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非常冷(据说需要加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22:19:44
]]
  说说你知道的,身边的就业故事。我今天听说漳州很多出口企业订单剧烈下降,有些工厂半停工了。
原帖由 新侨联委员 于 2008-11-20 14:26 发表
  说说你知道的,身边的就业故事。我今天听说漳州很多出口企业订单剧烈下降,有些工厂半停工了。


富士康在深圳的园区正在讨论如何裁人的事情。普通工人早就动手裁了,现在准备对干部动手了。
据说富士康下半年的单子丢的很厉害,不少子公司都开始上一半的班了。
现在酝酿要强迫开始休不带薪的假期。
富士康在深圳的园区有30多万人,据说要整掉15%。
如果有上万人被辞退的话,那么深圳的社会稳定性就很成问题了。这些人不可能立刻就离开工厂回家的。
当初深圳电视台的新闻里辟谣,说富士康裁员“绝无此事”。当时看了就想,这裁员肯定是真的了,呵呵。
端住自己的饭碗!
今年过年回家估计不会很挤!
上午通知,中午一切账号全部注销,还好n+1,
人数几百人,
某世界500强;P ;P ;P ;P
原帖由 呼浪峡 于 2008-11-20 15:35 发表
好事。深圳太拥挤了,空气太污浊了。
中国本来就容不下这么多就业人口。
必须要把一部分人固定在农村。
所谓开放户籍,与大跃进类似。

一口官腔,榨取农民的血汗还手不短嘴不软,迟早得把你们这些人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原帖由 iini 于 2008-11-20 15:44 发表
上午通知,中午一切账号全部注销,还好n+1,
人数几百人,
某世界500强;P ;P ;P ;P

出来一艘老潜艇
看来形势还要继续恶化啊。
原帖由 呼浪峡 于 2008-11-20 15:35 发表
好事。深圳太拥挤了,空气太污浊了。
中国本来就容不下这么多就业人口。
必须要把一部分人固定在农村。
所谓开放户籍,与大跃进类似。


深圳靠什么养活的?
我们这
上海青浦区一个小镇
这几个月倒闭八十几家私营小企业
前几天开会统计的
按说八十几家小企业在整个镇里不算什么
但是预计明年上半才最艰辛
東莞塘廈,還好,從去年開始訂單就少了;老板決定轉內資,做內銷,如果明年再沒起色估計就關門了.周邊有幾個工業區以前晚上7點左右人山人海,一直到半夜,這次又去看....沒啥人了,工廠大多不加班或停工....有些小廠是被拖垮的,上游企業拖或直接倒閉不結貨款,遇到個幾傢,上百人的小廠直接倒掉....因為資金鏈斷了....
我老婆的单位,以往都是密集开机,之间最多休息10-20天,现在已经休息2个多月没开机了
昨天还是前天,新闻里不是放30万民工返乡潮吗?不过今天中央国际频道又说不存在大量失业问题,搞不明白了,大概中国人口基数大吧,百分比一算就小了
去查了一下,不是全国30万,是一个湖北省……
湖北近两月农民工回流总数达30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0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7日中午12点20分,大雨中的武汉,气温降到摄氏8度,一辆列车打着灯光冲开雨雾,缓缓停驶在武昌火车站的4号站台。

  西出站口,仍身着单衣的人们扛着红色编织袋浩浩荡荡地向前蠕动。他们小心避开招待所老板和搬运工人的热情问询,极力寻找通往这座城市的指示牌。

  魏龙一家行色匆匆。他们夫妇二人所在的一家沿海的制衣厂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开工,老板欠了一大笔债,很久没有露面了。在领到最后一笔工资后,他俩决定提前回家。

  “这才11月,想不到武汉已经这么冷了。”魏龙说。向外涌的人群如潮水,很快把魏龙淹没。

  距武昌火车站步行不到10分钟路程的宏基汽车客运站,22岁的徐卫江和14个同伴坐在车站外路灯下,一边打牌一边等包工头带回汽车票和雪菜包。今年春节后,徐跟随老乡离开故土秭归,南下打工。

  没想到,仅仅9个月后,徐和14个同伴,还有更多的人们,又从这里再次转车,返回各自的家乡。

  9月份时,徐还拿过1700元的加班工资,但上个月情况突变,他们所在的家具厂倒闭。工作不好找,大伙儿只能卷铺盖回家。

  宏基客运站值班站长殷惠敏告诉记者,最近两周的日客流量在1.3万人次左右,比往年同期增加将近4000人次,“增加的人次基本都来自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地带”。而11、12两月本应是春运前的客运淡季。

  而现在,从武汉开往仙桃、孝感、汉川等附近城市的车票已相当紧张,回家的人们通常要排队数小时才能上车,省内班车实载率基本是100%。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数据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沿海制造业的背景下,在9、10两个月,回流湖北的民工总数达到30万人。

  大量民工从沿海回流,给湖北这样的中部劳务输出大省带来新的就业和公共服务压力,使劳动部门的官员神色严峻,同时也使今年初还在饱受“民工荒”折磨的湖北企业家们喜上眉梢。面对这支掉头而回的产业工人大军,从政府的就业拓展、社会保障到企业界的人力资源调整,一场前所未有的应变之战正在打响。

  两个月30万人

  魏龙、徐卫江他们回到武汉的这天,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大楼内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正在同省总工会的干部对湖北农民工返乡的相关数据进行联合核实,并紧急磋商应对策略。

  10多天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数据是,近两个月,有30万在沿海工作的农民工返回湖北,主要集中在黄冈、孝感、咸宁和荆州等地。

  湖北省就业促进会会长周腊元介绍说,湖北目前在外省打工人数为750万人。今年9月份以前,劳动力输出量与回流量基本持平。但9月以后情况发生改变,回流量开始大于输出量。

  有关部门在调研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湖北安陆市某村组,27人外出打工,已有13人返乡。

  民工回流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促使湖北各级政府迅速行动起来,“省委省政府已发出紧急动员令,要求各部门做好调研,尽快出台对策,多元化安置返乡民工。”湖北省发改委就业分配处的何磊说,一周前,四川、湖北、甘肃、重庆、湖南等11个省市在驻深圳劳动站对农村产业工人返乡进行了调研。上周,湖北省发改委又组织了一次省内的调研。

  何磊在调研中发现,湖北省内的外向型企业也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仙桃市的支柱产业纺织业就已经有一些工厂倒闭。这导致数千农民工返回农村。

  根据省外省内调研情况,湖北省发改委迅速出台了“六条建议”,并即将在未来几天联合相关部门形成文件予以落实。

  其中引人关注的一条是:利用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契机扩大就业。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即将印发实施,拟列入项目共177项,投资总规模近1.3万亿元。这些投资项目将创造数以万计的新工作岗位。

  而此前,湖北省政府于10月底下发《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决定实行产业、税收、收费、财政、失业保险、信贷、职业中介和培训补贴、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等十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并要求各级政府按不低于本级财政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1.5%的标准建立就业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就业援助。

家乡的就业消化力

  除了家乡政府的全力相助外,省内部分企业张开怀抱,也让返乡民工看到了希望。

  11月14日,一场大型用工招聘会在湖北汉川体育馆举行,当地56家企业提供的3600多个就业岗位,引来大批返乡农民工应聘,当天即有2800多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汉川市劳动局统计,近3年来,当地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每年以7.2%增长,而新增劳动力每年仅增长1.8%,存在较大缺口。今年2月,汉川市一年一度的“百企万岗”招聘会上,不少企业把门槛放得很低,仍然苦于招工难。

  从2005年起,沿海的民工荒蔓延中西部,在距武汉不远的国内裁缝工人主要输出地潜江市,沿海企业到潜江农村预订工人的订金行情,今年春节后涨到了1.5万元。深圳有的制衣厂甚至给每个工作满5年的车间主任、班组长赠送一套在潜江城区的100平方米商品房,以留住这些生产骨干。

  如今短短8个月,招工形势大逆转。“沿海农民工大量返乡,缓解了民工荒。”汉川市劳动局一位人士介绍说,政府借机举办用工招聘会,并开展更多的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武汉目前在加工制造、餐饮服务、商贸、社会服务及交通运输5个行业有4—6万个岗位长年空缺,加上每年新增的岗位,目前武汉可容纳10至15万返乡农民工。这意味着,返乡农民工短期内还不会打破目前的就业平衡局面。

  “比如熟练的首饰制作工在武汉就很难招,武汉有的企业已开出1000元至2000元的月薪。”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说,目前返乡的农民工多为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他们有在沿海工厂工作的实操经验,刚好填补了近年来沿海向内地持续性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

  最近的一例是,一个新制鞋厂从东莞搬到了湖北阳新县,需要2000多名制鞋工人,该县从沿海返乡的六七百人全部消化后,企业仍嫌不够。

  除了打工就业,创业也许更吸引手头攒了点现钱的人们。

  饱经风霜的老董不打算再跟年轻人拼抢一份饭碗,他更愿意用这几年打工积攒下来的钱在城里开家餐馆。

  老董听说政府鼓励个人创业:湖北部分区县最近开始施行绿色优惠政策,让失岗返乡人员享受下岗人员创业的同等待遇,并对有创业意向、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在注册登记、办理执照等方面特事特办。

  “目前回流人群还未集中求职,主要原因是临近春节,许多在外漂泊了大半年的农民工选择暂时与亲人团聚。二是赶上每年11月农村秋播秋收,不少人回家后正好帮家里干些农活。”李永洪认为,“就业冲击的出现,至少要等到明年4月份以后。”

  周腊元则持较为乐观的预期:“由于湖北长年缺工人数达50万左右,加上近年来一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目前返乡的劳动力都很容易在省内消化掉,因此就业总体局势暂时还比较稳定。”

  “第二代民工”的未来

  何峻峰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农民工”。两年前,这位湖北麻城籍的“80后”踏上深圳的土地,在一家印刷厂当制版工人。现在,当年和他一同南下打拼的两个同伴尽管失去了工作,却不愿回家。

  “回去能做什么呢?种地?”何峻峰反问道。他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同龄人90%以上压根就不懂种田,好多人连农活都没碰过。

  对家乡政府提供的带有每人每月150元生活补贴的职业培训,及培训后可免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何似乎也不为所动:“这些培训学校都在城市里面,我随便租个房子就得倒贴钱。”他曾经参加过镇上办的电脑培训,拿了证但没学到什么东西。

  在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传江看来,何峻峰们属于典型的“第二代民工”,即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新一代民工。“80后”加上1970年代出生的,这样的民工占据了赴沿海就业的主流,大约在60-70%。这次返乡潮,他们仍是主流。

  相对于第一代民工,第二代民工少了对农村作为自己归宿的认同,多了一份“城市梦”。这同时也令这一代人的境遇更加尴尬:退回农村,他们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他们一方面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一方面因为技能不够而只能从事低端制造与服务业。

  “一旦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经济滑坡,他们只能返乡。但回到家以后,由于不懂农活,同时也丧失了他们父辈所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刘传江表示。

  来自中山大学教授刘林平的一份调查显示,第二代民工最希望政府“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比例占被访者的19.3%。

  “这是一个渴望新知、学习能力强的农村精英群体。”一位政府人士表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农民工大量返乡的时机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基础性教育,让第二代、第三代民工获得在未来数十年间的竞争能力。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简新华认为,第二代民工的市民化,是以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为基础的。这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千万不能消极坐等经济回升”。

  何磊则认为,第二代农民工年富力强、见多识广,属于“农村精英”行列。如果能够引导一部分人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乡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局面将可望焕然一新。 记者 聂春林 实习记者 周呈思
看来要回家备粮了。。。:(
但愿所谓的铁路建设能够吸引大量人员就业。
我觉得这个帖子很有讨论意义啊,甚至可以成为近期的热点。建议版主加亮,大家来谈谈看法。
现在有比较大规模的失业应该是没问题的了吧,只是政府没怎么直接承认而已。尤其是东南沿海,以前一直以每年出口多少为荣的地区受影响的更严重,而且相对来讲,在那些地方打工的外地人处于劣势,一个企业要裁人,里面的外地人很容易成为第一批。
原帖由 呼浪峡 于 2008-11-20 15:35 发表
好事。深圳太拥挤了,空气太污浊了。
中国本来就容不下这么多就业人口。
必须要把一部分人固定在农村。
所谓开放户籍,与大跃进类似。

龌龊小人  !!!

农民活该倒霉?!
我这里做外贸的日子是不太好过
不过和出口关系不大的厂日子都过的很不错,原材料价格下跌,日子很滋润呢,年初根本过不下去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定要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a14:]
实在是太冷了,心都凉了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8-11-20 17:40 发表
我在上一期某财经杂志上看到, 东莞还有官员对记者说农民工走空了好啊, 这样东莞的人均产值就上去了。
看样子有些官员以为外地人只是来摊薄他们本地人的产值的。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他们这个城市每年的产值和税收 ...

呵呵,这些sb官员恐怕是靠计算机治理地方的,以为人一少平均就上去了。
不冷啊,今年冬天不像冬天。
没感觉,铁路上十年没加薪,偶早就过寒冬了,现在都习惯了..........
妈的,咱们都是老实工作的本分人,却为美国人寅吃卯粮买单,这冤大头当的。。[:a16:]
还好我们是做内销的。。。。。。
很多做外贸订单的工厂都开始裁员了, 外贸公司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
本地最大的低压电器公司,做外贸产品的已经半停工
而本镇最大的一个电器公司里外贸部门,员工从三十裁到十个.
人保部尹蔚民:我想先说明两点:第一,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裁员和农民工返乡的热潮。昨天江西省的同志跟我说,江西在外省打工的人员是680万人,目前统计回到家乡的是30万人,也就是说不到5%的比例。我们最近到其它一些省的调查也能够证明刚才这个观点。但是目前的形势还在进一步的发展,农民工返乡也在逐渐增加,对此我们还是要高度关注。第二,因为企业关闭、破产或者停产,部分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回乡,我认为是一种正常的流动和理性的选择。
都不知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返乡的热潮大概只是体现在局部的地方,对外贸依存比较大的地方,但均匀到全国范围,统计出来的数字不会太明显
原帖由 白云居士 于 2008-11-20 17:40 发表
我在上一期某财经杂志上看到, 东莞还有官员对记者说农民工走空了好啊, 这样东莞的人均产值就上去了。
看样子有些官员以为外地人只是来摊薄他们本地人的产值的。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他们这个城市每年的产值和税收 ...

东莞这些爆发户,如果不是有个地理位置的优势,现在狗屁都不是.
现在内销也受影响,比如我母亲是做机床销售的,主要往福建那销售,本来辽宁本身经济受的影响还比较小,但很多福建外贸企业跨了,机床也不好卖了。
几十年前,“潘晓”大声的疾呼: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也要这里大声的疾呼: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了!!!
[:a3:] 现在案件多得不得了,超期解决不了的一大堆,头痛。

不过产业转移最关键的一步就业转移终于可以实施了!以前所谓的把企业办到落后地区的想法,因为劳动法所谓的补偿条款而根本没有几个企业敢搬家,,你企业原因我劳动者不干了,你要个补偿哦。现在好了,大家一拍两散![:a4:]

问候天顶星立法者祖宗们,搞得什么东西,仿佛可以让劳动者高兴,结果两头都不讨好,错实际上是三头!政府行政部门也不得好过!
这个时候才能显示出来土地政策不动摇多么重要,只要农民手里有地,一时半会不出来工作也没事,搓搓麻将,侃侃大山,睡睡大觉,锄锄小草,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我就担心我10年毕业的时候的就业情况
内地千万吨钢企,产能压缩已达3分之2,还好是国企,大家只是隐型失业: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