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与“深喉”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4:01:07
“阴谋”可以用来解释一切,所以什么都解释不了

张志雄/文



    最近,《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摇身一变,成了这场金融风暴的预言家,到处演讲和接受采访。
  几个星期前,有朋友给我转发了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宋鸿兵的视频《预言与真相》。2007年,《货币战争》出版时,我翻了几次,不堪卒读。而这次,我终于把节目看完了。
  看过《面对面》,我才知道,宋鸿兵原来是个侦探小说迷,因此就有了《货币战争》中的许多匪夷所思的推论。他解释道,犯罪心理学的窍门就是找到连环案件的共同点,然后,找出犯罪嫌疑人背后的动机,从而破案。就这样,宋鸿兵把在不同时空遭到刺杀的七八个美国总统遇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因为他认为,这些总统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政府应该控制货币发行权。
  这是我第一次得知,宋先生是这般得出《货币战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的。我猜想,不少人能被宋鸿兵说动,是因为那个“货币发行权”比较深奥,一般人不容易懂。其实,遇刺总统都相信所谓的货币自主发行权,是件概率很大的事,并不值得稀罕。按此逻辑,如果这些美国总统都不主张干预国际事务,我们就可以推断是军火商刺杀了他们?乃至他们不提倡洗澡,就可以判断是洗浴用品商的阴谋?
  宋鸿兵认为,对他的理论不以为然的人,是在“扣帽子,打棍子”,为什么不好好讨论他的“理论”呢?我认为,背后的原因应该是,我们无法对他的犯罪心理学“理论”展开真正严肃的讨论。
  根据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研究,不管对错,真正的理论是可以证伪的。比如,你发现了一个公式,可以预言明天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就是可以证伪的,因为大家都可以通过观察明天的天气情况来检验嘛。而宋鸿兵“理论”的结论是,明天“或晴或阴或雨天”,这让人们怎么与他讨论?七八个美国总统因相信控制货币发行权而被刺,有没有道理?有何实证?连宋鸿兵在节目中都说年代久远没法说,我们又有什么好办法来证伪?如果宋鸿兵能够在历史档案中发现比较确实的记载或证据,也是个办法,可惜他没有。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就是个可以证伪的好例子。1963年他在《美国货币史》中提到的用货币供应量替代利率作为美联储的工具,已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金融宏观调控实践中被认为不可行。而其有关“大萧条”的理论,如果他的门徒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用直升机往地上撒钱”,也不能真正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就更麻烦了。然而,即便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最终被证明全错,也是虽败犹荣,因为它确实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为后人的成功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而宋鸿兵的“理论”可能永远“东方不败”,但永远顶多是个话题。
  也许,有人见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不可理喻、不可证伪,便称之为“阴谋论”。宋鸿兵在节目中大呼冤枉,反问如果把“阴谋”理解为“不可告人之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充满了“阴谋”。这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一如声称“明天或晴或雨天”。问题的核心还是,即便天下充满阴谋,但阴谋的概率难定或可能性太多,我们无法靠逻辑去发现、判断。
  我举一个真正有阴谋的例子。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我们过去一直认为主要是《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调查的功劳,尽管大家知道还有一位“深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几十年过去了,当这种看法已成为共识时,“深喉”马克费尔特忽然现身,将真相大白天下。原来,费尔特当时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担任高官。不管费尔特是深明大义,还是心怀不满,他才是真正有能力、有条件搞掉尼克松的幕后人。费尔特为什么最后要承认这事是他干的?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和两位记者绝不可能说出“深喉”是谁。所以,如果费尔特不戏剧性地亮相,这个故事也许永远不为人知。
  天下确有阴谋。我们应该有好奇心,不幸的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好奇心没法满足。
  我把上述观点告诉了一位朋友,他听后不以为然:一本畅销书,何必当真?我想起已故作家王小波的话,当年《廊桥遗梦》和杜拉斯的《情人》分别为美国和法国的畅销书,但两国读者的文学修养高下立见。《货币战争》发行上百万册,而且,据说也被某些国内金融精英和官员认同,耐人寻味。几个月前,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主管就告诉我,领导要求他认真阅读《货币战争》哩,见他一脸无奈,在场的朋友无不哈哈大笑。
  最后要说的是,我一直很想问宋鸿兵:本轮金融危机谁是受益者?喜欢发动“货币战争”的欧美银行家这次为什么“自我爆炸”?他的回答也许还是两个字:阴谋。“阴谋”可以用来解释一切,所以什么都解释不了

张志雄/文



    最近,《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摇身一变,成了这场金融风暴的预言家,到处演讲和接受采访。
  几个星期前,有朋友给我转发了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宋鸿兵的视频《预言与真相》。2007年,《货币战争》出版时,我翻了几次,不堪卒读。而这次,我终于把节目看完了。
  看过《面对面》,我才知道,宋鸿兵原来是个侦探小说迷,因此就有了《货币战争》中的许多匪夷所思的推论。他解释道,犯罪心理学的窍门就是找到连环案件的共同点,然后,找出犯罪嫌疑人背后的动机,从而破案。就这样,宋鸿兵把在不同时空遭到刺杀的七八个美国总统遇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因为他认为,这些总统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政府应该控制货币发行权。
  这是我第一次得知,宋先生是这般得出《货币战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的。我猜想,不少人能被宋鸿兵说动,是因为那个“货币发行权”比较深奥,一般人不容易懂。其实,遇刺总统都相信所谓的货币自主发行权,是件概率很大的事,并不值得稀罕。按此逻辑,如果这些美国总统都不主张干预国际事务,我们就可以推断是军火商刺杀了他们?乃至他们不提倡洗澡,就可以判断是洗浴用品商的阴谋?
  宋鸿兵认为,对他的理论不以为然的人,是在“扣帽子,打棍子”,为什么不好好讨论他的“理论”呢?我认为,背后的原因应该是,我们无法对他的犯罪心理学“理论”展开真正严肃的讨论。
  根据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研究,不管对错,真正的理论是可以证伪的。比如,你发现了一个公式,可以预言明天的天气是晴天还是雨天,就是可以证伪的,因为大家都可以通过观察明天的天气情况来检验嘛。而宋鸿兵“理论”的结论是,明天“或晴或阴或雨天”,这让人们怎么与他讨论?七八个美国总统因相信控制货币发行权而被刺,有没有道理?有何实证?连宋鸿兵在节目中都说年代久远没法说,我们又有什么好办法来证伪?如果宋鸿兵能够在历史档案中发现比较确实的记载或证据,也是个办法,可惜他没有。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就是个可以证伪的好例子。1963年他在《美国货币史》中提到的用货币供应量替代利率作为美联储的工具,已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金融宏观调控实践中被认为不可行。而其有关“大萧条”的理论,如果他的门徒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用直升机往地上撒钱”,也不能真正解决此次金融危机,就更麻烦了。然而,即便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最终被证明全错,也是虽败犹荣,因为它确实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为后人的成功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而宋鸿兵的“理论”可能永远“东方不败”,但永远顶多是个话题。
  也许,有人见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不可理喻、不可证伪,便称之为“阴谋论”。宋鸿兵在节目中大呼冤枉,反问如果把“阴谋”理解为“不可告人之事”,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充满了“阴谋”。这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一如声称“明天或晴或雨天”。问题的核心还是,即便天下充满阴谋,但阴谋的概率难定或可能性太多,我们无法靠逻辑去发现、判断。
  我举一个真正有阴谋的例子。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我们过去一直认为主要是《华盛顿邮报》两位记者调查的功劳,尽管大家知道还有一位“深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几十年过去了,当这种看法已成为共识时,“深喉”马克费尔特忽然现身,将真相大白天下。原来,费尔特当时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担任高官。不管费尔特是深明大义,还是心怀不满,他才是真正有能力、有条件搞掉尼克松的幕后人。费尔特为什么最后要承认这事是他干的?可以理解的原因是,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和两位记者绝不可能说出“深喉”是谁。所以,如果费尔特不戏剧性地亮相,这个故事也许永远不为人知。
  天下确有阴谋。我们应该有好奇心,不幸的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好奇心没法满足。
  我把上述观点告诉了一位朋友,他听后不以为然:一本畅销书,何必当真?我想起已故作家王小波的话,当年《廊桥遗梦》和杜拉斯的《情人》分别为美国和法国的畅销书,但两国读者的文学修养高下立见。《货币战争》发行上百万册,而且,据说也被某些国内金融精英和官员认同,耐人寻味。几个月前,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主管就告诉我,领导要求他认真阅读《货币战争》哩,见他一脸无奈,在场的朋友无不哈哈大笑。
  最后要说的是,我一直很想问宋鸿兵:本轮金融危机谁是受益者?喜欢发动“货币战争”的欧美银行家这次为什么“自我爆炸”?他的回答也许还是两个字:阴谋。
宋鸿斌不过是半个世纪以来前赴后继持之以恒地预言美国就要崩溃的“爱国学者”中终于瞎猫碰上死耗子的一个幸运儿
至于他的“理论”, 连起点一个中上水准的小说都比不上
那种破书,也不知道怎么就被炒红了。
FF的另一本红宝书:D :D
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与之相似的还有狼图腾。
能说明白点吗,谢谢。 ------ Tommy (Jordan retro).
那些读经济的连美国这麽大的问题事前一点也看不出,都不知读的是什麽尿布。:D
:D  几个月恍若隔世, 感觉书店里的洋洋经济学著作和傻瓜写的一样。

老实说经济学就是碰鬼,碰到了还真是可以了,且看碰不到现在还厚着脸皮出来指点江山呢
几个月恍若隔世, 感觉书店里的洋洋经济学著作和傻瓜写的一样。
=================================================
看到问题的经济学家也有, 不过主流的特别是中国那些把西方主流忽悠学派当圣经念的中国 JY 看那些另类经济学家不起. 象 Max Otte 在 2006 年就出书 Der Crash Kommt (崩溃来临) 预测美国这种靠借贷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在 2007 -2010 一定会崩.:D
挺有意思的,当侦探小说看了吧
不能说经济学家没有看到问题,而是金融界…………希望向公众传递什么信息。

贪婪总是会蒙蔽很多东西的。
在出事前主流经济学家可是一致唱好.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9-2-11 14:53 发表
在出事前主流经济学家可是一致唱好.

把一致唱好的叫做主流经济学,然后再说主流经济学一致唱好……
]]
]]
原帖由 飘缈神龙 于 2009-2-11 15:04 发表

预测这种问题需要多高的智慧和专业知识??恐怕不需要吧。

那问题就来了,到底什么导致的主流经济学家,看到不到问题呢???或者说假装看不到问题呢???

或者换句话讲,主流经济学家主要的真正的任务是 ...

如果真的有主流和非主流这种区分方法存在,主流经济学也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来得出非主流的观点来。

很多混帐的错误逻辑就在于,他们认为一定要用非主流的方法才能得出非主流的观点来,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仅主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玩得不够好,而且经常是对主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处于无知的状态。这就好比是踢足球,用犯规和假摔有时能够蒙蔽裁判和观众的眼睛,去获得一两场重要比赛的胜利,但是永远不可能靠歪门邪道站上领奖台。马拉多纳是用上帝之手把球打进对方球门,或者不让球打进自家球门,但他真正的成功是魔术般地连过六人。
原帖由 飘缈神龙 于 2009-2-11 15:08 发表
而且我也看过一些经济学的书籍,人家都说的很明白了,

经济学为了简化研究的问题,都预设了一些假设,经济学的模型仅仅只是现实的模仿,不是现实。

不知道这个警告多少人看进去了,多少人明白,是什么意思;P

很好很好,那请告诉我《货币战争》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证伪的?
他们认为一定要用非主流的方法才能得出非主流的观点来,
============================================
主流和非主流的分别, 只是对资料和经济现象的分析解读得出的结论不同. 用踢足球来他比谕不合适. 同是见到美国人靠借贷消费, 最後发展到银行滥借, 主流在出事前都认为无问题, 非主流的认为大有问题. (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大问题). 如果现在的主流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不能预见到这麽大问题, 那就是这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很有问题. 再说传统的经济理论都是把现实世界里的不稳定性扫到地毡底, 当不稳定性不存在.  这些避重就轻, 依靠很多假设, 把现实世界简化而推演出来的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 不敢说完全无用, 但在现实世界有多少实用性还真不好说.
把一致唱好的叫做主流经济学,然后再说主流经济学一致唱好……
==================================================
如果主流是唱衰还会出事麽.;P
]]
偶又回去看了下原话。

经济学模型只是分析的工具,不是现实本生。

很明显…………用工具的时候边界条件的取值么………………呵呵,哈哈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9-2-11 15:48 发表
把一致唱好的叫做主流经济学,然后再说主流经济学一致唱好……
==================================================
如果主流是唱衰还会出事麽.;P


人嘛都不爱听坏消息,政府更不爱听。而由于经济学本生的问题,唱衰的理由不会想自然科学那么充分和肯定………………所以,有时候想想,经济学家要唱衰还真不容易。
原帖由 飘缈神龙 于 2009-2-12 09:55 发表
偶又回去看了下原话。

经济学模型只是分析的工具,不是现实本生。

很明显…………用工具的时候边界条件的取值么………………呵呵,哈哈

有些人觉得这种话太没天理了,其实不是这样。某个中科院青年理论物理学家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物理学的“几何化”与高“维”空间的提法与应用,不要真当成直观的几何概念。我觉得对于经济学而言,也要清醒地认识经济学的抽象化、公理化方法,不要真当成直观的经济行为。可既然物理学仍然有意义,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怀疑经济学的意义呢?
原帖由 飘缈神龙 于 2009-2-12 10:15 发表

人嘛都不爱听坏消息,政府更不爱听。而由于经济学本生的问题,唱衰的理由不会想自然科学那么充分和肯定………………所以,有时候想想,经济学家要唱衰还真不容易。

那宋鸿兵就更像算命的了:唉呀,您最近定有血光之灾……
]]
原帖由 飘缈神龙 于 2009-2-12 10:43 发表

这个物理与经济的研究方式有关系,

物理提出理论,推算,然后可以设计试验,吧干扰、无关的因素屏蔽掉进行试验。然后去验证理论数据。

经济貌似就没有屏蔽干扰、无关因素进行试验的条件。只能找现实案例分 ...

第一,在70年代之前你可以认为经济学无实验,但现在有实验经济学

第二,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实验都能屏蔽无关因素,事实上如果真是无关因素就不需要屏蔽,物理学和经济学在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都是忽略不计的近似方法

第三,物理学还有大量其他的研究方法,例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据考证伽利略其实根本没做过那个木槽滚珠实验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9-2-12 10:50 发表

第一,在70年代之前你可以认为经济学无实验,但现在有实验经济学

第二,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实验都能屏蔽无关因素,事实上如果真是无关因素就不需要屏蔽,物理学和经济学在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都是忽略不计的近似方法 ...


这不就说明经济学也是发展的嘛。物理和化学不也发展了几百年,才到现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工程实践的地步。现在根据物理和化学推倒出来的模型,在工程实践上基本和现实模型差别不大了,至少不会出现颠覆性的错误。

经济学也许在以后的可以发到物理、化学知道工程学的地步,但是现在显然还达不到。也许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不够,也许是计算技术的问题。总之我认为经济学的完善程度远远不如自然科学。
而且还有个问题,自然科学研究的物,不存在意识。

经济学研究的因素里很大一部分是人,而且经济学都假设人是理性的,因为人不理性,研究了也没用,呵呵。但是人真的是理性的………………这就是很不好说的问题了。
因为人不理性,研究了也没用
======================
心理学就有专门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 非理性行为也不是不可预测, 也可能有某种规律. 就象变态行为也有个 profile.  传统经济学里简单的理性人这个假设, 在现实世界根本不会存在. 因为人同时是理性人也是不理性人. 行为经济学就是对非理性行为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做研究. 非理性行为和其他各种不稳定因素究竟对经济现象有多少影响, 对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不能视而不见, 不然基於这种虚无假设的理论只适在课堂里演算. 虽然传统理论对这些问题不够重视, 但近年行为经济学巳日渐被接受, 诺贝尔奖就多次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学者.:D
那宋鸿兵就更像算命的了:唉呀,您最近定有血光之灾……
=============================================
经济学家连个算命的都不如, 昨天还说形势大好, 睡醒就通世界崩. 人家好歹算命算得准.;P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9-2-12 13:13 发表
那宋鸿兵就更像算命的了:唉呀,您最近定有血光之灾……
=============================================
经济学家连个算命的都不如, 昨天还说形势大好, 睡醒就通世界崩. 人家好歹算命算得准.;P


经济学家又不是巫师…………再说了,人家干嘛对你说实话。搞笑;P

现在大部分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如何多快好省的捞钱。米国的经济学家这么干,要中国的经济学家不这么干,中国不亏大了。

所以想像经济学家那样捞钱,就是自己成为经济学家。听经济学家的话………………:o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