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強化干預香港事務的戰略目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1:49:36
北京 | 思成  紫荆杂志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國際反華勢力以奧運會為目標,利用香港地區進行干擾、破壞活動一度活躍。另一方面,西方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的戰略目標未變,幕後下指導棋、通過代理人的手段依然如故,同時伺機尋找新的結合點、著力點進行直接干預。

    對港戰略有兩個重點

    西方敵對勢力伺機通過香港加大對中國抹黑、攻擊。西方對港澳戰略是其對華大戰略的組成部分,具體而言,有兩個重點。一是以香港為平台,在香港搞干預活動;二是把香港作為向內地滲透的橋樑。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西方敵對勢力試圖多方干擾和破壞奧運火炬在港順利傳遞與奧運馬術比賽,同時將香港視為影響內地奧運准備工作的輿論戰場。手段包括:通過西方掌控的NGO發難,組織各類抗議與破壞活動;支持在港代理人及媒體針對“3.14”西藏事件、奧運聖火傳遞、“蘋果日報”記者被拒入境內地等議題說三道四,對奧運籌備工作中的“疏忽”誇大其詞,橫加指責;暗中勾結“藏獨”、東突恐怖勢力、民運、“台獨”、法輪功等反華力量,或呼籲“要人權不要奧運”,或宣揚所謂“西藏問題真相”,或要求“釋放維權人士”等。

    可以預計,2009年仍將是不平靜的一年,西方這種通過香港尋機抹黑、攻擊中國的手段將再次上演。

    駐港澳機構換將值得關注

    美、英、歐盟駐港澳高層接連換將,“中國通”上位,關注更廣。2008年4月、8月、9月,新任美國、英國駐港澳總領事唐若文(Joseph Donovan)、奚安竹(Andrew Seaton),以及歐盟駐港澳辦公室主任簡倩蕾(Maria Castillo Fernandez)分別抵港履新。

    首先,這表明美、英“中國通”佈點到位。唐若文、奚安竹長期處理與中國相關外交事務,外交經驗豐富。唐若文曾在首爾、台灣、北京和東京常駐,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特別是他在兩岸三地都任過高職,這在美國外交官中相當罕見。奚安竹是英國外交界的“香港通”、“中國通”。此次是英外交部首次公開招聘總領事,奚安竹以對香港、中國內地的資深外交與經貿經驗擊敗多名來自商界的候選人當選。1982至1987年,他曾首度被派駐香港,任英國商務專員公署對華貿易科科長,主要負責華南地區的商貿工作。在1989年,奚安竹又調任外交部遠東司中國處主管,負責中國方向的事務。

    其次,說明西方更加重視香港經濟金融的國際地位。唐若文表示,美國需要與港在“推動自由貿易以及美國在港商機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

    奚安竹就職第一天就強調警惕美經濟衰退對港的影響,主張港與內地合作。簡倩蕾稱,香港是歐盟通往東南亞地區的重要門戶,中歐貿易的14%經香港中轉。2007年1-9月,歐盟對澳門的出口創紀錄增長了28%,總額高達1.5億歐元。


    第三,更關注澳門的政治與經濟。奚安竹強調在澳門“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唐若文表示,近年來美澳商業關係取得巨大進展,期待進一步加深雙邊關係。圍繞澳門23條立法,至今美、英公開反應未如2003年香港相關立法時強烈,但有跡像顯示,進入2008年11月份以來,西方勢力干預逐步抬頭,暗中指揮港澳反對派、美資博彩企業、一些宗教團體等醞釀加大抗爭力度。

    關注“香港發展的下一階段”

    觀察最近的西方涉港澳報告,可發現西方對港澳事務重長遠、更務實的特點。從西方涉港澳的一些報告、論文及講話中可以看出,西方對本地區特別是香港的關注和期待轉到“香港發展的下一階段”。

    歐盟委員會2008年3月3日向歐洲理事會及歐洲議會提交了第10期香港年度報告,報告認為,歐盟對香港民主的支持是其發展對港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盟將繼續支持香港盡快實現普選,不僅支持“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期待出現“重大進展”。2008年3月27日,英國發表香港半年報告表示,香港政制發展需要一個“含有時間的明確計劃表”,希望香港各方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期望特區政府推動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有建設性的進步”,將民主向前推進,以達致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目標。西方已將工作重心放在敦促香港盡早落實“普選時間表”,極力渲染2012年政改方案須在2005年政改方案的基礎上向民主發展方向更進一步,“為2017年與2020年引入全面民主鋪路”。

    從西方非政府組織涉港報告來看,其為反對派進行策略指引和戰術分析的特點十分突出,重點在於引導反對派向普選大目標努力。2007年12月27日,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NED)下屬機構“美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NDI)駐港辦事處發表報告稱,在2007年底區議會選舉與立法會補選中形成的政治合作與聯盟將永久性改變香港的政治版圖;反對派不可能再僅靠要求民主的口號去贏取選戰,動員選民是勝選的關鍵,良好的政團組織與地區工作有助於吸引選票;反對派“政黨”需要加強組織與協作,以爭取支持;民主口號與“政治明星”都不再對香港的選舉結果起到根本性改變;在2008年9月的立法會選戰中,反對派需加強合作、更強大的基層組織力量,提出比普選口號更寬泛的符合選民利益的政綱;下一步重點是,採取一些切合實際的措施,逐步爭取2017年普選的目標;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的安排應為2017年普選鋪平道路。2008年8月22日、10月15日,NDI分別又出兩份報告,特別期待李柱銘與陳方安生要努力培養反對派未來“領袖”人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對港或有新動作。2008年1月10日,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亞洲政治經濟學專家邁克爾.馬丁(Michael F. Martin)向國會提交報告“香港民主前景:中國的2007年12月決定”,認為美國支持香港民主化是過去15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元素,建議國會考慮四個對港政策選項:一是密切監控香港2012年選舉辦法的“適當修改”;二是推動國務院及其下屬機構“人權和民主基金”為促進香港民主提供更大資助;三是按照《美國香港政策法》第105條建立與香港立法會的直接聯繫;四是重新激活《美國香港政策法》第301條要求國務院向國會提交有關香港形勢的年度報告。

    強調香港的國際角色和地位

    從新上任的西方駐港機構負責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到,其觀察香港問題的視角更加國際化,更加寬廣,更加強調香港的國際角色和地位,值得關注。首先是從經濟上視香港為全球金融經濟穩定的力量之一。唐若文表示,美國、香港以及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必須團結起來共同進退應對危機。香港擁有對於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完善金融體系、獨立司法體制和自由市場經濟,也曾成功戰勝過90年代的亞洲經濟危機,不僅自身可以成功渡過難關,重現繁榮,而且對維持全球經濟環境的穩健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是強調香港的政治改革是國際環境的客觀要求,進行政治改革才能使香港適應新的地區和全球環境。唐若文指更多民主、更多民意代表性和普選,與“一國兩制”、《基本法》一樣都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才能使香港對全球發展和成功產生重要影響。美國前任駐港總領事郭明瀚離職前表示,香港繁榮不是必然的,政治改革應作為香港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http://www.baumag.com.hk/big5/channel3/0901/0114.html北京 | 思成  紫荆杂志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後,國際反華勢力以奧運會為目標,利用香港地區進行干擾、破壞活動一度活躍。另一方面,西方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的戰略目標未變,幕後下指導棋、通過代理人的手段依然如故,同時伺機尋找新的結合點、著力點進行直接干預。

    對港戰略有兩個重點

    西方敵對勢力伺機通過香港加大對中國抹黑、攻擊。西方對港澳戰略是其對華大戰略的組成部分,具體而言,有兩個重點。一是以香港為平台,在香港搞干預活動;二是把香港作為向內地滲透的橋樑。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西方敵對勢力試圖多方干擾和破壞奧運火炬在港順利傳遞與奧運馬術比賽,同時將香港視為影響內地奧運准備工作的輿論戰場。手段包括:通過西方掌控的NGO發難,組織各類抗議與破壞活動;支持在港代理人及媒體針對“3.14”西藏事件、奧運聖火傳遞、“蘋果日報”記者被拒入境內地等議題說三道四,對奧運籌備工作中的“疏忽”誇大其詞,橫加指責;暗中勾結“藏獨”、東突恐怖勢力、民運、“台獨”、法輪功等反華力量,或呼籲“要人權不要奧運”,或宣揚所謂“西藏問題真相”,或要求“釋放維權人士”等。

    可以預計,2009年仍將是不平靜的一年,西方這種通過香港尋機抹黑、攻擊中國的手段將再次上演。

    駐港澳機構換將值得關注

    美、英、歐盟駐港澳高層接連換將,“中國通”上位,關注更廣。2008年4月、8月、9月,新任美國、英國駐港澳總領事唐若文(Joseph Donovan)、奚安竹(Andrew Seaton),以及歐盟駐港澳辦公室主任簡倩蕾(Maria Castillo Fernandez)分別抵港履新。

    首先,這表明美、英“中國通”佈點到位。唐若文、奚安竹長期處理與中國相關外交事務,外交經驗豐富。唐若文曾在首爾、台灣、北京和東京常駐,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特別是他在兩岸三地都任過高職,這在美國外交官中相當罕見。奚安竹是英國外交界的“香港通”、“中國通”。此次是英外交部首次公開招聘總領事,奚安竹以對香港、中國內地的資深外交與經貿經驗擊敗多名來自商界的候選人當選。1982至1987年,他曾首度被派駐香港,任英國商務專員公署對華貿易科科長,主要負責華南地區的商貿工作。在1989年,奚安竹又調任外交部遠東司中國處主管,負責中國方向的事務。

    其次,說明西方更加重視香港經濟金融的國際地位。唐若文表示,美國需要與港在“推動自由貿易以及美國在港商機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

    奚安竹就職第一天就強調警惕美經濟衰退對港的影響,主張港與內地合作。簡倩蕾稱,香港是歐盟通往東南亞地區的重要門戶,中歐貿易的14%經香港中轉。2007年1-9月,歐盟對澳門的出口創紀錄增長了28%,總額高達1.5億歐元。


    第三,更關注澳門的政治與經濟。奚安竹強調在澳門“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唐若文表示,近年來美澳商業關係取得巨大進展,期待進一步加深雙邊關係。圍繞澳門23條立法,至今美、英公開反應未如2003年香港相關立法時強烈,但有跡像顯示,進入2008年11月份以來,西方勢力干預逐步抬頭,暗中指揮港澳反對派、美資博彩企業、一些宗教團體等醞釀加大抗爭力度。

    關注“香港發展的下一階段”

    觀察最近的西方涉港澳報告,可發現西方對港澳事務重長遠、更務實的特點。從西方涉港澳的一些報告、論文及講話中可以看出,西方對本地區特別是香港的關注和期待轉到“香港發展的下一階段”。

    歐盟委員會2008年3月3日向歐洲理事會及歐洲議會提交了第10期香港年度報告,報告認為,歐盟對香港民主的支持是其發展對港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盟將繼續支持香港盡快實現普選,不僅支持“循序漸進”的方式,更期待出現“重大進展”。2008年3月27日,英國發表香港半年報告表示,香港政制發展需要一個“含有時間的明確計劃表”,希望香港各方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期望特區政府推動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有建設性的進步”,將民主向前推進,以達致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目標。西方已將工作重心放在敦促香港盡早落實“普選時間表”,極力渲染2012年政改方案須在2005年政改方案的基礎上向民主發展方向更進一步,“為2017年與2020年引入全面民主鋪路”。

    從西方非政府組織涉港報告來看,其為反對派進行策略指引和戰術分析的特點十分突出,重點在於引導反對派向普選大目標努力。2007年12月27日,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NED)下屬機構“美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NDI)駐港辦事處發表報告稱,在2007年底區議會選舉與立法會補選中形成的政治合作與聯盟將永久性改變香港的政治版圖;反對派不可能再僅靠要求民主的口號去贏取選戰,動員選民是勝選的關鍵,良好的政團組織與地區工作有助於吸引選票;反對派“政黨”需要加強組織與協作,以爭取支持;民主口號與“政治明星”都不再對香港的選舉結果起到根本性改變;在2008年9月的立法會選戰中,反對派需加強合作、更強大的基層組織力量,提出比普選口號更寬泛的符合選民利益的政綱;下一步重點是,採取一些切合實際的措施,逐步爭取2017年普選的目標;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的安排應為2017年普選鋪平道路。2008年8月22日、10月15日,NDI分別又出兩份報告,特別期待李柱銘與陳方安生要努力培養反對派未來“領袖”人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對港或有新動作。2008年1月10日,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亞洲政治經濟學專家邁克爾.馬丁(Michael F. Martin)向國會提交報告“香港民主前景:中國的2007年12月決定”,認為美國支持香港民主化是過去15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元素,建議國會考慮四個對港政策選項:一是密切監控香港2012年選舉辦法的“適當修改”;二是推動國務院及其下屬機構“人權和民主基金”為促進香港民主提供更大資助;三是按照《美國香港政策法》第105條建立與香港立法會的直接聯繫;四是重新激活《美國香港政策法》第301條要求國務院向國會提交有關香港形勢的年度報告。

    強調香港的國際角色和地位

    從新上任的西方駐港機構負責人的談話中,可以看到,其觀察香港問題的視角更加國際化,更加寬廣,更加強調香港的國際角色和地位,值得關注。首先是從經濟上視香港為全球金融經濟穩定的力量之一。唐若文表示,美國、香港以及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必須團結起來共同進退應對危機。香港擁有對於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完善金融體系、獨立司法體制和自由市場經濟,也曾成功戰勝過90年代的亞洲經濟危機,不僅自身可以成功渡過難關,重現繁榮,而且對維持全球經濟環境的穩健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是強調香港的政治改革是國際環境的客觀要求,進行政治改革才能使香港適應新的地區和全球環境。唐若文指更多民主、更多民意代表性和普選,與“一國兩制”、《基本法》一樣都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才能使香港對全球發展和成功產生重要影響。美國前任駐港總領事郭明瀚離職前表示,香港繁榮不是必然的,政治改革應作為香港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http://www.baumag.com.hk/big5/channel3/0901/0114.html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