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那些事儿(我的业余教育工作经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0:55:34
这个帖子本来是发在SC论坛上的,但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这些故事,并且一起思考教育上的这些问题,我把这些内容也发到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SC上的地址: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22&Page=1&TopicID=2474357
虽然我是读法律专业的,但可能是受到家里老一辈的影响,兴趣全然不在法律问题上,倒对做老师带学生情有独钟。大四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法务、律师事务所等行当上,唯独我却另辟蹊径地去我过去的高中教了半年书。此段经历一直被母校、被我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视为怪谈。虽然到最后我没有做成老师,而是在另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对教育依旧充满了兴趣。另外,从初中开始,我就尝试着带自己的“私人学生”了,一直做到现在,如今在带的是一只小萝莉:P 。前面SC上的弟兄要求上套图,无奈我没那么邪恶,不会对萝莉下黑手,无法满足。不过,我想若把我在做实习老师和带自己的学生中的一些故事和经历写出来,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呵呵。好了,套图的没有,故事开始了:这个帖子本来是发在SC论坛上的,但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们看到这些故事,并且一起思考教育上的这些问题,我把这些内容也发到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SC上的地址: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22&Page=1&TopicID=2474357
虽然我是读法律专业的,但可能是受到家里老一辈的影响,兴趣全然不在法律问题上,倒对做老师带学生情有独钟。大四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法务、律师事务所等行当上,唯独我却另辟蹊径地去我过去的高中教了半年书。此段经历一直被母校、被我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视为怪谈。虽然到最后我没有做成老师,而是在另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对教育依旧充满了兴趣。另外,从初中开始,我就尝试着带自己的“私人学生”了,一直做到现在,如今在带的是一只小萝莉:P 。前面SC上的弟兄要求上套图,无奈我没那么邪恶,不会对萝莉下黑手,无法满足。不过,我想若把我在做实习老师和带自己的学生中的一些故事和经历写出来,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呵呵。好了,套图的没有,故事开始了:
这个关于教育的故事是我爸爸遇到的,回来讲给我听,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发在这里了。
一日,我爸爸去一个我们熟悉的牙医朋友处找他商量些事情,在他的私人诊所里还坐着另一位客人——牙医儿子的同学的父亲。这位父亲正对着牙医大发牢骚,抱怨自己三年级的儿子如何辛苦,如何被学校里的老师压得喘不过气来。比如学校里作业很多,小孩天天做到很晚,没有时间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并且提出要转学,离开这个学校。
我爸爸有些奇怪,当即问他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作业能有多少。那家长大倒苦水,说不仅仅是学校的作业多,老师还要求家长购买其他的辅导材料让小孩做,这样一来二去,语文老师一本,数学老师一本,英语老师一本……作业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很多。其实熟知教育界现状的人都知道,现在因为有“减负”的硬性规定,不允许学校统一代购课本配套练习以外的辅导书,但是因为实际中这股风气很难刹住,所以常见的变通的办法就是老师拉出目录,要求家长给小孩买,这样就不算是学校统一购买了。我爸爸听到以后就问他:“那么,你自己觉得,这些作业量对一个三年级小孩来说是必要的吗?”家长回答:“我一直觉得小孩要给他自己的空间,要让他全面发展,不能很小的时候就被大量的题目压垮了……”等等等等,大道理一串串。想来啊如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实在容易获得,于是哪怕是那些本来对教育一窍不通,甚至现在还是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说出大段的专业名词,讲出大段大段的大道理。不过这些东西我和我爸见得多了,当时我爸心里就有数了。就开始问他:“那么,既然你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为什么家长会上你不去和老师沟通沟通呢?”
那家长道:“家长会上哪里能讲这些,还不是听老师讲的。再说了,跟老师讲这些,毕竟我的孩子还在老师班上,万一老师有了什么想法吃亏的还是我自己的孩子啊!”
我父亲微微一笑,答道:“你啊,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又想吃肉,又不愿意杀猪。看到别人有肉吃,你羡慕的,口水要流的,但是要你去杀猪呢你又说血淋淋的场面太残酷,太不人道。那么这怪谁呢?只好怪你自己虚伪。你最好是让别人去把问题讲出来,然后自己坐享其成,天底下哪里来这样的好事!家长会本来就是个和老师平等沟通的机会,你一不是随便指责,二不是开口骂娘,只是好好地讲下自己的想法,也好听听老师的想法,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位家长无奈地摇摇头,又转移了话题:“作业那么多,我们小孩培养兴趣的时间都没有了。”
呵呵,培养兴趣,我爸当即就猜到了八九分,不就是各种培训班特色班吗?我爸问:“那你的培养兴趣是想培养什么?”
“我一直想让我小孩去学钢琴,因为这可以培养……”
“培养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是吗??哈哈,我就知道你会说这些。但是这些不是你真实的想法,你想的是你有点钱,也有点小地位,觉得自己儿子就得向大户人家的公子靠拢了,就得学点什么优雅的东西了,好满足一下你的虚荣心。不是吗?”
“哪里不是的!我们这是小孩自己愿意的!”
“呵呵,你不要跟我说这些,这些话,我已经听得够多够多了。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没有一个小孩会自愿放弃自由自在的玩耍的!”
“可是,兴趣一开始就是要靠强制的呀,不强制,他怎么会取得成绩?怎么会喜欢上这门艺术呢?”——看,真实的想法露马脚了。
“呵呵,我看你口口声声兴趣兴趣,可是,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兴趣。兴趣是什么?是对某项活动本身的一种爱好,哪怕在这项活动中得不到任何功利性的收获,他也感到很快乐很满足,这就是兴趣。而你说只有强迫才能取得成绩,才能让他喜欢钢琴,那说明你看重的不是钢琴这门艺术本身,而是通过钢琴换来的'成绩'比如竞赛名次、奖金、升学考试加分……你指望用这些去诱惑你的儿子学钢琴,那么我可以告诉你迟早是要失败的。因为这些东西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是不感兴趣的。这只是你所感兴趣的。说明你想要的不是兴趣,而是功利!”
“不是的……”那位家长还想为自己辩护,但显然觉得自己的道理很苍白了,声音也小了,就把话题再一次岔开,“我们小孩还想学作文,上作文培训班,可是学校里作业太多了没时间……”
“哈哈哈哈……”我爸大笑,“作文需要培训班吗?什么是作文?作文是一个学生自己思想的流露,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活。你可以把小孩送到作文培训班里去学什么三段式、好词好句、框架结构……但是你有什么东西去填满这些框架呢?背出来的‘好词好句’是小孩自己本身的语言吗?既然你说要培养孩子的作文,那么我问你,你可在阳春三月的时候带小孩去农村郊游,去让他感受一下春风拂面的感觉,让他看看新芽从柳枝上吐露的那种景象,看看农田里新播种的作物……这些要比培训班里生搬硬套学来的几个形容词要好多少?!可是你做了吗?你有能力做吗?或者说你想过去做吗?!”
“不是的,我们是……”那家长还想辩下去,可是他发现自己已经找不出什么说辞了,喃喃自语到:“不是的,不是的,哎,没办法的……”一开始的劲头全然没有了。
是啊,就算学校里作业多,学校里压力大,但若真的把时间交给这些家长,他们又利用好了吗??
大三那年,我作为老生当起了学校里的志愿者,接待那些刚刚来报道的大一新生。忙忙碌碌一上午以后,和一些家长坐在教室里聊天。
“哎哟我是为了我们这个女儿折煞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在教室里想起。我寻声望去,一个衣着考究,看上去有些“贵族”味道的家长正在和周围几个家长讲自己女儿,“你们不知道呀,我为了这个女儿啊真是花了大力气了。小学的时候开始我就很关注学校的档次,学校的档次很重要的!想想看,如果一个学校学习气氛不好,小孩自制能力差的呀,他怎么有自制力好好读书啊。所以我在我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把她转学转到一所私立民办学校去了,那边的老师啊学生啊素质都很高。小学四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我们小孩都是在那边读的。啧啧,基础就是不一样!……”这位母亲讲得眉飞色舞,周围的一些家长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而一些衣着朴素,显然是来自普通工农家庭的本地家长则面露尴尬的神色,毕竟,这种巨大的投入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
那位母亲还在继续:“现在读个书贵啊!从四年级开始,我们小孩一个学期光学费就是5500,一年下来比读一年大学还贵。光花这些还不够,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别人家的小孩都抓,你没有点特长能展露头角吗?从小学开始我就让我小孩学钢琴了,刚开始不愿意呀,只好打。现在喏,八级!真的是我苦女儿也苦,每个手指上都是个老茧。不过好在付出那么多还是有回报的,这次华政就给我女儿加五分优惠分,现在想想,这五分来得不容易啊!还有英语,我要求她进大学第一年就考出雅思……每个双休日都在补课啊,哎哟我和我女儿都累死了!现在总算是出头了!”
敢情这诉苦其实就是炫耀你肯花钱那!我出身自普通的教师家庭,父亲因为文革没有读多少书,没能继承家族的传统,在一个国营小企业当个普通的机修工,后来也遭遇了下岗失业,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虽然日子过得紧,也没钱像这位女士这样在我的学业上如此投资,但是该得到的我也都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在我们这些工农子弟面前,你又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我径直走过去,跟她讲:“这位妈妈,刚才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为了你的女儿,你是很不容易,这些年是很辛苦。但是我要问你,我比你女儿大两届,从小我一直在普通的公办小学、公办中学读书,成绩也一直不错,中学阶段基本上没有补过课,也没有学过钢琴、雅思英语……可是我今天却和你女儿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你算是成功了不错,那么我这样的难道就是失败了?成功与否,不是看花钱多少的。10块钱就能买的东西你花了10000块来买这值得炫耀吗?不错,那么多年学钢琴得到八级证书,高考得到5分线上加分,是不容易。但是5分值得用这么大的代价来换吗?数学上付出适当的努力,多做对一道小题目5分就拿到了,这种代价是学那么多年钢琴的几分之一呢?我不是说你女儿不好,考进华政,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祝贺她也祝贺你,但是,这也是很平常的东西,不值得你这样炫耀。”
中年妇女懵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连连说:“我是高兴,高兴,呵呵,失态了失态了……”周围几个工农家庭的家长,则投来了支持的目光。
一次在和我爸一起逛超市的时候,遇到了我爸老单位的一个同事王叔叔。老同事相见,话题自然不少,很快也就说到了老同事的儿子。小孩子当年高一,在本地的一所市重点(也是我的母校)读书,成绩也不错。照理说,这样的结果王叔叔应该感到很高兴才对,可是王叔叔和他的妻子却牢骚满腹。细问之下,原来他的儿子中考时候没有发挥好,离这所市重点的分数线有几分差距,最后是交了4万元择校费进去的。夫妇俩并不心疼钱,而是担心小子高考的时候再来这么一手,那可就不是交钱能解决的事情了,毕竟高考是没有择校费一说了。既然是送上门的买卖,我们自然是不客气,邀请他们改日带小孩来我们家细谈。
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的确在带“私人学生”,但我绝对不是在敛财。我和我的父亲带学生不收一分钱,但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孩子来,家长也得陪着来。因为我们这里的辅导不是像很多专业老师做的那样针对具体学科具体题目的辅导,而是指导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指导家长如何和小孩以及小孩的老师沟通,如何与小孩一起分析考试成绩……这些“课”对学生讲,其实也是对家长讲的。因为我毕竟是外人,每个星期见他们一次,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更多的工作其实是要依靠家长的。因此我们一直有这种要求,任何提出付钱但人不来的家长,都会被我们斩钉截铁地拒绝。
第二个星期的周末,王叔叔夫妇俩带着儿子来了。小孩子很聪明很开朗,没有那种常见的怯场。问起他的成绩他主动回答是在年级70名到120名左右波动,考过最好的成绩是20多名(一届学生是400多,而且是个市重点,这个成绩其实还是不错的)。这时他的妈妈——一个非常咋呼又极端神经质的母亲叽叽喳喳抱怨起来了:“你听听看听听看,成绩波动那么大,怪不得那个时候考豁边了让我们出那么多钱!这个小孩啊从小就不自觉,非要我盯,每次盯得紧一点成绩就好,稍微放松点成绩就下来……”
我打断了她的话,那张像马克沁的枪口那样的嘴终于闭上了,我问她:“那么你想要他的成绩在多少名里面波动?”
“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教育方面我也是懂的(这种话我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绝大多数说这句话的都是一窍不通的),成绩的波动是正常的,但不能那么大呀,我要求他年级名次上下不能超过10名……”
我微微一笑,说:“好,10名。那么你刚才说过,他们学校里竞争激烈,每次考试成绩上下一分,名次就要波动10多名。那么你现在又要求他每次大考试年级名次波动不能超过10名,那岂不是要求他的5门总分在排除了难度变化的情况下上下波动不能超过一分!你用大脑思考一下这做得到吗?”
冷场,又是一个冷场……
还是那个王叔叔的儿子。聊的时候小孩的母亲又提出,小孩成绩不稳定,考试难度是有变化,但是难也是大家一起难,简单也是大家一起简单。所以每次考试分数有上下是正常的,但名次上下就是不正常的了。
这个结论看似正确,很多的教师、家长也用这种结论来评价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但是这个貌似正确的结论其实是有重大问题的。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以上海地区高考的数学科目来举例子。按照我们当时的经验,数学考卷能考到120分以上,说明数学基础比较扎实,该掌握的东西基本上都掌握了;如果是130分以上,应该说是学得优秀,140分以上说明对数学有钻研,属于是特长。那么最后一种人不讲,学得优秀的也不多讲,就讲最典型的120多分的人。
在卷子难度适中的情况下,考生A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发挥稳定考出了125分左右的成绩;考生B数学基础较差,数学只能考100分多一点。那么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分数差距要有20多分。这个时候分数就能比较好地区分出学生的水平。哪怕学生A考试出了点差错,比如多错了1-2道填空题,填空题一题4分,分数下去8分,还是要比B高,没有影响名次,也没有影响到对两个学生数学学科水平的评价。
但是如果卷子很难,最后几题都是选拔性过强的题目,虽然能考130多分甚至140多分的学生还是能够做出来,但是学生A做不出来了,他的分数也下降到了100分左右,甚至90多分。而学生B本来基础就很差,就算难度适中,最后几题也很难全部答完,这次难度超标,大不了全部不做,但也就是90分左右或者再低一点。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差距就从20多分缩小到10分以内,甚至不足5分。此时如果A多错了两道填空题,分数很可能就比B低,直接影响到了排名——B偶然地排到了A的前面。而谁都知道B的数学其实是不如A的。
反之,如果特别简单,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A这次考了130多分,但要保证前面的基础题都不错还是有难度的,所以140分还是很难达到。但这次因为题目太简单了,B很可能也上了120多分,两人的差距再次缩小到了2题填空题也能决定高低的地步了。
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的中考、高考考卷要难度适中的原因,为的是避免偶然因素过多地影响学生的排名。
这是我自己读书时候的一段经历,也发上来。
我初三的时候成绩很优秀,在年级里最高排到19名(年级共460多人)。在我们那个初中,年级名次在90名前近本区的市重点是很稳当的,因此班级的老师很看好我。就在初三第二学期的时候,这个重点高中的理科班来预招生了。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理科班以及其预招生规则。这个理科班不是指高考的时候选理科的班,而是一个竞赛班,该班级的学生主要是作为学校的数理化竞赛队伍来培养的,因此有很高的入选标准。这个班级配属的数理化老师实力较强,高考成绩一直很惹眼,因此倍受追捧。很多进了一中(该市重点)的学生都把入选理科班作为荣耀。关于这个理科班的神话也向当地夸张,比如说这个班级的最后10名到了其他班级也是前10名,这个班级几乎人人都进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因此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其诱惑力是很大的。我们那年这个班的招生规则是这样的:先在本区初三毕业生当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参加一个选拔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且中考也考进了一中,就可以编入这个理科班。而通过了选拔考试后在中考前的双休日以及中考结束后的这个暑假,就得去一中进行强化培训。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预招生的通知一到我们初中,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成绩并不特别优秀的学生也抢着报名,他们的想法很滑稽而且幼稚,认为这样就显示出自己要求上进。当然,大多数报名的学生的确是年级中的优秀分子。我的班主任老师也极力鼓励我去报名,我的父亲也很支持我去。但我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决定不去报考。这个决定让我的老师和父亲都吃了一惊。
其实,我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三:1、这个理科班虽然有着极其绚丽的光环,但并不代表什么样的材料到了这个班级都能变成尖子生的,这需要基础甚至是一定的天赋。这个班级之所以好,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质量好,而是因为本身选拔进去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很多人都多次获得过理科的学科竞赛奖。我虽然成绩是很好,但是和这些学生比还是有差距的,我的成绩好只是相对于常规考试而言的,在学科竞赛方面其实我没有什么优势,远不如他们这些尖子。如果我到了这个班级,很可能要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成绩很有可能将一直处在班级中下等。这对高中学习是很不利的。2、虽然这个班级是很强,但优势是在理科上,而且是在竞赛上。我虽然成绩很好,但实际上我对理科的兴趣不如对史地等文科的兴趣。毕竟我要面临的是三年的高中学习和高考,而不是竞赛,所以这个班级不适合我。3、“理科班最后10名也是其他班级的前10名”这种说法我认为不实,一中是一个基础很好的学校,没有必要放弃大部分学生而把所有的力量都押在一个班上,这不是一个老市重点的做法。每年一中能有那么多人考上大学,肯定不可能全部集中在这个理科班里。因为以上三个原因,我决定不去报考。
这番道理跟老师与父亲讲清楚后,他们都信服了,转而支持我的决定。
后来进入一中后,我发现我的预计和现实基本一致,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该班级并不存在最后10名也是其他班级前10名的情况,往年这个班级高考考得一般的学生也不少。
这件事情上体现了如下几点:
1、好的大家都抢着要的东西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不要被某些光环以及从众心理所裹挟。
2、要学会立足于自身实际考虑问题
3、家长要学会倾听子女,学会放手让子女自己做出决定。
依旧是那个王叔叔的儿子小王。
前面我已经讲过,小王同学中考的时候没有发挥好,离一中的分数线有几分差距,不得已出了4万元的择校费。这件事情成为了小王父母的心病,尤其是小王的母亲,几乎是没完没了,只要一说到儿子的学习就要把这件事情拿出来扯。只要小王在学习上稍微有点波动挫折,她母亲又开始唠叨个没完:“你看看你,成就就是不稳定,忽上忽下,你中考的时候就是这样害得我们多出了足足4万元……”4万元的择校费成了小王母亲永远的老账,时不时要拿出来翻。
进入高中之后,按照一中的惯例,每个学期包括新高一在内,开学的时候都要进行期初考试。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分好班坏班,只是考察一下学生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考试题目基本上就来自于假期作业,只要假期作业正常完成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这次考试。新进高一学生因为还没有假期作业,就以初中知识作为考察内容。事情就是从期初考试开始的。期初考试的时候,小王因为在初中里基础比较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按理说取得好成绩本是件好事,可是无知且啰嗦的小王母亲又把这个事情和那择校费扯在一起:“你看看你,明明是考得了好成绩的,偏偏在最重要的考试上出问题,害得我们多出了4万元。你这样子以后怎么办啊?!万一高考的时候再出问题那怎么办啊……”小王虽然对这些话非常反感,但也无法去反驳,只要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只当没听见。
事件的爆发是到了期中考试。中考成绩优秀考进重点高中的人不少都有这样的经验:进入高一以后,原本在初中里得心应手的一些学科突然变得艰难陌生起来,上课老师讲得要比初中里艰深而且紧凑,稍许开个小差,等回过神来就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了。在开学到第一次期中考试这段时间成绩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甚至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家长急,学生也急。一部分学生通过自我调整,慢慢地找回了学习的感觉,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成绩也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但另一部分学生则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勇气,开始沉沦下去,彻底失去了成绩回升的机会。这种现象我自己给取了个名字——“高一风暴”。而小王在这段时间就受到了高一风暴的影响。到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再次滑坡,而且比过去的任何一次考试都考得差,几门功课都开了红灯。原本就心理素质差又无知的母亲更加歇斯底里,整天唠唠叨叨地数落埋怨小王“不努力”、“不用心”、“进了一中就翘尾巴”……,但又提不出任何实际的解决方案出来。而期中考试后例行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更是让小王母亲心理近乎崩溃。他们的班主任说:“你儿子是我知道的年级里退步最大的学生。你得好好回去抓一抓!”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当即对这个老师的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驳。我告诉他妈妈“你们X老师就是在胡说八道!”因为那个学期我正在一中当见习老师,教的就是小王的这个年级,他们期中考试的成绩我也仔细看过,下滑幅度比小王大许多的学生也有不少,说小王是成绩退步最大的学生,根本是不负责任的混账话!另外,这个老师的比较方法也有问题,他所谓的退步大,是将期中考试成绩和期初考试成绩来比较的。可是我前面已经讲过,新进高一的期初考试内容以初中知识为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学生们还没有受到“高一风暴”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地体会到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不同,其成绩的参考价值其实很低。而第一次期中考试是首次对高一学生的高中知识进行考察,考试的难度、深度、要求和期初考试都有极大的区别,根本不能放在一起用两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是进步还是退步。这个老师这样做,说明他虽然教了多年的高中,但关注的焦点只是自己本人所教的英语学科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对高中学习本身的那些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思考得很少,在家长会上又说话毛糙不经思量。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在这个事件中,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
1、我们的老师除了关注自己本学科具体的技术问题外,是不是还应该把视野放得远一些,放得开一些,学着站在比教参、题目、辅导书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和分析高中教学问题?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有微观层面上的东西也有宏观层面上的东西。很多的老师平日里忙忙碌碌,一门心思扑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可是主要的精力都在研究题型、题目种类、某道题目怎么讲、某个知识点如何跟学生讲明白,却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某些学生学习轻松效率高,为什么某些学生花了很大力气就是效果差?学好数学/英语/物理……除了习惯上的上课认真听讲,多练习以外,还有那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思考得一少,思路就变得很狭隘,就喜欢用“聪明-不聪明和用功-不用功”这种二维的,简单粗暴的逻辑去套很多现象,对学生成绩不佳或者别的问题越来越倾向于轻率地下“不用心”、“不认真”、“平时练得少”……等结论。结果一个轻率的简单的粗暴的结论一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让缺乏分析能力的家长乱着急,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真正存在的有待于解决的学习问题给忽略了。这些真正存在而且危险的因素在“不用功”、“骄傲”、“题目做得少”等标签的掩盖下潜在地发展起来,最终会彻底毁掉学生的学习。
2、我们的家长对于老师的话,是不是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判断力?是不是应该把老师的话百分之百地当真?穿白大褂的不一定都是医生,也许是烧饭的大师傅。就算是医生,如果不是所擅长的方向,其水平也是不可靠的。老师就好比是个穿了白大褂的人,可能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上他是合格的,该讲清楚的东西是讲得清楚的,但是要他去回答一些不是具体学科的宏观的学习问题,他并不一定是在行的。可是在家长会这种场合,老师不可能跟家长说“这个事情我也没办法”,故只能用一些永远没有错的万精油式的答案来应付,“不认真”是最常用的。在这个事件中,其实小王的老师没有考虑过小王为什么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原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面对小王的母亲的提问他不好意思说不知道,翻看成绩册发现其期初考试成绩和期中考试成绩差距很大,立即找到了救命稻草,于是一句“你儿子退步最大”就蒙混过关,却把小王的母亲吓得够呛。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估计要纳闷了——这三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啊!别急,这又是一个家长去开家长会的故事。
小容是我同一届的女生,小学里就是我的同班同学,还做过一年的同桌。小容的外婆沈阿婆是我父亲早年做知青插队落户所在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因此两家的关系很熟。故事就是从小容进入高中开始的。
小容一直是个读书很刻苦的模范学生,小学里成绩很好,到了初中虽然学得很累很苦,家教补课请了好几门,但好歹还是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分数。可是进入高中以后,由于过分依赖死读书,适应不了高中的学习,半个学期下来成绩狂降,从入学时候的班级前10名一下子跌到了班级最后10名,年级名次也几乎垫底。小容和她父母都焦急万分。期中考试后的第一次例行家长会上,小容母亲焦急地问班主任老师女儿成绩怎么下降得那么快。就跟前面提到的小王的班主任老师一样,小容的班主任老师其实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又不能说不知道,就随口下结论——“进入一中以后很可能翘尾巴骄傲了”、“女孩子大了很可能心思不在读书上了”……还提供了一个所谓的证据:“你女儿喜欢买各种时髦的衣服,女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很容易这样的,你一定要回去抓抓紧。”一席话说得小容母亲心惊肉跳茶饭不思。
别说是小容的父母,就是作为她老同学的我,也知道小容可能不聪明、可能不太会读书,但绝对不会不认真、“进入一中以后翘尾巴骄傲了”……这又是老师习惯的敷衍。所谓喜欢买各种时髦衣服,无非就是去小商品市场买点式样新颖点的服装和饰品,哪个女孩子会拒绝这些呢?这和成绩下降有多大关系呢?而且小容的家境不好,母亲下岗待业,父亲早年工伤残疾,收入微薄,从小她就很节俭很顾家,不会去乱花钱。怎么会一进一中就变得“贪图享乐”了呢?都说一中的学习环境好,但如果说进了一中就一定会翘尾巴,就会骄傲,那一中岂不是大染缸了?!对于老师这样的判断,小容母亲本应该有理性的判断,毕竟她和女儿最接近,最了解女儿。但糟糕的是她非但失去了起码的理性,还把事情告诉了小容的外婆沈阿婆。
沈阿婆是49年就参加土改工作的老共产党员,担任领导职务后一直负责政治工作和文教卫生工作。她为人正直,做事讲原则,工作作风硬朗,一是一二是二从不打马虎眼。这一点很像《历史的天空》中的张普景。但是她也有很大的缺点——做事固执,因为相信自己政治上是正确的,工作中就很容易走极端。而且由于长期负责政治工作,又经历了许多“左”的政治运动,所以迷信思想政治工作,迷信“精神原子弹”,凡事都喜好“从思想上找根源,从灵魂深处挖掘”。当听到外孙女成绩下滑的消息后老太太火冒三丈,马上把外孙女叫来“洗脑子”,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思想交流”、“政策攻心”,“晓之以理明之以情声明大义摆明利害”。还举了许多看似正确难以反驳的典型事例来教育感化外孙女。经历了这番不容辩驳的“触及灵魂”的谈心后,小容顶不住巨大的“政治压力”,只好违心地承认自己的确是“进了一中以后翘尾巴了”、“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开始贪图享受喜欢打扮了”、“思想上对学习放松了”……把去小商品市场买东西也承认是“贪图享乐贪图不良生活方式的体现”。既然“思想根源”找到了,那么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加倍努力”。
于是小容便开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了,短短半年时间里眼镜的度数从300度飙升至750度,拿掉眼镜几乎就无法走路,可是成绩呢?还是不理想。直到高三毕业,小容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
在这个故事中,班主任老师轻率的结论当然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但是,作为小容的母亲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女儿毕竟和你最亲近,当父母的要比老师更了解自己孩子,听到老师的这些话难道就不能想一想可不可能?!还有就是小容的外婆沈阿婆。在不知道实际的情况下盲目迷信“思想上找根源”,惯性地用“思想上有问题”来粗暴地给外孙女的学习障碍下结论。这里有一点千万值得家长们注意了:不要以为只有棍棒教育才是“简单粗暴”的,预设结论的“谈心”,武断地下“不认真”的结论也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学习问题是很复杂的,认真不认真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一种思考的维度,但绝不是唯一的维度。单纯地用认真不认真来分析学习问题,就好比过去凡事都用“阶级斗争”的标准来分析一样,是要出大问题的!切记切记!
前面我已经说过,初中学生升入高中,特别是升入重点高中后,往往成绩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多门功课开红灯。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一风暴”。那么,高一风暴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释这个问题就得讲一下小学到中学不同阶段学习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的知识非常简单,所做的题目也是那些例题的简单翻版和少数的变种,变化也非常小。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不讲究什么学习方法策略,只要上课专心听,回去多做题,认真仔细,就能得高分。而小学课堂上也会反复地炒冷饭,一些很简单很基础的东西也要反反复复无数次操练,练到学生不耐烦为止。所以小学里基本上不存在跟不上、听不懂的问题。在这段时间,一些女孩子的数学成绩往往会特别高,频频满分。一些家长也会禁不住沾沾自喜:别人都说男孩子理科好,女孩子理科不如男孩子,我们女儿理科倒很好嘛。其实在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理科好不好文科好不好,数学在这个阶段只是基本的算术,对逻辑思维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这种意识的要求非常低,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此时的数学成绩高,只表明小孩细心细致,不容易出错,谈不上是理科方面有优势。当然,细心细致对学习来讲肯定是个好习惯,对今后真正学习数理化知识也很有帮助,但如果只是满足于此,甚至就此认为孩子有理科天赋,那就错了。
进入初中以后,各科目开始涉及到一些真正需要逻辑思维的东西了,试卷上的得分也不再单纯地决定于哪个学生仔细哪个学生粗心,而是开始考验学生是不是具备了比较完善灵活的思维品质。这个时期是一个珍贵的转换期,一方面学科上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开始有要求,小学里带出来的只需要照搬照抄死读书的方法渐渐地开始不灵了;另一方面学科知识还是比较简单,上课节奏还是比较慢,学生可以大胆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用担心会跟不上。可惜的是,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他们满足于小学里带出来的习惯去学习。这样做在初中里会非常累,但因为初中的东西毕竟不难,还允许你用蛮干的方式去学,最后成绩还不会很差甚至还很优秀。在这里,一些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批评:他们宁愿去表扬这些靠死读书事倍功半去取得高分的人,也不愿意去表扬那些在磕磕绊绊、看似偷懒的过程中渐渐领会学习方法策略的人。他们总认为前一种人可以作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的榜样,而后一种人会鼓励学生偷懒。这种僵化的只图眼前的思想违背了初中教育的目的,而这些听了老师的话继续蛮干下去的人,虽然大多最后会取得好的分数,可是他们却错过了培养学习方法策略的宝贵的三年机会。而进入高中以后,当小学里带出来的习惯彻底变得不管用的时候,他们的灾难就来了。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区别有非常粗鄙的认识,简单地认为“高中难,初中简单,高中里老师十分只讲六分,另外四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于是又简单地认为“高中学习最苦,要自觉地做更多的题目”。这种认识非但不会缓解高一风暴带来的冲击,反而会加剧与激化这种冲击。高中学习比起初中,一是上课的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加紧凑,需要学生专注地去听课,稍微开下小差,回过神来老师已经讲了好几步了,就听不懂了。二是高中的学习不能再依靠题海战依靠把所有的题型都做完来解决。初中里题目虽然有变化,但变化不多,哪怕上课知识点没学好,只要多花力气反复地把所有可能的变化题型都做过,考试问题也不大了。但高中里同样一个知识点能出的题目太多太多了,一个学生根本不可能都去做完,题海战就变得不灵了。三是考题对学生的思维深度、灵活度和完整度有更高的考验。初中里的理科题目,给出的条件都是最典型的,只留下了理想状态下的情况,其他情况通过条件限制都去除了;而高中里不会这样限制,这就需要学生有分布讨论问题,分情况考虑的思想。这是初中里很少涉及的。而把初中和高中的区别仅仅看成是题目难,老师讲得少,要做更多题目,反而使那些习惯于靠题目学习的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其中的一部分人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彻底地沉沦了下去。
学习方法有问题的典型表现是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巨大,上课听得非常认真,平时作业做得极为艰难,自己另外加码了许多辅导材料,但收效甚微,成绩一直不好。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能反应过来这个学生可能是方法不当。但是这只是最典型的情况,相当多数情况下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方式是非典型的,比如不会学习,效率低下但又不怎么用功,得过且过。考试成绩不好他是难过的,心里着急的,但又不想付出努力。这种人因为有“不用功”的表象在上面,所以很多时候其“学习方法不当”的病症就被掩盖了。老师和家长往往会武断地认为,这种人就是懒,脑子并不笨,只要肯花力气多做,成绩一定能上去。实则不然,这种学生往往在前期为学习付出过努力,也着急过,但是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成果反而感觉疲劳不堪。所以他形成了既不愿意甘于现状,急于想提高成绩,但又惧怕付出努力没有效果的矛盾心理,于是就用得过且过回避的态度来应付。对于这种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批评他们懒惰、不用功的层面上,尽管他们很多时候的确是懒惰的,而是要寻找他放弃努力的根源——学习方法策略上的问题,把这个根源找出来加以解决,再以鼓励、支持的态度唤起他们的进取心,教育他们不逃避现实,相信只要方法正确,努力就能得到回报,这样才能把这些学生从学习的歧途上转化过来。
所以,对于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平时不要轻易地下“不用功”的结论,“不用功”会掩盖许多问题,多分析问题,多挖掘根源,多用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个故事以前在SC上讲过,这回也整理过来,放在这个集子里
前几年,我遇到一个学生,女的,她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还很不错,一进高中数学马上考不及格,而且到了高二下半学期了还是不及格。她家里面为了他的数学到处请补课花了无数金钱,也给她买了许多辅导书强迫他做,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失望的父母不止一次地指责她“脑子不是读书的料”,说“小姑娘读书到了高中脑子是要不行的”。
我接手后详细询问了她的上课情况和考试情况,并且观察了她的作业,终于发现了症结。原来,这个小姑娘长期都有上课大量记笔记的习惯。她还告诉我这是他们数学老师要求这么做的,还会定期检查笔记。问题是,高中老师上课节奏比较快,作为学生更应该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积极动脑子,但是因为这个女生习惯记笔记,结果大部分上课时间她既没有听老师分析,也没有一起动脑子想,只是机械地把黑板上的板书抄下来,而抄笔记的时候手和眼睛太忙,她根本没有时间细想,造成上课效率低下。
回到家,她满心以为上课记了那么多笔记,回家可以好好复习了。虽然她的确花了大量时间做辅导书复习课堂笔记,但是因为此时笔记上的例题都是现成有答案的了,所以永远是看得懂的,发现不了问题所在。做辅导书的时候,由于做得太多精神疲劳,注意力也很不集中,一直在一种松懈的情绪下做的,根本没有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
结果她在考试时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1会做的简单题目总是做错(平时习惯于在松懈的情绪下做题目,适应不了考试的高强度思维),而因为经常错,所以总是反复检查,造成思路频繁被打断,并且浪费大量时间。2稍微转个弯的题目就不会做,但考试结束老师分析的时候又一听就懂。这是因为平时上课根本没有锻炼自己的思维,加上因为有反复检查的坏毛病,脑子的内存总是要把相当大一部分浪费在注意计算细节上,根本没时间和余度认真思考解题思路。
我在发现症结后开出如下“药方”:1。上课不许记笔记,专心听老师讲,一起动脑子,争取抢发言。2。平时做学校布置的作业的时候要快,抓紧时间,锻炼高强度下思维速度和反应能力。3。没事不要乱做辅导书,即使做也要在头脑清醒精神集中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一份,不一边做一边听音乐。按照我的方法半年下来,小姑娘数学从班级倒数变成了班级中上等。
这个例子中,小姑娘原来完全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每天还花了大量的时间自我加码,做了许多的辅导书,但是成绩就是提不高,甚至越来越差。究其根本,就是她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具体的题目上,被无数的题目遮住了眼睛,却无视自己在上数学课时有重大失误——大量记笔记造成上课根本来不及听来不及想。而当我帮助其纠正了错误的听课方式后,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另外,做辅导书也是有技巧的。进入高中以后,上课的知识量比较大,变化比较多,为了对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熟悉熟练,锻炼自己的大脑,适当地做一些辅导书是有益的。但如今辅导书经常被滥用,成绩不好的学生以为每天只要当任务似的做上一两份卷子,没头没脑的做下去成绩自然会提高的。其实不是。做辅导书一是要挑适合自己的,一般建议挑选难度适中的,过多地追求难题解题技巧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原因我另外会开篇讲),而且很多人的“难题做不出”原因恰恰在基础上。二是买来了要用正确的方式去使用辅导书。常见的错误方式有不做只看答案,看答案的解题思路,你不做一遍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不是你的,跟下课后看笔记一个道理;还有一种是滥做,做得疲劳不堪又非常散漫,比如听着耳机做。做作业就是做作业,要限制时间,比如一份卷子要求是90分钟完成的,就专心致志地在90分钟里完成它,这样才有效果。
第三个方面,女孩子的家长切忌切忌说“女孩子读书读到高中脑子是要跟不上的”、“女孩子的脑子不适合读理科”等话。这些话没有任何依据,只会打击女孩在这些学科上的信心,时间长了,就会转为自我放弃、得过且过,觉得自己是女孩,读不好理科是正常的,所以不用去努力。这样的结果只会更加糟糕。
这是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到初三上半学期的时候,学习成绩进入了巅峰期,只要发挥正常,年级前50名是稳进的,哪怕是发挥失常的情况下,成绩也在年级前90名。这段时间老师高兴,我高兴,我父母也高兴。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父亲的一个同事朱阿姨来提建议了:“老朱(我爸爸)啊,你儿子现在成绩那么好,你可要想着给他好上加好啊。我告诉你啊中考的时候前面的那些题目大家都是做得出的,看不出什么差距的。要进一中二中,关键就看最后的几道难题啊。这些难题才是见分晓的。所以,你不要心疼钱,给儿子请个家教老师专门提高提高吧!”我和我父亲在教育上的这些经验也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在当时的时候还不太完善,对于补课过去考虑过,不过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紧张,一直没有去过。也许是觉得初三了不能出岔子,拼也要拼一把的考虑,我和我父亲决定那就去补课吧。
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找到了一个姓封的老年教师。封老师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但因为有些名望,所以学校里还是聘用下来再多教几年。我在封老师那边补起了数学。想不到,第一次去的时候这个封老师跟我们约法三章:1、来补课不要带书包和文具,她那边有现成的。2、自行车不要都停在她的楼下,要疏散开来停放。3、上下楼进出不要成群结队喧哗吵闹。敢情这是当地下党啊!原来在我初三的那年,上海市教委提出了严厉的减负令,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严禁教师私下里搞补课。虽然这种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给胆小的封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大量的家长要求她继续补下去,并且再三发誓绝对不会说出去;另一方面周围的邻居因为眼红,也曾经给学校里写过举报信,学校里也给她打过招呼叫她不要“顶风作案”,封老师的补课班就在这种半公开半合法的环境中悄悄地继续着。
应该说,封老师不是一个师德败坏的人,对我们这些补课的学生她是非常认真的,有的学生基础差,本应在两个小时内做完的题目没有做完,她也毫不责怪,继续耐心地等学生做完,然后一道一道地批改讲解,丝毫不抱怨学生多占用了她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的补课中,我觉得我的收获非常有限。每次我去那边,就是发一张考卷开始自己做题,做完了让封老师批改,如果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有时候封老师也会讲解一些比较特别的难题,介绍一些特殊的解题思想方法。虽然这些方法的确很巧妙,我们也认真地把这些方法记下来,但是回到学校中我却发现,很难在实际中运用这些方法。而且初三的时候作业已经很多,再要每个双休日抽出时间去补课,也十分紧张疲劳。但既然去了又不好意思中途退出,于是就在这种紧张和疲劳当中度过了初三下半学期。
到最后,我没有参加中考,而是因为成绩优异提前报送进了一中。封老师的这些难题和解题方法,我也没有找到试验的场合。(未完待续)
前面讲到,我因为报送进入一中,所以从封老师那边学来的那些“难题解题技巧”失去了在中考中发挥的机会。
进入高中以后,我也经历了高一风暴的影响,成绩有过较大的波动,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高一几位老师的帮助,一年之内有了比较明显的回升。于是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高二的学习生活。没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在等着我。
高二的数学老师换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外省引进的“教学骨干”,是我们高中引进的首位硕士学历老师。但是硕士学历和教学水准是两码事,这个老师也许在学生年代是极其优秀的学生,但对于教学规律则几乎是个门外汉。她上课时就是呆板地、机械地把例题一道一道地抄在黑板上,抄一道照本宣科地讲一道,我们学生无所适从,只能讲一道就把例题在笔记本上抄一道……根本谈不上培养什么思想方法锻炼什么思维了。在她手下待了一年,我好不容易回升的数学成绩再次急剧滑坡,甚至比“高一风暴”的时候还要低。这一年是非常痛苦的,每次小测验我都来不及做,稍微拐个弯的题目就一点思路都没有。偶然遇到比较简单的测验,我欣喜万分,认为这次可以打个翻身仗了,兴冲冲地做完,最后却依然是个难看的分数——原本该做对的题目也莫名其妙地错了很多。整整一年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徘徊,从没有高于70分。到了高二升高三的期末考试时候,我的成绩跌至前所未有的谷底——年级408名!
这样的成绩哪怕在一中这种市重点学校,也是考大专中的下三滥的份了。当时我和我父亲都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在这段病急乱投医的时期,我甚至想过去找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我以后会提到)让她帮我想想办法,因为她见证过我初中成绩从差到好的巨大提高,也许她能出点主意(其实,她也不可能出什么主意的)。在这个时候我也想到了补课,但是当时我父亲已经下岗失业,靠做社区保安的550元勉强生活,要支付家教的费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了。
在这时,我高三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倪老师耐心地帮助了我。她对我说:“同学,我知道你是个急切盼望上进的学生,也很愿意付出努力。你和班里那些不想读书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我绝对不会放弃你,会尽力帮助你的。这个暑假你不要着急,先好好休息,同时去买一些难度较低的辅导书,大题目先不要多做,主要做简单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一天做上20题,一步步来,先把数学的感觉找回来。开学后老师还要给你们详细复习的。”一席话让我的情绪稳定了许多,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
不要小看做这些简单基础的填空题选择题,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做不好的,20题里面起码错上个7-8题。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才把差错率控制在了2-3题。现实的摆在眼前的提高让我兴奋不已。
开学后,倪老师一边开始为我们进行高三总复习,一边对我的个别问题进行专门的指导。她拿出数年的数学高考卷子给我看,问我:“xxx,你自己看看,这些历年的数学考卷除去最后的两题,其他题目难不难?”我仔细查看了考卷,发现其实高考远比我想象得简单,绝大多数题目都是很基础的,我的信心大增:“倪老师,都不难的!”“既然不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考不好呢?”倪老师继续开导我,“其实,和你们想象的完全相反,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根本不是依靠最后两道难题来选拔学生的,因为前面的基础题已经有110多分,哪怕是最后两题都不做,分数也不会低到哪里去。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其实并不是最后的难题上拉下了差距,而是前面大量简单的基础的题目错得太多了!高考考的其实是基础,而不是难题。哪怕你这个学生不聪明,最后的难题没能力全部做出来,但因为这些题目是分布积分的,你不可能第一第二小题都做不出,这些还是很基础的(其实也就第三小题难一些),你拿到这些得分,加上前面错得很少,得分也超过120,甚至超过125了。所以,你要立足于基础分,把该拿的分数尽量都拿到。”120分,这对当时的我有多大的诱惑力啊!我当时150分的卷子能做到90分及格就谢天谢地了!可是,初中时候那个朱阿姨说的话又怎么理解呢?我把这个疑问跟倪老师讲了。倪老师当即告诉我,说这种话的人是完全不懂数学教育的,你不要去相信,不要去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终于,我看到了希望,而且是大大的希望。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真的达到了预想的125分左右,甚至是毫无准备的抽考,不经复习准备,成绩也能稳定在这个分数上了,我的数学彻底恢复了!
这个故事中,倪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员,她之所以优秀并不仅仅是课上得好,而是她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而不是简单狭隘地把眼光盯着考题。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的老师。
至于那个朱阿姨的话,虽然她的确是好心,但是她的话代表了相当多数外行对高考中考的误解。所以补课实际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虽然前面我讲过,补课的时候老师会教你很多巧妙的解题技巧,这些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诱惑也很大。但是你毕竟是学生不是老师,老师可以花很长时间研究某道题目的几种解法,比较出最巧妙的一种,而学生面临的是基础学习和考试,在考试的时候面对的绝大多数都是需要从头思考的题目,你不可能把预设的解题技巧去套题目做,而是要立足于题干找出思路来。另外,考试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让考生用几种方法去做一道题然后比较之下把最巧妙的一种誊写上去。考试的时候考生能用的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时间想出来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办法,而这需要的是基础,不是补课时的那些花哨“技巧”!
这是一段我幼儿园时候的故事,在这里也是说给那些正在犹豫要不要送孩子去学“特长”的父母们听的。
我幼儿园的时候我父亲总是时不时地利用星期日带我去上海市区玩一天,一是增长点见识,二是增进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三是正好省去一天的“买汰烧”。(我母亲三班倒,周日经常不休息)
一次,我父亲带我来到外滩黄浦江边。当时的外滩和现在还不一样,防汛墙还比较低矮,所以没有现在大家熟悉的那个需要走台阶上去的景观平台。当时的防汛墙就直接修在中山东一路的路东侧,大概到成年人的胸口那么高。我那时候因为个子小,所以我父亲就把我抱上脖子,骑在他的脖子上看黄浦江和江面上停泊的各种轮船。
在那时,黄浦江外滩段还不是现在的“景观河道”,浦东那边有大量的仓库和码头区,停泊着不少远洋货轮,往南十六铺那边是客运码头,停泊着那种像烤饼炉子那样的长江客轮,还有“锦绣河山”四艘近海客轮。我父亲就用我听得懂的语言告诉我,这些船是载客的能开到大海里去的,可以到宁波、青岛、大连,他们的船身比较高,海浪就不会打上甲板;那些船身很低,上面一层一层像楼房一样的是长江里的客轮,可以去南京、镇江、武汉……,因为长江里没有很大的浪,所以船身可以做得低一些,靠码头的时候乘客就能很容易地上下船;那边那些是运货物的大轮船,一直可以开到日本、开到太平洋(我当时已经知道七大洲四大洋了)那边的美国……就是在这样的话题中,我的地理概念和与船舶有关的知识就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了。
忽然,我问起了这样一个问题:“爸爸,这些大轮船是用什么做的?”
我爸爸告诉我:“是钢板。”
我问道:“钢板不是要沉下去的吗?为什么大轮船不沉下去?”(因为前面我父亲已经跟我讲过木头、泡沫塑料可以浮在水面上,钢铁、石头会沉下去)
这个问题对学过初中物理的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我当时才幼儿园,如果当时跟我讲什么阿基米德定律,我是根本听不懂的。所以我父亲当时就这样说:“哈哈,这个回家去我们做个实验你就明白了。”
回到家,我父亲打了一脸盆水,用香烟包装盒里的锡纸剪成同样大小的两块,告诉我:“你看,两张纸一样大,那么它们就一样重。”然后把其中的一张折成一只小纸船,另一只则揉成一团,一起放到水里,只见折成小船的浮在水面上,揉成团的沉了下去。我爸爸说:“你看,两个同样重的东西一个浮在水上,一个就沉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形状不一样,折成小船的纸水可以托住它,而揉成团的纸水就托不住了,就沉了下去。”
这个实验以及解释虽然不可能完全讲清楚我的疑惑,但是这就给了我一个感性的概念:东西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不仅仅是因为重量轻重,还有形状。有了这种初步概念,等到了初中一讲阿基米德定律我就非常容易地接受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父子间的交流和点点滴滴学到的知识,培养了我求知欲强、爱探究问题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在钢琴前是学不来的!
钢琴、小提琴能让孩子出一时的风头,拿一时的奖,让做父母的你脸上有光,但是从长远看,你失去的要比你得到的多得多!
上海的西郊动物园很多人都去过,在我幼儿园的时候我爸爸也带我去看动物。
和别人不同,我们每次都是天没亮就起床,坐头班汽车去市区,然后换乘57路公交车来到动物园。所以我们经常是动物园清早的第一批游客。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们要看饲养员喂食。
动物园里动物的“早饭”都非常早,只有最早去的一批游客才能看到。我父亲那么早带我去是为了让我看饲养员是怎么给动物吃饭的,还能看到不同的动物吃的是什么东西。比如猩猩要吃很多水果、那只最大的非洲大猩猩一巴掌能握起6个苹果,让我开了眼界;猕猴山上的猴子们争相抢拾投进的水果;大象用鼻子卷起草料,从容不迫地送入口中慢慢咀嚼……这些场景都是晚到的游客看不到的,同时,我也对动物的食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日我和我父亲去他的挚友家玩,恰巧遇到了他们家的一位亲戚陈老伯。陈老伯早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系,在江苏扬州的宝应县当中学数学老师。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陈老伯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也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桃李满天下。在当地,陈老伯也是人大代表,数学教育界的元老,拥有很高的地位。
闲聊之中自然也就谈到了教育。陈老伯连连感叹:“现在的学生苦啊!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他说起了他的孙子:“我孙子小学毕业以后,进入了我们那边质量最好的初中。你们也知道,这样的初中教育质量一流,可是竞争也是极其激烈的。为了让他能够在那边站得住脚不落后,我们付出了不知道多少心血。当时我们那边开了个奥数培训班,专门收数学尖子进行培训。为了让我的孙子成绩好,我专门去打招呼,好在那个开奥数班的老师就是我以前的老学生,他看在我老头子的面子上给我孙子留了个名额。如果不留的话,早就被抢走了,想报这个奥数班的学生太多太多了!进了这个班以后我孙子每天学校里放了学就去上奥数课,要上到晚上7点多钟才回家吃饭。一进家门孙子连饭都不吃一口,鞋子都来不及脱倒到沙发上就睡。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可是又能怎么办呢?不敢去叫醒他,让他迷糊一会儿后自己醒过来去吃饭,吃完饭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完成奥数班的作业,不到11点根本没法睡觉。这样下去,小孩子的身体是要垮掉的呀!”
业余倒腾教育那么几年,夸张的例子我也听过不少,搞到这个份上的也着实让我和我父亲吃了一惊。照这样搞下去,别说什么出人头地,怕是还没熬到高考的那天就要病倒了。我们问他:“老伯你也是老数学教师了,数学该怎么学别人不清楚你总该清楚的啊。这种不讲科学蛮干的事情其他家长做了也就算了,您老怎么也跟着蛮干起来了?”
“不行呀!”陈老伯讲了下去,“现在的竞争有多激烈啊!学生要出类拔萃,要在中考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光靠学校里这些大家都学的大路货怎么行呢?还不得外面开小灶啊。中考高考前面的基础题大家都做得出来,最后定胜负定生死的不就是压轴的几道难题吗?这些东西在课堂上根本是学不到的啊!”
当时我已经考上大学了,经历了高三倪老师帮我提高数学成绩的过程,我对数学学习和高考数学的一些规律已经心中有数。听到陈老伯的这一席话,我感到哭笑不得,陈老伯啊陈老伯,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教了那么多年数学,高考的标准是怎么样的你最明白。那些无量商家危言耸听的鬼话可以骗得了其他无知的家长,可怎么能逃得过您老的法眼?现在您老怎么也陷进去啦!我跟他讲:“陈老伯啊,其实我的数学成绩本来也不好,甚至一度不及格。但是在高三一位老师的指点下既没有补课又没有学什么奥数,照样飞速提高,考到了不错的成绩。您孙子又何必去这样折腾呢?再说了,奥数这种东西其实和课堂内的普通数学没有什么关系,学奥数也根本提高不了数学成绩啊。”
还没听完我的话,陈老伯连连摇头:“不一样啊不一样的。现在的竞争比你那个时候激烈多啦!你那个时候学奥数的学生少,现在很多学生都在学奥数了,水涨船高,中考高考自然也会越来越难,你不学你就落后了。再说,奥数要求很高,你能学奥数,那么对比较简单的课堂数学肯定是有帮助的,可以提高你的数学思维水平。如果奥数没用,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强着去学呢?”
那天我们和陈老伯争论了半天,举出了无数例子,讲了无数自身的经历和我们总结出来的道理,但始终无法说服固执的陈老伯。他总是反反复复地强调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别人都在学,你不学你就要落后了……
首先,陈老伯的逻辑是很荒唐的。别人都这么做,不代表这么做就是符合逻辑的就是正确的,否则天底下就没有“群氓”这个词了。作为一个资深的数学老师,面对失去理智的近乎丧心病狂的家长,他也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开始用冲动代替理智,跟着一起“群魔乱舞”了。陈老伯是当地数学教育界的权威,又是人大代表,不论从他的地位还是从社会责任感来讲,他都有必要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去纠正这种不良的倾向。但可悲的是,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利用自己的这些威望和权力“以权谋私”地为孙子去争取奥数班的名额。说陈老伯“助纣为虐”也许过重了,但说他太糊涂,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其次要谈到的就是奥数。奥数和课堂数学有明显的区别,普通的课堂数学讲的是基础,是按照常规和基本知识概念去解决基本的数学问题,而奥数则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是利用有限的数学工具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如小学的一些奥数题,如果用中学的方程知识来解决的话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但在小学里学生还没有学习方程,就必须用现有的算术知识构建数学关系,列出等式来算出结果。这当然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当然也是了不起的。但是奥数带有明显的竞技性,它的这种对数学思维的要求远远超出了普通教学大纲对数学学科的要求,因此奥数无疑是一种少数人的游戏。只有那些对数学特别敏锐,特别有兴趣的学生才是奥数的理想学习者,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奥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们去学奥数,对正常的课堂数学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这里打个比方:普通数学就好比长跑,讲的是体能和毅力,奥数就是杂技,讲的是技巧。我们不能认为一个走钢丝高手就能得马拉松冠军,所以学奥数也并不能提高课堂数学的成绩。而糟糕的是,绝大多数家长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简单地冲动地认为多学点总是不会错,别人都做了我们不做就落后了;一些民办学校、“重点学校”为了回避小升初不能搞选拔考试的规定,也用奥数成绩来变相地选拔“优等生”;而奥数的培训机构为了经济利益,自然也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奥数对数学学习有多大帮助,奥数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奥数能猜到高考的压轴大题……这样一来,奥数能不这样畸形地火爆吗?
至于中考高考的题目难度会随着学生去学奥数而水涨船高,这更是毫无依据的胡说八道。中考高考的标准完全是按照中学的教学大纲来定的,怎么会被奥数炒上去?!何况那么多学生去学奥数,真正提高了数学水平的又有几个呢?绝大多数学生还不是花了金钱花了时间劳命伤财地做了极少数尖子的陪读书童?既然不存在“提高了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又何来“水涨船高”一说呢?
今年上半年因为工作的需要,和社区里的市容协管员比较接近,天天在一起上班。时间长了,协管员中也传开了:局里的那个小朱对教育很懂的。有一次,办公室里来了个新的女协管员,她说她老早就听说过我,过去在另一个辖区工作,现在刚刚调过来正好想问问该怎么辅导她的儿子。于是,我在中午休息的时候和她聊了起来。
聊了没几句,我就对这位母亲有了个很不好的初步印象。她根本没有什么正确的观念,在教育方面一窍不通一味随大流,还极端自以为是,让我立即想起了前面提到过的小王的母亲,而且她比那个小王的母亲更加咋呼更加庸俗。所以沟通变得很困难。
她的儿子初三,在我们这里的一个普通公办初中读书,成绩一般。她的母亲反复抱怨她儿子读书差,当初没有考进民办学校,现在学校里成绩如何如何不好……(民办学校的事情我将另外写篇文章)特别是当她的外甥女考上了一个民办初中后,她的姐姐姐夫整日高调地夸耀女儿读书如何认真,如何主动地要求补课,每天作业做到多晚多晚……更加加剧了她嫉妒和惶恐的心理。我尝试从日常学习习惯、各科成绩等角度去了解一些她儿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得到的除了一大堆“不认真”、“不用功”、“总让我操心”……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很快我们就谈到了补课。这位家长是补课的狂热痴迷分子,喋喋不休地讲她如何去强迫她儿子补了好几门课来向我表功。我制止了她的唠叨,问她:“你强迫你儿子去补课,那么你想没想过你儿子到底要不要补课?你儿子欠缺什么你搞清楚了吗你去补课?!”
她回答:“哎呀你不知道呀,现在哪个孩子不补课啊!我姐姐家的那个女儿,读书那么好,还很自觉地提出要补课。她今年刚刚考进初中,还没开学就跟爸爸妈妈讲初中里好学生很多,竞争更加激烈,所以要提前补课笨鸟先飞……女孩子就是成熟得早啦!怎么那么懂事的啦!哎,我们家的那个啊,叫他去补课还要跟我闹……”
“好了好了!”我不得不打断她,“别人补课就是你补课的理由?补课就好比看医生打针吃药,不是越多越好的。别的孩子成绩比你好在补课你就要补,那我问你,是不是流感爆发的时候别人家比你强壮的孩子生病打吊滴了,你儿子没事也要去打?!你糊涂不糊涂啊!说话动不动脑子啊!你儿子的学习上是有问题,但是你去找这些问题了吗?你今天除了发那么多牢骚外,说过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吗?你这个当妈的也太好当了吧!我告诉你,很多小孩就是被你这样的家长整天唠叨动不动就补课搞砸的知道吧!”
那母亲显然急了:“我都是为他好呀!在读书方面根据我的经验,总是……”
“经验?你有什么经验?!初中都没完全毕业谈得上什么经验?!如果你读书上有经验,你还会来这里做协管员吗?!我不是看不起你学历低,也不是看不起你们这份工作。社会上总有各种工作要大家去做,大家都是平等的,你们那个时代书读的少的人很多,这也不能完全怪你。但是既然是这样,那么你那你的三脚猫经验瞎指挥什么呢?做家长的也要提高提高自己的素质的,你儿子在长大在提高,你还是过去那一套东西,光会出钱补课补课,你当得好家长吗?!为他好为他好,每个好心办坏事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那母亲脸红了,开始转移话题:“哎,为什么我儿子不能像我外甥女那样自觉呢……”
我继续炮轰:“也许你外甥女小学里的成绩是不错,但是小学里的成绩能有多少价值呢?到了初中高中,重新洗牌的次数多了,小学里的这些成绩没多少人在乎。你听到的那些话也都是从你姐姐姐夫那里听来的,你怎么能保证不是他们不是为了虚荣心在你面前吹牛夸大?再说了,如果他们女儿真的如你所说‘自动要求补课’,那么我说她对中学学习是完全没有正确认识的,要么是说给父母听了卖乖,如果不是,那么今后天知道能不能读好书。这种小学里数一数二听话懂事中学里全面崩溃的例子我看得够多够多了!”
唠唠叨叨讲了整个中午,虽然这位母亲要了我的电话号码,再三提出以后还要请教我这方面的问题,我也答应了,但是我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她。毕竟这样的一个母亲,你能跟她说什么呢?她能懂什么呢?
这一代的家长,其实有几个是有“学习经验”的!
有些家长在外面总是很自豪地吹捧自己孩子,说自己的孩子多么多么自觉,每次开学都主动提出要买辅导材料,回去很自觉地做;经常主动提出要去参加补课,不能落后……有的还追溯到小时候:从小就很主动地要求我给他/她报名参加奥数班、报名学钢琴、小提琴……似乎他的孩子绝对是个自觉懂事的模范孩子。
其实,在这些背后你们有没有想过:没有孩子会自觉地放弃玩耍对补课辅导班做作业觉得甘之如饴。未成年的孩子也几乎不可能懂得那些家长灌输给他的“现在好好读书吃苦,将来如何如何开心幸福”之类的说教,尽管有的孩子还真的能一套一套地讲这些大道理,因为未成年的孩子考虑的是眼前的奖励和快乐而不是几十年后的东西。那么,这些孩子真的很懂事吗?实际上说这些话的孩子很可能是在进行一种表演——表演自己的认真、自觉、刻苦和“懂事”,以此博得家长和老师的赞许。他们想要的其实也就是这些廉价的赞许。小孩子不懂得大道理,但都会耍小聪明,知道哪些话哪些做法会取悦大人,于是就顺着大人的话故意去说去做给你看,让你高兴。有的孩子在这方面甚至做得比真的还要真!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富贵人家读初二的儿子,他成绩不太好,木讷呆滞,知识面极度贫乏。我尝试着和他攀谈,想了解一些他的真实想法(当时他父母也不在),但他还是习惯性地用那些父母灌输给他的大道理来回答我。比如他初二还没开学,物理课还没开始学就去补物理了,我当时很奇怪地问他:“你物理还没开始学你就去补什么?再说你物理又不是最差的?”他很“认真”地回答我,说是体现一下对这门课的重视,是自己主动要求去补的。这种学生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本来那些大道理是说给父母老师听为了取悦他们的,可是说得时间一长他自己把自己都给骗了,把假话当成真话说,真话怎么说都忘记了。
所以,日常教育中父母不要总是去说这些空洞的大道理,不要苛求孩子的“自觉”,否则你得到的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伪自觉”。
在前面那个《“你有什么学习经验?”》的故事里,我提到过那个做协管员的母亲因为孩子小升初没有考进我们本地的民办初中而懊恼不已,觉得自己损失巨大。那么,本地的民办初中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吸引那么多家长趋之若鹜呢?我也来介绍一下:
在2000年以前,我所在的区是没有民办初中的,当时所有的初中都是公办的,招生工作也完全按照属地原则——各个学校划分学区,属于这个区域内的学生都到某一学校内去读书。在当时,全区教学最好的学校是实验中学,也是我所就读的学校。由于当时我们区早就取消了小升初考试(86年取消,比上海其他区早10多年),所以各个初中的生源都比较平衡,没有哪个学校特别好的情况,所以当时这些初中的考试成绩的确能够比较有说服力地反映其教学水平。(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因素没错,但毕竟是个因素。)由于实验中学一直保持了很高的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得到了家长们的青睐。甚至有家庭为了把子女送到这里来读书不惜买学区内的二手房,把户口迁进来。
而且值得称道的是,实验中学当时还保持着相对较少的作业量,并没有采用后来几乎所有中学都采用的大面积补课、题海战等手段。当时初三的学生照常准点上学、按时放学,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打折扣,连春秋游都照常参加。因此说实验中学有水平那的确是货真价值的。
因为这样的优势,勾起了一些教育局行政官员的贪欲,他们想如果把实验中学改制成民办中学,那么既可以变相地搜刮优质生源,又可以收取比公办学校更多的学费,岂不两全其美?于是在2000年实验中学变成了民办桃李园学校,学杂费也从公办时期的几百元变成了数千元。
除了大幅度提高学费外,教育局还放纵这所学校采用违规的方式招生。按照上海市的规定,初中不允许采用择优录取的方式招生,不允许搞选拔性质的招生考试,民办中学只能采用抽签的方式招收新生。具体方法是在本年度小学毕业生中开放报名,到预定的截止日期后,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决定录取名额,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影响到录取,避免了民办学校搜刮优质生源的情况。但本区的教育局一为了敛财,二为了突出这所“优质学校”,制造中考升学神话,故意放纵该校采用择优录取的方式录取新生,就以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为主。这样一来,桃李园学校就能录取到小学里的高分学生,而剩下的学生则全部推给了其他公办中学。
刚刚出现桃李园一所有特权的民办学校时,还没有对本区的教育状况产生严重的冲击。毕竟桃李园的学费是普通公办初中的数十倍,而且招收的学生也有限,因此绝大部分学生是无缘民办中学的。而且由于高昂的学费,不少成绩很好的小学毕业生家长也觉得多花那么多钱意义不大,并没有选择去报名。在这几年时间内,桃李园由于依赖特权搜刮了一部分优质生源,取得了比较高的升学率,而其他学校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还不至于太大,尚能维持正常的教学质量。另外,此时的桃李园虽然收取了巨大的学费,教学带有了比过去更重的功利性,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保持着过去老实验中学时代的风格——作业不多,不盲目搞题海战,注重学生真实的学科素养。
但事情很快出现了变化,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几年后第二第三第四所类似的民办中学相继在本区出现。这些民办中学不但也利用特权违规搞择优录取招生,而且一上来就采取了极端邪门的教学手段:超大作业量、海量习题、双休日大面积半强制补课、半强制地搞奥数、英语等“特长班”和“兴趣班”、毕业班学生延长教学时间……这种极端野蛮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里的确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后患无穷。可是家长们不懂得这些,他们发现这些中学中的“新贵”比桃李园“抓得更紧”、“更负责”,于是纷纷把孩子送入这些学校。面对这些一上来就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桃李园很快也开始堕落,也开始采用这些野蛮的方式教学。更严重的是,当本区的民办学校(在家长眼里成了“优质学校”、“高级学校”)从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四个五个的时候,去民办学校的机会变得多了。家长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一来中考的时候更多的学生会从这些条件好质量好的“高级学校”里毕业,如果在普通公办中学读书那就吃大亏了,于是他们的选择就是更加疯狂地追捧这些民办学校。在小学的毕业班里,往往出现了“成绩好家里有钱的要去,成绩好家里没钱的借了钱也要去,成绩不好家里有钱的拉关系走后门也要去”。这样一来,普通公办学校的生源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的学校几乎无法收到学习成绩还过得去的学生,教学质量已经无法保证,一些学校开始破罐子破摔,甚至个别学校认为,反正剩下的学生要么没有后台要么没有钱,都是穷人家的笨孩子,怎么弄都不过分,于是一些野蛮的丑恶的现象开始出现,比如利用分“好坏班”机会敲诈勒索学生、体罚、侮辱人格……
而这些所谓的“高级学校”教学质量又怎么样呢?大部分民办中学就是在靠疯狂的题海战掠夺式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只管在中考的时候考出高分创造高升学率,好在外面吹嘘自己学校的“高质量”,至于毕业的学生是不是具有了初中生应有的思想素质和学习方法策略,根本不去考虑。结果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市重点一中的新生中75%都是来自这些民办中学,而且大多数分数很高,但是“高一风暴”也刮得愈加猛烈狂暴,这些民办中学毕业的“高材生”成了最经不住打击的学生。
另外,因为所有的家长都把民办学校视为“高级学校”,原本已经取消的“重点初中”实际上变相地复活了。小学里纷纷把民办学校招生录取线的上线率看做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民办学校绑架了全区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这就是本区教育现在最严重的危机。
大四的时候我来到母校一中当了一名高中政治实习老师,教的是高一新生。这批学生中大部分来自本区的民办学校(参见前面的民办教育一帖),很多人学习能力比较差,表现为不会听课,不会自己复习,读书依靠“惯性”,只会用习惯思维来解决问题,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解决新问题,因此,“高一风暴”也刮得尤其猛烈而狂暴。几次测验以后,班里成绩特别是数理化成绩一片红,很少有人没开过红灯。
一日上课时,为了讲清楚某个问题,我偶然提到了“排列组合”,这是一个高三才学的知识。我是政治老师,自然没有必要去跟他们细讲排列组合的具体知识,只是提到罢了。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班里不少学生都说他们以前学过!我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小学奥数班上学的。当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关于早期教育的问题,对奥数教育扩大化也有一定的看法,便决定做个小调查。我要求:“小时候学过奥数的同学,举手!”哗啦啦班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粗粗一数几乎达到三分之二。可是,在这些举手的学生当中很多人现在数学就是不及格。于是我问他们:“你看看,你们这些人从小学奥数,有的还学了好几年,可是到现在你们的数学成绩却就是不及格,而且你们连自己到底差在哪里都不知道。你们自己说说,奥数教育对数学学习有用吗?”学生们只能尴尬地笑笑。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不是最要紧的,因为小学里的知识太简单,只是用来打基础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片面苛求满分没有意义;但是,小学里一定要争取做小干部,这能锻炼能力。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
当小干部,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并不值得太认真地去追求。因为在小学里,孩子们都还很小,班级生活的主导者就是老师,小干部最多是作为老师的助手,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收收作业本、带领学生早读等,谈不上培养了多少能力。
其次,小学里虽然名义上有少先队组织,但是组织活动完全由老师大包大揽,班干部的选举也基本是老师指定或者是“指导下的选举”,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
另外如今一些学校的班干部制度也严重变味了,老师把班干部名额作为对宠爱的学生的奖励,甚至是对有权势家长的一种讨好;有的班级为了“摆平”各路神仙,在班级里设置了10多个中队干部,20多个小队干部,完全违背了少先队的组织原则;一些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也在这种环境中过早地学会了崇拜权力、滥用职权、拉帮结伙……这种变了味的班干部制度还是要尽量远离的。
另外,小学里当班干部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之间也没有对应关系,一些小学里老师的宠儿进入初中不过而而,甚至堕落下去的也不在少数。我小学班里就有一位女生,因为家里长辈都是本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又极端宠爱她,所以多次到学校里来“要官做”,小学里的一些老师也没有原则地溺爱她,加官进爵,年年“十佳标兵”、“三好学生”也都有她的份。没想到进入初中以后,这个学生迅速堕落,不但成绩一落千丈,还跟各种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到了这个地步,当年溺爱她的小学老师该如何面对呢?
所以,不要把班干部看得太重。
其实,我小的时候也被培养过“特长”的,是画画。
从小我就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分。幼儿园里老师教小朋友画鸭子,他们只会在纸上话上一只模仿老师示范画出的鸭子,然后机械地在鸭子下面画上一些波浪,而我则能画出“鸭子妈妈、小鸭哥哥、小鸭妹妹……”的一个鸭子家庭,还有故事情节,经常博得幼儿园老师的赞赏。
进入小学以后,我在绘画上的天分依然表现得比较突出,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学校里的美术兴趣班,在美术班里也一样表现得十分抢眼。有一次,我随手涂了一群鸡,由于小时隔壁邻居家养过几只,所以我很自然地画出了“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小鸡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还给它们盖了个“家”。没想到这幅画博得老师一片喝彩,后来居然东渡扶桑,送到日本参加了一个中日友好交流访问活动。
这里还要提到我未曾谋面的祖父,我的祖父生前是一中的美术老师,当时全县美术老师很少(一个半,除了我祖父还有一个稍懂绘画的代课老师),一些宣传画廊、雕塑等也经常要叫我祖父去布置,所以大多数人都认得他。可惜的是祖父在文革中惨遭政治迫害早逝,所以我从没见过他。这段历史在我们这里的教育界中有不少人都知道,故把我的天分和我祖父联系在一起,总是说这是遗传的结果。(虽然我从来没这么认为)因此对培养我的美术天分学校里自然是非常上心。
可惜的是,我们小学别的都不错,但就是缺钱,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故非常软弱,缺乏底气。当时正值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思想泛滥的时候,学校为了筹集资金,经常把鼓号队借出去给某些公司企业当仪仗队,把学生的手工艺品(草编制品什么的)送给一些单位当纪念品,期望能换来些许经济支持。我们美术兴趣小组也不例外,经常参加某些暴发户公司出钱搞的各种“少儿画展”,为他们做义务广告。
画画也是需要时间的,其他主课的作业也是要做的,但是学校里管不着,经常要求我们在完成了每天的作业之后加班加点拿出作品来。尤其是每个学期期末,学校里作业本来就多,而此时恰逢教育主管部门考核的时候,为了制造出一点活动丰富一下台帐,显示一下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好,这个时候这种乱七八糟的“比赛”、“画展”也特别多。我们经常要在完成了作业后再画画到深夜。
我父亲看不下去了,跟学校提出交涉,别的不要求,就要求学校把我放了,不要再“培养”我了。学校眼看着好苗子要没了,反复做我父亲思想工作,说今后绝不增加我的负担,许诺给我多少额外的好处,夸赞我在美术方面如何有天赋,如果培养下去前途有多么远大……父亲皆不为所动。学校无奈,只好同意不让我参加美术班。自此,我与美术绝缘。
后来我长大了,看多了身边从小学特长,长大后不过而而的同龄人,再想想自己在学业上的收获,我觉得我的父亲实在是个有远见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的人。
其实,我的学习成绩也不是一直好的,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一度非常差。
当时,我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人已经是个中学生了,但思想还是比较幼稚,跟小学生没有什么两样。当时的我还不大懂事,学习上也比较马虎不自觉,能偷懒就偷懒,每天的作业都是草草完成交差。那段时间,家里有些变故,我暂时住在我奶奶家,我爸爸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关心督促我。所以我的成绩就很快地拉了下来。
初中第一学期结束,我的成绩到了班级32名(全班54人),数学英语都只是刚好过及格线。班主任邱老师对我的学习很不满,对我严厉批评,我爸爸看到我的成绩也非常着急,狠狠地责备了我。但是着急归着急,成绩还得一步步赶上去。当时我们在教育方面还远没有现在这样比较丰富的经验,思想方法还很幼稚很粗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学习观念,也比较容易随大流,所以当时我爸爸采用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买来大量辅导材料每天强迫我做。就这样初一第二学期我就一直在逼迫下天天做辅导材料。这种做法非常疲劳,效果也很不明显,我虽然不敢不做,但内心还是很排斥,还是寻找一切机会偷懒。就这样到了初一第二学期期末,我的成绩非但没有提升,反而继续下滑,已经接近年级最后90名。
拿着这样的成绩单回家,家里人自然是不会高兴的,一连几天家里都笼罩在焦急压抑的气氛当中。我爸爸焦急万分,但因为他的数理化文化水平只有小学水平,英语连字母都认不全,一时手足无措,到处打听提高学习成绩的办法。当时他单位里的同事纷纷提出,去请家教补课,说现在很多学生都在这么做了。这个办法我爸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很紧张,根本没有余钱去请什么家教,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无奈之下,我们家甚至对我的学习开始绝望,觉得照这个成绩考高中考大学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能考上一个像样点能定向培养的中专技校也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今后有份工作。我爸爸的叔叔、也就是我的叔公在宝钢厂担任工程师,是宝钢的元老,因为年纪大了就退居二线主要负责宝钢中专的一些工作,百无聊赖之际我爸甚至去找他老人家,意思是如果今后我成绩不好,能不能开个后门让我去他们中专,这样大不了今后我去做个工人。可见,我当时的成绩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一方面想着退路,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在尝试着提高我的学习成绩。因为有了了第二学期天天做辅导材料的失败经历,我爸爸开始对辅导材料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当时虽然还说不清楚问题在哪里,但已经隐约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我爸爸开始冷静下来,不再一味指责我不用功,不努力,而是尝试着和我一起商量讨论怎么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开始觉得,如果继续做辅导材料,期望把初一拉下的知识补上来,在短短的2个月暑假里补1年的东西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先把这些东西放一放,立足于明天,把初二要学的东西准备一下呢?我爸爸想办法借来了一些初二的教材,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下之后发现:数学(我当时的主要问题就是数学)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环扣一环,前面的没学好后面的就听不懂。初二基本上是在讲新的知识(我记得很清楚是平方根运算),和初一的关系并不大。这样一来,先放下初一提前预习初二就有了可能。同时,我们改变了使用辅导材料的思路,不再追求操练初一的知识,而是提前购买初二的辅导材料,作为我假期预习时候的练习(预习了总要做一点题目检验一下)。就这样我尝试预习了一个暑假。到开学以后,我果然发现通过预习上课的精神状态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东西变得很有思路很有方向,往往老师还没讲我已经知道下面要怎么想了。有了思路,上课我也就能举手发言了,次数一多老师也渐渐对我关注起来,对我的学习更加关心。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同时在家里,我爸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严厉地指责我,而是尽量看我进步的地方,哪怕小测验只是比上次提高了1分、2分,虽然总分还是不太理想(数学80多分还是不大理想的),但还是以表扬肯定的方式鼓励我继续进步。这样一来,原本提高成绩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就一点一点变得现实起来,而且自己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正在朝这个目标靠近。我爸爸还跟我说,过去成绩不好不要紧,你毕竟还只是初二,时间还有很多,潜力还很大,一步一步走完全来得及的。就这样,我的信心也越来越充足,对学习也不再觉得厌烦劳累,变得比过去勤奋刻苦多了,因为我觉得我付出的努力是可以得到回报的,只要继续努力下去,成功会越来越近的。
果然,初二一年我从年级倒数90多名稳步爬升,到初二升初三的时候,我的成绩从年级后90名达到了年级前90名!我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到了初三,成绩稳中有升,最高的时候达到了年级19名!这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成绩啊。
最后,我以优异的成绩面试报送进入市重点一中,初中的学习胜利地结束了。
回想这段经历,我是很感慨的。在初一升初二的时候,我成绩相当差,家里经济条件也很紧张,老师对我不抱希望,家长对我也非常不满,可谓是“内忧外困”。但是我和我爸爸在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没有乱了阵脚,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尝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成功。这就好比党史上的遵义会议,我们从“迷信共产国际”(迷信辅导书、补课)走向成熟,开始学会了用自己的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也标志着我和我爸爸对教育的思想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在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断绝了“外援”的机会,现实逼着我们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这让我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和印度:中国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环境,承受着长期的封锁,最后逼着科研人员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防科技;而印度则因为“环境太好”有好高骛远,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了钻研克服的勇气,满足于买、要,结果到现在还是一副烂摊子。我想我初中时候的经历不就好比中国,而那些家境富裕的家庭,子女学习上一出现点问题就盲目补课请家教,忙忙碌碌却始终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不就是另一个环境下的印度阿三?另外,在进步的时候“小步快跑”的策略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让我切身地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体会到成功正在一步步靠近我。相反,如果像很多家庭一样定出一个很高的目标,每次考试都指责子女没有达到目标,“不用功”、“不努力”……那后来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其实,前面我提到的“学习方法不当的非典型表现形式”就是如此,因为付出的努力看不到结果,目标还是遥不可及,所以就放弃了努力。其实,只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肯定,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期望这段经历能给朋友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很多人对文科有一种偏见,就是认为文科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靠背,只要把书上的条条杠杠都背出来,就能学好了。其实,这是对文科学习一个最大最严重的误解。
的确,文科课程没有什么公式定理,也没有什么要拐弯思考的题目,但这并不代表文科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文科对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各科目之间知识的联系有着很高的要求。比如学历史,肯定会讲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会提到列宁主义、修正主义、社会民主党等名词,这个时侯不但考察历史知识,也在考察政治知识。这不是单纯靠背能解决的。同样,学习政治经济学当中肯定也会讲到经济有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肯定也会联系到“大跃进”政策的失败等内容,这里又在考察历史知识。地理也一样,地理学得好,地图熟悉,很多历史事件都能在脑中的地图上比划出来,靠地图联想起来,这就比单纯的文字记忆要轻松许多。学好文科,一是要学会联想,不单纯地依赖什么考纲提纲,而是要利用地图、文字材料、图像甚至电影电视等多种方式把知识“联想”起来;二是要学会“描述”,文科考试不要求默写原话,要的是学生自己表达,要靠背书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话准确描述;三是要学会分析,要对历史事件、政治理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如今的文科考试,也早就不是单纯地考书上的原话了。那种“什么什么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XX年xx的什么事件,标志着……”这样的题目早就消失了。相反,大量的题目是给出一些课外的历史材料,比如地图、历史文献、照片、漫画……然后要求考生回答这是什么事件,这些材料的背景是什么,画这幅漫画的人是什么样的历史观念……还有的题目提出“如今在历史学界,某事件有了新的看法,是XXXXXXXXX,你认同吗?简述理由”等很开放的题目。对付这种题目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书上也找不到原话,不可能把书上的某段定性的话默写上来得分。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对历史事实了如指掌,还要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这些也绝不靠背能解决了。
可是,如今大多数文科学生都没有做到这些。他们更多地是在依赖背书、背概念、背观点甚至背题目的方式学文科。平时他们忙忙碌碌,念念有词,整天不停地背啊背啊,但就是不肯看看除了老师划出来的“考点”之外的内容,哪怕这些内容对他们理解考点是有帮助的。结果是背了几年的书,连书上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因为每次翻开书就是背划出来的部分,别的都不看)。考试的时候就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把背下来的支离破碎的段落机械地抄到考卷上。这个样子当然不指望什么好成绩了。另外一些老师的观念也有问题,相当多数的老师自己也认为文科就是靠背,不需要动脑子。于是理科老师借口“文科只要背,不要动脑子”把成绩不好看不上眼的学生推给文科班,文科老师也相信“文科只要背”,不重视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描述能力,只是天天压任务,监督背书,于是越背越糟。不过这里也要为高中的文科老师说句公道话,我这里指的主要是初中的文科老师,他们认为反正中考不考,无所谓,于是偷懒放水。某种程度上说,高中文科老师更多的是受害者,因为等他们接手这些学生的时候,往往这些学生已经在错误的路线上走得很远了,已经习惯于这种错误的做法,失去了纠正的机会了。对高中老师来说,他们当中不少人知道这是错误的,但也只好将错就错下去。
形成“文科只靠背”的错误观念,我认为三个原因至关重要。
1、绝大多数文科老师的水平比较低。文科其实不好教,需要老师有很广的知识面,但长期以来文科成了次等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屑于读,结果来读文科最后做文科老师的大多是不怎么会学习,对文科其实兴趣不大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出于无奈才来学教这些课的。因为他们当年就是靠死记硬背来学文科的,于是也用这样的方法去教学生。由此一代一代下去,“文科只要背”的错误观念就形成了。
2、过去文科考试的方式。如今文科考试很活,但在几十年前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文科考试一度很死,大量的题目就是背诵默写书上的经典原话,不允许自由发挥。经历过这种文科教育的人也很容易形成“文科只要背”的观念。
3、成人教育。如今这代学生的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多,但很多又接受过成人教育读文凭。在成人教育中,大多数人根本不图学到什么,只是想混个文凭,对于各门课程也不想去学什么,只图背答案混过考试算数。而成人考试也大多是“考100题给300题”,只要背出来,考试题目都在里面。于是在很多没有接受过高质量教育但又接受过成人教育的人当中,“文科只要背”也迅速流行开来。
某种程度上说,“高一风暴”也是对学生初中小学真实学习水平的一次考验。是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次风暴中被刷下,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利用这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脱颖而出,在过去他们的才华被那些真实水平并不强但维持着虚高成绩的学生压制着。另外,“高一风暴”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让一些学生真正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学习,狠下决心抛弃过去错误的方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果没有这样强烈的刺激,也许他们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问题在高一暴露出来,总比在高考、大学学习和今后工作中暴露出来要好。
我实习所带的是高一年级,如前面的文章所述,很多学生被“高一风暴”刮得“遍体鳞伤”没了方向。他们困惑,自己初中里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有的从小学开始就是老师的宠儿,班干部从小做到大,什么竞赛都是他们去出风头,为什么到了高中里却变得这么惨?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非常痛苦。同时,一些过去他们不放在眼里的初中同学却很快翻身,大展手脚,成绩开始稳步上升,成了班里的“新贵”。个别学生开始有了初步的感觉,觉得是自己过去的经历出了点问题,但又找不出问题在哪里,而大多数学生除了苦闷,依旧对这种变化没有引起思考。为了让他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我利用上课的机会跟他们讲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也许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到了高中以后成绩下降得那么快,考出了过去想都没想过的糟糕成绩。过去你们都是班级的贵族,老师的宠儿,而如今这些光环几乎一夜之间都失去了,天鹅又变回了丑小鸭。而与此同时,一些在初中里不被你们注意,成绩不如你们的同学则开始崛起,代替了你们的位置。其实,没有什么好想不通的,这一切只能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形容。当你们小的时候去学钢琴,学跳舞,学奥数,学英语到处参加比赛出风头,经常舞台上跳上跳下的时候,那些同学在自己看各种课外书,做那些真正对他们有长远益处的事情,有的时候他们还要承受老师和家长的误解与批评,说他们不务正业。当初中里你们花了大把大把钱进民办学校,花费无数的时间和金钱去补课的时候,那些同学在磕磕绊绊当中渐渐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到如今,他们会为过去近10年默默的努力获得收获,而你们就要为过去那么些年的风光和炫耀去付出代价,接受惩罚。而且我要说,惩罚才刚刚开始!”
看到他们都默默不语了,我也调转话头,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当然,并不是没有机会了。你们才刚刚高一,时间对你们来说还有,如果现在改弦更张,更过去的错误一刀两断,很下决心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你们还有机会翻身,到那时,你们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走得比过去更加稳固更加踏实,你们觉得这才是真真切切地在学知识长能力,而不是在学一大堆应付考试的技巧。你们很多人虽然在初中小学里积累了不少错误的观念和学习习惯,但总的来说知识基础还是比较好的,还是愿意认真学习的。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回去能把我今天说的话想一想,我期待着你们的变化。”
大伙儿说说,我的发挥怎么样?
前面我已经讲了大多数人对文科的第一个误解:文科只靠背。接下来我就要讲第二个误解了——文科适合女生,理科适合男生。
多数人都会认为,男生就应该去读理科才有出息,文科这种东西女生读读就好了。高中里分科后这种现象也非常明显,文科班里男生寥寥无几,整个娘子军,理科班里女生寥寥无几,整个和尚庙。但是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其实是没道理的。认为女生适合读文科男生适合读理科的人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讲的:一是女生的机械记忆好,男生的逻辑能力强。且不说男女之间有没有这样的差别,首先这样的观念潜意识里就有着隐含意思——文科不需要动脑子,文科只要机械记忆。这个我在前面的《有感于“文科只靠背”》中已经批驳过了,不再详述。再说了,男生机械记忆好,女生逻辑能力强这种反例我们也见过,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二是文科是次等学科,男生是今后做大事情的,读文科浪费了;女生反正是要嫁人的,混个文凭无所谓(我对“女生反正是要嫁人的”这种观点极端反感,以后我会详述)。这里不但反映了对文科的偏见,也反映了对女生的固有偏见。文科知识,不仅仅是一些条条杠杠,相反也需要智商,需要能力,怎么能认为是次等学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前面提到过的,“文科不要动脑子,只要背”。所以“文科只要背”实则是对文科各种误解的总根源。
实际上,男生读文科有着比女生更大的优势。大凡在中学里知识面宽广,兴趣爱好广泛,对军事、历史、政治感兴趣,地理功底比较好的大多是男生,他们丰富的知识面就是学文科最好的资本。相反,不少女生在中学里则更多地把心思放在了个人情感、言情小说和时尚信息上了,这些对学习文科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女生学习理科也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么不利,至少耐心细致肯下功夫练习,这对学习理科也是有利的。所以,没有必要认为地将性别因素考虑到文理科分化上去。学生分科,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优势和兴趣,而非性别。
这个萝莉的故事要先从我托儿所的保育员徐阿姨讲起。徐阿姨原本是邻县的农民,因为和一位军人结婚,几经周折,来到本市落户,被安排到某托儿所当上了保育员。徐阿姨人很善良,对还是3岁小娃娃的我非常照顾。当时我的父母都是县面粉厂的职工,父亲是机修工,到了年度设备大检修的时候经常加班,很晚才回家;母亲是包装工(各位肯定都吃过过去那种硬硬的一卷一卷的机制挂面,我母亲就是包装这个的),三班倒的工作也无法来接我。每次这个时候徐阿姨总是在空荡荡的班级里陪我玩,要么等到我爸爸来接我,要么徐阿姨把我抱到我家,交给我家的邻居才离开。虽然我离开托儿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我和我的家人对善良的徐阿姨一直是很感激的。
前年的某一天,我和我父亲在街上偶然遇到了徐阿姨,惊喜之余聊起往事,徐阿姨不停地赞叹我有出息、人聪明,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同时也说起了她的孙女,感慨到:“哎,要是我的孙女也那么聪明就好了,可就是笨啊,读不好书……”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她的孙女小学毕业后上了民办学校的分数线,父母出于“该花的钱要花,否则以后后悔,一切为了孩子好”的想法,交了巨额学费让她在民办中学中读了四年,本想着接受如此“优质优价”的教育,不是进市重点也应该是进区重点了。没想到中考的时候小孩子成绩很差,考进了本区的一所农村中学,让家里人失望透顶。既然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照例邀请他们来我家详谈。
到了周末,小萝莉被她的父母带来了。刚开始攀谈的时候,我强烈地感觉到这个萝莉实在太幼稚了,对学习的认识肤浅得让人可怕。我试图从她中考失利开始,引导她认识自己过去学习上的缺陷,想不到她把问题想得极其简单,一个“不认真,不努力”就总结概括了一切。(其实这是老师、家长共同错误引导的结果,把学习问题狭隘化了,在前面的《学习方法不当的非典型表现及其纠正办法》里已经谈过)和她讲问题我觉得非常累,几乎是在跟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讲。
谈着谈着我们聊到了作文,终于在作文上找到了突破口。萝莉和她的父母说,她的作文一直不好,虽然初中里的语文老师还总是夸奖她,但每次大型考试,作文分数都很低。我详细地问起了她过去初中里语文老师所教的写作思路,终于发现了问题:
其实,她初中语文老师的写作观念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误解。他们曲解了考试作文的要求,忽视了作文的本质。其实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学生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话可写”,学生要有自己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在纸上有条理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的实质。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怎么来?关键就是来自生活实践。相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生活是粗糙的,但生活是包括写作在内的一切文艺作品的源泉,文艺是对生活中这些朴实的东西的再加工再创作,失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文艺作品的基本来源。作为一个学生,经历相对有限,但在相对有限的经历中还是能挖掘出许多写作素材的。平日里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社会现象、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等都是写作的思想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日里多阅读有益的书籍,阅读主要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眼光变得更敏锐,更能抓住生活中能写的素材;还有就是要多思考,很多事情人人都看到过,但有心的人去想了,去思考了,去找根源了,他们就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在这个来自于生活的素材基础上,才谈得上艺术加工和写作技巧。而她的老师,或者说相当多数的语文老师却舍本求末,他们也口口声声要学生多看书,但他们误解了阅读的意义,把阅读的目的定为“搜集好词好句”、“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甚至是“多背几篇作文考试的时候可以套上去”,完全把阅读的初衷给歪曲了。这样的阅读就变成了无效阅读。“好词好句”和写作技巧其实是别人的,并不是你自己的思想,光摘抄了几大本好词好句,积累了一大堆“写作技巧”,自己写东西时却根本用不上,作文水平却依旧没有任何提高。
除了片面追求写作技巧忽视思想基础外,她的语文老师还在应试方面误入歧途。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僵硬的套路去写作,开头必须“开门见山”、中间必须分成几段,结尾必须“拔高点题”,文中必须引用几句“名人名言”……指望用这些低劣的手段去骗分。殊不知中考高考语文阅卷老师都是资深语文教师,他们看作文的眼光可没有这么低级,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怎么逃得过他们的法眼?另外,她的初中语文老师歪曲了“社会热点”,把作文和时政捆绑在一起,比如奥运会期间就必须联系奥运会、汶川大地震期间作文当中也一定要反映出来……以为这就叫抓住了社会热点。其实社会热点是指那些社会上出现的能引起人们思考和共鸣的事情,你能在这些事情上谈出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成熟的思想和眼光,那就是好作文,片面地追逐时政题材一方面内容老套乏味,另一方面过于宏大的题材也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把握能力,结果只能造就出大批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一味“歌颂再歌颂”、“赞美再赞美”的“山寨官文”出来。
通过分析写作上的失利,终于使这个萝莉和她的父母开始认识到,小孩子过去学业的失败,并不简简单单是不认真不努力的结果,相反其中包括着更多更多复杂的因素。如今,这些复杂的因素刚刚被揭开了盖子,对于学习,他们要重新开始认识思考了……
在教那个徐阿姨家的萝莉时,我发现她的思想水平很肤浅很幼稚,一脑袋豆腐渣,这个前面我已经讲过,同时还发现她的写作有如下特点:明明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丰富细腻的感情,却动不动就“感悟”,牵强附会地要从贫瘠的语言肤浅的思想中去表现“人生的哲理”、“心灵的触动”……这些装腔作势的语言配上低劣的内容,给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这让我有了警觉。询问之下不出所料,她的初中语文老师极力推荐学生去看《读者》杂志,并声称该杂志对写作很有帮助。
这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读者》的受害者,我想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先说说读者这本杂志,当《读者》还叫《读者文摘》的时候,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本好杂志,在它出现的初期,以其人文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作品题材,给当时那些刚刚从政治运动的阴影下走出来,但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的人们以徐徐的清风,让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与人文关怀,这也是《读者》能够迅速地成为国内畅销杂志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这个时代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时代的时候,《读者》却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依然自我感觉良好地扮演“社会救世主”的角色,贩卖“人文”、“民主”、“自由”、“博爱”、“人道主义”、“温情”、“心灵关怀”……等陈词滥调。我不是说这些词不好,但《读者》却把这些词符号化、信仰化、意识形态化,把原本朴实的真理变成了意识形态和宗教仪式化的说教,变成了连小资情调都说不上的“伪小资情调”。《读者》的文章越来越虚伪造作,越来越喜欢煽情骗取眼泪,甚至为了煽情可以编造谎言,可以不顾历史事实和自然科学规律,还自以为自己是在给社会以“最温暖的人文关怀”。在很多人眼里,《读者》的文章已经成为一种体例——《读者》体,其矫揉造作虚伪煽情的泛酸文风已经被固定化了。
而《读者》的读者,大多缺乏社会常识和科学素养,容易被粗糙的“读者体”文字所感染,醉心于编造出来的廉价的煽情故事,满足于“管他真的假的,先感动一把再说”的心态。说到底,《读者》已经异化为一本纯粹的低档消遣读物,供那些读者自我感动自我陶醉,似乎在泪眼婆娑之中,自己也变得高尚了,也变得有“人文主义情怀”了,自己廉价的感动在其内心,无疑已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一句话,不管你是泼妇还是荡妇,只要你捧上一本《读者》,立马就洗白成善人,成了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
如今的这些语文老师,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他们(或者说是“她们”)没有广阔的社会视野,没有丰富的思想,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科学素养。他们所谓的“文学修养”,就是《读者》之类的下三流煽情文字。因为内心的贫瘠,她们把虚伪当做高尚,把煽情当做感动,无视文学的浩瀚书海,却捧着一本《读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作为个人,你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不多指责,但是她们却把这种低俗的审美观教给了学生。前面我已经讲过,写作关键是思想的表达,思想的来源是生活,而推荐学生看《读者》却让学生误入歧途:不愿去接触生活,不愿去思考社会问题,却瞥脚地模仿《读者》的煽情文风去写文章,结果作文水平可想而知。
上周日我带那个萝莉学生去参观上海城市历史陈列馆,因为这孩子没去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也就顺便一同参观了。(历史陈列馆就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下的大厅内)
就在我们正在上球体观景平台上俯瞰上海市区的时候,某个小学组织2年级学生也来东方明珠搞“社会实践活动”,一时间整个观景平台上都是叽叽喳喳的小孩子吵闹声。忽然,几个小孩子径直走到我面前,很正式地敬了个少先队礼,说:“叔叔你好,请问你是哪里人?”我一时没明白是咋回事,就问他们:“你们是干什么呀?”几个孩子回答:“我们是xx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正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请问您对2010年上海市举办世博会有什么看法和感想吗?请你谈谈好吗?”一脸孩子气的表情加上故意作出来的成年人口气,让我感觉很怪。呵呵,虽然我也知道2010年本市要召开世博会,可是你说要我谈什么感想,我从何谈起,从哪里谈起呢?就算我谈了,这些个小孩子能听得懂吗?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们:“你们自己有什么看法呢?你们知道自己采访的目的吗?”两个小孩不好意思地笑笑,不作回答。
回到家里,我想了想,如果要说对世博会的感想老实说是没有。不是我不关心时事,而是这毕竟也是个国家为柱体的国际活动,一个个人又能谈什么“感想”、“体会”呢?但是对于学校里组织这样的活动,我倒是很有想法,很有看法的。
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虽然我们的确鼓励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但是毕竟他们的思想水平还是很有限的,“鼓励关心国家大事”对他们而言更多地是要求他们知道社会上在发生什么事情,并且对这些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是非观和爱憎观,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人,自己的生活和这个社会以及这个国家是有关系的。就算是要他们谈看法谈想法,也应该是在他们的思想范围内谈,谈他们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尽管一个小孩子要他们谈世博会,肯定是谈得不上台面的,但是这毕竟是他们真实的感触。作为学校的政治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想法引导到一个与他们的身份合适的水平和方向上去,而不是把成人世界里的大话、套话当榜样灌输给他们,叫他们浑沦吞枣地背出来,言不由衷地到处讲。说到底,这个小学里的这种活动,无非就是一些水平低下的政工干部的“创意”,搞些宏大空洞时髦的政治语境,把小孩子想牵线木偶一样地使唤一次,于是乎,自己就“重视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了,学校就“重视素质教育”了。
我在实习的时候也是个政治老师,毫不讳言我的任务的确有不少是在执行国家政府的意识形态教育。但是,意识形态教育、政治教育也要有水平,也要有质量。好的政治教育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意识,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国家、民族、社会观念,理解拥护或者至少是不反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可是这种作秀式的,严重形式主义化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能给小孩带来什么呢?只能是让他们学会了许多言不由衷,自己也不懂不明白的大话、空话、套话,让他们习惯于用大话空话套话来思考问题,用大话空话套话来表达。时间久了,自己该说什么话,自己怎么想问题他们都不知道了。就如同我前面的文章当中讲过的那样,形成了一种“伪自觉”。政治教育的确包含了思想意识的灌输,但这种灌输水平也他妈的低了!
不错,我们成年人的社会中,有的时候是不得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表里不一的场面文章,但这是我们成年人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把这种东西当成给后代的教育内容去灌输,让他们过早地模仿这些东西。在这些应付场面的外壳里面,人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的。“自己的思想”并不特指反叛的思想,而是指自己对社会对周遭环境对自己本身要有一个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应付外人的,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这种方法的培养是在小时候慢慢养成的,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的。而如果一个小孩从小都被这种“伪素质教育”包围着,他就误把虚假的东西当成是真实的,时间久了,自我就彻底迷失了。这里我又要提到学生作文了,作文教学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许多教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教的就根本不是作文,而是把大量落后的、虚假的恶俗的东西去教给学生,比如明明是孩子真实的思想表达却非要删除,强制改换成宏大的空话套话;明明是孩子对社会现象真实的看法却非要打上“不符合正确的思想”的标签,似乎只有言不由衷地“歌颂”、“赞美”再来个“结尾拔高点题”才叫好文章……做这些事情的教师们自己也会说:“我也不想这样,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考试就是这样,没办法。”其实社会也好,考试也罢,虽然有一些规则和限制,但并非都是反人性的,社会和考试都需要真实的东西。这个社会以及现行的考试制度虽然还远没有尽善尽美,但也远没有存不下一点真实。说到底,这种强行修剪的作文以及在东方明珠上看到的拙劣的“采访秀”,并非这个社会强加给学校,而是好大喜功的官僚和拙劣的政治工作者共同的杰作,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真正的目的只是自己的政绩。
我写这些东西,无意于指责那些小孩子,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指责要批评的就是那些想出这种活动的官僚和那些想借此机会出风头的教员。我知道,这种现象不是马上可以得到改变的,但我写在SC上,是想让做了父母的朋友知道,哪些是应该引导小孩去追求的,哪些是应付的(我们也只能应付,对吧),切不要自己也陶醉其中,被学校里廉价的赞美和荣誉搞昏了头,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推波助澜地把孩子主动往这条邪路上推,满足于“我们的孩子是学校里的小记者”、“我们的孩子经常参加演讲比赛,口才很好”、“我们的孩子老师特喜欢,经常夸奖他懂事”……这些“伪素质教育”活动可以让你的孩子出一时风头,但最终会害了他的。
最近,隔壁科室的一位女同事非常焦虑,因为她刚刚读一年级的儿子第一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97,数学考了95,没有考满分,她总是觉得自己儿子读书有问题,不如别人,然后很恐怖地想,现在才一年级啊,现在都考不了满分,那么粗心,今后差距要越拉越大,那可怎么办啊?……我好心劝她:“没什么啦,才一年级,今后路还长呢……”她却认为,班里考满分的小孩子好几个,她儿子如何如何落后,如何如何不如别人……反正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更荒唐的是,因为儿子数学比语文分数低,她居然认为儿子理科基础不好,要给他找补课!
且不说她儿子到底成绩如何,小学一年级的分数有那么好计较的吗?!我记得很清楚,我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没有考双满分,很多情况下我也没考到满分,但后来我在学业上并不落后,甚至还是比较优秀的。这个同事自己也不想想,自己当年能保证考到双满分吗?哦,当然,她也有她的“道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竞争激烈”,碍于同事的面子我不多说什么,否则我肯定要发飙了,有个屁不一样!有个屁竞争激烈!
一年级的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就像马拉松的选手刚刚迈出了第一步,此时的快一步慢一步和最后的名次之间关系微乎其微。学生的学习并不在于每一步都要抢在前面,而是要在关键的路段走对路,在容易出危险的路段踏踏实实走好,别摔跤或者别摔太多的跤。小学低年级能考满分,的确不是件坏事,但因为小学里科目还是很简单,对学生思维的考察程度还是很低,此时的满分更多的只是说明学生认真仔细,什么数学思维、文字表达能力、语感等都谈不上呢。我清楚地记得,小学低年级时候经常考满分的几个同学后来不如我的也很多。作为家长,应该理智地看待此时的成绩,鼓励好孩子让孩子乐于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过分在乎分数和名次的高低。
至于补课,我只能说是吃错了药(同事说班里去补课的学生家长不少,我只能说不少人都吃错了药)。小学低年级95分和100分之间在水平上没有任何区别,根本谈不上落后不落后,补个鸟课!我一直说,语文好不好,小学三年级以后能初步看出来,因为三年级开始有作文,作文才是考验学生语文功底的;数学好不好,要到初二以后才看的出来,因为初二以后,数学才开始涉及一些考验头脑考验思维的东西,不再是只要认真仔细就能得高分;物理化学好不好,高中以后见分晓,初中的物理化学只是小时候自然常识课的延续,只有到了高中,物理化学才开始大量进行定量分析,大量使用数学工具,才反映得出学生的水平。在这些科目的可考察时间之前,谈什么理科好还是文科好,根本就是扯淡理论!
记得有个搞教育的人说过,满分就好比把一个鱼塘里的100条鱼全部捞干净,当然这是本事,但是如果孩子已经捞了99条,与其强求他捞到最后一条,不如让他另外再找个鱼塘去捞鱼。这话很有道理,小学里就是这样,分数是要紧的,毕竟这反映了学习的重要方面,但小学里的学习并不是只追求分数,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不是特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知识面是比分数更重要的。过分地苛求分数,甚至为了满分要去补课,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挤占了培养孩子广泛知识面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机会,甚至造成对学习厌烦的情绪,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父亲的老同学——老张
老张出身自本区教育界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在嘉定教育界的辈分不是李大钊陈独秀那个档次的,也是老毛那个档次的。话说老张的父亲过世的时候,他家里面没有搞那些恶俗的大操大办风光大葬纸人纸马,而是租了辆大巴停在小区的广场上,告诉大家张老师去世了,愿意去殡仪馆送一程的请上车,结果坐了满满一车还不够,有的人还自己开车去,而且其中不少还只是老人家过去的学生,并没有亲戚朋友关系。
这位我父亲的老同学,老人家的长子老张早年为了心中的事业和理想自费出国去日本发展,为此还与不理解他的前妻分手。据他说,刚到日本的时候,《上海人在东京》里的情节完全是他生活的写照。为了筹集学费他自己在工地上搬水泥、当民工……他说,就一种活没干——火葬场搬死人。——太脏,他也害怕。
积攒了点钱,读完了学历,也在那边有了自己的事业以后,老张回到国内成了“成功人士”,也开始了第二段婚姻,并且还有了一个儿子。老张与我父亲童年,但近50岁才得子,自然是无比宠爱,也许老张今后的日子也就能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下度过了。
没想到,因为种种原因如年龄差距、工作生活习惯等,老张再次离异,依照判决儿子归老张抚养。我父亲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很同情他,特地到他家去看望并宽慰他。言谈之间,老张流露出对第二任妻子的愤懑和怨气,忿忿地说,要给那女人看看,老张一个人也能带好孩子,没有女人家里一样能过好……
很快,一些不大好的消息传来了:老张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为了表现“没有女人自己和儿子一样争气”,卖掉了本区的房子到市区买了房,把儿子送到了市区的一所“贵族学校”去念书了。自己的母亲、儿子的奶奶也搬到市区照顾孙子,而老张自己则继续在职场上打拼,为的是挣更多的钱,“让那女人看看我老张是不是个没能耐的人”。在老张的母亲会来的时候,我们曾隐晦地表达了我们对这种做法的担忧,并且讲了一些我们了解的“贵族学校”的不良做法。可惜的是老人家并没有听从,反而认为市区的贵族学校条件好师资好,管得严,学得多,双休日还普遍加课学奥数、少儿口语……坚持要在贵族学校念下去。我们听到“奥数”、“少儿英语”、“抓得紧”等话心里就一惊,心想完了,又一个走上邪路了。无奈老张家和我们家毕竟还是客气的,有些话我们也不能多说,只能暗自期望事情不要变得太糟糕。
上个月,父亲上街买菜,遇到了老张的弟弟,还是听到了我们不愿听到的坏消息:老张因为一心扑在事业上,光顾着挣钱,迷信“优质优价”的贵族学校能帮他管好孩子,平时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很不关心。儿子在贵族学校里因为疯狂的题海战和强制补课,加上缺乏心理关怀,已经开始严重厌学,自暴自弃,成绩很差……
老张家是教育世家,一些粗俗的缺乏文化的家庭所犯的错误并不应该在他们家发生。可惜的是,老张选择了跟那些骄纵浅薄的暴发户一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最后得到了和那些家庭一样的结果。这里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些事情也只有他们家自己知道,我们外人也不便多评论,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老张因为离异,错误地与前妻赌气,而更悲剧性的是他把儿子当成是赌气的工具,在儿子的教育上他失去了理智,走上了邪路。家庭离异的确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绝对是一个悲剧,但是家庭的悲剧并不一定导致教育的失败,导致教育失败的,往往是对待悲剧错误的态度和做法。老张家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
反正偶家小子,小学其间,我不会强迫他去学任何一门课外辅导
倒是N年后,儿子长大了,偶有充足的理由和儿子一起去郊游,去田里抓小鱼啥的.
久违的童年,我回来了.
楼主排下版吧,看起很辛苦哦
]]
至于文理科的问题,以我的经验来说就是:高中理科的知识是很难在之后靠自学获得的,文科知识却不然。上大学乃至工作后,想学习比高中文科教授内容丰富得多的文科知识易如反掌;可如果不是自己专业要求,很少有人能够在高中以后靠自学获得高中等级的理科知识的。
原帖由 deam 于 2009-1-21 14:38 发表
楼主不太了解真正的奥数,其实想在高水平的奥数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天赋是一定要有的。至于什么培训班大部分都是扯淡,CMO中考察的知识有几个中学老师能掌握一半以上?

而能在类似CMO这样的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参 ...

能在奥数竞赛当中取得好成绩的人天赋当然有,这就好比杂技演员也需要良好的体魄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四肢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为了让孩子长跑跑得好,却强迫他们去杂技学校
原帖由 彩云 于 2009-1-21 14:46 发表

能在奥数竞赛当中取得好成绩的人天赋当然有,这就好比杂技演员也需要良好的体魄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四肢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为了让孩子长跑跑得好,却强迫他们去杂技学校


那种家长都是无知到家了,其实只要有兴趣和天赋完全可以凭自学取得相关竞赛的高名次——事实上,大部分获奖学生也是主要靠自学的。(因为很难找到懂相关内容的老师)
原帖由 deam 于 2009-1-21 14:41 发表
至于文理科的问题,以我的经验来说就是:高中理科的知识是很难在之后靠自学获得的,文科知识却不然。上大学乃至工作后,想学习比高中文科教授内容丰富得多的文科知识易如反掌;可如果不是自己专业要求,很少有人能够 ...

不错
原帖由 deam 于 2009-1-21 14:48 发表


那种家长都是无知到家了,其实只要有兴趣和天赋完全可以凭自学取得相关竞赛的高名次——事实上,大部分获奖学生也是主要靠自学的。(因为很难找到懂相关内容的老师)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无知到家的[: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