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關於 美械師 和蘇械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3:19:29
這篇文章是接德式師的 也是為了給論壇的讀者們一個不同的角度 資料都是來自於國軍正史和軍方資料

先提蘇械式 大部分有關蘇械師的資都是1939年根據中蘇軍火訂貨,中國訂購了5萬支步槍,國民黨軍連同其他定購的蘇聯裝備,裝備了20個蘇械師 至於台灣軍方軍史有關蘇械師的資料很少 幾乎沒有提到 也沒有蘇械師這個名詞 所以肯定這些武器裝備並不是大量裝備到師這一級的 那這些裝備到哪裡去了 我提共幾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1.攻擊軍
1941 年軍委會由全國軍級單位中挑選出加強裝備的4支單位 這4個軍事江北的第1軍 第2軍 長江以南是第5軍和74軍 攻擊軍加強了軍直屬部隊 擴編砲兵團資重 搜索 戰防炮營汽車連和高射炮等 這些單位都得到了 蘇式炮火 包含76.2炮 45戰防炮 DP機槍(俗稱輪盤機槍) 這4個軍 每軍3師共12個師 加上精銳的200師等

2.戰區砲兵團
胡宗南回憶錄增紀錄裝備 76.2火炮一團 這些火炮裝備後來被編入直屬的火炮團才加強戰區的力量 一般式是不會給師這一級的

3.補充損失
蘇聯援華物資大都在1939-1941間 當時正是抗戰中期 國軍裝備損失很大 補充不及 要整師換裝的機率太低了 反爾是將輕武器分批補充中央軍或較精銳的部隊

所以蘇軍援華的火炮裝備大都裝備給軍或更高的單位 沒有整師換裝的 所以國軍軍史上沒看過蘇械師這樣的名詞也可以理解了



至於美械師的部分 論壇已經有許多人討論過了 但我還是提出不同於數字資料的部分給大家了解

美械部隊的迷思
關於純美械 半美械的爭議  在國軍中只有駐印軍 新1軍 新6軍 才能算真正的純美械 其他的都只能算是有裝備美械的部分 大部分的輕武器還是國造的 很多人以為美械師火力多強多強的 其實都是誤解 原因如下

1.輕兵器
將中正式換裝1903 捷克造換裝30機槍 這種換裝不是性能的提升 反而是退步 因為彈藥的補充更加混亂 駐印軍事一開始就換裝美械了可是國內的單位大都是使用7.92口徑 那為什麼要換裝 因為抗戰後期戰損很大 山西 廣東等兵工廠淪陷 以及兵工廠材料來源不足 加上槍支大量損耗人員的低劣和擦槍油供應的問題 更是使槍支堪用率降低 根據1945年兵公署的報告 全國月產1萬5千支步槍 而國軍每月戰損1萬隻 扣掉運輸 庫存裝備新部隊 和非戰鬥的損失 連補充戰損都有困難了所以要接受美國的輕兵器 美國的不一定好 但是蔣委員長已經拿不出什麼東西來裝備國軍了

2.攻堅能力
但是另一批輕兵器就大大的增強了國軍 就是 M1卡賓槍和衝鋒槍 這些武器增強國軍的近戰能力  而火箭筒和戰防砲更是讓國軍攻堅能力完全提高之前國軍因為缺少攻堅兵器 必須付出極大的犧牲才能達到 而日軍消滅國軍的火力點都適用擲彈筒和平射炮 資料上常看到機槍火力點必須常換地點否則馬上被擊毀等紀錄

3.火炮  
美械師和真正的美國步兵師還差很多 美軍步兵師配有獨立的戰車營 防空營還能隨時呼叫支援的砲兵營 這是當時國軍不敢想的 即使是駐印軍38師也只不過是2個炮兵營其他的只有一個 在抗戰中炮兵營是軍及火力而且是75口徑 要支援還要申請 美械師的師長可以單獨指揮一次炮兵營射擊 但是各位可能以為火力就很猛了錯了 日軍一個師是有一個砲兵團的 有當過砲兵的應該看過每一們炮一個基數的彈要是多少 而且當時國軍的運輸能力很低 沒有卡車 單靠人力或獸力你們覺得可能像美軍一樣發揮熱鬧的火海嗎 大概10分鐘就將彈藥打光了 所以美械師是依照當時國軍的能力編制的

4.通信設備
國軍抗戰時通信設備很落後 74軍58師當時只有一個通信營 師部都是架設有線電和團連繫 這樣的能力是無法面對作戰的 駐印軍的無線電可以裝備到營連張靈甫要找他的團長可以用電話 它的團長要找營長就只能靠通信兵了 無線電的增強讓國軍的作戰能力提升不少 各位應該看過美國拍的越戰片巡邏隊遇到敵人 用無線電呼叫砲兵 呼叫飛機轟炸 通知直升機救援 沒有無線電 你只能乾瞪眼

5.運輸部隊
有了火力搶大的美械 如果沒彈藥 衝鋒搶還不如步槍上刺刀打人好用 張靈甫被包圍後短短幾天就沒彈藥了 而第10軍可以可以守衡陽47天
所以美械師也裝備了運輸團來保障後勤 常常看到美軍在2戰或韓戰如果被包圍 馬上就有運輸機空坄彈藥 因為火力是靠後勤支援的

總結
美械師並不如資料上的火力驚人 比起日本師還差一節 但是卻是國軍在經驗上和實際需求編裝的 以衝鋒槍卡賓槍取代拼刺刀 加強師屬火炮 戰防砲增強攻堅能力  用卡車取代人力保障後勤 這些性能的提升 其實只是實現的當年德國顧問規劃的整理師  所以可以說美械師實現了沒能完成的德械師 更超越了德式師的戰力

如果日本8月沒有投降 我可以大膽預測這些改良裝備的美械師會壓倒日軍 當時委員長已經規劃全面反攻 而國軍在換裝後士氣非常高昂 2戰區張發奎甚至迫不及待發動桂林 柳州反攻 中國新軍的戰力讓日軍大為震驚 以為有美軍來華助戰了國軍軍史館翻譯日軍作戰紀錄內有紀錄日軍1945年下半年開始收縮戰線保存實力 等待預定的美軍登陸和國軍的大反攻

以上資料參考 國軍軍史 日軍侵華戰史 張靈甫傳記等書籍這篇文章是接德式師的 也是為了給論壇的讀者們一個不同的角度 資料都是來自於國軍正史和軍方資料

先提蘇械式 大部分有關蘇械師的資都是1939年根據中蘇軍火訂貨,中國訂購了5萬支步槍,國民黨軍連同其他定購的蘇聯裝備,裝備了20個蘇械師 至於台灣軍方軍史有關蘇械師的資料很少 幾乎沒有提到 也沒有蘇械師這個名詞 所以肯定這些武器裝備並不是大量裝備到師這一級的 那這些裝備到哪裡去了 我提共幾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1.攻擊軍
1941 年軍委會由全國軍級單位中挑選出加強裝備的4支單位 這4個軍事江北的第1軍 第2軍 長江以南是第5軍和74軍 攻擊軍加強了軍直屬部隊 擴編砲兵團資重 搜索 戰防炮營汽車連和高射炮等 這些單位都得到了 蘇式炮火 包含76.2炮 45戰防炮 DP機槍(俗稱輪盤機槍) 這4個軍 每軍3師共12個師 加上精銳的200師等

2.戰區砲兵團
胡宗南回憶錄增紀錄裝備 76.2火炮一團 這些火炮裝備後來被編入直屬的火炮團才加強戰區的力量 一般式是不會給師這一級的

3.補充損失
蘇聯援華物資大都在1939-1941間 當時正是抗戰中期 國軍裝備損失很大 補充不及 要整師換裝的機率太低了 反爾是將輕武器分批補充中央軍或較精銳的部隊

所以蘇軍援華的火炮裝備大都裝備給軍或更高的單位 沒有整師換裝的 所以國軍軍史上沒看過蘇械師這樣的名詞也可以理解了



至於美械師的部分 論壇已經有許多人討論過了 但我還是提出不同於數字資料的部分給大家了解

美械部隊的迷思
關於純美械 半美械的爭議  在國軍中只有駐印軍 新1軍 新6軍 才能算真正的純美械 其他的都只能算是有裝備美械的部分 大部分的輕武器還是國造的 很多人以為美械師火力多強多強的 其實都是誤解 原因如下

1.輕兵器
將中正式換裝1903 捷克造換裝30機槍 這種換裝不是性能的提升 反而是退步 因為彈藥的補充更加混亂 駐印軍事一開始就換裝美械了可是國內的單位大都是使用7.92口徑 那為什麼要換裝 因為抗戰後期戰損很大 山西 廣東等兵工廠淪陷 以及兵工廠材料來源不足 加上槍支大量損耗人員的低劣和擦槍油供應的問題 更是使槍支堪用率降低 根據1945年兵公署的報告 全國月產1萬5千支步槍 而國軍每月戰損1萬隻 扣掉運輸 庫存裝備新部隊 和非戰鬥的損失 連補充戰損都有困難了所以要接受美國的輕兵器 美國的不一定好 但是蔣委員長已經拿不出什麼東西來裝備國軍了

2.攻堅能力
但是另一批輕兵器就大大的增強了國軍 就是 M1卡賓槍和衝鋒槍 這些武器增強國軍的近戰能力  而火箭筒和戰防砲更是讓國軍攻堅能力完全提高之前國軍因為缺少攻堅兵器 必須付出極大的犧牲才能達到 而日軍消滅國軍的火力點都適用擲彈筒和平射炮 資料上常看到機槍火力點必須常換地點否則馬上被擊毀等紀錄

3.火炮  
美械師和真正的美國步兵師還差很多 美軍步兵師配有獨立的戰車營 防空營還能隨時呼叫支援的砲兵營 這是當時國軍不敢想的 即使是駐印軍38師也只不過是2個炮兵營其他的只有一個 在抗戰中炮兵營是軍及火力而且是75口徑 要支援還要申請 美械師的師長可以單獨指揮一次炮兵營射擊 但是各位可能以為火力就很猛了錯了 日軍一個師是有一個砲兵團的 有當過砲兵的應該看過每一們炮一個基數的彈要是多少 而且當時國軍的運輸能力很低 沒有卡車 單靠人力或獸力你們覺得可能像美軍一樣發揮熱鬧的火海嗎 大概10分鐘就將彈藥打光了 所以美械師是依照當時國軍的能力編制的

4.通信設備
國軍抗戰時通信設備很落後 74軍58師當時只有一個通信營 師部都是架設有線電和團連繫 這樣的能力是無法面對作戰的 駐印軍的無線電可以裝備到營連張靈甫要找他的團長可以用電話 它的團長要找營長就只能靠通信兵了 無線電的增強讓國軍的作戰能力提升不少 各位應該看過美國拍的越戰片巡邏隊遇到敵人 用無線電呼叫砲兵 呼叫飛機轟炸 通知直升機救援 沒有無線電 你只能乾瞪眼

5.運輸部隊
有了火力搶大的美械 如果沒彈藥 衝鋒搶還不如步槍上刺刀打人好用 張靈甫被包圍後短短幾天就沒彈藥了 而第10軍可以可以守衡陽47天
所以美械師也裝備了運輸團來保障後勤 常常看到美軍在2戰或韓戰如果被包圍 馬上就有運輸機空坄彈藥 因為火力是靠後勤支援的

總結
美械師並不如資料上的火力驚人 比起日本師還差一節 但是卻是國軍在經驗上和實際需求編裝的 以衝鋒槍卡賓槍取代拼刺刀 加強師屬火炮 戰防砲增強攻堅能力  用卡車取代人力保障後勤 這些性能的提升 其實只是實現的當年德國顧問規劃的整理師  所以可以說美械師實現了沒能完成的德械師 更超越了德式師的戰力

如果日本8月沒有投降 我可以大膽預測這些改良裝備的美械師會壓倒日軍 當時委員長已經規劃全面反攻 而國軍在換裝後士氣非常高昂 2戰區張發奎甚至迫不及待發動桂林 柳州反攻 中國新軍的戰力讓日軍大為震驚 以為有美軍來華助戰了國軍軍史館翻譯日軍作戰紀錄內有紀錄日軍1945年下半年開始收縮戰線保存實力 等待預定的美軍登陸和國軍的大反攻

以上資料參考 國軍軍史 日軍侵華戰史 張靈甫傳記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