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印度能否终结中国独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5:41:43
华民:印度能否终结中国独舞?

主持人:本报记者 诸巍

嘉宾:华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新闻背景:近年来的印度经济发展势头咄咄逼人:2003年印度经济增长率达到8.2%,预计2004年超过9%;如果中国政府按计划将今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7%,那么这将是20多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中国。与这一串数据同时而来的,是有关中国和印度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同为大国,印度是不是选择了一条比中国更健康、更有后劲的发展路径?印度会不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在众多唱好印度声中,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华民教授,结合其近年访问印度的耳闻目睹加上理性分析,形成了他个人鲜明的观点:“印度模式并不优于中国模式。”

主持人:尽管有媒体对印度经济的连篇累牍的报道,许多中国人对于印度的了解,依然停留在电影《流浪者》的那个年代。现实中的印度究竟怎样?印度的经济是否已经开始起飞?

华民:应该说,实地走一走会发现,印度的经济发展并不如报纸上的数字显示得那么漂亮,也很难说进入了实质起飞的阶段。像德里、孟买那样的大城市,都严重缺乏公共设施,据说全印度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经常可以在城市街头看到牛车堵塞交通,贫民窟的面积非常大,贫民们难以获得最基本的饮水、医疗保证。大家现在都津津乐道于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它的确很强,但是班加罗尔对于促进整个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变大多数印度穷人的生活,我看作用不大。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能不能光靠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业来实现整个国家的腾飞?印度的软件业发达有它的优势,国民英语素质高,易于接受国际软件外包,而且由于印度实行精英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准的软件人才。但对于占印度人口50%的文盲来说,软件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印度的软件业其实成了一座“经济孤岛”,它的溢出效应很小,很难给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经济的可持续性可能不如中国。再从经济结构上看,虽然服务业现在要占到印度经济的48%,这几乎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现实状况是,印度经济并非真的发达到如此地步。根据历史的经验,假如没有能够容纳大规模就业的制造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都不可能实现经济腾飞。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能简单地把班加罗尔的崛起等同于印度的崛起。

主持人:在不少看好印度的人看来,软件业的异军突起只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它更深层次的力量来自于一些内生体制性因素,比如印度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10%,远低于中国的25%;印度资本市场去年上涨64%,而中国股市几千亿资本蒸发了;印度的私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远比中国私企活跃,去年更是大规模进入跨国并购。这些都证明了印度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健康,更有后劲,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华民:这些现象和数字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数量过多、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后腿。中国不良贷款率高,主要是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多;资本市场运转低效,主要是资质差的国有企业垄断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很多高利润的行业与部门还是禁止私营企业的进入,为的就是保护国有企业的利益。目前,国有企业的产值大约占全国GDP的25%左右,但是它们占用的资金流量居然要达到60%左右,由此限制了大量现金流量可能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印度私人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因为,即使在1991年印度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印度就已经是一个私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尽管印度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就实行“费边社会主义”,推行计划经济,但它不同于前苏联和中国的计划经济,因为它保留了“私权”,印度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由国家计划统筹,私人企业运转实施的计划经济,甚至像汽车、石油这样的领域,印度也向私人开放。因此很多印度私有企业已积累起了非常丰富的国际经营的经验,并且资金实力业非常雄厚,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的私有企业无法与之相比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最近20多年来,中国的私有企业即使在受到体制与政策的多重束缚下,也已创造了非常之高的业绩,足见它们的素质并不比印度差,假如政府能够给予中国的私营企业以更加宽松的政策与经营环境,那么中国私营企业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必定会得到更进一步解放,应该不会输给印度的民营企业家。

主持人:随着印度经济的日益发展,作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又彼此是邻国,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是否会加剧,对此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华民:中国有13亿多人口,印度有10亿人口,而且很快会超过中国,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两个大国如果同时出现经济高增长,一定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给整个世界带来冲击。因此,中印两国在作为大国经济崛起时,就必须在积极扩大外需,融入世界的同时,充分拓展内需市场,假如一味追求外向性的发展道路,就将很难实现和平崛起。此外,我还坚信,印度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最终也会走到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大兴制造业的道路上来,这样就有可能与中国发生争夺“世界工厂”的竞争。为了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竞争,中国就应当设法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比较中印两国,中国虽然有13亿多人口,但是却只有2亿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而在印度的10亿人口中却有5亿左右的文盲,这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要高于印度。面对这样的竞争优势,中国就应当在印度试图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工厂,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实现充分就业,并在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平居民的收入分配,以便使中国经济在将来平稳地走上依靠内需为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轨道上去,这可能是中国将来面对印度挑战时的较好选择。

解放日报 2004年4月6日华民:印度能否终结中国独舞?

主持人:本报记者 诸巍

嘉宾:华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新闻背景:近年来的印度经济发展势头咄咄逼人:2003年印度经济增长率达到8.2%,预计2004年超过9%;如果中国政府按计划将今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7%,那么这将是20多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中国。与这一串数据同时而来的,是有关中国和印度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同为大国,印度是不是选择了一条比中国更健康、更有后劲的发展路径?印度会不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在众多唱好印度声中,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华民教授,结合其近年访问印度的耳闻目睹加上理性分析,形成了他个人鲜明的观点:“印度模式并不优于中国模式。”

主持人:尽管有媒体对印度经济的连篇累牍的报道,许多中国人对于印度的了解,依然停留在电影《流浪者》的那个年代。现实中的印度究竟怎样?印度的经济是否已经开始起飞?

华民:应该说,实地走一走会发现,印度的经济发展并不如报纸上的数字显示得那么漂亮,也很难说进入了实质起飞的阶段。像德里、孟买那样的大城市,都严重缺乏公共设施,据说全印度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经常可以在城市街头看到牛车堵塞交通,贫民窟的面积非常大,贫民们难以获得最基本的饮水、医疗保证。大家现在都津津乐道于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它的确很强,但是班加罗尔对于促进整个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变大多数印度穷人的生活,我看作用不大。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能不能光靠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业来实现整个国家的腾飞?印度的软件业发达有它的优势,国民英语素质高,易于接受国际软件外包,而且由于印度实行精英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准的软件人才。但对于占印度人口50%的文盲来说,软件是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印度的软件业其实成了一座“经济孤岛”,它的溢出效应很小,很难给印度的普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度经济的可持续性可能不如中国。再从经济结构上看,虽然服务业现在要占到印度经济的48%,这几乎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现实状况是,印度经济并非真的发达到如此地步。根据历史的经验,假如没有能够容纳大规模就业的制造业的发展,任何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都不可能实现经济腾飞。因此,我的观点是,不能简单地把班加罗尔的崛起等同于印度的崛起。

主持人:在不少看好印度的人看来,软件业的异军突起只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它更深层次的力量来自于一些内生体制性因素,比如印度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10%,远低于中国的25%;印度资本市场去年上涨64%,而中国股市几千亿资本蒸发了;印度的私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远比中国私企活跃,去年更是大规模进入跨国并购。这些都证明了印度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健康,更有后劲,您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华民:这些现象和数字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数量过多、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后腿。中国不良贷款率高,主要是国有企业不良贷款多;资本市场运转低效,主要是资质差的国有企业垄断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直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很多高利润的行业与部门还是禁止私营企业的进入,为的就是保护国有企业的利益。目前,国有企业的产值大约占全国GDP的25%左右,但是它们占用的资金流量居然要达到60%左右,由此限制了大量现金流量可能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印度私人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因为,即使在1991年印度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印度就已经是一个私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尽管印度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就实行“费边社会主义”,推行计划经济,但它不同于前苏联和中国的计划经济,因为它保留了“私权”,印度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由国家计划统筹,私人企业运转实施的计划经济,甚至像汽车、石油这样的领域,印度也向私人开放。因此很多印度私有企业已积累起了非常丰富的国际经营的经验,并且资金实力业非常雄厚,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的私有企业无法与之相比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最近20多年来,中国的私有企业即使在受到体制与政策的多重束缚下,也已创造了非常之高的业绩,足见它们的素质并不比印度差,假如政府能够给予中国的私营企业以更加宽松的政策与经营环境,那么中国私营企业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必定会得到更进一步解放,应该不会输给印度的民营企业家。

主持人:随着印度经济的日益发展,作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又彼此是邻国,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竞争是否会加剧,对此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华民:中国有13亿多人口,印度有10亿人口,而且很快会超过中国,人口规模如此巨大的两个大国如果同时出现经济高增长,一定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给整个世界带来冲击。因此,中印两国在作为大国经济崛起时,就必须在积极扩大外需,融入世界的同时,充分拓展内需市场,假如一味追求外向性的发展道路,就将很难实现和平崛起。此外,我还坚信,印度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最终也会走到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大兴制造业的道路上来,这样就有可能与中国发生争夺“世界工厂”的竞争。为了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竞争,中国就应当设法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比较中印两国,中国虽然有13亿多人口,但是却只有2亿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而在印度的10亿人口中却有5亿左右的文盲,这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要高于印度。面对这样的竞争优势,中国就应当在印度试图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工厂,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来实现充分就业,并在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和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平居民的收入分配,以便使中国经济在将来平稳地走上依靠内需为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轨道上去,这可能是中国将来面对印度挑战时的较好选择。

解放日报 200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