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刘易斯:让失败的金融机构倒闭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9:15:46
保尔森先生自有他做那些事的原因。而且,毋庸置疑的是,他仍然坚信如果没有这些急就章的拯救行动,美国人的处境可能比现在更糟糕。但是,我们能够肯定,美国财政部历史性的决断对它所宣称的问题并未见效,问题仍然摆在面前:市场对金融系统上层公司的信心崩溃。

  吹大信用泡沫

  得到250亿美元注资的几周后,花旗集团又到财政部去袒露心迹:瞧!市场仍然不相信花旗能够存活下去。作为回应,财政部在2008年11月24日再次向花旗集团注资200亿美元,并且为花旗3060亿资产提供担保。即便今天,3000亿美元仍是一笔巨款。它几乎是国民生产总值的2%,也几乎相当于美国农业部、教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住房和城乡发展部以及交通部全年的开支。

  如果再有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宣称自己“太大而不能倒闭”,寻求免费资金救援,财政部应该还有其他选择。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个:让它倒闭。

  无需像允许雷曼破产那么喧闹不堪,如果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被认为“太大”而难堪盛名重负,那么它应该立刻被收归国有,既限制它对其他公司的影响,也能保护体系的健康。它的股东应被清除出局,管理层应更换。优质资产竞标拍卖,其余部分等到市场平缓时进行清算。做到这点,每个人的伤痛都会平缓,当然除了被接收的公司。

  这一举措会比它听起来更受欢迎,瑞典在1992年就成功地运用过。而且要记住,美联储和财政部已经以纳税人的名义承担了接收金融巨头潜在的风险。两个部门毋庸置疑地会说,如果不拯救这些银行,美国就将面临信用严重紧缩的风险—如果它们无法运转了,那么谁来发放贷款?但是与之相反的某些事似乎更为真实:拯救失败的银行并在其身上倾注巨额信用,将使那些与制造混乱毫无关系的人和公司更难运作自己的业务。准确地说,有足够清偿能力的公司会被它们的债权人逼得走投无路,因为它们不在财政部的“收容”名单里。在如此有效的大量联邦担保面前,投资人自然会逃离那些未能获得担保的公司。

  但抛出救市计划的人并没有去探究问题的源头,而是拼命地试图再度吹大信用泡沫,拯救股市并扭转衰退的走向。这些努力显然是行不通的:对股市来说,2008年是历史性的灾难年,而我们则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深陷衰退之中。我们的领导人已经把问题圈定为“信心危机”,但他们真正表达的却似乎是“请不要注意我们未能指出的问题”。

  拯救购房者

  如果我们要花费数万亿纳税人的钱,那么少关注那些位于金融体系上端的失败金融机构才合理,应该更多地关注底层的个人。不应该购买那些不良资产以及为那些可能不会立即达成的交易提供担保,我们应该将我们的钱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复社会安全网络,二是变拯救银行为拯救购房者。

  我们应该开始打破房价跳水然后被没收的怪圈。许多购房者意识到,按照超过房屋实际价值的抵押贷款来付钱很不合理。现在美国大约有2000万个家庭正面临继续还贷还是交回钥匙的抉择。国会似乎了解了这一问题,它在去年推出了一个新项目,以购买者房屋的实际价值来重新发放贷款。

  但是这个项目也似乎是华尔街施展让人扫兴的政治影响力的绝佳案例。如上所述,银行必须发放新的贷款;但是它们却不原意做这样的事,因为这需要它们承受立刻到来的损失。它们更乐意与“欠贷人”通过贷款调整和支付计划进行合作,因为这几乎不涉及到账目以及收益的麻烦,但是却解决不了问题。而且,银行业的游说势力似乎也干预了法律的制定,因为一项让人生疑的规定要求陷入困境的购房者在重新估算房屋贷款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而结果自然是:通过这个项目发放的贷款将少得可怜。

  这一点是能够纠正的,国会可以授予购房者按照最新的鉴定价值来获得政府新贷款的权利,而无需征得银行的同意。当一家企业陷入困难时,它的领导人通常只拿部分薪酬,其余部分折算成股份,等待企业重振后再作弥补。同样地,购房者应该被允许保留现有的抵押贷款,但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政府的新贷款,另一部分则是“股份”,如果将来房屋价格复苏或重新申请贷款,他们应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发放第二次抵押贷款的银行必须放弃对房屋的所有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是购房者而非银行拥有获得政府新贷款的权利。要成功运转,这个项目需要大范围推广,而且不必要求购房者先填表申请破产。

【作者:迈克尔·刘易斯 来源:时代周报】保尔森先生自有他做那些事的原因。而且,毋庸置疑的是,他仍然坚信如果没有这些急就章的拯救行动,美国人的处境可能比现在更糟糕。但是,我们能够肯定,美国财政部历史性的决断对它所宣称的问题并未见效,问题仍然摆在面前:市场对金融系统上层公司的信心崩溃。

  吹大信用泡沫

  得到250亿美元注资的几周后,花旗集团又到财政部去袒露心迹:瞧!市场仍然不相信花旗能够存活下去。作为回应,财政部在2008年11月24日再次向花旗集团注资200亿美元,并且为花旗3060亿资产提供担保。即便今天,3000亿美元仍是一笔巨款。它几乎是国民生产总值的2%,也几乎相当于美国农业部、教育部、能源部、国土安全部、住房和城乡发展部以及交通部全年的开支。

  如果再有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宣称自己“太大而不能倒闭”,寻求免费资金救援,财政部应该还有其他选择。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个:让它倒闭。

  无需像允许雷曼破产那么喧闹不堪,如果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被认为“太大”而难堪盛名重负,那么它应该立刻被收归国有,既限制它对其他公司的影响,也能保护体系的健康。它的股东应被清除出局,管理层应更换。优质资产竞标拍卖,其余部分等到市场平缓时进行清算。做到这点,每个人的伤痛都会平缓,当然除了被接收的公司。

  这一举措会比它听起来更受欢迎,瑞典在1992年就成功地运用过。而且要记住,美联储和财政部已经以纳税人的名义承担了接收金融巨头潜在的风险。两个部门毋庸置疑地会说,如果不拯救这些银行,美国就将面临信用严重紧缩的风险—如果它们无法运转了,那么谁来发放贷款?但是与之相反的某些事似乎更为真实:拯救失败的银行并在其身上倾注巨额信用,将使那些与制造混乱毫无关系的人和公司更难运作自己的业务。准确地说,有足够清偿能力的公司会被它们的债权人逼得走投无路,因为它们不在财政部的“收容”名单里。在如此有效的大量联邦担保面前,投资人自然会逃离那些未能获得担保的公司。

  但抛出救市计划的人并没有去探究问题的源头,而是拼命地试图再度吹大信用泡沫,拯救股市并扭转衰退的走向。这些努力显然是行不通的:对股市来说,2008年是历史性的灾难年,而我们则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深陷衰退之中。我们的领导人已经把问题圈定为“信心危机”,但他们真正表达的却似乎是“请不要注意我们未能指出的问题”。

  拯救购房者

  如果我们要花费数万亿纳税人的钱,那么少关注那些位于金融体系上端的失败金融机构才合理,应该更多地关注底层的个人。不应该购买那些不良资产以及为那些可能不会立即达成的交易提供担保,我们应该将我们的钱用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复社会安全网络,二是变拯救银行为拯救购房者。

  我们应该开始打破房价跳水然后被没收的怪圈。许多购房者意识到,按照超过房屋实际价值的抵押贷款来付钱很不合理。现在美国大约有2000万个家庭正面临继续还贷还是交回钥匙的抉择。国会似乎了解了这一问题,它在去年推出了一个新项目,以购买者房屋的实际价值来重新发放贷款。

  但是这个项目也似乎是华尔街施展让人扫兴的政治影响力的绝佳案例。如上所述,银行必须发放新的贷款;但是它们却不原意做这样的事,因为这需要它们承受立刻到来的损失。它们更乐意与“欠贷人”通过贷款调整和支付计划进行合作,因为这几乎不涉及到账目以及收益的麻烦,但是却解决不了问题。而且,银行业的游说势力似乎也干预了法律的制定,因为一项让人生疑的规定要求陷入困境的购房者在重新估算房屋贷款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而结果自然是:通过这个项目发放的贷款将少得可怜。

  这一点是能够纠正的,国会可以授予购房者按照最新的鉴定价值来获得政府新贷款的权利,而无需征得银行的同意。当一家企业陷入困难时,它的领导人通常只拿部分薪酬,其余部分折算成股份,等待企业重振后再作弥补。同样地,购房者应该被允许保留现有的抵押贷款,但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政府的新贷款,另一部分则是“股份”,如果将来房屋价格复苏或重新申请贷款,他们应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发放第二次抵押贷款的银行必须放弃对房屋的所有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是购房者而非银行拥有获得政府新贷款的权利。要成功运转,这个项目需要大范围推广,而且不必要求购房者先填表申请破产。

【作者:迈克尔·刘易斯 来源:时代周报】
债权人会肯吗?债权人都是些什么人?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否则早就破产赖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