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从中国卷走4000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0:27:50
星岛环球网
2009-07-18

  力拓间谍门继续发酵,有业内人士测算指出,力拓利用“骗婚”中铝和向中国销售铁矿石,在中国获益近4000亿元,不过毁约门和间谍门也让力拓承担了商誉损失超1000亿元,市值缩水30%的代价。

  投资者用脚投票 力拓商誉损失超千亿

  《华夏时报》报道,早在力拓公司单方面撕毁合同选择将自己的“盟友”——中铝集团踢出局时,这家老牌的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就已经显现出了在商业交易中特有的敏感和狡诈,尤其是在与中国的交易中,而此次的间谍门事件则更是将此推向了极致。

  显然,对于刚刚认购了力拓股份的中铝而言,力拓屡屡爆出的“意外”事件让原本就背负着巨大舆论压力的中铝也惊诧不已。

  当力拓“间谍门”爆出后,澳大利亚参议员乔伊斯第一时间在《华尔街日报》上表示,力拓驻上海代表处四名员工被警方拘留一事与力拓和中铝联盟交易失败有关,试图将此次“间谍门”事件归咎于中铝收购失败后寻求报复的可能。

  “就算中铝对力拓的收购失败,但中铝依然是力拓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将上海办事处人员被拘留的问题说成与中铝有关,显然并未考虑到中铝的利益,因为这种说法很可能引发公司股价暴跌,给中铝的投资带来更多的浮亏。”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钢铁国有企业投资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表示。

  随着毁约门和“间谍门”的爆出,力拓面临巨大的商誉损失和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已经不为投资者看好,两地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截至7月17日,力拓澳大利亚和英国公司股价分别从高点的77澳元/股和31.18英镑/股下跌到如今的52澳元/股和20.8英镑/股,跌幅均超过30%,其中,英国公司市值如果按照配股前的总股本计算,那么比起峰值的414亿英镑,缩水了30%,商誉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

 力拓狂卷近4000亿 最大股东浮亏数百亿

  记者注意到,当今年2月力拓公司最为艰难之际,中铝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以195亿美元的天价注资收购,力拓不仅已经基本解决了生死一线的财务危机,而且从二级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利润。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的统计,从宣布将引入中铝巨额资金后,力拓公司澳大利亚的股价一度从32澳元/股暴涨至77澳元/股,而力拓英国公司的市值早在今年年初还曾一度低至144.5亿英镑,而在宣布中铝195亿美元注资的消息后,股价出现一路飙升,上涨至31.16英镑/股,市值高达414.4亿英镑,力拓公司因此浮盈达到了27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021亿元。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力拓公司2008年的年报显示,公司收益高达10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38%,而在该年中国进口的1.83亿吨铁矿石中,力拓公司就占了8338万吨,按照去年长协矿的离岸价格约700元/吨计算,那么仅去年一年,力拓公司便从中国市场卷走了超过600亿元。

  力拓在中铝公司做好了充足的资金准备后单方面撕毁了合同,上演了一幕“出尔反尔”的大戏,7月宣布配股,按照力拓的配股方案,每40股将配发21股,那么总计152亿美元的新股中,中铝要保住原来的持股比例需要认购15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轻松从中铝再获得102亿人民币现金。

  民族证券分析师罗荣晋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对于中铝而言,由于一开始就买在了高点,所以此次认购只能算是一次加仓,也就是摊薄原来的价格,中铝并不能因此获得其他的利益。”在他看来,即便算上此次的配股,中铝的持股成本也仅仅从59英镑/股降低到44英镑/股,比起目前(截至7月17日)20.8英镑/股的价格,依然浮亏接近43.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90亿元。

http://www.stnn.cc/chinafin/200907/t20090718_1065431.html星岛环球网
2009-07-18

  力拓间谍门继续发酵,有业内人士测算指出,力拓利用“骗婚”中铝和向中国销售铁矿石,在中国获益近4000亿元,不过毁约门和间谍门也让力拓承担了商誉损失超1000亿元,市值缩水30%的代价。

  投资者用脚投票 力拓商誉损失超千亿

  《华夏时报》报道,早在力拓公司单方面撕毁合同选择将自己的“盟友”——中铝集团踢出局时,这家老牌的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就已经显现出了在商业交易中特有的敏感和狡诈,尤其是在与中国的交易中,而此次的间谍门事件则更是将此推向了极致。

  显然,对于刚刚认购了力拓股份的中铝而言,力拓屡屡爆出的“意外”事件让原本就背负着巨大舆论压力的中铝也惊诧不已。

  当力拓“间谍门”爆出后,澳大利亚参议员乔伊斯第一时间在《华尔街日报》上表示,力拓驻上海代表处四名员工被警方拘留一事与力拓和中铝联盟交易失败有关,试图将此次“间谍门”事件归咎于中铝收购失败后寻求报复的可能。

  “就算中铝对力拓的收购失败,但中铝依然是力拓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将上海办事处人员被拘留的问题说成与中铝有关,显然并未考虑到中铝的利益,因为这种说法很可能引发公司股价暴跌,给中铝的投资带来更多的浮亏。”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钢铁国有企业投资人士如是向本报记者表示。

  随着毁约门和“间谍门”的爆出,力拓面临巨大的商誉损失和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已经不为投资者看好,两地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截至7月17日,力拓澳大利亚和英国公司股价分别从高点的77澳元/股和31.18英镑/股下跌到如今的52澳元/股和20.8英镑/股,跌幅均超过30%,其中,英国公司市值如果按照配股前的总股本计算,那么比起峰值的414亿英镑,缩水了30%,商誉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

 力拓狂卷近4000亿 最大股东浮亏数百亿

  记者注意到,当今年2月力拓公司最为艰难之际,中铝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以195亿美元的天价注资收购,力拓不仅已经基本解决了生死一线的财务危机,而且从二级市场上获得丰厚的利润。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的统计,从宣布将引入中铝巨额资金后,力拓公司澳大利亚的股价一度从32澳元/股暴涨至77澳元/股,而力拓英国公司的市值早在今年年初还曾一度低至144.5亿英镑,而在宣布中铝195亿美元注资的消息后,股价出现一路飙升,上涨至31.16英镑/股,市值高达414.4亿英镑,力拓公司因此浮盈达到了27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021亿元。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力拓公司2008年的年报显示,公司收益高达103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38%,而在该年中国进口的1.83亿吨铁矿石中,力拓公司就占了8338万吨,按照去年长协矿的离岸价格约700元/吨计算,那么仅去年一年,力拓公司便从中国市场卷走了超过600亿元。

  力拓在中铝公司做好了充足的资金准备后单方面撕毁了合同,上演了一幕“出尔反尔”的大戏,7月宣布配股,按照力拓的配股方案,每40股将配发21股,那么总计152亿美元的新股中,中铝要保住原来的持股比例需要认购15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轻松从中铝再获得102亿人民币现金。

  民族证券分析师罗荣晋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对于中铝而言,由于一开始就买在了高点,所以此次认购只能算是一次加仓,也就是摊薄原来的价格,中铝并不能因此获得其他的利益。”在他看来,即便算上此次的配股,中铝的持股成本也仅仅从59英镑/股降低到44英镑/股,比起目前(截至7月17日)20.8英镑/股的价格,依然浮亏接近43.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90亿元。

http://www.stnn.cc/chinafin/200907/t20090718_1065431.html
经济的归经济,不要上升到政治的层面。人家力拓骗婚,中铝怎么就傻到被骗呢?技不如人,就应该知耻而后勇,看到差距,奋起直追,不要一味想到玩歪的,虽然在国内当前条件下,玩歪的最简单,最省事,当然也最弱智。
难道中国可以一分钱不花买到8千万吨铁矿石?

力拓现在的市盈率算起来好像不高。
中铝可抛售一部份,配合国内打低股价。
中国铁矿石8年多付7千亿 力拓案揭经济安全空白

  就像一场刚刚启幕、渐入高潮的大戏,力拓“间谍门”的每一个进展都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该案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表示,他已在最近的一次会晤中向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史密斯介绍了案件的情况,中方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力拓的雇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中国国家机密。

  7月5日,胡士泰等四名力拓雇员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刑拘。据报道,胡士泰等人通过贿赂获得的机密信息,应该包括国内各大钢企的原料库存周转天数、进口矿需求、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

  机密遭窃,让力拓摸清了中国钢铁业的谈判底线,中方被动不言而喻。自2002年以来,铁矿石价格飙升,除2007年的谈判中方居于主动外,其余年份均处于被动。测算显示,中方为此累计多支付7000亿元。

  媒体和舆论强烈谴责“潜伏者”和“内鬼”,亦有反思中国钢铁行业之乱象,甚至有呼吁切断中国经济官员下海或退休后进入跨国公司的无防火墙通道。

  对此,中国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人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内鬼’的道德谴责层面,也不能只是拾遗补阙似的小修小补,而应全面检讨国家经济安全状况,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检视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化格局下的全新经济(净值,档案,基金吧)竞争。”

  中国竟没有一部经济安全法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的经济安全体系非常脆弱,几乎就是一片空白。力拓‘间谍门’只是暴露了这一现状而已。”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

  计划经济年代闭关锁国,很少发生商业间谍案。江涌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的工业信息和商业信息遭窃案逐年增多,目前已进入经济谍战高发期。

  中国加入WTO以后,融入全球经济越来越深,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信息流竞争。“这个信息流的竞争,中间就有相应的谍战。”江涌说。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行贿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中国遭调查的50万件腐败案件,六成以上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工业间谍、商业间谍国际上早已有之,屡见不鲜,几乎一直伴随着工业社会以来的进程。全球化格局下,国际商业社会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类似案例。”江涌说。可口可乐、宝洁、甲骨文、德国大众、日立、三菱、爱立信,这些耳熟能详的国际巨鳄,历史上都不同程度爆出商业间谍丑闻。美国媒体报道,名列《财富》全球1000强的大公司,平均每年发生2.45次商业间谍事件,损失总数高达450亿美元。

  德国情报部门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国家安全开支中用于维护经济安全的开支比例就超过了一半,凸显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当中的重要地位。江涌表示,但中国无论是立法还是组织体系都极为缺乏。就立法而言,别说构建一个立体的经济安全防护法律体系,就连一部专门的法律都没有。

  可资对比的是美国。为保护本国安全,100年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1917年就有《反间谍法》,1947年出台《国家安全法》,其后又不断修正,弥补漏洞与不足。进入全球化时代,为应对全新的竞争格局,1996年出台《反商业间谍法》。“9·11”后,又借反恐之名出台《爱国者法案》。随后由于主权财富基金崛起,新兴国家到美国并购频繁发生,《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应运而生。

  “美国这套体系非常严实,基本上没有什么漏洞让你钻。”江涌指出,相形之下,中国现行的《保密法》、《国家安全法》均针对传统安全,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正是由于立法缺失、老化,导致力拓“间谍门”发生后,西方舆论群起攻击中国对“国家机密”的定义过于宽泛模糊。

  同样缺乏的是组织机构。江涌说,作为国家最高经济调控部门,国家发改委直到今年5月才在国民经济综合司下设经济安全处。该处职能包括“提出国家重要物资储备政策建议,拟订并协调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组织研究和提出国家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战略及政策建议”。

  “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没有一个统一、有力的协调机构,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远远不够。”江涌介绍说,美国即有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政府部门设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亲任主席,权威非常高;下面则有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当然还有权限非常大的联邦调查局。在国会,也设有相关的各种委员会,比如外国投资与审查委员会等等,甚至还专门针对中国设有一个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我们的官员热衷于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将国际市场想象成风平浪静的完全自由竞争福地,一些部门领导人甚至排斥或干脆拒绝接受国家经济安全这个概念。”江涌认为,真正的差距还是在观念上。他建议,应以此次力拓“间谍门”为契机,全面评估反思我国的经济安全体系,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加以重建。

  我们应从铁矿石定价中学到什么

  “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对‘间谍’和‘内鬼’的道德谴责层面上,我们付出的学费就太不值得了。”白益民说。同样,仅仅靠揪出“间谍”和清理“内鬼”,也不能改变中国钢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弱势地位。

  在铁矿石资源布局和价格谈判中,日本钢铁制造商和贸易商彼此分工协作,紧密配合,一致对外协同作战,就像一支作战能力极为强大的联合舰队。“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日本企业能做到,而我们的企业却做不到?”白益民说。

  在江涌看来,与日本“联合舰队”比起来,中国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就像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不堪一击。钢铁业乱象,被普遍视为在铁矿石谈判中中国钢企处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有两个铁矿石市场——长期协议矿和现货矿市场。2008年下半年以前,长协矿价格一直低于现货矿价格,其间存有巨大套利空间。一些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在进口了便宜的长协矿以后,在现货市场转手倒卖给不具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牟取巨额利差。一些钢企的利润甚至主要源于倒卖长协矿。那些具备进口资质的钢企,自然希望将长协矿量最大化。

  2008年下半年现货矿价格低于长协矿价格,饱受大中型企业倒卖长协矿之苦的中小钢企私下大量进口铁矿石。这使得中钢协在谈判中处境更为不利。尽管中钢协屡屡公开谴责,并于今年2月推出《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却收效甚微。

  国内大小钢企和贸易商,利益矛盾冲突,自然无法统一立场,更谈不上协同作战。“不仅钢铁业混乱如此,稀土、焦炭等多个行业都是一样。”江涌说。作为世界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对稀土和焦炭却不拥有定价权。

  白益民认为,揪出“间谍”和清理“内鬼”、研究如何规范铁矿石贸易,在技术上都是必要的,但要彻底改变行业恶性竞争的现状,打造真正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强大公司,还需全面反思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日本大财团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人如何玩转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

  在这几年中国钢企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价格和供货谈判中,日本钢铁企业在其中扮演了某种特殊的角色。

  熟悉这个市场的人士都晓得,今年5月26日,力拓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日本新日铁公司已经达成新财年铁矿石合同价格降价33%,而此时中国企业正谈判要求降价40%。在2005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也单方面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涨幅定为71.5%,随后新日铁与另一铁矿石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也达成类 似协议,之后中国钢企被迫接受了这一价格。至2008年2月18日,日本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涨价65%的协议,最终再次逼迫中国企业接受了如此巨大的价格升幅。

   很多读者不免想问,日本企业到底想干嘛?他们为什么愿意主动接受一个高价格,而不和中国的需方一起联手争取一个低价格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表面上新日铁更主动地接受了比中国钢企要求的更高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新日铁关联方三井物产(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在铁矿石上游的资源布局,整个三井财团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新日铁公司和三井物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存在相互持股或共同投资的关系。

  就是说,铁矿石价格上涨,拥有巴西淡水河谷股份的三井物产就多赚一些,然后在铁矿石贸易时让利给新日铁。这就是为什么铁矿石谈判新日铁总是与淡水河谷率先达成涨价协议。

  在三井物产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此清晰的叙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积极地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资源,长期以来稳定地供应铁矿石。2003年收购了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销售商Vale(旧称CVRD淡水河谷)公司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并且还持续地扩大了与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间共同合作的铁矿石事业。基于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矿石控股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

  对于有长远理想的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我们有必要系统地梳理三井物产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的联合关系。先说淡水河谷。

  三井物产与巴西淡水河谷真正走向联合,是从2001年三井物产帮助淡水河谷成功并购巴西资源公司CMM公司开始的。三井物产本就拥有CMM公司40%的股份,后又从CMM创始人的孙子Frering兄弟手中买进60%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彻底并购了CMM。之后,三井物产将一半的CMM股份卖给淡水河谷,帮助后者成功控制了CMM公司。

  此后,三井物产继续深化与淡水河谷的合作,双方于2002年4月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正式将合作关系扩展到铁矿石业务之外,包括三井物产向淡水河谷出售采掘机械,提供运输铁矿石的铁路车厢,以及建立沿海集装箱运输和物流合资企业等。合作中,三井物产还对淡水河谷给予金融援助,在日常工作中,双方还有着非常密切的人员交流,例如三井物产派人出任淡水河谷的客户经理,双方还建立了情报互换机制。

  事实上,早在2003年9月,三井物产出资8.30亿美元收购了Valepar公司1960.7万股的普通股,Valepar公司是巴西淡水河谷的控股公司。此次收购的股份相当于淡水河谷总股份的5.05%和淡水河谷公司7.84%的普通股。由此,Valepar的股份构成是:Littel(四家巴西养老基金)持股58.0%、Bradespar(巴西发展银行的投资公司)持股17.4%、三井物产持股15.0%。然而,前两位股东是巴西当地金融机构,没有商业经验,并非实际经营者,而三井物产则派遣业务主管进入了淡水河谷的行政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公司经营决策者。

  再谈三井物产与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联合。

  事实上,三井物产在澳大利亚投资经营铁矿山已经有很多年,与力拓公司关系密切。三井物产已经部分拥有力拓的一项核心资产,即位于澳大利亚Robe River的铁矿石业务。1965年,三井物产投资Robe River铁矿山。1967年,继续投资澳大利亚的Newman铁矿山。目前,位于西澳大利亚的West Angelas铁矿山和Pannawonica矿山由力拓公司、三井物产、新日铁、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共同拥有和开采。

  三井物产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三井物产在西澳大利亚经营三座铁矿合资企业Mt. Newman、Yandi和Mt. Goldsworthy,必和必拓、伊藤忠商事和三井物产在这些合资企业的股权分别为85%、8%和7%。三井物产还连续出台增资计划,以提高共同经营的西澳大利亚铁矿合资企业的年产能。

  此外,三井物产与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以外也有联盟关系。早在2006年11月,必和必拓向三井物产出售了其在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油气田15%的利益,此宗交易标志着日本公司首次获得纳米比亚的勘测许可。

  除了三井物产以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另外两家财团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也和力拓、必和必拓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力拓拥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Northparkes铜金银矿80%股权,其合资方住友商事拥有6.7%,住友金属矿山公司拥有13.3%。另外,力拓加铝与住友商事合资拥有新西兰Boyne岛铝冶炼厂,其中力拓加铝拥有该厂79%的股份,其余21%股份由日本住友商事持有。三菱财团的综合商社三菱商事则与必和必拓共同在澳大利亚经营全球最大的炼焦煤供应商必和必拓三菱联合公司(BMA),双方各持有50%股份。三菱商事与必和必拓在铝和铜项目上也展开密切合作,三菱商事持有莫桑比克Mozal铝冶炼厂10%股份,必和必拓持有47%股份。三菱商事持有智利Escondida铜矿少量股份,必和必拓持有57.5%股份。三菱商事持有秘鲁Antamina铜锌矿10%股份,必和必拓持有33.75%股份。说明一下,三井财团与住友财团的金融系统合并成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两家是亲兄弟关系。

  以上我们系统梳理了日本财团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而随着中国资本在该领域的深入,我们也更多看到日本财团和铁矿石供应商联合的身影。

  相比于日本财团在铁矿石资源长端的深入布局,可以想见,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谍影胡士泰:不爱国的最佳职业经理人

南方人物周刊

  “间谍事件”发生在国际矿石价格战及中铝收购力拓股份最终夭折的背景下,某些部门的恼羞成怒可想而知

  “不爱国”的最佳职业经理人

  7月9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对外宣布,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而据媒体报道,这个调查取证工作一直在扩大中,相关部门已经形成一个以胡士泰等力拓员工为中心,辐射到多个重点钢企相关员工的调查网络。

  胡士泰一生谨慎。

  作为力拓上海首席代表、哈默斯利铁矿中国区的总经理,胡士泰平时接电话很少用手机,一般会要求对方拨他的座机号码,据说是担心被别人窃听。但胡士泰的谨慎,却还是没有让自己摆脱牢狱之灾。

  1963年出生的胡士泰,毕业于北京大学,80年代曾在中信集团工作,后进入澳大利亚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哈默斯利铁矿(Hamersley)工作,力拓收购哈默斯利铁矿后,胡仍继续留在哈默斯利铁矿工作。

  在和胡士泰打过交道的客户眼里,许多方面,他都可以被看作是职业人士的典范——待人亲和,做事积极。作为哈默斯利铁矿中国区总经理,胡士泰主要负责的是与大型钢铁签署长期供货协议,但为了让自己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他也时常跑到三四线城市去做短期供货的销售工作。

  基于“超级客户中心”的理念,胡士泰为了解与满足客户需求,所表现出的赤诚与火热,让许多人感觉到,他压根不像一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而更像一个有着特殊使命的“潜伏者”。

  和大多数跨国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频繁高调出入于各种酒会不一样的是,胡士泰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极少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开出来。而胡士泰之所以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并不仅仅出于自身的性格,更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因为胡所从事的工作,正好是与国家利益有着高度冲突的工作。

  自从200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以来,力拓等国际三大矿业就一直试图让中国成为自己抬高供货价格的缺口,而作为本地人的胡士泰自然要为此承担许多不可告知的特殊使命。

  胡士泰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也是那些跨国公司驻华高管时常处于两难选择中的典型代表——在职业素养和国家利益之间,他们常常充满困惑,但又不得不做出选择。

  这正如那个著名的“囚徒困境”案例:两个囚徒为了保障自己不受到最大的惩罚,往往会放弃最佳的免于惩罚的方案,从而选择让自己的惩罚降到最低的最优方案,以避免承受遭遇最重惩罚的风险。同样,这些跨国公司驻华高管在面对自己国家利益和外国公司利益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之下,如果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放弃公司利益,他不能得到前者的任何奖赏而可能会遭到后者的责罚;如果选择损害国家利益、维护公司利益,他会得到后者的奖赏并有极可能脱逃前者的惩罚。

  果断选择维护公司利益的胡士泰,尽管已经成功地把国籍改成了澳大利亚,但思维上却依旧很“中国”。他很巧妙高超地利用自己的“中国智慧”去为外国公司谋取最大的利益。他无疑是一个缺乏爱国意识的最佳职业经理人。

  “谍战”与国家权力出场

  作为出生于中国的澳大利亚人,胡士泰很清楚要在谈判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为了能够了解到比谈判对手“中钢协”更多的市场信息,胡士泰和其所带领的力拓中国区销售团队,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小钢厂,去深度挖掘各种“机密信息”,包括: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

  胡士泰重视“调查”的价值,更晓得“内鬼”的作用。胡士泰清楚地知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因此,胡士泰在中国区主政期间,非常关心如何利用“金元”手段,来腐化与诱惑中国主要钢铁厂的中高层管理者,首钢高管谭以新就是其“金元战略”的最佳猎物。

  为了能够打破中钢协所制定的谈判统一战线,靠着“金元”攻势,胡士泰把与自己过从甚密的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中首国际)总经理助理、矿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谭以新拉下了水,合力打造了一条力拓与中国买家之间的商业贿赂链。

  商业谍报战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胡士泰通过这一条独特的商业贿赂链,诱惑国内大钢厂铁矿石贸易部门中的某些人,从国际矿商那里拿到更多的长协矿(矿石一般分长协矿和现货矿。长协矿是避免矿石价格波动太大,从而设定一个长期的价格。这样,在价格上涨时,采购商不会太吃亏;在价格下跌时,供货商不会太吃亏。),然后以高价倒卖给小钢厂套利,利用国家机密与国际矿石商私下进行非法交易。

  在这轮交易中,受益的是两头,受损的是中间环节。而掌握长协矿的中间环节是少数几家有进口资质的央属单位。这又涉及到一个垄断部门利益的问题。

  尽管,胡士泰不是矿山的集团高层,不会正式出现在铁矿石的谈判桌上。但胡士泰利用他独特的人脉与信息优势,给矿商集团提供大量的机密信息,而正是这些机密信息,让处在谈判桌另一端的中钢协倍感难受,经常是还没出牌,就已经完全被对方看清楚了所有底细。

  一手明牌让中钢协常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在中钢协获得授权,代替宝钢成为中方需求谈判代表时,也曾一度以“强硬”姿态示人。但由于内部信息的外泄,使得中钢协在内忧外患之下显得应对乏力。

  由于长时间无法与国际矿商达成协议,迫于压力,中钢协很可能最终不得不接受此前新日铁与力拓达成的首发价:粉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32.95%,块矿在2008年度基础上下降44.47%。而这个价格与中钢协之前的心理价位相差甚远。此前,中钢协一直强调,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要降到2007年的水平。有人计算,胡士泰处心积虑地“为虎作伥”,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下于上百亿。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认为“间谍事件”有把集团利益上升为产业利益、产业利益又上升为国家利益之嫌,于是一场商业竞争无限上纲上线,最终成为一场捍卫国家利益的声势浩大的“战争”。耐人寻味的是,“间谍事件”发生在国际矿石价格战及中铝收购力拓股份案最终夭折的背景之下,某些部门的恼羞成怒可想而知。但这种以国家权力对此环节上的某些个人所进行的精准出击,则得到很多社会情绪的拥护,也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据了解,力拓铁矿石部门中国业务负责人胡士泰等人,仍处于被刑事拘留的阶段。
澳媒因力拓案而疯狂 妄加评论让人吃惊
  2009-07-23   江亚平   国际先驱导报

  它们自称民意的代言人,却妄自将中国比作“恶魔”,使一起刑事案件上升到涉及中澳两国政治关系的一件大事

  最近两周以来,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事务的报道无论从数量之多到时间跨度之长,都是近几年来之罕见。7月9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力拓驻上海办事处4名员工,包括已经加入澳籍的办事处主任胡士泰,因涉嫌间谍案和贿赂罪而遭到拘捕。由于澳大利亚媒体开足马力,全方位、多层次和大篇幅地进行报道,使得一件司空见惯的普通经济案件,已经上升到涉及中澳两国政治关系的一件大事。

  密集报道近年罕见

  在9日公布胡士泰等4人被捕消息后的第二天,澳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而且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起逮捕力拓员工的事件与中国中铝入股力拓矿业公司失败有关。

  在随后的10多天里,澳报纸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关于力拓间谍案的报道,从事件进展的“事实”报道到分析和评论,从中国政府的表态和媒体的报道,到对澳政府表现的评判和批评,都做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全国发行的《澳大利亚人报》7月15日这一天的报道为例,头版的标题是《警察搜走了胡士泰的电脑和文件》,在里面的国内版,有一整版都是报道间谍案的,该版头条报道的题目是《在胡上法庭前,他将面临几个月的孤独和审讯》。头条下面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总理说,我们并非一直都很软弱》。接着的一篇报道是介绍胡士泰个人情况的链接,内容包括他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等,把他描写成一个能干、勤劳、为人谦和的君子。在当天的评论版上,该报还配发了两篇评论。其中一篇的题目是《有关中国的信息混乱暴露了陆克文的弱点》,主要论点是中国通过此案来显示自己的实力,陆克文总理最终将被迫作出让步,因为他手头上没有什么砝码可与中国叫板。另一篇评论的题目是《反对党应该拿掉扩音器》,内容是劝反对党不要鼓噪,应该通过接触来鼓励中国善待胡士泰,争取尽早放人。

  妄加评论让人吃惊

  如果说报道密集的程度让人感慨,那么报纸的随意猜测,妄加评论和夸大其词则更令人吃惊。这些猜测和评论已经完全违背了西方舆论所谓的公正、客观和追求真相的报道原则。

  譬如说,澳主流报纸《悉尼先驱晨报》13日刊登了该报驻中国记者的报道,称这次的逮捕决定“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同意后再作出的”,这使得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和严峻。幸好事后中国外交部赶紧做了避谣声明,否则澳报还不知道要作出何种神乎其神的报道来。

  但该报在次日接着又发表题为《经济在监狱里是无法增长的》的评论,说对胡士泰的逮捕等于是向企图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任何公司一个警告,不要破坏中国持续的繁荣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商业大国,应该知道,经济不会在枪口下发展,也不会在监狱里发展。逮捕胡士泰对中国安全和稳定造成的威胁要大于让他为力拓进行自由谈判带来的威胁。该报的另一篇报道则断定,这起间谍案肯定会加剧中澳两国之间的外交紧张,因为中国过去就曾对间谍判处过死刑。

  对中国的批评更转向了更深的层次。《澳大利亚人》报21日又抛出一篇名为《与中国的浮士德协议》的评论,称中国采用凯恩斯式的刺激计划,虽然迅速崛起却不成熟。还称澳大利亚与中国合作是与恶魔的交易。

  炒作背后是不变的偏见

  可以说,一件普通的经济间谍案之所以闹得如此大动静,迫使陆克文总理后来做了态度比较强硬的表态,与当地媒体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

  《澳大利亚人报》就曾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胡士泰被捕,不仅是胡家庭的危机,也是澳政府的危机,因为这件事情将影响到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铁矿石的生意。既然涉及“国家利益”,加上中国逮捕胡士泰又涉及所谓“人权”问题,因此一向标榜要体现西方价值观的澳大利亚媒体自然要站出来说话,做“民意”的代言人。

  从《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当地媒体的观察来看,澳媒体在力拓间谍案这件事情的报道上对中国事务是存有偏见的,捕风捉影甚至动辄“上纲上线”的报道也不少。这与当地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对中国的不了解有关,与他们以意识形态划分两个阵营的老式思维有关,加上一些记者将个人的好恶参杂到对华报道中去,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视而不见,报道中的失实和偏颇之处自然难免。

  当然,这并不是说澳在力拓案件中的报道一无是处。他们至少客观报道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否认中国领导人授权调查胡士泰间谍案一事的说法,也报道了一些工党议员的呼吁:希望澳媒体和反对党冷静对待间谍案,不要大肆炒作,干扰中国的司法程序,影响澳中两国关系的大局。
外交部:力拓间谍案证据确凿   2009-07-23      国际金融报

  澳大利亚官方近几天突然“服软”的原因似乎找到了出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昨日向外界证实,他已在最近一次中澳双方的会晤中向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斯蒂芬·史密斯介绍了力拓案的最新情况,并向他表示,中方已掌握充足证据证明力拓在中国的雇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我国国家机密。

  何亚非表示,他已告知史密斯,力拓案已进入司法程序,中方将争取尽早宣布最终判决结果,但必须先完整履行司法程序。他再次强调,依法处理力拓案不应也不可以影响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正常经贸关系,希望澳方把其作为个案处理。

  同时,尽管力拓在上周的声明中强调“将继续经营在华铁矿石业务”,但现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国外媒体昨日报道称,从巴西运往中国的现货铁矿石船运订单在7月份跳增至纪录高位,或许与力拓案有关,澳方似乎暂停了向中国出口现货铁矿石。船运经纪公司AXSMarine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港口运往中国的船运订单本月已滑落至12,而从巴西出发的船运订单则升至创纪录的31,这也意味着中方对铁矿石的需求依然强劲。

  同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对外表示,铁矿石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希望铁矿石供应方和生产企业能够通过沟通、协调、谈判尽快达成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使双方都能够维持正常盈利水平的价格协议。”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淡水河谷在亚洲和欧洲都有了统一价格,中国要求再次达成新价格几无可能。
日本人如何玩转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

    在这几年中国钢企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价格和供货谈判中,日本钢铁企业在其中扮演了某种特殊的角色。

  熟悉这个市场的人士都晓得,今年5月26日,力拓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日本新日铁公司已经达成新财年铁矿石合同价格降价33%,而此时中国企业正谈判要求降价40%。在2005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也单方面达成协议,将铁矿石价格涨幅定为71.5%,随后新日铁与另一铁矿石巨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也达成类 似协议,之后中国钢企被迫接受了这一价格。至2008年2月18日,日本新日铁又与巴西淡水河谷率先达成了涨价65%的协议,最终再次逼迫中国企业接受了如此巨大的价格升幅。

   很多读者不免想问,日本企业到底想干嘛?他们为什么愿意主动接受一个高价格,而不和中国的需方一起联手争取一个低价格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表面上新日铁更主动地接受了比中国钢企要求的更高的价格水平,但由于新日铁关联方三井物产(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在铁矿石上游的资源布局,整个三井财团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新日铁公司和三井物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之间存在相互持股或共同投资的关系。

  就是说,铁矿石价格上涨,拥有巴西淡水河谷股份的三井物产就多赚一些,然后在铁矿石贸易时让利给新日铁。这就是为什么铁矿石谈判新日铁总是与淡水河谷率先达成涨价协议。


  在三井物产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此清晰的叙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积极地参与投资开发铁矿石资源,长期以来稳定地供应铁矿石。2003年收购了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销售商Vale(旧称CVRD淡水河谷)公司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并且还持续地扩大了与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间共同合作的铁矿石事业。基于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矿石控股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

  对于有长远理想的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我们有必要系统地梳理三井物产与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的联合关系。先说淡水河谷。

  三井物产与巴西淡水河谷真正走向联合,是从2001年三井物产帮助淡水河谷成功并购巴西资源公司CMM公司开始的。三井物产本就拥有CMM公司40%的股份,后又从CMM创始人的孙子Frering兄弟手中买进60%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彻底并购了CMM。之后,三井物产将一半的CMM股份卖给淡水河谷,帮助后者成功控制了CMM公司。

  此后,三井物产继续深化与淡水河谷的合作,双方于2002年4月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正式将合作关系扩展到铁矿石业务之外,包括三井物产向淡水河谷出售采掘机械,提供运输铁矿石的铁路车厢,以及建立沿海集装箱运输和物流合资企业等。合作中,三井物产还对淡水河谷给予金融援助,在日常工作中,双方还有着非常密切的人员交流,例如三井物产派人出任淡水河谷的客户经理,双方还建立了情报互换机制。

  事实上,早在2003年9月,三井物产出资8.30亿美元收购了Valepar公司1960.7万股的普通股,Valepar公司是巴西淡水河谷的控股公司。此次收购的股份相当于淡水河谷总股份的5.05%和淡水河谷公司7.84%的普通股。由此,Valepar的股份构成是:Littel(四家巴西养老基金)持股58.0%、Bradespar(巴西发展银行的投资公司)持股17.4%、三井物产持股15.0%。然而,前两位股东是巴西当地金融机构,没有商业经验,并非实际经营者,而三井物产则派遣业务主管进入了淡水河谷的行政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公司经营决策者。

  再谈三井物产与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联合。

  事实上,三井物产在澳大利亚投资经营铁矿山已经有很多年,与力拓公司关系密切。三井物产已经部分拥有力拓的一项核心资产,即位于澳大利亚Robe River的铁矿石业务。1965年,三井物产投资Robe River铁矿山。1967年,继续投资澳大利亚的Newman铁矿山。目前,位于西澳大利亚的West Angelas铁矿山和Pannawonica矿山由力拓公司、三井物产、新日铁、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共同拥有和开采。

  三井物产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三井物产在西澳大利亚经营三座铁矿合资企业Mt. Newman、Yandi和Mt. Goldsworthy,必和必拓、伊藤忠商事和三井物产在这些合资企业的股权分别为85%、8%和7%。三井物产还连续出台增资计划,以提高共同经营的西澳大利亚铁矿合资企业的年产能。

  此外,三井物产与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亚以外也有联盟关系。早在2006年11月,必和必拓向三井物产出售了其在西南非洲纳米比亚油气田15%的利益,此宗交易标志着日本公司首次获得纳米比亚的勘测许可。

  除了三井物产以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另外两家财团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也和力拓、必和必拓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力拓拥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Northparkes铜金银矿80%股权,其合资方住友商事拥有6.7%,住友金属矿山公司拥有13.3%。另外,力拓加铝与住友商事合资拥有新西兰Boyne岛铝冶炼厂,其中力拓加铝拥有该厂79%的股份,其余21%股份由日本住友商事持有。三菱财团的综合商社三菱商事则与必和必拓共同在澳大利亚经营全球最大的炼焦煤供应商必和必拓三菱联合公司(BMA),双方各持有50%股份。三菱商事与必和必拓在铝和铜项目上也展开密切合作,三菱商事持有莫桑比克Mozal铝冶炼厂10%股份,必和必拓持有47%股份。三菱商事持有智利Escondida铜矿少量股份,必和必拓持有57.5%股份。三菱商事持有秘鲁Antamina铜锌矿10%股份,必和必拓持有33.75%股份。说明一下,三井财团与住友财团的金融系统合并成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两家是亲兄弟关系。

  以上我们系统梳理了日本财团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而随着中国资本在该领域的深入,我们也更多看到日本财团和铁矿石供应商联合的身影。

  相比于日本财团在铁矿石资源长端的深入布局,可以想见,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几内亚取消力拓一半铁矿石采矿权 指控其搞颠覆活动
  2009-07-24  李保元   燕赵都市报

    在中国陷入“间谍门”风波的澳大利亚铁矿商力拓公司与西非国家几内亚的矛盾也进一步升级。昨天英国《泰晤士报》披露,几内亚官员日前指控力拓违抗政府决定,参与颠覆现政府、影响国内稳定的活动。几内亚官员称力拓没有必要夺回已被取消的采矿权。

  高管指控

  力拓和几内亚政府的矛盾始于去年。当时,几内亚政府以力拓公司不尊重合同、项目进展缓慢为由,取消了其在该国西芒杜(Simandou)铁矿石项目上一半的采矿权。力拓公司不满这一决定,拒绝在相关区域撤出探矿设备。

   双方的矛盾正在升级。据《泰晤士报》报道,6月26日,几内亚矿业和能源部长马哈茂德·希亚姆致信力拓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尔巴尼斯以及董事长杜立石。希亚姆表示:“我们很遗憾看到力拓轻视几内亚政府的决定,顽固对抗几内亚国家主权。”

  希亚姆在信中还指控力拓公司参与了针对几内亚现政府的“颠覆活动”,“这些活动威胁国内和平,打乱了国内的社会经济稳定。”希亚姆表示几内亚政府握有上述指控的明确证据,目前正在考虑用何种手段惩罚力拓公司。

  否认指控

  力拓公司否认这些指控,该公司表示,力拓和几内亚政府之间的相关声明和信函证明力拓愿意进行善意沟通,对于相关行动的法律基础仍有信心,力拓正在等待有关西芒杜项目问题的独立审核结果。力拓公司发言人格林表示,力拓有权掌握西芒杜项目全部采矿权。

  力拓估计,西芒杜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一座未被开采的铁矿,力拓计划至少投资60亿美元,外界估计至少需要120亿美元。不过媒体指出,随着力拓和几内亚政府关系闹僵,西芒杜项目的前景堪忧。

  投资巨大

  让外界不解的是,几内亚政府将力拓公司的一半采矿权转而授予了一家名为“BGS资源”的公司,其母公司是以色列钻石和矿业巨头“贝宁施泰因梅茨”,该公司并没有开采铁矿石的历史。

  迄今为止,力拓公司已经在西芒杜铁矿的勘探开发上投入了5亿美元,不过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力拓的投入已从每月4000万美元减至1000万美元。

  力拓目前在中国陷入“间谍门”风波。7月5日,力拓驻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胡士泰等4人,因涉嫌刺探窃取中国的国家机密,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拘留。据悉,中国方面已通过数据恢复、计算机取证等技术手段在力拓上海办事处的电脑上找到了多家钢厂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钢铁产量、销售情况等机密信息。
力拓全球惹麻烦:淡出铁矿石谈判 或再陷债务危机

 力拓案仍在审理当中,但对于力拓来说,情况却越发糟糕。

  为了在“间谍门”事件中避嫌,中国钢企和贸易商纷纷撇清与力拓的关系,接近巴西淡水河谷,刚刚解决了债务危机的力拓有可能再次陷入中国市场份额减少的危机。

  同时也很棘手的是,力拓在美国有可能因违反《反海外腐败法》而被美国证监会SEC调查,处罚的罚金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力拓危机四起

  力拓在中国“间谍门”事件的国际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

  作为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力拓案的进展正在受到美国证交会的关注。而对于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在海外利用贿赂等图谋利益,将受到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处罚。而力拓在中国的“间谍门”事件有可能受到美国证监会的调查。

  据了解,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简称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该法于1977年制定,1988年修订,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和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并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财会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犯罪的公司和其他商业实体,可处以最高200万美元的罚金;自然人则会被处以最高10万美元罚金和5年以下监禁。而且,根据《选择性罚款法》的规定,罚金的数额可能会高出更多,实际罚金可能会是行贿所图谋利益的两倍。

  此前,该法案在中国就有应用。如2004年的“朗讯发案”以及2008年“西门子贿赂案”,其中西门子的罚金最高,为16亿美元。

  在海外市场上,力拓的铁矿石开采业务也受到了严重挑战。

  7月14日,几内亚矿业部长此前致信要求力拓在一周内撤出设备,否则将暂停力拓在Simandou南部铁矿的开采活动。据外电报道,至今力拓仍未撤出该地区。

  去年因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力拓陷入了财务危机。为了节约资金,力拓被迫放缓刚刚开展的几内亚Simandou南部铁矿的开采活动。

  这一决定引起了几内亚方面的不满,去年6月几内亚总统府秘书长Sam Mamady Moumah致函力拓,就该公司的矿区开发进度提出了警告。但自身债务缠身的力拓并没有太多精力顾及几内亚的铁矿开采业务。去年12月,几内亚政府收回了力拓一半的矿区,将开采权转交给了总部位于英国的BSG Resources Ltd.。该公司在几内亚已经有铝土矿业务。

  而之前,力拓预计将投入60亿美元用于开发几内亚项目。Simandou项目蕴含22.5亿吨的铁矿石,力拓拥有此项目95%的股份。原计划在2013年开始生产铁矿石800万吨,到2018年产量则高达7000万吨。

  而中国是海外铁矿石采购的大户,占到了全球海外贸易总量的50%。力拓失去几内亚铁矿石采矿权,将对扩大在中国的出口产生影响。


  9000万与30%的较量

  力拓“间谍门”的爆发,让中国的钢企避之不及。而力拓原有布局的销售网络,也因为钢企人员涉案而遭到毁灭性破坏。在铁矿石进口方面,中国钢企尽量避嫌,不与力拓产生瓜葛。

  山东钢铁集团一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尽量不与力拓来往,在铁矿石谈判没结束之前,不会使用力拓的长协矿,而增加印度等现货矿。

  而海运经纪商AXSMarine的数据,在7月上旬,澳大利亚两个主要港口的现货铁矿石运输量骤减,只有5船,第二季度的月平均数是40船。巴西的运输量则增加,两周内就达到25船,接近4月份的高点29船。三大铁矿石巨头在近期对中方的铁矿石贸易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力拓案将在短期内对力拓铁矿石贸易产生影响,而更长远的影响,可能要看力拓案的结果来判定。”

  据了解,去年中国从力拓进口的铁矿石为9200万吨,占到力拓生产总量的40%。如果中国不从力拓进口铁矿石,对中国和力拓双方都将有怎样的影响呢?
  英国布鲁耐尔大学资深经济学讲师刘芍佳为此算了一笔账。中国去年铁矿石表观消费总量是12.5亿吨,其中从力拓进口9200万吨,从消费总量看中国对力拓的依赖程度是7.4%。如果中国在今年连一粒铁矿石都不从力拓购入,中国将短缺9000万吨铁矿石,如果中国能从印度和巴西多进口2000万~3000万吨,再加上目前国内已有的几千万吨的铁矿石存货,断买力拓铁矿石所带来的短缺应能基本补平。

  而力拓方面,如果中国不从力拓进口铁矿石,将减少30%以上的销售,继而会减少30%以上的利润,即从去年的103亿美元下降到65亿美元左右。而在全球,很难找到能消化力拓30%产能的客户。

  从依存度看,中方可以找到替代者来填补不从力拓进口铁矿石的缺口,而力拓却很难找到可以替代中国的客户。

  更为糟糕的是,销售的不畅,将使力拓的现金流出现紧张,并将对债务偿还能力产生影响。而在7月初,力拓否决了中铝的注资计划,改为通过配股的方式融资152亿元获取现金度过危机。

  而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力拓有再陷入债务危机的可能。

  铁矿石谈判转向淡水河谷

  力拓案至今仍未公布对上海四名力拓员工的调查结果,这不仅给淡水河谷增加了铁矿石进口的机会,也将其推向了谈判的前方。

  7月22日,中钢协副会长、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效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谈判将在10日内结束,中国不大可能接受33%的降幅。对此,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未听说过这样的消息,他同时表示惊讶,“10天时间达成协议也太快了。”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也向记者表示,铁矿石谈判仍在进展当中。

  一位接近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的人士表示,中钢协今年的策略就是想以量换价,谁给的降幅低,就从谁那里多进铁矿石。

  “间谍门”发生后,铁矿石谈判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方与澳方正积极交涉力拓的员工处置问题,该人士认为,对于铁矿石谈判,双方闹得很僵,想要与力拓和必和必拓尽快达成更大降幅,可能因为“间谍门”事件还未解决,短期内很难出结果。一直想在中国增大供应量的淡水河谷有可能成为中方以量换价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