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工程奇迹--大东方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3:18:55
]]
只有叉叉;funk
拆船当中,在双重船底的地方发现二具人骨尸骸,经证实是在建造时困死在双层船壳里的造船工人,怪不得大东方号一生命运如此坎坷。
;funk ;funk
建造的时候把自己困在里面:L :L
额,打星际的时候,造完房子发现,

农民给困住了,-_-!!!
原帖由 千里马 于 2008-6-27 16:31 发表
拆船当中,在双重船底的地方发现二具人骨尸骸,经证实是在建造时困死在双层船壳里的造船工人,怪不得大东方号一生命运如此坎坷。
;funk ;funk
建造的时候把自己困在里面:L :L


看过记录片,好像说是流浪汉和孩子,绝对不是工人!
船大到当时的任何船台都无法容纳,只好直接在海滩上建造,工程奇迹啊,好文!
我也发过一篇:

布鲁内尔的最终杰作——“大东方号”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450162
]]
楼主是原创?这篇文章的出处是这里吗?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175.htm
伊萨姆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工程师。他所设计的铁路、桥梁和船只都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布鲁内尔在英国民众心目中亦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在BBC于2002年底举行的“最伟大的英国人”的评选活动中排名第二。)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西方"号1837年下水,采用的明轮加帆做动力,这个时候这两项技术应该说都是成熟的.到了1839--1843年开始建造"大不列颠"的时候,由于被1840年"阿基米德"号螺浆船的优越性所吸引,所以1843下水的大不列颠"号又采用了螺浆加帆的动力系统.到了1854年建造"大东方"的时候,考虑到这是19世纪的极限工程.于是又"稳妥"的采用了明轮加帆加螺浆的动力系统.呵呵呵.也许这位工程师到底是搞桥梁出身的.如果都采用了帆是害怕当时的蒸汽机技术不过关,那么又何必要搞螺浆和明轮两套系统?一套系统不是更简单?况且这是两套工作原理完全不相同的机构.如果说明轮技术更稳妥,那么又何必要用螺浆技术?如果说螺浆技术更先进,那既然有帆的保险,为何又还要采用落后的明轮技术?
    从1840年"阿基米德"的螺浆到1854年的"大东方号",时间整整过去了14年之久,这其间螺浆的进步是很大的.且不说"大东方号"最终也采用了螺浆,只看"大不列颠"的良好表现就可以证明螺浆时代的到来."大东方号"这个19世纪人类造船历史上的极限工程看来却并不是人类工程历史上的典范.单单就设计者所采用的这三套动力装置就说明了工程师设计思想上的过分折衷和稳妥,造就了一个复杂但并不最有效的工程,这就象想把所有的最好,最稳妥的东西统统加到一个平台上以求得到一个最佳结果,但得到的却是一个更复杂,维护更繁杂,效率更低下的系统...
      我实在想不通布鲁内尔先生作为一名杰出的工程师为何在"大东方号"上采用如此"稳妥"和"折衷"的思想.更搞不懂为何在系统效率上犯这种低级错误.....如果说"大西方号"和"大不列颠"号是布鲁内尔先生的颠峰之做,那么"大方号"号就是对他思维才智的终结.....也是他的宿命.....实际上布鲁内尔也是在"大东方"号的海试其间晕倒并直至死亡而再也没有登上过此船..而"大东方"号一生命运多氓,甚至被冠以幽灵船的称号......这终究不是布鲁内尔先生所愿意见到的........................
          (晚上睡不着,起来重新看了看布鲁內和他的杰作.感触良多.....................2007,12,6)
      
          从1807年的克莱蒙脱号到1860年的"大东方号"时间已经过去近50年之久,实际上从18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世界各国海军开始试验蒸气发动机。英国海军除了传统上的保守主义外,还有几个原因阻碍着海军用蒸气机。
    第一,18世纪40年代以前蒸气舰船的动力来自船体两侧的大型蹼轮。蹼轮挤占了约三分之一的装置火炮的位置,在当时舰队作战以队列方式进行的情况下,没有哪个海军将领愿意冒着减少已方1/3的火力密度而去采用这种新科技,
          二则推动蹼轮的机器往往暴露在外,易遭敌炮火损伤,与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
        其次,蒸气船装一次燃料只能航行数百英里,而帆船能数月不进港,航行数千里之遥。所以在当时的大型战舰设计师对明轮技术不太感兴趣.这也是当时大型主力战烈舰仍然是风帆为动力,小型战船或者商船,拖轮采用明轮的主要原因.直至螺浆的出现.
        (当1812年战争之际,罗伯特·富尔顿曾设计了一种蒸气船,企图解决第一个问题。当时为突破英国对美国大西洋海岸的封锁,美国船迪莫洛格斯号设计成双船体间夹单蹼轮型式,蹼轮外层壁厚达五英尺。但该船在战争结束时尚未完工,从未在海上使用。以后二十多年,没有国家海军再要蒸气船,只是在19世纪30年代中叶,出现过一艘样船,是把蒸气作为篷帆的辅助手段设计的。)

                                                                                                                      (  2007,12,7)
看了看,原来楼主的帖文和百度百科上的词条一字不差哦,只是增加了一些图片。
本来就是从百度上转过来的
我也没说是原创吧

大东方号是工程上的奇迹
使造船设计提升一大步
比当时最大的不列颠号长一倍,重六倍
完全超出了当时工程的极限

这几天看BBC的世界七大工程奇迹,对大东方号很震撼,就找了点资料发过来了
原帖由 剪刀手 于 2008-6-27 20:39 发表
伊萨姆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工程师。他所设计的铁路、桥梁和船只都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布鲁内尔在英国民众心目中亦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在BBC于2002年底举行的“最伟大的英国人”的评 ...


考虑到这艘船是当时最大的,而且已经超出工程的极限
所以采用三套系统就不奇怪了
19世纪的万吨巨轮,而且当时的动力系统不想现在的那么功率强劲
一套系统恐怕供不起来吧
对明轮非常有爱~~:D
强悍的恐龙啊。
如果这条船作为运兵船到了中国,满清的大小官员面对这巨无霸,更不知道要发出什么样的感叹了!
]]
ding...
话说同时采用螺旋桨和明轮的军舰其实也是存在的,就是“路易斯安娜”号铁甲舰,不过她的螺旋桨实际上是无法使用的(好象是只安装了明轮的动力系统,而且功率还严重不足)....
原帖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08-6-27 18:36 发表
船大到当时的任何船台都无法容纳,只好直接在海滩上建造,工程奇迹啊,好文!

江浙一带的农民现在都在玩沙滩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