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读] 为什么这次的\"过热\"不一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9:59:26
[经济解读] 为什么这次的"过热"不一样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3%,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达到了199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而那个时候中国是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与不断增长的投资扩张相对应,在经济学家内部,"经济已经过热"、"越来越热"的声音这段时间也更响亮了。过去比较坚持"局部过热论"的一些学者和政府的某些部门似乎也开始有所动摇,起码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已随之增加了。

央行近期的政策显然表现出了其对宏观过热态势的高度警觉。不过,央行上周的货币政策调整(所谓"差别性"准备金率制度的出台)却又微妙地带有掌握分寸的含义。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在放出央行高度关注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信号的同时,对某些局部行业的投资过热似乎给予了特别的"警告"。的确,某些行业的投资增长显著快于另外一些行业,这是事实。但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中国经济眼下是"全面过热"还是"局部过热",而是今天的"投资过热"为什么没有助推通货膨胀的爆发,这其中的机理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包括那些仍然保留着(但未必特别坚持)"局部过热"观点的人所给出的理由大都还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而值得再三斟酌。


毫无疑问,从去年二季度投资加速增长以来,物价总水平并没有因此出现爆发性上涨,各种价格指数表现出对投资需求扩张的相当温和的反应模式。有人说,物价上涨与投资需求的增长之间有着差不多一年之久的时间差,因而物价现在还没有对投资需求的扩张作出回应。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理论依据,也没有特别的经验支持。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经历的3次投资过热都直接推动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形成。那么,为什么这一次的投资过热却要走完这个"时间差"才能去助推通货膨胀呢?


一直以来,中国的投资过热之所以引起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瓶颈"部门。当其他部门投资过热时,通常会遭遇到那些在短时间内无法增加供给的重要基础产品的数量制约,因而价格上涨往往从这些产品开始并层层推动上去,迅速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


那么,那些构成"瓶颈"的行业是什么呢?在整个80和90年代初,基本上是水泥、钢铁、煤炭等这些基础原材料行业。而今天,被很多人指责发生投资过热的行业却恰恰是这些行业。这就有意思了。这些在过去使其他行业的投资过热转化成通货膨胀的"瓶颈"部门,今天反而自己成了"投资过热"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投资过热"释放了通货膨胀形成的"瓶颈"压力,因为对这些产品和行业的投资增长将迅速提高其供给能力,进而满足其他行业的投资需求(如汽车、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所以,尽管这次也出现了所谓"投资过热"的现象,但因为投资"更热"的是像钢材、水泥等这样的原材料基础部门,因此这次的"投资过热"就不可能遭遇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样的推动通货膨胀形成的"供给瓶颈"。这是本次"投资过热"现象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投资过热在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上的最大区别。


那么,为什么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投资过热中会出现钢铁和水泥之类的基础产品的供给瓶颈而今天则不会呢?这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结果。在10年前的时候,这些基础部门的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除了国家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也没有能力进入这些领域的。而今天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金融发展了,进口更自由了,市场也更大地开放了,民营资本和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进入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增加有了迅速的反应能力。所以,在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只简单地看到投资高涨就联想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谁在投资?投资在了什么地方?引起投资高涨的主要是不是市场行为?[经济解读] 为什么这次的"过热"不一样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3%,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达到了199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而那个时候中国是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与不断增长的投资扩张相对应,在经济学家内部,"经济已经过热"、"越来越热"的声音这段时间也更响亮了。过去比较坚持"局部过热论"的一些学者和政府的某些部门似乎也开始有所动摇,起码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已随之增加了。

央行近期的政策显然表现出了其对宏观过热态势的高度警觉。不过,央行上周的货币政策调整(所谓"差别性"准备金率制度的出台)却又微妙地带有掌握分寸的含义。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在放出央行高度关注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信号的同时,对某些局部行业的投资过热似乎给予了特别的"警告"。的确,某些行业的投资增长显著快于另外一些行业,这是事实。但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中国经济眼下是"全面过热"还是"局部过热",而是今天的"投资过热"为什么没有助推通货膨胀的爆发,这其中的机理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包括那些仍然保留着(但未必特别坚持)"局部过热"观点的人所给出的理由大都还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因而值得再三斟酌。


毫无疑问,从去年二季度投资加速增长以来,物价总水平并没有因此出现爆发性上涨,各种价格指数表现出对投资需求扩张的相当温和的反应模式。有人说,物价上涨与投资需求的增长之间有着差不多一年之久的时间差,因而物价现在还没有对投资需求的扩张作出回应。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理论依据,也没有特别的经验支持。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经历的3次投资过热都直接推动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形成。那么,为什么这一次的投资过热却要走完这个"时间差"才能去助推通货膨胀呢?


一直以来,中国的投资过热之所以引起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瓶颈"部门。当其他部门投资过热时,通常会遭遇到那些在短时间内无法增加供给的重要基础产品的数量制约,因而价格上涨往往从这些产品开始并层层推动上去,迅速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


那么,那些构成"瓶颈"的行业是什么呢?在整个80和90年代初,基本上是水泥、钢铁、煤炭等这些基础原材料行业。而今天,被很多人指责发生投资过热的行业却恰恰是这些行业。这就有意思了。这些在过去使其他行业的投资过热转化成通货膨胀的"瓶颈"部门,今天反而自己成了"投资过热"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投资过热"释放了通货膨胀形成的"瓶颈"压力,因为对这些产品和行业的投资增长将迅速提高其供给能力,进而满足其他行业的投资需求(如汽车、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所以,尽管这次也出现了所谓"投资过热"的现象,但因为投资"更热"的是像钢材、水泥等这样的原材料基础部门,因此这次的"投资过热"就不可能遭遇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样的推动通货膨胀形成的"供给瓶颈"。这是本次"投资过热"现象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投资过热在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上的最大区别。


那么,为什么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投资过热中会出现钢铁和水泥之类的基础产品的供给瓶颈而今天则不会呢?这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结果。在10年前的时候,这些基础部门的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除了国家之外,其他人是不可以、也没有能力进入这些领域的。而今天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金融发展了,进口更自由了,市场也更大地开放了,民营资本和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进入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增加有了迅速的反应能力。所以,在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只简单地看到投资高涨就联想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谁在投资?投资在了什么地方?引起投资高涨的主要是不是市场行为?
五意义文章