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白问一个历史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6:16:27
看《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说明朝的内阁如果认为皇帝下的诏令不可行,可以退还给皇帝不执行。我想一下在这种安排下皇帝的批红有什么意义?皇帝批下来,内阁说我不执行,两边顶牛,那怎么办?这个封还的权力是不是特指未经内阁票拟,皇帝就绕过内阁直接下令执行的诏令,内阁才有封还的权力。对于内阁已经票拟上请皇帝批红的,内阁必须要按皇帝的批红办?看《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说明朝的内阁如果认为皇帝下的诏令不可行,可以退还给皇帝不执行。我想一下在这种安排下皇帝的批红有什么意义?皇帝批下来,内阁说我不执行,两边顶牛,那怎么办?这个封还的权力是不是特指未经内阁票拟,皇帝就绕过内阁直接下令执行的诏令,内阁才有封还的权力。对于内阁已经票拟上请皇帝批红的,内阁必须要按皇帝的批红办?
两边顶牛了,皇帝就不干了,静摄呗~
1、内阁是没有封还皇帝谕旨的权力的,在明朝给事中勉强可以说有这种权力,在唐朝时是门下省有这个权力的
2、内阁不是执行机关,它只是皇帝的参谋班子或者说秘书处,六部等才是执行机关。
3、皇帝下诏令完全可以不经过内阁,也可以不和内阁商量
简单类比一下:皇帝就像大家庭里的当家人,他遇到事可以和家里的管家啊账房啊之类的商量后再做,但也完全不和他们商量直接去做

1、内阁是没有封还皇帝谕旨的权力的,在明朝给事中勉强可以说有这种权力,在唐朝时是门下省有这个权力的
2、内阁不是执行机关,它只是皇帝的参谋班子或者说秘书处,六部等才是执行机关。
3、皇帝下诏令完全可以不经 ...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16 23:23

碰上杨廷和、徐阶、高拱、张居正之类的强势“管家”,恐怕皇帝这个主人有时也难免要受这些管家的掣肘,不能怎么做就怎么做。
1、内阁是没有封还皇帝谕旨的权力的,在明朝给事中勉强可以说有这种权力,在唐朝时是门下省有这个权力的
2、内阁不是执行机关,它只是皇帝的参谋班子或者说秘书处,六部等才是执行机关。
3、皇帝下诏令完全可以不经 ...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16 23:23

碰上杨廷和、徐阶、高拱、张居正之类的强势“管家”,恐怕皇帝这个主人有时也难免要受这些管家的掣肘,不能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于内阁已经票拟上请皇帝批红的,内阁必须要按皇帝的批红办?

====

内阁票拟被皇帝驳回来了,基本这内阁首辅也就到了辞职边缘了
大黄蜂 发表于 2009-7-26 19:01
你这就是抬杠了,只是说在制度上是如此,并不是说事实永远如此,用钱穆的话说我说的是制度,你说的是人事
就像一个强势的奴才可以欺骗甚至欺负主人,但并不能说概括地说奴才就是可以在法定地位上可以平起平坐的
中国sunyan 发表于 2009-7-26 22:07
根本就没有内阁票拟被皇帝“驳回”这种说法,只能说是内阁的意见没被皇帝采纳,票拟根本就不是正式的公文,皇帝直接无视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驳回”
而且,如果是某个票拟没有被采纳,反映了皇帝在某件事的处理上皇帝与内阁的意见不同,也许可以理解为阁臣特别是首辅对皇帝心思没有揣摩准确,或是皇帝对首辅不满了,这些都有可能
总之,这是人事不是制度

根本就没有内阁票拟被皇帝“驳回”这种说法,只能说是内阁的意见没被皇帝采纳,票拟根本就不是正式的公文,皇帝直接无视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驳回”
而且,如果是某个票拟没有被采纳,反映了皇帝在某件事的处 ...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27 00:14

驳回的不一定是正式公文,这个你还是多了解一下明朝内阁制度吧,还有,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是制度之类的?别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我的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内阁票拟被驳回,内阁首辅基本识相的都会辞职了。
根本就没有内阁票拟被皇帝“驳回”这种说法,只能说是内阁的意见没被皇帝采纳,票拟根本就不是正式的公文,皇帝直接无视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驳回”
而且,如果是某个票拟没有被采纳,反映了皇帝在某件事的处 ...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27 00:14

驳回的不一定是正式公文,这个你还是多了解一下明朝内阁制度吧,还有,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是制度之类的?别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我的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内阁票拟被驳回,内阁首辅基本识相的都会辞职了。
內閣政本重地,而票擬大權拱手授之內廷。」其後楊漣劾忠賢,忠賢矯旨敘己功百餘言,大學士葉向高駭曰「此非奄人所能,必有代草者。」探之,則徐大化也。(向高傳)可見是時詔敕悉出司禮,並不藉內閣潤色矣!
中国sunyan 发表于 2009-7-26 22:07
你的这个说法我也见到过,但我想还是和事情的严重性有关的,我想作为内阁大学士尤其是首辅是和皇帝长见面的,皇帝对他所做的票拟的态度应该还是有了解的,如果说皇帝对自己信任的大学士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同也是正常的吧?如果皇帝对票拟不满意想换一种处理方法不也可以吗?
还要加上太监不愿意盖章的。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27 23:01
如果有争议,只要还想让他干下去,一般不回直接驳回票拟这样激烈的做法
gasturbine77 发表于 2009-7-28 15:45
司禮監沒有那麼大的權利不批紅皇帝認可的票擬,除非這個皇帝不管事,整個明朝也只有王振,劉僅,魏忠賢做過。因為他們碰到的主子都是極品。。
gasturbine77 发表于 2009-7-28 15:45
太监不愿意盖章?
他凭什么“不愿意”?他不过是皇帝的自动批答机而已,只要皇帝不放权太监就是真正的奴才
中国sunyan 发表于 2009-7-28 16:16
所以我们俩的争论其实就在这个“驳回”上,我说皇帝不用大学士的票拟或在修改的基础上再用,皇帝是决定权的,在你来说这个不能算“驳回”,因为“驳回”只是一种比较激烈不同意的方式,而如果采取这种方式的话那么就说明皇帝不再信任了
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的观点并没有不同啊
只是我说在法理上皇帝是不存在“驳回”大学士票拟这一说的,因为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处,皇帝完全可以不用秘书的意见而不需要“驳回”,因为内阁的职权只是对皇帝建议而不是帮皇帝下命令
能够驳回皇帝批红的宰相早被朱元璋解决了,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明清皇权已经登峰造极,彻底压倒相权。
皇帝在,那太监是个机器,皇帝不在,太监就有愿意不愿意之分了。
大明200多年江山,那三个太监加起来也混了个五分之一了。就是说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太监还是有“人格”的!
有点君主立宪制的萌芽了!
皇帝不用内阁票拟也是有的,另写朱批即可,即便同意,也要秉笔太监照抄一遍,才可用印。
coolkeair 发表于 2009-7-29 00:46
从唐朝开始宰相就没有对皇帝诏书的封驳权了,有这个权力的是门下省
皇帝也没有直接下诏书的权力,在法理上诏书必须经中书省拟好让皇帝画“敇”,经门下省同意后就算是皇帝的圣旨了,也就是说皇帝是不能直接写圣旨内容的,他所有的更像是一种副署权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7-16 23:23
皇帝如此牛怎么还会有大礼仪和国本之争呢?完全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怎么会折腾这么久?

皇帝如此牛怎么还会有大礼仪和国本之争呢?完全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怎么会折腾这么久?
gzxys 发表于 2009-8-17 17:39

皇帝虽然牛,但是还有更大的祖制和礼法啊
嘉靖是按照明武宗正德的遗诏继承皇位的,按照礼法他相当于过继给孝宗朱佑樘了,如果不是兼祧的话他在礼法上就不能算他亲生父亲的儿子了,所以不给他亲生父亲追封为皇帝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同样的道理到清朝时光绪虽然是皇帝了,但他的父亲醇王就不能被追封
再举一例,皇帝的生母如果不是皇后在生前也很难获得太后的称号,到明朝万历时他的生母李妃也是很费劲才混到太后的封号的,但是毕竟和皇后晋升为太后的名号不同,原皇后被称为“母后皇太后”,李妃被称为“圣母皇太后”,还是有嫡庶之分的,这也是皇帝难以随便改变的
礼法就是礼法,可能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不一致,但在古代它有很难抗拒的力量,因为中国的传统就好似以礼治国的,就是皇帝也很难与礼法抗衡的
皇帝如此牛怎么还会有大礼仪和国本之争呢?完全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怎么会折腾这么久?
gzxys 发表于 2009-8-17 17:39

皇帝虽然牛,但是还有更大的祖制和礼法啊
嘉靖是按照明武宗正德的遗诏继承皇位的,按照礼法他相当于过继给孝宗朱佑樘了,如果不是兼祧的话他在礼法上就不能算他亲生父亲的儿子了,所以不给他亲生父亲追封为皇帝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同样的道理到清朝时光绪虽然是皇帝了,但他的父亲醇王就不能被追封
再举一例,皇帝的生母如果不是皇后在生前也很难获得太后的称号,到明朝万历时他的生母李妃也是很费劲才混到太后的封号的,但是毕竟和皇后晋升为太后的名号不同,原皇后被称为“母后皇太后”,李妃被称为“圣母皇太后”,还是有嫡庶之分的,这也是皇帝难以随便改变的
礼法就是礼法,可能和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不一致,但在古代它有很难抗拒的力量,因为中国的传统就好似以礼治国的,就是皇帝也很难与礼法抗衡的
战研的粉丝 发表于 2009-8-17 22:33
祖宗之法不可变也,躺着的皇帝还是要比坐着的皇帝牛一点的。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