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避而不谈油价是何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4:01:42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之时,世界各国纷纷降低成品油价格来缓解经济下滑压力,举目中国,油价却“岿然不动”。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降价如今已经被证实错误,难道中国没有降价的必要?肯定不是,日前有报道称发改委有关人员以话题敏感为由拒绝置评,以此看来,这可能就是暴风雨到来前最后的平静。



油价连续七周下跌,大幅反弹几率不大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17日公布的数据,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下降6.08美元,降至每桶50.75美元。至此,欧佩克油价已连续七周下跌。上周欧佩克日平均油价总体呈下跌之势:10日为每桶54.77美元,12日降至每桶50美元之下,13日进一步降到47.73美元,14日的油价虽然回升到每桶49.09美元,但依然低于每桶50美元关口。由于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陷于经济衰退,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经济衰退可能会对原油需求有所抑制,欧佩克油价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16日表示,欧佩克的目标是使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70美元至90美元之间。以往一直主张油价在120美元的伊朗最近也表态,期望油价在70到100美元之间。

    IEA(国际能源署)最近下调了世界石油需求预期,IEA警告,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最早将于明年开始威胁到全世界的炼油项目的投资。初步数据显示,10月份全球原油加工量为每日7,210万桶,较上月的预期低140万桶,原因是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原油加工量均低于预期。


中国油价超过美国50%,消费者强烈不满
    在常人看来,中国生活水平低,油价也应当低于发达国家。然事实并非如此,当前中国的油价已经超过美国达50%之多。据悉,美国汽油价格紧跟国际油价跌势,平均售价跌至每加仑2.3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每升4.15元。台湾中油公司网站显示,进入10月以来,台湾中油经过5次降价,目前普通汽油零售价格为23.0元新台币/升,折合人民币4.76元/升,一个月内降幅达到23.5%。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普通汽油价格从两个月前的112.8分/升下降至今天的83.3分/升,降幅近26%之多。反观国内油价,广东省的国三标准93号汽油为6.25元,这显然比美国油价高出了50.6%。

    北京艾利艾网络口碑咨询研究机构(IRI)14日发表网络舆情报告称:11月上旬,互联网上有超过1.2万篇博客关注油价问题,对油价政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IRI随机选取了1392篇在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相关留言回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油价问题集中在不满情绪的宣泄和对价格调整的预期方面。近四分之三的网络帖子呈现了网民的不满宣泄,其中约有34.8%的网民对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价制定表示强烈不满。


民营油企率先降价,两巨头无奈稍有动作
    高油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民营油企和加油站通过降价占领市场,而民营加油站降价促销,给国有加油站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中石油、中石化位于湖北和山东的加油站近期相继下调了汽柴油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最近,天津市的一些加油站也搞起了促销,加满汽油并达到128元以上,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头奖还可以免除此次加油费用。此外,厦门、陕西等地的民营油站也纷纷降价,幅度不等。尽管上海地区民营加油站还没有降价,但是一些民营油站的负责人表示正在酝酿降价促销措施。除了降价,在南方广东等地,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大量走私油。

    在油价问题上,现在是人人都盯紧发改委,却很少有车主知道作为销售方的石油公司本身也有16%的调整油价权限。发改委在确定各地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后,经营企业按此标准上下浮动8%。不过加油站执行的统一零售价均是在中准价上浮8%的价格,也就是说,成品油零售价格本身有16%的下调空间。若调至成品油零售价规定的下限,则是93号、97号油每升均可以便宜1元至5.25元和5.7元左右。但在石油巨头们看来,“到嘴的肉”岂能吐出去,降价动力当然没有。

    有分析称,加上国家的补贴、进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实际支付减少,中石化在上半年正好盈亏平衡,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暴跌,将会重新走上过去的暴利之路。


国内油价缘何涨价容易降价难?
    首先,从供应体制来讲,国内燃油供应处于高度垄断的状态。真正能够对市场油价产生决定性作用的石油巨头都属于国有垄断公司。当国际油价走高,垄断巨头可以天天追在发改委屁股后头要求涨价,但现在,油价大跌之时,发改委不吭声,垄断巨头闷头赚钱,何乐而不为?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讲,国内燃油开支可以从政府财政支出开销的居多。无论是用油企业还是政府公务用油,均不存在按照收入情况调整燃油开支的压力。美国公务用车也会用到联邦和州财政支出,其预算压力却是比较大的,私人经济实体更不用说了。因此,欧美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燃油需求大幅度减少,燃油消费的量少了,油价自然会相应下跌。相反,中国经济不景气对国内燃油消费需求量的影响极为有限,需求量既然下降幅度十分有限,供应方自然没有降低油价的压力。

    第三,中国政府更希望看到油价的长期稳定。不但油价,中国政府对所有产品和投资品价格的期望都是稳定,所谓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油价涨起来,国内垄断巨头们向国家财政伸手的胃口就不好意思太大,如果油价跟着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政府对相关企业的财政补贴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除了以上几点,近期传出石油巨头们由于今年前期为保证奥运用油,高油价时购买了大量原油,现在油价大幅下滑,库存损失惨重。由此可以看出,发改委推迟降价,也可能考虑到了他们的直接利益。不过这样的利益究竟该不该管,却很难说,毕竟中石油、中石化是上市企业,其股东才是利益的最终获得者,于民何益?


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迎来最佳时机
    国内油价下调,使之与国际接轨,不存在要不要这样做,而在于只能这样做,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坐失良机。若要这样做,就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左顾右盼。也要像应对金融风暴一样,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力求实效。一方面,发改委不能只为石油巨头真心实意着想,而漠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应快速出台调价政策,将国内高企的油价降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敦促油企利用其自身拥有的16%降价空间,在降低高企的油价上拿出实际行动来,消费者可以从长时间的高油价重压中走出,才能获得消费的轻松和快乐。

    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国内放开资源要素价格,理顺相对价格关系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目前能源价格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一,国家财政压力较大,改革的动力十足,因为这会减少政府的补贴;二,始自2002年的节能减排成效相对明显,但是边际效应开始减弱,通过能源市场的价格变动来改变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是最好的节能减排的方法;三,国务院最近通过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大多以固定设施建设为主,靠投资拉动经济只能起到一时作用,根本举措还在于加快改革步伐,其中降低油价,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

    在油价问题上,最近发改委少有动作,有媒体报道,发改委有关人士也以“话题敏感”为由拒绝置评。事实上,油价一直是发改委关注的焦点,但现在却举动反常,我们或可以看作是其将有“动作”的暗示,可能是降低油价,也可能是彻底推出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措施。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之时,世界各国纷纷降低成品油价格来缓解经济下滑压力,举目中国,油价却“岿然不动”。之前市场普遍预期的降价如今已经被证实错误,难道中国没有降价的必要?肯定不是,日前有报道称发改委有关人员以话题敏感为由拒绝置评,以此看来,这可能就是暴风雨到来前最后的平静。



油价连续七周下跌,大幅反弹几率不大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17日公布的数据,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下降6.08美元,降至每桶50.75美元。至此,欧佩克油价已连续七周下跌。上周欧佩克日平均油价总体呈下跌之势:10日为每桶54.77美元,12日降至每桶50美元之下,13日进一步降到47.73美元,14日的油价虽然回升到每桶49.09美元,但依然低于每桶50美元关口。由于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陷于经济衰退,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经济衰退可能会对原油需求有所抑制,欧佩克油价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16日表示,欧佩克的目标是使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70美元至90美元之间。以往一直主张油价在120美元的伊朗最近也表态,期望油价在70到100美元之间。

    IEA(国际能源署)最近下调了世界石油需求预期,IEA警告,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最早将于明年开始威胁到全世界的炼油项目的投资。初步数据显示,10月份全球原油加工量为每日7,210万桶,较上月的预期低140万桶,原因是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原油加工量均低于预期。


中国油价超过美国50%,消费者强烈不满
    在常人看来,中国生活水平低,油价也应当低于发达国家。然事实并非如此,当前中国的油价已经超过美国达50%之多。据悉,美国汽油价格紧跟国际油价跌势,平均售价跌至每加仑2.3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每升4.15元。台湾中油公司网站显示,进入10月以来,台湾中油经过5次降价,目前普通汽油零售价格为23.0元新台币/升,折合人民币4.76元/升,一个月内降幅达到23.5%。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普通汽油价格从两个月前的112.8分/升下降至今天的83.3分/升,降幅近26%之多。反观国内油价,广东省的国三标准93号汽油为6.25元,这显然比美国油价高出了50.6%。

    北京艾利艾网络口碑咨询研究机构(IRI)14日发表网络舆情报告称:11月上旬,互联网上有超过1.2万篇博客关注油价问题,对油价政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IRI随机选取了1392篇在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相关留言回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油价问题集中在不满情绪的宣泄和对价格调整的预期方面。近四分之三的网络帖子呈现了网民的不满宣泄,其中约有34.8%的网民对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价制定表示强烈不满。


民营油企率先降价,两巨头无奈稍有动作
    高油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民营油企和加油站通过降价占领市场,而民营加油站降价促销,给国有加油站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中石油、中石化位于湖北和山东的加油站近期相继下调了汽柴油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最近,天津市的一些加油站也搞起了促销,加满汽油并达到128元以上,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头奖还可以免除此次加油费用。此外,厦门、陕西等地的民营油站也纷纷降价,幅度不等。尽管上海地区民营加油站还没有降价,但是一些民营油站的负责人表示正在酝酿降价促销措施。除了降价,在南方广东等地,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大量走私油。

    在油价问题上,现在是人人都盯紧发改委,却很少有车主知道作为销售方的石油公司本身也有16%的调整油价权限。发改委在确定各地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后,经营企业按此标准上下浮动8%。不过加油站执行的统一零售价均是在中准价上浮8%的价格,也就是说,成品油零售价格本身有16%的下调空间。若调至成品油零售价规定的下限,则是93号、97号油每升均可以便宜1元至5.25元和5.7元左右。但在石油巨头们看来,“到嘴的肉”岂能吐出去,降价动力当然没有。

    有分析称,加上国家的补贴、进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实际支付减少,中石化在上半年正好盈亏平衡,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暴跌,将会重新走上过去的暴利之路。


国内油价缘何涨价容易降价难?
    首先,从供应体制来讲,国内燃油供应处于高度垄断的状态。真正能够对市场油价产生决定性作用的石油巨头都属于国有垄断公司。当国际油价走高,垄断巨头可以天天追在发改委屁股后头要求涨价,但现在,油价大跌之时,发改委不吭声,垄断巨头闷头赚钱,何乐而不为?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讲,国内燃油开支可以从政府财政支出开销的居多。无论是用油企业还是政府公务用油,均不存在按照收入情况调整燃油开支的压力。美国公务用车也会用到联邦和州财政支出,其预算压力却是比较大的,私人经济实体更不用说了。因此,欧美经济不景气直接导致燃油需求大幅度减少,燃油消费的量少了,油价自然会相应下跌。相反,中国经济不景气对国内燃油消费需求量的影响极为有限,需求量既然下降幅度十分有限,供应方自然没有降低油价的压力。

    第三,中国政府更希望看到油价的长期稳定。不但油价,中国政府对所有产品和投资品价格的期望都是稳定,所谓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油价涨起来,国内垄断巨头们向国家财政伸手的胃口就不好意思太大,如果油价跟着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政府对相关企业的财政补贴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除了以上几点,近期传出石油巨头们由于今年前期为保证奥运用油,高油价时购买了大量原油,现在油价大幅下滑,库存损失惨重。由此可以看出,发改委推迟降价,也可能考虑到了他们的直接利益。不过这样的利益究竟该不该管,却很难说,毕竟中石油、中石化是上市企业,其股东才是利益的最终获得者,于民何益?


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迎来最佳时机
    国内油价下调,使之与国际接轨,不存在要不要这样做,而在于只能这样做,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坐失良机。若要这样做,就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左顾右盼。也要像应对金融风暴一样,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力求实效。一方面,发改委不能只为石油巨头真心实意着想,而漠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应快速出台调价政策,将国内高企的油价降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敦促油企利用其自身拥有的16%降价空间,在降低高企的油价上拿出实际行动来,消费者可以从长时间的高油价重压中走出,才能获得消费的轻松和快乐。

    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为国内放开资源要素价格,理顺相对价格关系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遇。目前能源价格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一,国家财政压力较大,改革的动力十足,因为这会减少政府的补贴;二,始自2002年的节能减排成效相对明显,但是边际效应开始减弱,通过能源市场的价格变动来改变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是最好的节能减排的方法;三,国务院最近通过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大多以固定设施建设为主,靠投资拉动经济只能起到一时作用,根本举措还在于加快改革步伐,其中降低油价,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是必然选择。

    在油价问题上,最近发改委少有动作,有媒体报道,发改委有关人士也以“话题敏感”为由拒绝置评。事实上,油价一直是发改委关注的焦点,但现在却举动反常,我们或可以看作是其将有“动作”的暗示,可能是降低油价,也可能是彻底推出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措施。
人要知足。

去年年底开始的油价飙升,中石油可是整整压了半年才在奥运前涨价涨了一下。

现在大批高价进回来的油没消化,国际油价才跌了一个月,就这么想和国际接轨了。
为了开征燃油税
日前获悉,油价大跌。自7月11日国际油价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下跌了62%。

对此中国国内有关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益强烈,分析认为,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现在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那为什么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不能立竿见影?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参考运杂费、保险费及国内关税及由中国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等制定出终端零售价格。但我们以为,这种价格机制存在两大弊端:首先是滞后定价。一般而言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的时间。另一个弊端是油价倒挂。中国成品油价格受到国家调控,在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波动、国内50%左右的原油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原成油价倒挂”现象。

要处理好这种弊端,从改革长远目标来看,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最终要完全放开油价,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当前,一方面,国际油价走低给中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提供了良机。另一方面,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关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必须统筹规划,配套推行。

无论采取哪一种接轨方式,都要有步骤地出台限制高耗能的约束性政策,如开征燃油税,调整资源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等。
倒挂好于完全放开。

如果上半年放开油价和粮食价格,肯定是大幅通货膨胀,然后下半年因为国际油价下跌,各企业拿着高价买回来的石油甩卖。就和中国的钢铁企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