提供粮食和衣物,掩护伤员。

1944年冬,德军指挥部为了加紧消灭游击队,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除警卫部队和警察外,还有大量正规军和精锐的党卫军参加。44年1至3月,加里宁州游击队在其根据地南部地区先后7次打退围剿部队的进攻。1至2月,德军对维贴布斯克州西北各区的游击区实施了5次袭击。白俄罗斯的莫吉廖夫州、明斯克州、波列斯克州、巴拉诺维济州和布列斯特州的游击队,以及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克里木的游击队,都多次遭到德军围剿。

1944年1月份,德军对以奥波奇卡、谢别日、伊德里察地区和维贴布斯克州为根据地的加里宁州游击队,以及驻扎在波列西耶的一些游击兵团进行了袭击。最初,围剿部队力图肃清其浅近后方的游击队。德军从前线抽出18000人的部队,会同警察和警卫部队,在200辆坦克的支援下,维贴布斯克游击队发起进攻。游击队艰苦奋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基本上守住了自己的根据地。

1944年2月份,法西斯德军指挥部实施了更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企图消灭游击队主要集团。在这次战斗中,德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迫使加里宁州的几个游击旅撤离原来的根据地。莫吉廖夫兵团和波列斯克兵团的各游击支队在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丢失许多粮食基地,被迫放弃冬季营地,分别退至德鲁特河和朴提奇河的对岸。英勇的游击队在经过补充后,又从德军手中逐步夺回许多丢失的根据地。

1944年4月,德军决定消灭在维帖布斯克州乌沙契-列彼利地区总数约17000人的游击队,为此投入了6万多人的部队,137辆坦克、235门火炮,约75架飞机。游击队同敌人的优势兵力激战了25个昼夜。德军步步紧逼,对各游击支队和游击旅构成绵亘的合围正面。游击队被迫集中兵力,冲出合围圈,转移到其他地区。

游击队指挥部广泛地机动兵力兵器,巧妙地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穿过德军的战斗队形,然后从翼侧和后方对敌人实施突击。这种战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德军仓惶失措,被迫停止进攻。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游击队相互协同作战,成功地粉碎了德军的围剿。

不仅如此,游击队在战争期间解救了成千上万苏联公民,将其转移到解放区。在文尼察、卡美涅次-波多耳斯基、敖德萨和基洛夫格等等地的乌克兰游击队,在44年上斗年就解救了近8万苏联公民,使他们免于被德军驱赶去服苦役。在文尼察州,游击队从集中营中解救了约6000名战俘。列宁格勒游击队配合苏军解救了约50万即将被劫往德国的苏联公民,阻止了德军焚毁几千个居民点的图谋。

游击队经常夺回畜群,拦截满载设备和粮食开往西方的德军用列车,占据厂矿,一直坚持到正规部队到来。罗夫诺州的游击队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将德军在当地掠夺的3万吨谷物、60万吨马铃薯、12000头牛羊、42万只家禽和许多其他农产品劫下,使其无法运往德国。类似的事情在敌后其他各州也经常发生。

  总之,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敌后游击战虽然没有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游击战那么著名,也没有象南斯拉夫游击队那样的传奇史诗。但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在广阔的沦陷区,在联共(布)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苏联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敌后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游击战争,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完)
苏联游击队在打击德军的同时,对本国人民也干了不少坏事。基本得不到当地民众支持,全靠武力胁迫。这和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游击战有本质的差别。
PYY804 发表于 2009-8-6 21:49

这个就得看是哪方的立场了。对于和德军合作的苏奸哪里用得上客气?况且这游击队大部分是本地人组成的,从后方空降过去和战争初期被打散的极少。要得不到当地民众支持,哪里能发展壮大?
我好像在杂志上看过类似的。不是说内容类似,是题材类似
我这篇发表在《世界军事画刊》09年第5期上
我才是忘情 发表于 2009-8-8 11:51
忘情是码字还是通过扫描上来的?
追忆 发表于 2009-8-8 12:41

我自己留的底稿
古德里安就曾经说过,在白俄罗斯那些幽暗的森林里,即使是几个营的部队也是不安全的。。。
我才是忘情 发表于 2009-8-8 11:51
是不是就以前的国际展望啊,如果是那个杂志的话那我看的就是你写的这个
APM179 发表于 2009-8-8 20:46

对,就是以前的国际展望,08年停了一年刊,今年借《世界军事画刊》复活了
没有当地老百姓支持,他怎么拉到那么多人参加?

某些人就不要表现自己的脑残啦!
嘿嘿,没有农民支持,斯大林照样实现了工业化,靠什么?双X不脑残,而是没脑子。:D
老百姓不支持,游击队怎么活?饿都饿死了.
PYY804 发表于 2009-8-10 01:00

你一句话农民就没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