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2:20:40
潘涌
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一》

  母亲因生我的小妹妹,丢掉了北京市的正式工作,以后一直在空军大院负责干部家属工作,先是当司令部家属党支部书记,文革以后又开始当全大院家属党支部书记,那是一份只干活不发工资的差事,连补助费也没有。按常理说,母亲对空军大小事件人脉关系了如指掌,这也是我写空军大院最需要的,但母亲从来不同我谈空军大院的事,有时候问急了才吞吞吐吐说出一点。最近,母亲说出了藏在心底的缘由:不干扰我的思考和写作,让一个七岁进空军大院的孩子独立回忆,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用纯朴之笔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感受真实,感受历史。
  真实才有价值,才有人相信,有人传播。我问过母亲:我的文章哪几篇写得最好。母亲说,是汶川地震时写的那几篇黑鹰文章。母亲说,她看到一个吃空军奶水长大的孩子,对人民空军如此忠诚,希望空军强大,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对飞行员的生命如此珍惜,每天看着自己维修的飞机上天,等待飞机再飞回来,飞机没有回来,简单几笔又勾画出焦急的心情。母亲认为,多少年后我能清楚记得自己经历的每次飞行事故,清楚记得每个牺牲飞行员的名字,记忆力好是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空军长期培养长期熏陶有关。
  人要有机遇,要天时,地利,人和。我大学毕业回到空军后开始承担空军重大工程项目,当时国家太缺人才了,首脑机关每一个重大决策,每想前进一步,后面都是一片人才空档。大家都熟知一九八五年我参与了包括黑鹰在内的多国武装直升机论证工程,从而大家现在有机会了解黑鹰,了解装备引进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各级指挥员技术专家后勤保障应该不少于上千人,可是能完整记录这段历史的人又寥寥无几,这就是人才,历史的使命与机遇。武装直升机论证工程前后,我还参与组织了空军首脑机关两次重要的会议,一次是空军科研部的情报工作会议,一次是空军工程部以航空学会名义组织的黄山飞机维修工程学术研讨会,现在我以历史平和之笔写一点点当时的人物和细节,有助于年轻一代了解那个时代,上层人物之间微秒相处的人际关系。
  空军科研部在文革前是同司政后平级的大部,可见空军一向重视科研工作,文革中降为司令部所属的二级部。部长是黄炜华将军,刘亚楼的同乡,现在得知他是位秀才,小楷字写得特别好。我同黄家三个儿子关系不错,不过黄家一直没有机会进去玩,可能是怕我偷东西,那时黄家家里放满了从苏联带回来的电冰箱电视各种物品。科研部还有两位副部长一位姓姚,一位姓魏,后来组织黄山会议探路时我见过姚俊,特别关照他们老俩口爬完黄山,不过没有让他认出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姚俊带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科研部还有两位付部级的老处长,空军二次文革时一定要把他们两家“请出”空军大院。刘西昆家我小时候每天必去,对我从来没有防备,他有五个儿子,家里也显得空荡荡的。警卫战士帮他“搬家”时,五个儿子堵在门口,刘西昆那时得了脑血栓,从此在空军总医院一躺十年再也没有醒来。王久臣是空军科研的领军人物,他的类似邓小平黑猫白猫论的一句名言“领导面前是专家,专家面前是领导”对我以后在空军工作影响很大,用现在的观点看,他是管理型的优秀科学家。后来空军内斗让他住上了防震棚,耗尽全部精力,从此往事不再回首。我结婚后,岳父与他为邻,他最爱同我聊天,他藏有四件故宫没有的国宝是在攻克沈阳时低价买到的,不过他一直没有拿给我看过。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36912
  一九八三年秋天,我刚结婚不久,空一所领导通知我到科研部帮助工作,协助组织空军情报工作会议。科研部开始过渡成继作战部情报部之后空军最重要的部,与一九七八年开的那次全国科技大会有关,那次会议史称“科学的春天”,装备部走红是在科研部之后,装备部换言之是采办的意思,把钱看得重要,是人们思维进化的结果。我到科研部的时候,空军司令张廷发还没有来得及把儿子张小春安排成科研部副部长,丛日刚还在南空任处长。我和丛日刚七三年在南空无线电学习班上认识,从此关系一直很好。
  我太爱空军大院的一草一木了,到了空军大院把南苑那个家也忘得差不多了,住在大院不回来。先看看机关干部上下班骑的菲利普自行车还在不在,再到军人服务社看看,空军大院再饱经沧桑也沧桑不到售货员身上。不少老售货员还在,看着我都似曾相识,就差“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我特别怕空军大院的老一代熟人认出我,特别是还在台上的,他们一旦看到我意想不到的成长心里总会流露出一种说不出口的嫉妒,空军长期内斗使多数后代两败俱伤。
  接着,我到科研部报到,接待我的是梁新政参谋,我一眼认出是空军大院的孩子,原来住三号楼,父亲原为管理局局长,六五年转业到上海长江管理局任党委书记,那年也是我军唯一的一次高级干部转业。我俩后来住一个房间,多少年以后他才认出我,气得他大骂。翻译室潘主任来了,他是老一代的俄语通,空军通,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我为他自豪的是麦当劳要进北京的时候,他为麦当劳选到最佳的地点―――王府井把口,那里原是一个航空售票处。航空杂志总编也来了,刘帅女婿,此人后来对我极好,也想给我生意做,可惜我连名字也没记住。主持这次情报工作会议的人马全部到齐。
  科研部各个部门都想争做空军龙头,先抢走装备论证这块肥肉,成立了空八所,但多年有将没有兵,找不到优秀论证工程师,一直是个空架子。情报部门也是一样,这次想成立空军情报信息分析中心,我想即使成立了也一样是个空架子。据我所知,空军当时能写出高质量的飞机工程管理论文的,除空工有个别人外,其余五人全部集中在空一所情报组。空一所向来重才华不管背景,我熟悉工作以后,情报组原有的年青人包括空军付司令谭家述的儿子谭巨龙全部安排转业。我对空军太熟了,熟悉全国每一个机场,每个师的所在地,这五位老专家才以特别的胸怀接纳我,培养我。
  两天以后,我们移师空军大雅宝招待所,梁参谋和另外一个参谋负责会务,我负责提炼每日会议内容向上汇报要点。组织会议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面发现人才的时候。开会遇到第一个问题,需要写首长名牌号,放在首长该去的座位前。在没有计算机以前全部是要手写,需要一手好毛笔字。我看到大家都往后退的时候,刘帅女婿上前,全部由他来写,出手一溜漂亮正楷,关键时刻亮出硬功。
会议遇到第二个问题,如何留住空军首长吃晚餐。空军机关都知道空军司令张廷发喜欢吃东来顺的涮羊肉,他一次能吃四盘,如果他来,会议要通知食堂准备东来顺的涮羊肉,王定烈付司令来则按其它菜肴准备。会议开幕式定在下午两点,按通常经验,空军首长到会祝贺以后半个小时之内都会离去,不会等四个小时吃完晚饭才走。如果时间托得太久,组织会议的人,各军区代表都会借机汇报工作,整个一个下午搞得非常疲惫,首长在机关呆久了一个个都变得非常圆滑,踩着饭点来大面上又过不去。大家又是无奈的时候,空军通潘主任说,这还不好办,把开幕式推后两个小时开始。那天,王定烈付司令到会,讲话稿不知是谁写的,王付司令读起来还挺顺口的。
  第一次为机关会议写文章我极为重视,出手要快而且要要点突出,警句连排,一次完稿,不容修改,否则很快就会传开这人文笔不行,没有领导再会使用。王付司令讲完话不到十分钟,我的会议情况通报已经写好,大致内容还记得:我们空军已从纯装备时代开始进入装备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龙头是空军科研,而龙头的龙头是科研信息分析,那么,今天成立的科研部情报信息分析中心对空军的今后二十年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刘帅女婿接过去后,先是惊讶,看过后连声说好,之后的三天,每当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他都要站在我的身后等待完稿,然后打电话向空军首长汇报。看到这些,我开始长了个心眼,我的才华不能这样为人作嫁衣裳。我不做第二个田家英,辛辛苦苦为毛泽东修改文章,最后被人用枪打死。
  开会那几天,我和梁新政住在北楼,晚上有温泉洗澡。梁新政一直感到奇怪,问我刚结婚为什么不回家呢,我没好意思说我喜欢晚上供应的那顿夜餐和特种啤酒。大雅宝招待所特别会溜须拍马,总是把会议半夜的工作餐准备得格外精细,因为去的人都是组织会议的机关干部,说不定将来哪一天用得上。我小时候第一次喝啤酒是在空军大院附近的羊坊店小烟酒店,这次又喝到大院的啤酒,总有相思留恋不愿离去的感觉。有一天,他忘记为我安排,我自己跑去,可能看我太年青,不像机关干部,又没有军衔,食堂管理员满脸不高兴,又来个混吃的。
  在大雅宝开会期间,大约一天晚饭前,我巧遇情报部老处长宋立伟。我以前在《空军大院也有“活着”》一文中提到过他,一九六八年我父亲潘斯福临时负责情报部工作,因我在空军大院折腾太厉害,父亲委托他和另一位处长杨波找我谈话,要我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我没有听,继续折腾。后来宋立伟调往兰空任情报处长,杨波去南空任情报处长。宋立伟离休后安排在兰空干休所里,这次他到北京活动,想回到北京。宋立伟不知道我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那天见面显得很惊讶,我非常后悔没有通知食堂对他特殊照顾一下,因为那次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不久,他得了直肠癌,离开人世。
  我对父亲一直不够尊敬,觉得不是官场人物,一九五九年来情报部任副部长,到了七八年还是付部长,按付师职西迁,最后同当年的参谋干事住在一个干休所里。父亲老了以后,我经常在他面前调侃,您老人家水平太低了,看看我,到空军大院开几次会就把上下拨弄得团团转,写几篇飞机装备维修理论文章,立马在空军走红。父亲对待遇要求不高,可能老一辈都那样,因为长年战争牺牲的战友太多了,他们可一顿公款吃喝也没有赶上。一九七七年我到延安南泥湾参观,发现一个墓碑,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从团长到战士牺牲的名单,当时我就有感觉,一个团有这么多人牺牲,怎么不记载进党史啊。
  我对父亲的经历也不了解,只记得他年纪青青挂着个上校牌子。现在我研究大院同期干部的简历,像付英豪那样老资格的部长受衔时也是上校,后来补的大校,而相当多的干部包括我岳父都只是中校,后来补的上校,有的还没有来的及补就遇上取消军衔制了。写文章才明白父亲的身世,是个了不起响当当的人物,中国侦听界的奇才,延安侦听,广州侦听,大功人物,二十几岁起就负责全军侦听工作,后来又带出克什米儿公主号事件密电破译,现在媒体又闹得沸沸扬扬,我想,既然带出来了,就好好写上几笔:

第一,   父亲领导的六局二处当年截获的这份密电的价值,我们暂时给一个历史符号“赵家条破译”,是让一国总理免去一死。后来结果证明这份密电的真实性,直接针对克什米儿公主号,针对周恩来,最后的事实爆炸成功了。
第二,   这份密电是台湾总部发到香港的整体部署型指示密电,时间较早,大约在实际事件发生前两个月左右。密级很高,手法特别,六局调用了全部精兵强将,最强的一个破码专家能背诵《康熙字典》,参加破译的功勋人物都在三部的功劳簿上,有史为证。赵家条破译一直处于绝对机密状态,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议论包括泄露给家属子女。社会上已有文章间接证实我国高层早在三月初已获得可靠情报,我想这里说的可靠情报就是六局的那份情报,因为从接收破译上报需要时间,三月初距事件发生还有四十天。这段时间是在我国租用克什米儿公主号以后,政府代表团决定改道缅甸之前。
第三,   人世间最有价值的是生命,所有空难包括汶川失事的那架直升机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空军早有规定,飞机不能带有任何疑点上天,哪怕一个维修飞机的新兵一旦发现疑点,都有权拒绝飞机起飞,因为疑点就是不安全因素,有可能造成飞行事故。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看克什米儿公主号空难是时间上遥远,我看汶川邱机长直升机失事是距离上的遥远,只能做出最客观最宽容最人道的解释,必尽参与事件的每个人都不想看到事故的发生,把最后的责任推给某个人,而又把某个人说成没有责任都是不客观的。潘涌
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一》

  母亲因生我的小妹妹,丢掉了北京市的正式工作,以后一直在空军大院负责干部家属工作,先是当司令部家属党支部书记,文革以后又开始当全大院家属党支部书记,那是一份只干活不发工资的差事,连补助费也没有。按常理说,母亲对空军大小事件人脉关系了如指掌,这也是我写空军大院最需要的,但母亲从来不同我谈空军大院的事,有时候问急了才吞吞吐吐说出一点。最近,母亲说出了藏在心底的缘由:不干扰我的思考和写作,让一个七岁进空军大院的孩子独立回忆,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用纯朴之笔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感受真实,感受历史。
  真实才有价值,才有人相信,有人传播。我问过母亲:我的文章哪几篇写得最好。母亲说,是汶川地震时写的那几篇黑鹰文章。母亲说,她看到一个吃空军奶水长大的孩子,对人民空军如此忠诚,希望空军强大,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又看到了这个孩子对飞行员的生命如此珍惜,每天看着自己维修的飞机上天,等待飞机再飞回来,飞机没有回来,简单几笔又勾画出焦急的心情。母亲认为,多少年后我能清楚记得自己经历的每次飞行事故,清楚记得每个牺牲飞行员的名字,记忆力好是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空军长期培养长期熏陶有关。
  人要有机遇,要天时,地利,人和。我大学毕业回到空军后开始承担空军重大工程项目,当时国家太缺人才了,首脑机关每一个重大决策,每想前进一步,后面都是一片人才空档。大家都熟知一九八五年我参与了包括黑鹰在内的多国武装直升机论证工程,从而大家现在有机会了解黑鹰,了解装备引进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各级指挥员技术专家后勤保障应该不少于上千人,可是能完整记录这段历史的人又寥寥无几,这就是人才,历史的使命与机遇。武装直升机论证工程前后,我还参与组织了空军首脑机关两次重要的会议,一次是空军科研部的情报工作会议,一次是空军工程部以航空学会名义组织的黄山飞机维修工程学术研讨会,现在我以历史平和之笔写一点点当时的人物和细节,有助于年轻一代了解那个时代,上层人物之间微秒相处的人际关系。
  空军科研部在文革前是同司政后平级的大部,可见空军一向重视科研工作,文革中降为司令部所属的二级部。部长是黄炜华将军,刘亚楼的同乡,现在得知他是位秀才,小楷字写得特别好。我同黄家三个儿子关系不错,不过黄家一直没有机会进去玩,可能是怕我偷东西,那时黄家家里放满了从苏联带回来的电冰箱电视各种物品。科研部还有两位副部长一位姓姚,一位姓魏,后来组织黄山会议探路时我见过姚俊,特别关照他们老俩口爬完黄山,不过没有让他认出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姚俊带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科研部还有两位付部级的老处长,空军二次文革时一定要把他们两家“请出”空军大院。刘西昆家我小时候每天必去,对我从来没有防备,他有五个儿子,家里也显得空荡荡的。警卫战士帮他“搬家”时,五个儿子堵在门口,刘西昆那时得了脑血栓,从此在空军总医院一躺十年再也没有醒来。王久臣是空军科研的领军人物,他的类似邓小平黑猫白猫论的一句名言“领导面前是专家,专家面前是领导”对我以后在空军工作影响很大,用现在的观点看,他是管理型的优秀科学家。后来空军内斗让他住上了防震棚,耗尽全部精力,从此往事不再回首。我结婚后,岳父与他为邻,他最爱同我聊天,他藏有四件故宫没有的国宝是在攻克沈阳时低价买到的,不过他一直没有拿给我看过。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36912
  一九八三年秋天,我刚结婚不久,空一所领导通知我到科研部帮助工作,协助组织空军情报工作会议。科研部开始过渡成继作战部情报部之后空军最重要的部,与一九七八年开的那次全国科技大会有关,那次会议史称“科学的春天”,装备部走红是在科研部之后,装备部换言之是采办的意思,把钱看得重要,是人们思维进化的结果。我到科研部的时候,空军司令张廷发还没有来得及把儿子张小春安排成科研部副部长,丛日刚还在南空任处长。我和丛日刚七三年在南空无线电学习班上认识,从此关系一直很好。
  我太爱空军大院的一草一木了,到了空军大院把南苑那个家也忘得差不多了,住在大院不回来。先看看机关干部上下班骑的菲利普自行车还在不在,再到军人服务社看看,空军大院再饱经沧桑也沧桑不到售货员身上。不少老售货员还在,看着我都似曾相识,就差“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我特别怕空军大院的老一代熟人认出我,特别是还在台上的,他们一旦看到我意想不到的成长心里总会流露出一种说不出口的嫉妒,空军长期内斗使多数后代两败俱伤。
  接着,我到科研部报到,接待我的是梁新政参谋,我一眼认出是空军大院的孩子,原来住三号楼,父亲原为管理局局长,六五年转业到上海长江管理局任党委书记,那年也是我军唯一的一次高级干部转业。我俩后来住一个房间,多少年以后他才认出我,气得他大骂。翻译室潘主任来了,他是老一代的俄语通,空军通,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我为他自豪的是麦当劳要进北京的时候,他为麦当劳选到最佳的地点―――王府井把口,那里原是一个航空售票处。航空杂志总编也来了,刘帅女婿,此人后来对我极好,也想给我生意做,可惜我连名字也没记住。主持这次情报工作会议的人马全部到齐。
  科研部各个部门都想争做空军龙头,先抢走装备论证这块肥肉,成立了空八所,但多年有将没有兵,找不到优秀论证工程师,一直是个空架子。情报部门也是一样,这次想成立空军情报信息分析中心,我想即使成立了也一样是个空架子。据我所知,空军当时能写出高质量的飞机工程管理论文的,除空工有个别人外,其余五人全部集中在空一所情报组。空一所向来重才华不管背景,我熟悉工作以后,情报组原有的年青人包括空军付司令谭家述的儿子谭巨龙全部安排转业。我对空军太熟了,熟悉全国每一个机场,每个师的所在地,这五位老专家才以特别的胸怀接纳我,培养我。
  两天以后,我们移师空军大雅宝招待所,梁参谋和另外一个参谋负责会务,我负责提炼每日会议内容向上汇报要点。组织会议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面发现人才的时候。开会遇到第一个问题,需要写首长名牌号,放在首长该去的座位前。在没有计算机以前全部是要手写,需要一手好毛笔字。我看到大家都往后退的时候,刘帅女婿上前,全部由他来写,出手一溜漂亮正楷,关键时刻亮出硬功。
会议遇到第二个问题,如何留住空军首长吃晚餐。空军机关都知道空军司令张廷发喜欢吃东来顺的涮羊肉,他一次能吃四盘,如果他来,会议要通知食堂准备东来顺的涮羊肉,王定烈付司令来则按其它菜肴准备。会议开幕式定在下午两点,按通常经验,空军首长到会祝贺以后半个小时之内都会离去,不会等四个小时吃完晚饭才走。如果时间托得太久,组织会议的人,各军区代表都会借机汇报工作,整个一个下午搞得非常疲惫,首长在机关呆久了一个个都变得非常圆滑,踩着饭点来大面上又过不去。大家又是无奈的时候,空军通潘主任说,这还不好办,把开幕式推后两个小时开始。那天,王定烈付司令到会,讲话稿不知是谁写的,王付司令读起来还挺顺口的。
  第一次为机关会议写文章我极为重视,出手要快而且要要点突出,警句连排,一次完稿,不容修改,否则很快就会传开这人文笔不行,没有领导再会使用。王付司令讲完话不到十分钟,我的会议情况通报已经写好,大致内容还记得:我们空军已从纯装备时代开始进入装备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龙头是空军科研,而龙头的龙头是科研信息分析,那么,今天成立的科研部情报信息分析中心对空军的今后二十年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刘帅女婿接过去后,先是惊讶,看过后连声说好,之后的三天,每当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他都要站在我的身后等待完稿,然后打电话向空军首长汇报。看到这些,我开始长了个心眼,我的才华不能这样为人作嫁衣裳。我不做第二个田家英,辛辛苦苦为毛泽东修改文章,最后被人用枪打死。
  开会那几天,我和梁新政住在北楼,晚上有温泉洗澡。梁新政一直感到奇怪,问我刚结婚为什么不回家呢,我没好意思说我喜欢晚上供应的那顿夜餐和特种啤酒。大雅宝招待所特别会溜须拍马,总是把会议半夜的工作餐准备得格外精细,因为去的人都是组织会议的机关干部,说不定将来哪一天用得上。我小时候第一次喝啤酒是在空军大院附近的羊坊店小烟酒店,这次又喝到大院的啤酒,总有相思留恋不愿离去的感觉。有一天,他忘记为我安排,我自己跑去,可能看我太年青,不像机关干部,又没有军衔,食堂管理员满脸不高兴,又来个混吃的。
  在大雅宝开会期间,大约一天晚饭前,我巧遇情报部老处长宋立伟。我以前在《空军大院也有“活着”》一文中提到过他,一九六八年我父亲潘斯福临时负责情报部工作,因我在空军大院折腾太厉害,父亲委托他和另一位处长杨波找我谈话,要我明白父亲的一片苦心,我没有听,继续折腾。后来宋立伟调往兰空任情报处长,杨波去南空任情报处长。宋立伟离休后安排在兰空干休所里,这次他到北京活动,想回到北京。宋立伟不知道我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那天见面显得很惊讶,我非常后悔没有通知食堂对他特殊照顾一下,因为那次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不久,他得了直肠癌,离开人世。
  我对父亲一直不够尊敬,觉得不是官场人物,一九五九年来情报部任副部长,到了七八年还是付部长,按付师职西迁,最后同当年的参谋干事住在一个干休所里。父亲老了以后,我经常在他面前调侃,您老人家水平太低了,看看我,到空军大院开几次会就把上下拨弄得团团转,写几篇飞机装备维修理论文章,立马在空军走红。父亲对待遇要求不高,可能老一辈都那样,因为长年战争牺牲的战友太多了,他们可一顿公款吃喝也没有赶上。一九七七年我到延安南泥湾参观,发现一个墓碑,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从团长到战士牺牲的名单,当时我就有感觉,一个团有这么多人牺牲,怎么不记载进党史啊。
  我对父亲的经历也不了解,只记得他年纪青青挂着个上校牌子。现在我研究大院同期干部的简历,像付英豪那样老资格的部长受衔时也是上校,后来补的大校,而相当多的干部包括我岳父都只是中校,后来补的上校,有的还没有来的及补就遇上取消军衔制了。写文章才明白父亲的身世,是个了不起响当当的人物,中国侦听界的奇才,延安侦听,广州侦听,大功人物,二十几岁起就负责全军侦听工作,后来又带出克什米儿公主号事件密电破译,现在媒体又闹得沸沸扬扬,我想,既然带出来了,就好好写上几笔:

第一,   父亲领导的六局二处当年截获的这份密电的价值,我们暂时给一个历史符号“赵家条破译”,是让一国总理免去一死。后来结果证明这份密电的真实性,直接针对克什米儿公主号,针对周恩来,最后的事实爆炸成功了。
第二,   这份密电是台湾总部发到香港的整体部署型指示密电,时间较早,大约在实际事件发生前两个月左右。密级很高,手法特别,六局调用了全部精兵强将,最强的一个破码专家能背诵《康熙字典》,参加破译的功勋人物都在三部的功劳簿上,有史为证。赵家条破译一直处于绝对机密状态,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议论包括泄露给家属子女。社会上已有文章间接证实我国高层早在三月初已获得可靠情报,我想这里说的可靠情报就是六局的那份情报,因为从接收破译上报需要时间,三月初距事件发生还有四十天。这段时间是在我国租用克什米儿公主号以后,政府代表团决定改道缅甸之前。
第三,   人世间最有价值的是生命,所有空难包括汶川失事的那架直升机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空军早有规定,飞机不能带有任何疑点上天,哪怕一个维修飞机的新兵一旦发现疑点,都有权拒绝飞机起飞,因为疑点就是不安全因素,有可能造成飞行事故。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看克什米儿公主号空难是时间上遥远,我看汶川邱机长直升机失事是距离上的遥远,只能做出最客观最宽容最人道的解释,必尽参与事件的每个人都不想看到事故的发生,把最后的责任推给某个人,而又把某个人说成没有责任都是不客观的。
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二》
  看来我提供的史料还真是珍贵,稍微提了一笔一九六五年我军唯一的一次高级干部转业,立刻有敏感的网友反馈,问我有没有将军一级转业的,我的印象中没有。北美有个著名牧师,他的父亲是大校九级,也是那次转业到山西省委任组织部部长的。军队高级干部转业福祸见半,有人得福,有人得祸。父亲的一位老战友早些时候转业到外交部任付司长,姓黄,只有一个独生女,不久卷入外交部文革造反派第一次夺权,被列为“三种人”,从此不再使用,可能忧郁过度,去世很早。
  文革前的空军对大院干部管理相当严格,前文提到的黄炜华将军回乡探亲,围观群众太多,警卫员开枪误伤乡亲,他多年只在一个部长位置上徘徊。对空军高级干部的婚姻更是严上加严,这点作家王海鸥理解得最深刻,她笔下的人物姜士安,要想做共和国的将军,农村老婆再丑再没文化也得忍着,只能在舟上做文章。男女作风问题在空军大院干部中极为少见,红军将军中出现一次,做了连降几级的处理。其他干部想离婚视为犯错误,夫人不能生育除外,而且都做了转业安排,那时工作安排很好。我小学同学中有位姓胡的女同学,父亲经常去捷克,带回冰鞋让我好羡慕,她滑冰滑得最好,不知为什么父亲坚持离婚,她也在那年离开了育鸿小学。
  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是对性管理最严格的国家,任何以金钱为目地的性主动方在许多州都是违法,我所在的康州是最严的一个州,当然对普通民众来说既有法律的严厉,也有社会的宽容。美国人的眼中,政治家要首先做到家庭和谐,这里很难见到离了婚的或者一直没有结婚的政治家成为总统候选人的。特别奇怪,近期的美国总统副总统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女儿。
  再回到八十年代的空军大院。一九八三年我一直在熟悉工作,空一所把我放出去到空军科研部帮助工作开始可能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没想到那次到科研部开会以后,科研部把我“粘”上了,这才引起所领导的重视,以后再要出去很难了。所科技部值班室经常接到空军科研部电话让我前去帮助组织会议,都被婉言谢绝,有一次要求我出任国际航展空军总调度。只有一次,所领导破例放行,让我去参观一架美国空军洛克希德大型运输机,停在南苑机场,准许科研部官员上去参观,我上去前后呆了三十分钟。空一所老不放行,科研部以后再也不找我了,最可惜的一次是失去对美国空军蓝鸟F16表演队的接待机会。动乱前,美国空军飞行表演队在南苑机场上空做高难度飞行表演,最精彩的项目是空中开花,鹞子起飞,爵士机动,由于是隔岸观火,今天很难写出细致的让军迷网友着迷的回忆文章,那次军方只安排了五万人观看,美方十分不满意。大约两个月前,我看见美国八架蓝鸟飞过我的小酒荘上空,利用高空温度差打出“太阳神大赌场欢迎你”的高空气流广告,不知现在的科研部是否掌握了这项技术。
  到空一所后不久,我逐步走红,开始是红花衬绿叶那种红。我们那一代人一般是等工作安定以后才开始找对象成亲结婚,这样省去了户口进京配偶工作安排数不清的烦恼,当然也失去了真情红颜,这也是我最不愿意回首的一件事。空一所有个叫冯勇的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七八级优秀毕业生,承担过黑鹰西藏空中测试工作,后来因妻子户口不能进京随军而转业到石家庄市工商局干起了戴大檐帽的工作,空军从此失去了一位优秀飞行测试专家,也许还是位管理型干部。他为人和善,到哪都是一张笑脸,这点我无法与他相比。

  我们那一代人还讲究门当户对,我理想中的夫人应该是空军老干部的孩子,军人,党员,大学生,最好还是学电子专业的,因为我过去长期从事电子维修工作。一个姓周的女工程师捷足先登充当红娘,我同她谈了上述想法后以为很难满足,她说,这些要求全部满足,五室正好有一个,北航七七级电子对抗专业,非常优秀的毕业生,插队时入党,分配时空一所特招,比我小五岁,一直没有合适人选,你来了,正好,自己见面就行了。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她问我是不是党员,在她的印象中,我这个岁数如果还不是党员一定有很多缺点。
  是这样,她和她的父母不了解我在空军大院的过去。她父亲也就是我后来的岳父离休后才进北京,对空军大院一点也不了解。有次我去东大桥干休所,被一个姓周的离休干部认出,他是空军干部部副部长,周一直跟踪我进入后来岳父家的门,他对准岳父说,听说你的女儿同潘涌谈对象,那个人小时候可不怎么样,这时候生米已快成熟饭了。后来的儿子继承了我们的优点,聪明像我但个头没有长过我,对人友善关心他人像他的母亲。从此,空军传出一对模范夫妻,那是八十年代的门当户对,父辈都是老付师级,高之一分则嫌高,矮之一分则嫌矮。
  空一所所长沈为农是空军另一位杰出的管理型科学家,他的智慧超过了所有的前任和后任,业绩应该记入空军发展史册。沈为农,浙江人,四四年参军,空军第一代地勤,长期在空军大院工程部工作,谙熟空军飞机工程维修体制,文革前是处长。他在任所长期间更加完善飞机维修工程全部所需专业,大到发动机空军军标制定,小到发动机动力填充物都有专人研究。他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培养启发鼓励空一所的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下面我们可以从他的一起家庭悲剧解读他当时的内心世界。
  沈为农有个亲弟弟叫沈为公在中关村科学院一个研究所工作,文革前的老大学生,不知是同领导关系不好还是专业不对口,多年不出成果也没有重大研究课题承担。中关村自由体制诞生后,给像沈为公一类的科技人员带来新生,沈为公当年与万润南同病相怜,到万润南创办的四通公司任办公室自动化部部长(OA)。在四通公司,沈为公如鱼得水,很快开发出了2401计算机打印机,这个实用科研项目给四通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当时每台售价一万四人民币,优惠价一万二,光空军一个大系统就不知买了多少台。可惜的是,沈为公连同四通其他四人死于一场北京到重庆民航空难,我记得其中一位是四通专门培养的五笔字型飞打表演小姐。
  在四通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沈所长见到了如日中天的万润南,回来后多次在我面前夸奖万润南,说他个子不高,敦实精明能干,是科技人员的好榜样。后来空一所的科研项目向更加实用发展,再往后成立了专门的科技开发民品部,恐怕都与沈为公的遇难有很大关系。我到美国后的第二年曾看到四通公司代表团来耶鲁专题访问,我站起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质问过四通后来的总裁段永基:四通公司到底算谁的,万润南先生的近况如何?当时距四通出事还不到十年,在座的不少年青人已经不知道谁叫万润南了。那次也是四通最后一次显山露水,不久,四通旋入投资绝境,再往后,永远消失了。
  同样都在沈所长一棵大树下,当年几个最有培养前途的年青工程师最后命运大不相同,一些后来当上了总工程师,所长,全国政协委员,有的被沈所长推荐到工程部机关高层培养则被断了粮道,这里显示出上层人事关系复杂竞争激烈。我到空一所的头两年,每次全所开科技干部大会,沈所长都要表扬一位叫庄小曦的年青工程师,夸耀他的空军发动机军标研究进展顺利,鼓励他再上一层楼,听着也是让我好羡慕。庄小曦的军标研究有点像美国陆军为黑鹰直升机写的那部发动机开发研制规范,要求研制方按军标设计生产,是工程部的重点课题。
庄小曦几乎和我有着一样的长期在空军基层的经历,当过机械师,先是北航工农兵大学生,后考上研究生脱帽。庄小曦被推荐到工程部机关后立刻对同龄干部产生无法表述的威胁,当时工程部有培养前途的年青处长们大多只有基层工作经验,没有正牌学历。一次我到工程部找庄小曦,处长说小曦下部队了,我坐下想同处长聊会儿天,发现那位处长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接着处长抓起电话给部队打过去,说:庄小曦快到了,他没有到过基层,你们多包涵,他的指示不代表机关部里的意见。我顿时觉得庄小曦在机关呆不长了,不久,他被调往质控室,一年后传出转业消息,一个好端端科技干部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我在中关村见过小曦,他还不太好意思,这件事可能他一直还蒙在鼓里。我对空军机关多年只是趟趟水,从不深踩一脚,当年我父亲的教训太深了。
  科学的春天到来以后,沈所长心中开始酝酿着一幅蓝图,空军飞机工程维修一定要抓住时机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同行了解中国是如何长期保证飞行安全的。我到空一所以后,在他的指点下,一笔一笔地在他心中的蓝图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早年的空一所没有对外联系渠道,一切对外联系订阅国外专业杂志都通过航空工业部的情报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也打着中国航空学会的牌子。欧洲有一个相应对口的飞机维修工程学会,不定期在欧洲各国举办设备展览也组织学术交流,很可惜后来因经费不足关门了。沈所长与高工谢燕生曾去过在瑞士举办的展览会,回来后感慨万千,给我下达任务继续同这个组织保持联系,争取在下次会议时空一所能出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当时空一所只有一个9203信箱号,连一部直拨电话也没有,没有电传,时间紧急时还得跑到电报大楼拍电报,对方回音也是电报,是英文的,不用译码。我开始里通外国了,先用信件要求对方及时把会议信息按信箱号直接寄到空一所来,落款是中国航空学会。然后用探问的口气询问对方能否提交关于中国飞机维修方面的学术论文,对方很快回音,可以,先把论文的文摘寄来。
  不论是谁代表飞机工程系统提交学术论文,对个人,对空一所,对空军都是历史性的,所领导既有内定又须走走过场。从事航空维修理论的老专家也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有两位老专家还能够用英文念稿子,只不过多年的与外界隔绝,这些专家的英文才华也就这样消磨以尽,让我看着好痛心。一个月后,刘云王立群尤毓国都拿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刘云的《飞机维修在中国》被选中。空一所又集中几位专家对论文做了大量修改,最后定向为全面介绍我国飞机维修体制以及常年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和维修步骤,向世界表明,中国一直把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篇论文后来在西方轰动,可能与西方的人权概念相吻合。
  这样一篇优秀论文还必须配上优美的英文,既要形译又要神译,让外国同行了解中国,感觉是在写中国空军但字面上又看不出来。这时候的沈所长一直把我当成科大高才生,迫使我必须使尽浑身解数完成这篇力作。当时我还不会英文打字,也没有英文打字员,我提出用所里唯一的一台罗马尼亚大型机存盘。那台大型机很大,全机可以占满一个大办公室,功能还没有现在电脑的十分之一,记录还是磁带式的。译文我一遍一遍修改,刘云还寄到英国让同学修改,最后认定用词准确,没有语法错误,所领导才放心,由此可见老一代办事非常认真。文章寄出后很快再次得到回音,被定为大会第三天最后一个发言。这时,明眼人都知道是一篇压轴文,激动人心的时刻快到了。

有一天上午,沈所长带我到空军大院工程部向大部领导朱维彬部长董金副部长汇报论文准备情况,我们到的时候所有大部领导办公室秘书已在会议室里等着。这时我看到一位年青的秘书满脸通红显得很激动,他说出的一句话引起我极大关注:现在有人想拿掉我们敬爱的张司令,我们机关坚决不答应。我仔细观察一下坐在沙发上朱维彬董金,他俩都面无表情在一旁苦笑。按照我党惯例,一旦张廷发被拿掉,这两位“亲密战友”也是早晚的事,恐怕董金得先走一步,他俩都是张廷发下部队视察时亲自考察选定的干部。让历史嘲弄的是,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真正的空军通,七岁到大院,从此与空军血脉相连。
  高层拿人与基层拿人同曲同工。一九七八年,我被安徽大学录取后,二十九师基层领导想利用我听敌台一事大做文章拿掉我的入学机会,让我出了趟西安美差看望父母,这时他们好展开调查工作。高层想拿掉张廷发,先安排张率领空军代表团访问法国和泰国。在张司令不在国内期间,张爱萍先代表军委讲话,赞扬王海谦虚谨慎,一次王海随军委军事代表团访美,美国空军提出想见一下打下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那个飞行员,王海这时才站起来说他是,在场的军委领导很惊讶。接着,王海空军司令的任命书到了,这时,张司令可能刚刚走下回国的飞机,还没有来的及进家门。
  多国武装直升机论证时,我曾问过那个漂亮的女翻译,张司令在法国时心情如何?她反唇相讥:潘翻译,你怎么什么都想知道。

                  《未完》
快讯:这次经济危机非常凶猛,耶鲁大学校长刚刚宣布所有政府资助研究项目暂停一年。
母亲因生我的小妹妹,丢掉了北京市的正式工作,
?违反计划生育,那就是80年代的事情了

以后一直在空军大院负责干部家属工作,先是当司令部家属党支部书记,文革以后又开始当全大院家属党支部书记,
然后又文革以后。。。。。
长篇小说啊!
原帖由 hansa81 于 2008-12-26 23:25 发表
母亲因生我的小妹妹,丢掉了北京市的正式工作,
?违反计划生育,那就是80年代的事情了

以后一直在空军大院负责干部家属工作,先是当司令部家属党支部书记,文革以后又开始当全大院家属党支部书记,
然后又文革 ...

潘某人的文章,里面私货不少,当野史看看还可以,别太较真。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sssssss
]]
除了上学时学了航空相关专业,俺和空军没什么关联,但却曾经天天出入空军大院近4年,是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L 。空军大院环境不错,绿树成荫,生活方便。通向办公区的高大的银杏树很美,小公园里还有张廷发提的字。感谢空军办了一所全国最好的幼儿园,使俺小女在那度过了4年快乐时光。孩子幼儿园毕业后俺也基本没机会进入空军大院了,怀念中。。。
文章有点意思啊
原帖由 hijjjj 于 2008-12-27 11:05 发表
除了上学时学了航空相关专业,俺和空军没什么关联,但却曾经天天出入空军大院近4年,是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L 。空军大院环境不错,绿树成荫,生活方便。通向办公区的高大的银杏树很美,小公园里还有张廷发 ...


各级空军部队的幼儿园办得不错这是个事实...........:D
原帖由 东沟场站 于 2008-12-27 14:52 发表


各级空军部队的幼儿园办得不错这是个事实...........:D

接下来肯定要有人跳出来说军队不应该办幼儿园,要交给地方。也不想想很多部队驻地周围什么环境,把孩子送到地方的话,谁还能安心工作。就比如说北方某地某军区空军司令部,直到90年代初,周围还基本上是菜地,所说现在都成了住宅区。
我小时候就是在空军幼儿园长大的
记忆中有架破歼五一直扔在草丛中
我们这一公园里放着架破歼5
原帖由 库尔兰 于 2008-12-27 17:02 发表
我们这一公园里放着架破歼5
7在好多公园都见过破歼5。。。呃
这文章又来了?
快讯:这次经济危机非常凶猛,耶鲁大学校长刚刚宣布所有政府资助研究项目暂停一年。

写文章是有津贴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