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救楼市被指螳臂当车 中央政策被误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9:41:00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8年10月18日10:14 中央电视台
《新闻1+1》:——救市“风”!“疯”救市?

  全国楼市陷入低迷,18个城市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措施,试图阻止本地房价的下跌,这样究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还是为了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抑或是为了拯救本地经济?各地救市之举愈演愈烈,中央政府却对此一直保持沉默,这耐人寻味的沉默之后是支持,是反对,还是另有打算?全国性救市政策是否真将呼之欲出?全国房价总体上涨,土地成交量逐渐下滑,救市传言屡屡发布,面面对风雨飘摇的楼市,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新闻1+1》正在解析。


  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这几天,我们在很多媒体当中都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就是针对全国性的房地产的救市政策可能要出台。 这样的一个传闻包括前一阶段各个地方政府的拯救楼市的政策,对于向政府、开发商包括我们这些普通的购房者究竟意味着些什么,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尹中立先生来为大家解读,尹先生,你好。


  殷:大家好。


  主持人:针对这个楼市救市不救市,很多方面的观点很多,首先我们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近几天,在各大媒体的房地产新闻里,最热也是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几则关于全国性救市政策即将出台的报道了,报道虽然标题各不相同,但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那就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中央正在制订相关的调控政策,全国性政策即将出台。


  政府将救市,这不管对房地产界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绝对重磅级的新闻,因为中央的调控政策直接关系着房价未来的走向,因此,报告一出,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房地产救市的消息铺天盖地,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大部分的有关报道中都称,能得出中央政府将出台救市政策这个结论,是依据昨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表态。然而,我们找到了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发言原稿,却发现这只是一个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而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并没有就房地产政策表态,只是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在发言中说到,我们会进一步研究一些必要的地方政府可调控范围内的政策,也就是说,只是上海地方政府表达了将进一步研究一些政策的意愿,媒体上所谓中央政府已经制订和将要出台政策并没有确实的依据。


  而另有报道则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经联合制订了一套房地产救市方案,政策出台只待合适的时机。然而经过了解,所谓救市方案也只是两个行业性组织,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中国房地产协会分别向有关部门递交了房地产调控的建议报告,而并非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政策。看来,这些所谓中央将出台救市政策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确切来源,那么究竟是谁在坚持这种论调,并且似乎还在不断地宣扬和放大呢?


  一个无法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政策正在蔓延,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从成都到重庆、西安,再到中部地区的长沙、武汉,再发展到东部沿海的福州、厦门,以及长三角的代表性城市——南京、杭州和上海,截至目前,已经有18个城市出手救市,而具体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各显身手。


  2008年9月8日新闻:


  陕西省西安市出台政策,决定从2008年9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对购房户按购房款总额给予0.5%至1.5%的……


  2008年10月16日新闻:


  南京市开始实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20条新政,对购房者直接给予现金补贴。


  这两天,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也都不约而同地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


  解说:


  不可否认,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已经影响到许多地方政府经济的正常运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救市政策,自然是想以此重振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而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开发商们无疑也是救市论调的拥护者。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到:“我们今年又是雪灾,又是震灾,难道还要去人为的造成一个房灾吗?”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用房地产类比农户养猪,他说:“没有农户养猪了,猪肉价格就涨,如果房地产商们都死掉了,房子供不应求,房价只能往上涨。”以此来呼吁救市政策尽快出台。而更多的网友则是站在普通购房者的角度上,称房地产救市缺乏民意支持,希望中央政府的政策不要被其左右。


  看来,关于中央要不要救市,不同利益者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而就在这样的利益抗衡中,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态度经常被放大和误读。显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已经被赋于更为重要和复杂的含义,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无疑也一直给予着高度的关注,当然在具体政策层面上,究竟该如何保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政府该不该出手救市,这也极大的考验着决策者们的智慧和决断力。


  主持人:


  我们刚才从这个片子当中看到的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救楼市的政策,那么现在又传闻说,中央政府可能也要出相关的政策,我们把它分成两部分来看。比如说前一阶段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您分析一下,出台这样的一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要救谁?


  尹中立(特邀观察员):


  很显然,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它的利益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因为假如土地驾驭了,房价下跌,地价就下跌,所以地方政府得到的这些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就会有限,所以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资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房地产行业和五十多个产业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疲软了,那么它会使得相关的产业都会受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影响。


  主持人:


  大家可能会说,你救楼市,比如说对老百姓的补贴,你在高价位的时候不补贴,你在低价位的时候进行补贴,实际上是政府在救自己。


  尹中立:


  对,实际上从政府的目标来看,它可能对GDP更在意一些,而对民生的这种着力点,其实它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淡薄了。


  主持人:


  应该说像这样的一种救楼市的方式方法,从我们的普通人来看,肯定对开发商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靠土地财政,或者靠房市的财政,本身它也是在救政府自己本身,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地方的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救楼市的政策,比如说首付比例进行调整,这跟过去中央政府所出台的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有些地方给人感觉已经出红线了,那为什么中央政府没有制止,这是一种默许,是一种观望,还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尹中立:


  从前一段时间,我看中央的高层在不同场合也表达了一个明确的关于宏观调控政策松动的一些看法,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就意味着现在的情况不断在变化,所以一年前或者两年前制订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房地产调控政策,它可能就意味着有些松动的可能性。


  主持人:


  我想我们还回到今天谈到的一个主题上,引起大家关注是有这样的一个传闻,就是全国性针对房地产调整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您觉得可能会出现吗?中央政府可能会对这个政策进行政策吗?


  尹中立:


  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说立足点是在经济增长或者是在稳定投资这方面,这个政策我估计将与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势,未来要刺激投资肯定是箭在弦上,但是如果是把它立意作为一个稳定房价,或者是说脱市的这种行为,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为什么呢?


  尹中立:


  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它的主要矛盾是高房价和老百姓的收入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现在高昂的房价支出,所以它的核心是购买力不足。如果你把房价稳定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不让它回归,实际上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传导信号,你出台了一项刺激的政策,尽管后来事实证明效果不好,但是你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让开发商也在等,它本来想降价,但这个时候不降了,而购房者这个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大家把时间实际上都耗在那个地方,有可能本来一年多时间都调整结束了,可能时间会延长,有两年三年,于国于民实际上都是没有好处的。


  主持人:就是可能要调整,但并不是简单地要调整来稳定房价。


  尹中立:对。


  主持人:


  应该说针对房市到底救与不救这个问题,方方面面的声音很多,接下来我们来电话连线《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时寒冰。时先生,您好。


  时寒冰(《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你好。


  主持人:


  最近看了您的一篇文章,说地方政府救楼市是螳臂当车,为什么您的观点这么生动或者这么鲜明呢?


  时寒冰:


  因为地方政府出台了这种救市政策是在中央没有明确态度的情况下出台的,它本身就不理智气壮。而且它出台的这种政策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还有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都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地方政府能出台政策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主持人:


  您说到地方政府来拯救楼市是螳臂当车,那么您刚才也提到了地方政府能力有限,如果中央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拯救所谓的拯救楼市或者进行调整的政策,您觉得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您个人同意吗?


  时寒冰:


  我个人觉得首先我觉得不太妥当,因为我们国家从2005年开始就调控房价,从2005年到现在房价又涨了差不多一倍多,就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2005年调控房价就认为当时的房价就已经高了,如果现在房价还没有进行调整,就刚想调整的时候就出台救市政策,就会使我们国家的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受到损害。


  主持人:


  它那个政策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不仅仅是针对楼市的,可能是一揽子的计划,只是在某一个点上是涉及到楼市的,您觉得如果要调整的话,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时寒冰:


  如果要调整的话,我觉得应该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远的角度来看,不能光顾眼前的利益,因为从我们国家的房地产现状来说,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房价连年上涨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又是连年加速的,比如从2001年到2007年,北京的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都超过50%了,在国际上超过50%就算比较高了。一方面房价超出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一方面它吸引房源又不断推向市场,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深圳已经比较明显的体现出来,深圳在往年的时候,它的存量住房有两到三万,但是今年已经突破了六万,所以说深圳房价在已经跌了这么深幅的情况下,它仍然还止不住跌势,它是一种先驱性的表现,就是说未来其他地方的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会像深圳那样往下走。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时先生。


  应该说针对目前救市不救市之间的状况,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讲,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各个地方的百姓的反映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


  “世界豪宅典范,空中花园别墅,均价4500元,本周VIP认购额外特别65折。”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房产商铆足了劲地宣传各自的楼盘各种优惠不断,但北京的老百姓似乎并未其所动,据了解,十一期间,北京商品住宅交易量环比下降了60.6%。与楼市一同陷入低迷状态的还有北京的土地市场,在经历了9月的无成交月之后,北京的土地市场依然不见好转,目前,11月份已经过半,挂牌的10宗土地中有7宗仍然无人前来竞价,最终成交仅为两宗。根据成交数据,北京土地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井喷之后,成交量就一落千丈,迄今为止,北京市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仅完成不到三分之一。


  聂梅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


  (开发商)为什么不拿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明年的房地产市场看不准,明年还卖不动怎么办呢,一个是对这个,另外一个是重新算他的资金平衡了。


  解说:


  北京的老百姓不愿意此时买房,而另一头的南京却显出与北京不同的气象。


  画外音:


  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是市民买卖房屋、办理产权、过户的地方,这两天到这里来的人很多,在过去8、9月里这种情况很少见。


  楼盘销售员:


  很多客户都是当场下订单,这在新政颁布之前很难看得到的。


  解说:


  国庆假期以来,南京认购商品住宅2420多套,日均认购160多套,与7、8月份日均认购量不足一百套相比已有较大幅度回升。实行新政的第二周以来,每天认购达到150套左右,成交量逐步向上。


  解说:


  北京低迷,南京似乎在回暖,这可能让普通老百姓有点雾里看花,看不太明白,这个时候买房子到底合适吗?这可真给咱老百姓出了个难题,这不,杭州的新政一出,卖房子的立即招呼咱买房子了。


  画外音:


  新政一出赶紧买房,在我爱我家门店外,精明的店家已经打起了新政的广告,门店里一反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冷清局面,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让小小的房间变得热闹起来。


  黄德锋(“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店经理):


  我们的店的话可能是增加一倍左右。


  许承(杭州市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客户量明显有增加。


  记者:大约增加多少?


  许承:估计到我这边的话,我们统计下差不多有35%左右。


  解说:


  杭州的24条地产新政刚刚发布没多久,老百姓会不会像南京市民一样有买房的热情还有待观察。不过,也有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地方出台救市政策后,当地老百姓买房意愿就会上升,比如西安市出台系列救市政策之前,每天房屋交易量还有两百套左右,新政策出台以后,每天房屋交易量只有一百五十套。


  看来,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下,普通人要想能看清楼市的未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而且可能还将持续很久。那么作为消费者来说,在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不贸然入场,反而是种理性的选择,毕竟,拿不准的时候,还是把钱放在自己的兜里更安全放心,什么时候房价回归理性了,到了咱大多数居民都能支付得起的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主持人:


  刚才这个短片当中,我们看到各个地方政府出台救楼市的政策之后,应该说消费者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您怎么来看待这种不一样的反映?


  尹中立:


  对,这是不动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位,它的整个市场行情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有些城市,它的房价和收入已经差距过大,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可能差距不是太大,所以在差距不是太大的一些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可能出台一些政策,政府一些暗示,可能它会对活跃市场起到的效果会更明显一些。而在我看来,中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可能它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主持人:


  现在土地的交易量是在下降的,很多开发商也是不敢拿地,那么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房地产的政策调整,您觉得应该进入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怎么来进行调整?


  尹中立:


  房地产市场攸关国民经济的大局,所以在未来,如果经济出现一些明显下滑的迹象的话,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应该偏向于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因为只有在这些反周期的时候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通过政府的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还有限价房的支出,大幅度增加这些住房保障制度的支出,就可以确保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的增长,不至于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也出现相应的波动。这样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主持人:


  那么无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房地产政策调整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国外和其他地区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曹红辉先生,曹研究员您好。


  曹红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您好。


  主持人:


  前一段您到美国对次贷危机进行考察,您觉得像美国所出现的金融方面的危机,对于我们目前的一些政策调整有哪些借鉴方面的作用?


  曹红辉:


  首先,我觉得这次美国全面的信用危机最初的爆发点或者导火线是源于次级贷款非理性的发展,它的次级贷款大家知道是主要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的金融服务,对于次级贷款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实际上也反映出了美国财政支出结构性的矛盾,这部分低收入甚至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群,它得不到政府必要的支柱,就被迫被推入到这个市场上来,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刺激下,借款买房,从而孕育了次级贷款的金融风险。


  其次,各种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创新又把这次风险又加以分解和转移,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证券化的创新活动并没有消除风险,一旦利率上调或者房价下跌,作为整个房地产链条当中最为脆弱的次级贷款环节就会爆发危险,导致违约率上升,从而引发全面的证券化产品的风险。


  所以由此可见,利用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一定格外小心,过度配置在这个行业,而且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进行配置,都会不利于经济平稳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主持人:


  如果说我们进行调整,比如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的调整,再比如说房地产本身在整个经济当中比例的调整,您觉得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曹红辉:


  首先从美国次贷危机来说,为什么它不救房市,尤其是不救房地产价格,就说明它的主要风险确实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房市的泡沫是维持不下去的,政府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所谓泡沫就是房价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具体的指标就是大家都知道了,购房人抵押贷款的债务和实际收入之比就反映到了他的还款能力之下,所以说房市的泡沫是存在的,对于中国来讲,城市化了,大家认识到了一直是最近几年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一个主要的理论依据。城市化大家认识到,它其实也是有周期性的,有阶段性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就会给房价带来波动,房价在一段时间里面进行波动,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当你要发生周期性波动而对房价进行调整的时候,如果人为的加以阻止,用所谓各种财政资源去承接或维护一个房市的泡沫的话,它可能会延缓房市的泡沫,但是它无法去扭转房价下调的趋势。


  另外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救市本身还存在一个程序公正问题,所谓的用大多数纳税人的钱去支援一小部分人,如果房市调整没有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之前,采用这样的手段,动用公共的财政支援去做这样的事情会引发一些社会的程序公正的问题。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曹研究员,刚才曹研究员也谈到了他的一些看法,应该说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包括全球的金融危机,包括全球大的经济动荡,我们的宏观政策本身也要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当中势必要涉及到房地产政策的调整,这种调整比如它涉及到了像政府,像开发商,像我们普通的百姓各种方面的利益诉求,你觉得要调整的话,应该更侧重哪些方面?


  尹中立:


  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在房地产政策的制订方面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我觉得在房地产市场一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不应该今天把后天,大后天的整个粮食都给吃完了,应该走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律。


  主持人:


  您说的这个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哪儿?


  尹中立:


  落脚点就是我们要看到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房价的差距有多大,这个房地产市场最大的规律,它是一个周期行业,我们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周期波动的规律,我们不应该企图阻止市场到来的一些波动,我们政策的制订者应该顺应这种市场的潮流。


  主持人: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问题,还比如说像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说的,我们听到一种说法,如果说房价到了普通百姓都能买的程度了,我们的经济可能就出现问题了,可能那时候吃饭都成问题了。


  尹中立:


  所以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如果说让北京的房价跌一个很大的比例,可能经济会萧条,所以我们之所以导致今天这种局面,实际上和我们这几年房地产过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个人认为,现在悬崖勒马还不迟。


  主持人:


  但是大家会看到现在成交量在下降,土地的交易量也在下降,那么这样下降的本身会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形成萎缩。怎么能让它理顺发展,而且老百姓又能买得起房?


  尹中立:


  对,这是一箭双雕之策,就是增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支出,政府用财政的投资大量在这个时候,经济低迷的时候,大力投资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至少让城市居民20%的人能够在列入到住房保障制度……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8年10月18日10:14 中央电视台
《新闻1+1》:——救市“风”!“疯”救市?

  全国楼市陷入低迷,18个城市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措施,试图阻止本地房价的下跌,这样究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利益,还是为了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抑或是为了拯救本地经济?各地救市之举愈演愈烈,中央政府却对此一直保持沉默,这耐人寻味的沉默之后是支持,是反对,还是另有打算?全国性救市政策是否真将呼之欲出?全国房价总体上涨,土地成交量逐渐下滑,救市传言屡屡发布,面面对风雨飘摇的楼市,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新闻1+1》正在解析。


  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这几天,我们在很多媒体当中都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就是针对全国性的房地产的救市政策可能要出台。 这样的一个传闻包括前一阶段各个地方政府的拯救楼市的政策,对于向政府、开发商包括我们这些普通的购房者究竟意味着些什么,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尹中立先生来为大家解读,尹先生,你好。


  殷:大家好。


  主持人:针对这个楼市救市不救市,很多方面的观点很多,首先我们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近几天,在各大媒体的房地产新闻里,最热也是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几则关于全国性救市政策即将出台的报道了,报道虽然标题各不相同,但最后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那就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现状,中央正在制订相关的调控政策,全国性政策即将出台。


  政府将救市,这不管对房地产界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绝对重磅级的新闻,因为中央的调控政策直接关系着房价未来的走向,因此,报告一出,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房地产救市的消息铺天盖地,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大部分的有关报道中都称,能得出中央政府将出台救市政策这个结论,是依据昨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的表态。然而,我们找到了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发言原稿,却发现这只是一个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而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并没有就房地产政策表态,只是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在发言中说到,我们会进一步研究一些必要的地方政府可调控范围内的政策,也就是说,只是上海地方政府表达了将进一步研究一些政策的意愿,媒体上所谓中央政府已经制订和将要出台政策并没有确实的依据。


  而另有报道则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已经联合制订了一套房地产救市方案,政策出台只待合适的时机。然而经过了解,所谓救市方案也只是两个行业性组织,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中国房地产协会分别向有关部门递交了房地产调控的建议报告,而并非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政策。看来,这些所谓中央将出台救市政策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确切来源,那么究竟是谁在坚持这种论调,并且似乎还在不断地宣扬和放大呢?


  一个无法被人们忽视的现象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救楼市的政策正在蔓延,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从成都到重庆、西安,再到中部地区的长沙、武汉,再发展到东部沿海的福州、厦门,以及长三角的代表性城市——南京、杭州和上海,截至目前,已经有18个城市出手救市,而具体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各显身手。


  2008年9月8日新闻:


  陕西省西安市出台政策,决定从2008年9月4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对购房户按购房款总额给予0.5%至1.5%的……


  2008年10月16日新闻:


  南京市开始实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20条新政,对购房者直接给予现金补贴。


  这两天,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也都不约而同地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


  解说:


  不可否认,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已经影响到许多地方政府经济的正常运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救市政策,自然是想以此重振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而房地产行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开发商们无疑也是救市论调的拥护者。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到:“我们今年又是雪灾,又是震灾,难道还要去人为的造成一个房灾吗?”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用房地产类比农户养猪,他说:“没有农户养猪了,猪肉价格就涨,如果房地产商们都死掉了,房子供不应求,房价只能往上涨。”以此来呼吁救市政策尽快出台。而更多的网友则是站在普通购房者的角度上,称房地产救市缺乏民意支持,希望中央政府的政策不要被其左右。


  看来,关于中央要不要救市,不同利益者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而就在这样的利益抗衡中,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态度经常被放大和误读。显然,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普遍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衰已经被赋于更为重要和复杂的含义,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无疑也一直给予着高度的关注,当然在具体政策层面上,究竟该如何保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政府该不该出手救市,这也极大的考验着决策者们的智慧和决断力。


  主持人:


  我们刚才从这个片子当中看到的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救楼市的政策,那么现在又传闻说,中央政府可能也要出相关的政策,我们把它分成两部分来看。比如说前一阶段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您分析一下,出台这样的一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要救谁?


  尹中立(特邀观察员):


  很显然,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它的利益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因为假如土地驾驭了,房价下跌,地价就下跌,所以地方政府得到的这些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就会有限,所以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资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房地产行业和五十多个产业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疲软了,那么它会使得相关的产业都会受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影响。


  主持人:


  大家可能会说,你救楼市,比如说对老百姓的补贴,你在高价位的时候不补贴,你在低价位的时候进行补贴,实际上是政府在救自己。


  尹中立:


  对,实际上从政府的目标来看,它可能对GDP更在意一些,而对民生的这种着力点,其实它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淡薄了。


  主持人:


  应该说像这样的一种救楼市的方式方法,从我们的普通人来看,肯定对开发商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可能在一些地方靠土地财政,或者靠房市的财政,本身它也是在救政府自己本身,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地方的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救楼市的政策,比如说首付比例进行调整,这跟过去中央政府所出台的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有些地方给人感觉已经出红线了,那为什么中央政府没有制止,这是一种默许,是一种观望,还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尹中立:


  从前一段时间,我看中央的高层在不同场合也表达了一个明确的关于宏观调控政策松动的一些看法,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就意味着现在的情况不断在变化,所以一年前或者两年前制订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房地产调控政策,它可能就意味着有些松动的可能性。


  主持人:


  我想我们还回到今天谈到的一个主题上,引起大家关注是有这样的一个传闻,就是全国性针对房地产调整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您觉得可能会出现吗?中央政府可能会对这个政策进行政策吗?


  尹中立:


  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说立足点是在经济增长或者是在稳定投资这方面,这个政策我估计将与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势,未来要刺激投资肯定是箭在弦上,但是如果是把它立意作为一个稳定房价,或者是说脱市的这种行为,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为什么呢?


  尹中立:


  因为现在房地产市场它的主要矛盾是高房价和老百姓的收入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现在高昂的房价支出,所以它的核心是购买力不足。如果你把房价稳定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不让它回归,实际上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传导信号,你出台了一项刺激的政策,尽管后来事实证明效果不好,但是你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让开发商也在等,它本来想降价,但这个时候不降了,而购房者这个时候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所以大家把时间实际上都耗在那个地方,有可能本来一年多时间都调整结束了,可能时间会延长,有两年三年,于国于民实际上都是没有好处的。


  主持人:就是可能要调整,但并不是简单地要调整来稳定房价。


  尹中立:对。


  主持人:


  应该说针对房市到底救与不救这个问题,方方面面的声音很多,接下来我们来电话连线《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时寒冰。时先生,您好。


  时寒冰(《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你好。


  主持人:


  最近看了您的一篇文章,说地方政府救楼市是螳臂当车,为什么您的观点这么生动或者这么鲜明呢?


  时寒冰:


  因为地方政府出台了这种救市政策是在中央没有明确态度的情况下出台的,它本身就不理智气壮。而且它出台的这种政策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还有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都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地方政府能出台政策的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主持人:


  您说到地方政府来拯救楼市是螳臂当车,那么您刚才也提到了地方政府能力有限,如果中央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拯救所谓的拯救楼市或者进行调整的政策,您觉得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您个人同意吗?


  时寒冰:


  我个人觉得首先我觉得不太妥当,因为我们国家从2005年开始就调控房价,从2005年到现在房价又涨了差不多一倍多,就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2005年调控房价就认为当时的房价就已经高了,如果现在房价还没有进行调整,就刚想调整的时候就出台救市政策,就会使我们国家的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受到损害。


  主持人:


  它那个政策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不仅仅是针对楼市的,可能是一揽子的计划,只是在某一个点上是涉及到楼市的,您觉得如果要调整的话,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时寒冰:


  如果要调整的话,我觉得应该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远的角度来看,不能光顾眼前的利益,因为从我们国家的房地产现状来说,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房价连年上涨它已经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另外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又是连年加速的,比如从2001年到2007年,北京的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都超过50%了,在国际上超过50%就算比较高了。一方面房价超出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一方面它吸引房源又不断推向市场,它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供大于求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深圳已经比较明显的体现出来,深圳在往年的时候,它的存量住房有两到三万,但是今年已经突破了六万,所以说深圳房价在已经跌了这么深幅的情况下,它仍然还止不住跌势,它是一种先驱性的表现,就是说未来其他地方的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会像深圳那样往下走。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时先生。


  应该说针对目前救市不救市之间的状况,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讲,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各个地方的百姓的反映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


  “世界豪宅典范,空中花园别墅,均价4500元,本周VIP认购额外特别65折。”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房产商铆足了劲地宣传各自的楼盘各种优惠不断,但北京的老百姓似乎并未其所动,据了解,十一期间,北京商品住宅交易量环比下降了60.6%。与楼市一同陷入低迷状态的还有北京的土地市场,在经历了9月的无成交月之后,北京的土地市场依然不见好转,目前,11月份已经过半,挂牌的10宗土地中有7宗仍然无人前来竞价,最终成交仅为两宗。根据成交数据,北京土地市场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井喷之后,成交量就一落千丈,迄今为止,北京市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仅完成不到三分之一。


  聂梅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


  (开发商)为什么不拿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明年的房地产市场看不准,明年还卖不动怎么办呢,一个是对这个,另外一个是重新算他的资金平衡了。


  解说:


  北京的老百姓不愿意此时买房,而另一头的南京却显出与北京不同的气象。


  画外音:


  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是市民买卖房屋、办理产权、过户的地方,这两天到这里来的人很多,在过去8、9月里这种情况很少见。


  楼盘销售员:


  很多客户都是当场下订单,这在新政颁布之前很难看得到的。


  解说:


  国庆假期以来,南京认购商品住宅2420多套,日均认购160多套,与7、8月份日均认购量不足一百套相比已有较大幅度回升。实行新政的第二周以来,每天认购达到150套左右,成交量逐步向上。


  解说:


  北京低迷,南京似乎在回暖,这可能让普通老百姓有点雾里看花,看不太明白,这个时候买房子到底合适吗?这可真给咱老百姓出了个难题,这不,杭州的新政一出,卖房子的立即招呼咱买房子了。


  画外音:


  新政一出赶紧买房,在我爱我家门店外,精明的店家已经打起了新政的广告,门店里一反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冷清局面,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让小小的房间变得热闹起来。


  黄德锋(“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店经理):


  我们的店的话可能是增加一倍左右。


  许承(杭州市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客户量明显有增加。


  记者:大约增加多少?


  许承:估计到我这边的话,我们统计下差不多有35%左右。


  解说:


  杭州的24条地产新政刚刚发布没多久,老百姓会不会像南京市民一样有买房的热情还有待观察。不过,也有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地方出台救市政策后,当地老百姓买房意愿就会上升,比如西安市出台系列救市政策之前,每天房屋交易量还有两百套左右,新政策出台以后,每天房屋交易量只有一百五十套。


  看来,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下,普通人要想能看清楼市的未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而且可能还将持续很久。那么作为消费者来说,在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不贸然入场,反而是种理性的选择,毕竟,拿不准的时候,还是把钱放在自己的兜里更安全放心,什么时候房价回归理性了,到了咱大多数居民都能支付得起的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主持人:


  刚才这个短片当中,我们看到各个地方政府出台救楼市的政策之后,应该说消费者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您怎么来看待这种不一样的反映?


  尹中立:


  对,这是不动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位,它的整个市场行情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有些城市,它的房价和收入已经差距过大,但是也有一些城市可能差距不是太大,所以在差距不是太大的一些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可能出台一些政策,政府一些暗示,可能它会对活跃市场起到的效果会更明显一些。而在我看来,中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可能它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主持人:


  现在土地的交易量是在下降的,很多开发商也是不敢拿地,那么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房地产的政策调整,您觉得应该进入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怎么来进行调整?


  尹中立:


  房地产市场攸关国民经济的大局,所以在未来,如果经济出现一些明显下滑的迹象的话,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应该偏向于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因为只有在这些反周期的时候经济比较低迷的时候,通过政府的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还有限价房的支出,大幅度增加这些住房保障制度的支出,就可以确保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的增长,不至于在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也出现相应的波动。这样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主持人:


  那么无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房地产政策调整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国外和其他地区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曹红辉先生,曹研究员您好。


  曹红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您好。


  主持人:


  前一段您到美国对次贷危机进行考察,您觉得像美国所出现的金融方面的危机,对于我们目前的一些政策调整有哪些借鉴方面的作用?


  曹红辉:


  首先,我觉得这次美国全面的信用危机最初的爆发点或者导火线是源于次级贷款非理性的发展,它的次级贷款大家知道是主要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的金融服务,对于次级贷款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实际上也反映出了美国财政支出结构性的矛盾,这部分低收入甚至是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群,它得不到政府必要的支柱,就被迫被推入到这个市场上来,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刺激下,借款买房,从而孕育了次级贷款的金融风险。


  其次,各种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创新又把这次风险又加以分解和转移,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证券化的创新活动并没有消除风险,一旦利率上调或者房价下跌,作为整个房地产链条当中最为脆弱的次级贷款环节就会爆发危险,导致违约率上升,从而引发全面的证券化产品的风险。


  所以由此可见,利用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一定格外小心,过度配置在这个行业,而且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进行配置,都会不利于经济平稳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主持人:


  如果说我们进行调整,比如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的调整,再比如说房地产本身在整个经济当中比例的调整,您觉得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曹红辉:


  首先从美国次贷危机来说,为什么它不救房市,尤其是不救房地产价格,就说明它的主要风险确实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房市的泡沫是维持不下去的,政府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所谓泡沫就是房价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具体的指标就是大家都知道了,购房人抵押贷款的债务和实际收入之比就反映到了他的还款能力之下,所以说房市的泡沫是存在的,对于中国来讲,城市化了,大家认识到了一直是最近几年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一个主要的理论依据。城市化大家认识到,它其实也是有周期性的,有阶段性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就会给房价带来波动,房价在一段时间里面进行波动,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当你要发生周期性波动而对房价进行调整的时候,如果人为的加以阻止,用所谓各种财政资源去承接或维护一个房市的泡沫的话,它可能会延缓房市的泡沫,但是它无法去扭转房价下调的趋势。


  另外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救市本身还存在一个程序公正问题,所谓的用大多数纳税人的钱去支援一小部分人,如果房市调整没有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之前,采用这样的手段,动用公共的财政支援去做这样的事情会引发一些社会的程序公正的问题。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曹研究员,刚才曹研究员也谈到了他的一些看法,应该说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包括全球的金融危机,包括全球大的经济动荡,我们的宏观政策本身也要进行调整,调整过程当中势必要涉及到房地产政策的调整,这种调整比如它涉及到了像政府,像开发商,像我们普通的百姓各种方面的利益诉求,你觉得要调整的话,应该更侧重哪些方面?


  尹中立:


  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在房地产政策的制订方面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我觉得在房地产市场一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不应该今天把后天,大后天的整个粮食都给吃完了,应该走可持续发展,应该遵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规律。


  主持人:


  您说的这个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哪儿?


  尹中立:


  落脚点就是我们要看到大多数人的收入和房价的差距有多大,这个房地产市场最大的规律,它是一个周期行业,我们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周期波动的规律,我们不应该企图阻止市场到来的一些波动,我们政策的制订者应该顺应这种市场的潮流。


  主持人:


  但是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问题,还比如说像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说的,我们听到一种说法,如果说房价到了普通百姓都能买的程度了,我们的经济可能就出现问题了,可能那时候吃饭都成问题了。


  尹中立:


  所以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如果说让北京的房价跌一个很大的比例,可能经济会萧条,所以我们之所以导致今天这种局面,实际上和我们这几年房地产过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个人认为,现在悬崖勒马还不迟。


  主持人:


  但是大家会看到现在成交量在下降,土地的交易量也在下降,那么这样下降的本身会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形成萎缩。怎么能让它理顺发展,而且老百姓又能买得起房?


  尹中立:


  对,这是一箭双雕之策,就是增加住房保障制度的支出,政府用财政的投资大量在这个时候,经济低迷的时候,大力投资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至少让城市居民20%的人能够在列入到住房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