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问题,关于支线飞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0:22:37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上海在搞ARJ-21,号称我国自行研制的喷气式客机。不过最近又听说,西飞在和二毛国友人联合研制MA700支线飞机,而沈飞也准备与叶子国联合搞一款70到130(估计是系列)的客机。这样下来的话,如果成飞再上马一个型号,不算哈飞和巴西搞的,也有四种型号了。那岂不是……支线飞机大泛滥?!;funk :L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上海在搞ARJ-21,号称我国自行研制的喷气式客机。不过最近又听说,西飞在和二毛国友人联合研制MA700支线飞机,而沈飞也准备与叶子国联合搞一款70到130(估计是系列)的客机。这样下来的话,如果成飞再上马一个型号,不算哈飞和巴西搞的,也有四种型号了。那岂不是……支线飞机大泛滥?!;funk :L
坐等下面的同志
PU老大到底想说什么?直接说吧。
如果都是自负盈亏的话,多搞点支线客机对培养人才来说也是好事。
TG的民用航空最后的结局跟中国汽车有得一拼了.....:Q :L :@ :@
搞吧都来搞吧
等他们都搞起来了我来帖个牌
补充一点,贵航在准备上30座级的涡奖支线。
想起了砖大和昏君两年前的预言,这个项目早晚要砸在航空系统的内耗上。
当年他们的说法被FF们围攻,而今得以验证真是一种讽刺
原帖由 sznavy 于 2008-7-29 23:14 发表
TG的民用航空最后的结局跟中国汽车有得一拼了.....:Q :L :@ :@


能做到中国汽车这个地步也不容易了,上汽虽然不咋地,可是能把桑塔纳买到全中国哪儿都能看到。。。。。。民用客机最后能做到这一步也就不错了。
成飞、贵航的不太了解,但应该不是100座级的吧?

沈飞参与叶子国的C系列的设计应该会有相当收获,而且C系列比ARJ先进不少。

但如果我们不能和叶子国形成像空客那样的合作实体,我看ARJ还是要自己搞的(咋觉得像用运10钓麦道;P )

即使C系列能如期完成,要到2013年才交付,ARJ如果能尽快首飞,也不是没有机会。

巴西已经被海航的单子填满了,但没人相信海航能吃下这么多145,145和C系列/ARJ也不是一个座级的。万幸,190不在国内生产,所以基本没有正面冲突吧


唉支线啊支线,成本太高啊
竞争+过度投资

才能够有

优胜劣汰
PU大还是难免继承了TG和计划经济的哲学观,那就是我们可以在事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然而,市场经济的哲学观是,我们在事前无法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只有等到结果出来,拉出来遛遛,才知道是骡子是马

计划和垄断下的内耗是内耗,市场下的内耗是竞争
SF与胖胖地合作只不过是生产C系列的机身,个人估计起码5年内别想着赚钱。。
GH和XF的级别与ARJ都有区别,其实问题倒不大,但是资源分散实在是无解。。
计划和垄断下的内耗是内耗,市场下的内耗是竞争:b
反正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原帖由 CJDBYER 于 2008-7-30 09:50 发表
PU大还是难免继承了TG和计划经济的哲学观,那就是我们可以在事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然而,市场经济的哲学观是,我们在事前无法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只有等到结果出来,拉出来遛遛,才知道是骡子是马

计划和垄断下 ...

boeing为什么不研制超大型客机?
儿子多生几个,总有一个有出息的
原帖由 pupu 于 2008-7-30 09:56 发表

计划和垄断下的内耗是内耗,市场下的内耗是竞争:b


加个限制性定语,市场下的企业间斗争,在行业砖家的眼里是内耗,在消费者眼里是竞争

不能说所有的内耗都是竞争
原帖由 whucsm 于 2008-7-30 13:19 发表

boeing为什么不研制超大型客机?


这是波音对航空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空客的判断不同。

不能说市场下的企业就一定是做对的。只是说,企业多一些,竞争激烈一些,那么其中出现做对的企业的概率大一些。
遍地开花,搞得万里江山一片红:L ;funk
重复投资并不一定浪费资源。

考虑一个两阶段模型:第一阶段是研发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每阶段各投入50%资源。

假设研发的成功率是10%。

当只有一家企业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是10%。

当存在10家以上企业时,那么在第一阶段出现一家研发成功企业的概率接近100%,在第二阶段资源可以集中到成功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总的资源有效利用率大约是50%。

本模型只用于说明重复投资并不一定更浪费资源。。
寄希望于山寨客机[:a4:]
据说还有一个把MA60换成涡扇的支线型号呢!
阿扁下台了,长廷落选了,订单眨眼剩一点点了,
物价上涨了,工资精简了,减员增效迫在眉眼了。
我恨绿营失败。

话说天下大势,自袭臀门事件及小马哥将大陆肥羊哄去日月潭痛宰后,又进入了新的一轮平静期。生产开始步入正轨,所有战时应急级都按等比函数去了,或者即将去该去的地方。新的大饼还在画,墨汁都没干自然吃不得,青黄不接的日子开始啦。
普遍摔网,重点捞鱼。一群矮子里面说不定还真能拔个将军:L
西飞的MA600和700恐怕应该面对的是合肥产的ATR,意大利的东东,支线喷气嘛,看样子是要三国演义喽,嘿嘿,举国之财力,挺航空之娱乐化,很好,很强大!
ARJ21是涡扇,现阶段是70座级,90座级的和叶子国一起搞。沈飞的应该是转包叶子国的刚刚启动的C系列的零部件。MA系列是涡浆发动机。哈飞的好像和ARJ21是竞争对手。
西安搞的怎么样啦
合肥造飞机将从包河起飞


正在进行环评工作,支线飞机生产基地有望年内开工

  不久的将来,合肥制造的小飞机将在省城上空展翅高飞。一个总投资约5亿元、年组装15架ATR72-500(70~76座)飞机、占地约150亩的支线飞机组装项目已经与合肥市包河区政府达成意向,计划于本月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正式协议。

  据了解,这家来自法国的飞机厂商早在4年前就来合肥寻觅合作机会。但由于受民用航空企业的特殊要求及航空领域试飞要求等多项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宝地”。多方考察后,这家企业最终将目光锁定合肥市包河区,并与该区招商部门进行了多轮洽谈,目前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据悉,这个项目具体选址在合肥市包河区工业园内,占地150亩。目前,支线飞机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前期调研、环评等工作,有望今年内开工。

  有关人士透露,该项目计划在合肥组装并投放市场的ATR72-500型飞机,为典型的支线小飞机,每架售价约1800万美元,系ATR公司72-210型飞机的改进机型。其采用的涡桨发动机,六叶螺旋桨均由全复合材料制造。该飞机在动力装置、系统设计、零部件和维修等多方面具有很强的通用性,拥有出色的舒适度、最低的飞行成本。

  除了即将落户的这个小飞机项目,在合肥包河区工业园内已经驻扎有不少国内知名的航空企业。记者看到,占地500亩的一航航宇合肥航空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公司和中国一航合肥皖安航空装备公司将搬迁至此,该项目设计投资总额8.3亿元,今后着力发展航空供氧、航空副油箱、飞机吊舱、地勤保障等装备。这意味着更多的飞机零件将贴上“合肥标签”。

  合肥市包河区工业园副主任许春雨介绍,该园未来的定位将是汽车产业园、航空产业园两翼齐飞的格局。航空产业园计划引进更多的工业、民用等多重功能的航空产业项目。(记者杨丹丹何雪峰)
ATR的运行成本是很低的,不过我国民航用的少,这个飞机的市场前景不看好,国内喜欢坐涡浆的人不多,这个飞机直接对手就是MA60 600系列。CRJ系列口碑也不错,虽然摔了一架。EMB已经交付了,这个飞机还是不错的,这个飞机的设计很好,确实不错,被乘务称作“战斗机”。个人觉得那个 Q系列真好,声音很小,很舒服。为啥不引进这个。至于ARJ。。呵呵,希望它成功。
pupu有所不知啊,上海基地定下的指标,直线机年产50架,大飞机150架。呵呵,这么奇怪的数量搭配,和几年前信誓旦旦说国内支线机市场有多大多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看来TG不但准备把大飞机搞起来 而且未来怎么搞 还是要多联系出口渠道才行 要不染民航接到后面没继承性怎么办 所以不要只看到国内蛋糕!(国内蛋糕吃定的情况下)拓展业务去 也为未来大飞机拓展业务建立渠道嘛
CJDBYER 发表于 2008-7-30 13:21
让有遗传疾病的夫妇多生,这是增加缺陷婴儿和残障人士
市场就这么大,却进来这么多项目,最后不知道有几个真的能坚持下来,希望ARJ21和MA700能成功
短途客运量增加这对支线飞机的需求是很大的
EMB-145和ARJ-21这只是个开始
上海基地年产大飞机150架,这个不少了哦,能卖出去不?
上飞是有能力造打飞机的,饭要一口一口吃,先从小的学起这是没错的
MA700虽然在级别上和ARJ21-700直接产生竞争,但是一个事涡扇,一个是涡浆,市场还是不一样的,行不行还是让市场说话。合肥的ART72项目纯属地方政府搞的项目,能不能搞下去还要看呢,基本不用搭理。庞巴迪的C系列我们是作为顶级结构供应商来参与发展,目标也是100座左右的大支线,目标直指E170/190,即使是ARJ21-900也是90座的飞机,倒还不是直接对阵。哈飞负责的是ERJ-145项目,不生产E170/190的。ERJ-145是50座,对应的国内飞机是MA-60/600,而且哈飞项目和MD-90有点类似,他是有份额的,50架。目前来说,交了东航10架,南航5架,大新华几架,鲲鹏几架,应该还没有造完。至于50架完了怎么搞,到时再谈,个人认为倒是一点都不乱
MA700是70座级,按FAA取证,是MA60的后继机,主攻发达国家市场,和ARJ21定位不一样
:D这点产量,等俺们靠山屯公社蘑菇岭大队买上起码鸡鸡起码还得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