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10倍 郎咸平超过12万居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3:58:11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9/05/13/004022010.shtml  
日前,本报记者用时一个月的调查发现,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

     镜头一 郎咸平“出场费”数月涨一倍

“你们要知道,我的出场费是上涨的了。目前是15万,不过具体价码也是可以谈的。”3月17日,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经济学家郎咸平一个经济问题时,他这样表示。对于记者的问题,他“拒绝发表言论”,给出的两个理由是“这个问题不是我所想回答的问题”和“我很忙,明天去北京,参加个演讲,之后请我吃饭的人都排成排,应付不过来”。郎教授因当年“郎顾之争”一炮而红,现在又因金融危机而频繁亮相。在去年上半年我省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被扣除了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陕西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据主办方表示,当时还是“通过一些关系找的”。由此看来,短短数月,郎咸平的报价已涨了一倍。

    镜头二

      金岩石提前一个月预约都没戏

        经济学家现在究竟火到了什么程度?或许3月20日本报记者与北京某公关公司工作人员的一段对话,能从另一侧面说明问题。

    记者:举办一个有关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论坛,邀请国金证券(37.86,0.29,0.77%)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能请来不?

    公关公司:论坛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记者:4月中下旬。

公关公司:恐怕不行。金老师4月份的档期已经全部满了,想请金老师只能等到5月份以后了。经济学家现在太忙,这不危机了吗,大家都想从他们那抓根“救命的稻草”,所以你得提前预约。

    另一个事例似乎也能佐证。

    宋鸿兵,因为《货币战争》一书而名声大噪。当然,名气的提升直接带来的是身价的暴涨。

    “宋先生现在出场费得10万。去年宋先生讲了100多场。你们如果在4月份,宋先生是没有时间的。”

电话那边,是记者好不容易才联系上的宋鸿兵的助理。

    镜头三

      经济学家的“明星范儿”

    五六个精壮的年轻人围成半环形,簇拥着一位经济学家快步走上讲台,经济学家边走边向台下挥手致意。1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又被如此簇拥着走出现场——这是本报记者2008年11月在长春市参加一经济论坛时看到的场景。“实不相瞒,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难侍候着呢。有关演艺界的明星新闻你们都看过吧,其实,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出场的‘范儿’不逊于那些明星!”3月10日,北京某公关广告公司的于萌萌告诉本报记者,她列举了当前很多经济学家开出的条件:先看有没有档期;如果参加,要带助理;往来必须坐头等舱;食宿必须在五星级酒店;一同参加活动的其他经济学家的档次;自己的出场顺序;甚至活动邀请了何种级别的新闻媒体等等。“条件稍不满意,就不来,反正很多邀请在等着呢。”于萌萌无奈地说。

本报记者也曾在某活动现场的后台亲眼看到:一位国内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就带着两位助理出席,其中一位是专门的私人生活助理,和记者打招呼时,助理拿着两片保健药和一杯水,等着经济学家服用。当经济学家带着两位助理准备离开时,其中一名助理拦住欲采访的记者:“我把电话留下,你的问题我转给老师,他今天太累了。”看来,经济学家的助理和明星们的助理,工作职能几乎是一样的。

    部分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 (来源:综合公关公司报价)

    郎咸平 12万元以上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谢国忠 10万元

著名经济学家、玫瑰石投资公司顾问

    宋鸿兵10万元

    《货币战争》作者

    左安龙 10万元

    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李稻葵 5万元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吴晓求 5万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巴曙松 3万~5万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樊纲 3万~5万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易宪容 3万~5万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

    何帆 3万~5万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叶檀 1万~1.5万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

    水皮 1万元以上

    知名财经评论家

揭秘

      出场费以“身”定“价”

记者以办论坛名义,辗转拿到5份经济学家出场费报价单,目前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家几乎都位列其中。可以看出,他们因身份、出镜率不同,出场费有一定差别。  北京某专业财经公关策划公司的贾女士告诉记者:“有名的,职位高的,尤其出镜率高的,费用在3万以上。1万~3万的,基本有官职、有身份,但不大出来讲的。现在费用最高的属郎咸平、谢国忠、左安龙,出场费10万或更多,这可是交到他们手里的钱,不包括其他费用。其他在3万~5万元之间,具体价格得看公司和学者的关系了。”

贾女士接着说:“但少于1万元,就别打算请到人,除非是某些很有学术地位的老经济学家,比如吴敬琏、宋国青,他们不看重钱,主要看‘规格’。还有啊,人情(面子)也很重要……”

    而经济学家杨帆也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最高1万元的出场费在业内是比较低的。他的讲课收入还是收入的大头,这几年每年都维持在40~50场左右,是“著名”经济学家中最穷的一个。“其他人应该很高,他们的收入太多了,挂一个独立董事,一年至少3万,最高20万,啥都不管,就是白拿钱,还有课题。”

    追问

      “身价”为何三年蹿升约10倍?

“其实在2006年前,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几乎都在万元以下,3000元~5000元就能请到国内较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3月14日,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但从2006年初之后,出场费一路上涨,至今平均涨了10倍。而这种上涨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阶段,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阶段。”

    大牛市 3000~5000元涨到1.5万~2万元

“2006年、2007年,股市持续走牛。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开始频繁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出席会议、论坛、讲座。因经济学家分身乏术导致出场费上涨。”他介绍,“这期间,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平均从3000元至5000元,涨到1.5万至2万元。”

    一些国内经济学家在此时发表的观点,后来成为业界或市场所验证的焦点。比如“黄金(204,3.09,1.54%)十年”、“股市万点论”、“中国房价还要继续涨20年”等。

2007年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强调4%是中国通胀承受极限,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起落。两个月后,CPI达到8.7%的高值,2008年急转下跌,到12月份的1.2%。 2007年底,次贷危机来临时,国内经济学者提出“对中国影响不大”,但随之而来的事实证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  当然,也不乏预测准确的案例。时间追溯到2001年秋,时任中金董事总经理、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因股市不健康而推出了著名的“千点论”和“推倒重来论”,但曾被长时间认为是危言耸听和哗众取宠。不过,4年后,人们真的看到了沪指杀跌至998点。

    金融危机 1.5万~2万元涨到3万~5万元

2008年9月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突然不知所措,向经济学家求计,无疑成为“捷径”。“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国内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对这场金融危机作出预判。可没有准确预测又怎样?对经济学家们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非说有影响,那就是他们的出场费又涨了。”3月21日,广州一家财经公关公司经理王强(化名)说。

    “ 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通过财经公关公司联系经济学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加,一般平均每个月都要接几场。其实很多经济学家也说不出什么,多是给与会者打气。”王强告诉本报记者,这期间,多数经济学家的出场费用上涨很明显,已由1.5万至2万,涨到了3万至5万。

    背后

      公关公司全程介入的产业链

“ 想请人?有很多说道的。如果你自己请,没有关系介绍是很难的。”当记者声称打算办论坛请经济学家时,多名业内人士这样“指点”。记者调查发现,围绕经济学家的一条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并日臻“完善”。记者在一家名为“专家演讲网”上看到,该网站直截了当地认为“名人演讲就是产业”。网站这样表述:名人演讲是一个全流程的系统操作,包括活动策划、媒体宣传、名人邀请、机构邀请、市场运作、现场管理、细节设计、后期服务等各个环节。

    近日,北京某财经公关公司的沈经理透露:“很多公关公司的业务已不是简单地邀请专家,已不满足在经济学家要价基础上加收15%至40%的劳务费这点收入。他们可以做到‘大包’,包括请一两个‘大手’和若干二三流的专家‘撑场’,再到当地租场地,对现场进行设计,以及雇保安和现场管理等全部流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公司仅在北京就不止百家。

    环节一:专家媒体频亮相 身价跟着涨

    北京某财经公关公司的沈经理给记者描述了“无名”经济学家被捧红的过程:

    媒体据某热点话题采访一位尚不知名经济学家后,只要其观点在主流范围内,就有望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这位“无名”经济学家给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来,其他媒体如果频繁对其采访,经济学家会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来二去,这位经济学家就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名声大噪。”

    “如果又被央视邀请,那这位经济学家往往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容易接受地方媒体采访了。”

    环节二:文人不便“谈钱” 公关公司出面

    经济学家被媒体捧红后,邀请就多起来,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经济学家毕竟是文人,还是比较清高的,不屑于或者不好直接与邀请方讨价还价。”

    沈经理说,公关公司手中通常会掌握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经济学家。

    环节三:“专家库”被垄断 资源相互调剂

    “ 很多公关公司之间也经常联系,将一些资源进行调剂。”沈经理举例说,比如有活动方要请郎咸平,虽然A公司没有,但可向掌握郎咸平资源的B公司进行调剂,来满足邀请方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内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已经被我们‘一网打尽’了。不过,像厉以宁、吴敬琏这样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是花多少钱也请不来的。”
多家媒体采访某经济学家后,其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名声大噪,身价也随之上涨,邀请就多起来,但经济学家毕竟是文人,不屑或者不好直接与邀请方讨价还价,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

    声音

     赞:经济学家合法赚钱无可厚非

“只要经济学家依法纳税,那就没什么好质疑的。”4月12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夏业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学家的出场费是市场给出的结果,外界没必要对经济学家苛求过多。

谈到经济学家的收入问题,经济学家温元凯认为,国外的学者、教授从来不会为自己设计商业行为,因为教授的年薪一般7万~10万美元,工作3~5年就能买房子,他们无需动脑筋赚钱,只需要潜心做学问。

还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家收入只要合法就行,起码经济学家不能太穷,否则有人会质疑他们:你自己都没搞清楚怎么赚钱,还教我们怎么赚钱?一位主流经济学家被采访时说过的话被广为流传:如果经济学家收入不比其他人高,他们的经济理论怎么会有说服力?

    轰:经济学家不值那么多钱

但记者也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国内经济学家值那么多钱。

全国政协委员刘革新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中掷出过一颗“炸弹”。他认为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民间独立的机构和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同时,他更是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专家每天生活在飞机和演讲会上,哪有时间做研究、带学生?不能踏实地研究,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此次金融危机开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判断出来的原因。”

在经济学家内部,也有很多类似声音。与林毅夫同样就职于世界银行的邹恒甫就曾向媒体指出,包括张维迎在内的“明星经济学家”们在国际上根本不入流。“他们中有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学术成就……我太了解他们出名的情况了……我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张维迎是九流,大多数人都不入流。”

    思考

      公众渴望“补课”捧红了专家

    “经济的大幅波动,让一些普通百姓突然感到恐慌,他们急于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产生了恶补经济知识的渴望。”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给记者分析了经济学家身价暴涨的原因。

事实上,2006年之前,很少有人关心CPI、PPI是什么,因为经济走势连续平稳运行使得普通百姓生活没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但2007年开始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涨,再加上国内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使得国内物价上涨异常明显和迅速,尤其是房价和食品价格。

随后,国际市场的泡沫破灭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危机很快传导到国内,造成整个经济重挫,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投资市场率先反应,进而实体经济的低迷造成企业效益不好,老百姓收入下降。这种看似简单的传导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奥秘?于是,经济学家火起来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从经济学家身上学到点东西,知道点真相。

    探究经济学家被热捧的原因,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冷静和反思的问题:

    首先,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参差不齐,而这次金融危机全球波动百年不遇,他们的认识程度到底怎样?

    其次,有些经济学家已经变成了演讲家,因为这比做学问、搞研究赚得多,钱也来得快。所以,有学者也指出,在诸多的观点中,确实出现了不少不负责任的论断。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9/05/13/004022010.shtml  
日前,本报记者用时一个月的调查发现,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或衣冠楚楚、或不修边幅的经济学家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频繁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

     镜头一 郎咸平“出场费”数月涨一倍

“你们要知道,我的出场费是上涨的了。目前是15万,不过具体价码也是可以谈的。”3月17日,当记者提出要采访经济学家郎咸平一个经济问题时,他这样表示。对于记者的问题,他“拒绝发表言论”,给出的两个理由是“这个问题不是我所想回答的问题”和“我很忙,明天去北京,参加个演讲,之后请我吃饭的人都排成排,应付不过来”。郎教授因当年“郎顾之争”一炮而红,现在又因金融危机而频繁亮相。在去年上半年我省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被扣除了其他费用后,郎咸平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陕西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郎咸平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据主办方表示,当时还是“通过一些关系找的”。由此看来,短短数月,郎咸平的报价已涨了一倍。

    镜头二

      金岩石提前一个月预约都没戏

        经济学家现在究竟火到了什么程度?或许3月20日本报记者与北京某公关公司工作人员的一段对话,能从另一侧面说明问题。

    记者:举办一个有关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论坛,邀请国金证券(37.86,0.29,0.77%)的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能请来不?

    公关公司:论坛时间定在什么时候?

    记者:4月中下旬。

公关公司:恐怕不行。金老师4月份的档期已经全部满了,想请金老师只能等到5月份以后了。经济学家现在太忙,这不危机了吗,大家都想从他们那抓根“救命的稻草”,所以你得提前预约。

    另一个事例似乎也能佐证。

    宋鸿兵,因为《货币战争》一书而名声大噪。当然,名气的提升直接带来的是身价的暴涨。

    “宋先生现在出场费得10万。去年宋先生讲了100多场。你们如果在4月份,宋先生是没有时间的。”

电话那边,是记者好不容易才联系上的宋鸿兵的助理。

    镜头三

      经济学家的“明星范儿”

    五六个精壮的年轻人围成半环形,簇拥着一位经济学家快步走上讲台,经济学家边走边向台下挥手致意。1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又被如此簇拥着走出现场——这是本报记者2008年11月在长春市参加一经济论坛时看到的场景。“实不相瞒,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难侍候着呢。有关演艺界的明星新闻你们都看过吧,其实,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出场的‘范儿’不逊于那些明星!”3月10日,北京某公关广告公司的于萌萌告诉本报记者,她列举了当前很多经济学家开出的条件:先看有没有档期;如果参加,要带助理;往来必须坐头等舱;食宿必须在五星级酒店;一同参加活动的其他经济学家的档次;自己的出场顺序;甚至活动邀请了何种级别的新闻媒体等等。“条件稍不满意,就不来,反正很多邀请在等着呢。”于萌萌无奈地说。

本报记者也曾在某活动现场的后台亲眼看到:一位国内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就带着两位助理出席,其中一位是专门的私人生活助理,和记者打招呼时,助理拿着两片保健药和一杯水,等着经济学家服用。当经济学家带着两位助理准备离开时,其中一名助理拦住欲采访的记者:“我把电话留下,你的问题我转给老师,他今天太累了。”看来,经济学家的助理和明星们的助理,工作职能几乎是一样的。

    部分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览 (来源:综合公关公司报价)

    郎咸平 12万元以上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谢国忠 10万元

著名经济学家、玫瑰石投资公司顾问

    宋鸿兵10万元

    《货币战争》作者

    左安龙 10万元

    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李稻葵 5万元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吴晓求 5万元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巴曙松 3万~5万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樊纲 3万~5万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易宪容 3万~5万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

    何帆 3万~5万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叶檀 1万~1.5万元

    知名财经评论家

    水皮 1万元以上

    知名财经评论家

揭秘

      出场费以“身”定“价”

记者以办论坛名义,辗转拿到5份经济学家出场费报价单,目前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家几乎都位列其中。可以看出,他们因身份、出镜率不同,出场费有一定差别。  北京某专业财经公关策划公司的贾女士告诉记者:“有名的,职位高的,尤其出镜率高的,费用在3万以上。1万~3万的,基本有官职、有身份,但不大出来讲的。现在费用最高的属郎咸平、谢国忠、左安龙,出场费10万或更多,这可是交到他们手里的钱,不包括其他费用。其他在3万~5万元之间,具体价格得看公司和学者的关系了。”

贾女士接着说:“但少于1万元,就别打算请到人,除非是某些很有学术地位的老经济学家,比如吴敬琏、宋国青,他们不看重钱,主要看‘规格’。还有啊,人情(面子)也很重要……”

    而经济学家杨帆也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最高1万元的出场费在业内是比较低的。他的讲课收入还是收入的大头,这几年每年都维持在40~50场左右,是“著名”经济学家中最穷的一个。“其他人应该很高,他们的收入太多了,挂一个独立董事,一年至少3万,最高20万,啥都不管,就是白拿钱,还有课题。”

    追问

      “身价”为何三年蹿升约10倍?

“其实在2006年前,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几乎都在万元以下,3000元~5000元就能请到国内较知名的主流经济学家。”3月14日,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但从2006年初之后,出场费一路上涨,至今平均涨了10倍。而这种上涨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阶段,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阶段。”

    大牛市 3000~5000元涨到1.5万~2万元

“2006年、2007年,股市持续走牛。国内很多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开始频繁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出席会议、论坛、讲座。因经济学家分身乏术导致出场费上涨。”他介绍,“这期间,国内经济学家的出场费平均从3000元至5000元,涨到1.5万至2万元。”

    一些国内经济学家在此时发表的观点,后来成为业界或市场所验证的焦点。比如“黄金(204,3.09,1.54%)十年”、“股市万点论”、“中国房价还要继续涨20年”等。

2007年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强调4%是中国通胀承受极限,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起落。两个月后,CPI达到8.7%的高值,2008年急转下跌,到12月份的1.2%。 2007年底,次贷危机来临时,国内经济学者提出“对中国影响不大”,但随之而来的事实证明,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  当然,也不乏预测准确的案例。时间追溯到2001年秋,时任中金董事总经理、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因股市不健康而推出了著名的“千点论”和“推倒重来论”,但曾被长时间认为是危言耸听和哗众取宠。不过,4年后,人们真的看到了沪指杀跌至998点。

    金融危机 1.5万~2万元涨到3万~5万元

2008年9月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突然不知所措,向经济学家求计,无疑成为“捷径”。“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国内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对这场金融危机作出预判。可没有准确预测又怎样?对经济学家们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非说有影响,那就是他们的出场费又涨了。”3月21日,广州一家财经公关公司经理王强(化名)说。

    “ 从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通过财经公关公司联系经济学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加,一般平均每个月都要接几场。其实很多经济学家也说不出什么,多是给与会者打气。”王强告诉本报记者,这期间,多数经济学家的出场费用上涨很明显,已由1.5万至2万,涨到了3万至5万。

    背后

      公关公司全程介入的产业链

“ 想请人?有很多说道的。如果你自己请,没有关系介绍是很难的。”当记者声称打算办论坛请经济学家时,多名业内人士这样“指点”。记者调查发现,围绕经济学家的一条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并日臻“完善”。记者在一家名为“专家演讲网”上看到,该网站直截了当地认为“名人演讲就是产业”。网站这样表述:名人演讲是一个全流程的系统操作,包括活动策划、媒体宣传、名人邀请、机构邀请、市场运作、现场管理、细节设计、后期服务等各个环节。

    近日,北京某财经公关公司的沈经理透露:“很多公关公司的业务已不是简单地邀请专家,已不满足在经济学家要价基础上加收15%至40%的劳务费这点收入。他们可以做到‘大包’,包括请一两个‘大手’和若干二三流的专家‘撑场’,再到当地租场地,对现场进行设计,以及雇保安和现场管理等全部流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公司仅在北京就不止百家。

    环节一:专家媒体频亮相 身价跟着涨

    北京某财经公关公司的沈经理给记者描述了“无名”经济学家被捧红的过程:

    媒体据某热点话题采访一位尚不知名经济学家后,只要其观点在主流范围内,就有望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这位“无名”经济学家给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来,其他媒体如果频繁对其采访,经济学家会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来二去,这位经济学家就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名声大噪。”

    “如果又被央视邀请,那这位经济学家往往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容易接受地方媒体采访了。”

    环节二:文人不便“谈钱” 公关公司出面

    经济学家被媒体捧红后,邀请就多起来,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经济学家毕竟是文人,还是比较清高的,不屑于或者不好直接与邀请方讨价还价。”

    沈经理说,公关公司手中通常会掌握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经济学家。

    环节三:“专家库”被垄断 资源相互调剂

    “ 很多公关公司之间也经常联系,将一些资源进行调剂。”沈经理举例说,比如有活动方要请郎咸平,虽然A公司没有,但可向掌握郎咸平资源的B公司进行调剂,来满足邀请方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内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已经被我们‘一网打尽’了。不过,像厉以宁、吴敬琏这样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是花多少钱也请不来的。”
多家媒体采访某经济学家后,其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名声大噪,身价也随之上涨,邀请就多起来,但经济学家毕竟是文人,不屑或者不好直接与邀请方讨价还价,公关公司随之粉墨登场。

    声音

     赞:经济学家合法赚钱无可厚非

“只要经济学家依法纳税,那就没什么好质疑的。”4月12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夏业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学家的出场费是市场给出的结果,外界没必要对经济学家苛求过多。

谈到经济学家的收入问题,经济学家温元凯认为,国外的学者、教授从来不会为自己设计商业行为,因为教授的年薪一般7万~10万美元,工作3~5年就能买房子,他们无需动脑筋赚钱,只需要潜心做学问。

还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家收入只要合法就行,起码经济学家不能太穷,否则有人会质疑他们:你自己都没搞清楚怎么赚钱,还教我们怎么赚钱?一位主流经济学家被采访时说过的话被广为流传:如果经济学家收入不比其他人高,他们的经济理论怎么会有说服力?

    轰:经济学家不值那么多钱

但记者也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国内经济学家值那么多钱。

全国政协委员刘革新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中掷出过一颗“炸弹”。他认为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民间独立的机构和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同时,他更是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专家每天生活在飞机和演讲会上,哪有时间做研究、带学生?不能踏实地研究,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此次金融危机开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有判断出来的原因。”

在经济学家内部,也有很多类似声音。与林毅夫同样就职于世界银行的邹恒甫就曾向媒体指出,包括张维迎在内的“明星经济学家”们在国际上根本不入流。“他们中有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学术成就……我太了解他们出名的情况了……我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张维迎是九流,大多数人都不入流。”

    思考

      公众渴望“补课”捧红了专家

    “经济的大幅波动,让一些普通百姓突然感到恐慌,他们急于弄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产生了恶补经济知识的渴望。”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给记者分析了经济学家身价暴涨的原因。

事实上,2006年之前,很少有人关心CPI、PPI是什么,因为经济走势连续平稳运行使得普通百姓生活没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但2007年开始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涨,再加上国内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使得国内物价上涨异常明显和迅速,尤其是房价和食品价格。

随后,国际市场的泡沫破灭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危机很快传导到国内,造成整个经济重挫,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投资市场率先反应,进而实体经济的低迷造成企业效益不好,老百姓收入下降。这种看似简单的传导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奥秘?于是,经济学家火起来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从经济学家身上学到点东西,知道点真相。

    探究经济学家被热捧的原因,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们冷静和反思的问题:

    首先,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参差不齐,而这次金融危机全球波动百年不遇,他们的认识程度到底怎样?

    其次,有些经济学家已经变成了演讲家,因为这比做学问、搞研究赚得多,钱也来得快。所以,有学者也指出,在诸多的观点中,确实出现了不少不负责任的论断。
不看重钱,主要看‘规格’:handshake


老郎终于转型成功,成功进军娱乐界。

偶对老郎的发展提个建议,在遍些老百姓爱听的P已经作用不大了,该闹点绯闻啥的。呵呵、

老郎终于转型成功,成功进军娱乐界。

偶对老郎的发展提个建议,在遍些老百姓爱听的P已经作用不大了,该闹点绯闻啥的。呵呵、
怪不得老郎的嘴也越来越大了:D
郎顾之争的时候他是个学者,从那以后他就是个娱乐明星。;P
“宋鸿兵10万元

    《货币战争》作者”
文学家的出场费怎么比其他专业的还高!
luyuanrui 发表于 2009-5-14 11:10

老百姓爱听,惊险,戏剧化,充满悬念和阴谋的故事。《货币战争》很符合。
吹牛也能赚大钱啊...TG人傻钱多,速来!
没那么高吧?这里面列举的经济学家中我们也请过几个,给的也不过500--2000元而已,也就是2007年年底还是2008年年初的事。
当然,企业邀请的话要贵一些,普遍在5000以上,有的是8000--10000,至于动不动5万、10万的,还真不知道。
吹牛也能赚大钱啊...TG人傻钱多,速来!
日前,记者用时一个月的调查发现,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所谓的经济学家们频繁出现,纵论经济走向、把脉市场动态,成为诸多参会者和媒体追逐的主角。和演艺界的明星一样,在邀请方——中介机构——经济学家之间,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而走穴、赶场已成为部分经济学家的“主业”。经济学家出场费三年涨10倍,成危机受益者。(5月13日《新文化报》)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许多经济学家能够坚守学术良知,使自己的言行不被利益左右。但毋庸质疑,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不是很注意自己言行,他们的表现和商业明星没有大的区别。如,去年某经济学家出席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该经济学家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经济学家的热度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经济学家走穴一天,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工作若干年,难怪网友们一片唏嘘声。经济学家的大脑中毕竟装着观点、思路,只要其出场费来路正当,依法申报纳税,我们不必对此说三道四。问题是,有些经济学家一边拿着纳税人供给的不菲薪水,一边却忙于经济创收,客观上造成他们搞科研、上讲台的精力与时间被大大挤占。

    最令人担心的是,经济学家们应邀出席经济论坛之类的商业活动,拿了天价出场费,享受了钻石级服务,除了乱开药方外,在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与思路时,如何做到心无旁骛,公平、公正?那些拿了钱的经济学家除了充当资本的传声筒外,还能多大程度上站在百姓立场上凭良知说话?笔者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就拿经济学家论楼市来说吧,从“买房就是爱国”、“未婚同居刺激楼市刚性需求”到“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如果不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经济学家何苦与开发商穿同一条裤子,把屁股坐到民意的对立面?

    如果说纳税人供养的经济学家走穴拿天价出场费,是荒芜自家“责任田”,职业道德底线后退的话。拿了天价出场费的经济学家,迎合邀请方意图,利用公众人物身份选择性表达观点,不仅有辱经济学家身份,而且干扰公众舆论视线,误导宏观决策——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
正常吧。
毕竟是学者,虽然有些人的职业道德不高。
人家克林顿不也是整天走穴搞演讲赚钱么。
找到张席子 铺地上将就 等了看
我.我也要当经济学家{:2_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