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杨毅)别逼走了姚老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3:43:07
一则姚明收购上海男篮股份,即将成为“姚老板”的新闻在网络上刮得天翻地覆,紧接着,在大量传媒的声音和坊间的闲谈上,“姚老板”事件闻上去已经变味儿了。
  
    在这些声音里,满怀着对姚明收购事件的期许和定位:姚明是上海人,在上海长大,由于父母的身高天赋,从出生前就已经被“预定”;上海培养了他,把他打造成一个NBA巨星,名满天下;姚明去了NBA,上海篮球从冠军直坠低谷,门可罗雀,连年亏损,一蹶不振。现在,该是姚明报答上海、报答抚养他的球队和组织的时候了。他应该拿出钱来,帮助上海篮球渡过难关——他甚至应该每年都拿出2000万人民币费用,反正他有的是钱,来拯救上海篮球。
  
    闻到了么?这似乎不再是一次姚明个人或者团队的资本收购行为,而是一次慈善家的施舍行动。
  
    在所有这些已经移位的视角里,核心都是一个“情”字。姚明与上海有情,现在该是他用资本来报答的时候了。
  
    这么理解的人,显然没有经历过7年之前的那个夜晚——姚明的团队宣布上海东方俱乐部同意放姚明参加NBA选秀的那个晚上。以那个晚上为收尾的那段时间,是如此令人不堪回首。在那个傍晚,没有几个人知道,事情已经走上了悬崖,章明基和他的姚之队准备了两套向媒体公布的方案,或者是上海同意放行,或者是宣布姚明放弃参加选秀,结束职业生涯,从此断绝了一个NBA巨星的梦想,做一个普通人——因为姚之队和上海东方俱乐部之间的谈判已经近乎破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姚家难以接受俱乐部开出的令人眩晕的天价赔偿数字。最终迫于舆论的力量,俱乐部稍稍做出了让步。这就是在那个姚明被放行的晚上,为什么没有任何俱乐部官员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什么姚明的母亲方凤娣的脸上毫无笑容;也是为什么在纽约选秀、斯特恩念出状元秀名字的时候,在北京TNT直播现场的姚家人表现得冷漠和疲倦的原因。
  
    姚家为了让姚明离开上海,前往NBA,实现自己和中国篮球的梦想,感谢体制和俱乐部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姚志源和方凤娣把自己的整个篮球生涯都献给了上海,他们的儿子率领球队为上海夺取了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冠军,他们仍然不得不付出。我不想说那笔数字,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那甚至远远超过了姚明在NBA第一笔合同税后(4年1800万美元,税后900万美元左右)的总和。当姚明还没有在NBA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已经为之背上了巨额债务。在上海的最后两年里,姚明为补偿他的球队做出了一切。一位俱乐部前副总经理,曾经半夜3点胁迫姚家在浦东签下了一纸上交他NBA所有收入33%的非法合同;接着是那种旷日持久的谈判。   
  
    我想说的是,上海对姚明有恩。但当姚明在所有补偿合同上签字画押,在2002年10月20日甩脱所有的羁绊,飞往休斯敦的时候,在方凤娣心寒的泪水里,以我的视角(是我的视角),这笔养育之恩已经得到了偿还。
  
    当然,姚明对上海还有情。这是他的故乡,故乡的一切都连着血脉,在老沪闵路上,残留着他那些温馨的记忆。在梅陇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他的教练和队友们,甚至是为他们洗衣服的阿姨,都承载着这座城市对他的情义。姚明和姚家不愿意让当初某些人的作为,破坏了他们对上海的眷恋。这是姚明愿意投资、帮助上海篮球重新崛起的基础,他为上海所拍摄的那些城市宣传片,“千万个姚明,好一个上海”,都展现了他对上海的热情。
  
    但在另一个角度上,请注意,这是一次企业的收购行为,是姚明作为投资人在资本运营中的一次投资,而绝不是纯粹的“报恩行动”。他看中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潜力、人群的购买能力和上海篮球在低谷的超低价位。姚明和他的团队有信心,重建和提升上海篮球的市场价值,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抄底,是一次低位买进后的升值运作。在短期内,上海男篮几年内需要资金的不断注入,姚明如果收购成功,可能还要连续几年面对亏损局面。但从长远看,姚明期待着收益而不是拿钱打水漂。每年投入2000万,无论你怎么计算,对姚明都不是“九牛一毛”,而是巨大的数字——何况他的职业生涯正在面对着威胁。
  
    过去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怨恨可以化解,姚家伤了的心也可以抚平。无论于情于理,姚明都是上海男篮最合适的收购者。他对这支球队有感情;他对这项事业有了解;他在整个行业内有各方面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姚明和姚之队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运营球队、商业推广还是寻找球员、教练上,都能迅速帮助上海男篮。
  
    事实上,上海男篮的所有者——上海文广集团、上海职业运动技术学院,面对的买家并不止姚明一家。另外几家的报价,都不在姚明之下。但他们多为纯外企,且在上海经营一般,最有竞争力的一家资金有美国背景,这容易让“组织”的领导们觉得不安心和未来不好管理。换句话说,“组织上”还是觉得姚明是自己家的小孩,你出了钱,买了股权,做了老板,将来“组织上”说话,你还是要听。
  
    生意做到了这个份儿上,就像文章开头写到的那样,已经脱离了收购行为本身,而更像一次慈善行为。信兰成推行的举国体制、双注册规则(任何民营球队同时必须在当地体育局注册,接受管理)、媒体舆论和民间论调加重了这种意味。然而,姚明像每个投资人一样,需要投资的信心,需要“责权利”的细分和投资后的权力保证。如果因为这些,最后逼走了姚明,最终姚明不过是不做上海男篮的老板,改做别的投资,做别的老板,上海男篮想再找到一位如此合适的收购对象,东山再起,重整乾坤,恐怕又是驴年马月的事情了。
  
    让我再说一遍7年来上海男篮遭遇的一切:在姚明山峦般的背影下,他们6次没能进入季后赛;成为整个CBA上座率最低的主场;门票史无前例的卖到了2块钱一张,依然无人问津;在上赛季结束之前,为球队冠名的辽宁西洋集团刚刚抛弃了他们。
  
    还想让这一切都继续下去么?别把姚老板逼走了。一则姚明收购上海男篮股份,即将成为“姚老板”的新闻在网络上刮得天翻地覆,紧接着,在大量传媒的声音和坊间的闲谈上,“姚老板”事件闻上去已经变味儿了。
  
    在这些声音里,满怀着对姚明收购事件的期许和定位:姚明是上海人,在上海长大,由于父母的身高天赋,从出生前就已经被“预定”;上海培养了他,把他打造成一个NBA巨星,名满天下;姚明去了NBA,上海篮球从冠军直坠低谷,门可罗雀,连年亏损,一蹶不振。现在,该是姚明报答上海、报答抚养他的球队和组织的时候了。他应该拿出钱来,帮助上海篮球渡过难关——他甚至应该每年都拿出2000万人民币费用,反正他有的是钱,来拯救上海篮球。
  
    闻到了么?这似乎不再是一次姚明个人或者团队的资本收购行为,而是一次慈善家的施舍行动。
  
    在所有这些已经移位的视角里,核心都是一个“情”字。姚明与上海有情,现在该是他用资本来报答的时候了。
  
    这么理解的人,显然没有经历过7年之前的那个夜晚——姚明的团队宣布上海东方俱乐部同意放姚明参加NBA选秀的那个晚上。以那个晚上为收尾的那段时间,是如此令人不堪回首。在那个傍晚,没有几个人知道,事情已经走上了悬崖,章明基和他的姚之队准备了两套向媒体公布的方案,或者是上海同意放行,或者是宣布姚明放弃参加选秀,结束职业生涯,从此断绝了一个NBA巨星的梦想,做一个普通人——因为姚之队和上海东方俱乐部之间的谈判已经近乎破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姚家难以接受俱乐部开出的令人眩晕的天价赔偿数字。最终迫于舆论的力量,俱乐部稍稍做出了让步。这就是在那个姚明被放行的晚上,为什么没有任何俱乐部官员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什么姚明的母亲方凤娣的脸上毫无笑容;也是为什么在纽约选秀、斯特恩念出状元秀名字的时候,在北京TNT直播现场的姚家人表现得冷漠和疲倦的原因。
  
    姚家为了让姚明离开上海,前往NBA,实现自己和中国篮球的梦想,感谢体制和俱乐部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姚志源和方凤娣把自己的整个篮球生涯都献给了上海,他们的儿子率领球队为上海夺取了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冠军,他们仍然不得不付出。我不想说那笔数字,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那甚至远远超过了姚明在NBA第一笔合同税后(4年1800万美元,税后900万美元左右)的总和。当姚明还没有在NBA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已经为之背上了巨额债务。在上海的最后两年里,姚明为补偿他的球队做出了一切。一位俱乐部前副总经理,曾经半夜3点胁迫姚家在浦东签下了一纸上交他NBA所有收入33%的非法合同;接着是那种旷日持久的谈判。   
  
    我想说的是,上海对姚明有恩。但当姚明在所有补偿合同上签字画押,在2002年10月20日甩脱所有的羁绊,飞往休斯敦的时候,在方凤娣心寒的泪水里,以我的视角(是我的视角),这笔养育之恩已经得到了偿还。
  
    当然,姚明对上海还有情。这是他的故乡,故乡的一切都连着血脉,在老沪闵路上,残留着他那些温馨的记忆。在梅陇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他的教练和队友们,甚至是为他们洗衣服的阿姨,都承载着这座城市对他的情义。姚明和姚家不愿意让当初某些人的作为,破坏了他们对上海的眷恋。这是姚明愿意投资、帮助上海篮球重新崛起的基础,他为上海所拍摄的那些城市宣传片,“千万个姚明,好一个上海”,都展现了他对上海的热情。
  
    但在另一个角度上,请注意,这是一次企业的收购行为,是姚明作为投资人在资本运营中的一次投资,而绝不是纯粹的“报恩行动”。他看中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潜力、人群的购买能力和上海篮球在低谷的超低价位。姚明和他的团队有信心,重建和提升上海篮球的市场价值,这是一次商业上的抄底,是一次低位买进后的升值运作。在短期内,上海男篮几年内需要资金的不断注入,姚明如果收购成功,可能还要连续几年面对亏损局面。但从长远看,姚明期待着收益而不是拿钱打水漂。每年投入2000万,无论你怎么计算,对姚明都不是“九牛一毛”,而是巨大的数字——何况他的职业生涯正在面对着威胁。
  
    过去的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怨恨可以化解,姚家伤了的心也可以抚平。无论于情于理,姚明都是上海男篮最合适的收购者。他对这支球队有感情;他对这项事业有了解;他在整个行业内有各方面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姚明和姚之队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运营球队、商业推广还是寻找球员、教练上,都能迅速帮助上海男篮。
  
    事实上,上海男篮的所有者——上海文广集团、上海职业运动技术学院,面对的买家并不止姚明一家。另外几家的报价,都不在姚明之下。但他们多为纯外企,且在上海经营一般,最有竞争力的一家资金有美国背景,这容易让“组织”的领导们觉得不安心和未来不好管理。换句话说,“组织上”还是觉得姚明是自己家的小孩,你出了钱,买了股权,做了老板,将来“组织上”说话,你还是要听。
  
    生意做到了这个份儿上,就像文章开头写到的那样,已经脱离了收购行为本身,而更像一次慈善行为。信兰成推行的举国体制、双注册规则(任何民营球队同时必须在当地体育局注册,接受管理)、媒体舆论和民间论调加重了这种意味。然而,姚明像每个投资人一样,需要投资的信心,需要“责权利”的细分和投资后的权力保证。如果因为这些,最后逼走了姚明,最终姚明不过是不做上海男篮的老板,改做别的投资,做别的老板,上海男篮想再找到一位如此合适的收购对象,东山再起,重整乾坤,恐怕又是驴年马月的事情了。
  
    让我再说一遍7年来上海男篮遭遇的一切:在姚明山峦般的背影下,他们6次没能进入季后赛;成为整个CBA上座率最低的主场;门票史无前例的卖到了2块钱一张,依然无人问津;在上赛季结束之前,为球队冠名的辽宁西洋集团刚刚抛弃了他们。
  
    还想让这一切都继续下去么?别把姚老板逼走了。
姚家为了让姚明离开上海,前往NBA,实现自己和中国篮球的梦想,感谢体制和俱乐部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姚志源和方凤娣把自己的整个篮球生涯都献给了上海,他们的儿子率领球队为上海夺取了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冠军,他们仍然不得不付出。我不想说那笔数字,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那甚至远远超过了姚明在NBA第一笔合同税后(4年1800万美元,税后900万美元左右)的总和。当姚明还没有在NBA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已经为之背上了巨额债务。在上海的最后两年里,姚明为补偿他的球队做出了一切。一位俱乐部前副总经理,曾经半夜3点胁迫姚家在浦东签下了一纸上交他NBA所有收入33%的非法合同;接着是那种旷日持久的谈判。   
============================================================
YM结婚这么大的事,只宴请了国家体育总局和篮协的部分官员、中国男篮和女篮的国家队队友,并没有上海本地政府和体育界官员,是有点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