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球员回乡记:罗尼焕发第二春 阿德寻回温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3:54:05
南美球员回乡记:罗尼焕发第二春 阿德寻回温暖
2009-05-13 14:12来源:东方体育日报进入论坛共 0 条评论
  叶落归根,对于游子来说,以前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现在出于现实考虑,其物质化的一面开始多了起来,强调一片叶子对根和土壤的实体反哺,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有机肥。

  就以南美足球运动员为例,马拉多纳时代的巨星将职业生涯末期的那么一小段留给家乡的球队,更像是预感到情况不妙,急匆匆地回家躺好,找个寿终正寝的地方;罗纳尔多时代,即是今天,回乡就业完全是为了捞一个富足的晚年。



更多人只能充当“脚力劳动者”

  回乡团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罗纳尔多、后是阿德里亚诺,巴西足球的两代有代表性的前锋近日先后落脚科林蒂安斯队、弗拉门戈队,前者32岁、后者27岁,尚在当打之年。再往前数,阿根廷的里克尔梅也早就回来了。

  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以前国际足坛的劳动力资源都是单向流动的,南美,尤以巴西和阿根廷为甚,是最大的足球人才输出地,就像哥伦比亚绚丽的鲜花、秘鲁深蕴的矿藏、委内瑞拉优质的石油、玻利维亚洁白的高原羊绒、巴西飘香的咖啡豆,足球是南美所有国家共同的财富,但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上,南美只是处于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的地位。现在,巴西联赛所消费的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简直是奢侈品。

  不是因为巴西已经富可敌欧,也不是因为世界越来越平,在经济不好、回乡就业的大背景下考量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其实,将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作为标本来说明这个问题不合适,因为造成他们洄游的更多的是个人问题、而非经济问题,虽然他们的加入使得这股洄游潮更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并不能说明这股洄游潮。

  应该把普通的“脚力劳动者”作为考察的样本――“脚力劳动者”是球员们的自嘲,以与脑力劳动者区别开的概念。巴西每年向全世界输送的球员稳定在800-1000人,像罗纳尔多级别的只是凤毛麟角,另外绝大部分就被零散地分配到世界工厂的各地。

  输出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约有60%的球员去了欧洲,因为巴西足球少年的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欧洲梦;亚洲的购买力也很惊人,消费了17%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国别来分,葡萄牙进口的巴西球员数量最多,占到巴西出口总量的17%;日本是第二大市场,进口额在每年持续稳定增长;其他较大的巴西球员消费国是韩国、希腊、波兰、克罗地亚、越南。

  他们绝大多数过的都不是球星的生活,中等球员平均拿到5000美元的月薪,有的人在越南联赛每月只有150美元,还有人在罗马尼亚乙级联赛中每月赚500美元;有的人生活在战乱的安哥拉、有的人生活在天寒地冻的北欧;有的人适应了大俱乐部球场里的人山人海,有的人在立陶宛的球场里最多只看到过200名观众……这就是生活的千姿百态,是足球衍生出来的生活。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脚力劳动者”这个自嘲的说法透露着些许无奈。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他们抵御的能力也自然比年薪650万欧元的罗纳尔多小得多,目前巴西等南美国家已经出现了上规模的洄游潮。因为他们大多是小角色,所以除了巴西足协的进出登记册,没人愿意关注这些球员的动向。

  但是,当这股默默的暗流与罗纳尔多、阿德们交汇在一起,人们就开始当成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来关注,名人是这股洄游潮最好的染色剂,一股暗流变得泾渭分明。

  “这不是欧洲对巴西的恩赐,是掠夺加重的证据”

  在南美的足球发展史上出现过多次留洋的高潮,目的地自然是以欧洲最热,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一波高潮,而持续性的高潮出现在30年前,经过最近30年的努力,一条斜跨大西洋的球员输出线已经建成了,南美足球天才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洲。

  从来没有人质疑这条“输油管道”的合理性,受经济利益驱使,经纪人都愿意把手上的球员卖给财大气粗的欧洲俱乐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淀,欧洲梦也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足球少年的脑海中,只有贝利等极少数人对这种分工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资源掠夺。

  而当这条输油管的另一头被喂饱了,出现反胃现象之后,巴西又在这头将反刍物吞下。巴西体育专栏作家乔治・卡尔德拉认为,这种“反刍”不是欧洲对巴西的恩赐,反而是掠夺加重的证据。最近几年欧洲从南美挑选的人才年龄越来越小了,大部分都还是半成品,因为现今竞技强度越来越大,年龄稍大一点的球员就不能适应这种竞技需要了,罗纳尔多们就是被提前退货的球员。

  当然,他们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巴西足球的商业化进程,并且他们并非一无是处,里克尔梅、罗纳尔多在回乡后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一切,而这也正是新一波回乡潮与旧版本回乡潮的区别,以往叶落归根只见球员日渐式微,现在归国球员都能出现新的高潮。

  问题回到了本文第一段提到的“实体反哺”,出于对现实的妥协,叶落归根不再只是精英阶层在外功成名就之后的精神享受,它成为越来越多在外混不下去的脚力劳动者的生计。

  这在客观上成为巴西联赛获得新发展的契机,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携余威带来了有实力的赞助商,也将巴西联赛的受关注度提升了一个档次,罗纳尔多与阿德的对决已经成为赛季套票热卖的活广告。

  这就赋予了叶落归根完整的意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精神和物质就像一个叶片的两面,落地时有的正面朝上,有的反面朝上,无论哪种,都得到了多元化选择的自由下的认可。

  【罗纳尔多】

  意气风发第二春

  2008年情人节,爱神向罗纳尔多送出黑玫瑰,在米兰与利沃诺的联赛中,罗纳尔多左膝严重受伤。此后,便进入了长达一年的康复期。对于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足球运动员来说,这是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我在考虑自己目前到底处于什么状态,退役或者继续,欧洲或者巴西,俱乐部或者国家队……每走一步都是选择。”

  务实的欧洲俱乐部已经不相信这个中年胖男还有何价值,即将年满33岁的年龄、肥胖和高脂肪的身体、被打开了无数次的膝盖,甚至逐渐肥大的前列腺都会成为他的障碍,没有和谐的性生活就没有协和号的速度,这是他挂在嘴边的名言。

  罗纳尔多被逼无奈就选择了一家巴西本土的球队科林蒂安斯,马上就让那些抛弃他的欧洲豪门眼红了,自从3月4日重返赛场之后,罗纳尔多已经参加了13场比赛,攻入10个进球!完全是巅峰期的数据水准。在圣保罗州足协与《圣保罗日报》联合举办的圣保罗州锦标赛颁奖典礼上,罗纳尔多众望所归地拿到了州锦标赛赛季最佳球员的称号。捧起象征最佳的“小金人”,罗纳尔多激动地说:“我回来了!”

  【阿德里亚诺】

  回家真的很幸福

  阿德里亚诺不是第一次被送回老家了,最长的一次是从2007年12月起被租借至圣保罗俱乐部达六个月,至于零零散散的回国疗养就多不胜数了。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疗法,这位体型上溢脂、精神上抑郁的梅阿查国王,在圣保罗的阳光、沙滩、海风陶冶之中,逐渐找回自我,再交付给国米的时候已经成了穆里尼奥的“开瓶器”。

  然而,好景不长,阿德老毛病又犯了,他无法拒绝酒精和夜总会的诱惑,是病态的沉迷,队医给他下了精神病诊断书。于是,阿德展开了他的出逃计划。3月底,他利用回国家队参加预选赛的机会,滞留巴西不归,并失踪了3天,就连他的经纪人也找不到他。再现身的时候,他宣布了无限期休战,4月,又与国际米兰解除了劳动合同,5月,他与巴西球队弗拉门戈签约,正式完成了回家的三步走计划。

  “我回到了‘家’,这里是我的起点,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回到巴西是为了重新找回我的幸福感。”阿德在与弗拉门戈的签约仪式上说。“在意大利,踢球压力很大,生活没有乐趣。我只是想在巴西过一段平静的生活,因为我从十几岁开始就承受着职业球员的压力,我太累了。”

  阿德承认穿着睡衣、拖着拖鞋的悠闲生活最适合自己。在他眼中,快乐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为了快乐,他宁肯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

  【罗马里奥】

  最后一只鸡蛋下在窝里

  罗马里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进1000个球。为了完成这个夙愿,晚年的罗马里奥过的生活算得上颠沛流离,就连澳超和美国职业大联盟都周游过。最后,他把最有意义的第1000个进球留给了母队瓦斯科・达伽马。

  “我想把自己的第1000个进球献给母队!”当罗马里奥向达伽马俱乐部主席米兰达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后者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并帮助他获得了国际足联的特许,允许罗马里奥在一个赛季之内效力于三家以上的俱乐部。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都会主动承让41岁的老狼,罗马里奥经常上演帽子戏法,大踏步地向最终目标前进。

  2007年5月20日,在达伽马队与累西腓竞技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巴西甲级联赛中,已经有999个进球纪录的罗马里奥在这场比赛中凭借一个点球,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千球”大业。

  “他终于把最后一只鸡蛋下在了窝里!”球评家幽默地说。原来,在罗马里奥效力于弗卢米嫩塞队期间,曾经有好事的球迷把母鸡扔进弗卢米嫩塞队的训练基地,以此讽刺这支不思进取的球队,罗马里奥为此与这名球迷大打出手,“独狼”也因此获得了“母鸡”的外号。

  【马拉多纳】

  血液中流淌着博卡蓝

  马拉多纳曾说,他的血型不是A型、不是B型,也不是AB型或O型,是一种很罕见的血型,“也许流淌着博卡的黄色和蓝色”。正是厚德载物的博卡收留了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一个贫民窟里蹦出来的丑小鸭,把他培养成20世纪世界足球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所以,从广袤的潘帕斯草原,到热情似火的诺坎普,再到狼烟滚滚的亚平宁,漂泊累了的游子最终回到博卡的怀抱。1997年,马拉多纳在此挂靴,当时他已经历了4次世界杯的洗礼。

  马拉多纳在初次效力博卡青年队时只呆了一年,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他的一生都和博卡分不开。1995年,马拉多纳又回到了这里,“我想听到人们再一次说起,走啊,去看迭戈踢球!”在重返博卡效力的那段时间里,马拉多纳留下了7个进球,品尝了胜利、失败的种种滋味,在37岁生日前5天、1997年10月25日,马拉多纳踢了对河床的比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一切在他开始梦想的地方结束了。

  【贝隆】

  老将重当“大学生”

  贝隆属于年少成名,拉普拉塔大学生队是贝隆职业生涯的第一支职业队,贝隆1994年加盟该队,两年后转会去了意大利。

  而他职业生涯的主要荣誉也是在欧洲效力期间取得。在帕尔马,他获得过欧洲联盟杯,在拉齐奥,他成为意甲冠军队球员,但是离开拉齐奥,转战英超后,他便开始走下坡路,在曼联和切尔西时,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最后,被切尔西租借到了国际米兰,不过他在队中位置尴尬,与主力射手阿德里亚诺更是矛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国米以及切尔西达成协议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事业的起点。“一直以来我就有回到国内的想法,每次回到祖国时,思乡之情都在一次次的加重。”讽刺的是,在国米与他闹矛盾的阿德里亚诺也在三年之后返回巴西。

  而贝隆选择拉普拉塔大学生队还有一个原因:他的好友、前阿根廷国脚西蒙尼当时刚刚出任了该队的主教练,重返母队,相信也能让贝隆减少一些烦恼。

  不过,又有一个新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意甲拉齐奥队主席洛蒂托邀请已经带领阿根廷大学生队夺得过阿根廷联赛冠军的西蒙尼,出任2009-2010赛季拉齐奥队的主教练,后者将得到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同时,洛蒂托还希望贝隆能和西蒙尼一起回到球队,为拉齐奥的强大贡献力量。

  【里克尔梅】

  回“博卡”当“青年”

  在越来越注重身体对抗和不断提速的当今足坛,里克尔梅是球场上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他的极慢主义风格叫好但不叫座,终因与欧洲的足球风格格格不入,只能打包回家。

  博卡青年队收留了他,而且是两次。第一次是在2007年初以短期租借的方式,第二次是2007年底的正式加盟。

  今年30岁的里克尔梅早年正是从博卡青年出道,曾率队在1996年到2002年间连得三次阿根廷联赛冠军和两次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在2000年丰田杯上,他被巴塞罗那看上,于2002年登陆诺坎普。在巴萨的一年里,里克尔梅始终无法夺得主力位置,因此在一年后被租借到比利亚雷尔,却又因为与教练的关系不好,只能打道回府。

  而在博卡,里克尔梅又找回了青年的感觉,为该队赢得了阿根廷联赛冠军和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所有从博卡走出来的球员,内心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或迟或早最终都要回博卡。我总认为我最后会在博卡完成职业生涯。我在这里经历过很多事,博卡就像是我的家。我爱这里的人。”南美球员回乡记:罗尼焕发第二春 阿德寻回温暖
2009-05-13 14:12来源:东方体育日报进入论坛共 0 条评论
  叶落归根,对于游子来说,以前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现在出于现实考虑,其物质化的一面开始多了起来,强调一片叶子对根和土壤的实体反哺,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有机肥。

  就以南美足球运动员为例,马拉多纳时代的巨星将职业生涯末期的那么一小段留给家乡的球队,更像是预感到情况不妙,急匆匆地回家躺好,找个寿终正寝的地方;罗纳尔多时代,即是今天,回乡就业完全是为了捞一个富足的晚年。



更多人只能充当“脚力劳动者”

  回乡团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罗纳尔多、后是阿德里亚诺,巴西足球的两代有代表性的前锋近日先后落脚科林蒂安斯队、弗拉门戈队,前者32岁、后者27岁,尚在当打之年。再往前数,阿根廷的里克尔梅也早就回来了。

  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以前国际足坛的劳动力资源都是单向流动的,南美,尤以巴西和阿根廷为甚,是最大的足球人才输出地,就像哥伦比亚绚丽的鲜花、秘鲁深蕴的矿藏、委内瑞拉优质的石油、玻利维亚洁白的高原羊绒、巴西飘香的咖啡豆,足球是南美所有国家共同的财富,但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上,南美只是处于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的地位。现在,巴西联赛所消费的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简直是奢侈品。

  不是因为巴西已经富可敌欧,也不是因为世界越来越平,在经济不好、回乡就业的大背景下考量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其实,将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作为标本来说明这个问题不合适,因为造成他们洄游的更多的是个人问题、而非经济问题,虽然他们的加入使得这股洄游潮更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并不能说明这股洄游潮。

  应该把普通的“脚力劳动者”作为考察的样本――“脚力劳动者”是球员们的自嘲,以与脑力劳动者区别开的概念。巴西每年向全世界输送的球员稳定在800-1000人,像罗纳尔多级别的只是凤毛麟角,另外绝大部分就被零散地分配到世界工厂的各地。

  输出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约有60%的球员去了欧洲,因为巴西足球少年的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欧洲梦;亚洲的购买力也很惊人,消费了17%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国别来分,葡萄牙进口的巴西球员数量最多,占到巴西出口总量的17%;日本是第二大市场,进口额在每年持续稳定增长;其他较大的巴西球员消费国是韩国、希腊、波兰、克罗地亚、越南。

  他们绝大多数过的都不是球星的生活,中等球员平均拿到5000美元的月薪,有的人在越南联赛每月只有150美元,还有人在罗马尼亚乙级联赛中每月赚500美元;有的人生活在战乱的安哥拉、有的人生活在天寒地冻的北欧;有的人适应了大俱乐部球场里的人山人海,有的人在立陶宛的球场里最多只看到过200名观众……这就是生活的千姿百态,是足球衍生出来的生活。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脚力劳动者”这个自嘲的说法透露着些许无奈。当风险来临的时候,他们抵御的能力也自然比年薪650万欧元的罗纳尔多小得多,目前巴西等南美国家已经出现了上规模的洄游潮。因为他们大多是小角色,所以除了巴西足协的进出登记册,没人愿意关注这些球员的动向。

  但是,当这股默默的暗流与罗纳尔多、阿德们交汇在一起,人们就开始当成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来关注,名人是这股洄游潮最好的染色剂,一股暗流变得泾渭分明。

  “这不是欧洲对巴西的恩赐,是掠夺加重的证据”

  在南美的足球发展史上出现过多次留洋的高潮,目的地自然是以欧洲最热,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一波高潮,而持续性的高潮出现在30年前,经过最近30年的努力,一条斜跨大西洋的球员输出线已经建成了,南美足球天才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欧洲。

  从来没有人质疑这条“输油管道”的合理性,受经济利益驱使,经纪人都愿意把手上的球员卖给财大气粗的欧洲俱乐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淀,欧洲梦也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足球少年的脑海中,只有贝利等极少数人对这种分工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资源掠夺。

  而当这条输油管的另一头被喂饱了,出现反胃现象之后,巴西又在这头将反刍物吞下。巴西体育专栏作家乔治・卡尔德拉认为,这种“反刍”不是欧洲对巴西的恩赐,反而是掠夺加重的证据。最近几年欧洲从南美挑选的人才年龄越来越小了,大部分都还是半成品,因为现今竞技强度越来越大,年龄稍大一点的球员就不能适应这种竞技需要了,罗纳尔多们就是被提前退货的球员。

  当然,他们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巴西足球的商业化进程,并且他们并非一无是处,里克尔梅、罗纳尔多在回乡后的巨大成功就说明了一切,而这也正是新一波回乡潮与旧版本回乡潮的区别,以往叶落归根只见球员日渐式微,现在归国球员都能出现新的高潮。

  问题回到了本文第一段提到的“实体反哺”,出于对现实的妥协,叶落归根不再只是精英阶层在外功成名就之后的精神享受,它成为越来越多在外混不下去的脚力劳动者的生计。

  这在客观上成为巴西联赛获得新发展的契机,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携余威带来了有实力的赞助商,也将巴西联赛的受关注度提升了一个档次,罗纳尔多与阿德的对决已经成为赛季套票热卖的活广告。

  这就赋予了叶落归根完整的意义,精神上的、物质上的,精神和物质就像一个叶片的两面,落地时有的正面朝上,有的反面朝上,无论哪种,都得到了多元化选择的自由下的认可。

  【罗纳尔多】

  意气风发第二春

  2008年情人节,爱神向罗纳尔多送出黑玫瑰,在米兰与利沃诺的联赛中,罗纳尔多左膝严重受伤。此后,便进入了长达一年的康复期。对于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足球运动员来说,这是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我在考虑自己目前到底处于什么状态,退役或者继续,欧洲或者巴西,俱乐部或者国家队……每走一步都是选择。”

  务实的欧洲俱乐部已经不相信这个中年胖男还有何价值,即将年满33岁的年龄、肥胖和高脂肪的身体、被打开了无数次的膝盖,甚至逐渐肥大的前列腺都会成为他的障碍,没有和谐的性生活就没有协和号的速度,这是他挂在嘴边的名言。

  罗纳尔多被逼无奈就选择了一家巴西本土的球队科林蒂安斯,马上就让那些抛弃他的欧洲豪门眼红了,自从3月4日重返赛场之后,罗纳尔多已经参加了13场比赛,攻入10个进球!完全是巅峰期的数据水准。在圣保罗州足协与《圣保罗日报》联合举办的圣保罗州锦标赛颁奖典礼上,罗纳尔多众望所归地拿到了州锦标赛赛季最佳球员的称号。捧起象征最佳的“小金人”,罗纳尔多激动地说:“我回来了!”

  【阿德里亚诺】

  回家真的很幸福

  阿德里亚诺不是第一次被送回老家了,最长的一次是从2007年12月起被租借至圣保罗俱乐部达六个月,至于零零散散的回国疗养就多不胜数了。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疗法,这位体型上溢脂、精神上抑郁的梅阿查国王,在圣保罗的阳光、沙滩、海风陶冶之中,逐渐找回自我,再交付给国米的时候已经成了穆里尼奥的“开瓶器”。

  然而,好景不长,阿德老毛病又犯了,他无法拒绝酒精和夜总会的诱惑,是病态的沉迷,队医给他下了精神病诊断书。于是,阿德展开了他的出逃计划。3月底,他利用回国家队参加预选赛的机会,滞留巴西不归,并失踪了3天,就连他的经纪人也找不到他。再现身的时候,他宣布了无限期休战,4月,又与国际米兰解除了劳动合同,5月,他与巴西球队弗拉门戈签约,正式完成了回家的三步走计划。

  “我回到了‘家’,这里是我的起点,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回到巴西是为了重新找回我的幸福感。”阿德在与弗拉门戈的签约仪式上说。“在意大利,踢球压力很大,生活没有乐趣。我只是想在巴西过一段平静的生活,因为我从十几岁开始就承受着职业球员的压力,我太累了。”

  阿德承认穿着睡衣、拖着拖鞋的悠闲生活最适合自己。在他眼中,快乐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为了快乐,他宁肯放弃一部分经济利益。

  【罗马里奥】

  最后一只鸡蛋下在窝里

  罗马里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进1000个球。为了完成这个夙愿,晚年的罗马里奥过的生活算得上颠沛流离,就连澳超和美国职业大联盟都周游过。最后,他把最有意义的第1000个进球留给了母队瓦斯科・达伽马。

  “我想把自己的第1000个进球献给母队!”当罗马里奥向达伽马俱乐部主席米兰达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后者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并帮助他获得了国际足联的特许,允许罗马里奥在一个赛季之内效力于三家以上的俱乐部。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都会主动承让41岁的老狼,罗马里奥经常上演帽子戏法,大踏步地向最终目标前进。

  2007年5月20日,在达伽马队与累西腓竞技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巴西甲级联赛中,已经有999个进球纪录的罗马里奥在这场比赛中凭借一个点球,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千球”大业。

  “他终于把最后一只鸡蛋下在了窝里!”球评家幽默地说。原来,在罗马里奥效力于弗卢米嫩塞队期间,曾经有好事的球迷把母鸡扔进弗卢米嫩塞队的训练基地,以此讽刺这支不思进取的球队,罗马里奥为此与这名球迷大打出手,“独狼”也因此获得了“母鸡”的外号。

  【马拉多纳】

  血液中流淌着博卡蓝

  马拉多纳曾说,他的血型不是A型、不是B型,也不是AB型或O型,是一种很罕见的血型,“也许流淌着博卡的黄色和蓝色”。正是厚德载物的博卡收留了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一个贫民窟里蹦出来的丑小鸭,把他培养成20世纪世界足球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所以,从广袤的潘帕斯草原,到热情似火的诺坎普,再到狼烟滚滚的亚平宁,漂泊累了的游子最终回到博卡的怀抱。1997年,马拉多纳在此挂靴,当时他已经历了4次世界杯的洗礼。

  马拉多纳在初次效力博卡青年队时只呆了一年,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他的一生都和博卡分不开。1995年,马拉多纳又回到了这里,“我想听到人们再一次说起,走啊,去看迭戈踢球!”在重返博卡效力的那段时间里,马拉多纳留下了7个进球,品尝了胜利、失败的种种滋味,在37岁生日前5天、1997年10月25日,马拉多纳踢了对河床的比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正式比赛,一切在他开始梦想的地方结束了。

  【贝隆】

  老将重当“大学生”

  贝隆属于年少成名,拉普拉塔大学生队是贝隆职业生涯的第一支职业队,贝隆1994年加盟该队,两年后转会去了意大利。

  而他职业生涯的主要荣誉也是在欧洲效力期间取得。在帕尔马,他获得过欧洲联盟杯,在拉齐奥,他成为意甲冠军队球员,但是离开拉齐奥,转战英超后,他便开始走下坡路,在曼联和切尔西时,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最后,被切尔西租借到了国际米兰,不过他在队中位置尴尬,与主力射手阿德里亚诺更是矛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在与国米以及切尔西达成协议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到了事业的起点。“一直以来我就有回到国内的想法,每次回到祖国时,思乡之情都在一次次的加重。”讽刺的是,在国米与他闹矛盾的阿德里亚诺也在三年之后返回巴西。

  而贝隆选择拉普拉塔大学生队还有一个原因:他的好友、前阿根廷国脚西蒙尼当时刚刚出任了该队的主教练,重返母队,相信也能让贝隆减少一些烦恼。

  不过,又有一个新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意甲拉齐奥队主席洛蒂托邀请已经带领阿根廷大学生队夺得过阿根廷联赛冠军的西蒙尼,出任2009-2010赛季拉齐奥队的主教练,后者将得到一份为期三年的合同。同时,洛蒂托还希望贝隆能和西蒙尼一起回到球队,为拉齐奥的强大贡献力量。

  【里克尔梅】

  回“博卡”当“青年”

  在越来越注重身体对抗和不断提速的当今足坛,里克尔梅是球场上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他的极慢主义风格叫好但不叫座,终因与欧洲的足球风格格格不入,只能打包回家。

  博卡青年队收留了他,而且是两次。第一次是在2007年初以短期租借的方式,第二次是2007年底的正式加盟。

  今年30岁的里克尔梅早年正是从博卡青年出道,曾率队在1996年到2002年间连得三次阿根廷联赛冠军和两次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在2000年丰田杯上,他被巴塞罗那看上,于2002年登陆诺坎普。在巴萨的一年里,里克尔梅始终无法夺得主力位置,因此在一年后被租借到比利亚雷尔,却又因为与教练的关系不好,只能打道回府。

  而在博卡,里克尔梅又找回了青年的感觉,为该队赢得了阿根廷联赛冠军和南美解放者杯冠军。

  “所有从博卡走出来的球员,内心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或迟或早最终都要回博卡。我总认为我最后会在博卡完成职业生涯。我在这里经历过很多事,博卡就像是我的家。我爱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