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竞猜布天罗地网圈钱 运营商1小时收百万话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7 07:03:43
电台竞猜布天罗地网圈钱 运营商1小时收百万话费

--------------------------------------------------------------------------------

2008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题目简单,奖金丰厚,听众纷纷入套

  “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丛,采遍千朵花,酿成蜜更甜,打一昆虫。”

  “一串红辣椒脾气大,不能吃只能挂。”



  “4根筷子,深不可测,打一字。”

  ……

  类似的极其简单的谜语频繁出现在各广播电台的竞猜节目中,有趣的是每个问题都先有10多个“听众”答错,然后在每次节目快结束时,“非常巧合”,最后一个“听众”答对了问题并获得高达5000元以上的奖金。

  目前,这类竞猜节目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广播电台频繁出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谜语难度均偏低,内容也大同小异,节目中主持人都极尽所能“呼吁”听众立即拨打“12590”开头的声讯电话以获取“巨额奖金”,电话资费是每分钟两元甚至更高。

  听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落入圈套

  12月8日18时39分,王涛(化名)收听南昌某电台时,节目中出的谜语吸引了他的注意。

  “什么东西买来皮包骨,用的时候骨头撑起皮,这个东西有个子高和个子矮两种。如果你有了答案赶快拨打12590846765。”

  “这个东西家家户户必备,是必须用的一个用品。家家都有而且不止一个呢,夏天和雨天经常要用到。现在你拨打电话就可以拿走5000元了。”节目主持人不断暗示。

  听到这里,王涛脑中立即闪过一件物品:伞。他开始拨打电话。

  收音机里不断传出来的“听众”答案却让他啼笑皆非:插头、衣架、气球等等,甚至有答案被“主持人”否定后,后面接进来的“听众”电话依然在重复错误的答案。听到这些幼稚的答案,王涛很着急,他一直拨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接不进直播间。直到节目快结束时,一个“听众”终于猜对正确答案,“拿”走了5000元大奖。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大四的陈军偶然听到了南昌某电台的竞答节目,他感觉题目很简单,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立即拨打了电话,但接通10分钟后,电话仍然没有接进直播间,后来他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里面会提示你的号码没有被电脑选中,并叫你按1,这样我重复了10多次,仍然没有选中。”陈军苦笑着说,有点像抽奖。但令他感觉蹊跷的是,主持人说“没有听众的电话进来”,而自己一直在线上啊。第二天,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话费,账上余额已从30多元变为0元。

  正在读高三的沈腾也为曾参与这类节目而感到懊恼。在学习之余听到这类竞猜节目时,由于感觉题目简单,且奖金丰厚,他曾经疯狂地拨打过各个电台的竞猜电话,但从没有接进过直播间。沈腾很后悔,除了高额的话费外,自己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

  一位的士司机说:“那些题目太简单了,3岁小孩都能猜出来。可是接进直播间的听众答案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很离谱,太奇怪了!”

  在竞猜节目中,主持人会不断“鼓励”听众拨打电话,而每次有听众答错了奖金就会增加几百元,于是在长达1小时的节目里,奖金会由几百元增加至五六千元。整个过程中,主持人不断尖叫:“怎么还没有电话接进来?”“很可惜,答错了。”而每次节目都一样,总是最后一个“听众”答对。

  在中国315投诉网上,经常有人把自己受骗的经历“晒”出来。有网友直接指出,这种谜语极其简单,而且主持人用非常露骨的方式不断解释和提示,几乎所有听众都能马上知晓谜底,而当你经不住诱惑拨打该电话,根本不可能接进去,电话会一直让你听音乐等待,你满怀期望地等待着被接进直播间,却只能支付高额的话费。

  中国青年报记者留意到,在同一地区,类似的节目经常出现在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电台中,如同一张巨网撒向所有听众。以南昌为例,就有5个台6个时段播出这种竞猜节目,覆盖了早中晚各时段。

  业内人士:节目是假互动的陷阱

  为什么电台要播出这种节目?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南昌一家电台,该电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是电台广告部和北京一家SP运营商签订了相关播放协议,节目都是SP营运商事先制作录制好的。这位负责人承认,这类节目损害了电台的公信力,正在考虑整改,并允诺第二天就暂停这类节目。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竞猜节目往往是由SP运营商负责开发并制作竞猜游戏,电台的这些节目时段就类似于广告时段,已经被打包卖给了SP运营商。通讯商为电台提供拨打热线的技术平台,并代收声讯费。昂贵的声讯费要分给电台、节目制作公司、承担通信的电话公司等多家单位。

  曾多次主持类似竞猜节目的“丫丫”自曝:这类竞猜节目只是引诱听众拨打声讯电话的一个陷阱。高额奖金实为虚设,听众是不可能拿到奖金的。节目看似直播,其实是运营商事先录制好后直接在电台播出的,即使少数是直播,播音稿也由运营商提供,主持人只要照着稿子念,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听众都不可能直接把电话打进直播室,那是一个假互动的陷阱。而接到电话的也不是电台主持人和导播,而是运营商,节目中能够打进直播间的幸运者其实都是运营商安排的“托”。

  她说:“购买了时段的运营商就是从听众打进来的电话资费中赚钱。电话拨通后,预先设置的接待录音一般都在故意拖延时间,耗费你的话费。这种电话只要一拨通就开始计费,听众基本就是在等待中不知不觉被扣去了不少话费。”丫丫还透露,这类节目的电话流量一般都比较高,1分钟收费2元,1个小时的节目中常常有成千上万的人打,最多的时候,运营商1个小时收取的话费可达百万,一般则可以赚到20多万。

  律师:节目涉嫌变相欺诈

  “若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这些节目用录播代替直播,那么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方的这种做法就构成了欺诈!”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类竞猜节目采访了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廖军民,他认为,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若广播电台违规发布虚假广告节目,受骗听众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根据违规收取受害者声讯费的数额,轻则给予退款,数额较大的还要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廖律师说,节目制作者应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若将事先制作好的商业收费节目冒充电台的直播节目,引诱观众打付费电话参与根本不存在的直播互动,骗取高额的电话费用,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民事欺诈,更触犯了《刑法》,构成诈骗罪。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禹雄华表示,这类节目说白了就是一个打着“益智”旗号的骗局,具有欺诈听众的性质,这对媒体的形象、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记者 李菁莹 实习生 谌煌)电台竞猜布天罗地网圈钱 运营商1小时收百万话费

--------------------------------------------------------------------------------

2008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题目简单,奖金丰厚,听众纷纷入套

  “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丛,采遍千朵花,酿成蜜更甜,打一昆虫。”

  “一串红辣椒脾气大,不能吃只能挂。”



  “4根筷子,深不可测,打一字。”

  ……

  类似的极其简单的谜语频繁出现在各广播电台的竞猜节目中,有趣的是每个问题都先有10多个“听众”答错,然后在每次节目快结束时,“非常巧合”,最后一个“听众”答对了问题并获得高达5000元以上的奖金。

  目前,这类竞猜节目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广播电台频繁出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谜语难度均偏低,内容也大同小异,节目中主持人都极尽所能“呼吁”听众立即拨打“12590”开头的声讯电话以获取“巨额奖金”,电话资费是每分钟两元甚至更高。

  听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落入圈套

  12月8日18时39分,王涛(化名)收听南昌某电台时,节目中出的谜语吸引了他的注意。

  “什么东西买来皮包骨,用的时候骨头撑起皮,这个东西有个子高和个子矮两种。如果你有了答案赶快拨打12590846765。”

  “这个东西家家户户必备,是必须用的一个用品。家家都有而且不止一个呢,夏天和雨天经常要用到。现在你拨打电话就可以拿走5000元了。”节目主持人不断暗示。

  听到这里,王涛脑中立即闪过一件物品:伞。他开始拨打电话。

  收音机里不断传出来的“听众”答案却让他啼笑皆非:插头、衣架、气球等等,甚至有答案被“主持人”否定后,后面接进来的“听众”电话依然在重复错误的答案。听到这些幼稚的答案,王涛很着急,他一直拨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接不进直播间。直到节目快结束时,一个“听众”终于猜对正确答案,“拿”走了5000元大奖。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大四的陈军偶然听到了南昌某电台的竞答节目,他感觉题目很简单,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立即拨打了电话,但接通10分钟后,电话仍然没有接进直播间,后来他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里面会提示你的号码没有被电脑选中,并叫你按1,这样我重复了10多次,仍然没有选中。”陈军苦笑着说,有点像抽奖。但令他感觉蹊跷的是,主持人说“没有听众的电话进来”,而自己一直在线上啊。第二天,他查了一下自己的话费,账上余额已从30多元变为0元。

  正在读高三的沈腾也为曾参与这类节目而感到懊恼。在学习之余听到这类竞猜节目时,由于感觉题目简单,且奖金丰厚,他曾经疯狂地拨打过各个电台的竞猜电话,但从没有接进过直播间。沈腾很后悔,除了高额的话费外,自己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

  一位的士司机说:“那些题目太简单了,3岁小孩都能猜出来。可是接进直播间的听众答案都是错的,而且错得很离谱,太奇怪了!”

  在竞猜节目中,主持人会不断“鼓励”听众拨打电话,而每次有听众答错了奖金就会增加几百元,于是在长达1小时的节目里,奖金会由几百元增加至五六千元。整个过程中,主持人不断尖叫:“怎么还没有电话接进来?”“很可惜,答错了。”而每次节目都一样,总是最后一个“听众”答对。

  在中国315投诉网上,经常有人把自己受骗的经历“晒”出来。有网友直接指出,这种谜语极其简单,而且主持人用非常露骨的方式不断解释和提示,几乎所有听众都能马上知晓谜底,而当你经不住诱惑拨打该电话,根本不可能接进去,电话会一直让你听音乐等待,你满怀期望地等待着被接进直播间,却只能支付高额的话费。

  中国青年报记者留意到,在同一地区,类似的节目经常出现在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电台中,如同一张巨网撒向所有听众。以南昌为例,就有5个台6个时段播出这种竞猜节目,覆盖了早中晚各时段。

  业内人士:节目是假互动的陷阱

  为什么电台要播出这种节目?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南昌一家电台,该电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是电台广告部和北京一家SP运营商签订了相关播放协议,节目都是SP营运商事先制作录制好的。这位负责人承认,这类节目损害了电台的公信力,正在考虑整改,并允诺第二天就暂停这类节目。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竞猜节目往往是由SP运营商负责开发并制作竞猜游戏,电台的这些节目时段就类似于广告时段,已经被打包卖给了SP运营商。通讯商为电台提供拨打热线的技术平台,并代收声讯费。昂贵的声讯费要分给电台、节目制作公司、承担通信的电话公司等多家单位。

  曾多次主持类似竞猜节目的“丫丫”自曝:这类竞猜节目只是引诱听众拨打声讯电话的一个陷阱。高额奖金实为虚设,听众是不可能拿到奖金的。节目看似直播,其实是运营商事先录制好后直接在电台播出的,即使少数是直播,播音稿也由运营商提供,主持人只要照着稿子念,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听众都不可能直接把电话打进直播室,那是一个假互动的陷阱。而接到电话的也不是电台主持人和导播,而是运营商,节目中能够打进直播间的幸运者其实都是运营商安排的“托”。

  她说:“购买了时段的运营商就是从听众打进来的电话资费中赚钱。电话拨通后,预先设置的接待录音一般都在故意拖延时间,耗费你的话费。这种电话只要一拨通就开始计费,听众基本就是在等待中不知不觉被扣去了不少话费。”丫丫还透露,这类节目的电话流量一般都比较高,1分钟收费2元,1个小时的节目中常常有成千上万的人打,最多的时候,运营商1个小时收取的话费可达百万,一般则可以赚到20多万。

  律师:节目涉嫌变相欺诈

  “若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这些节目用录播代替直播,那么广播电台、节目制作方的这种做法就构成了欺诈!”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类竞猜节目采访了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廖军民,他认为,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若广播电台违规发布虚假广告节目,受骗听众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根据违规收取受害者声讯费的数额,轻则给予退款,数额较大的还要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廖律师说,节目制作者应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性,若将事先制作好的商业收费节目冒充电台的直播节目,引诱观众打付费电话参与根本不存在的直播互动,骗取高额的电话费用,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民事欺诈,更触犯了《刑法》,构成诈骗罪。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禹雄华表示,这类节目说白了就是一个打着“益智”旗号的骗局,具有欺诈听众的性质,这对媒体的形象、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记者 李菁莹 实习生 谌煌)
同样是骗,私人骗就是违法的,公家骗就是可以合理存在的,我们这里的电台也是天天固定点播放这个骗钱的节目,记得很多人也举报过了,但似乎节目还依然和谐滴在电台播出着,神奇的国度总有神奇的事物,呵呵
现在的电台真的是太垃圾了,我们这的电台天天放的是卖药的广告,象上面的骗人方法也不少,有什么办法可以治一治电台这样的行为吗?
这年头 除了开车的 还有谁听电台的
原帖由 耗子药煮面 于 2008-12-14 18:38 发表
这年头 除了开车的 还有谁听电台的


临睡前偶会听音乐台~~
原帖由 耗子药煮面 于 2008-12-14 18:38 发表
这年头 除了开车的 还有谁听电台的


坐车的:D :D
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