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秋操:清王朝为民国举办的阅兵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9:35:55
1906年,距离民国建立尚有6年。清王朝为检阅新式陆军编练成果举行了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彰德秋操。站在检阅台上和台下演习的人,其中包括未来的5位正式总统、1位临时执政和几十位内阁总理、部长,至于名将、军阀更是数不胜数。说彰德秋操是清朝为民国政府提前举办的政坛检阅礼,一点都不过分。

演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秋高气爽。

中国人有在金秋时节阅兵的习惯,名为“秋操”。一来,金秋能给军队后勤提供充足的粮秣;二来,战马到秋天长得膘肥体壮的,正是拉出来检阅和作战的时候。这个习惯延续到了光绪末年检阅新式陆军的秋操中。当年,清政府选定在河南彰德府 (今河南安阳)检阅新式陆军的编练成果。

清廷调湖北新军第八镇北上,混合河南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组成南军,由第八镇统制(师长)张彪任总统官,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旅长)黎元洪为统制,与张怀芝统制的北洋新军第五镇和曹锟统领的第一混成协组成的北军来场南北大对抗,由段祺瑞任北军总统官。北军驻安阳城南,南军驻汤阴城北,全副近代武装,计有马、步、炮、工、辎重各兵种人员三万三千余人。

10月21日,南北两军进入演习区域,翌日正式对垒。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和北洋新军的德国、日本教官都来观摩。

先由北军总统官段祺瑞背诵演习总方略和特别方略。段祺瑞声音洪朗,对章法熟练。之后轮到南军总统官张彪背诵。张彪业务不行,由背后的参谋长念一句,他在前面背一句,样子相当窘迫。下台后,张彪自知不能胜任总统官,便举荐了军校科班毕业的黎元洪代替自己指挥南军。

演习正式开始后,霎时间,炮声隆隆,枪声不断,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新型炮兵、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依次操练冲锋战、遭遇战、防守战。工兵忙着设雷布雷扫雷,辎重兵保障后勤。古老的中原大地见惯了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还是第一次见到现代武器的厮杀。

日后的风云人物冯玉祥当时是北洋新军曹锟部下的队官。数十年后,他回忆彰德秋操的激烈场面说,北洋新军由于在河间秋操中表现不佳,回驻地后加倍训练,铆着劲要在彰德秋操中赢得面子。本次秋操北洋军果然大有进步,队伍展开后长官就命令迅速包抄南军,将湖北新军团团围住。北洋军端着枪,呼啦啦地就往前冲。湖北新军也不怵近战肉搏,针锋相对。

大家都没有演习的经验,真枪真炮地对了起来,眼看就要变成一场真实的鏖战了。指挥官急忙亲自出面交涉,才让南北两军各归原位。负责秋操的阅兵大臣袁世凯和铁良临时决定,将计划一周的演习在25日停止。南北两军举行了联合阅兵式,尽欢而散。
风云际会
彰德秋操最大的看点其实不是新式军队,而是本次秋操聚集了清末民初的大批风云人物:练兵大臣袁世凯和铁良担任检阅大臣,署军令司正使王士珍为演习总参议,军学司正使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军学司副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徐世昌负责秋操参谋处。对阵的南北总统官黎元洪和段祺瑞自不必说了。其他如曹锟、冯玉祥等,日后的作为也不在前面诸公之下。

本次秋操汇聚了中华民国的五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如果算上临时执政的段祺瑞,那就是六位国家元首了,内阁总理、部长有几十位,至于名将、军阀更是数不胜数。彰德秋操可谓是清朝为民国政府提前举办的政坛检阅礼。

除了那些在当时已如雷贯耳的名字外,还有一些当时并不突出却在日后显赫一时的人物。

北军每天演习结束后都举行总结讲评。军总参谋官、年仅26岁的留日士官生张绍曾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众诘问第五镇统制张怀芝,第五镇来了多少人?留守的有多少人?有多少病号?多少轻病?多少重病?帐篷来了多少?马匹来了多少?北洋老将张怀芝一句也答不上来,脸红耳赤,只好说:“我记不得,请原谅。”

当时北洋内部氛围还比较和睦,张怀芝尽管当面出丑,却还能自我解嘲说:“这不怪人家,是我自己招的。”冯玉祥事后“揭秘”说,张怀芝在第五镇任协统时,张绍曾任协参谋长。张怀芝为了给张绍曾一个下马威,就问他这一套,张绍曾说:“这些都有账可查,请查看账目就知道了。”张怀芝就说:“你答不出,凭什么当参谋长?”张绍曾觉得无理可讲,当即辞职走了,这次可算是找到机会扳回一城了。1923年,张绍曾出任国务总理。编练新军是全国性的行动,各省都有新军编组计划,只是落在北洋和湖北后面了而已。趁着秋操,各省纷纷派年轻干练的可造之材来考察取经。青年才俊遂云集彰德。

一天,袁世凯慧眼识人,平地一声雷,竟然指派云南来的一个24岁的下级军官为秋操审判员。这个青年军官就是蔡锷。袁世凯第一眼看到蔡锷,就非常喜欢,想引为己用,此种情结贯穿一生。从新军到军阀小小的彰德,一时人才汇聚,也寄托了清王朝巩固统治的希望。

清政府在财政极端窘迫的情况下,不遗余力编练新军,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本意是让新式陆军保卫满族的万年江山。遗憾的是,清廷寄予厚望的这两大新军主力几年后都成了王朝的掘墓者。湖北新军首先起义,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国;北洋新军则在袁世凯的率领下夺权逼宫,直接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朝。

1906年的秋天,站在晚清新军前面的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人如新星般冉冉升起。也许他们还没意识到,背后飘扬着龙旗的大军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1906年,距离民国建立尚有6年。清王朝为检阅新式陆军编练成果举行了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彰德秋操。站在检阅台上和台下演习的人,其中包括未来的5位正式总统、1位临时执政和几十位内阁总理、部长,至于名将、军阀更是数不胜数。说彰德秋操是清朝为民国政府提前举办的政坛检阅礼,一点都不过分。

演习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秋高气爽。

中国人有在金秋时节阅兵的习惯,名为“秋操”。一来,金秋能给军队后勤提供充足的粮秣;二来,战马到秋天长得膘肥体壮的,正是拉出来检阅和作战的时候。这个习惯延续到了光绪末年检阅新式陆军的秋操中。当年,清政府选定在河南彰德府 (今河南安阳)检阅新式陆军的编练成果。

清廷调湖北新军第八镇北上,混合河南新军第二十九混成协组成南军,由第八镇统制(师长)张彪任总统官,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旅长)黎元洪为统制,与张怀芝统制的北洋新军第五镇和曹锟统领的第一混成协组成的北军来场南北大对抗,由段祺瑞任北军总统官。北军驻安阳城南,南军驻汤阴城北,全副近代武装,计有马、步、炮、工、辎重各兵种人员三万三千余人。

10月21日,南北两军进入演习区域,翌日正式对垒。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和北洋新军的德国、日本教官都来观摩。

先由北军总统官段祺瑞背诵演习总方略和特别方略。段祺瑞声音洪朗,对章法熟练。之后轮到南军总统官张彪背诵。张彪业务不行,由背后的参谋长念一句,他在前面背一句,样子相当窘迫。下台后,张彪自知不能胜任总统官,便举荐了军校科班毕业的黎元洪代替自己指挥南军。

演习正式开始后,霎时间,炮声隆隆,枪声不断,人喊马嘶,尘土飞扬。新型炮兵、骑兵和步兵协同作战,依次操练冲锋战、遭遇战、防守战。工兵忙着设雷布雷扫雷,辎重兵保障后勤。古老的中原大地见惯了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还是第一次见到现代武器的厮杀。

日后的风云人物冯玉祥当时是北洋新军曹锟部下的队官。数十年后,他回忆彰德秋操的激烈场面说,北洋新军由于在河间秋操中表现不佳,回驻地后加倍训练,铆着劲要在彰德秋操中赢得面子。本次秋操北洋军果然大有进步,队伍展开后长官就命令迅速包抄南军,将湖北新军团团围住。北洋军端着枪,呼啦啦地就往前冲。湖北新军也不怵近战肉搏,针锋相对。

大家都没有演习的经验,真枪真炮地对了起来,眼看就要变成一场真实的鏖战了。指挥官急忙亲自出面交涉,才让南北两军各归原位。负责秋操的阅兵大臣袁世凯和铁良临时决定,将计划一周的演习在25日停止。南北两军举行了联合阅兵式,尽欢而散。
风云际会
彰德秋操最大的看点其实不是新式军队,而是本次秋操聚集了清末民初的大批风云人物:练兵大臣袁世凯和铁良担任检阅大臣,署军令司正使王士珍为演习总参议,军学司正使冯国璋为南军审判长,军学司副使良弼为北军审判长,徐世昌负责秋操参谋处。对阵的南北总统官黎元洪和段祺瑞自不必说了。其他如曹锟、冯玉祥等,日后的作为也不在前面诸公之下。

本次秋操汇聚了中华民国的五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如果算上临时执政的段祺瑞,那就是六位国家元首了,内阁总理、部长有几十位,至于名将、军阀更是数不胜数。彰德秋操可谓是清朝为民国政府提前举办的政坛检阅礼。

除了那些在当时已如雷贯耳的名字外,还有一些当时并不突出却在日后显赫一时的人物。

北军每天演习结束后都举行总结讲评。军总参谋官、年仅26岁的留日士官生张绍曾初生牛犊不怕虎,当众诘问第五镇统制张怀芝,第五镇来了多少人?留守的有多少人?有多少病号?多少轻病?多少重病?帐篷来了多少?马匹来了多少?北洋老将张怀芝一句也答不上来,脸红耳赤,只好说:“我记不得,请原谅。”

当时北洋内部氛围还比较和睦,张怀芝尽管当面出丑,却还能自我解嘲说:“这不怪人家,是我自己招的。”冯玉祥事后“揭秘”说,张怀芝在第五镇任协统时,张绍曾任协参谋长。张怀芝为了给张绍曾一个下马威,就问他这一套,张绍曾说:“这些都有账可查,请查看账目就知道了。”张怀芝就说:“你答不出,凭什么当参谋长?”张绍曾觉得无理可讲,当即辞职走了,这次可算是找到机会扳回一城了。1923年,张绍曾出任国务总理。编练新军是全国性的行动,各省都有新军编组计划,只是落在北洋和湖北后面了而已。趁着秋操,各省纷纷派年轻干练的可造之材来考察取经。青年才俊遂云集彰德。

一天,袁世凯慧眼识人,平地一声雷,竟然指派云南来的一个24岁的下级军官为秋操审判员。这个青年军官就是蔡锷。袁世凯第一眼看到蔡锷,就非常喜欢,想引为己用,此种情结贯穿一生。从新军到军阀小小的彰德,一时人才汇聚,也寄托了清王朝巩固统治的希望。

清政府在财政极端窘迫的情况下,不遗余力编练新军,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本意是让新式陆军保卫满族的万年江山。遗憾的是,清廷寄予厚望的这两大新军主力几年后都成了王朝的掘墓者。湖北新军首先起义,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国;北洋新军则在袁世凯的率领下夺权逼宫,直接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朝。

1906年的秋天,站在晚清新军前面的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人如新星般冉冉升起。也许他们还没意识到,背后飘扬着龙旗的大军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政治资本。
这段历史拍摄成动画片不错!
拍成纪实片应该也很不错。
p拍成科幻片或许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