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幅机载双基SAR(合成孔径雷达)非同步成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1:42:42
真的假的?请懂行的老大科普一下。
-----------------------------------------
九天揽月摘"慧"星---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成像"科研团队

记者 华权 览山

2007年3月29日,成都郊区某机场。

成功了!人们为一张"黑白照片"而欢呼!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黑白照片",它是我国第一幅机载双基SAR(合成孔径雷达)非同步成像图,看到它,我校电工学院杨建宇教授为首的"雷达成像"科研团队所有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此试验的成功标志我校在新体制SAR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首创

黑夜,两军对峙。浓密的树林隐藏着一支作战部队,然而这支隐蔽完美的部队在敌侦察机飞过之后不久,就遭到了轰炸。是谁给侦察机装上了"透视眼",能让其穿透茫茫的黑夜和浓密的树叶发现了隐藏的坦克?这就是SAR技术的魅力:它能够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并且能够穿透尘埃、烟雾、树叶等障碍,提供地形地貌以及地面目标图像,是极其重要的军事侦察装备。
"正是基于此,SAR被誉为雷达研究皇冠上的明珠",杨建宇教授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该领域获得了突破性成就,成功揽下这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也是一个难题!"中电集团的贲德院士曾经这样描述过:双基难,双基上天更难,双基上天成像难上难。SAR由单基发展到双基,信息收集方式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双基SAR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反侦察和抗干扰能力,特别适合于对拥有强大自卫能力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略战术侦察。目前,关于单基SAR研究,国内虽已经比较成熟,但仍滞后于国外,而对双基SAR的研究,国际上才刚刚兴起,国内许多SAR研究实力强大的单位更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

我们能做出来么?杨建宇心里没底。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一包没了,接着第二包......杨建宇不停地思考着,在与团队充分讨论和长期的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承担起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要有出路,就要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具有敢于‘上天揽月'的勇气与信心",他说。

历尽种种曲折,团队在07年初,迎来了收获的时节。实验成功了,团队实验结果非常理想,试验数据成像率高达70%以上,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单位单基SAR试验30%的成像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美国召开的IEEERadarConference是国际雷达界的顶级盛会,当杨建宇教授的博士生黄钰林在会上宣讲团队关于双基SAR项目脱密后的研究成果时,美国海军实验室、雷声公司等国际军火大腕无不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中国人完成了非同步条件下的双基SAR成像,"NoGPS,NoINS,That'sanincrediblesuccess"。该成果先后通过总装备部验收和教育部鉴定,鉴定会上,以毛二可院士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双基SAR非同步采集与处理技术为国际首创"。

"国内现在只有我们能够做出来",杨建宇非常自豪,为团队,更为学校。国内同行将电子科大誉为"国内双基SAR的鼻祖"。

难,很难
虽然四年已经过去,回想起当初接手双基SAR项目的决定,杨建宇还是有点后怕。对于三年的攻坚之路,有点"苦不堪言"。


从04年拿到双基SAR项目那一天开始,团队成员就再没睡过安稳觉,反复的理论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难题;一次又一次的仿真实验,完成了各种可能状态下的模拟。接下来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系统验证过程。在实验前期,首先是通过车载摸底试验验证双基SAR成像机理。在都江堰虹口大桥、重庆长江大桥上都留下了团队成员辛勤的汗水。

2006年9月的重庆气温仍高达36度,这50年一遇的高温酷暑,并未阻挡"雷达成像"团队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脚步。晚上9点,紧张的试验准备工作开始了,由于交通部门的限制,只能租到两辆破旧的私人公交车作为收/发平台,"光是组装设备都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参加了整个试验的黄钰林告诉记者。"等设备装好,正好是凌晨车流量少的时候,实验一般持续3小时,到凌晨3点半左右结束"。时间上的辛劳还好,瓢泼大雨却又从天而降,实验过程中避让来往的车辆,收/发平台剧烈地颠簸等不良因素,都不断考验着团队的所有成员,"虽然条件恶劣,但是我们的车载实验硬是搞出来了"。

车载成像的成功说明飞行试验所需的基础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杨建宇决定"上天"试验。由于军用飞机性能良好,飞行平稳,有利于实验的开展,所以团队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军用飞机来进行实验。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一道道审批后,眼看飞机就可以上天了,却卡在了最后环节。结题在即,杨建宇教授非常着急,"不仅飞机没有批下来,而且时间也耽误了"。这时候他想起了读博士时,曾在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做过成像实验,那里有适合实验的飞机,于是马上着手与飞行学院领导接洽。相比于飞行员培养,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团队给出的实验费用。经过团队老师的软磨硬泡,学院领导最终还是点头答应。

飞机落实了,更多的困难迎面而来:单机试验对飞行要求已经相当高了,双机协同更加的困难,对飞行员的要求非常高;由于不能改造飞机,雷达天线无法安置,无法使用机上电源;由于空管限制,只能在低空飞行,飞行高度和间距全靠飞行员目测......,团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措施保障试验顺利进行,在民航飞行学院4名特级飞行员的积极配合下,双基飞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真的假的?请懂行的老大科普一下。
-----------------------------------------
九天揽月摘"慧"星---记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成像"科研团队

记者 华权 览山

2007年3月29日,成都郊区某机场。

成功了!人们为一张"黑白照片"而欢呼!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黑白照片",它是我国第一幅机载双基SAR(合成孔径雷达)非同步成像图,看到它,我校电工学院杨建宇教授为首的"雷达成像"科研团队所有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此试验的成功标志我校在新体制SAR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首创

黑夜,两军对峙。浓密的树林隐藏着一支作战部队,然而这支隐蔽完美的部队在敌侦察机飞过之后不久,就遭到了轰炸。是谁给侦察机装上了"透视眼",能让其穿透茫茫的黑夜和浓密的树叶发现了隐藏的坦克?这就是SAR技术的魅力:它能够全天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并且能够穿透尘埃、烟雾、树叶等障碍,提供地形地貌以及地面目标图像,是极其重要的军事侦察装备。
"正是基于此,SAR被誉为雷达研究皇冠上的明珠",杨建宇教授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该领域获得了突破性成就,成功揽下这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也是一个难题!"中电集团的贲德院士曾经这样描述过:双基难,双基上天更难,双基上天成像难上难。SAR由单基发展到双基,信息收集方式和获取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双基SAR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反侦察和抗干扰能力,特别适合于对拥有强大自卫能力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略战术侦察。目前,关于单基SAR研究,国内虽已经比较成熟,但仍滞后于国外,而对双基SAR的研究,国际上才刚刚兴起,国内许多SAR研究实力强大的单位更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

我们能做出来么?杨建宇心里没底。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一包没了,接着第二包......杨建宇不停地思考着,在与团队充分讨论和长期的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承担起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团队要有出路,就要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具有敢于‘上天揽月'的勇气与信心",他说。

历尽种种曲折,团队在07年初,迎来了收获的时节。实验成功了,团队实验结果非常理想,试验数据成像率高达70%以上,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单位单基SAR试验30%的成像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美国召开的IEEERadarConference是国际雷达界的顶级盛会,当杨建宇教授的博士生黄钰林在会上宣讲团队关于双基SAR项目脱密后的研究成果时,美国海军实验室、雷声公司等国际军火大腕无不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中国人完成了非同步条件下的双基SAR成像,"NoGPS,NoINS,That'sanincrediblesuccess"。该成果先后通过总装备部验收和教育部鉴定,鉴定会上,以毛二可院士为组长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突出,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双基SAR非同步采集与处理技术为国际首创"。

"国内现在只有我们能够做出来",杨建宇非常自豪,为团队,更为学校。国内同行将电子科大誉为"国内双基SAR的鼻祖"。

难,很难
虽然四年已经过去,回想起当初接手双基SAR项目的决定,杨建宇还是有点后怕。对于三年的攻坚之路,有点"苦不堪言"。


从04年拿到双基SAR项目那一天开始,团队成员就再没睡过安稳觉,反复的理论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难题;一次又一次的仿真实验,完成了各种可能状态下的模拟。接下来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系统验证过程。在实验前期,首先是通过车载摸底试验验证双基SAR成像机理。在都江堰虹口大桥、重庆长江大桥上都留下了团队成员辛勤的汗水。

2006年9月的重庆气温仍高达36度,这50年一遇的高温酷暑,并未阻挡"雷达成像"团队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脚步。晚上9点,紧张的试验准备工作开始了,由于交通部门的限制,只能租到两辆破旧的私人公交车作为收/发平台,"光是组装设备都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参加了整个试验的黄钰林告诉记者。"等设备装好,正好是凌晨车流量少的时候,实验一般持续3小时,到凌晨3点半左右结束"。时间上的辛劳还好,瓢泼大雨却又从天而降,实验过程中避让来往的车辆,收/发平台剧烈地颠簸等不良因素,都不断考验着团队的所有成员,"虽然条件恶劣,但是我们的车载实验硬是搞出来了"。

车载成像的成功说明飞行试验所需的基础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杨建宇决定"上天"试验。由于军用飞机性能良好,飞行平稳,有利于实验的开展,所以团队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军用飞机来进行实验。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一道道审批后,眼看飞机就可以上天了,却卡在了最后环节。结题在即,杨建宇教授非常着急,"不仅飞机没有批下来,而且时间也耽误了"。这时候他想起了读博士时,曾在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做过成像实验,那里有适合实验的飞机,于是马上着手与飞行学院领导接洽。相比于飞行员培养,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团队给出的实验费用。经过团队老师的软磨硬泡,学院领导最终还是点头答应。

飞机落实了,更多的困难迎面而来:单机试验对飞行要求已经相当高了,双机协同更加的困难,对飞行员的要求非常高;由于不能改造飞机,雷达天线无法安置,无法使用机上电源;由于空管限制,只能在低空飞行,飞行高度和间距全靠飞行员目测......,团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措施保障试验顺利进行,在民航飞行学院4名特级飞行员的积极配合下,双基飞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民间出点军事科研成果不容易
实际应用更难。
]]
:D 先打个7折再说。
哈哈 得先投入资金扶持下才行阿
NO GPS,NO INS……我在想如何解决时间和空间标准的统一问题;funk
由图吗???
民间,哈哈你也好意思说,电子科技大学是民间
电子科技大学那个重点实验室不是圈军费的,笑死我了
很多项目都是他们预研完了,给各电子所的
HKC了:D 不过看日期就知道每下文了。:')
民间,哈哈你也好意思说,电子科技大学是民间
电子科技大学那个重点实验室不是圈军费的,笑死我了
很多项目都是他们预研完了,给各电子所的
]]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6-25 10:00 发表
NO GPS,NO INS……我在想如何解决时间和空间标准的统一问题;funk

本来该课题的难点就是时间同步与空间同步,具体怎么解决可以搜论文啊。
原帖由 怪蜀黍 于 2008-6-25 10:12 发表
HKC了:D 不过看日期就知道每下文了。:')


下文还是有的,不过863项目是不能说的。
如果不是军方直属(如国防科技大学)、不是国字号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等等),那么电子科大的这个团队就是民间的,仅仅是此项目受到军方的资助而已。
原帖由 hbsy 于 2008-6-25 22:56 发表
如果不是军方直属(如国防科技大学)、不是国字号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等等),那么电子科大的这个团队就是民间的,仅仅是此项目受到军方的资助而已。

不知道,就去查查电子科大前身是什么?查查国防重点实验室是什么?这些现在都是公开的,了解电子科大的人都知道,什么1系,2系。。。8系什么的。
原帖由 潜水爱好者 于 2008-6-25 23:07 发表

不知道,就去查查电子科大前身是什么?查查国防重点实验室是什么?这些现在都是公开的,了解电子科大的人都知道,什么1系,2系。。。8系什么的。

刚刚查了,电子科大国重试验室、省部级试验室均找不到SAR试验室。
电子科大很牛皮,当年常到电子科大书店买最新版电脑工具书.
偶们学校一位搞自由电子激光的老师,也是从成电挖来的.
:call: 要不找俺电子科大一童鞋问问..............
如果属实那就要狂顶!!!:victory: :victory: :victory:
]]
原帖由 hbsy 于 2008-6-25 23:52 发表

刚刚查了,电子科大国重试验室、省部级试验室均找不到SAR试验室。

不是这么查,微波应该是2系,你应该查下这个人是那个系的,看看这个系有没有国重,看看是不是里面的,现在很多都是军方直接的项目,不一定成立实验室。
从新闻回来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