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9:05:27
]]
5%这是04年以前的数据吧。现在据说已经接近16%了:D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发展很快,困难也很大。只要不大搞折腾自作孽,前景是美好的。
楼主有个回帖说是自己搞规划的 难道是在规划局上班?
你讨论这些问题太空泛了 具体到实际往往和上面出台的政策相距甚远
我认为中国的选择是,做最好的第二
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9-2-9 15:33 发表
我认为中国的选择是,做最好的第二

针对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美国表示并不担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因为在技术含量、附加值等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和美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许多学者提出要搞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关系到国加长远大计的“超级产业链”,这些才是美国最担心的
原帖由 moony 于 2009-2-9 15:04 发表
3年前年龙永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事实上,中国尚未真正实现工业化。当前中国大概可定性为非典型性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前景仍然十分广阔。从更全面的指标看,2020年中国有望真正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超过日本位 ...

:D LZ,工业是工业,制造业是制造业啊...中国的工业包括采掘业、电力、水生产处理业、建筑业以及制造业。美国印象中是排除建筑业(算服务业,本身也是,在美国劳力实际占建筑业大头,建材占小部分)。按美元来讲日本制造业去年应该和中国差不多或略少...大约美国的60%吧
原帖由 moony 于 2009-2-9 15:38 发表

针对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美国表示并不担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因为在技术含量、附加值等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和美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许多学者提出要搞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关系到国加长远大计的“超级产业链 ...

我跟你讲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国家统计局这个系列总结比较全面
改革开放30年报告16篇
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9-2-9 15:52 发表

我跟你讲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请问你讲的是那个层面的东西?:D
]]
原帖由 moony 于 2009-2-9 15:59 发表

请问你讲的是那个层面的东西?:D

谁让你把生产规模和技术能力拆开来讲的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9-2-9 16:08 发表

谁让你把生产规模和技术能力拆开来讲的

哈哈
原帖由 liii007 于 2009-2-9 15:46 发表
LZ,工业是工业,制造业是制造业啊...中国的工业包括采掘业、电力、水生产处理业、建筑业以及制造业。美国印象中是排除建筑业(算服务业,本身也是,在美国劳力实际占建筑业大头,建材占小部分)。按美元来讲日本制造业去年应该和中国差不多或略少...大约美国的60%吧

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另外,中国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接近80%。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9-2-9 16:08 发表

谁让你把生产规模和技术能力拆开来讲的

哈哈
原帖由 madboy 于 2009-2-9 16:12 发表

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另外,中国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接近80%。

由此看来,只要有好的政策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制造业规模的扩展还是非常迅猛的,规模上去之后的产业升级以及技术能力提升才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国家存亡的长远大计。
价格已经反映了技术水平的差别,
价格已经把技术水平量化了,分开谈总量,怎么谈?
原帖由 旺财与小强 于 2009-2-9 16:24 发表
价格已经反映了技术水平的差别,
价格已经把技术水平量化了,分开谈总量,怎么谈?

的确如此,美国的工业产品从数量上来讲肯定比中国少得多,但是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高,所以产值反而在中国之上。
原帖由 旺财与小强 于 2009-2-9 16:24 发表
价格已经反映了技术水平的差别,
价格已经把技术水平量化了,分开谈总量,怎么谈?


这个总量应该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衡量尺度,所以目前拿出来作比较的仍然是这个总量。当然,提升技术水平以及产业链(战略性产业)的完整程度对于国家的发展更有意义,而量的扩大仅仅在于解决就业,与城市化密不可分。
]]
原帖由 隔夜茶 于 2009-2-9 16:43 发表

不同的产品不要去谈什么“量”??
一架波音客机算什么量? 多少个零件? 多少个分系统,多少个测试程序? 和服装业,钢铁业,造船业怎么比数量?  芯片产业和水泥工业如何去比较“量”,论克,件,还是箱?
这里 ...

他说的“量”我想可能是指汽车或者电视机、新品之类的总产量吧?过去常常见到有苏联和美国对比钢铁以及石油、坦克飞机的“量”,事实上在当今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比这个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更多是在产值上的比较,除非是在战争时期?
跑题了,本意是想讨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原帖由 moony 于 2009-2-9 16:50 发表

他说的“量”我想可能是指汽车或者电视机、新品之类的总产量吧?过去常常见到有苏联和美国对比钢铁以及石油、坦克飞机的“量”,事实上在当今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比这个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更多是在产值上的比较, ...

钢铁和钢铁可以比较量,汽车和汽车可以比较量, 但是钢铁和汽车就没办法去比较什么“量”  ,汽车你难道论吨?钢铁难道算辆?
当两个国家经济结构类似时, 你可以把相对的产业来比较量,就可以大致比较出经济规模, 但是如果经济结构差别太大呢?
]]
买技术,吸引人才是必然的选择。
]]
任何后发的工业国,产业都是由低端到高端的吧,我国现在正处在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有点问题正常,关键是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D :D :D :D
胡 锦 涛说得“不折腾”,其实直接拍向了航空工业和造船业,铁路估计也在其中。其中航空工业挑战不小,歼10就气动和设计来说,不输ef2000,可造出来就不一样了。
觉得就算是服装这种不算是高科技的轻工业, 中国货很多都巳经不再是廉价货. 象香港溢达这种给外国名牌供货的中国企业, 产品质量应是属世界上最好的, 中国生产的衫衣钉上个外国牌子就买出天价. 很多中国企业现在其实就差在还没有打出自己品牌. 中国轻工业下一步应该是打品牌, 那时单单把自己产品钉上别人品牌, 给人打工转为自己产品自己品牌, 国民收入可能就是增加几个数量级. 网上找到介绍这公司 CEO 的文章.

杨敏德:溢达集团董事长;溢达在世界10个国家拥有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杨敏德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称为“棉花公主”,曾被多份国际杂志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女强人之一。精彩语录:凡事要么不去做,要做就做最好。媒体评价:生肖属龙的杨敏德自喻为“龙女”,她把中国比作正在腾飞的东方巨龙,而她自己则无愧于巨龙的传人。
    别人眼中的她:在香港最有毅力的人只有两个,就是我和杨敏德。——李嘉诚杨敏德追求极致这位麻省理工和哈佛的高材生,以精益求精,从不妥协的严格作风,使溢达公司在中国纺织行业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影响力,她再一次达到了凡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目标。1952年的香港还是一派百废待兴的景象。杨敏德的出生给处于艰难生活中的杨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与慰籍,虽然曾经有一段时间她的床铺就是上方挂着电风扇的餐桌,但也正是由于生活的艰辛,父母的宠爱和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令杨敏德终生难忘。时至今日,杨敏德电脑的屏幕保护仍是一张刚刚蹒跚学步的她靠在父亲的小腿旁边的老照片。在杨敏德还是一个香港小姑娘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对她说,别干服装这一行,太不容易了。


    好好读书,选个别的职业吧。因此,她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然后在纽约市的第一波士顿公司(FirstBoston)工作。但是最后她还是干起了服装这一行,并且干的非常出色,溢达这个庞大的衬衫帝国在这位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掌舵下发扬光大。从中国的家族观念,到香港女权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崛起,东西方的交融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杨敏德的职业生涯与这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敏德坦言,即使面临很多困难,与父辈相比,她是幸运的,在一个和平的环境,在人生的舞台发挥所长。她要缔造自己的传奇。1995年杨敏德担任董事长时,溢达公司已经在杨元龙的带领下向更高端的产品转型。但是管理仍然采用登记非常森严的方式,而且公司的重点一直放在寻找廉价劳动力和可用的配额上。杨敏德认为这种经营模式注定要衰落。为了在各方面贯彻自己的意图,她为公司制定了三个优先发展的任务:完成公司的垂直整合,引进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溢达集团来推行她关于企业应该回报社会的信念。杨敏德带给公司的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分析性思维方式。这位管理着10个国家的4,7000名员工,每年向HugoBo,EddieBauer和TommyHilfiger等公司供应6000万件衬衫的纺织女王,对未来仍旧充满信心。她的下一个野心勃勃、勇敢大胆的目标是:将这个传统行业变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行业。艰难的新疆创业跑到新疆去发展工业,对于一个香港女人来说真是胆大包天的想法。这需要多少智慧与胆识。然而,杨敏德真的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溢达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开设了工厂,在这个地区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1亿美元。溢达在新疆最有趣的一个项目,就是在12000万英亩的土地上种植符合公司要求的棉花。这恰好符合新疆“一黑一白”(煤炭与棉花)的发展战略,多次受到新疆高层领导的充分认可。溢达公司在新疆设有一个种子研究中心,并和农民密切配合,改善他们的种植方法。丰收季节时溢达向农民提供罩衫和帽子,以避免棉花被其他的纤维污染。棉花被污染是个大问题,溢达在乌鲁木齐的工厂里就有一个像体操房那么大的房间,几十个人在里面鸦雀无声地检查着棉花堆,抽出头发、细枝甚至是塑料碎片。溢达同样遭遇着国内棉纺业老大难“三丝”问题的困扰。其实溢达并不是要让一切事情尽在掌握之中。对此,杨敏德也有许多的苦衷。溢达以往主要生产男装,极为重视品质。“我们是因为买不到这个这么好的纱线才跑到新疆去,做了纱线以后才知道棉花是最要紧的。在重量而不重质收购系统之下,农民放弃了种好的棉花,不然怎么会自己跑过去做‘农民’?”杨敏德颇为感慨地说。

    溢达现在是“一条龙”。那么这种垂直整合在确保了溢达的高品质的同时是否会影响企业扩展的步伐?杨敏德也考虑过,但是现在溢达科研部门、产品开拓部门非常依重自己的生产链,因为现在面料与制衣还有后整理有很多的配合。溢达很多服装的手感是不同的,这就是因为溢达在纺纱的时候下了功夫,衣服的手感就完全变了。杨敏德认为“一条龙”好处中就是有新产品的开拓。但是也有弊端,很难管理,因为生产链太长了。这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去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