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0:31:53
米格-21(MiG-21)战斗机是苏联高扬设计局于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鱼窝”(Fishbed) 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1的特点是重量轻、机动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其独特的三角翼布局设计及平飞时超过2马赫的卓越飞行性能令世人注目。该机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改型,共有20多种型别投入批量生产,改进侧重加大航程、增强武器威力、以及改进执行全天候作战和其它任务的能力。

  米格-21是一种设计很成功的战斗机,总生产量在5000架以上,至少有37个国家的空军装备了这种飞机。米格-21还在七八十年代创下过一项军贸交易记录:每年出口200架左右,宛如“红潮”扩散,让西方震惊。

  时光转入21世纪,米格-21仍宛如“不死鸟”般,在一些地区冲突的最前沿奋战不已,且依然被不下30个国家作为主力战斗机使用,总产量不少于6000架。这么高的产量位居有史以来超音速喷气机之首,远超美国的F-4“鬼怪”,若加上其它国家从前苏联引进制造的“翻版机”,估计会达到8000架以上。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斗机发展史中,米格-21都称得上“风云人物”,而在其不平凡的服役生涯中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涂装样式更是引人入胜。表现

  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的首日,两架伊拉克空军MiG-21企图拦截执行轰炸任务的四架美国F/A-18C而被击落。

  据解密的中情局文件内容称,萨达姆1990年秋天提出了实施生物袭击的设想,并派出3架携带常规武器的苏制MIG-21侦察机进行试验飞行。如果这些侦察机能够成功穿过空防体系并实施轰炸,那么第二支行动小组将在几天后出发。第二行动小组包括3架载有常规武器的MIG-21和一架携带生物介质的SU-21战斗轰炸机,前3架飞机用来转移敌方空防系统的注意力,最后一架飞机则用来实施生物袭击。但是第一批派出的3架飞机在波斯湾上空全部被击落,导致行动最终流产。

  技术数据 适用于米格-21MΦ(多用途型)



  动力装置:一台P-13-300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50千牛(5100公斤),加力推力64.72千牛(66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PП-21MA雷达,搜索距离20公里,PCиY-5超短波电台,APK-10无线电罗盘,PB-YM无线电高度表,CP30-2敌我识别器等。



  武器:一门23毫米BIII-23双管机炮,翼下4个挂架可带4枚K-13A红外空对空导弹或“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载弹量1000千克。



  翼展7.15米
  机长15.4米
  机高4.13米
  机翼面积23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9600千克,机内燃油2290千克,作战翼载3.03千牛/平方米(309公斤/平方米),作战推重比0.90
  最大速度(高空)M2.10/223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爬升率150米/秒
  航程(机内燃油)1300公里,作战半径27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40分,最大转弯角速度(高度5000米)8.2°/秒米格-21(MiG-21)战斗机是苏联高扬设计局于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鱼窝”(Fishbed) 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1的特点是重量轻、机动性好、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其独特的三角翼布局设计及平飞时超过2马赫的卓越飞行性能令世人注目。该机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改型,共有20多种型别投入批量生产,改进侧重加大航程、增强武器威力、以及改进执行全天候作战和其它任务的能力。

  米格-21是一种设计很成功的战斗机,总生产量在5000架以上,至少有37个国家的空军装备了这种飞机。米格-21还在七八十年代创下过一项军贸交易记录:每年出口200架左右,宛如“红潮”扩散,让西方震惊。

  时光转入21世纪,米格-21仍宛如“不死鸟”般,在一些地区冲突的最前沿奋战不已,且依然被不下30个国家作为主力战斗机使用,总产量不少于6000架。这么高的产量位居有史以来超音速喷气机之首,远超美国的F-4“鬼怪”,若加上其它国家从前苏联引进制造的“翻版机”,估计会达到8000架以上。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斗机发展史中,米格-21都称得上“风云人物”,而在其不平凡的服役生涯中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涂装样式更是引人入胜。表现

  1991年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的首日,两架伊拉克空军MiG-21企图拦截执行轰炸任务的四架美国F/A-18C而被击落。

  据解密的中情局文件内容称,萨达姆1990年秋天提出了实施生物袭击的设想,并派出3架携带常规武器的苏制MIG-21侦察机进行试验飞行。如果这些侦察机能够成功穿过空防体系并实施轰炸,那么第二支行动小组将在几天后出发。第二行动小组包括3架载有常规武器的MIG-21和一架携带生物介质的SU-21战斗轰炸机,前3架飞机用来转移敌方空防系统的注意力,最后一架飞机则用来实施生物袭击。但是第一批派出的3架飞机在波斯湾上空全部被击落,导致行动最终流产。

  技术数据 适用于米格-21MΦ(多用途型)



  动力装置:一台P-13-300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50千牛(5100公斤),加力推力64.72千牛(66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PП-21MA雷达,搜索距离20公里,PCиY-5超短波电台,APK-10无线电罗盘,PB-YM无线电高度表,CP30-2敌我识别器等。



  武器:一门23毫米BIII-23双管机炮,翼下4个挂架可带4枚K-13A红外空对空导弹或“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载弹量1000千克。



  翼展7.15米
  机长15.4米
  机高4.13米
  机翼面积23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9600千克,机内燃油2290千克,作战翼载3.03千牛/平方米(309公斤/平方米),作战推重比0.90
  最大速度(高空)M2.10/223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爬升率150米/秒
  航程(机内燃油)1300公里,作战半径27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40分,最大转弯角速度(高度5000米)8.2°/秒
米格-23(MiG-23)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前苏联空军用以取代米格——21的主要制空战斗机。该机兼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鞭挞者”(Flogger)。



  米格23于1963年开始研制,1967年5月26日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其后不久即出口外销,到1986年停产时,生产总数已逾4000架。除前苏联外,使用该型飞机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越南、古巴、波兰和印度等。目前该型机已被苏-27和米格-29取代。



  米格23约有10种改型,技术、战术性能逐渐改进。除机翼未变,机身特别是机头部分变化明显,有的改型已成为专门用途的作战飞机,如米格——23B是专门的对地攻击型,编号也已经改为米格——27.米格——23飞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实现了超视距攻击。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同时减小了跨、超音速阻力。



  米格23突出的性能是平飞速度大,高空时达2.35倍音速,低空表速达1350公里/小时,且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但该机的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如在5000米高度、0.9倍音速的最小盘旋半径为22 00米,比米格——21的还大,表明其近距格斗能力较差,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而它的对地攻击型由于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



  米格23装有“高空云雀”火控雷达、多普勒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仪表着陆设备,还有激光测距、雷达告警等设备。对地攻击型还可挂空地导弹和战术核武器

表现



  伊拉克空军装备了不少米格23战斗机,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3MF和伊朗空军的F-14A大打出手,相互各有击伤。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3曾经使用空空导弹击落1架F-16战斗机,被多国部队空军在空中击落9架。



  技术数据



  米格-23机身下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共5个挂点:机腹一个,两侧进气道下各一个,机翼的固定翼下各一个;可携带2枚中距空空导弹、4枚近距空空导弹,载弹量2吨。



  翼展:14.0米(后掠角18°40°)7.78米(后掠角74°40°)
  机长:15.88米(不计空速管)16.71米(计空速管)
  机高:4.82米载弹量:2吨
  实用升限:18300米作战半径:1160米
  最大起飞重量:18.4吨最大速度:M2.35(高空)M1.14(低空)
  最大爬升率:160米/秒(2000米高度)230米/秒(海平面)

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米格-25最初以美国的B-70超音速洲际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因而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

  该机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米格-25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

  除在前苏联空军中服役外,米格-25,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米格-25有以下几种型别: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型;米格-25P,侦察型;米格-25Y,双座教练型;米格-25P电子侦察型,与P型大体相似,但机头两侧较后处装较大的侧视雷达,不带照相机;米格-25M先进截击型,雷达和机载设备作了改进,具有与米格-23相似的有限的下视下射能力,装两台改进的P-31X涡喷发动机,可带6枚半主动制导的AA-9中距空对空导弹和一门内装机炮;米格-25“狐蝠”F,1986年出现的防空压制型,可带AS-11反辐射导弹

表现

  米格-25在70、80年代的局部战场频频上镜,尤其是其侦察型。1971年秋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4架苏联米格-25R侦察型进驻埃及,不时前往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空军派出了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研制的F-4“鬼怪”拦截。米格-25P打开了加力燃烧室,一会就抛开了尾追的F-4.F-4连忙发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试图导弹尾追米格-25,没想到连导弹都没追上。此时以色列地面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超过了马赫3.2!这让西方大为震惊。

  前苏联出口伊拉克的米格-25侦察型全被伊拉克改装为侦察/轰炸型,并使用其多次轰炸了伊朗目标。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凭借高速性能,也给了美军不少压力。目前部分研究人士认为当时米格-25至少击落了一架F/A-18战斗机。“沙漠风暴”中的两架MiG-25成功用侧转以及降低高度的动作逼近F-15的视线范围,但当F-15进入缠斗动作时,便轻而易举地咬住MiG-25的尾巴,将这两架超视距空战动作漂亮,缠斗动作不及格的MiG-25打落到沙漠。此外,海湾战争中至少2架Mi-25在地面被美军缴获。(其中一架现在陈列在奈丽斯空军基地“侵略者的威胁”博物馆)

  1992年12月, 伊空军一架MiG-25飞机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被美F-16战斗机使用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击落。但后来伊军在长期的对抗中总结了经验并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新战术,曾有米格-25战斗机在被美机发现并发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此前该导弹在实战中从无失手)攻击的情况下居然能够以高速转弯迅速脱离,使美国人大跌眼镜。

  2002年12月23日,伊军出动的米格-25战机成功击落了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2003年2月27日,一架伊军米格-25“狐蝠”战斗机更越境深入沙特领空大约30公里左右。不过,当这架飞机的驾驶员发现自己被高空迎面飞来的美军F-15C战斗机雷达“锁定”后,立刻调头返航。米格-25成为伊空军挑战禁飞区的有力兵器。



  技术数据

  动力装置:2台P-31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2×120.5千牛(2×12300公斤),最大推力2×93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狐火”火控雷达,搜索距离85公里,有跳频抗干扰能力,机上装有PCБH近导航系统,“蓝天一号”半自动指挥引导系统、CO-10雷达警戒器、COД-57M雷达应答器等。



  武器:无内装机炮,翼下4个挂架带4枚AA-6中距空对空导弹,内侧为两枚红外制导型,外侧两枚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型。



  翼展13.95米
  机长22.3米
  机高5.7米
  机翼面积56.2平方米。
  空重15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36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7500千克,载油量(机内)14000千克
  最大速度M3.0/3180公里/小时(高度18300米),最大作战速度M2.8/2970公里(高度17000米),实用升限24000米
  最大作战半径1300公里,航程3000公里

米格-29(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双发高机动性超音速战斗机,可执行截击、护航、对地攻击和侦察等多种任务,用于取代前苏军的米格-21、米格-23、苏-15、苏-17等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支点”(Fulcrum)。该机于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进入前苏军服役。



  该机采用全后掠下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带有较宽的机翼前缘边条,边条翼上有百叶窗辅助进气口,正面进气口内有可启闭的门以防止外来物在起落时进入发动机,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复合材料结构占全机重量的7%,整机推重比大于1.该机是针对美国的F-16和F-18设计的,设计重点是强调高亚音速机动性、加速性和爬升性能,但不具隐身能力,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

 米格-29具有多种改型,包括米格-29A,陆基单座双重任务型;米格-29UB,战斗教练型,机头雷达换成雷达测距仪;米格-29C,A型改进型,座舱后的上机身曲线更陡;米格-29D,舰载型,起落架加强,机翼可向上折叠,内部载油量增大,安装了新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可空中加油。至1995年4月,该机已生产1200多架,除装备独联体国家外,还出口到印度、伊拉克、伊朗、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

 表现



  两伊战争末期,伊拉克在1987年向前苏联购买MiG-29,以充实由MiG-21和MiG-23构成的米格机群。第一批18架MiG-29A和MiG-29UB在1988年运交伊拉克,伊拉克空军在海湾战争爆发前总计配备35架MiG-29A和6架MiG-29UB,主要部署在巴格达外围的空军基地。



  海湾战争爆发后,MiG-29是伊拉克空军最现代化的战机,而这场战争也首开MiG-29的战斗纪录。不过,这型战机面对多国部队的压倒性空中优势并没有发挥的机会,至少有6架MiG-29A在空战中被美国空军的F-15C击落,其中曾有一架MiG-29成功逼近F-15而没有被中程飞弹击落,但是一进入缠斗后,两架F-15却分别占据高度与角度的有利位置,迫使伊拉克飞行员进行没有希望的S规避动作而撞进沙漠。此外,有数量不详的战机在地面被炸毁,另有21架逃至伊朗。海湾战争结束后,估计伊拉克空军残存的MiG-29不超过两位数字,也有资料指出残存的数量为8架,不过在国际军事与经济禁运下已经丧失操作能力,处于长时间封存状态。



  技术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3,(海平面)1500千米/小时。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转弯半径(A型,时速800千米/小时)350米,(A型,时速400千米/小时以上)250米,(无加力,B型)600-700米。
  着陆滑跑距离600-700米。
  航程(A型)1500-2100千米,(B型)2900千米。
  限制过载(A型,MO.85以上)+7.0g,(A、B型,MO.85以下)+9.0g.使用空重(A型)10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A型)3000千克,最大载油量(A型)4640千克,(B型)667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A型)15240千克,(B型)153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A型)18500千克,(B型)19700千克。



  武器:机翼左内侧前缘装1门30毫米GSH-301机炮,备弹150发。每个机翼下各有3个挂点,可挂6枚R-60T或R-60MK红外空空导弹,或R-60TMK和两枚R-27R1中距雷达制导导弹,也可携带R-73A或R-73E红外空空导弹,以及各种炸弹和火箭等。



  机长(含空速管)17.32米,(不含空速管)16.28米,机高4.73米,翼展11.36米,尾翼展7.78米,机翼面积38.0平方米,主轮距3.10米,前主轮距3.67米。



  主要机载设备:RLS RP-29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能力。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惯性导航系统,SR-20敌我识别器,“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系统,头盔瞄准具(可用于导弹离轴发射)等。
“幻影”F1(Mirage F1)是法国达索公司为在70年代取代“幻影”III而研制的战斗机。它配备不同的武器和设备,可以完成制空、截击、低空对地攻击等不同的任务。其首要任务是全天候高空截击。



  “幻影”F1的研制放弃了达索公司一贯采用的无尾三角翼布局,而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设计。“幻影”F1于1964年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1966年12月23日首飞,第一架预生产型1969年3月20日首飞,到1969年6月27日结束第一阶段试飞。该机的第一架生产型于1973年2月15日首飞,3月14日正式交付法国空军使用,1977年10月开始向国外用户交付。截止1991年停产,各型共订购731架(法国空军订购252架),其他使用国有厄瓜多尔、希腊、南非、伊拉克、约旦、科威特、摩洛哥和西班牙。



  三角翼布局飞机的有一些固有缺点(如起降性能差等),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论是达索公司还是美、苏的其他飞机研制机构,都无法攻克这一难题。所以达索公司在研制“幻影”F1时只能放弃了其一贯采用的无尾三角翼布局,而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设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尽管如此,“幻影”F1仍然是70、80年代一种非常优秀的作战飞机。

 表现



  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1982年引进法制超军旗攻击机和幻影F1战斗机,配备先进的马特拉(Matra)R-530魔术红外导弹,使伊拉克空军拥有能与伊朗空军的美制F-14抗衡的战斗机。另一方面伊拉克空军改进了训练,战斗机维护良好,备件充足,而伊朗方面的美制战机缺乏零备件而逐渐停飞,制空权逐渐落入伊拉克手中。



  在两伊冲突中还有一场重要但是不大为人所知、持续时间很长的“油轮战争”,伊拉克和伊朗的飞机与海军舰船总共攻击了近600艘油轮与货船。伊拉克的“超级军旗”、“幻影F1”和“超黄蜂”直升机承担了大部分对舰打击任务。“飞鱼”导弹还曾成功用於打击伊朗西南部哈格岛上的原油设施。1987年5月17日夜间,1艘在波斯湾执行任务的美国巡防舰史塔克号,遭到1架伊拉克幻影F1所发射的2枚飞鱼反舰导弹击中,虽未造成该舰沉没,却有37名官兵丧生,26人受伤。

  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行动展开的首日1月17日,多国部队战斗机便与伊拉克飞机发生了遭遇战,4架“幻影”F1被击落。1月19日两架“幻影”F1被美军F-15C击落,1月24日,2架伊拉克幻影F1和1架米格-23,企图以飞鱼导弹偷袭美海军舰队,在波斯湾北端空域被沙特地阿拉伯空军的1架F-15拦截,结果2架幻影F1被击落,米格-23则逃逸;1月27日,伊拉克空军在空战中损失惨重,被击落4架战斗机,包括3架米格23及一架幻影F1。伊拉克幻影F1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取得空战成果。



  技术数据



  最大速度:2.2M(高空)
  实用升限:20000米
  作战半径:1300公里
  载弹量:4吨
  机长:15米
  翼展:8.4米
  起飞重量:10.9吨武器
  装备:2门30毫米机炮,3枚玛特拉R530空空导弹和2枚R550“魔术”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火箭、炸弹等
苏-25攻击机(SU-25)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蛙足”(Frogfoot)。该机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机身短粗,全焊接座舱底部及四周装有24毫米的钛合金防弹装甲,操纵面由传动杆驱动而不是钢索,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抗一般地面炮火攻击。能在简易机场起飞,与米-24武装直升机协同,配合地面部队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等。



  该机具有多种改型,苏-25单座近距支援型,苏-25UB串列双座教练型,苏-25UT不带武器系统的苏-25UB型,苏-25UTG舰载型,苏-25T/TK反坦克的新改进型等。最新机型是Su-25T,特征为改进燃油容量、航空电子装备、装甲及攻击系统。此机型之输出型序号为Su-25TK.



  Su-25与常被拿来比较的美国A-10A霹雳二式相当不同,因它不似美国“坦克克星”般具厚重装甲。在阿富汗的经验使诸如干扰丝/热焰弹抛投器之自卫系统成为标准操作设备。蛙足在战场上可使用多种武器,包括RBK-250集束炸弹、机炮及BETAB减速炸弹。


  表现



  伊拉克于80年代中期接收30架Su-25,伊拉克空军的Su-25也参与对库尔德族游击队的行动,海湾战争期间2架被美国的F-15击落。



  技术数据



  动力装置:2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195无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4.18千牛。两台发动机间装有5毫米厚装甲。



  主要机载设备:“警笛”3雷达告警系统,SR0-2敌我识别器,ASO-2V箔条/干扰条投放装置,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标器,机头顶部装有用于拍摄对地攻击效果的录象设备等。



  武器:1门30毫米双管AO-17A机炮,8个大型挂架可以携带4400千克的对地攻击武器,包括UB-32A、B-8M1火箭吊舱,240毫米S-24和300毫米-25制导火箭,KH-23、KH-25和KH-29空对面导弹,R-3S或R-60炸弹等。



  重量及载荷空重9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4600-17600千克。
  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MO.8,实用升限5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满载武器,简易跑道)12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航程1250千米。
  翼展14.36米
  机长15.53米
  机高4.80米
  机翼面积33.7平方米

苏-24战斗轰炸机(SU-24)是苏联苏霍设计局设计的双座双发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击剑手”(Fencer)。该机在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左右开始试飞,1974年开始服役。早期生产型定名为苏-19,1981年易名为苏-24.目前该机大约有800多架在苏军中服役,此外该机还出口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苏-24是苏联现役的先进飞机之一,航程远,加速性能及高空性能好,具有低空突防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能携带各种空对地导弹对敌方的防空阵地进行压制攻击。为其专门研制的远距离导航系统及光-电武器系统使其能突入敌方领空,对目标进行精确地攻击。

  苏-24目前已知的型别有5个;苏-24A,装发动机尾喷管的后机身是方形的;苏-24B,后机身两台发动机之间的底部蒙皮凹陷进去,减速伞舱居中;苏-24C,1981年出现,更换了重要的设备;苏-24D,1983年出现,增加了空中加油设备,风挡前的机头部分加长约0.75米,垂尾下部的弦增大,使前缘更弯曲,机翼的外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挂架伸长,可能带与美国“幼畜”相当的AS-14空对地导弹,去掉了机头下的天线,前起落架舱后有一泡形舱,可能装光-电传感器;苏-24E,由D型改装的海上侦察型,保留携带空对地导弹的能力,改装了65架,1985年开始交付。以下数据适用于苏-24C.

  苏-24MK是苏-24M的出口型,在80年代末出口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MK型性能有所降低。截止1992年,苏-24的总数为900多架。俄罗斯空军将逐步用苏-34取代苏-24战斗轰炸机。目前最新的改型为苏-24M2,换装苏-27IB的武器火控系统,增加使用R-73导弹的能力。
表现
  
    苏-24曾在阿富汗战争中大量使用,主要从苏联边境地区的机场起飞, 对阿富汗境内的目标进行中空(约55O0米)炸弹轰炸。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所有的苏-24飞机都被转移到伊朗境内。

  技术数据

  动力装置两台Aд-21Φ-3A涡喷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10千牛(11200公斤)。



  主要机载设备在两侧发动机进气道顶部各有一个小的电子设备舱,内部的电子设备估计和装在米格-23/27对地攻击型上的相同。



  武器前机身下右侧装一门30毫米新型多管炮,采用爆破、穿甲弹丸,备弹量500多发,另一侧可能装一门30毫米单管炮,采用特种弹丸(如金属箔条干扰弹),备弹量100发。共有8个外挂点,可挂各种普通炸弹、穿甲弹、高爆炸弹,AS-7、AS-9、AS-10、AS-11空对地导弹,还可带AA-8空对空导弹和副油箱。



  翼展(后掠角16°)18米,(后掠角70°)10.0米
  机长20米,机高5.5米
  机翼面积(后掠角16°)50.6平方米,(后掠角70°)40.6平方米,主轮距4.0米
  空重17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
  机内燃油9000千克
  最大外挂载荷7000千克。
  最大速度(高度12000米)M2.17/2310公里/小时,(海平面)M1.05/1300公里/小时,远程巡航速度M0.8
  升限16500米,作战半径(M1.2,高-低-高)1200公里,(M0.8,低-低-低,无副油箱)500公里
  海平面爬升率180米/秒,起飞滑跑距离760米,着陆速度240公里/小时。
图-22中程轰炸机(TU-22)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第一种超音速中程轰炸机,机组人员为3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眼罩”(Blinder)。

1955年开始研制,1958年首次试飞,1962年装备部队。共生产了250架左右,除装备苏联空军、海军航空兵外,还出口利比亚、伊拉克。图-22共有4种型别:A型,轰炸侦察型;B型,轰炸型;C型,海上侦察型;D型,教练型。

  该机装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总推力、升限、航程与B-58差不多,但起飞重最比B-58大,最大飞行速度只有M1.5。“眼罩”A的机分弹舱可带自由下落式的核弹或常规炸弹。“眼罩”B经过改进后性能提高。弹舱内可带AS-4“厨房”式核弹头导弹。

  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使用加力起飞,爬升到10000米高度,以90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在距离目标500公里时。高度上升到12000米,速度增加到M1.2-1.4;离目标180-270公里时发射导弹,然后继续前飞,以引导导弹飞向目标。这是核轰炸的飞行剖面。若使用常规炸弹轰炸,则可以超音速冲刺速度接近目标,在目标上空以高亚音速进行水平投弹,再以超音速脱离。



  表现

  按专家们的评价,图-22的综合作战能力与美军B-58轰炸机相差不大。应当说“眼罩”的设计是成功的。美国的B-58由于航程短,不能混装多种核武器,也不能带常规炸弹,而且使用费用、于1962年停产,总产量116架、不久便全部退役。而图-22约生产厂250架,除装备于苏联空海军外,还出口利比亚、伊拉克等,至今仍有160架左右在使用
“阿德南”系列预警机是伊拉克80年代后期开发的空中雷达预警飞机。伊拉克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苏联伊尔-76战略运输机的最大海外用户。此时伊拉克便以伊尔-76作为本国预警机设计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和目前俄罗斯的主力预警机A-50也足采用伊尔-76的机体,这就为伊拉克预警机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988年,伊拉克在首都巴格达举办国际防务展,推出多种令人吃惊的国产武器,其中代号“巴格达”-1的粗糙预警机最能体现伊拉克人“土法炼钢”的奇思妙想。作为特殊用途,“巴格达”-1在普通的伊尔-76运输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片控制横向飞控的大型垂直尾鳍,用来补偿机尾巨大的雷达罩所产生的扰流。其天线罩没有采用国际上流行的顶置式布局,而是设在机尾后部下方。由于预警机上装载着大量电子设备,所以机翼根部增设了燃气涡轮机辅助电力系统充当发动机停车时的临时电源。“巴格达”-1的机鼻不像一般伊尔-76那样采用透明玻璃结构,改为铝制蒙皮,机尾常见的炮塔已被取消。



  “巴格达”-1的航电系统特别强调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加上飞机备有空中加油设施,在配备10名机组人员的情况下,一次滞空管制的时间可在12小时以上。



  尽管“巴格达”-1实现了伊拉克人在预警机方面零的突破,但其由于没有采用顶置式雷达布局,而是削足适履地安排在原来伊尔-76运输机尾舱的地方,探测范围仅有区区240度左右,性能上的不足也促使新一代预警机的出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为向国际社会显示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伊拉克电视台公布一段录像,宣称代号为“阿南德”的新一代预警机的已投入伊空军服役。
表现

  据美国海湾战争后公布的战报称,在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已经得到了四架“阿德南”飞机机身,三架为“阿德南”-1,由最早的“巴格达”一1预警机机身演化而来,其中的一架在海湾战争期间被毁,另两架和一架性能更好的“阿德南”-2得以幸存。



  技术数据

  全重190吨
  机长46.59米
  机高10.97米
  翼展50.5米,采用上单翼结构,配有四台4D-30PP增压涡扇发动机
  最大飞行速度85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5500千米,可在1万米高空巡航7.5小时。
  雷达:“阿德南”1型采用法国泰力斯公司的E/F波段TRS-2100雷达,“阿德南”2型是改进的G波段TRS-2150雷达。
“萨姆-6”防空导弹(SA-6)是前苏联研制的机动式全天候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苏军称为“立方”,用于师级野战防空,主要用于攻击中、低空亚音速和跨音速飞机。该导弹射程为5-25千米,射高为0.06-10千米。SA-6的3联装发射架装在履带底盘上,机动性好,战场生存能力强。伊拉克拥有100部SA-6防空导弹发射车,是萨达姆在禁飞区和美国捉迷藏的主要防空武器,也是其最好的防空导弹。

  SA-6的制导雷达采用多波段多频率工作,抗干扰能力强;导弹采用固-冲组合发动机,比冲高。弹径340毫米,发射重604千克,采用全程半主动寻的制导方式。导弹的主要缺点是制导系统技术不很先进,采用了大量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维修不便和操作自动化低等。此外,SA-6的发射车上没有制导雷达,一旦雷达车被击毁,整个导弹连就丧失了战斗力。

表现

  SA-6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在历时18天的战争中,以色列被击落的有114架飞机中,有41架是SA-6击落的,因而名噪一时。,但战后以色列对这种导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对抗措施。1982年6月,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以军空袭叙利亚贝卡谷地的作战中,一举全歼叙利亚以色列在贝卡谷地摧毁了19个叙利亚SA-6导弹阵地,引起各国关注。

  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场,萨姆-6地空导弹,面对北约的高技术兵器,宝刀不老,再展雄风。3月24日夜间,南联盟军队用“萨姆”导弹摧毁了3枚“战斧”巡航导弹。同一夜晚,北约一架“旋风”式战斗机被萨姆-6防空导弹击落。美国空军一架F—16战斗机在白天被萨姆-6导弹击毁。SA-6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发射痕迹小,飞行速度快,在波黑被击落的美军F-16飞行员刚接到雷达告警,未及采取措施,飞机已经中弹解体了。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首次空袭伊拉克所损失的两架飞机,很可能就是被伊拉克的SA-6导弹击中的。

  技术数据

  射程为5-25千米
  射高为0.06-10千米
  推进系统:固-冲组合发动机
  弹径340毫米
  发射重604千克
  制导方式:全程半主动寻的
57毫米高炮 伊拉克的57毫米高炮能对距离6000米、高度5000米以下的中、低空目标作战。初速达1000米/秒,弹丸威力大,单发命中可击落大多数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海湾战争中只有一架美军A-10攻击机中弹后带伤返航的战例。地面上除坦克外的大多数战车也经不起57炮的轰击,实际上这种高炮最初就是在反坦克炮的基础上研制的。
 伊拉克军装备的57毫米高炮有自行和牵引两种,是苏联50年代的产品。S-60牵引高炮采用4发弹夹供弹,理论射速120/分;炮兵连、营配有有炮瞄雷达和指挥仪,但单炮只能靠光学瞄准具作战。
好贴。
good!
我看都难用的上了。有机场起飞就不错了。
漂亮!
没有中国的 ?
{:soso_e100:}
谁这么没事挖坟?居然还是十年前的老坟?

你真狠 都快挖到祖坟了
列兵凶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