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忘恩负义杀害恩师陈仪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2:50:23
汤恩伯对于老蒋食言,最终杀了自己的恩人陈仪,他是垂泪无言,只好在家设灵堂祭奠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陈仪吩咐其外甥丁名楠:“你去上海走一趟,把信交给汤恩伯,你到他家里去,已经替你联系好了。”
丁名楠当天到上海,住在表姐陈文瑛家。第二天为农历除夕,丁在傍晚接电话约定时间,到蒲石路汤恩伯家与汤见了面。俩人单独在楼下一个大厅说话。丁说明来意,把信及另纸开列的五条及八项交给汤,还在口头上转达了陈仪嘱咐要汤开放长江渡口的要求。汤恩伯说,他左右蒋介石的耳目很多,时机尚未成熟,并表示不日去杭州面谈。
  陈仪久候了一个星期,仍未见汤恩伯到杭州,就再次让丁名楠持其亲笔信去上海,信内容有两个:一、介绍胡邦宪(后改名胡允恭)去见汤,二、要他委任丁名楠为秘书。陈仪这封亲笔信全文如下———
  恩伯弟台如握:兹丁名楠来沪,面陈一切,请与洽谈。再旧属胡邦宪,拟来晋谒,请予延见。至胡君经历,嘱名楠奉告,并希台洽为荷。顺颂刻安。
  仪手启。
  一月三十日夜。
  再为办事便利计,请由弟处予丁名楠以秘书名义。
  丁名楠第二次到上海与汤恩伯单独见面,汤劈头就说事情太忙,未能去杭州,表示歉意。汤看信后,听丁介绍了胡某人的情况。汤说欢迎胡先生来见,随时都可以。(胡为中共地下党员。)汤并同意委任丁为秘书,还说委令不久就能发下。丁转述陈仪要汤多住上海、少去南京的嘱咐。汤则对丁发了一通牢骚,抱怨解放区电台经常斥责他是“战争罪犯”。

陈仪所列五项、八条及亲笔信,在他被枪毙的那两天,曾作为罪证影印公布原件于台北各报纸。从这些文字分析,陈汤之间除了原有的亲如父子的关系之外,起码还存在过商量,否则不会毫无铺垫与默契,就如此直截了当地开列这些条件的。细察当事人胡允恭(即胡邦宪)前些年所写的回忆材料,证实了在陈仪开列这五项八条之前,陈汤之间讨论过反蒋举义,不仅汤恩伯赞同反蒋起义,而且胡允恭在劝陈仪注意安全要防着汤恩伯时,陈仪说出过他来浙江是汤的劝告,反蒋是汤先提出来的。
  尽管反蒋是陈汤共同的主张,反蒋还是汤首先提出来的,待蒋介石引退,陈仪真要实施反蒋举义时,汤恩伯退缩了!
  汤恩伯不但退缩,而且将陈仪出卖了。汤拿到陈的亲笔信函以后,决定要派人拿此信函去奉化向蒋介石报告。派谁去呢?汤恩伯找了毛森商量。毛森向汤推荐了毛人凤。毛人凤是蒋介石的亲信,原任军统局长。李宗仁担任代总统后,撤掉了毛人凤的职务,改派徐志道为局长。毛人凤仍担任着蒋介石的黑市局长。
  为表忠心,在此段时间,汤恩伯将家眷也送去了台湾。
  汤恩伯派一架专机送毛人凤去奉化溪口面报蒋介石。当日,专机很快折回,奉蒋介石之命接汤恩伯去溪口。蒋介石见到汤恩伯时,问汤对此事的意见。汤答:“国家大事,义不徇私,自应以领袖之意见为意见。”不过,他又说,他和陈仪的关系,素为蒋所知,在不妨碍蒋及政府的威信之下,仅希望能予陈以善终天年之恩耳。蒋介石当时毫不迟疑,立即授汤以处理陈案之全权,并责其提出继陈出任浙江省主席之人选。汤恩伯提了三个人,蒋介石圈定了周。按行政程序,换省主席需行政院长孙科召集会议发布改组浙江省府命令。经过商量,由汤恩伯先发表周为杭州警备司令,俟防务接管与部署妥善后,再发布周接陈省主席命令,届时仍让陈仪自行办理交接,以不露破绽。二月十七日,《杭州日报》发表陈仪免职周主浙的消息。中共地下党胡允恭立即见陈,意图证明汤恩伯出卖他是实。陈依然不相信,并说:“我刚才同恩伯通电话,他说,这件事(陈仪免职)事前他完全不知道,请我迅速移交到上海详谈。”陈仪还宽慰胡说:“老蒋日暮途穷,各省主席都要换有实力的军人,何足为奇呢!”
  陈仪在杭州交卸职务后,收到汤恩伯转来一件蒋介石安慰陈仪之电报,电云:“汤总司令转公洽兄,交卸后务请来溪口一谈。”

陈仪接电报后,不屑于去溪口见蒋介石,乃乘车去上海会汤恩伯。陈仪一回到上海,便失去了自由。先是被软禁于志安坊家中,陈仅来得及乘间隙示意亲属通知沈仲九、丁名楠等有干系的人躲避逃去。陈仪自己通过某外国朋友,密购两张飞港机票,无奈被汤恩伯之耳目觉察,未能逃脱。汤恩伯乃向溪口报告陈仪欲逃之事。蒋介石甚为恼怒,遂令将陈仪正式扣押。扣押地点,就上海、重庆、衢州三处任陈选择一地。陈仪选了衢州,大约因为衢州为汤恩伯所兼之衢州绥署主任所在地,生活可以得到照应。在国民党军败退出大陆前夕,表面上去征求陈仪同意迁往厦门,实际上飞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陈仪对台湾是够熟悉的,飞机到后,他已明白置身何处。到台湾后,他情绪为之一变,对任何人不再发一言一语,终日如一老僧缄口入定。陈仪在台湾,被囚禁于基隆要塞司令部。汤恩伯本人不便去探望,特派心腹陈大庆携带日用品去问候。汤本以为陈仪可以这样颐享天年,不料一九五○年六月,台湾危殆的时刻,蒋介石下令审判陈仪。汤恩伯闻讯,深知不妙。
  汤恩伯急往台南求见蒋介石,侍从传话来说,蒋已经去台中,等杀陈之后,才能接见。汤恩伯号啕大哭,四处求人营救。大家都搔头表示无能为力。汤拜托当时曾在上海共患难有三剑客之称的谷正纲、雷震、方治,还拜托原上海市长陈良等转求缓颊。雷震说:老头子要杀人立威。谷正纲等认为:蒋要用陈头镇压人民,都认为陈仪死定了。汤恩伯又请毛人凤求蒋遵守诺言,饶陈一命。毛人凤特地来汤府复命说:“天威难测,我已经恳求过了,没有用。”当时任参谋次长的蒋介石亲信林蔚,与陈仪、汤恩伯私交极密,林蔚在台掌握实务,亦在蒋面前全力救陈,都遭蒋拒绝。
  六月十八日这天早上,八九点钟以后,台北市郊植物园附近的马场町刑场,突然变得格外热闹起来。民众越聚越多,当局不得不出动警员来维持秩序。马场町这个地方,自从民国政府迁台以后,就变成了南京城的雨花台,是当局枪杀囚犯的刑场。尽管近半年来经常枪声不断,但是从来也没有涌来过如此多的看热闹的民众。早上电台与报纸宣布枪毙陈仪,大家闻讯纷纷赶来。据统计,人数至少也有好几千人。《中央日报》第二天报道说有两万人之多!有的人还带了吃食来,自早守候至傍晚。来的人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多是些台湾人,因为“二·二八事变”发生在陈仪主台时期,他们将屠杀台湾同胞的罪过算在陈仪的头上。因而有人甚至带了鞭炮,准备行刑后燃放庆贺。这些人的确是出于对陈仪的误解。另一部分人认为陈仪是难得的“廉吏好人”,认为他做了一辈子大官,当过闽台浙的封疆大吏,可是一生无儿女也无身外财产,其操守廉洁及敢于仗义执言,是众口赞誉的。这些人认为陈仪罪不至于死,奈何以死刑之?!他们是准备跑来为其一洒同情之泪的。
  那么多来马场町观看行刑的终于上当了!
  陈仪早于十八日凌晨一时被押赴刑场执行,开了两枪毙命。数小时后当局发布新闻。就是汤恩伯在私寓听到广播时,陈仪已早不在人世了。
  毛森在美国写的文章,对于陈仪被处死后汤恩伯的归宿,亦有记载———
  陈仪被处死后,蒋始召见汤恩伯,汤垂泪无言,蒋似余恨未消,训汤大义灭亲,还哭什么,不许设立牌位祭奠。汤在家原为陈设立灵堂,祭奠尽孝,受蒋斥责后,只得含悲忍泪,焚牌除灵,从此落落寡欢。汤本有十二指肠溃疡病。据医言,情绪忧郁时,将增剧病情。他确病情日增,亲友劝其去美就医,因筹不出费用,即在日本草率动手术,竟死庸医之手。溃疡本不算严重的病,故有人怀疑系被日人害死的,因汤是抗日名将,互相杀伐,日医可能有亲属死于战场,记恨于汤,趁此报复。据动手术时在场目击者称:汤似痛苦不过,虽然上了麻药,仍图挣扎,日医用力揿住,直至力竭而死,岂非日人谋杀耶?……汤恩伯对于老蒋食言,最终杀了自己的恩人陈仪,他是垂泪无言,只好在家设灵堂祭奠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陈仪吩咐其外甥丁名楠:“你去上海走一趟,把信交给汤恩伯,你到他家里去,已经替你联系好了。”
丁名楠当天到上海,住在表姐陈文瑛家。第二天为农历除夕,丁在傍晚接电话约定时间,到蒲石路汤恩伯家与汤见了面。俩人单独在楼下一个大厅说话。丁说明来意,把信及另纸开列的五条及八项交给汤,还在口头上转达了陈仪嘱咐要汤开放长江渡口的要求。汤恩伯说,他左右蒋介石的耳目很多,时机尚未成熟,并表示不日去杭州面谈。
  陈仪久候了一个星期,仍未见汤恩伯到杭州,就再次让丁名楠持其亲笔信去上海,信内容有两个:一、介绍胡邦宪(后改名胡允恭)去见汤,二、要他委任丁名楠为秘书。陈仪这封亲笔信全文如下———
  恩伯弟台如握:兹丁名楠来沪,面陈一切,请与洽谈。再旧属胡邦宪,拟来晋谒,请予延见。至胡君经历,嘱名楠奉告,并希台洽为荷。顺颂刻安。
  仪手启。
  一月三十日夜。
  再为办事便利计,请由弟处予丁名楠以秘书名义。
  丁名楠第二次到上海与汤恩伯单独见面,汤劈头就说事情太忙,未能去杭州,表示歉意。汤看信后,听丁介绍了胡某人的情况。汤说欢迎胡先生来见,随时都可以。(胡为中共地下党员。)汤并同意委任丁为秘书,还说委令不久就能发下。丁转述陈仪要汤多住上海、少去南京的嘱咐。汤则对丁发了一通牢骚,抱怨解放区电台经常斥责他是“战争罪犯”。

陈仪所列五项、八条及亲笔信,在他被枪毙的那两天,曾作为罪证影印公布原件于台北各报纸。从这些文字分析,陈汤之间除了原有的亲如父子的关系之外,起码还存在过商量,否则不会毫无铺垫与默契,就如此直截了当地开列这些条件的。细察当事人胡允恭(即胡邦宪)前些年所写的回忆材料,证实了在陈仪开列这五项八条之前,陈汤之间讨论过反蒋举义,不仅汤恩伯赞同反蒋起义,而且胡允恭在劝陈仪注意安全要防着汤恩伯时,陈仪说出过他来浙江是汤的劝告,反蒋是汤先提出来的。
  尽管反蒋是陈汤共同的主张,反蒋还是汤首先提出来的,待蒋介石引退,陈仪真要实施反蒋举义时,汤恩伯退缩了!
  汤恩伯不但退缩,而且将陈仪出卖了。汤拿到陈的亲笔信函以后,决定要派人拿此信函去奉化向蒋介石报告。派谁去呢?汤恩伯找了毛森商量。毛森向汤推荐了毛人凤。毛人凤是蒋介石的亲信,原任军统局长。李宗仁担任代总统后,撤掉了毛人凤的职务,改派徐志道为局长。毛人凤仍担任着蒋介石的黑市局长。
  为表忠心,在此段时间,汤恩伯将家眷也送去了台湾。
  汤恩伯派一架专机送毛人凤去奉化溪口面报蒋介石。当日,专机很快折回,奉蒋介石之命接汤恩伯去溪口。蒋介石见到汤恩伯时,问汤对此事的意见。汤答:“国家大事,义不徇私,自应以领袖之意见为意见。”不过,他又说,他和陈仪的关系,素为蒋所知,在不妨碍蒋及政府的威信之下,仅希望能予陈以善终天年之恩耳。蒋介石当时毫不迟疑,立即授汤以处理陈案之全权,并责其提出继陈出任浙江省主席之人选。汤恩伯提了三个人,蒋介石圈定了周。按行政程序,换省主席需行政院长孙科召集会议发布改组浙江省府命令。经过商量,由汤恩伯先发表周为杭州警备司令,俟防务接管与部署妥善后,再发布周接陈省主席命令,届时仍让陈仪自行办理交接,以不露破绽。二月十七日,《杭州日报》发表陈仪免职周主浙的消息。中共地下党胡允恭立即见陈,意图证明汤恩伯出卖他是实。陈依然不相信,并说:“我刚才同恩伯通电话,他说,这件事(陈仪免职)事前他完全不知道,请我迅速移交到上海详谈。”陈仪还宽慰胡说:“老蒋日暮途穷,各省主席都要换有实力的军人,何足为奇呢!”
  陈仪在杭州交卸职务后,收到汤恩伯转来一件蒋介石安慰陈仪之电报,电云:“汤总司令转公洽兄,交卸后务请来溪口一谈。”

陈仪接电报后,不屑于去溪口见蒋介石,乃乘车去上海会汤恩伯。陈仪一回到上海,便失去了自由。先是被软禁于志安坊家中,陈仅来得及乘间隙示意亲属通知沈仲九、丁名楠等有干系的人躲避逃去。陈仪自己通过某外国朋友,密购两张飞港机票,无奈被汤恩伯之耳目觉察,未能逃脱。汤恩伯乃向溪口报告陈仪欲逃之事。蒋介石甚为恼怒,遂令将陈仪正式扣押。扣押地点,就上海、重庆、衢州三处任陈选择一地。陈仪选了衢州,大约因为衢州为汤恩伯所兼之衢州绥署主任所在地,生活可以得到照应。在国民党军败退出大陆前夕,表面上去征求陈仪同意迁往厦门,实际上飞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陈仪对台湾是够熟悉的,飞机到后,他已明白置身何处。到台湾后,他情绪为之一变,对任何人不再发一言一语,终日如一老僧缄口入定。陈仪在台湾,被囚禁于基隆要塞司令部。汤恩伯本人不便去探望,特派心腹陈大庆携带日用品去问候。汤本以为陈仪可以这样颐享天年,不料一九五○年六月,台湾危殆的时刻,蒋介石下令审判陈仪。汤恩伯闻讯,深知不妙。
  汤恩伯急往台南求见蒋介石,侍从传话来说,蒋已经去台中,等杀陈之后,才能接见。汤恩伯号啕大哭,四处求人营救。大家都搔头表示无能为力。汤拜托当时曾在上海共患难有三剑客之称的谷正纲、雷震、方治,还拜托原上海市长陈良等转求缓颊。雷震说:老头子要杀人立威。谷正纲等认为:蒋要用陈头镇压人民,都认为陈仪死定了。汤恩伯又请毛人凤求蒋遵守诺言,饶陈一命。毛人凤特地来汤府复命说:“天威难测,我已经恳求过了,没有用。”当时任参谋次长的蒋介石亲信林蔚,与陈仪、汤恩伯私交极密,林蔚在台掌握实务,亦在蒋面前全力救陈,都遭蒋拒绝。
  六月十八日这天早上,八九点钟以后,台北市郊植物园附近的马场町刑场,突然变得格外热闹起来。民众越聚越多,当局不得不出动警员来维持秩序。马场町这个地方,自从民国政府迁台以后,就变成了南京城的雨花台,是当局枪杀囚犯的刑场。尽管近半年来经常枪声不断,但是从来也没有涌来过如此多的看热闹的民众。早上电台与报纸宣布枪毙陈仪,大家闻讯纷纷赶来。据统计,人数至少也有好几千人。《中央日报》第二天报道说有两万人之多!有的人还带了吃食来,自早守候至傍晚。来的人可以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多是些台湾人,因为“二·二八事变”发生在陈仪主台时期,他们将屠杀台湾同胞的罪过算在陈仪的头上。因而有人甚至带了鞭炮,准备行刑后燃放庆贺。这些人的确是出于对陈仪的误解。另一部分人认为陈仪是难得的“廉吏好人”,认为他做了一辈子大官,当过闽台浙的封疆大吏,可是一生无儿女也无身外财产,其操守廉洁及敢于仗义执言,是众口赞誉的。这些人认为陈仪罪不至于死,奈何以死刑之?!他们是准备跑来为其一洒同情之泪的。
  那么多来马场町观看行刑的终于上当了!
  陈仪早于十八日凌晨一时被押赴刑场执行,开了两枪毙命。数小时后当局发布新闻。就是汤恩伯在私寓听到广播时,陈仪已早不在人世了。
  毛森在美国写的文章,对于陈仪被处死后汤恩伯的归宿,亦有记载———
  陈仪被处死后,蒋始召见汤恩伯,汤垂泪无言,蒋似余恨未消,训汤大义灭亲,还哭什么,不许设立牌位祭奠。汤在家原为陈设立灵堂,祭奠尽孝,受蒋斥责后,只得含悲忍泪,焚牌除灵,从此落落寡欢。汤本有十二指肠溃疡病。据医言,情绪忧郁时,将增剧病情。他确病情日增,亲友劝其去美就医,因筹不出费用,即在日本草率动手术,竟死庸医之手。溃疡本不算严重的病,故有人怀疑系被日人害死的,因汤是抗日名将,互相杀伐,日医可能有亲属死于战场,记恨于汤,趁此报复。据动手术时在场目击者称:汤似痛苦不过,虽然上了麻药,仍图挣扎,日医用力揿住,直至力竭而死,岂非日人谋杀耶?……
汤因为这个把主焦点名声搞坏了,去了台湾以后,老蒋不重用,别人也看不起他,他后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