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首次介绍解放军迎外部队:步兵第196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8:53:13
2008年07月15日 09:33解放军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随着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中国军事外交活动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不断发展,日渐开放、务实和自信,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作为军事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平台,以一九六旅为代表的迎外部队为增进中国军队同世界各国军队的互信、友谊与合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迄今,已有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0多位外宾,通过一九六旅这扇靓丽的“窗口”一览共和国军人的风采。一九六旅官兵高昂的士气和精湛的技能,博得了各国来宾的赞誉,还被50多个国家的记者拍成纪录片带回本国放映,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也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军营!
站在长长的迎宾道上,可以通视办公大楼、米白色的来宾接待中心和长达400米的士兵宿舍楼。仅仅一路之隔,军官、士官公寓也像士兵宿舍楼等各种基础设施一样,随时向外宾敞开着大门。透过一片小树林,能望到枪声阵阵的综合演练场,也能望到更远处炊烟袅袅的民房……营区宽敞整洁,且四面通透,这在人民军队团以上建制的部队中可谓屈指可数。
“作为1955年中央军委确定的全军第一支迎外部队,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正是为了充分体现我军开放、透明、自信的对外交往理念。没有围墙的营区,也标志着我旅已经由局部开放走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一九六旅政委刘京朝自豪地说。
从方队刺杀到反恐演练
围墙,有有形的,更有无形的。不管是哪一种,待在里面似乎会让人有种踏实的感觉,更何况那围墙是由一项又一项炫目荣誉砌成的。然而,时移事异,时代的大潮催逼着一九六旅去重新检视营区特别是官兵内心的一道道围墙。
有着20多年外事工作经验的一九六旅外办原主任张晨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外宾观看过我们的表演后,虽然嘴上总是说‘很好’、‘不错’,但我们能看得出来他们并不觉得新鲜。原因何在?我们一时都想不明白。要知道,我们的官兵表演的可是曾经震撼了好多外军将领的500人方队刺杀操啊!”
1960年,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到了一九六旅。举步生风,吼声震天,气势磅礴的500人方队刺杀操令这位北约最高司令部副司令面色凝重,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队纪律严明、武艺精湛……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上世纪70年代末,由罗坨曼将军率领的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参观团在一九六旅看了一整天后,得出了和蒙哥马利类似的结论。
距罗坨曼将军来访刚刚过去没几年,一九六旅的看家本领怎么就没人叫好了呢?“一位驻华武官观看过我们的军事表演后坦率地说:‘你们的刺杀操气势撼人,士兵的射击技术也很棒,但现代战争的形式不比从前,只靠刺刀步枪是远远不够的……’”张晨阳回忆说,“听了这番话,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样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军正由骡马化走向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所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继续把几十年前的“折子戏”演下去,还是大胆改革创新“曲目”?一九六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九六旅按照贴近实战的思路,先后对十几项迎外课目进行了改革。500人方队刺杀操已从“节目单”上消失,硬气功表演变为城市居民区反恐演练,单一的步枪射击则演化为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火箭筒、迫击炮、82无后坐力炮、100毫米滑膛炮等多种武器合成射击……
“20多年来,我已三次参观一九六旅。每一次来这里,我都有新发现。虽然这支部队规模小了,装备却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来越精神了。”这是美国CNN驻华记者吉米眼中的一九六旅。其实,好戏还在后头。据刘京朝政委介绍,为了展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下一步,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指挥通信、步兵城市搜救等课目,也将出现在一九六旅的表演场上。”
从我演你看到你问我答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但是,国际上仍有一部分人出于种种原因认为中国军队依然壁垒森严,依然是个神秘的“威胁”。破除这些人的误解甚至强加于中国军队身上的“围墙”,就成了一九六旅迎外工作的新内涵。
2002年7月,外交部安排外国记者参观一九六旅。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邀请外国记者走进作战部队,我们的官兵能妥善应对外国记者“连珠炮”式的提问吗?
来自16个国家70家媒体的105名记者如约而至。精彩的军事表演完毕后,记者们迫不及待地冲下看台,围着官兵们采访。
“台湾海峡会打仗吗?”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
“你们工资这么低,不感到吃亏吗?”
“我们是按照我国的《兵役法》在尽义务,参军是我自愿的选择,作为一名战士我很自豪。”
“美国是不是中国最大的敌手?”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战略伙伴。”
……
外交部对这次活动颇为满意,并以“一九六旅官兵人人都可以当外交部发言人”这样的评语大加赞誉。对此,刘京朝政委表示:“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以及部队常抓不懈的人才培养和各项教育,使兵源质量和官兵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我们才有了顺利完成接待外国记者的信心和能力。”
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
一九六旅营区拆围墙,一小半是让“老外”给逼的,一多半则是因为自己底气更足了,能以平常心面对外宾的赞誉与批评。
2005年以前,除了主要担负迎外表演任务的二营房子相对好一点外,旅属其他几个单位都还住在50多年前建的营房里,以至于许多外宾提出希望参观其它连队时,每次都让一九六旅非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为了让各国来宾充分领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后,一九六旅主动向上级提出了营区改造建议。经过军地招标形成的营区改造方案,并非仅仅是拆掉旧围墙作个“开放”的姿态那么简单,里面融合了许多以人为本和环保的设计理念,可以“至少50年不过时”。
随着3年营区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一九六旅营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的老房子都被推倒重建,新的办公大楼设施齐全,新的食堂功能多样,新的士兵大楼里电话间、网络端口、影音设备等应有尽有,新的军官、士官宿舍楼生活设施齐备。而且,一九六旅还结合驻地地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在营区打出了两眼地热水井,不仅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还让战士们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喝上自制矿泉水……
营院建设现代化了,军事表演实战化了,官兵素质也大为提高,除了必要的保密设施,一九六旅没有什么是不敢让外宾看的。外宾的参观路线也不再固定,可以根据外宾的要求随时调整。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一九六旅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座21世纪的中国军营,是一支走向世界的中国军队,更是一群自尊自信的中国军人!
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营区没有了围墙,官兵们会不会不好管理?”记者问。
“一九六旅虽然没有有形的围墙来约束每一个官兵,但他们心中都有一条红线贯穿人生始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刘京朝政委答。
这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是什么?
和官兵们聊一九六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记者从他们自信的神态和自豪的话语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无论一九六旅发生着什么样的巨大变化,有一点却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全体官兵视国家荣誉与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正是因为有这股强烈的信念,一九六旅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圆满完成了上千次迎外任务,涌现出无数令人钦佩的中国士兵——
1982年入伍的马海生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先后为2000多名外宾进行的500多次表演中,他累计做出的上万个战术动作无一失误,发射6种火器18000多发枪弹全部命中目标。
这令人赞叹的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为了练体能,马海生每天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带上8公斤重的沙袋进行10公里越野,熄灯后还要加做3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举300次杠铃;500米综合战术训练,马海生带领战术班在高15米的65度陡坡上每天要跑500个来回,70个训练日他就穿坏了5双胶鞋,训练场也被他们6个人踩出一条下陷20多厘米的“跑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90后士兵渐渐成为部队的主体。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娇惯的一代”、“自我的一代”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张和前辈们同样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2年12月,退伍命令刚刚宣布,一九六旅突然接到迎外任务。正当旅里为上场人数少,关键岗位上缺少骨干犯愁时,124名即将离队的老兵纷纷放下行囊、退掉车票,主动找营连干部要求尽最后一次职责。经领导同意后,这些老兵重新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满怀豪情地走上了迎外场,以一流的成绩完成了这次不同寻常的任务。
2004年1月,寒风肆虐的演练场上,一级士官张晓丹和战友们在“啪啪”的枪声中迅速爬上攀登楼顶层。在索降下滑时,一根角铁划破了张晓丹的大腿,鲜血沿着绳索流了下来,可他毫不迟疑,仍然迅速滑了下来。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的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感叹道:“我们的国家虽然强大,却缺少这样的钢铁战士!”
像这样的感人事迹在一九六旅数不胜数。那么,又是什么让这些80后、90后官兵和前辈们一样珍视国家利益、军队荣誉,时刻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80后、90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长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亲身经历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耳濡目染了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也不断得以强化。机枪连黑龙江籍士兵张博说:“这几年我家里承包了30多亩地,政府不仅减免了各种税费,还提供种粮补贴和各种销售服务,我家的存款一年比一年多。十七大报告写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次回家不知道家乡又会有什么新变化。一句话,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就冲这个,我们也要像前辈们一样,为国家和军队赢得更多的荣誉,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2008年07月15日 09:33解放军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随着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中国军事外交活动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不断发展,日渐开放、务实和自信,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作为军事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平台,以一九六旅为代表的迎外部队为增进中国军队同世界各国军队的互信、友谊与合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迄今,已有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0多位外宾,通过一九六旅这扇靓丽的“窗口”一览共和国军人的风采。一九六旅官兵高昂的士气和精湛的技能,博得了各国来宾的赞誉,还被50多个国家的记者拍成纪录片带回本国放映,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也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军营!
站在长长的迎宾道上,可以通视办公大楼、米白色的来宾接待中心和长达400米的士兵宿舍楼。仅仅一路之隔,军官、士官公寓也像士兵宿舍楼等各种基础设施一样,随时向外宾敞开着大门。透过一片小树林,能望到枪声阵阵的综合演练场,也能望到更远处炊烟袅袅的民房……营区宽敞整洁,且四面通透,这在人民军队团以上建制的部队中可谓屈指可数。
“作为1955年中央军委确定的全军第一支迎外部队,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正是为了充分体现我军开放、透明、自信的对外交往理念。没有围墙的营区,也标志着我旅已经由局部开放走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一九六旅政委刘京朝自豪地说。
从方队刺杀到反恐演练
围墙,有有形的,更有无形的。不管是哪一种,待在里面似乎会让人有种踏实的感觉,更何况那围墙是由一项又一项炫目荣誉砌成的。然而,时移事异,时代的大潮催逼着一九六旅去重新检视营区特别是官兵内心的一道道围墙。
有着20多年外事工作经验的一九六旅外办原主任张晨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外宾观看过我们的表演后,虽然嘴上总是说‘很好’、‘不错’,但我们能看得出来他们并不觉得新鲜。原因何在?我们一时都想不明白。要知道,我们的官兵表演的可是曾经震撼了好多外军将领的500人方队刺杀操啊!”
1960年,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到了一九六旅。举步生风,吼声震天,气势磅礴的500人方队刺杀操令这位北约最高司令部副司令面色凝重,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军队纪律严明、武艺精湛……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上世纪70年代末,由罗坨曼将军率领的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参观团在一九六旅看了一整天后,得出了和蒙哥马利类似的结论。
距罗坨曼将军来访刚刚过去没几年,一九六旅的看家本领怎么就没人叫好了呢?“一位驻华武官观看过我们的军事表演后坦率地说:‘你们的刺杀操气势撼人,士兵的射击技术也很棒,但现代战争的形式不比从前,只靠刺刀步枪是远远不够的……’”张晨阳回忆说,“听了这番话,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样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军正由骡马化走向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所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继续把几十年前的“折子戏”演下去,还是大胆改革创新“曲目”?一九六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九六旅按照贴近实战的思路,先后对十几项迎外课目进行了改革。500人方队刺杀操已从“节目单”上消失,硬气功表演变为城市居民区反恐演练,单一的步枪射击则演化为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火箭筒、迫击炮、82无后坐力炮、100毫米滑膛炮等多种武器合成射击……
“20多年来,我已三次参观一九六旅。每一次来这里,我都有新发现。虽然这支部队规模小了,装备却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来越精神了。”这是美国CNN驻华记者吉米眼中的一九六旅。其实,好戏还在后头。据刘京朝政委介绍,为了展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下一步,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指挥通信、步兵城市搜救等课目,也将出现在一九六旅的表演场上。”
从我演你看到你问我答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但是,国际上仍有一部分人出于种种原因认为中国军队依然壁垒森严,依然是个神秘的“威胁”。破除这些人的误解甚至强加于中国军队身上的“围墙”,就成了一九六旅迎外工作的新内涵。
2002年7月,外交部安排外国记者参观一九六旅。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邀请外国记者走进作战部队,我们的官兵能妥善应对外国记者“连珠炮”式的提问吗?
来自16个国家70家媒体的105名记者如约而至。精彩的军事表演完毕后,记者们迫不及待地冲下看台,围着官兵们采访。
“台湾海峡会打仗吗?”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
“你们工资这么低,不感到吃亏吗?”
“我们是按照我国的《兵役法》在尽义务,参军是我自愿的选择,作为一名战士我很自豪。”
“美国是不是中国最大的敌手?”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战略伙伴。”
……
外交部对这次活动颇为满意,并以“一九六旅官兵人人都可以当外交部发言人”这样的评语大加赞誉。对此,刘京朝政委表示:“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以及部队常抓不懈的人才培养和各项教育,使兵源质量和官兵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我们才有了顺利完成接待外国记者的信心和能力。”
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
一九六旅营区拆围墙,一小半是让“老外”给逼的,一多半则是因为自己底气更足了,能以平常心面对外宾的赞誉与批评。
2005年以前,除了主要担负迎外表演任务的二营房子相对好一点外,旅属其他几个单位都还住在50多年前建的营房里,以至于许多外宾提出希望参观其它连队时,每次都让一九六旅非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为了让各国来宾充分领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后,一九六旅主动向上级提出了营区改造建议。经过军地招标形成的营区改造方案,并非仅仅是拆掉旧围墙作个“开放”的姿态那么简单,里面融合了许多以人为本和环保的设计理念,可以“至少50年不过时”。
随着3年营区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一九六旅营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的老房子都被推倒重建,新的办公大楼设施齐全,新的食堂功能多样,新的士兵大楼里电话间、网络端口、影音设备等应有尽有,新的军官、士官宿舍楼生活设施齐备。而且,一九六旅还结合驻地地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在营区打出了两眼地热水井,不仅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还让战士们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喝上自制矿泉水……
营院建设现代化了,军事表演实战化了,官兵素质也大为提高,除了必要的保密设施,一九六旅没有什么是不敢让外宾看的。外宾的参观路线也不再固定,可以根据外宾的要求随时调整。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一九六旅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座21世纪的中国军营,是一支走向世界的中国军队,更是一群自尊自信的中国军人!
一根红线贯穿始终
“营区没有了围墙,官兵们会不会不好管理?”记者问。
“一九六旅虽然没有有形的围墙来约束每一个官兵,但他们心中都有一条红线贯穿人生始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刘京朝政委答。
这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是什么?
和官兵们聊一九六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记者从他们自信的神态和自豪的话语中,能明显地感觉到,无论一九六旅发生着什么样的巨大变化,有一点却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全体官兵视国家荣誉与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
正是因为有这股强烈的信念,一九六旅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圆满完成了上千次迎外任务,涌现出无数令人钦佩的中国士兵——
1982年入伍的马海生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先后为2000多名外宾进行的500多次表演中,他累计做出的上万个战术动作无一失误,发射6种火器18000多发枪弹全部命中目标。
这令人赞叹的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为了练体能,马海生每天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带上8公斤重的沙袋进行10公里越野,熄灯后还要加做3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举300次杠铃;500米综合战术训练,马海生带领战术班在高15米的65度陡坡上每天要跑500个来回,70个训练日他就穿坏了5双胶鞋,训练场也被他们6个人踩出一条下陷20多厘米的“跑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90后士兵渐渐成为部队的主体。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娇惯的一代”、“自我的一代”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张和前辈们同样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2年12月,退伍命令刚刚宣布,一九六旅突然接到迎外任务。正当旅里为上场人数少,关键岗位上缺少骨干犯愁时,124名即将离队的老兵纷纷放下行囊、退掉车票,主动找营连干部要求尽最后一次职责。经领导同意后,这些老兵重新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满怀豪情地走上了迎外场,以一流的成绩完成了这次不同寻常的任务。
2004年1月,寒风肆虐的演练场上,一级士官张晓丹和战友们在“啪啪”的枪声中迅速爬上攀登楼顶层。在索降下滑时,一根角铁划破了张晓丹的大腿,鲜血沿着绳索流了下来,可他毫不迟疑,仍然迅速滑了下来。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的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感叹道:“我们的国家虽然强大,却缺少这样的钢铁战士!”
像这样的感人事迹在一九六旅数不胜数。那么,又是什么让这些80后、90后官兵和前辈们一样珍视国家利益、军队荣誉,时刻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80后、90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长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亲身经历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耳濡目染了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程,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也不断得以强化。机枪连黑龙江籍士兵张博说:“这几年我家里承包了30多亩地,政府不仅减免了各种税费,还提供种粮补贴和各种销售服务,我家的存款一年比一年多。十七大报告写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次回家不知道家乡又会有什么新变化。一句话,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就冲这个,我们也要像前辈们一样,为国家和军队赢得更多的荣誉,为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好像不是第一次吧?
期望打起仗来跟表演一样强(毫无贬义)
原帖由 给你一枪 于 2008-7-15 17:37 发表
期望打起仗来跟表演一样强(毫无贬义)


说句实话,现在还有多大几率打这样的仗? 威慑作用远大于实际作用,因此我们的突击步枪上都带刺刀的
去年八一的时候央视报道过这支部队,似乎士兵的回答都是经过模式化训练的。
外国武官不喜欢看刺杀,喜欢听大炮响那就放给这些家伙们听吧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个部队的表演
05年的时候我去过,看了仪仗队和军事表演,第一次也是到目前唯一一次听到炮响!!!
82无坐力炮和82迫击炮是真炮射击;105无坐力炮和86-100滑都是用固定在炮身上的12.7高机模拟射击,因为训练场太小了,呵呵

那次很兴奋
我怎么记着是186旅呢,老了,记性不好了
这只部队起到了展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的作用,但是现代条件下,信息发达,外国军队更容易得到中国军队的真实情况,所以它应该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
现在还有必要保持一只迎外部队吗? 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迎外这种说法, 中国人太好面子了...
原帖由 RAF 于 2008-7-17 08:31 发表
现在还有必要保持一只迎外部队吗? 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迎外这种说法, 中国人太好面子了...

那你打算怎么整?
今天美国要看38
明天英国要看15
毛子要看海军陆战队
有完没完
能介绍一下,这个旅的历史沿革吗?
196旅的前身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晋军区独1旅,后编入华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即6
6军)。1985年,以66军为主,与原天津警备区组建新的天津警备区,该师随军部
转归天津警备区。1998年,划归北京军区24集团军并改编为旅。

这个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15师由聂荣臻率一部留晋察冀。  
留下的红军底子有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机关一部和叁营大部  
。196师最老的部队-586团就是由特务团留下的这一部分红军底子发展而来。586
团始建于1938年。一度改称大队。1939年,恢复团的称谓,第五、第六大队合编
为19团,此番号使用到1945年组建独1旅,改为1团。该团一直是晋察冀军区的主
力,以作战凶猛、突击力强着称,曾被晋察冀军区授予“势如破竹十九团”称号
。该团的步兵连队,都有荣誉称号。其中,第4连在抗美援朝时被命名为“首破叁  
八线英雄连”。

该师587、588团及后来的炮兵576团、坦克自行火炮403团历史都比较短,抗战后
期才正式有了团的番号。解放后,负责迎外表演的是587团、炮兵团和师直各一部  
分。

1950年10月23日,196师在66军编成内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是长期的作战值  
班部队。1962年,蒋介石反攻大陆,全军抽调两个师入闽担负抗登陆、反突击任
务,其中之一就是196师(另一为189师)。

1985年,196师改为乙种师。直到90年代初恢复为甲种师。

第196摩托步兵师(现已改为旅编制)
这个师(现已改为旅)的历史很硬,是名将杨成武麾下的华北军区三兵团一纵队第一师(现已改为旅),组建这支部队的许多骨干曾在长征中给毛泽东等总部领导担任警卫任务。这支部队在“百团大战”中功勋卓著;后在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攻打张家口、太原战役中打出威名。在抗美援朝中也有不错的表现,不知去看表演的美国记者心里是什么滋味。  

说起对外表演,196师(现已改为旅)也是解放军中的第一支,当时的“步兵第一百九十六师”是毛主席他老人报家亲自批准的对外开放部队。1964年6月15日在北京西山,毛主席看了196师(现已改为旅)演习,称赞“196师(现已改为旅)把战士都训练成了小老虎,那位师长很聪明嘛。”这个师长就是袁捷,当时该师的日子真是蒸蒸日上。过不久,厄运就来了。  

文革中,四人帮想抓军权,196师所在的66军与江青挂上了钩,66军成了江青搞批林批孔的试点单位,还给66军提了点歪词:66军战斗队,能文能武全都会……老邓复出后借着第一轮裁军就将66军就裁掉了,看在老杨(成武)面上,将196师保留下,不过转属天津警备区,由野战军部队降为地方守备部队,编制也有甲种师改为乙种师。  

这心惊肉跳的日子还没过去,九八年的第二轮大裁军又开始了,这回借着老毛(泽东)定该部队为开放部队的光了,由乙种师缩编为摩步旅,再由天津警备区划归属第24集团军,重回野战部队编制。京城附近总要一支“透明”给外国人看的步兵部队,196师(现已改为旅)也是不能少的。  

196师(现已改为旅)自1955年接待第一批外宾起,至今已接待了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000多名外宾,其中外国总统、元首、政党的主席、总书记81位,外军最高军事统帅64位,荣获各国勋章、纪念章4100多枚,是接待外宾最多的部队。
介绍过一次了吧
原帖由 adjust 于 2008-7-17 08:43 发表

那你打算怎么整?
今天美国要看38
明天英国要看15
毛子要看海军陆战队
有完没完

这有什么不好吗? 能看就让他们看, 不能就直接说不...
原帖由 MIG31A 于 2008-7-17 18:54 发表
196旅的前身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晋军区独1旅,后编入华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即6
6军)。1985年,以66军为主,与原天津警备区组建新的天津警备区,该师随军部
转归天津警备区。1998年,划归北京军区24集团军并改编为旅 ...

1962年入闽战备,全军调去7个师,其中北京军区2个师。

这个师1985年后短暂改甲种师的资料很缺乏,坦克团的来源没有。
我是588团四连的老兵;72年退伍,不忘5年的部队生活,老战友们都在哪里,想念你们那。想念四连这个英雄集体。
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也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
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也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
强大的军队不仅仅依靠装备
希望PLA能再接再厉
“台湾海峡会打仗吗?”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
“你们工资这么低,不感到吃亏吗?”
“我们是按照我国的《兵役法》在尽义务,参军是我自愿的选择,作为一名战士我很自豪。”
“美国是不是中国最大的敌手?”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战略伙伴。”
……

傻大兵形象鲜明。
亲~有图么?
raoshe 发表于 2012-2-22 00:54
“台湾海峡会打仗吗?”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的职责,我们随时听从祖国召唤。”
“你们工资 ...
最后一个回答可以改为:“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手中枪”
{:soso_e197:}好还念过去 呵呵 是该在回去一趟了 586 97年老兵
这有什么不好吗? 能看就让他们看, 不能就直接说不...
何必那么麻烦?不让看还显得咱们不透明,直接想了解中国陆军,就来196旅——给你不一般的感受!
和好 发表于 2012-2-14 21:3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您可是老同志了![:a15:]
中国第一支摩步师。曾经很牛,8、9十年代,据说还装备了一些美国的装备。
当年大学军训就在196进行的,杨村可是好地方,站军姿的时候抬眼就能欣赏八一表演队的训练,中间还赶上一次黑蜀黍将军来访,我们全被抓壮丁突击除草。。。。。。福利就是看了好几次汇报表演。
有战斗力。
MIG31A 发表于 2008-7-17 18:54
196旅的前身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晋军区独1旅,后编入华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即6
6军)。1985年,以66军为主,与 ...
24军被裁后196旅现在隶属于那个军?
RAF 发表于 2008-7-17 21:06
这有什么不好吗? 能看就让他们看, 不能就直接说不...
你想当然了吧,什么叫军事透明啊,既然你要人家放心自己不是威胁总要亮点家底给人家看看。想说不就说不,你以为我们是中央他们是地方来首都参观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